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は、心をみつめる日。
作者 | 衛藤信之 |
---|---|
出版社 |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幸福, 很近很小: 別人給的, 不是永遠的快樂, 凝視自己內心, 每天都是愛自己的練習:幸福,是自己給的。別人給的,不是永遠的快樂。父母離異、繼母自殺身亡、兒子罹患小兒癌 |
作者 | 衛藤信之 |
---|---|
出版社 |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幸福, 很近很小: 別人給的, 不是永遠的快樂, 凝視自己內心, 每天都是愛自己的練習:幸福,是自己給的。別人給的,不是永遠的快樂。父母離異、繼母自殺身亡、兒子罹患小兒癌 |
內容簡介 幸福,是自己給的。別人給的,不是永遠的快樂。父母離異、繼母自殺身亡、兒子罹患小兒癌症……,這樣的人,竟然可以說:「我的人生很幸福」,為什麼? 本書作者是一位日本知名心理諮商師,他的工作就是天天聽別人抱怨、求助人生面臨的各種困難,這些來諮商的人並不知道,眼前聆聽故事的人,原來,有更多悲慘的遭遇可以訴說。 作者的兒子在一歲時不幸罹患小兒癌症,當時他非常痛苦,那段時間仍持續諮商工作,每天面對諮詢者接二連三地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的話語時,字字句句都像是在「炫耀」有個健康的孩子,「真羨慕你有個健康的孩子。」當時作者滿腦子只有這種情緒。他當時只想說:「你到底懂不懂?孩子越叛逆,父母越能為他們的成長感到開心,多幸福啊!我的孩子才剛滿一歲,也許沒來得及叫我一聲爸爸,短短生命就要結束了,你的孩子卻健康得能反抗你,你還奢求什麼?」 鬼門關頭走一遭後,現在,作者的孩子也像其他健康的孩子一樣,快樂的笑著。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對於曾經被逼入死亡深淵的人來說,能夠好好的活著,就是最棒的事。每個微小瞬間,都是上天恩寵的喜悅。 作者的童年也非常不快樂。他的父親事業有成身邊的女人一個換一個,作者幼年時期父母離婚之後,他跟著爸爸生活,父親常常帶不認識的女人回家過夜,然後對他說:「從今天起,他就叫她媽媽。」,父親對作者而言,扮演了最佳的負面教材,他發誓自己在為人父以後,絕不重蹈覆轍。 就這樣,作者的童年先後經歷了摯愛母親的死(她是作者父親的再婚對象,自殺身亡)、與不斷離婚又再婚的父親間劍拔弩張的關係,從小就在大人們的愛恨糾葛中度日,後來才發現,原來,過去的這些傷痛造就了今日的幸福。平淡的時光,最珍貴。作者認為一般人眼中每天重覆的平凡事,就是那些我們看不見的微弱卻又巨大幸福。在晚飯後,全家人圍坐在客廳裡,一如往常地做著各自的事時,或是在每天早晨,孩子們像離開航空母艦似地匆匆忙忙衝出家門時所感受到的東西。雖然說不上和樂融融,不過倒也沒什麼特別不幸的事發生。在這樣隨處可見的家庭光景中,不妨試試把心稍微抽離,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想著:「這種每天重覆、毫無變化的平凡光景,總有一天會消失吧!就這樣,在遙遠將來的某一天,我會發現這是一去不返的寶貴時光。總有一天,我會懷念這個微不足道的當下,把它當作無可取代的珍貴回憶,並且深深地希望能再回到這一天、這一刻、這個地方。」與家人共處的時光,是多麼地短暫、虛無,也漸漸明白當下的重要及寶貴。不只是家人,與優秀的夥伴們共事時,「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一定會瘋狂地懷念這個瞬間吧!」一想到這裡,就應該強烈地覺得自己必須好好地體驗當下。對時間的「失喪感」越深,越懂得珍惜當下。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 從事「心靈諮商」工作,作者時常遇到無法「愛自己」的人。作者表示,覺得自己很討厭、很沒用,沒辦法喜歡自己的人,實在多到令人驚訝。他們無法接受原來的自己,認為必須徹底做出改變,才能重新喜歡自己。但改變自我,談何容易。作者認為改變自我的困難程度絕不亞於改變世界,古今東西,有不少人都是因為不敵「自我」這個難關而敗下陣來。因此,我想給企圖改變自我的人們一點建議:「想改變自己的心,得先改變目前為止的行為模式。」心是看不見的。我們以為的個性,都來自於外在的言行舉止,只要改善外在行為,周遭人對你的評價自然也會改變。關於愛情,你是幸福?還是茫然? 「熱戀時天天都想看到對方,真正結婚之後,怎麼感覺好像沒那麼幸福?」 幸福是「一旦獲得,就很難去實際感受的東西」換句話說,得到幸福的瞬間,也容易失去幸福,戀愛與結婚的關係就是如此。兩人熱戀時,眼裡只有彼此,恨不得每天朝夕相處,等到婚姻終於如願以償地開始了,倆人眼中卻只剩下對方的缺點,渡過了一場風光的結婚典禮後,剩下的是極為平淡的日常生活,於是,美好的憧憬瞬間變為失望。 從一個人變成二個人,作者教你這樣找幸福。真正的幸福,就藏在「追求的途中」。 無論是什麼,一旦得到,似乎就不再美好,那麼,究竟該如何才好?作者認為應該先認清一個事實:真正的幸福不是獲得結果,而是朝著目標不斷前進的「過程」。「與其穿戴珠寶,不如在餐桌上裝飾花朵」,不要貪求被大量物質環繞的龐大幸福,將目光放在就算缺乏物質,心靈依舊平安的微小幸福上。一旦了解這一點,你就不會陷入幸福的矛盾裡。關於工作、生活,你是珍惜享受?還是悔不當初、憂心忡忡?作者認為,人類的煩惱都有一項共通特徵,那就是大多數煩心事中,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情非常少,人總是容易執著在過去的失敗,因過去或未來而侷促不安,反觀貓狗則不會如此,只要這餐吃飽了,牠們就會心滿意足的舔著毛,無憂無慮的過活。的確,如果要說誰比較幸福,「牠們」確實略勝一籌。 不再時時否定自己,作者教你這樣找自信。幸福的程度,全看你有多珍惜現在。 沒來由地陷入低潮、不時感嘆:「唉,我老了,接下來的人生應該會走下坡吧!」現在開始會有這種負面想法的你,作者這麼剔勵大家:「現在永遠是你最年輕的時候!」請給自己一個樂觀的暗示:「跟未來的我相比,現在的我彷彿才剛出生嘛!」只要從全新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再次確認當下的重要性,絕對能再次恢復活力。關於死亡,你是接受?還是逃避? 人終有一死。如果覺得這個想法有點灰色,那代表死亡對你來說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許多人迴避生命終點的話題,是因為捨不得放棄活著的喜悅。這不正好說明一件事嗎?生與死是一體的兩面,有生必有死,思考死亡等同於思考活著。如果我們無視死亡,只會讓生命變得稀薄,不懂替自己的人生創造價值,也不知道活著有多麼珍貴。 你能勇敢和過去說再見嗎?作者教你如何面對死亡。肯定「老」和「死」,才能將生命活得更燦爛。面對他人死亡,我們必然會感到哀傷──請把這視為死者最後的贈禮。我們會痛苦、難過,但最終會從失去中學習,讓自己的心靈往前邁步,而且心懷感謝地迎接每一天,能夠延續他們的生命繼續活著,是何其有幸的事!所以讓生活充滿歡笑與感動,才是給死者最好的回報。這本書的故事,也許就是你的故事。平淡,卻有幸福光芒。你會發現「原來,幸福是這麼一回事。」但是,我們常常忘記這些故事背後隱含的意義。於是幸福就這樣悄悄走掉。我們必須培養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感受幸福的敏銳心靈,去察覺那些一直在我們身旁微笑等待,平凡地幾乎被我們遺忘的微小幸福。凝視內心‧停下腳步‧接受過去。於是,你可以過更好的人生。這是一本讓你擁有充實人生、安然面對一切、承受未來勇氣的幸福手冊。獻給每天忙忙碌碌、心神不寧、想要幸福的你。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衛藤信之【日本人氣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日本心靈健康學會代表。他擅長將心理學理論應用於生活實踐,演講方式輕鬆活潑、極具舞台魅力,因而深獲好評,是日本顧問企業數最多的人氣心理諮商師。他所舉辦的心理學課程更是年年額滿,該課程結業生多為商業心理學先鋒,活躍於各個領域,他則是學生們最信賴的精神支柱。此外,與印地安人共同生活的經驗,也讓他成為傳授印地安人智慧的專業顧問,近年備受矚目。■譯者簡介羊恩媺淡江日文系畢業,目前為旅日譯者。譯作有《佐賀阿嬤給我的人生禮物》、《天使之耳》、《獸之奏者》系列、《淚流不止》、《斷捨離》等等。
產品目錄 【作者序】這一刻,我正在感受幸福第1章 尋找小小幸福——凝視你的內心,好日子其實早就來了◆人生辛苦是理所當然的,幸福,從哪裡找?好日子,一年內只要三天就夠了擁有幸福感的關鍵,是「知足」◆少了什麼,反而是「幸福的開始」當下的不足,是未來的幸福種子欲望越多,幸福越走越遠未知和缺乏,讓我們過得更好「不知道、不明白、做不到、不足夠」,其實更好◆享受人生,得先忍受失敗不允許自己失敗,就無法看到更好的自己失敗是成長的「肥料」忍得住失敗的人,才能抓住幸福◆易怒的人,通常離幸福很遠環境太舒適,反倒使人不幸?無法忍受挫折的人,心容易生病◆耐心等待,幸福會悄悄走向你給太多,是「害」不是「愛」煩惱、壓力都是人生被賦予的課題培養「心靈耐性」,才能擁有「幸福車票」◆接受悲傷,為情緒找到出口向印地安人學習「接受現實」的智慧◆幸福不遠,只是你未曾正眼看它過去的不幸是「化妝的祝福」留心「不幸背後」的微小幸福◆先愛,自己的過去幸福的人,懂得坦然接受自己的過去所有的痛苦、悲傷都不會白受◆真正的幸福,不是抵達終點,而是看遍路上的風景得到幸福,就等於失去幸福?幸福就藏在「過程」裡,你要自己找出來◆「安心」是奪不走的踏實幸福拿掉光環,你還剩下什麼?◆「完美病」讓人愈來愈憂鬱從失敗中學習,肯定自己的不完全真正的幸福是享受富足,也樂於貧窮第2章 每一刻都是美好——擁有幸福的唯一方法,就是活在當下◆等一下,不如活在當下你有多珍惜現在,就會有多幸福想過得更好,得先學會「品味當下」◆凡事「趁早」,才不會後悔人可以永遠不老,只要你「從新」審視自己努力活在當下,不再奢望「明天會更好」充實渡過每個瞬間,幸福就不遠了◆珍惜最平凡的生活,有一天,你會很懷念的心智成熟時,體能卻衰老了?對時間的「失喪感」越深,越懂得珍惜當下◆背後的故事,往往最令人感動你喝的,不只是一杯水每件事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以「一日一生」的態度過生活末日倒數三天,你該怎麼渡過?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幸福,是自己給的,別人給不了人生的解答不能外求,要捫心自問◆幸福就在身邊,只是你從未發現當你開始注意身邊的微小事物,幸福就會出現◆容許自己平凡,成功才會屬於你街頭巷尾的無名英雄,才是真正的成功者細心體會,英雄其實無處不在◆活出「非凡」的平凡人生人生不一定要功成名就,貫徹平凡生活也很偉大第3章 每天都是愛自己的練習——想過更棒的生活,你得先知道自己究竟是誰◆不是因為快樂才笑,笑,才會快樂改變內心,從「改變行為模式」做起試著開懷大笑,心情會晴朗,人會變幸福◆「裝好人」太累太假?越演會越像自己不要「尋找」自我,要「創造」自我!勉強露出微笑的那一刻,已經踏上幸福◆幫助別人的快樂,很微小,卻永不褪色付出自己,重拾生命的價值為他人而活,讓我們更愛自己◆行善不必做大事,先讓身邊的人快樂就好幸福本來就不該「縱向」尋求,應朝「橫向」漸漸延伸才對◆看待事物的方式,決定你的幸與不幸煩惱的源頭不是外在事物,是你的「心」◆感動不會送上門,你得自己去找迪士尼樂園為什麼讓人回味無窮?無聊與感動之間的距離,不過一步之遙◆人只能先愛自己,才能去愛別人「主動」就能得到寬容與認同◆「付出」才是幸福,獲得的快樂,只是短暫的甘心付出的當下,就是幸福◆情感的過度依賴,讓你越愛越累真愛不是佔有,維持適當距離才是真幸福◆別跟任何人討愛,跟你自己討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幸福就會降臨◆無論日子是晴是雨,都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承認心中的陰影,找回完整的自己第4章 向死亡學生活——每一天,都要過得像人生最後一天◆創造你的「人生故事」,這比金錢更有價值發揮想像力,讓故事決定事物的價值◆自己的故事,要用「心」去聽磨鍊「感受力」,寫自己的生命故事◆人的生命有限,故事卻永遠不死生命有時,故事卻能永遠產生共鳴找尋自己的使命,確立「人生軸心」◆和過去說再見,人生因此更精彩活出生命最大的可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使命◆老人與小孩不能分開,讓他們分離,就等於切斷過去和未來。肯定老人的智慧,以長者為師◆肯定「老」和「死」,才能將生命活得更燦爛「老化」與「死亡」都不該被忽視人類哭著降生,卻面帶笑容迎接死亡無視死亡,只會讓生命變得稀薄◆人本來就是「寂寞的來」死亡只是回到懷念的宇宙母胎,平靜而安穩。死亡只是回歸宇宙原理,並不可怕◆死亡是回歸,也是連結對死亡充滿盼望的各種想像死亡只是短暫的離別,到時再見吧!◆死亡告訴我們生命的平等,不是噩耗,是禮物死亡不是噩耗,是生命的禮物◆借來的生命,總有一天要還給老天借來的生命,總有一天要還善用借來的人生,盡全力而活
書名 / | 幸福, 很近很小: 別人給的, 不是永遠的快樂, 凝視自己內心, 每天都是愛自己的練習 |
---|---|
作者 / | 衛藤信之 |
簡介 / | 幸福, 很近很小: 別人給的, 不是永遠的快樂, 凝視自己內心, 每天都是愛自己的練習:幸福,是自己給的。別人給的,不是永遠的快樂。父母離異、繼母自殺身亡、兒子罹患小兒癌 |
出版社 / | 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6228605 |
ISBN10 / | 9866228606 |
EAN / | 9789866228605 |
誠品26碼 / | 2680784206003 |
頁數 / | 224 |
開數 / | 25K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CM |
級別 / | N: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