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如果這樣在意人, 你會累的! | 誠品線上

承認欲求に振り回される人たち

作者 榎本博明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如果這樣在意人, 你會累的!:Afra|阿發的寫作日常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胡展誥|諮商心理師黃柏嘉|諮商心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你也被「認同渴望」給俘虜了嗎? 過度在意他人反而迷失自我價值…… 停止情緒腦補, 社群時代的不走心人際攻略!!! 「認同渴望」打從出生起,就是牙牙學語、練習腳踏車、參與競試等過程中,驅使我們前進的原動力。在父母、師長的稱讚鼓勵下,我們獲得欣賞、渴望認同,並因而不斷成長。 「認同渴望」助你完成了很多重要任務,甚至成就了你。 不過當這股與生俱來的欲望過於膨脹,開始凌駕於你的意志、操弄著你的恐懼、壓抑了你的本性,讓你變得焦慮且憂愁時,就必須思考——自己是否已經被「認同渴望」給俘虜了? ‧對方露出不高興的樣子,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的錯 ‧害怕破壞現有關係,不敢說出自私任性的話 ‧如果意見對立,因為怕尷尬,不太會堅持己見 ‧受人拜託時,很難開口拒絕對方 ‧會順著對方喜歡的方向說話 ‧總是在觀察周遭人的臉色 ‧只要事情能圓滿解決,犧牲自己也沒關係 ‧發文後反覆觀看,想得到熱烈回覆與點讚 ★ 「認同渴望」為幸福驅動,而非洪水猛獸 過度在意他人想法、渴望他人正面肯定,或許讓你覺得無法隨心所欲做自己,被別人的眼光牽著鼻子走,因而困擾煩憂。 然而如果你因此以為「只要拋棄認同渴望生活就好了!」那就想得太過簡單了。 事實上「認同渴望」不只幫我們成就了自己,也讓我們在人際上更富同理心、溫暖且受人喜愛。「認同渴望」可說是人際關係中必備的重要能量,為每個人所期待的「幸福」驅動。 我們該做的不是丟棄「認同渴望」,而是掌握並使其有益於己,以拿捏好自我願望與他人期待之間的平衡。 ★ 以不多不少的「自我」,立於「強烈渴望被喜歡」的時代! 在這個網路社群發達的時代,人們除了現實人際,同時也面對著「網路關係」。隨時能展現自我的社群平台,使人受到關注與評論的機會大增,也令現代人無時不刻感受著「他人的目光」。網路上譁眾取寵的炫耀大會,甚或惡意滿滿的社群暴力,都深遠地影響著現代人的「認同渴望」——更爭奇鬥艷、更戒慎恐懼、更失控也更折磨。 本書作者「榎本博明」點出,在這樣的網路現象加乘下,人們所見的「他人眼中的自己」已過度膨脹。而一旦陷入了這樣的視角陷阱,便很容易迷失自我價值,最終淪為「認同渴望」的俘虜。 為了幫助讀者與「自我認同」共處,本書脈絡地藉由心理學、社會現象進行實例剖析與說明,並提供「人際不走心」的實用技巧,帶你透徹認識、掌控並善用「認同渴望」,取得自我與他人的平衡。 停止自我懷疑,社群時代的不走心人際攻略!!! ‧過度解讀害慘關係,關鍵時候請停止腦補 ‧想率性做自己,先學會「自我揭露」 ‧越想當萬人迷,真心喜歡你的人越少 ‧執著於「他人眼中的自己」時,你眼裡根本沒別人 ‧太過玻璃心?「被輕視的不安」惹的禍 ‧想獲得認同,就從「理解他人」開始 【本書特色】 ★ 老實說你就是想做自己又想被喜歡吧?一本幫你平衡拿捏「自我×他人目光」的智慧之書 ★「認同渴望」去妖魔化,心理學博士帶你擺脫人際不安與焦慮 ★「一分鐘內心檢查表」+「情緒壓力因應表」抓出問題點,失衡情緒先冷卻 【重點搶先看】 ○ 只要活在世上,我們都無法擺脫認同渴望。 ○ 慾望絕非壞事,我們不該壓抑慾望,而是應該滿足慾望。 ○ 只要被認同渴望牽著鼻子走,你就只能活在對方的期待裡。 ○ 人是透過「他人眼光」建立起自我形象的。 ○ 切忌過度解讀對方的言行舉止。 ○ 和價值觀不合的人建立起親密關係,之後也只會覺得痛苦。 ○ 想要受人關注,這個想法本身並不是壞事。 ○ 我們會根據對象是誰,決定展現何種面貌的自己。 ○ 意圖透過社群網路來滿足認同需求,容易讓人有情緒不穩定、憂鬱的傾向。 ○ 越是不奢望被大家喜歡的人,越可能結交到暢所欲言的知心好友。 ○ 只有在坦誠相待的關係當中,認同渴望才能獲得滿足。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Afra|阿發的寫作日常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暖心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榎本博明榎本博明 心理學博士。 東京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畢業。於東京都立大學研究所專攻心理學,博士課程肄業。曾任加州大學客座研究員、大阪大學助理教授等職,現為MP人類科學研究所代表。產業能率大學兼任講師。 著有《社交焦慮》、《終結職場豬隊友指南》、《暴走社會》、《職場致勝必學的人性心理學》等書。駱香雅駱香雅 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職於知名日商公司及流通產業,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商業、科技、法律等領域之翻譯工作。 期許自己熱愛生活、樂於工作,時時感恩,感謝生命。 目前譯有《門診護士的煩惱》(合記圖書)、《最理想的住宅格局教科書》(采實文化)、《懂做人到處有貴人》、《低慾望社會》(天下出版)、《剛剛好的半獨居生活》(天下生活) 、《劃出善良底線,好相處,更能獨處》(方言文化)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是否應該滿足「認同渴望」? 「認同渴望」是「壞東西」嗎? 慾望為幸福驅動,而非洪水猛獸 迷失自我,是哪種需求不滿足? 為什麼我們總和朋友一起做蠢事? 一個強烈渴望受人喜愛的時代 社群惡果,失控的認同渴望 第二章 因「認同渴望」飽受折磨的人們 表面和顏悅色,內心悶悶不樂 再善解人意,終究只委屈了自己 為目標拚老命,把自己逼到極限 太渴望關注,不自覺被牽著鼻子走 明示暗示的「炫耀」,暴露著內心空虛 就連對朋友,也說不出真心話 「好相處」背後,滿滿都是自我厭惡 怕被討厭怕尷尬,所以沒靈魂地附和他人 忙著回應期待,忘了問自己想要什麼 為符合「人物設定」,再苦都逼自己笑 想當體貼「好人」,卻像自找碴? 別人跌落神壇,我們又在爽什麼? 第三章 社群網路助長了「認同渴望」 在「自己眼中」和「他人眼中」掙扎 透過「他人目光」建立的「自我形象」 「過度自戀」的人越來越多了? 你是「敏感型過度自戀」嗎? 使「他人眼中的自己」大膨脹的社群網路 「讚數焦慮」是認同渴望在作祟 更快的滿足,更多的空虛 社群網路過依賴,恐讓人變憂鬱 維持「好評」非易事,線上爆紅的陷阱 「求讚心態」與冷嘲熱諷的回覆 第四章 「認同渴望」的真面目 你以為的「個性」,是別人告訴你的 太過玻璃心?「被輕視的不安」惹的禍 人們為何總是「自我設限」? 認同渴望,自我形成的原動力 放棄「認同渴望」就能離苦得樂? 不擅「個人主張」的關係社會 「自我中心」和「關係」文化的差異 深受讚譽的「禮儀之邦」 「禮貌文化」背後所欠缺的「勇氣」 自我約束的「恥感意識」之源 第五章 如何妥善掌控「認同渴望」? 過度在意是自虐,適度在意是體貼 顧慮他人非壞事,重點是找到自己底線 從今天開始任性自私,就不累了? 善用認同渴望,成為「值得信賴」的人 找到壓力源,擺脫負面影響的第一步 釋放情緒有方法,避免誘發病態反應 在自戀與自卑中擺盪的「被害者意識」 「過度解讀」沒必要,只會讓誤會更深 勉強當好人,對親密關係最傷 適時「下線」,逃出社群的惡性循環 你能對朋友說出真心話嗎? 朋友間的疏離感,如何消除? 自我揭露博好感,留下真心朋友 一分鐘內心檢查表:你有被拋棄的不安嗎? 越想當萬人迷,真心喜歡你的人越少 放下「他人眼中的自己」,真正關注他人 想獲得認同,就從「理解他人」開始 結語:網路時代的重要課題,與認同渴望共處

商品規格

書名 / 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如果這樣在意人, 你會累的!
作者 / 榎本博明
簡介 / 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如果這樣在意人, 你會累的!:Afra|阿發的寫作日常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胡展誥|諮商心理師黃柏嘉|諮商心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095706
ISBN10 / 6267095703
EAN / 9786267095706
誠品26碼 / 2682259428002
頁數 / 24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7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
「渴望他人的認同。」
「想要更加了解自己。」

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不是只有你而已。

另一方面,在你的身旁有沒有這樣的人呢?

為了避免尷尬而裝出和顏悅色的人。
對別人吹毛求疵的人。
忍不住暗示自身成就的人。
說大話把自己逼到極限的人。
在職場或家庭都壓抑自己的人。
在社群網路上滿足認同渴望的人。
覺得討厭卻說不出口的人。

本書所介紹的正是那些被認同渴望牽著鼻子走,
成為「認同渴望怪獸」的人們。

其實你自己可能也在不知不覺中化身為「認同渴望怪獸」。

只要活在世上,我們都無法擺脫認同渴望。
既然這麼多人都深受其苦,是不是只要放棄它就能解決了呢?

不,絕對不是那樣。
問題在於與認同渴望的「相處方式」。

只要改變相處方式,妥善掌控認同渴望,
它將成為我們生活上的強大盟友。

來吧!
不要被認同渴望牽著鼻子走,重新找回自己吧!

試閱文字

內文 : 一個強烈渴望受人喜愛的時代
不只是小孩會受到認同渴望的驅使,成年人也很在意他人的眼光。以他人想法為基準,決定自己態度和行為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從前,有很多成年人是那種不管別人說什麼,只要自認正確的事就會貫徹到底的類型。然而,現代社會的價值觀變得多元化,可說是一個失去正確做法和生活原則的時代。
因為看不到正確的行為基準,每個人都感到不安,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於是乎,我們將他人的看法、對方的回應當成基準,判斷自己應該怎麼做,並且以此評估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是否妥當。如果他人表現出肯定的言語和態度,就覺得自己的做法很好,並且擁有自信心。
如此一來,判斷自己言行是否妥當的基準,就不是出於自己心中的絕對標準,而是他人的認同與否了。
比方說,小孩說要去朋友家玩,而且要在朋友家過夜。家長想著一來或許會給對方家長添麻煩,二來自己也覺得不能讓孩子在國中時期就養成外宿的習慣,於是告訴孩子:「你還是國中生,而且這樣會造成對方父母的麻煩,所以不行。」沒想到孩子回答:「可是朋友的媽媽說可以耶,還要我跟媽媽問好。」當孩子這樣回答時,有些家長會因為顧慮到孩子的情緒而讓步,無法直截了當地回絕孩子:「雖然很感謝他們,但我們家的方針是在國中時期不允許外宿,所以要去他家玩沒問題,不過晚上九點一定要回家。」輸給不想被孩子討厭的想法,這樣的家長似乎有增多的趨勢。
在職場,這種趨勢也非常明顯。由於上司握有評價部屬的權力,所以部屬對上司有所顧慮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近年來上司也會因為顧慮部屬的感受,而有無法暢所欲言的感覺。
對於尚未熟練工作方法的部屬,指出他的不足之處,針對應該改進的地方提出建議,這些都是上司的職責所在。未經磨練的部屬無法成為公司的戰力。然而,無法磨練部屬的上司卻越來越多。
上司提醒工作上的失誤,部屬卻露出不爽的表情;對於上司的建議,部屬的反應就像自己遭到否定一樣,不僅變得情緒化,還用歪理反駁上司—在讚美中成長的年輕世代,沒有能力承受不被認同的殘酷挫折,所以這種情況也不算稀奇。
另外也有很多情況是,即使當場沒有公然反駁,也告訴上司「我知道了」,背地裡卻說著「上司那種說法,真的氣死人了」之類的抱怨,被上司得知之後,失去了提出忠告的意願。
即使自己一時被部屬討厭,但是,上司的責任就是磨練部屬,讓他能夠獨當一面,成為公司的戰力,久而久之部屬應該也能夠理解。身為主管的人明明只要能這樣想即可,很多人卻還是在應該提出意見之際猶豫不決。說穿了,就是不想被部屬討厭。
綜上所述,在認同渴望當中,不只是希望獲得正面評價的心理,同時也包含希望避免批評或拒絕等負面評價的心理—這與不想被討厭的心理有關連。
這種心理的蔓延擴散,可以用精神分析學者佛洛姆(Erich Fromm)的「市場型導向」(the Marketing Orientation)想法加以說明。
正如商品在市場流通時,其價值是依據交換價值所決定的一樣,所謂的市場型導向,是指「由受歡迎程度來決定自身價值」的心理傾向。
佛洛姆亦指出,市場經濟的原理甚至涉及到個人的價值。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物品的價值不再取決於它能發揮多少作用的「使用價值」,而是取決於物品能夠賣多少錢的「交換價值」。
交換價值就是由他人想要的程度,即受歡迎的程度所決定。
當人們沉浸在這種市場經濟的世界中,相較於擁有何種能力、具備何種人格這類實質的個人特質;能否被他人接納、是否受人喜歡反而才是左右人類價值的主要因素。因此,就像那些靠人緣維持的職業一樣,人們開始強烈渴望自己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同和喜歡。
市場經濟的原理越來越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現在每個人都對佛洛姆所說的市場型導向深植於心,渴望他人喜歡自己,對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也過於敏感吧!
以美國的情況來說,父母和上司身為握有權力的人,總是光明正大地擺出高姿態。就算美國原本是一個權力者過於強勢的社會,不過在市場型導向的影響之下,強勢程度也略微趨緩,感覺多少有些鬆動。
反觀亞洲,原本社會就有過於在意「他人眼光」的傾向,而且父母和上司都不算是強勢的權力者。在市場型導向的滲透之下,無論是父母或上司,都出現這種總是觀察他人臉色行事,很難採取堅定態度的情形。最近人們的這種傾向,也和認同渴望有很大的關係。

為符合「人物設定」,再苦都逼自己笑
我們會根據對象的不同,自然地調整自己呈現出的模樣。
在父母面前和在朋友面的自己有不同的樣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同樣是朋友,在職場同事面前和在學生時期摯友面前的自己,當然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會根據對象是誰,決定展現何種面貌的自己。有些人能引導出認真穩重的自己;有些人能引導出說笑嬉鬧的自己;有些人能引導出愛撒嬌的自己;有些人能引導出冷靜可靠的自己。
就像這個樣子,我們幾乎是自動自發地切換成適合與對方相處的自身模樣。
換句話說,就是啟動適合對方或群體的人設。(譯註:「人物設定」的簡稱,也可稱為角色設定,此指在公眾面前展現的形象。)
一旦決定好在某個團體裡的人設,我們行動就會非常輕鬆,不必為了該如何展現自己而每每猶豫不決。只要依循人設塑造的形象採取行動,朋友便會接受「這就是你的風格」。
假使你的人設是天真自然派,就算沒有認真聽他人說話、隨口說出任性的評論,對方也會一笑置之地說:「反正你就是『天真自然』嘛!」如果是毒舌派的人設,即便說出難聽的話來發洩壓力,朋友也會認為「你就是這種個性」而原諒你。若是高冷派的人設,即使每次都擺出冷酷清高的態度,大家也能接受,所以不會被人說是裝模作樣、令人作嘔。
雖然人設是如此方便好用,但它的約束力也出乎意外地強大。因為在人設之中也包含對方或周遭人的期待,無論何時你都必須回應這份期待。
「因為那傢伙個性如此,應該會有這種反應。」由於不能背叛這種期待,我們常常必須意識到自己的人設,做出符合該人設的行為。
我們絕非僅有單一面貌,而是擁有多種面貌的人類。總是認真穩重的人,也會有想要跳脫常軌、想要玩笑嬉鬧的衝動。但是,如果突然那樣做會讓人覺得:「那傢伙吃錯藥喔?怪怪的。」為了保持自己的人設,許多人只好壓抑內心的衝動。
即使是那些總是扮演小丑,逗笑取樂的人,也會有心情沉重,或因為受打擊而情緒低落的時候。然而,為避免大家看到他心情沉重的樣子後,會說:「你怎麼了?這很不像你喔!」所以他們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情緒低落的模樣,只能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一如往常地用輕鬆的語調讓大家開懷大笑。
此外,我也聽過這樣的心聲:「雖然和朋友相處很開心,但是,有時候反而覺得更加疲累。我想大概是因為自己在無意識當中,極力扮演著自己的人設吧!偶爾也會想,若能更坦率地展現自己就好了」。
一旦依賴「人設」這項方便的工具,你就必須抑制任何與人設性格背道而馳的想法。否則便會被他人認為「這不是你的個性」,既無法獲得認同,也會因此感到苦悶。

透過「他人目光」建立的「自我形象」
在意「他人眼光」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無論是誰都會在意「他人眼光」—對方眼中的自己是什麼形象?周遭人眼中的自己是什麼形象?這些可說是每個人都很關心的事情。
那個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
如果是從善意的角度看待自己,那樣當然很好。但就算對方是和自己有往來的朋友,有時也難免會出現這種想法:「他會不會覺得我是難以接近的人,或是很無趣的傢伙呢?」
對於自己的工作表現,他人到底給予怎樣的評價呢?
如果他人能覺得自己有才能,或是工作努力,那樣當然很好。但是我們偶爾也會擔心職場上司或客戶的想法:「我能不能獲得肯定的評價呢?對方會不會認為我敷衍了事、得意忘形?或者認為我是不擅長處理工作的傢伙?」
為什麼我們會如此在意「他人的眼光」呢?
原因不外乎是—我們從他人的眼中看到自己。
人類是想要了解自己的生物。例如:人品性格是不是受人喜歡?是不是被視為有才能的人?有沒有給他人留下良好印象?我們會想方設法地想知道這些跟自己有關的資訊。幾乎每個人都有這種想法,而能夠告訴我們這些訊息的就是「他人的眼光」。
所謂「他人的眼光」,簡而言之,就像是會顯現出自己模樣的「監視器」。從客觀的角度來看,自己究竟是什麼模樣?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就是「他人的眼光」了。
社會學家查爾斯.庫利(Charles Horton Cooley)認為,自我是由社會關係所支撐,是他人眼中所看到的東西。就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自我是以他人的眼睛為鏡子,從這面鏡子反射出來的事物。
如果不照鏡子,我們無法看見自己的臉;即單靠自己,並無法直接看到自己的臉。
相同的道理,若不以他人的眼光為鏡子,我們將無法了解自身人品、能力等等內在特徵。我們往往是根據他人的反應,了解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品德和能力,也是由此得知自己的態度或言論是否妥當。
庫利也認為,透過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會產生驕傲或屈辱等情緒—這些也是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經歷到的事情。
如果他人對你抱持著善意和好感,你會覺得開心,也會變得更有自信;另一方面,如果得到了負面評價,你也會因而心情低落並喪失自信。不過這種情況亦可以使人得到啟發,明白自己應該改進之處。
因此,雖然自身形象在「別人眼中」得到負面評價,會讓人感到不舒服,但是,能夠了解自己需要改進之處,還是很重要的事。
我們之所以會和價值觀、性格合得來,志同道合的夥伴聚在一起,無非是因為自己從這些人的眼中反映出來的形象是正面、受到肯定的,跟他們在一起時,會覺得開心並且湧現力量。
與彼此相合、相似的同伴來往時,對方會以正面肯定的態度看待自己。換句話說—容易獲得他們的認同。

你以為的「個性」,是別人告訴你的
我們對於自己的印象,就是所謂的「自我形象」,或稱「自我意象」。
假設有人對於自己的自我形象是這樣形容的:「我是一個性格開朗,積極樂觀看待事情的人,所以通常不太會累積什麼壓力。不過可能是因為把任何事情都想得很輕鬆的緣故吧,也常常粗心犯錯,有時候會被認為做事馬虎。」
為什麼他會認為自己有這樣的自我形象呢?為什麼會說出「自己很開朗」?認為自己「積極樂觀」又是基於什麼原因呢?
大概是因為從小到大,父母、學校的老師和朋友就經常對他說:「你是個開朗的小孩呢!」「你性格很開朗耶!」而較易用負面心態看待事物,容易煩惱的朋友則對他說:「你總是很積極正向,真羨慕你。」「為何你總是這麼樂觀啊?」的關係吧?
我們往往認為自我形象是與生俱來的。但如果去追本溯源就會明白,自我形象是由身旁他人對自己所抱持的印象形塑而成。
若被媽媽不斷灌輸:「你真是個神經質的孩子。」「為什麼要對這些細節斤斤計較呢?」「要更磊落大方才行。」在孩子心中便會逐漸形成「自己很神經質」、「自己的個性就是會為一些小事操心」的自我形象。
當老師對你說:「你真是個溫柔的孩子啊!」或朋友對你說:「你很溫柔呢!」你就會產生自己的個性很溫柔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不僅來自他人的直接評論。即使沒有用言語表達出來,藉由他人的應對態度,也能建立起人的自我形象。
比方說,朋友很輕鬆地和別的小孩打招呼,大家圍在他身旁開心地喧鬧,卻沒有人來找你說話,只有你一個人形單影隻。經常處於這樣的狀況的你,就會建立起「自己會營造難以親近的氛圍」「自己讓人感覺難相處」的自我形象。
朋友經常找你傾訴煩惱、吐苦水,你就會建立「自己屬於可靠類型」的自我形象。
我們往往認為自我形象是自己與生俱來的,但其實它是透過他人所說的話語、他人表現出來的態度形塑而成的,換句話說,我們應該明白人是透過「他人眼光」建立起自我形象的。如此一來,為了擁有理想的自我形象,我們就必須讓他人對自己產生良好印象。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對別人的看法變得過於敏感。

太過玻璃心?「被輕視的不安」惹的禍
無法獲得他人認同的時候,就會觸發認同渴望。越得不到認同,希望他人認同的想法便會越發強烈,人的確是被未獲滿足的需求所驅使的。
舉例而言,如果有人對你說出很嚴厲的話,或表現出厭惡的態度,不管是誰,應該都會覺得受傷。當和印象不好的人在一起會受到傷害時,我們就會盡量避跟他扯上關係。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事。
但是,近來卻有越來越多人有心理過於脆弱的傾向。這種傾向,與「被輕視的不安」有關。
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面對別人的建議時,會產生「對高高在上的態度感到焦躁」的感覺,我在分析這個現象時,將潛藏在其中的心理稱之為「被輕視的不安」。
所謂「被輕視的不安」,是指擔心自己是不是被他人瞧不起、會不會被取笑、是否被輕視……諸如此類的焦慮感。這可以說是扭曲形式的認同渴望吧!
這些是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的想法,尤其當「被輕視的不安」較為強烈的時候,即使對方沒有瞧不起你的意思,只是出於好意才提出建議,甚至給了實際有用的建議,但對你來說,依舊會感覺對方好像只是在炫耀地位優越。
在「建議」這個互動當中,本就包括「提供」和「接收」兩部分,若要說「提供」比「接收」的人有優勢地位,或許看起來的確是如此。但是,對於獲得建議的人來說,實際上是有所助益的。
「被輕視的不安」不僅會因他人的建議而起,有時對「我來幫你吧!」諸如此類的用語也會出現強烈反應。雖然明知對方是出於善意才這麼說,不過,有人會感覺這就像是被對方說:「你做不到嗎?」「效率真差耶!」所以對這類用語產生厭惡的感覺。
假使內心強烈懷有「被輕視的不安」,就連親切的態度也會被你解讀為瞧不起的態度。結果別說感謝他人了,反而會變成:「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真讓人不爽!」
我們以大學生和專科學校的學生為對象,進行了人際關係的意識調查。結果,在三百一十名學生當中,有六四%的人認為「被他人用『居高臨下的態度』說話,會覺得不爽」;有四○%的人認為「同齡人的話語會讓人感覺到『居高臨下的態度』」,可見很多年輕人對於「居高臨下的態度」非常敏感。
此外,有六八%的人自認「非常不想被他人輕視」;七○%的人自認「非常希望獲得他人認同」,由此可得知,許多年輕人都對於他人的評價感到不安。
此外,我們以年齡落在二十到五十九歲,共計三百五十名的男性和女性為對象,進行人際關係的意識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半數的人「非常不想被他人瞧不起」。
如今受到「被輕視的不安」威脅的不只有年輕人。由實驗結果可見,無關年齡大小,被扭曲的認同渴望所左右的人實在非常多。
經過專業分析的結果顯示,越在意別人「居高臨下的態度」,越可能有以下的傾向—

①一旦遭到他人批評,不管對方是否說中,都會非常生氣。
② 不想被人瞧不起的想法很強烈。
③ 有時候,對任何事都感到不滿。
④ 有時總覺得諸事不順。
⑤ 立刻就拿自己跟他人比較。
⑥ 有時覺得工作/學習討厭死了。
⑦ 非常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對於現狀強烈不滿、缺乏自信、其「被輕視的不安」越強烈的人,對於「居高臨下態度」的敏感程度就越高。
因為對方的幾句話或態度就反應過度,變得不高興,甚至挑釁地回應,這些都是因為「被輕視的不安」作祟,曲解成對方瞧不起自己所致。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你也被「認同渴望」給俘虜了嗎?
過度在意他人反而迷失自我價值……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