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薪火: 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 | 誠品線上

新苗.薪火: 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

作者 朱永光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新苗.薪火: 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收錄《經濟日報》「薪火新苗」專欄文章,介紹一群七年級生成功創業、帶領傳產轉型、經營社會企業的故事,作者朱永光以創投家的角度,專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收錄《經濟日報》「薪火新苗」專欄文章,介紹一群七年級生成功創業、帶領傳產轉型、經營社會企業的故事,作者朱永光以創投家的角度,專業分析這些企業的行銷策略、經營模式與理念。 ◎全書採「雙視角」撰文,各篇企業以主觀╱客觀兩種視角撰文,一篇以作者客觀角度描述,一篇以企業角度分享經營心得,更全面地呈現青創經營成果,期待藉此啟發更多創新思維,點燃社會青創火苗! ◎看見新苗──30篇台灣新創企業介紹,從一群七年級年輕創業家的崛起故事,看見台灣新世代創業的精神與內涵! ◎薪火傳承──5位企業伯樂呂學錦、顏漏有、鄭家鐘、趙如媛、蔡清彥無私分享,暢論他們如何以跳脫框架、銜接時代的眼光,發掘並支持新創產業。 ◎從傳產轉型到新工業革命,從IT ICT商品的誕生到大數據與AI的發展,一本書掌握時代的脈動,見證台灣製(智)造實力。 Crossing Beyond the Digital Era 認識40個跨領域、跨世代合作的成功身影 從資深創業投資家的視野、以高年級實習生的角度, 看見台灣青年創業的巨大能量、企業界前輩的無私提攜, 邀你一起見證新經濟的崛起與發展, 世代攜手勾勒出台灣產業的未來樣貌。 新一代台灣人缺乏競爭力?台灣的青年走不出去? 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將台灣列為全球第四大超級創新者。 台灣本身就具備引以為傲的製(智)造實力,也蘊藏極具潛力的創新能量, 在這本書裡,你可以看見台灣年輕人展現出罕見的「狼性」! 【30篇台灣新創企業介紹,看見七年級生的無限可能!】 客戶遍及全球的「Acaia」智能咖啡秤 顛覆傳統產品,以設計改變製造業的「奇想創造」 推動苦茶文化復興的「茶籽堂」 招募青年投入偏鄉教學的「Teach for Taiwan」 運用科技轉型傳統教育、拉近城鄉教學差距的「均一教育平台」 從毛筆到彩妝刷,在新時代中找到商機的「林三益」 以AR VR技術顛覆房產與修繕裝潢等產業,開創實境智慧導覽的「iStaging」 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數位資產管理服務的「Bitmark」 把雲端行動科技導入甘藷產銷流程的「瓜瓜園」 實現自給自足、永續經營,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的「社企流」 推廣電競比賽,發揚大數位時代新運動的「4Gamers」 用古典樂形式演繹台灣音樂的「灣聲樂團」……等 【5位企業伯樂,無私提攜帶領後進、開創台灣新面貌!】 5位企業伯樂 呂學錦、顏漏有、鄭家鐘、趙如媛、蔡清彥 的分享,暢論他們如何以跳脫框架、銜接時代的眼光,發掘並支持新創產,無私傳承他們寶貴的專業經驗、人生智慧及產業資源。 台灣本身就具備引以為傲的製造實力,也蘊藏著很有潛力的創新能量,本書中所介紹的新創企業,不管是傳統產業再進化、新時代企業或社會企業,都是以「服務科技」與「人性體驗」相結合的新思維為導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荒蕪到絢爛的台灣歷史中感受到生命的無限可能,也定然能在我們新世代的實踐中,一遍遍地開創台灣的無限可能!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朱永光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管理及投資業務,擁有近20年新事業開發及投資經驗。長期透過中經合集團跨區域的平台資源,協助台灣新創公司進入國際及資本市場。2012年在經濟日報經營「創愛的業」專欄,分享台灣社會企業創業家如何透過創新的營運思維,實踐改善社會的理念。2015年再藉由「薪火新苗」專欄,分享作為一位資深創業投資家 高年級實習生所觀察到新世代創業的精神與內涵,相信長者的智慧、經驗及資源,與年輕人的冒險、熱誠及新科技運用,彼此相互交流學習,進而創造跨世代結合、圓夢的契機。在承先啟後之際,搭建起世代交流、接軌的橋樑。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新苗薪火 攜手共創台灣新經濟╱朱永光〈推薦序〉台灣要從有限視野 變成追求無限的可能╱劉宇環走過傳統產業邁向新興科技時代╱趙天星開啟新時代、新生活的期待╱張芳民新創火苗為台灣創新業╱謝金河承先啟後 再創新機╱范瑞穎努力活過的痕跡╱王文華〈新苗〉一、資通訊、傳統產業再進化Acaia(資通訊+) 智能咖啡秤 凸顯台灣智造實力 結合產品設計和科技 提升精品咖啡產業Codementor(資通訊+) 程式語言學習平台 軟體工程師人才市集 持續壯大軟體工程師社群GIXIA Group 奇想創造(資通訊+) 用設計改造製造業 奇想再進化Health2Sync 慧康生活科技(醫療+) 糖尿病雲端照護平台 智慧醫療利器 智抗糖 讓每一位糖尿病患得到妥善照護Amwise 安智生醫(醫療+) 醫師病人攜手 創新癌症療法 量身打造!華人精準醫療掀起革命浪潮INSTO(金融+) 創新金融 攻行動分期支付 打造新一代 MIT 的全球金融科技品牌ADENOVO 諦諾科技(金融+) AI 計算貸款風險 一門新生意 打造以普惠金融為核心的新金融生態圈茶籽堂(傳產+) 苦茶籽溯源 轉型農創再造生機 如果台灣土地就有 我們就往土裡找LSY 林三益(傳產+) 百年品牌 華麗轉身 傳承歷史 開創新局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教育+) 以偏鄉教育為脈絡 解決教育不平等 持續用行動為教育發聲均一教育平台(教育+) 縮短城鄉差距 翻轉教育思維 用科技創造均等學習資源 開創一流美好教育義之豆(農業+) 工程師返鄉 重振農村經濟力 契作契銷 資源分享福利共享瓜瓜園(農業+) 農二代創新 拉高含金量 地瓜產業 Up 升級 導入科技好 YoungYesHealth 源鮮農業(農業+) 科技農夫 深耕智慧農場 整合農業科技 引領全球智慧農業創新 AppWorks 之初創投(創投+) 創業加速器 台灣網路產業發展推手 向國際宣揚「大東南亞」市場劃分概念One Song Orchestra 灣聲樂團(文創+) 用古典樂形式演奏 台灣之音放送國際 讓台灣古典音樂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二、新時代、新事業flyingV(群眾募資) 讓創意變生意 用參與 定義生活Backer-Founder 貝殼放大(群眾募資顧問) 群募 改寫商業遊戲規則 乘載夢想 引領台灣品牌航向國際4GAMERS 就肆電競(電競) 大數位時代新體育 電競不再只是遊戲 而是泛娛樂產業Jollywiz 樂利數位(跨境電商) 跨境電子商務平台 開通兩岸商機 品牌跨境電商的最佳夥伴EZTABLE 簡單桌(線上服務) 互聯網線上服務 亞洲最大餐廳訂位系統 創業的第二階段學習:Empowering OthersiStaging 愛實境(AR VR 虛擬實境) 雙R應用 開創傳產新商機 創新未來的穿戴式螢幕 AR VR 翻轉既有產業Appier 沛星互動科技(AI 人工智慧) 打造人工智慧商業決策平台 引領全球 AI 革命 從學界走向業界 用 AI 解決企業複雜難題Bitmark(區塊鏈) 區塊鏈新創落地台灣 翻轉傳統資產市場 投身區塊鏈應用 協助數位資產意識抬頭區塊鏈 黑金科技在台灣發展的契機╱中經合集團三、社會創新社企流(社會企業) 開啟新視野 公益也是一門好生意 創業以來最有挑戰性的事小鎮文創(社會企業) 地方創生 護舊又創新 讓台灣在地美好生活方式 成為華人影響力的故事綠藤生機(B型企業) 栽種有機芽菜 推廣綠色生活 「對世界最好」!用商業力量帶動正向改變活水社企投資開發(影響力投資) 引活水挺社會創新 用投資發揮社會影響力 影響力投資共益平台 推升社會創新創業新境界〈薪火〉呂學錦(交通大學教授╱前中華電信董事長) 資通專家推廣三力 知行合一 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顏漏有(AAMA 校長╱前華鴻創投副董事長) 從矽谷到台北 AAMA 助新創茁壯 培育台灣新世代具指標性創業家鄭家鐘(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前中天電視董事長) 人生下半場 做別人的天使 公益是條迷人的路趙如媛(時代基金會執行長╱前聯太國際資深群總監) Garage+ 創業薪火 世代接力 未來,要靠好人才!蔡清彥(台灣工研新創協會董事長╱前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 引進矽谷精神 點燃新創火苗 Think Locally, Act Globally〈結語〉科技、教育、國際 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

商品規格

書名 / 新苗.薪火: 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
作者 / 朱永光
簡介 / 新苗.薪火: 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收錄《經濟日報》「薪火新苗」專欄文章,介紹一群七年級生成功創業、帶領傳產轉型、經營社會企業的故事,作者朱永光以創投家的角度,專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453009
ISBN10 / 9864453009
EAN / 9789864453009
誠品26碼 / 2681698488004
頁數 / 286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658g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Crossing Beyond the Digital Era
認識40個跨領域、跨世代合作的成功身影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在即將到來的新工業革命中,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產業典範的轉移,也必須進行價值思維的反思。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 劉宇環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人情味也是台灣最獨特的價值,科技加溫,必然也會帶給台灣更好的未來發展。
──中經合全球創業投資公司╱僑泰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天星

這群創業夥伴的創新與開拓精神,必然成為下一世代新台灣產業的新指標,當然也帶給台灣經濟無限的可能!
──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會長 張芳民

我們常說台灣的年輕人沒有「狼性」,看完這本書,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改變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台灣產業擁有強大的爆發力,善於運用新創產業的優勢,勇於打造屬於台灣的世界級品牌!
──私募基金經理人 范瑞穎

當今這個時代的科技、金融、市場環境,讓走上舞台的年輕人,面臨了更多的競爭、挫敗、分心。這本書,捕捉了他們上台後的第一幕。
──《創新拿鐵》創辦人 王文華

〈前言〉新苗薪火 攜手共創台灣新經濟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 朱永光

物聯網及 VR/AR 的嶄新應用、區塊鏈及人工智慧的發展,數位科技的進步猶如新世代經濟的火車頭,正快速地重塑人類經濟活動的樣貌。這波新經濟來得又急又猛,帶動台灣產業從傳統製造工業經濟的型態,轉變成新的科技經濟型態;其破壞式的創新,顛覆了傳統商業模式,不僅為各行各業帶來成長新動能,也為年輕人創業帶來新機會。

在我個人近二十年新事業開發及投資工作生涯中,長期透過中經合集團跨區域的平台資源,協助台灣新創公司進入國際及資本市場,及在為《經濟日報》撰寫「薪火新苗」專欄的晤談過程,看到一批批台灣年輕創業家的崛起,也觀察到新世代創業的精神與內涵,與上一代大大不同。

這群年約三十五歲的新世代創業家,他們擁有良好的國內外教育背景,成功整合過去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所累積的實力,不論是技術研發、製造、管理、上下游供應鏈乃至於人才培育、產品國際化及品牌建立等,可說是在父兄前輩所奠定的基礎上,結合新科技、新經營模式,以豐沛的創新創業能量,打造台灣新經濟。

過去以 OEM/ODM 代工、硬體生產製造為主的台灣企業,硬資本創業、廠房設備等資金需求大,業務拓展是拎著一卡皮箱勇闖海外,公司基礎穩定後建立品牌,透過併購等方式逐步國際化;而創業者多是經歷工作歷練後才創業,透過產品、技術的升級,提升競爭力,創造台灣近三十年來的經濟奇蹟。

如今拜網路科技發展之賜,新世代的創業轉以軟體、服務為主,輕資本、少人力、智慧科技、精實創業的特色,讓創業門檻大幅降低,加上社群媒體及雲端科技的運用,大大提升了連結國際資源及市場的可能性,他們往往在創業的第一天就有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野心;因應快速的時代變遷,勇於發想築夢的新世代創業也呈現摸石過河、且戰且走,沒有既定公式的變形蟲模式,把舊的技術科技化、新世代化。

每一個世代都有其天下千秋,雖然創業的內容及方式大大不同,但共同點都是運用台灣優秀、勤奮的工程師人才,以台灣為立足點,善用科技力量及行銷手法,帶著產品、研發技術及服務躍上國際舞台,打造屬於台灣的國際品牌。

此外,台灣還有另一群青年創業家,他們具有本土關懷意識及社會公益理想,正藉由商業力量以企業經營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實踐所謂「社會創新」的理念。相較於慈善團體解決社會問題,主要依靠政府或善心捐款以維持運作,或是企業通常在獲利後才從事公益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他們同時肩負社會使命與營運獲利,不但打破了社會公益與商業企業的界線,也開啟更多社會創新思維,形塑另一種嶄新的企業生態。

本書所介紹的「新苗」新創公司,可大致分為下列幾個面向:

一、資通訊、傳統產業再進化
Acaia 智能咖啡秤、Codementor 全球程式語言學習平台、奇想創造智慧家居生態系統,引領 IT/ICT 相關產業鏈與技術革新,其他產業包括:結合數位醫療及雲端服務的健康照護平台慧康生活科技及癌症精準醫療的安智生醫(智慧醫療);行動分期付款平台 INSTO 及利用 AI 人工智慧建立金融風險評估的諦諾科技(數位金融);推動苦茶文化復興的茶籽堂、從毛筆發展到彩妝刷具的林三益(傳產文創);招募青年投入偏鄉教學的 Teach For Taiwan、運用科技拉近城鄉教學落差的均一教育平台(教育革新);將企業及工廠的管理經驗帶回農村的義之豆、把雲端行動科技導入甘藷產銷流程的瓜瓜園及整合資通與農業生物科技的源鮮智慧農場(科技農業);培育並投資網路新創團隊的育成加速器 AppWorks(新型態創投);用古典音樂形式演繹台灣音樂的灣聲樂團(創新文創)。

二、新時代、新事業
群眾募資的概念席捲全球,透過這個管道誕生了許多非常具有創意的商品,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顧問公司貝殼放大,讓社會公益、文藝展演、科技產品均可藉由眾人力量破繭而出。其他新興產業包括:推廣電競比賽運動的4Gamers、跨境電商的樂利數位、線上訂位服務的 EZTable、將虛擬實境運用在房地產業的愛實境、研發人工智慧的沛星互動科技及利用區塊鏈技術打造數位資產管理服務的 Bitmark。

三、社會創新
關心社會議題,有目標、有理想但也要自給自足、永續經營,第一個華文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的社企流;從觀光到產業革新,逐步重拾小鎮價值與生命力的小鎮文創;台灣綠色生活品牌綠藤生機,以及專注於影響力投資的活水社企開發,他們都在各領域透過創新的點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同時也收錄了幾位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界人士─「薪火」,包括為文撰序的美商中經合董事長劉宇環、僑泰興投資董事長趙天星、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張芳民、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福臨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范瑞穎以及創新拿鐵創辦人王文華,利用其所擁有的企業資源,積極熱情投入協助新苗新創的發展;另外如交大教授╱前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AAMA 校長╱前華鴻創投副董事長顏漏有、台新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前中天電視董事長鄭家鐘、時代基金會執行長╱前聯太國際資深群總監趙如媛、台灣工研新創協會董事長╱前工業技術研究院董事長蔡清彥等,他們在職務退休後,轉身投入培育新創團隊的工作,擔任教授及業師、搭建育成平台,持續為台灣產業貢獻心力,也讓他們寶貴的專業經驗、人生智慧及產業資源得以更廣泛的傳承。

台灣的經濟與產業正處於成長轉型的階段,加上物聯網、人工智慧及區塊鏈等創新科技正在改變現有產業發展規則,希望透過本書所介紹的四十個新苗、薪火,讀者可以一窺台灣未來產業及社會發展的新面貌,同時也能從這些案例看到,企業界前輩透過不同的方式與角色,貢獻其智慧、經驗及資源,並結合新世代年輕人的冒險、熱情及新科技運用,台灣老、中、新三代如何聯手,共創台灣未來的無限可能。

在此,特別感謝美商中經合集團劉宇環董事長的支持。劉董於一九八五年接受「台灣科技之父」李國鼎資政請託,將美國矽谷的創業投資引進台灣,被譽為大中華地區創投教父。劉董除了引領投資業務,對年輕人的培養及照顧極盡心力,特別是對台灣經濟產業的發展,念茲在茲,也積極培育台灣年輕創業家,因此也才得以在業務之餘,投入「薪火新苗」計畫。

──────────────────────────────────────────
〈推薦序〉台灣要從有限視野 變成追求無限的可能

  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長 劉宇環

近現代每一回的世界浪潮,都將台灣推向浪尖,這塊島嶼的命運,總隨著時代的動盪,波濤洶湧。我們現在正面臨新一波的巨浪─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4.0)的挑戰,曾歷經多次重大歷史轉折、不斷創造奇蹟的台灣,能否驚險突破、再創高峰?

近四百年前,台灣就因為荷蘭、西班牙的占領、被納入東亞貿易網絡而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從早期鹿皮、糖、樟腦、茶葉外銷盛況,以至半世紀來的輕工業、化工業、資訊半導體產業的接棒發展,造就現代台灣成為全球前二十大貿易國之列。然而,作為以製造管理聞名全球的台灣,在即將到來的新工業革命中,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產業典範的轉移,也必須進行價值思維的反思。

朱永光總經理從「創愛的業」開始關注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薪火新苗適逢新創事業蓬勃發展,這兩部分正是現階段台灣產業轉型的關鍵,也是朱總在專業領域上留下最佳的印證與註腳。我們創造財富,是為了生活過得更為美好、社會更為進步和諧,進而讓每個人透過價值創造的參與,得到社會的正面回饋與連結。

本書中所介紹的新創企業,不管是傳統產業再進化、新時代企業或社會企業,都是以「服務科技」與「人性體驗」相結合的新思維為導向,它們所設想的顧客不再是所謂的「下游廠商」或「加工廠商」,而是有感覺、重價值判斷的「活生生的人」,這些真實的終端客戶,不只在意商品本身所提供的使用功能,也重視商品的整體設計美感與其所蘊含的多元價值(例如環保、健康、整合、文化、公益等等)。

台灣產業面臨許多困境,經濟成長動能衰疲、社會普遍瀰漫著缺乏鬥志的氛圍,但台灣本身就具備引以為傲的製造實力,也蘊藏著很有潛力的創新能量,多年來,我們一直在世界最大發明展─美國匹茲堡國際發明展中名列前茅,做為台灣企業領頭羊的台積電,也位列美國專利權人排行榜前十名,其申請美國專利近五年(二○一三─二○一七)的平均獲准率更高達九八%,位居冠軍,遠高於同列第二名的 Intel 與 LG 的九○%,許多國際性的創新企業這兩三年來也都紛紛加碼投資台灣,包括微軟、思科、Google、亞馬遜、IBM 陸續在台灣設立或擴大創新中心。

如何連結台灣和世界的創新能量,是目前提昇台灣創新價值的關鍵課題,創新要能透過市場機制來證明成功,必須完美結合內部能力與外部商機,我們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更要充分善用並發揮優勢,提供更好的發展舞台來吸引及留住優秀人才。

我們的先人在不同的時代、因為各自的歷史際遇,來到這片土地,他們都不是來享福的,而是與苦境相周旋,從不絕望,也從不泯滅開創的進取。這座美麗島之所以能被世界看見,與其說是他們篳路藍縷,更重要的是創新與開拓的精神,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從荒蕪到絢爛的台灣歷史中感受到生命的無限可能,也定然能在我們新世代的實踐中,一遍遍地開創台灣的無限可能!

──────────────────────────────────────────
〈推薦序〉走過傳統產業邁向新興科技時代

  中經合全球創業投資公司、僑泰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天星

我自一九七二年創業至今已四十六年了,開始的初期是在一九七○─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發展最蓬勃的時期,當時政府大力推動石化工業,造就紡織業、鞋業及塑膠產業的發展,也帶動台灣經濟的榮景,最初我是在海外成立毛衣的孕婦裝進口公司,因當時看到這樣的商機返台成立紡織廠,一步一步開啟了我的創業之路。

一九八○年代後,台灣面臨工資上漲、台幣升值以及配額的阻礙,勞力密集的紡織業遭受瓶頸,紛紛遷移至中國大陸、東南亞、中美洲等低工資地區生產,紡織產業鏈的分工非常清楚,我們主要是生產及供應商品,以滿足客戶要求,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好的品質,準時交貨,在台灣以及華人地區都是以生產為導向,國內接單但轉由海外生產,再銷售到世界各地,乃至於現在大家都遇到關稅壁壘的問題,這幾十年我所經歷的,也就是傳統產業─紡織業走過的路程。

我在三十年前有幸認識剛從美國回來的劉宇環董事長,他在一九九三年成立美商中經合集團,在他的鼓勵下,我們陸續在台灣成立中經合國際創業投資公司,以及中經合全球創業投資公司,由我擔任兩家公司的董事長,與劉董事長成為好朋友以及事業上的夥伴,也因這樣的機緣認識朱永光總經理,他不僅在投資的領域上非常專業,也很有愛心,定期在《經濟日報》的「薪火新苗」專欄發表,對於青年創業投入很多的心力,也展現中經合長期以來所期盼肩負的企業社會責任,本人身為公司的一員備感榮幸,也讓我對新興產業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近十年來新興科技突飛猛進,已經打破傳統產業的模式,破除區域供應鏈的空間,也因為網路發達而展開全球化的競爭,台灣正站在世代傳承、新舊經濟及產業的交叉口,我們已經看到全球許多新興產業的進步和爆炸性發展,所以現在的年輕一代更需要具備國際觀,來因應高速變化的環境,以及跳躍式的創新思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因科技的進步而慢慢在轉變,華人舊有框架必然是會被打破的,唯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及關懷是需要繼續傳承,對外國人來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人情味也是台灣最獨特的價值,科技加溫,必然也會帶給台灣更好的未來發展。

──────────────────────────────────────────
〈推薦序〉開啟新時代、新生活的期待

  工業技術研究院顧問╱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會長 張芳民

投入智慧化創新整合應用產業推動已十七年的我,閱讀《經濟日報》「薪火新苗」連載專欄成書之際,心中膨湃不已。書中四十個精華報導,幾乎將未來科技建構新事業的基礎:IT、ICT、AI、IoT、Big Data、iCloud、APP……等新科技創新應用持續發展,讓新世代的創業家有了更豐碩的產業新技術;蛻變了父兄前輩的產業模式,以顧客導向的創新模式展開,更正面影響了全世界共同面臨的環境生態惡化、政府治理無能、城鄉差距擴大、產業變革加速、人口結構大轉移……時新日異的智慧生活浪潮中,本書每個新創企業,無論是傳產再生、新時代企業或社會企業……等都帶給我們新時代、新生活之期待;也啟發了無數青年創業家對未來無限可能之信心。

技術革命都會帶來陣痛;但同時誕生的是更多的新產業契機。十年前生產力建設在工研院、科技部、資策會、中華電信、研華科技、英商 O+……等全力輔導支持下,共構了全球數一數二的智慧建築─台中 Crystal House,開啟了台灣發展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家庭的典範,吸引全世界六十八個國家觀摩。回想起十五年前從規劃設計、到智慧生活體驗模擬,有如本書各創業家之心境,歷歷在目;然而本案當年的階段性啟迪成功,有賴台灣完整的 ICT 產業群聚優勢,也顯現 ICT 業者價值鏈;而台灣的未來產業發展更應以 ICT 產品在全球具重要領導地位之下,由技術、知識產業邁向創新服務的典範轉移。本書中每個開創標的,都是未來產業架構,價值新思維的可能楷模。這群創業夥伴的創新與開拓精神,必然成為下一世代新台灣產業的新指標,當然也帶給台灣經濟無限的可能!

【現有產業+新技術+創造顧客需求價值=新產業】

本書中 Acaia 智慧咖啡電子秤,以度量衡延伸之跨界創新應用;Codementor(程式語言教育)平台是智慧化軟體工程師需求的大本營,在國際上及跨業建構均潛力無窮;由好友謝榮雅主持的奇想創造,以智慧生活率領設計改造製造業,必是未來趨勢;Health2Sync 智抗糖 APP,是智慧醫療的好幫手,也將成為其他慢性病的典範學習標的。

智慧金融革命的啟動,則有 INSTO(行動分期付款平台)、Adenovo 諦諾科技這兩家以客製化、降低風險、增進金融透明又直接的解決方案。

「不難的事不做;不能造成深遠影響的事不做;不擴大影響範圍的事不做」─呂冠緯帶領的「均一教育平台」團隊正進行翻轉台灣教育思維;而 TFT(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正在同時間進行「教育不平等」的改造運動,創造孩子平等優質的教育環境。

中經合朱永光兄以其投入的創投為核心,二十餘年來,看盡了產業發展的新希望與瓶頸,六年前以創投人關照產業之情,陸續在《經濟日報》發表其洞見,啟迪企業新生力軍,多面向的涉獵更顯得其博學多聞。在朱兄前部著作《我們,創愛的業》介紹了引領B 型企業及社會企業的開端典例;本書更跨越傳統產業,以 IT、ICT、IoT……等科技再進化,推動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家庭、智慧文化、智慧公益等各領域的產業蛻變。

然而本書更揭露一群具有代表性的當代成功人士,其中好幾位先進我亦受到其恩澤,在屆臨職務退休之際,轉而投入培育台灣未來各領域創新團隊的導師工作。真心希望透過本書的傳播,讓台灣產業能因創新整合應用,在這時代走出一條活路,並以「教育為本、軟體為王、顧客為先、智慧機械更精準、資本自來……等」新創業要素成為台灣躍上國際產業舞台的新觀念、新工具、新程序、新方法。也請不要忘記了我們這群三、四年級的「高年級實習生」願意再學習,再投入,支持青年創業家打造屬於台灣對世界的貢獻力!

──────────────────────────────────────────
〈推薦序〉新創火苗為台灣創新業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前些日子,一家經營近半世紀的活性介面化工廠,幾個共同創辦人帶著他們的小孩,到我的辦公室來拜訪。這群創業有成的化工業者都是在一九五○年前後出生,四個創始人是同班同學,他們辛苦打拼了一輩子都面臨交棒的問題,因為他們的小孩都走上獨立創業的路,有的往餐飲的路上走,有的在電商領域拼搏,也有往區塊鏈或 AI 的領域發展的,這群經營化工業有成的第一代不禁要問:自己的小孩為什麼不願接班?這正是台灣產業世代交替最關鍵的轉捩點,年輕的下一代正在走他們自己的路。

第一代的化工業創始人,他們生在一九五○年代,正是台灣製造業起飛的黃金年代,這個世代誕生了很多政治精英,像陳水扁、馬英九兩位前總統;企業界的郭台銘、胡定吾;法界的陳玲玉大律師等都生在這個世代。在製造業崛起的年代,他們掌握一切發展的有利資源趁勢而起,特別能幹的人就能開拓出一片江山。

現在到了新世代,新經濟的浪潮撲面而來,我們很難想像美國的 APPLE、AMAZON 突然變身成為兆美元企業巨獸。過去二十年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也快速誕生了像阿里巴巴、騰訊大約將近五千億美元的新經濟公司。這些新經濟巨擘撐起全球新經濟大路,全世界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競速前進。

這些年,我經常帶領投資考察團走訪世界各地,印象最深的幾個國家,從美國矽谷到中國南方的深圳,一直到英國、愛爾蘭,甚至到以色列,都讓我見識到新創公司快速發展的活力。像是我們到訪以色列,有一個上午的論壇中,大約有六家新創公司為我們作簡報,暢談他們創新的商業模式;到耶路撒冷,我們去參訪 OURCROWD,這是一家眾籌平台,扮演天使投資的角色,他們在以色列已投資超過一三○家公司。

在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的餐館,大家討論的是新創公司的創業機制;在矽谷的參訪,中經合集團的創辦人劉宇環先生也為我們邀來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等創業先驅,暢談他們新創事業的創新之路,也讓我們大開眼界。

這次中經合朱永光總經理為我們介紹四十個台灣新創公司及在創新路上傳遞薪火的「MENTOR」。書中介紹的「新苗」或「薪火」,有些我都認識,像我曾到竹山去參觀何培鈞用一生之力打造的「天空的院子」,這個在竹山山內荒蕪的百年三合院,在他打造下成為竹山最美的民宿,為小鎮文化添加薪火。曾當選「中國二○○九年度創業公益人物」的顏漏有校長,是我爬山的山友,他是 AAMA 的校長,為年輕人請來很多良師,全力推動他的「搖籃計劃」十幾年,他默默努力,傳遞薪火,為台灣新創事業添加柴火。

朱總經理很仔細地為我們介紹相當具有代表性的台灣新創公司,這些年輕人打拼的新事業,大多數不為人知,他能夠從創投的角度來介紹這群新創公司的新模式及創新的團隊,這是給年輕創業家創造活水的最有力推手,就像中經合的劉宇環先生馬不停蹄地在兩岸尋找創新的標的,非常值得肯定。

我們常說台灣的年輕人沒有「狼性」,看完這本書,我相信大家一定會改變這個先入為主的印象。

──────────────────────────────────────────
〈推薦序〉承先啟後 再創新機

  私募基金經理人 范瑞穎

與作者朱永光先生認識近三十年,我們曾在許多領域及行業一起共事,永光兄學有專精,觀察敏銳,講求誠信,更樂於分享,是工作上的好夥伴。

《新苗薪火─追求台灣的無限可能》是一本集合在各產業圓夢的青年創業故事,這些青創人怎麼做、如何做,透過永光兄犀利的眼光,領會每一個創業的經驗,從個案的原創動機、招募團隊、集聚資金,到整合資源、規劃營運、謀定策略、落實執行,創業除了擁有熱情與創意,更需要有改變思維與做法的強烈意願,永光兄積極協助創業團隊釐清市場價值、產品服務及定位,讓創業者及投資者各取所需,成就夢想;此外,為扶植新創事業,永光兄積極整合國內外創業資源,提攜後進,為台灣新創產業注入能量,讓台灣創投處處看見生機,希望透過作者的分享,多激發其他有企圖心的年輕人,發揮原創能力,勇於實踐夢想。

台灣產業擁有強大的爆發力,永光兄親力親為鼓勵台灣年輕創業家,善於運用新創產業的優勢,勇於打造屬於台灣的世界級品牌,促成新創產業在國際發光並開花結果,除了是承先啟後,也是值此數位浪潮和新經濟的衝擊之際,與讀者一起為台灣邁向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做出貢獻。

──────────────────────────────────────────
〈推薦序〉努力活過的痕跡

  《創新拿鐵》創辦人 王文華

星巴克有一系列高檔咖啡廳,叫「星巴克典藏」(Starbucks Reserve)。第一家開在星巴克的故鄉西雅圖。走進店裡,你可以感受到宮殿的氣勢、博物館的豐富,和兒童樂園的趣味。大型銅製烘烤機擺在店中間,精品咖啡豆在裡面滾動。發出的聲音,像是慶典中的爆竹。這不只是一家咖啡廳,還是一間劇院。你在裡面,觀賞咖啡的史詩。

這家店精選了各種跟咖啡相關的商品,包括「Acaia」智能咖啡秤。

「Acaia」,是台灣青年打造的品牌,也是這本書中的一個案例。

除了智能咖啡秤、這本書還談到很多其他精彩案例,包括糖尿病管理 APP、電競平台、社會創新企業……每一個案例背後,都有一群台灣年輕人,在自己有熱情和專業的領域,試圖更深入地走進台灣,同時更自信地走向世界。

這本書,說的是他們的故事。

永光兄是最適合說這故事的人。第一個原因是他有二十年的創業和創投經驗,能一眼看出這些故事的精髓。

第二個原因是他擅長傾聽。在訪問年輕創業家的過程,他放下了前輩的身段,充滿好奇、微笑聆聽。

看完這本書,我想再年輕一次。因為當今這個時代的科技、金融、市場環境,給予年輕人無限的舞台。但也因為時代的這種特性,走上舞台的年輕人,面臨了更多的競爭、挫敗、分心。這本書,捕捉了他們上台後的第一幕。

所以,也許西雅圖那家星巴克典藏的,不只是一個咖啡秤,而是這一代台灣年輕人,努力活過的痕跡。

試閱文字

內文 : Acaia(資通訊+)

智能咖啡秤 凸顯台灣智造實力

二○一四年獲選美國精品咖啡大展(SCA)「年度最佳新產品」及「觀眾票選大獎」等殊榮,Acaia 智能咖啡秤一推出立即吸引全球咖啡愛好者的目光、成為精品咖啡界的寵兒。

Acaia 創辦人曾柏偉與侯君儒都是成功創業家,擁有豐富的網路資訊產業經歷,同時也是咖啡熱愛者,「當咖啡沖煮設備在設計上愈來愈精美、功能愈來愈多,唯獨只有咖啡秤,為什麼它永遠就是秤的樣子、秤的功能?」

二○一三年在加州矽谷與侯君儒共同創辦 Acaia,開發出第一款可用藍牙連接手機 App,即時記錄沖煮流程的智能咖啡秤。

產品外型設計簡約富有現代感,觸控式按鍵、一體成型的外殼、秤重精確度達○‧一克、智能開關、USB 充電,兼具防水防塵及人性化操作等實用性,讓人愛不釋手;也如同手機一般,可以不斷升級系統,完全顛覆市場上對秤的印象。

功能上,透過專用手機 App 軟體,使用者可把每次沖煮咖啡的數據詳實記載下來,包括咖啡豆種類、研磨刻度、粉水比例、沖煮水溫,連手沖注水的水量和頻率都會以圖表曲線顯示,最後成品可拍照留存並分享到社群裡。

Acaia 的創新在於把沖煮咖啡的過程數據化、視覺化,一杯完美咖啡的誕生,不再是憑空想像或曇花一現,而是可以透過操作紀錄再複製的美好體驗。

此外,在 Acaia 的咖啡社群裡,也可以參考各國咖啡達人的沖煮祕笈,結交愛好咖啡的朋友,一起鑽研咖啡沖泡藝術。除了個人玩家 Acaia 的產品也深獲咖啡業者的肯定。

美國精品咖啡連鎖店 Blue Bottle Coffee 便採用 Acaia 咖啡秤,做為員工訓練、加強品質控管的輔助利器。

Acaia 劃時代的產品,可說是集台灣近三十年來製造業大成,把精密天秤的的硬體,整合高科技的藍芽無線傳輸、感應器及半導體的晶片封裝等電子技術,在科技與美學的雙重加值下,成為台灣製造業轉型為「智造業」的典範。

公司未來的價值將不限於硬體銷售,有了 App 的加持,可持續與客戶端互動,進而集結成全球精品咖啡愛好者的專屬社群,Acaia 將延伸更多元的產品及服務,包括銷售咖啡豆及沖煮設備;再運用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社群資料,提供資訊顧問服務,從硬體製造商搖身一變成為精品咖啡服務商,如同在電腦資訊業結合硬體、軟體、服務的 IBM。

看好全球咖啡發展趨勢、台灣的研發製造能量及產品服務潛力,Acaia 獲得美國矽谷創投集團 WI Harper 的資金挹注,曾柏偉希望透過其人脈與資源,發揮台灣生產製造實力,打造出世界級的產品。

長期以來以代工為主的台灣產業,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經濟奇蹟,但在全球產業鏈上始終扮演著被動、追隨者的角色。

以台灣強大的製造能力為後盾,青年創業家注入創意與科技元素,整合軟硬體技術資源,從代工走向設計、由傳產轉為品牌,老樹新枝、展現新風貌,也驗證了台灣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獨特價值。縱然面對全球化競爭、紅色供應鏈的嚴峻挑戰,走出代工思惟,台灣的創新研發人才與雄厚的生產製造實力,還是擁有十足的爆發潛能!

【新苗創造的火光】
結合產品設計和科技 提升精品咖啡產業╱Acaia

於北歐冰島 Reykjavik 烘培咖啡館,到南非 Craigavon 共同工作空間咖啡廳;從台北新店的個人咖啡工作室,至中國上海星巴克臻選咖啡烘焙工坊其全球最大之旗艦店,皆可看到 Acaia 智能咖啡秤的身影。

Acaia 智能咖啡秤藉由工業等級秤重技術協助咖啡師掌握每杯咖啡口味的一致,並減少咖啡豆消耗;具簡約現代感的外型設計,配搭專屬手機 App 記錄沖泡的過程、時間、流速及比例,可應用於後續的分析、檢討及分享,創造沖煮咖啡的全新體驗。

Acaia 智能咖啡秤從產品概念到原型設計,便預先就將咖啡沖煮流程之各種使用情境納入考量。為了加強產品的實用性,測試機台都經由世界級專業咖啡師於實作中反覆地測試,憑藉這些反饋持續進行改善,達到使用者最高滿意度。Pearl 智能咖啡秤於二○一四年美國精品咖啡大展(SCA)首次展出,便獲得「年度最佳新產品」以及「最受歡迎咖啡產品」兩項殊榮。Orion 電子智能咖啡分豆機再度獲得二○一七年美國精品咖啡大展(SCA)「年度最佳新產品獎」。

Acaia 智能咖啡秤定位為工業等級,產品採用了實驗室規模技術的高品質組件,以手工調校構建。收集客戶的使用建議並反饋到韌體更新 App。一旦產品於使用上出現疑問,研發團隊立刻協助解決。Acaia 以最嚴謹的專業態度、最嚴格的國際標準,嚴實檢視各個環節符合專業品質,體現對於咖啡產業的尊重與愛好。

Acaia 面對新領域技術的開發、初期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以致短期無法獲利,並面臨各方的艱困挑戰。在積極突圍之際,獲美商中經合集團投資,挹注資金以及資源,更以其長期扶植新創公司的專業經驗分享,在相關資源協助下,設立產品系列體驗咖啡廳。提升品牌的能見度,加強 Acaia 未來成長力度。

Acaia 遇到了來自世界各地咖啡愛好者加入,帶著能夠為咖啡產業未來有所貢獻的熱情,現今已組成了全球各地約三十人的國際團隊,這也是 Acaia 快速佈局世界市場成功的重要因素。

Acaia 自二○一三年成立,志在結合產品設計和科技提升精品咖啡產業,我們認為軟硬體的整合、優質的客戶服務及優雅的產品設計,是未來咖啡沖煮設備必然的趨勢;同時也與咖啡產業的領導者及創新者一起合作,研究開發整合運用於提升精品咖啡沖煮技術。近年來,開始有計畫的贊助咖啡教育及國際咖啡協會等非營利組織活動,回饋咖啡產業。團隊多方位的經營投入,期望可以達到整體提升精品咖啡產業的願景。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