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雪域宅男:我的西藏原味生活 (電子書) | 誠品線上

幸福的雪域宅男:我的西藏原味生活 (電子書)

商品描述 幸福的雪域宅男:我的西藏原味生活 (電子書):我的追夢旅程不在雪山險道上,而在西藏人澎湃而虔誠的血脈中!閱讀此書,宛如品嚐一杯沒有「老梗」卻香濃無比的西藏酥油茶!─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我的追夢旅程不在雪山險道上,而在西藏人澎湃而虔誠的血脈中 ! 閱讀此書,宛如品嚐一杯沒有「老梗」卻香濃無比的西藏酥油茶!──原人 ‧是什麼樣的緣份,讓一個從小生長在台灣南部的六年級後段班大男生,跟西藏有了如此深刻的連結? ‧是什麼樣的牽引,縮短了雲林斗六和西藏德格超過3000公里的距離?‧是什麼樣的勇氣,讓這個大男生在不懂藏語,不甚了解西藏風俗民情、可怕的高山症和飲食習慣的情況下,擔敢遠赴西藏求學? 這個從小習慣了現代化電器用品、離不開網路的大男生,來到猶如與世隔絕、沒有瓦斯也沒有電、得燒炭才能煮飯的純樸之地,他如何調適?他的鬼靈精怪,又會為求學的寺院帶來什麼樂趣與衝擊?經過多年宗教的洗禮,又會為他的心靈帶來什麼改變? 暢銷書《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的心靈故鄉「宗薩寺」,首度完整公開! 作者自2004年赴西藏求學至今,經歷了許多外人難以想像的心路歷程,有苦有樂,有喜有悲,樣樣不缺。儘管面對截然不同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文化差異、語言隔閡的衝擊,作者仍以樂觀、幽默、風趣、開放的態度來看待,因而讓他有機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到西藏文化較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透過他筆下文字的傳達,讓我們對這個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有一番更深刻的認識。 作者在2002年創立了一個部落格,名為:喇嘛百寶箱。這是一個以藏傳佛教與西藏文化為主題的原創網誌,一開始以電子報的形式創刊,用最寫實活潑的方式,記載喇嘛的文化和生活,有別於一般以宗教法會新聞、傳播,與特定法師開示為主的宗教網站。「喇嘛百寶箱」從不涉及政治、時事批判等話題,純粹是一個最原汁原味的西藏文化、佛法、心靈交流園地。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姓名:原人原人1980年生。雲林縣斗六市人,竹山高中第三屆美術班畢業;華梵大學第三屆美術系畢業;華梵大學第五屆教育學程結業;公視紀錄觀點《夢•旅人》被紀錄者之一;2004年起於西藏德格宗薩留學與服務至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宗薩仁波切◎〈推薦序〉堪布彭措朗加◎〈自首序〉錯走西藏的第一步?◎〈前言〉前往西藏之前的一張照片與一句問題◎序篇:啟程西藏! .第1話:踏上《西藏生死書》的故鄉──談本書的故事背景:宗薩寺.第2話:歡迎來到吉卡若的世界──談這裡緩慢的生活速率.第3話:老黑堪布──談本書又黑又兇的主人翁:堪布才旦◎正篇:雪域窗內 .第4話:反恐24小時──談學院超嚴格的作息.第5話:喇嘛72變──談你應該要認識一下的喇嘛造型與身分.第6話:德格王打光頭──談剃度了也還會長出來的三千煩惱絲.第7話:二坪雙人大宅房──談學院只有三步大小的迷你宿舍.第8話:可樂配糌粑──談這裡的不開心農場.第9話:喇嘛您為何這樣激動?──談超尷尬的喇嘛如廁之道.第10話:無期屠心的教育──談學院可以終生留級的開放教育.第11話:辯經殺很大!──談喇嘛不讓你睡的高潮事:辯經.第12話:滿院盡帶M P 5 4 3?──談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科技衝突.第13話:活佛也怕的鐵棒喇嘛──談打是慈悲、罵是智慧的體罰教育.第14話:那一夜,老黑門口的地獄──談我與堪布之間的飆淚衝突事◎後篇:雪域窗外 .第15話:草原上的NATURE HIGH!──談不插電的戶外休閒生活.第16話:阿爸與阿媽──談以孝傳家的親情文化.第17話:隨遇而安的西藏醫生──談宗薩藏醫院與文化重病.第18話:工巧妹妹洗冤記──談五缺一的五明文化.第19話:容易誤會的西藏肢體語言──談你應該了解一下的五指喻、摸頂與碰頭禮.第20話:2012,西藏環保救地球──談地上為何沒有佛菩薩的環保問題.第21話:藏族送禮指南──談內行人才知道的送禮心得.第22話:樂在無名──談西藏人的無名精神.第23話:雪中的紅楓葉──談季節與一把可以吹響生死無常的集結號.第24話:佛經裡始終找不到的字──談老黑堪布到底有沒有最終話◎後記與感謝

商品規格

商品名 / 幸福的雪域宅男:我的西藏原味生活 (電子書)
簡介 / 幸福的雪域宅男:我的西藏原味生活 (電子書):我的追夢旅程不在雪山險道上,而在西藏人澎湃而虔誠的血脈中!閱讀此書,宛如品嚐一杯沒有「老梗」卻香濃無比的西藏酥油茶!─
誠品26碼 / 2682807001008
頁數 / 261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檔案格式 / EPUB版式(73MB)
檔案匯出格式 / Adobe DRM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我的追夢旅程不在雪山險道上,而在西藏人澎湃而虔誠的血脈中 !

閱讀此書,宛如品嚐一杯沒有「老梗」卻香濃無比的西藏酥油茶!──原人
 

‧是什麼樣的緣份,讓一個從小生長在台灣南部的六年級後段班大男生,跟西藏有了如此深刻的連結?

‧是什麼樣的牽引,縮短了雲林斗六和西藏德格超過3000公里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