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豁然開朗: 開啟人生下半場必備的知性生活術 | 誠品線上

50代から始める知的生活術: 人生二毛作の生き方

作者 外山滋比古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五十歲豁然開朗: 開啟人生下半場必備的知性生活術:日本百萬暢銷書《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作者敬!整裝再出發的第二人生。三十歲開始看見未來,踏出「籌備資金」的第一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日本百萬暢銷書《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作者敬!整裝再出發的第二人生。三十歲開始看見未來,踏出「籌備資金」的第一歩;四十歲尋找發揮才能的「另一個舞台」;五十歲才是人生「最後衝刺」的黃金時期。人生的第二春不是躱在幕後的「影武者」,更絕對不會是消極的「餘生」。要與第一幕的人生迥異,甚至還要超越它,迎接更充實更歡樂的生活。這才是我所強調的第二春的人生。掌握4大面向,創造不一樣的人生下半場! ◎時時促進腦部活化不只健康,散步本身就是一大樂趣,每天出門一趟,為生活增加刺激。料理是思考、下廚是運動,老而學,則死不朽。做點不一樣的事,越冷門越有趣|◎重新看待交際應酬「泛泛之交」卻能意外豐收、閒聊也有妙用:釋放長期累積的壓力「好客作主」的喜悅:款待賓客,就能隨處作主,遠離無謂的人情世故◎用心鍛鍊知性生活時常自我思考,切勿事事模仿他人。過度的資訊累積,削弱了人類的思考能力。讓思考成熟:一個好點子的成熟值得等待二十年,擺脫不當的閲讀藉由閱讀探索未知的世界、透過散文學習「生活方式」!◎積極開拓新的人生從負面出發,擬定生活日課表。習慣就是第二天性:讓精彩生活持之以恆無欲則剛。鍛鍊小腦:忘記失敗記住成功是小腦的特殊功能「反正」是禁忌!自己的事自己做,施與受的心態:戒除只考慮個人利益的態度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外山滋比古御茶水女子大學榮譽教授。日本著名的英國文學專家、語言學家和暢銷作家。1923年出生。東京文理科大學(今筑波大學)英文系畢業。專精英國文學,曾發表多篇研究論文,研究領域並橫跨語言學、語意學、修辭學以及編輯、思考理論。作品常被收錄在日本中學的國文教科書,而且拿來做為升學考試的試題,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作家。暢銷三十年的《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究竟)在日本東大和京大學生幾乎人手一本。另有著作《這樣思考,才會有創意》(臉譜)、《亂讀術》(馬可孛羅)、《閱讀的整理學》(天下雜誌)等暢銷書。■譯者簡介邱慎1958年出生於臺灣彰化。中國文化大學日文系、日本研究所畢業之後,赴日取得筑波大學碩士。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日文系講師,並先後在YMCA、宜蘭空中大學、日商三井公司等處教授日文。三度隨夫(駐日外交人員)赴日,旅日期間曽義務担任東京都港區國際交流課季刊翻譯,品川區日語教室講師。譯有《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豬狗牛》(前衛出版社)、《臺灣 新生的國家》(合譯;玉山社)。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第一章 意氣風發地邁向八十歲走出健康 一見轉機就要馬上行動 四十歲開始思考「晚年」籌備資金從三十歲開始 存款、保險不可靠 五十歲加倍努力 成熟的上班族文化第二章 促進腦部活化健走的樂趣 每天出門一趟 心理上的經濟艙症候群男人應該下廚 料理是思考、調理是運動 老而學則死不朽 做點不一樣的事第三章 如何交際應酬褪色的友誼 泛泛之交卻能意外豐收 閒聊的妙用「好客作主」的喜悅 遠離人情世故第四章 知性生活的智慧自我思考 切勿模仿他人 讓思考成熟 首先拋開記憶不當的閲讀 何謂真正的閲讀能力 學習「生活方式」第五章 開拓新的人生從負面出發 擬定生活日課表 不疾不徐 第二天性做喜歡的事 勇往直前 無欲則剛 鍛鍊小腦「反正」是禁忌 自己的事自己做 施與受的心態 餘暉下的心願依然燦爛後記譯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五十歲豁然開朗: 開啟人生下半場必備的知性生活術
作者 / 外山滋比古
簡介 / 五十歲豁然開朗: 開啟人生下半場必備的知性生活術:日本百萬暢銷書《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作者敬!整裝再出發的第二人生。三十歲開始看見未來,踏出「籌備資金」的第一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440301
ISBN10 / 9869440304
EAN / 9789869440301
誠品26碼 / 2681485489009
頁數 / 20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料理是思考、調理是運動

八十歲以後,我覺得做菜愈來愈有趣。如前所述,我的拿手好菜之一是「散壽司」。在家人和朋友之間頗受好評,私底下我也認為這是天下第一的人間美味。壽司的材料除了香菇、竹筍、豌豆莢等必備食材之外,還會添加當令食材。偶爾也放入福井縣小浜的名產,「笹漬小鯛」(註:日本的鄉土料理,將黃鯛的幼魚去骨切成三片,以鹽、醋淹漬,再放置杉盒以竹葉裝飾存放。可生吃或作為壽司、天婦羅的食材。)這種食材在附近的超市買不到,必須跑到日本橋的高島屋才有。要做散壽司,不容諱言,調理順序是關鍵所在。除了七、八種食材之外,還得區分哪些要先下鍋煮,哪些可以直接放入。需要思考放入的先後順序,這種食材和那種食材搭不搭配?這兩種食材放在一起會不會是絕配?如此這般的一樣接一樣的先在腦海𥚃構思,以求呈現最好的成品。此時,即使不想思考,大腦也會發揮其作用。
雖然現在我可以馬上想像做好的成品,但其實剛開始也是錯誤連連。經過多次的錯誤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答案。在尋找過程中,思考發揮其功用。沒有經過思考的調理,只是白費功夫,索然無味。料理中的「料」是思考之意。「理」則是事物的道理和思緒。亦即彙整之意。就是英語的logical thinking(邏輯思考)。在中國,料理就是按理來製作;種類繁多的中華料理,每道菜都有其各自的作法。因此,縱然是門外漢,要做好一道菜,還是得動用大腦。

做菜還有一項功能--它是個絶佳的運動。人類的運動往往都是以腳為主,健走正是如此。不過,追溯其起源,從前的人類應該是靠四隻腳步行和奔跑。相較以往,人類自從站立步行之後,手的運動減少,乃至無所事事。疏於鍛鍊的手部運動,做菜正是每天在廚房展開的絶佳運動。
一般而言,女人看似比男人的運動量少,但卻比男人來得健康。有醫學專家覺得好奇並推論,因為女人大多忙於做菜等家事,比男人常用到雙手及大腦。
我個人覺得二○○六年厚生勞働省(譯按:相當於衞生福利部。)所提倡的「促進健康的運動方針」,很有意義。該項方針通稱為「運動指南」,將必要的各項運動以「運動」為單位來標示,以期預防生活習慣的疾病。
譬如說:以步行二十分鐘為一個「運動」單位,游泳則是七、八分鐘為一單位。此「運動單位」還包含打掃等日常生活的活動。每項運動量的基準値都會明示,一週必要的運動量總共需要二十三個單位。
那雖然是健康教育和體育專家所製作的指標,但就公家機關的提案而言,算得上是難得一見的好點子。

男人做菜不再是苦差事,或許應該將此重新視為運動。從健走開始的腳力運動,到準備早、午、晚三餐的手力運動。作好餐,再加上細嚼慢嚥,用以刺激腦部活化,這就是所謂的口腔運動。年紀大的男人做菜,有人視為「老歹命」,但個人認為無需寄予同情。因為那是在運動,並且樂在其中。

---------------------------------------------------------------------------------------------------------------

學習「生活方式」

一般而言,閲讀一定有其目的。「因為無所事事,所以看看書」,也可視為一種目的。
有人是想學習新事物,才會想到閲讀。然而,書本上所獲得的知識,大抵無所助益。即使是技術指導的實用書籍,我認為只要熟讀兩本就夠了。
或許可以重複閱讀教導人該如何生活的書籍,但是坦白而言,濫用處世格言,對中年人並無幫助。筆者認為能夠啟發讀者重新檢視人生趣味的,就是散文。過去人們稱之為「隨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散文內含對事物的看法,富有人生哲理。
對孩童和年輕族群而言,散文不過是「紙上談兵」,沒有什麼意義。但對人生閱歷豐富的中年人來說,散文比小說有趣。同一部小說,能夠讓人閱讀兩次的,少之又少。但是一本傑出的散文,則令人百看不厭。

筆者在中年之際,曾經對工作感到厭煩而迷失自己。為了轉換心情,決定來一趟小旅行。於是漫無目的的走向車站,隨興買張車票,住個一兩晚再回家。
心想買本書,來排遣旅途的寂寞。走入書店,內田百閒的《百鬼園隨筆》映入眼簾,我不作多餘考慮的付了帳,搭上出遊列車。內田百閒過去只聞其名,未曾讀過其文,覺得特別新鮮。其文與過去所閱讀的文章不同,深深觸動我心。在兩天的旅行中看完一遍,第二次又看了半本,這是此趟旅行最大的收穫。
內田百閒是位德文老師,但卻完全沒有外文教師應有的刻板印象。他拒絕使用片假名表記的外來語,其熟練的日文,完美無缺高格調的文筆,據我所知,明治以來無人能出其右。
旅行歸來,旋即購買百閒的其他著作,並廢寢忘食的閲讀。而且決定將八本口袋書的散文,作為個人私藏,反覆閲讀。讀完八本之後,我回頭再讀,同樣的動作反反復復進行了十年之久。
當初為其文筆所吸引,不久即為書中蘊含著作者的生活態度及思維而深深著迷。不管閲讀幾遍,總覺得新鮮刺激。或許就是因為接觸百閒,致使自己的想法有了一些改變。
百閒的《阿房列車》雖是遊記,但卻是前所未聞的佳作。文章開頭寫著:「漫無目的,但決定搭上列車,前往大阪。」此書乍看沒有什麼趣味可言,但卻不可思議的頗為令人玩味。總會在不知不覺當中,體會出作者自由奔放的生活態度和思維。

筆者在中學國文教科書曾經讀過,寺田寅彥的「科學家與頭腦」。不記得當時的自己能夠理解多少內容,但卻是首次體會到世上有趣的思考方式。雖然也想閲讀寅彥的其他著作,但是身處窮鄉僻壤,不敢奢望。只能留待赴京求學,再圓美夢。
到東京之後,最先閲讀的就是寺田寅彥全集。對其文學篇從頭讀到尾,雖不甚明白「思考」之事,,但也能漸有所體會。能夠偶然在書中與寅彥相遇,誠屬難得。後來雖不至於淪為三腳貓的文藝青年,那也都是拜寺田寅彥的散文之賜。
內田百閒和寺田寅彥都是夏目潄石的門下。我覺得這並非偶然,因為我對漱石的作品也頗感興趣。

退休之後若無所事事,不妨好好閱讀如寅彥和百閒的散文,相信可以發現嶄新的自己。
如前所述,後來我對蒙田的作品也愛不釋手。雖然無法具體說明其對自己的影響,但每當思考人生問題時,蒙田的影子總會浮現在腦海。即使到現在,依然覺得能夠在書中邂逅蒙田,那是我的福氣。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