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卡創意法則, 觸發全方位創新思考: 角色轉換×拆解概念×思維訓練……靈感不是天外飛來, 練習在不同情境中都有神來一筆的創新思維! | 誠品線上

圖卡創意法則, 觸發全方位創新思考: 角色轉換×拆解概念×思維訓練……靈感不是天外飛來, 練習在不同情境中都有神來一筆的創新思維!

作者 張燕玲/ 郭蓋/ 范一葉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圖卡創意法則, 觸發全方位創新思考: 角色轉換×拆解概念×思維訓練……靈感不是天外飛來, 練習在不同情境中都有神來一筆的創新思維!:逆向思考、多角度聯想、拆解問題……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逆向思考、多角度聯想、拆解問題…… 將靈感化為具體步驟的超實用「創意思考法」! ▎創意的開端:打破慣性思維 本書首先強調,創意並非天馬行空的靈感閃現,而是一套可以被學習、訓練與運用的方法。日常生活與工作中,人們往往受限於既有的思維框架,導致解決問題時難以找到突破口。本書透過「圖卡」的形式,將複雜的創意思維過程拆解為具體而簡單的操作步驟,幫助讀者從不同角度重新審視問題,進而培養跳脫慣性的能力。這樣的工具化設計,不僅讓創意更易於上手,也能讓讀者隨時隨地練習與實踐。 ▎工具箱式的學習:圖卡的應用方式 書中提供多組「創意法則圖卡」,每一張卡片代表一種特定的思考方法或技巧,例如逆向思考、隨機聯想、角色扮演等。讀者可以依據情境,抽取單張圖卡來啟發靈感,或組合多張卡片進行更深層次的問題解構。此種「遊戲化」的操作方式,不僅增加趣味性,也讓學習過程更靈活。作者也特別指出,圖卡並非單純的輔助工具,而是能夠有效引導人們進入創意思維狀態的媒介,幫助不同背景的人在溝通或討論中找到共同的語言。 ▎多元場景的實踐:從個人到團隊 本書不僅關注個人創意力的培養,也廣泛應用於團隊合作與專案設計。無論是教育現場、企業會議,或是藝術創作,都能利用圖卡來引導集體討論,避免陷入單一思路的窠臼。例如,在腦力激盪中使用「隨機觸發」圖卡,可以激發團隊提出原本不可能聯想到的點子;在設計專案規劃時,透過「角色轉換」圖卡,能讓團隊成員換位思考,更全面地檢視整體需求。本書藉由多元場景的示範,展現了創意工具的廣泛實用性。 ▎從工具到心法:創意的持續修煉 最終,本書希望傳達的核心並不僅是「使用圖卡的方法」,而是一種持續鍛鍊創意的心態。創意不是一蹴可幾的成果,而是長期累積的思考習慣與生活方式。當讀者熟悉圖卡所帶來的多角度思考方式後,便能逐漸內化這些方法,將其轉化為日常的直覺反應。書中強調,只要不斷練習「換位看問題」與「突破框架的勇氣」,每個人都能培養屬於自己的創意思考模式,讓創意成為解決問題與實現夢想的長期助力。 【本書特色】: 本書以「圖卡」形式將創意思維工具化,讀者可透過抽卡、組合卡片,靈活運用逆向思考、角色扮演、隨機聯想等技巧,快速突破思維局限。無論是個人靈感激發,或團隊合作討論,都能藉此獲得多元視角,避免陷入慣性框架。本書不僅是一套工具,更是一種可持續培養創意的心法,讓創意成為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隨時可用的能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張燕玲,傳播學碩士,有多年品牌營銷策劃經驗,國際教練聯盟(ICF)專業認證教練(PCC)、職業生涯發展顧問。著有《圖解數據智能》、《人人都離不開的算法──圖解算法應用》等。郭蓋,現從事創意工作,10年畫齡,多幅作品入選詩畫藝術展,曾為多本圖書創作插畫。范一葉,文學碩士,5年營銷策劃經驗。創作文案500多篇,閱讀量超過千萬。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內容簡介轉場的邀請序Preface第一章 踏上創意之路第二章 十大通用創意法則第三章 文字的創意遊戲第四章 圖像裡的創新密碼第五章 鍛鍊創意的五大工具第六章 創意的六大隱藏金鑰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圖卡創意法則, 觸發全方位創新思考: 角色轉換×拆解概念×思維訓練……靈感不是天外飛來, 練習在不同情境中都有神來一筆的創新思維!
作者 / 張燕玲 郭蓋 范一葉
簡介 / 圖卡創意法則, 觸發全方位創新思考: 角色轉換×拆解概念×思維訓練……靈感不是天外飛來, 練習在不同情境中都有神來一筆的創新思維!:逆向思考、多角度聯想、拆解問題……將
出版社 /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4083782
ISBN10 /
EAN / 9786264083782
誠品26碼 / 2683000331008
頁數 / 206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 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Preface(節錄)

  感恩遇見,很高興認識你。

  這是一本創意工具書,又不僅僅是一本創意工具書。

  2023年,ChatGPT的出現,快速衝擊著各個行業。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人工智慧尖端紀錄:人工智慧對全球經濟影響的模擬計算〉中預估,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取代4億~8億個工作職位。人工智慧的急速發展,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未來已來,人到底需要具備什麼能力才能不被取代?」答案是具備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需要不斷地適應和應對新的挑戰。如果一個人沒有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便有先進技術和工具的加持,也難以應對真實社會中的各種挑戰。

  所以,尋求新解決方案已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我們每個人不得不具備的生存能力。

  看待一件事,你有沒有新的解讀視角?

  接到一項任務,你有沒有新的做法?

  出現一場意外,你有沒有新的應急方式?

  面對一段關係,你有沒有新的相處之道?

  每天24小時,你有沒有新的活法?

  ……

  如果說每天忙忙碌碌的你我,是一個只在慣性驅動下旋轉的陀螺,那麼這些越來越頻繁的外在變動,就是改變陀螺旋轉方向的重要外力,它把我們從慣性中搖醒,並強行啟動我們尋求新解決方案的生命力。這些變化,無一不在告訴我們──打破思維定式,在今天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而創意是最能打破思維定式的能力。

  什麼是創意?

  創意,就是創造新的意義結構的過程。

  什麼是創意能力?

  創意能力,即對已有的意義主體結構進行拆解,並對拆解出的意義元素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意義主體的能力。

  如何擁有這種創意能力?

  找到對的方法+不斷刻意練習。

  我大學畢業於廣告學系,研究所讀的是傳播學相關的符號學。讀書時很懵懂,不知道符號學這個學科對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用處,只記得那時候埋頭閱讀了大量符號學相關書籍,囫圇吞棗,半懂不懂。這麼多年過去了,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當時學的符號學,尤其是其中的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為我日後工作中思維方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工作中,我會接觸非常多新任務和新挑戰,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像個尋寶的孩子,帶著一顆輕盈躍動的好奇心,滿心歡喜地去思考這件事情的底層結構是什麼,很快就能從自己曾經經歷的熟悉領域中,找到同構的思路,因此解決難題就成為一件快樂的事,並且,我也習慣性地會從自己做過的每件事中總結規律,萃取結構,這常常讓我事半功倍。

  本書會去拆解每個創意方法背後的結構,力求讓你藉助這種結構框架,輕鬆擁有一種有彈性的思維能力。

  看到這裡,你是否對「創意」有了新的認知?

  (1)尋求新解決方案的能力很重要,可以從鍛鍊思維彈性做起。

  (2)在工作中,我們可以從提升創意能力入手,以獲得這種思維彈性。

  (3)創意,就是創造意義的過程,就是解構、重構意義結構的過程。

  (4)我們為你提供了一種輕鬆快速提升創意能力的方法──拆解創意作品的底層結構。

  (5)在創意的實際應用中,你可以多運用「解構─重構」這種方式,創作自己的作品。

  這本書的完成,離不開兩位非常優秀的同事的支持,也就是本書另外兩位作者──郭蓋、范一葉。郭蓋古靈精怪,聰慧可人,不僅創意滿滿,而且喜愛畫畫,還記得我剛遇見她時,就被她的作品深深打動了。本書所有配圖都由郭蓋創作,相信在接下來的閱讀旅程中,你會感受到她筆下那撲面而來的鮮活與靈動。范一葉是我在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所教授創新課程時遇到的學生,她畢業後,我們成為合作夥伴。她不僅有很強的領悟能力,而且是個想像力無限的文案好手。因為我們的工作內容都與創意相關,所以經常一起探討各種創意個案,拆解、分析優秀創意背後的手法與邏輯。在這個不斷「分析─解構—萃取—再創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創意雖談不上簡單,但絕對是有章法可循的。且這些方法也的確實用,能讓創意工作變得輕鬆且高效能。

  得益於這種不斷解構與建構的創意練習,我們大大提升了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棘手問題,我們常常可以跳出二元對立思維,找到「第三種解決方案」。這讓我們意識到,創意其實是一種思維方式!所以,我們決定一起創作此書,把創意深處的「祕笈」分享給更多職場人士。無論你的工作是否與創意工作直接相關,相信這本書都會帶給你一些收穫,正如我在開篇所說,大家生活在這個人工智慧的新時代,擁有多元解決問題的創意思維,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最後,我想表達對我的碩士指導教授李思屈(本名李傑)教授的感謝,李老師是長期從事傳播符號學研究的博士指導教授,教學風格嚴謹風趣,是李老師把我帶入符號學的殿堂,讓我在思維能力的成長上受益良多。

  本書主要內容涉及通用創意法則、文案創意法則、視覺創意法則、鍛鍊創意力的工具。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踏上創意之路

一 為什麼創意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創意給人生命與樂趣。

──李奧.貝納(Leo Burnett)

  你有沒有留意到,我們生活在一個「騙局」裡,這個「騙局」的主題叫做「重複」,背後的操盤手是時間。日復一日,我們吃喝拉撒,工作睡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斷地重複,這個重複的遊戲,將一直持續到生命的結束。很多人會被這個「騙局」所欺騙,認為人生的真相就是如此,在重複中變成了會喘氣的機器人,失去了生命本有的勃勃生機和創造力。這樣的人生是痛苦的,而且實在太可惜了!

  其實人生是一個不斷與重複抗爭的過程,我們完全有辦法對抗這種重複帶來的吞噬感。辦法是什麼?辦法就是超越事件本身去創造意義。人是活在意義世界裡的動物,這才是生命的真相。

  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說過一句話:「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舉幾個例子你就了解了,比如,在馬路上,你看到紅燈就知道要停步,看到綠燈就知道可以通行,這裡的「停步」、「通行」就是被你我借用「紅燈」、「綠燈」共同編織出的意義;有人在情人節那天送給你一束玫瑰花,你一定知道對方是在向你示愛,這是你借用「情人節的玫瑰花」編織出的意義;你打電話約朋友喝茶,朋友婉拒了你,此時如果你編織出「朋友可能真的有事,可以改天再約」的意義,你會繼續和她的友誼,但如果你編織出「她在遠離我」的意義,那你以後就不想再理睬她了;再比如,你在工作中遇到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專案,如果你編織出「這個專案太難了,我肯定不行」的意義,你就會想辦法找主管推掉這個專案,可是如果你編織出「這個專案雖然有難度,但這是鍛鍊我能力的好機會,我願意試一試」的意義,那麼你就會啟動自己的振奮點,迎難而上。當代哲學家周國平說:「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慶幸為人,因為有意義,所以我們的生活有機會變得廣闊豐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們生而為人,能編織意義,但編織的所有意義,不全都是對自己生命體驗有利的,很多時候,我們會喪失自己主動創造意義的意識,活在其他人,乃至社會規則所編織的意義中,隨波逐流,與世浮沉,所以過得並不快樂。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以「圖卡」形式將創意思維工具化,讀者可透過抽卡、組合卡片,靈活運用逆向思考、角色扮演、隨機聯想等技巧,快速突破思維局限。無論是個人靈感激發,或團隊合作討論,都能藉此獲得多元視角,避免陷入慣性框架。本書不僅是一套工具,更是一種可持續培養創意的心法,讓創意成為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隨時可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