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腦科學完全指南: 從認識自我到成就更好的自己 | 誠品線上

Mind: A Scientific Guide to Who You Are, How You Got That Way, and How to Make the Most of It

作者 Patricia Daniels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國家地理腦科學完全指南: 從認識自我到成就更好的自己:"心智是什麼?性格又是什麼?這些東西等於我的腦嗎?我的個人特質有多大比例在我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了?還是說,我的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內容從人類大腦的構造、演化與發展切入,再進一步探討直覺、創意、動機、信仰等有趣的層面。全書深入淺出、親切易懂,搭配幽默活潑的插圖、引人深思的問題與測驗,讓讀者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能發現自我。心智是什麼?性格又是什麼?這些東西等於我的腦嗎?我的個人特質有多大比例在我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了?還是說,我的人格是經驗塑造出來的? 《國家地理腦科學完全指南》帶你審視這些問題,踏上一場穿越人類意識的複雜旅程。書中有個案研究、實驗、長期調查、個人軼事,以及大膽的假說,為你揭露共同造就個人身分的諸多關鍵因素。但這本書的起點和終點是一樣的,都是地表最有趣的一個點:你自己! 本書收錄了正向心理學這個新領域的領導人物陶德・卡什丹博士的真知灼見,將心智的科學帶往一個新方向,以強而有力的方式證明了新的研究發現能幫助你成就更幸福、更滿足的人生。書中附有彩色照片、插畫、圖表、測驗,能協助你探究自己的人格,並了解身而為人的意義。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派翠西亞・丹尼爾斯(Patricia Daniels)是科學與歷史領域的作家與編輯,曾為國家地理學會編撰圖書,包括《國家地理腦適能完全指南》和《國家地理終極人體百科》等。現居美國賓州。■譯者簡介楊芳齊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學士。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認知-語言-心理科學系博士,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心理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專長是以行為電生理的嚙齒類動物模式探討大腦的認知功能。 江峰逵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心理學系博士。現任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 at New York)神經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專長是以行為電生理的靈長類動物模式探討大腦前額葉的認知功能。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部 心智和身體第一章心智的科學第二章心智是腦部運作的結果第三章我們如何成長第二部 心智和世界第四章社會動物第五章反思智力第六章你的驅力是什麼?第三部 心智和健康第七章健康、疾病與兩者之間的狀態第八章最終的考量第九章建立更好的自我附錄 更多資源 作者簡介謝誌 顧問簡介 圖片出處

商品規格

書名 / 國家地理腦科學完全指南: 從認識自我到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者 / Patricia Daniels
簡介 / 國家地理腦科學完全指南: 從認識自我到成就更好的自己:"心智是什麼?性格又是什麼?這些東西等於我的腦嗎?我的個人特質有多大比例在我出生前就已經決定了?還是說,我的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8722392
ISBN10 / 9578722397
EAN / 9789578722392
誠品26碼 / 2681709101007
頁數 / 296
開數 / 18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國家地理腦科學完全指南》帶你踏上一場穿越人類意識的複雜旅程
為你揭露共同造就個人身分的諸多關鍵因素
這本書的起點和終點是一樣的,都是地表最有趣的一個點:你自己!

試閱文字

自序 : 【前言】
探索心智
陶德.卡什丹博士
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福利促進中心
心理學教授與資深科學家

每個人都很想知道人類心智如何運作。若想活得精采、提升生活品質,那麼了解什麼是心智、心智如何運作、如何塑造我們的人格和我們與外界互動的方式,便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本書是一份權威性的指南,告訴你心理學家和其他科學家對心智的最新看法。我們希望透過這本書,增進人們對心智的認識,畢竟這是個神祕難解的領域。我們也希望你能學到一些方法來認識自己--從某些角度而言,你和所有人都一樣;從其他方面來看,你只和部分人相似;最後,從一些重要的層面來看,你又是世上獨一無二的。

想了解人類的心智如何定義我們的人格、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決定,絕對不能只靠單一方法。因此,從多種不同的知識領域來探索全貌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也是本書想要傳達的訊息。有些章節經由演化的觀點,探討個體感覺、思考與行動背後的生物基礎。你會了解為何有創意的人通常在性方面比較成功,也會了解臉部表情如何影響種族偏見--這些都說明了深層的動物本能至今依然發揮著作用。如今大家已經普遍承認,生物和演化的原則可以解釋某些複雜心理現象的根源,從美德到邪惡皆然。

但是這並非故事的全貌。我們的人格究竟取決於基因還是環境,是人們爭論已久的議題。如今科學家已有充分的證據顯示,通常兩者都有關係。我們的心智會仰賴古老的生物衝動,但同時既會影響文化和社會背景,也會被文化和社會背景影響。在美國,當人們被要求完成這樣的句子:「我是______ 」,通常會講出帶有個人屬性的形容詞,例如:「我是有活力的」或「我是充滿好奇心的」。在東亞文化中,例如中國、日本和韓國,人們傾向將自己視為人與人的基本網絡之一。當被要求完成同樣的句子時,人們則會傾向使用社會角色來界定自己,例如:「我是兒子」、「我是學生」。我們如何應對痛苦、什麼樣的情緒是適合或不適合的,以及我們生存的道德基礎,都是經由心理需求來塑造,形成與他人之間持續且有意義的連結。

想要理解心智,我們就必須適時地挑戰固有見解。傳統的智力指標幾乎無法預測一個人在童年和成年時期是否成功。整個心理學領域都想了解如何培養幸福感、愛和被愛的能力、生活的意義與目標,以及健康的群體與社會。酬賞和懲罰是不足以說服或影響他人的。所幸新一代的研究者已經讓我們了解到,什麼樣的動機才能真正激發行為表現、社會發展和幸福感。

這些新想法是本書某些部分的基礎。你會學到有關性、謀殺、睡眠、耐受力、心理病理學、人際關係和生存意義的最新科學知識。基於人類心智內容的廣泛度和複雜性,這也是很合理的。希望本書能為你開啟大門,讓你透過科學研究探索人生最重要的事,並且樂在其中。

【導論】塑造自我
曼福德‧昆恩(Manford Kuhn)和湯瑪士‧麥可帕蘭(Thomas McPartland)在1954年發表了一份經典的心理測驗,名為《二十項自述測驗》(Twenty Statements Test)。受試者必須針對「我是 ╴╴」這個問題寫下20種不同的描述。

研究者發現,人們傾向用四種方式來描述自己:生物特徵(「我150公分高」)、社會特徵(「我是一個女兒」)、自我反思(「個性害羞」),以及某種較宏觀的經驗(「喜愛自然」)。換言之,若問「我是誰?」,那麼各種答案加總後,將會得到一個獨一無二的身分。也就是一個心智、一個自我。
研究自我時,過去的心理學家通常會分成不同陣營:心智對身體、先天對後天。但是近年來,他們已經逐漸了解到自我是各種特徵、本能、驅力以及隱藏動機的複雜混合體。新技術讓生理和心理的分界變得較模糊:內在力量和外在力量會一起塑造自我,有一些是天先內建在基因中的,有一些則是後天學來的。

就某種方式而言,心智有自己的結構。它的基礎是生物學。生物演化培育了有助於我們生存和繁殖的驅力和行為。恐懼、情感與社交欲望都已被寫入基因裡。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本能也存在我們神經系統中。反應和情緒、嫌惡和吸引力,都能被追蹤到腦部的特定區域。從嬰兒到老年階段,每個人的智力、語言和情緒發展都有相似的成長歷程。

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就是較低層的心智結構,專門處理我們與外界的互動。人類是十分社會化的動物。我們對歸屬感的基本需求驅策著我們在人際關係和社會群體中的行為,並且受到下意識的決策過程以及驅使我們達成或遠離某個目標的驅力和動機所引導。我們在人生中究竟是往前邁進還是躊躇不前,取決於我們的自制力和毅力。無論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習得的人格特徵,也都塑造著我們的行動反應。

心智結構的較高層,則是那些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反應,它們也控制著其他的反應。這包括了令我們感到困擾的焦慮和扭曲思想,也包含了能讓我們建立更強自我的價值觀、力量、療方和介入法。我們的某些困擾不論多麼根深蒂固,只要心智具有韌性,就有許多方法可以克服。
本書為你帶來一些令人驚訝的新發現,讓你了解自已為什麼會是今天的樣子。你可以找到測驗、習題和問卷,協助你更了解自己。有了這些知識啟發,你就可以開啟更完滿、更充實的人生。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我喜歡書中比喻心智,就像一座冰山,我們有意識認知到的愛、恨、情、仇,都只是浮出水面的小部分,而那巨大神秘深藏在海平面下的,是大腦每秒數以千百萬計的位元運算,醞釀和生成著我們的渴望和驅性,大腦就是這樣主宰著我們清醒時的決策,同時控制著我們睡眠時的夢境!這就是腦科學一直讓我十分著迷的原因!

常常有人問我:「鄭醫師,為什麼我們要讀懂心智和腦科學呢?」我總是這樣回答,其實我們機械式地工作生活,不去多想也能過每一天,但就是因為我們有心智感受和主觀意識,聽到一首歌能讓回憶翻攪,看到一片海洋能使我們悸動不已!這才賦予了生命許多感動和意義呀!也因此,如果你想知道我們為什麼愛得欲罷不能?又為什麼恐懼和逃避?是什麼讓我們憂鬱焦慮而拒絕?又是什麼使我們心生憐憫而寬容?這本書拆解了冰山下龐大的腦科學秘密,用圖表、測驗和故事,帶領著我們一步步認識自己的心智和大腦全貌,而理解這些,正是讓我們獲取更精準使用大腦、操控心智的基礎指南,讓我們更靠近幸福的捷徑!

我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我們不會因為變老就停止玩樂;我們是因為停止玩樂而變老。」如果你曾經和我一樣,熱切地想要了解「我思故我在」中,「我」到底從何而來?如果你也想要常保大腦逆齡鮮活,就請和我一起不停滯地探索神祕有趣的大腦世界吧!這本書可以成為我們航向心智小宇宙的太空船,承載著我們邁向這個奇幻之旅!一起出發!
——腦科學博士暨神經科臨床主治醫師 鄭淳予醫師

【推薦序】
探討「我是誰?」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部分是因為我們並非看到事物的原貌。我們自以為看到的事物,裡面帶著很多「自我」。而探討複雜心智的科學不再侷限於一個學門,生理、心理、社會等不同的層次都可以是切入點。期待我們藉著這本書,能向內觀看,並因此覺醒。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推薦序】
神經科學領域最核心的議題,就是心智與大腦間的關係,這關係涉及兩個層面:第一,腦如何支援人類的心智活動?第二,人類的心智活動如何改變腦的結構與功能? 《腦科學完全指南》即企圖回答這兩個關鍵的問題。 全書的特色除了以淺顯的例證說明並附上生動有趣的插圖外,就是相當注重心腦研究的歷史脈絡。這是一本有趣而易讀的心智介紹科普書,而且呈現的視角因為注重身體、心智與社會幾個變項的交互作用而顯得與眾不同。相當值得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梁庚辰教授

試閱文字

內文 : 【內文試閱】
第一部
心智和身體
想開始了解心智,我們就得先了解身體。尤其需要認識的是腦部,因為心智是腦部運作的結果。我們的需求、動機、恐懼和慾望都源自這個最複雜的器官。歷經了幾百萬年的演化後,這些東西被置於腦部結構中,有時甚至非常不適合現代世界。在本書的前三章,我們會介紹心智的生物基礎,以及人類心智和情緒的成長又有什麼相同或不同之處。

第一章
心智科學

2005年,有一名23歲的女性在交通事故中存活了下來,但腦部受到重創,過了好幾個月仍然毫無反應。她呼吸正常,能入睡也會醒來,但醒著的時候對自身和周遭環境都顯示不出任何覺察。這種缺乏反應的情形,讓她得到了醫學辭典裡最令人遺憾的診斷:她會永遠呈現植物人的狀態。
這個診斷結果,暗示了病患將不再擁有我們大多數人所認識的心智,不再是一個能夠思考、反應、記憶與覺察的自我。為了測試這個患者是否真是如此,英國神經學家阿德里安‧歐文(Adrian Owen)和同事替這名女性接上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機(fMRI),來追蹤她腦內的血流。(血流量大,代表這個區域的腦部活動較活躍)。他們對著她沒有反應的身體說話,要求她想像兩種場景:一是想像自己正在打網球,二是想像她從自己家的前門開始,走過家裡的每一個房間。科學家請12個健康的自願受試者也想像相同的活動,然後把她的fMRI掃描結果跟自願者的結果比對。
比對顯示,患者與自願者腦部的活化區域都一樣。患者想像自己正在打網球的時候,她腦內的運動輔助區(supplementary motor area),也就是負責控制運動的區域,就亮了起來;而她的海馬旁迴(parahippocampal gyrus),也就是腦部負責空間巡行的部分,則在她被要求在腦海裡巡視自家屋內時變得活躍。顯然她是清醒的,不但能覺察周遭環境,還能思考反應。在她靜止的軀殼裡,心智依然在運作。
後來,歐文採用類似的方法研究54名植物人與微意識病患。以想像打網球代表「是」,想像巡視代表「否」。受試病患中,有五位能夠靈活回應歐文的問題。歐文與其他人的研究顯示,有將近20%的植物人確實是清醒、有意識的,至少在某些時候是這樣。
歐文在21世紀所做的這項研究令人想起一些古老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心智?心智在哪裡?它又是怎麼與身體連結的?沒有肉體它也能存在嗎?心智跟自我是一樣的嗎?最早古希臘人就思考過身心二元的議題。例如柏拉圖認為,心靈以身體作為知覺的器具,但「它會回過頭來去反思,然後就進入純粹、永恆、不朽、不變的領域。」人一旦說出「我的身體」或是「我的腦袋」這樣的話,那麼不管自己知不知道,他都已經涉入了身心區分的二元性,因為這樣的架構就預設了人的肉體和自我是分開的兩樣東西。
今日很少有心理學家會這樣區分。除了歐文,還有很多研究也顯示心智就是腦的運作。沒有腦,就沒有自我。就連我們最短暫的渴望、最充滿靈性的體驗,都能回溯到我們的神經迴路。而這套複雜無比的神經迴路,已經歷經了數百萬年的演化發展。我們的行為受到各式各樣的外在影響,而且無疑能夠有意識地加以調整,但我們最主要還是一種被古老的大腦控制的生物。所以要了解自己,我們就必須先了解人類的生物史。

第一代心理學家
研究心智的科學其實源自生物學。更確切地說,現代心智研究奠基於19世紀生物學的突破性發現。當時的大人物是達爾文(Charles Darwin)。達爾文在《物種源始》(1859年)和《人類的由來》(1871年)中,不但建構了天擇演化的法則,也使科學家有了依循,得以把人類視為動物界的一員,純粹從生物學的觀點來解釋人類這種生物的身體和腦。當時的醫生已經開始研究神經脈衝的傳導,並尋找腦中負責某些功能的區域。例如在1861年,法國外科醫生保羅‧布洛卡(Paul Broca)遇到了一位失去語言能力的病人。他只能說出「坦」這個字──事實上,後來醫院的人直接就把這不幸的人稱為「坦」。坦去世後,布洛卡進行了解剖,發現他大腦的左半球有一處病變。布洛卡據此判定,那個區域負責的是言語產生(speech production)。後來證實他是對的,因此我們現在將那個腦區稱為布洛卡區(Broca’s area)。
當時許多生理學家都認為,了解心智歷程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腦視為一個能對感覺做出反應並學習的器官來加以研究。有「現代心理學之父」之稱的德國科學家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在1880年代於萊比錫大學成立了實驗室,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共同進行感官知覺和學習的實驗。馮特看不起以內省法來了解心智歷程的研究方法,認為在實驗時詢問受試者心中的想法或感受,既沒用處,也不科學。
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是造訪過馮特實驗室的眾多科學家之一。詹姆斯雖然讚賞嚴謹的研究方法,但始終認為當時的心理學還稱不上是科學。他在哈佛大學開設美國的第一門心理學課程,並於1890年寫了一部大作叫《心理學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即使如此,詹姆斯仍然認為這門學問只是「一連串原始資料、一些出自個人意見的閒談和爭執……卻沒有一個像物理學那樣的定律,沒有一個能據以推演出結果的命題。這不算是科學,只是有機會成為科學。」詹姆斯是最早提議用演化論來研究日常行為的心理學家之一。「我們高興的時候為什麼是微笑而不是皺眉?」他寫道。「我們為什麼沒辦法像和一個朋友說話那樣對群眾說話?為什麼窈窕淑女會讓我們神魂顛倒?一般人只能這麼回答:我們當然會微笑啊,面對人群時當然會緊張啊,美女當然大家都愛啊,美麗的靈魂加上完美的軀體,這麼看得見又摸得著的東西,生來就是要永遠被愛的!同樣地,每一種動物在面對某些事物時,很可能也會產生想要做出某些行為的感覺。」另一方面,他也相信內省法的價值,也就是「觀察自己的內心、然後說出我們的發現」。他對這個領域的貢獻之一,就是創造了「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這個詞。
思想開明的詹姆斯是最早重視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學說的美國人之一。1909年,他在美國麻州結識了正在訪問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的佛洛伊德。佛洛伊德將為心智研究帶來極具爭議性和影響力的全新看法。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