凝視時代 (電子書)
商品描述 | 凝視時代 (電子書):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 |
---|
商品描述 | 凝視時代 (電子書):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 |
---|
內容簡介 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攝影不僅開啟民風在民間蔚為風潮,官方也委託民間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逾300張珍貴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 西方攝影術發明至今已180多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日治時期臺灣有一群攝影師,這些人可不是拿著大砲拍小模的外拍部隊,他們是受過專業攝影訓練,埋頭研究技法的家裡蹲。「三原色碳膜轉染印畫法」、「漆金祕法」是他們與日人寫真館分庭抗禮的不傳之祕。這些攝影專家平時喜歡在寫真館內玩自拍,也喜歡拍攝扮裝的女人。他們是臺灣攝影技術的源頭,將生命的熱情與精力注入鏡頭中,刻印出當時人們的生活景致。 這是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豐富而珍貴的照片讓我們看見日治時期大眾生活的樣貌,再度凝視那個人才輩出、創意無窮的年代。《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改編自2010年《凝望的時代》展覽專書,重新編輯並增補數篇從臺灣史角度書寫之專文,以及作者新近的採集和研究,如業餘攝影家李火增、謝金俊等,以臻至完整。 本書從臺灣攝影的源流和先行者開始追溯,繼而敘述日治時期攝影術和寫真館的蓬勃發展、寫真館的特色與庶民記憶,並詳述臺灣總督府如何藉由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本書也從技法、材質、觀念等面向探討寫真師的創作,將寫真師與攝影名家並列,更從風格的角度賦予寫真館攝影的獨特定位。這本少見綜觀臺灣寫真歷史圖文並茂的著作,堪稱臺灣攝影史詩鉅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簡永彬 1958年生於基隆。1985年日本大學藝術學部藝術研究所修了。1988年創立臺灣第四家攝影藝廊「夏門攝影藝廊」。1992年開始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研究中心整理蒐研臺灣攝影發展脈絡。2008-2015年陸續在臺北巿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劃前輩攝影家回顧展。2013年自創「意象.台灣」品牌,啟動「前輩攝影家影像資產資料庫開發計劃」,並獲選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藝文社會企業創新育成扶植計畫」團隊,持續梳理和蒐研臺灣攝影文化各階段重要攝影家的作品及文獻資料。高志尊 彰化縣人,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寫真學科畢業,日本九州產業大學藝術學碩士、博士,專攻影像藝術。1989年迄今於海內外舉辦過十餘次個展,作品為文化部藝數銀行、台北市立美術館、新北市文化局、日本九產大美術館、銘傳大學藝術中心等公私立機構及個人收藏。曾任教於淡江、世新、中原、政大等校,現為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系所主任。著有《光的調色盤》、《視點》、《影像蒙太奇在創作中之應用》等書。林壽鎰(1916-2011) 14歲時在「徐淇淵寫真館」當學徒,1934年18歲時赴日本,進入「日之出寫真株式會社」,受到恩師竹田矢日悉心照顧。1936年回到桃園開設「林寫真館」,首先採用「電光球」(電燈泡)的採光手法,並用心經營以各種技法去吸引顧客,如:雙重曝光、三重曝光、女扮男裝、剪影效果、人工著色等,都是當時常用的技法。戰後加入業餘攝影學會,多次參加國際沙龍攝影競賽,屢獲大獎。徐佑驊 寫真帖研究者,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研究主題圍繞日治時期的寫真帖,作品曾發表於攝影雜誌及相關研討會。吳奇浩(1978-2014) 苗栗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博士論文〈洋風、和風、臺灣風:多元雜揉的臺灣漢人服裝文化(1624-1945)〉(2012)獲第三屆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首獎。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文化史、服裝文化史,曾任教於東海大學歷史學系。連克郭立婷郭怡棻賴品蓉凌宗魁
產品目錄 序/簡永彬前言 日治時期寫真館的影像追尋/簡永彬第一章 探索臺灣攝影的源流:攝影術初登場/簡永彬湯姆生、馬偕、愛德華茲與李仙得/中國早期銀版攝影家/追溯臺灣早期影像的線索第二章 十九世紀臺灣攝影的先行者/高志尊一八五四,黑船上的銀版攝影師/一八六○年代,愛德華茲與十九世紀臺灣的影像/一八六六,柯林伍德、沙頓與巨蛇號的臺灣踏查/一八六○年代之後外國傳教士的身影與足跡/一八七○年代,畢齊禮及恆春知縣周有基的肖像攝影第三章 日治時期的臺灣攝影/簡永彬▌日治時期寫真帖 寫真帖與寫真館※專欄:從「橫濱寫真」到「繪葉書」▌營業寫真館臺灣人與日本人的競爭▌著名寫真館林草:林寫真館/施強:二我寫真館/楊寶財:楊寶寫真館/彭瑞麟:亞圃廬寫真館/羅訪梅、羅重台:羅訪梅寫真館/吳金淼:金淼寫真館/張才:影心寫場/陳振芳:振芳寫真館/黃玉柱:光華照相館/林壽鎰:林寫真館※專欄:帝國之眼:繪葉書中臺灣的意象/徐佑驊第四章 日治時期寫真帖中的臺灣視覺/徐佑驊日治時期的臺灣攝影/臺灣寫真帖的出版/臺灣山岳寫真/「蕃族」寫真/打造由北而南的地理觀看/消失的東臺灣/政績.觀光.南進基地/殖民者的「看見臺灣」第五章 二戰前後的臺灣攝影界/林壽鎰臺灣第一位寫真學士/開啟學習攝影的風潮/攝影技術提升/寫真登錄制度/戰後攝影比賽盛行第六章 日本攝影工業與教育的啟發與展現/簡永彬▌東京寫真專門學校 (一)彭瑞麟(二)林有力(三)謝金俊▌東洋寫真學校▌東京寫真學校▌從精炭畫像到寫真術▌影像風格的主張和實踐 (一)光源的運用逐漸成熟(二)修整底片技術的運用與演變(三)特殊技巧的開發(四)見證時代和記錄社會活動的「外寫」(五)業餘攝影的濫觴※專欄:日治時期的服裝/吳奇浩▌業餘攝影 (一)張清言(二)楊肇嘉(三)李火增※專欄:日治寫真裡的生活場景第七章 寫真師的「祕技」/簡永彬▌彭瑞麟 (一)漆器寫真(二)三色碳墨轉染天然色寫真法(三)明膠重鉻酸鹽印相法(四)藍曬法▌吳其章附錄/簡永彬▌攝影術與材質的演變▌攝影年表▌參考資料
商品名 / | 凝視時代 (電子書) |
---|---|
簡介 / | 凝視時代 (電子書):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 |
誠品26碼 / | 2682960634006 |
頁數 / | 192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級別 / | N:無 |
檔案格式 / | PDF(129MB) |
檔案匯出格式 / | Adobe DRM |
最佳賣點 : 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
從寫真了解臺灣,重建昔日生活場景與共同記憶。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由於攝影技術和文化的普及,寫真館(照像館)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湧現,攝影不僅開啟民風在民間蔚為風潮,官方也委託民間發行寫真帖與繪葉書,記錄臺灣並彰顯臺灣總督府的豐功偉業。
◇臺灣攝影第一個繁花盛開的時期,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