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面的說話練習: 只用手機、簡訊與視訊, 也會成就三分情的厲害溝通術 (溝通燙金版) | 誠品線上

不見面的說話練習: 只用手機、簡訊與視訊, 也會成就三分情的厲害溝通術 (溝通燙金版)

作者 王介安
出版社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不見面的說話練習: 只用手機、簡訊與視訊, 也會成就三分情的厲害溝通術 (溝通燙金版):★★★★★溝通燙金版★★★★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別人要什麼,你的關鍵能力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溝通燙金版★★★★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別人要什麼,你的關鍵能力才能徹底發揮。這個時代必修課破解遠距溝通的尷尬、無奈、 窘境完全掌握不見面溝通的訣竅讓你完全HOLD住說話影響力!葛蕾絲負責市場行銷,常用電話和老闆溝通,因為覺得老闆時間有限,一報告就說話特別快,要如何「慢一點,慢一點」宜芬是國際知名飲料公司電話客服,雖然聯絡上客戶,但要如何聽出客戶到底是真拒絕、還是真的很忙?山繆掌管一家外商公司,跨國視訊會議、電話溝通、線上討論是工作日常,但線上開會同事常分心,反而讓會議效能變差,該怎麼辦?慧芬想當網路直播主,她一週至少直播一次,一開始觀眾少得可憐,讓她越來越沒信心,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網感力」……當全世界正式進入「遠距」工作模式,當「遠距溝通」成為全球主流,只能面對鏡頭與麥克風的你,要如何說話與溝通才能發揮職場效能?只能透過群組報告工作和說明自己的創意,要如何表達才能取得信賴成就業績?王介安堪稱是媒體、主持、配音、廣告、行銷等多領域的「說話教主」,目前專注口語傳播教學,第一線接觸各行各業在「遠距溝通」的無助與困擾,完全理解無法達到「見面三分情」的核心與問題所在。他針對不見面溝通的影響力、延伸力、控制力、表演力、文字力,透過實際案例,精準分析,設計練習題,讓你一步一步累積自己的溝通實力。無論你有多少專業,多少經驗知識,在與人說話溝通的背後,你可以越來越了解別人的需要,也越來越清楚自己的成長,這才是與人說話溝通最溫暖的禮物。一次解決你最想改變的「說話方式」,刻意練習,努力的成果絕對有回饋。如何讓自己的表達邏輯更好?如何讓自己的聲音更好聽?如何讓自己快速地講重點?如何在面對群眾說話的時候不緊張?如何讓自己的說話方式聽起來更專業?如何讓別人持續想聽你說話?如何電話溝通的方式比較好?本書特色1.全書目標導向,文字精簡掌握「不見面」溝通要領。2.範例分析,讓讀者快速融入情境,抓住溝通重點。3.圖解整理,掌握要點快又準。4.每節最後有【練習題】,讓讀者實際操作練習,不再害怕溝通。5.每章最後有【溫暖提醒】,鼓勵讀者的成長。"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 referrerpolicy="strict-origin-when-cross-origin" allowfullscreen>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SmartM大大學院創辦人 許景泰卜蜂(台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彥君★專業好評★AI還無法入侵取代的人類智慧聖地,我們也發現在這個領域當中,王介安老師的專業與學養占有一席之地。——昇恆昌總經理 江建廷透過鏡頭如何讓談話的氛圍更好、更有溫度,更趨近於親臨現場……——台灣第一三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董事 林雪芬我愛不釋手一口氣看完,很開心介安老師不藏私的分享,讓我在溝通的觀念和技巧上大有所獲。——職場圖文作家 馬克一條短短的訊息,原來可以造成隔閡,也可以拉近距離,一句話也是如此,端看我們是否細心與掌握技巧。——博士倫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符正華有如打通了讀者的任督二脈般,針對各種痛點一一拆解……——星展銀行(台灣)人力資源處學習與發展部資深副總裁 程鈺玲降低溝通成本、創造人脈機會的方法,全寫在裡頭了!——Super教師/暢銷作家 歐陽立中有系統、有步驟,循序漸進幫助你逐一提升你的說話技巧,達到有效的溝通和進一步影響力提升的境界。——台灣索尼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蘇永生★橫跨教育、行銷、業務、服務、行政等各界領域案例見證★超過 100,000 名以上學習者見證,從 22 到 65 歲有感推薦。人人必讀!五大不見面的說話技巧,為你找到個人的職場關鍵力。台北市 吳小姐(商/國外業務,32 歲)上過老師基礎和進階課程,之後只要遇到溝通困難就會想到老師,溝通就像水溝的水雙向流動,唯有多傾聽,適時回應,當對方覺得自己被理解的那刻也會開始同理你。新北市 黃先生(療癒書寫講師,38 歲)很多人執著在語言的表面,沒有去理解對方話中真正的意思。吃了介安老師的翻譯年糕之後⋯⋯工作家庭都得到全新的舒暢體驗。新北市 林先生(金融保險,32 歲)讓我學到理性表達非常重要⋯⋯透過課堂上「有意識的溝通」訓練,我現在說話前都會暫停兩秒,讓話在全身血液裡跑過一遍,最後在嘴巴咀嚼一下,再說出口!基隆 蔡先生(商業,53 歲)溝通表達說的好,與唱歌是一樣的,聽了讓人走心,反之就是走音,對外或在內秉持老師所言,相信可以增進不少友誼與家庭和樂。台北市 游先生(自營商,65 歲)真希望20、30、40、50 歲的夥伴們都能細嚼GAS口語魅力的精髓,這真是人生精采的引導,也是成長的工具書之一!台北市 洪先生(服務業,35 歲)說話技巧小小的改變,生活就變得更不一樣了。相信這本書會幫助到更多人⋯⋯謝謝王介安老師讓我變得更能理解他人,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王介安廣播人、行銷人、口語培訓師,於銘傳大學廣電系與新傳系任教十年,並在各大企業進行企業內訓,培訓無數人才。擁有六本商業暢銷書籍,包括《不見面的說話練習》、《和任何主管都合得來》、《聽懂了,升官又發財》⋯…等。獲多次廣播金鐘獎肯定,並登上文化部廣播名人牆,目前是加拿大中文電台以及台灣IC之音的節目主持人。他不僅是傳播工作者與研究者,也是一位相當受歡迎的培訓教練,專攻口語表達、溝通協商、說服談判等訓練課程,不僅擔任全球500大企業CEO的專屬口語教練,更是許多知名演藝明星的老師。創辦了〈GAS口語魅力培訓®〉,在世界各地授課演講,也經常出現在不同的媒體報導中,台灣《商業周刊》專訪譽為「溝通教主」。■ 歡迎加入《王介安的口語魅力教室》fb粉專■ 演講授課邀約,請洽謝小姐,連絡電話0933-022-665,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當遠端溝通成為必備技巧 028Chapter01 不見面的影響力第1講 如何不見面說話更具影響力重點請條列式寫下來—關於目標Goal 040你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關於態度Attitude 043每一個細節就像個案追蹤—關於技巧Skill 046第2講 不見面溝通的六個重要思考改變工作效率的祕訣—邏輯順暢 054符合現代的溝通速度—語速穩定 059注意你的贅詞—用詞精準 062必須刻意練習—咬字清晰 066從日常生活開始—語氣適當 068越來越自然的眼神與表情 071第3講 不見面溝通的用字遣詞方式抱怨式的請求,讓人不舒服 076如何擁有「神奇字眼」 078可以先從「書寫」開始 080Chapter02 不見面的延伸力第1講 看不到表情,如何聽對方心情第一個步驟:直接提問 092第二個步驟:旁敲側擊 094第三個步驟:投石問路 096第2講 看不到對方,延續話題的能力方法一:分享過去經驗 105方法二:請教對方專業 107方法三:落點式的選項 109方法四:製造突然想到 111第3講 如何讓話語與文字溝通接軌讓對方印象更深刻 116Chapter03 不見面的控制力第1講 適可而止的思辨能力該停止的時候,就要停 126打造下次的溝通機會 129第2講 創造你的聲音好感度行為改變就有自信 134第3講 創造你的用詞好感度別隨便叫哥或姐! 140做一個高敏感的人,也不賴 142Chapter04 不見面的表演力第1講 透過鏡頭簡報、開會該注意什麼看鏡頭,看鏡頭,看鏡頭 152第2講 如何練就穩定自在自說自話能力把自己當成第三者 158第3講 別人沒反應,如何提升「網感力」五段式的訓練方式 164Chapter05 不見面的文字力第1講 訊息不要分成很多段話不要說一半 173第2講 關於已讀不回造成不必要誤會與猜疑 177工作群組注意事項 178第3講 標點符號和貼圖的運用標點符號很重要 181先文字,再貼圖 183|寫在最後| 186

商品規格

書名 / 不見面的說話練習: 只用手機、簡訊與視訊, 也會成就三分情的厲害溝通術 (溝通燙金版)
作者 / 王介安
簡介 / 不見面的說話練習: 只用手機、簡訊與視訊, 也會成就三分情的厲害溝通術 (溝通燙金版):★★★★★溝通燙金版★★★★當你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別人要什麼,你的關鍵能力
出版社 / 知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1799667
ISBN10 /
EAN / 9789861799667
誠品26碼 / 2683010963008
頁數 / 19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1.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不見面,如何知道對方的內心世界?

從事溝通表達、說服談判的各種訓練課程教學,是人生當中很具挑戰的事,這樣的教學領域,每一次都充滿變化。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主題,以及滿足各種不同需求的企業。職場溝通瞬息萬變,商業談判越來越難,尤其在這個AI多元的應用時代,我不僅要做足功課,也要花很多時間研究各個不同產業面臨真實的溝通痛點與場景。
不瞞你說,最近這些年,我歷練很多,也成長很多!我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在企業內訓,看到了許多職場工作者,面臨的最大困擾,都是跟溝通有關的議題。而最近這幾年,因為科技的應用翻轉了人類的溝通模式。許多上過我的課的學員會問道:「沒和對方見面的時候,如何探知對方的內心世界呢?」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完的,所以,我決定寫下這一本書。
書中探討的面向很單一,就是 「不見面」的時候,怎麼樣表達自己?怎麼樣理解別人?
多年來上過我的課的學員,來自各種不同的工作領域,我把他們的遭遇,寫在書中,包含主管、業務、行政人員、演員,甚至直播主。
電話聯繫、遠距開會、視訊簡報、網路直播、簡訊溝通等等,每分每秒不斷地在我們身邊發生,書中蒐羅的個案、例子,與理論、技巧結合,希望能夠幫助你,在「不見面」的時候,和對方建立更好的關係,並且了解對方,讓你的目標達成。
由於我是個教學者,所以我會把教學的現場,甚至與學員的互動直接分享出來,就像在「上課一樣」,所以這本書叫做《不見面的說話練習》。
人生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困擾,有時候一個小困擾,就把你給困住了,甚至一下子就讓自己心情很糟糕。原因是什麼呢?多數的困擾來自於溝通的困擾。
一句話沒表達好,一個訊息沒傳遞好,讓別人誤解,以至別人生氣、受傷,自己也生氣、受傷,真是划不來。
溝通是雙向的,不是單向, 真的很希望這本書可以影響很多人,不只是你,還有你的溝通對象。讓雙方都重新看待溝通與說話這件事情,好好溝通與好好說話,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這本書的誕生,很感謝緣分。一九九六年,我在中廣流行網主持廣播節目《星河夜語》,節目裡頭有一個電影單元,所以我寫了一本有關於電影音樂的書,叫做《電影音樂發燒書》,當年在皇冠出版社出版,她是我的編輯,而現在她是大田出版的總編輯,她是莊培園。
這麼多年後,我們再續前緣,我們兩人針對這本書,不斷地討論,在一次一次的討論中,她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與盲點,真的很謝謝培園的耐心與支持,充滿感激。這本書,沒有她和我不斷地溝通交流,沒辦法長成現在的這個樣子。當然,更要謝謝我的太太家妮,三個孩子荳荳、芽芽、樂樂,如果沒有你們的全力支持,我沒辦法在工作中勇敢前進,這本書能夠順利出版,你們功不可沒。
此刻你拿到的這本書,是重新改版的,當然內容依然簡潔俐落,這是我一直想要做到的,希望你讀起來輕鬆,但是卻乾貨滿滿。在AI當道的今天,很多人藉由AI產出溝通的方向與模式,甚至還能產出應對的話術。然而口語表達這件事情,很難被AI取代的原因是,溝通表達常常即時性的,老闆突然問你一個問題,或客戶對你提出一個質疑。你先前沒透過AI爬梳這些資訊,你就變得很難回答了!你不可能說:「老闆,請等我一下。我問一下ChatGPT。」所以,當我們連產出一份報告,開一個會議,都要請AI來協助的時候,即時的反應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在未來的時代更顯重要。
最後,我衷心地祈願,這本書當中提出的所有溝通的現象與溝通的方法,能夠激發你更多不同的靈感,也讓你的生活、情感、工作更快樂。祝福你。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講 如何不見面說話更具影響力

範例說明
這天下午,葛蕾絲在跟老闆說明這個月的市場行銷計劃,由於老闆很忙,沒有太多時間留給她,而且必須使用電話溝通,她講話變得很急,有些地方陳述得不是非常清楚,她自己也知道。她卻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狀態,完全放慢不下來,就彷彿是後有追兵一樣,倉皇前進。
由於她講話的速度很快,老闆也被她弄得很緊張,老闆說「請你講慢一點,講重點也可以」,老闆不止說了一次,還說了很多遍。這樣的情況,弄得她更緊張,訴說得更是雜亂無章。
葛蕾絲在公司負責市場行銷的工作,用電話和老闆溝通是常態,但她跟我說,每次一用電話溝通,心裡總覺得老闆時間有限,她就很急促,真不知道該怎麼樣改變這樣子的毛病?
我先讓葛蕾絲了解什麼是溝通影響力?「 影響力 」這三個字,一直是我們過去研究的重點,尤其花很多時間在職場不同工作環境的個案來探討。
我們提出了 目標、態度、技巧 三元素,這是口語表達影響力的關鍵因素,尤其當無法和對方見到面時,更是至關重要的衡量標準。
我勉勵葛蕾絲,並且請她想想, 你和對方說話的時候,目標明確嗎?態度穩定嗎?技巧純熟嗎?
你可以經常把這三個問號放在心中。那麼你的影響力一定能夠提升!
這個理論概念是「GAS口語魅力培訓」最基礎的架構,一切後續延伸出來的溝通與表達的技術行為,都是從這裡出發。
我跟葛蕾絲說,這個理論基礎的概念很簡單,「當你很清楚地知道你要表達的目標,使用穩定的態度以及純熟的技巧來說明,你的口語影響力將能夠提升一點五倍」,這也是我們拆解了上千個個案,得到的量化分析結論。我還針對目標、態度、技巧,做一點簡單的應用說明,分享給葛蕾絲。

從日常生活開始 — 語氣適當
我跟俊傑說:「相信你一定不會否認,說話是一種感覺,聽話也是一種感覺。」他說:「是的!」我問他:「為什麼你會對一個人的說話感覺好呢?」他想了想說:「應該是說話的方式吧?」我說:「是的。更精準的答案是和他的『語氣』有直接的關係。」
有些人語氣直接,讓人覺得有壓迫感,有些人語氣委婉,讓人覺得沒自信。
語氣,是GAS的態度學當中最基礎的一部分。 每一種情境,會對應一種語氣, 可是有些人的語氣是平的,這也是很多學員在我的課程訓練中最卡關的!
一個公開表達與簡報的開場:「大家好!很榮幸跟在座的夥伴分享我們公司的新商品。」這是多麼充滿熱情的一句話,但是多數人練習時,卻要練習很久。
不知道你可以想像什麼叫做熱情的語氣嗎?你希望別人熱情地跟你說話嗎?
在我們的態度學中,熱情的溝通與表達,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沒有人喜歡你說話的時候帶給對方冷冷的感覺。我問俊傑:「熱情的說話方式是如何的呢?」他想了想說:「應該是笑著說話吧?」我跟他說:「熱情地說話,有兩個最重要的關鍵因素,一個是你提到的笑容,一個是聲音稍微高一點。」
帶著笑容說話和沒有笑容地說話,聲音聽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經常在課程當中,要求學員一直帶著笑意說話,真的是太折磨他們了。可是,因為這樣子的演練,讓他們在生活中與工作中,說話的時候帶著笑容的習慣慢慢建立起來,讓人感覺熱情度提高,影響力也變大。
在面對溝通的時候,不同的情境衍生出來的語氣,有的時候是十分絕對的。例如道歉的語氣,絕對是柔軟的,不可能是剛硬的;激勵的語氣,絕對是用力的,不可能是輕柔的;讚美的語氣,絕對是上揚的,不可能是下墜的;關心的語氣,絕對是緩慢的,不可能是急促的⋯⋯
不見面的溝通,語氣更是重要。
俊傑聽著聽著,一次一次地跟著我演練,我看著他不斷點頭領會。

練習題3
如果可能,
請你試著用不同的語氣呈現出以下的話語。
關心的語氣:「你還好嗎?有發生什麼事嗎?」
激勵的語氣:「我們一起努力往前衝!」
這兩句話的語氣,其實差別很大。
問問你身邊的人吧?
他覺得你關心他嗎?他覺得你在激勵他嗎?

別隨便叫哥或姐!
語言的背後是文字,當你的閱讀量不夠大,接觸的文字量自然就小,因此你對於語詞的應用與理解,範圍就會很窄。因此我建議青祥在練習的時候,要大量閱讀,並且朗誦文章。我說,你的嘴把這些字詞朗誦出來,那些比較不屬於你常用的字詞,透過你的嘴說出來,會有一種習慣的效應,也是一種練習的效應,可能哪一天你不知不覺就可以使用出來。
當我們的詞彙量變大,運用得宜的能力也會變得比較強,因為詞彙的選擇性比較大了。
在眾多的詞彙當中,能尋找出在和別人溝通中好感度高的詞彙,那就太棒了。
然而,「好感度的詞彙」到底有哪些?
我跟青祥說,相信你一定不否認這三種詞彙,你會喜歡,別人也會喜歡。 第一個是「尊敬的稱呼」,第二個是「客氣的詞彙」,第三個是「讚美的詞彙」 。
尊敬的稱呼最常用的是「您」,如果對方有職位,最好使用職位,比如「副總」「經理」,尤其是剛剛開始聯繫的合作夥伴,或者客戶。有些人,為了創造親切感,一開始就稱對方為大哥、大姐,這種感覺其實並不好。至少也應該稱先生或小姐,如果有職稱,叫職稱是最好的。
客氣的詞彙有哪些呢?「請」「麻煩你」「謝謝」,這些詞彙能夠間歇性地鑲嵌在溝通當中,絕對會創造好感度的。比如說「真的麻煩您了,如果造成您的困擾,還請您多多包涵」。
另外,適時運用「讚美的詞彙」是一種熱情的表現,「從您的身上吸收很多」「您的專業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做一個高敏感的人,也不賴
用字遣詞的好感度,其實是內心敏感度的一種練習, 可以透過觀察與和別人的互動過程當中去體會。
平常你可以思考這兩個方向,來鍛鍊你內心的用字遣詞敏感度,第一個是,別人跟你如何說話,你的感覺會比較好?另一個是,你看到別人之間的互動,怎麼說話的感受會比較好?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有空的時候,我們找時間來聊聊這件事」要比「有時間的話,我跟你來溝通一下這件事」感覺好很多。前者比較委婉,比較容易讓人接受,後者就比較直接,感覺僵硬了許多。

把自己當成第三者
前面有分享到,我第一次主持廣播節目的時候,面對單一的一支麥克風,真的說不太出話來!但後來我是怎麼辦到的呢?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就是「想像力」,我想像有一個人站在我面前,我和他說話,我會怎麼說呢?
當我們面對看不到的對象,利用電話溝通;當我們面對距離很遠的對象,利用視訊溝通,有些人總覺得這樣的說話方式,很不自在。我寧願用寫的,發一封電子郵件,或者是利用通訊軟體發送訊息,還比較自然一些,也比較能夠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
然而,事與願違,太多時候必須面對鏡頭、面對電話,還得滔滔不絕把你的想法或公司的政策,甚至行銷的策略,傳遞給電話那一端或鏡頭那一端的人。
如何練就一個穩定自在的說話能力呢? 尤其當你覺得很尷尬,不知如何是好,甚至覺得腦子被自己限縮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
所有的技巧,都是需要練習的,無論是做菜、打球、繪畫等等,都是如此。說話也是一樣,但說話最困難的,就是每一次說話發生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人,導致表現的方法也不一樣。
如果可能,真的強烈地建議你錄下你在不同情境的說話聲音,甚至錄影下來。當你聽自己說話的聲音,或者是看到你說話的影像,剛開始的時候,一定很想「切腹」!哈!這是許多學員告訴我的,因為我們聽自己的聲音或看著自己的影像,總覺得很奇怪,甚至覺得自己怎麼可以講得那麼爛!
當我們在聽自己的聲音或看自己的影像表現時, 請你一定要把講話的那個人當作第三者,而不是你自己 。從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審視這個人,你覺得他講得流暢嗎?你喜歡這個人的說話方式嗎?你覺得這個人的表現好嗎?⋯⋯
一個善於說話的人,他必須要喜歡自己說話的方式,當他對自己表現的方式,都覺得很怪的時候,也無法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與影響力。
在一次次的錄音與錄影之下,不斷不斷地前進著,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習慣聽自己的聲音,看自己的表現,這是個重要的過程。
除了用錄音、錄影檢視自己的表現,並且客觀地看待自己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活體會,就是你平常的行走、工作、吃飯、休息⋯…這些生活中的行為,你覺得自己是穩定自在地做自己嗎?
過去的我,從事媒體相關的工作,主持節目、舞台表演不斷地讓我在高度壓力下生活著。後來,我慢慢地調整自己的步伐,讓自己在任何一個時空,都能很穩定自在地做自己,這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訓練。我跟麥可說,但願你能夠漸漸抓到這個位置,這樣一種穩定自在的位置,會讓你更有自信地前進 。
最近這幾年,麥可在台灣演藝圈呈現越來越穩固的地位,在新進的演員中,表現得非常傑出。對於演員來說,口齒清晰與聲音表情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很大的優勢,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當中,何嘗不是如此呢?
在前面的章節,就已經提到多次把自己聲音錄下來的練習方式。檢視自己,是自我了解非常重要的過程,但是往往我們都害怕看自己,尤其看到自己公開表達的錄影,或者是聽到自己難聽的聲音。
衷心地建議你,一定要先喜歡自己,別人才會喜歡你。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個時代必修課,破解遠距溝通的尷尬、無奈、 窘境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