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 才能自得: 日本人的淡然之道 | 誠品線上

Why Be Happy? The Japanese Way of Acceptance

作者 Scott Hass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接納, 才能自得: 日本人的淡然之道:你是否在追尋內心的平靜,以及對人生的滿足感?那麼,日本「受け入れる」的生活態度正是你需要的!日本的地理環境和悠遠傳統,造就出它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你是否在追尋內心的平靜,以及對人生的滿足感? 那麼,日本「受け入れる」的生活態度正是你需要的! 日本的地理環境和悠遠傳統,造就出它獨特的民族性格――內斂委婉,重視群體,尊崇自然,淡然接納人生的易逝和無常。 看在重視個人功利主義的西方人眼裡,這是截然不同的思想。 在《接納,才能自得》書中,美國臨床心理醫師哈斯以個人的日本生活經驗,透過西方眼睛,觀察東方思維,從日本傳統生活態度中,精煉出十五個可供你我在日常降低壓力與焦慮的「受け入れる」生活觀: • 小睡、泡湯、靜默……藉著微小的日常儀式,讓內心平靜。 • 尊重自我,但也重視他人的需求。無私,便能互利。 • 精簡人際關係,只建立真正有意義的互動與體驗。 • 處理憤怒與恐懼,化解爭執,這些情緒是對人生的浪費。 • 順應自然,找到自己在萬物秩序中的位置,與天地萬物同流。 從形式到精神,《接納,才能自得》提點的觀念,有助我們在匆忙的現代生活中,仍能如傳統日本那樣,讓自己與自然及群體合而為一,掌握平靜與自得的生活哲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史考特・哈斯作家,臨床心理學家,著有《美國的印度移民》Those Immigrants! Indians in America及《餐廳背後的祕密》Back of the House: The Secret Life of a Restaurant等書。哈斯擁有底特律大學博士學位,曾於麻州精神衛生中心過實習醫生,現居美國麻州劍橋,頻繁往返美日兩地。吳緯疆吳緯疆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自由譯者。譯有《洋風和魂》、《里約熱內盧》、《烽火巴黎眾生相》、《一口漢堡的代價》、《不安的山谷》、《成為黃種人》、《旅行的異義》、《自戀時代》、《馬基維利,請教我如何出人頭地》、《被壟斷的心智》、《美國世紀締造者》、《地球與人》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世界 ・第二章 接受 ・第三章 吐納間的和諧 ・第四章 睡眠 ・第五章 泡湯 ・第六章 自然為何物 ・第七章 靜默 ・第八章 道歉 ・第九章 萬事皆虛無 ・第十章 家是最獨特之處 ・第十一章 是,我知道了 ・第十二章 道元禪師會怎麼做 ・第十三章 如何做決定 ・第十四章 讀空氣 ・第十五章 知足 ・第十六章 再談接受

商品規格

書名 / 接納, 才能自得: 日本人的淡然之道
作者 / Scott Hass
簡介 / 接納, 才能自得: 日本人的淡然之道:你是否在追尋內心的平靜,以及對人生的滿足感?那麼,日本「受け入れる」的生活態度正是你需要的!日本的地理環境和悠遠傳統,造就出它獨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973465
ISBN10 / 9869973469
EAN / 9789869973465
誠品26碼 / 2682021390001
頁數 / 28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自然」在平安時代(公元七九四至一一八五年)成為日本藝術中的重要主題。一種「受け入れる」的形式在當時引起藝術家的注意,而且至今仍影響著他們的意識;這從藝術家對無法長久的事物――櫻花、青蛙、蟋蟀、螢火蟲――特別關注,即可見一斑。
村上春樹就寫出了這種對短暫的依戀與接受,以及他對易逝的事物是何等珍視。若不注意、若不盡力觀察,我們就會迷失,會與自然隔絕。
村上寫道:「櫻、螢或楓,都會在轉瞬間失去其美……知道它們不只是純粹的美,而且也開始掉落、微小的光芒消逝、耀眼之美散去,內心竟有寬慰釋然之感。當我們眼見美之極致消散、逝去,心中反而找到平靜。」
事物消逝後,我們能接受它的不在。消逝的重要性不亞於存在,或許還更重要。因為失去而得的平靜,那是一種「接納」的深刻形式。
接著室町時代(一三三六至一五七三年)來臨,出現了「幽玄」。日本人向我解釋,「幽」是指深不可測的神祕事物。這個名詞或概念對日本的藝術及心理至關重要:事物以暗示表達;間接是一種邀請別人更仔細觀察的方式。進一步觀察會造就要求:你必須靜默;你必須傾聽、吸收,相信你所見所聞可能是另一個隱匿的核心的象徵,唯有拋開自我和己見,才能瞥見或掌握那個核心。經由這個過程,你也加入了其他想一探究竟者的行列。為了瞭解它,你也成為受觀察事物的一部分。美乃經由暗示、而非直接體驗而得,要理解這種途徑,你只能靜靜觀察,欣賞它的短暫性,接受眼前發生的事物有較實際變得更多以及更少的可能。
面對具有幽玄元素的事物時,我們最後可能就身在那樣的事物中,成為當中一部分,而非置身事外。因為要瞭解、欣賞與接受觀察的對象,你就必須長時間認真地默默保持專注。你不能讓你的偏見與觀點引導自己,否則將會錯失那事物本身,無法在不受自己影響的前提下瞭解它的意義。
仔細欣賞日本書法、瓷器、漆器或和紙時,你會有一種與物融為一體的感受——不只是透過觀察藝術,而是心知其他人也在做相同或近似的觀察。美學的一致性,以創作手法引發眾人產生相同的反應,是日本建立團體心態的部分過程。
日文「日本のこころ」意為「日本之心」,這可說明這些美學一致性的現象。



接受自己在事物裡佔有一席之地後,我們更能專注去思考與感受。多觀察、少議論,也就意味著更能接納。
不妨發展觀察及洞悉的能力,透過這兩者去理解大自然對你的期望,以及最真實的自己。如此一來,便有可能去接納他者的感受、想法、恐懼和慾望,以及可能的助人方式。你也許也會得到面對或改變個人生活壓力來源時的必要能量。
(提示:重點不在你自身,而是在你與他人及周遭環境之間的關係。)
透過檢視自身的不完美,以及意識到生命的短促,「受け入れる」促使你慢下來,吸納周遭的人事物。人生並不完美,沒有任何關係會是完美的,你我最好把握當下,因為一切很快都會結束。(沒有痛苦是永遠的。)
受到日本俳句傳統影響的名詩人艾茲拉‧龐德的這首詩,正是說明「受け入れる」意義的適切例子:

白日所剩無多
夜晚所剩無多
生命如田鼠般溜走
不動一草一木

充實度日,接近自然,接受光陰短暫,以及無論我們怎麼做,自然都不會因為人的脆弱或作為而動搖。我們無足輕重。
「受け入れる」能透過實際的方式應用於生活,這些就是避免我們自我沉迷的活動。認知到個人的幸福終究不及他人的感受來得重要,瞭解你我幸福與否端視我們能給予他人的滿足。每天花些許時間參與非生產性的體驗,有助我們跳脫自我,感覺煥然一新,或是回復活力。
這種思考與社會組織的方式在日本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世上還有哪個國家會有一本經典在談「無為」的價值?禪僧吉田兼好在一三三○與一三三二年之間所寫的《徒然草》,就在讚揚觀察的價值,以及放下個人考量而得到的平靜。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你是否在追尋內心的平靜,以及對人生的滿足感?
那麼,日本「受け入れる」的生活態度正是你需要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