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後半葉英國美學研究: 美學流變×學者論戰×全面解析, 從美的定義範圍到美的文化建構, 研究近代美學發展必讀之作 | 誠品線上

十八世紀後半葉英國美學研究: 美學流變×學者論戰×全面解析, 從美的定義範圍到美的文化建構, 研究近代美學發展必讀之作

作者 董志剛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十八世紀後半葉英國美學研究: 美學流變×學者論戰×全面解析, 從美的定義範圍到美的文化建構, 研究近代美學發展必讀之作:影響近代西方藝術的十八世紀英國美學×藝術、哲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影響近代西方藝術的十八世紀英國美學 × 藝術、哲學、心理學……各家精華一把抓 「美的」不一定是「美麗的」?「美學」不等於「美」? 關於日常生活中常說的「美」,竟然各有各的說法! 到底我們常說的「美」是怎麼一回事? 自沙夫茨伯里(Shaftesbury)正式將美學問題納入哲學領域以來,經過一系列重要美學家的一路開拓和發展,18世紀的英國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美學。 總體來看,18世紀英國美學主要是一種審美心理學,也就是以審美主體的心靈活動作為研究對象。 從這方面來看,英國美學真正確立了美學的主體性原則。 【英國美學一開始其實很「落伍」?】 17世紀的英國社會對藝術並不重視,甚至那個時代的英國人對藝術也不感興趣,而是傾向於從事能帶來實際利益的職業。 即使在18世紀,有很長一段時間,英國都缺乏與歐洲大陸抗衡的著名藝術家,人們所能欣賞到的幾乎都是來自法國、義大利的繪畫、音樂和戲劇。 也因此,我們有必要討論英國美學為何突然崛起,又如何影響近代西方美學的發展。 【「美」的核心在於「趣味」?】 布萊爾:趣味是人先天辨別美醜的能力,幼兒會被規則的形式、圖畫和雕塑所吸引,粗鄙的農民也能從民謠故事、天地萬象中得到樂趣。 艾利遜:趣味被看作人類獨有的一種能力,憑藉這種能力,我們察覺並欣賞自然或藝術中美的或崇高的東西。 艾迪生:好的趣味能夠分辨哪些作品是優秀或平庸的,美的作品自然會帶給人快樂,而低劣的作品則讓人不快。 【古希臘時代的「演講」是什麼樣子?】 古希臘諸城邦,先有暴君獨裁,而後被民主政府驅趕;然而民眾受自由精神的激勵,積極參與政治,相互競爭。如果不用武力,便要用語言來決出勝負,這就是雄辯之所以興盛的原因。 古羅馬人的雄辯藝術學自古希臘,但他們無論在活力上還是敏銳程度上都比不上古希臘人。古希臘人的雄辯藝術大多源自天才,而古羅馬則來自規範和技巧。這是因為在共和國時期,公共演說便成為古羅馬人獲取權力和名聲的工具,稱不上是真正的「雄辯」。 本書特色: 本書探討18世紀後半葉英國美學的起源與發展。透過各個名家、不同流派對「美」的討論,不只能深刻理解近代西方美學的沿革與影響,更能從中理解到各式各樣的美感經驗,以及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董志剛董志剛,大學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西方美學研究和文化研究,曾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布萊爾 論趣味 論語言 論風格 論雄辯 艾利遜 趣味情感的本質 想像與趣味情感 聲音與色彩的美 形狀的美 道德美 吉爾平 畫意美 畫意之遊 畫意與藝術 普萊斯 繪畫與園藝 定義畫意 藝術中的畫意 想像理論的得失 感覺與情感 想像的祕密 想像的缺憾 美與道德 經驗主義哲學中的功利主義 沙夫茨伯里與非功利性原則 非功利的功利性 審美的社會學 何謂趣味 趣味是否有差異 標準何在 美學與文化 消費文化的崛起 公共領域的建設 美學與政治 參考文獻

商品規格

書名 / 十八世紀後半葉英國美學研究: 美學流變×學者論戰×全面解析, 從美的定義範圍到美的文化建構, 研究近代美學發展必讀之作
作者 / 董志剛
簡介 / 十八世紀後半葉英國美學研究: 美學流變×學者論戰×全面解析, 從美的定義範圍到美的文化建構, 研究近代美學發展必讀之作:影響近代西方藝術的十八世紀英國美學×藝術、哲學、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325494
ISBN10 / 6263325496
EAN / 9786263325494
誠品26碼 / 2682207334003
頁數 / 294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探討18世紀後半葉英國美學的起源與發展。透過各個名家、不同流派對「美」的討論,不只能深刻理解近代西方美學的沿革與影響,更能從中理解到各式各樣的美感經驗,以及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試閱文字

內文 : 【布萊爾】

  修.布萊爾(Hugh Blair,1718~1800),出生於愛丁堡,父親為商人,曾擔任地方法官和稅務官,但其祖上羅伯特.布萊爾(Robert Blair,1699~1746)曾做過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1649)的專職牧師,其後家族中也有擔任聖職者。據說這位羅伯特.布萊爾口才出眾,喜愛詩歌,且將在文學方面的優良基因世代遺傳下來。到了修.布萊爾,其父仍然很重視他的教育,在其12歲那年便被送進愛丁堡大學學習人文學科,文學、哲學、神學、邏輯、歷史,各門課程都很優異,期間令其得意的是他寫的一篇論文〈論美〉還曾作為學期論文而得到嘉獎,被當眾宣讀作為典範。1739年,他獲得藝術碩士學位,兩年後在愛丁堡的長老會教區做福音書的演講,次年被正式任命為牧師。在近20年的牧師生涯中,他的演講才能不斷得到磨練,也獲得教眾的認可和尊敬,聲名日隆。1757年,聖安德魯大學授予布萊爾神學博士學位。在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凱姆斯(Henry Home, Lord Kames,1696~1782)等好友的鼓勵下,1759年開始,他在愛丁堡大學開設寫作課程,講授他在演說方面的經驗和學說。3年後,國王竟批准愛丁堡大學專門為他設立修辭學課程,聘他為修辭學和美文學教授,直到1783年退休。不過,1777年他的演講才在倫敦出版,名為《關於修辭和美文的演講》(以下簡稱《論修辭》),並從此廣為流傳。如果算上各類縮寫本,再版不下百次。

論趣味

  布萊爾的《論修辭》集畢生演講布道之經驗,煉成精華,但他與其他美學家一樣,試圖為自己的學說鋪就更紮實的基礎,所以在此書的開篇他首先論述的是這個世紀美學中的核心語語:「趣味。」他說,趣味是人先天辨別美醜的能力,幼兒會被規則的形式、圖畫和雕塑所吸引,粗鄙的農民也從民謠故事、天地萬象中得到樂趣。所以,他像哈奇森(Francis Hutcheson,1694~1746)一樣視趣味是一種內在感官,也像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那樣稱之為想像。不過,現實中人的趣味高下有別,這一方面是因為各人稟賦不同,品味美的那種精緻的內在能力各不相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文化和教育的原因。可見趣味是由兩種因素合成的:「理性和健全理智對趣味的所有活動和決斷都有很大的影響,以至於一種特別良好的趣味可被看作是一種由對美的先天敏感和高超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混合而成的。」在對藝術作品的欣賞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天才的創造不過是模仿自然,表現人的性格、行動和態度,我們之所以從中獲得快樂,只有依賴趣味,但要判斷藝術家的模仿和表現是否成功,則必須運用理解力來比較作品與原物之間的關係。

  這樣,布萊爾在一開始便對趣味有了一種比較特殊的定義。趣味包含先天的敏感和理解力,這是前人都承認的,但他給兩者劃分了明確的分工,在藝術欣賞中,敏感只是對藝術所模仿的現實做判斷,而理解力則要判斷模仿是否正確和準確。敏感是先天的,在所有人那裡都應該一樣,只是由於個人的無知和偏見,才造成其遲鈍和偏頗,這個時候便需要理性來矯正。所以在他看來,理解力甚至比敏感還重要,有很強的理解力能讓人不被虛假的美所欺騙,也能比較不同的美,為它們分出等級。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理解,理性的作用也只是消除各種不利因素,讓趣味恢復其自然狀態。所以,趣味無論如何都是普遍的、有標準的,美只要得到恰當的表現,就必然得到普遍的讚賞,無論是男女老少、古今中外。不管哪個時代,人們都喜愛荷馬(Homer)的《伊利亞德》、維吉爾(Vergil,70 B.C.~19 B.C.)的《埃涅阿斯紀》,被視為標準和典範。當然,布萊爾對趣味的標準這個問題的討論並沒有超出休謨(David Hume,1711~1776)和傑拉德(Alexander Gerard,1728~1795)。

  既然趣味有高下,那麼批評就有必要存在,教會人們分辨好壞。高明的天才確實無須被指導,荷馬不是讀了什麼系統性的理論才寫出傑作的,但那是因為批評所依賴的法則早已埋在他天性中,這天性時時在實踐中給出暗示。對於批評來說,布萊爾一定是採納了休謨的觀點,也遵循經驗主義原則,指出普遍原則也都是來自經驗,從具體一步步總結到普遍的。這並非說批評無用,法則固然是天才所創,但謬誤也隨之而來,批評的作用就在於指出謬誤,並讓人避免,其結果就是造就良好的趣味。

  將趣味簡單地分為敏感與理智兩大塊,確實使趣味的含義變得更為明確,布萊爾省卻了對敏感和理智的哲學論證,他的目標也本不在於哲學,而是經驗性的批評,進而能夠為讀者提供一定的寫作和演說上的指導。然而,到他這裡,18世紀英國美學失去了哲學上的革新,逐漸也就失去了激進的鋒芒。在他的批評理論中,人們又回到了四平八穩的古典主義原則上,雖然在語言等問題上他也有一些新穎的觀點。當然,面對新興的小說、民謠、論辯性對話等各種文藝現象,新的美學顯然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只有等到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1834)等詩人在這種美學的啟發下創造出新的作品之後,人們才能見到這種美學的效應。

  簡要地分析了趣味之後,布萊爾直接轉到兩種主要的趣味情感,即崇高與美。他承認艾迪生的開創之功,將想像的快感分為優美、偉大和新奇,但他覺得前人對這些快感原因的分析和描述仍然是一團迷霧。

  對於崇高,布萊爾首先指出,最簡單的現象便是廣闊無邊的天空、平原和海洋,所以所有的廣闊都能產生崇高的印象,但是單有廣闊還不能產生更強烈的崇高,還必須要有高度和深度。「空間無論在長度上延伸多遠,也不能形成像高度或深度那樣強烈的印象。儘管一片無垠的平原是宏偉的,然而當我們仰望一座高山,或者從可怕的懸崖或高塔俯瞰時,這高山、懸崖或高塔就更加崇高。蒼穹的廣闊宏偉除了其無邊的廣度,還源自其高度,大海之廣闊宏偉不僅來自其廣度,而且也來自巨量海水那不斷的湧動和無可抗拒的力量。」

  崇高之最豐富的來源還是巨大能量和力量的作用,如地震、山火、洶湧的大海、劇烈的風暴。一條溪流如果只是平緩地流動就是優美的,那麼從山間奔湧而下,響聲震天,那就是崇高的事物了。同樣的道理,賽馬很優雅,而戰馬卻更富有力量,也更崇高。與此同時,布萊爾也注意到,一物之所以崇高,不僅是因為其自身的性質,而且還可能是因為與其相關的周圍景象,無論是視覺的還是聽覺的:「所有莊重威嚴的觀念,甚至是接近於恐怖的觀念,都會極大地增進崇高,例如黑暗、孤獨和寂靜。」綴滿繁星的夜空比青天白日會讓想像覺得它更威嚴宏偉。大鐘渾厚的響聲,如果在靜謐的夜晚聽起來,也就倍加崇高。此外,朦朧、混亂等因素也必然會增強崇高。

  布萊爾特意提到的另一類崇高是道德或情操的崇高,這種崇高來自心靈活動,來自人類的情感和行為。而心靈活動中更崇高的是慷慨和勇敢,它們產生一種類似於自然中宏偉事物的效果,讓人心生崇敬。只要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危急關頭隻身前行,冷靜而無懼,拋棄庸俗雜念、一己私利,不怕危險和困難,我們心中的崇高之感就會油然而生。可想而知,歷史和文學中對古代英雄偉人的描寫之所以令人感動,其原因也多在於此。

  可以看出,布萊爾把崇高分為自然的和道德的兩類。這並不新鮮,但讓人注意的是他又把物質的崇高分為幅度和力量兩類,這無疑讓人想到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在《判斷力批判》中把崇高分為數學的和力學的兩類的做法。至於康德是否讀過布萊爾的書,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但從康德對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的引述和批評來看,他應該是知道布萊爾的,而布萊爾的書自打出版開始就不斷被譯為各國文字,廣泛流傳,這點猜測也就不無道理了。提到柏克,在此也可以補充一點,布萊爾雖未直提其名,但顯然批評柏克把恐懼視為崇高的原因,雖然不排除崇高的東西可能帶有恐怖。

  以修辭為要旨的布萊爾自然要討論寫作中的崇高。他首先提出一個觀點,即寫作中要想獲得崇高的效果,前提是寫作的事物本身應該是崇高的:「作品中崇高的基礎必定始終在於所描寫事物的本性。」否則,無論有多麼精美的刻畫,也不能激起高昂威嚴的情感來。其次,崇高的事物也應該得到恰如其分的描寫,這種描寫必須有力、簡潔、質樸,但前提也必須是詩人或演說家自己要對事物有鮮活的印象,懷有強烈的情感。說到詩人這方面,布萊爾指出古代人具有很大優勢。

  古代社會處於未開化狀態,在天才眼中,一切都那麼新奇,他們的想像很容易就活躍起來,因而很容易帶來崇拜和震驚的情感,而在文明社會中,人們的天才和風尚變得愈發雅緻,這不免喪失些力度和崇高。

  古往今來最崇高的作品,當屬宗教經典。「它們對至高存在的描寫不可思議地高貴,這高貴來自事物的偉大,也來自再現這事物的手法。」朗吉努斯(Cassius Longinus,213~273)也曾從《聖經》中舉例,「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其崇高來自這種強力的設想,而神的力量之發揮也迅捷而靈巧。《詩篇》第十八章中,也有對上帝的崇高描繪:「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向我的神呼求。他從殿中聽了我的聲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那時,因他發怒,地就搖撼戰抖;山的根基也震動搖撼。從他鼻孔冒煙上騰;從他口中發火焚燒,連炭也著了。他又使天下垂,親自降臨,有黑雲在他腳下。他坐著基路伯飛行;他藉著風的翅膀快飛。他以黑暗為藏身之處,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雲為他四圍的行宮。」在這裡,上帝的形象已令人畏懼,而他的作為,他身處的環境之黑暗陰沉,更增加了其威嚴。在古希臘,荷馬的史詩同樣宏偉崇高,其原因也同樣是那種天然的質樸。他寫戰爭場面,總少不了神的參與。一時間,天地萬物都騷動不安,朱比特在天空電閃雷鳴,海神涅普頓用三叉戟攪動海水,戰船、城市和山脈一同搖撼,冥王普路托從其王座上一躍而起,地域中種種恐怖而神祕的景像一下子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