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plete TurtleTrader: How 23 Novice Investors Became Overnight Millionaires
作者 | Michael W. Covel |
---|---|
出版社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撼動華爾街的海龜交易員: 從門外漢到頂尖交易者的傳奇故事, 新手擊敗市場的11項鐵律法則:天賦、運氣、學歷、背景……,什麼是造就投資奇才的「X」因子?驚心動魄的一場華 |
作者 | Michael W. Covel |
---|---|
出版社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撼動華爾街的海龜交易員: 從門外漢到頂尖交易者的傳奇故事, 新手擊敗市場的11項鐵律法則:天賦、運氣、學歷、背景……,什麼是造就投資奇才的「X」因子?驚心動魄的一場華 |
內容簡介 天賦、運氣、學歷、背景……,什麼是造就投資奇才的「X」因子?驚心動魄的一場華爾街實驗,找到「終極解答」!★順勢交易大師麥可.卡威爾,傳世經典鉅著★★海龜操盤法則,克服人性弱點,你可以華麗變身操盤贏家★本書特色1. 揭開採訪背後的祕辛,一窺海龜交易員持續保持神祕的祕密。2. 附錄完整統整,1984年至1988年海龜交易員的績效表現。「優秀的交易員,究竟是天賦異稟,抑或後天培養?」無論過去還是現今,這始終是奔赴市場的人想求得答案的問題,有的人認為自己缺乏天分、不懂交易,只能被割韭菜;有的人自信滿滿,認為聰明又高學歷的背景肯定管用;還有的人莫名相信運氣,覺得一切都是命運的操弄。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早在40年前就有解答,「海龜計畫」的歷史與實驗驗證:只要「心理強韌」+「堅守規則」,任何人都能成為交易大贏家。這個經典故事,由最了解海龜操盤手法的順勢交易專家麥可.卡威爾操刀,進行各種訪談和研究,從客觀立場,深入且全面的揭開海龜交易員的真相。◎讓投資小白獲利百萬的計畫 海龜交易員的緣起,始於期貨交易王子理查.丹尼斯(Richard Dennis)。這位芝加哥的平凡少年,憑藉著掌握機率、不畏虧損且堅守原則的投資方法,靠著400美元賺進2億美元,在期貨市場年少有成,白手起家,創辦C&D大宗商品公司。 不只如此,反體制且信奉經驗主義哲學的他,從一個與合夥人多年來的小爭論,創造顛覆整個華爾街先天資質與階級學歷的神話。他以「飼育海龜」的概念發想:「我們要像在新加坡飼養海龜一樣,培養交易員。」這場獨特的「海龜計畫」,不僅挑戰交易界的常規思維,也重新定義交易者的成功標準,更改變許多普通人的人生。 這項史無前例的計畫,挑選了23位幾乎沒有交易經驗的普通人,進行短暫且密集的訓練,提供一套海龜交易系統與一人100萬美元供他們實際操作。此後四年,在丹尼斯的培訓下,除3人中途退出,其餘20名學員在市場中都有極佳的表現,以丹尼斯提供的資金為本,賺取超過1億美元的利潤。◎只要兩週!學會賺錢高手的技術究竟普通人是如何變身為叱吒市場的海龜交易員?靠的就是自成一格、具完整體系的海龜交易系統,包含追隨趨勢、不預測行情、資金管理等特性。交易方法主要是:等待市場有所動作,在捕捉到趨勢後(無論漲跌),順勢獲取利潤。細節包含:‧計算勝出的「期望值」:海龜交易員在交易之前都必須計算這個值,唯有這個值為正數才能操作,才能使他們成功交易的獲利遠遠大過於虧損交易的金額,成為未來戶頭的盈利。‧價格「突破」時進場:有別於華爾街買低賣高的說法,海龜交易員做的正好相反,買進上漲的市場、賣空下跌的市場,只用價格來做決策。‧獨家波動單位「N值」:海龜交易是依循趨勢進行交易,因此一定是在有波動時進行,但是波動性的大小又與風險有關,故海龜在交易之前都須計算N值採取能賺大錢的風險管理。‧金字塔法則(加碼獲利部位):有獲利,就加碼,但海龜交易員最多只會加碼五次,有限制的加碼可以避免過度交易,藉此適時調整風險。這個方法既能保護未了結的獲利,又不至於錯過大的趨勢,讓海龜交易員得以「賭上身家」賺更多。……更多海龜交易法則細節,請看本書。◎比起技術,克服人類天性更重要 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指出,在行為金融學中的展望理論中,有所謂的「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也就是人們對避免損失的慾望比賺錢還強烈,甚至還有研究進一步指出,賠錢所造成的心理衝擊是賺錢的兩倍。而海龜計畫的訓練,早在康納曼得獎之前,就洞悉了這個概念並提供對應的方針。 訓練中,海龜導師丹尼斯不斷強調:「厭惡虧損的交易員簡直是入錯行了!」海龜交易員須具備堅強心理素質,抽象的看待金錢,透過訓練與機制設計,在面對損益時把自己抽離,專注於純粹將錢當成工具才能賺進更多。 這個概念,不只40年前在市場適用,在現代也依然管用。不論是否採用海龜的交易方法,只要懂得下列五個海龜交易員須謹記的贏家心法,就能判斷賠率 ×遵循紀律 × 摒除情緒,克服人類天性:1. 市場的狀況如何?→了解目前市場交易價格。2. 市場的波動性如何?→計算漲跌幅度N值。3. 交易用的資產有多少?→進行資金管理。4. 系統或交易方向是什麼?→按照計畫進行買進與賣出。5. 交易者或客戶的風險厭惡程度如何?→評估可以承受的風險。本書借鏡歷史與專家視野,提供傳奇海龜交易員的交易法則與真正成功交易者的真相,為所有懷抱投資憧憬的普通人你我,帶來「任何人都能打敗市場」的可能性。
各界推薦 專業推薦專業推薦Jenny|JC財經觀點楊忠憲|K線捕手海龜交易員現身推薦「關於這本書,我可以說,在從故事中的許多人那裡多次聽過海龜故事,並閱讀了關於這個故事的眾多文章之後,這是我到目前為止讀過關於海龜的故事中,最有趣、最鼓舞人心、內容最廣泛、最誠實的一本。」──法蘭西斯科.瓦卡博士(Dr. Francisco J. Vaca),瓦卡資本管理公司(Vaca Capital Management LLC,海龜交易員保羅.瑞巴〔Paul Rabar〕是該公司的高階主管) 「這本書將海龜的故事寫得引人入勝,不僅涵蓋實驗,還包含受到丹尼斯/艾克哈特願景啟發的第二代海龜。這本書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是塞勒姆.亞伯拉罕,他偶然遇到一位初代海龜,然後人生就此徹底轉變,並創辦非常成功的基金。這是一個有力的證明,顯示儘管自1980年代以來市場發生了變化,但成功的動力卻沒有改變。本書讀起來更像是一篇財經新聞,正是這種全面的視角使本書變得完整,並對交易文獻做出明確的貢獻。作者仔細研究主題並引用別人告訴他的話。他也以批判的眼光審視研究的對象,調查為何有些海龜的交易長期能獲利,而有些則沒有。書中具啟發性的部分還涉及理查.丹尼斯本人生平、海龜實驗結束後的狀況,以及這位順勢交易大師違反自己交易規則和原則的事。」──布瑞特.史丁巴格(Brett Steenbarger),《交易者的超級心流訓練》作者「總而言之,這本書很不錯。雖然我希望沒有人會寫出這本書,也希望沒有寫到我的事,但我知道你絕對會寫。所以我認為我應該盡力把真相說出來。整體來說,事情就是這樣。」──海龜交易員吉姆.迪馬利亞(Jim DiMaria)「我很喜歡這本書……希望你也會喜歡。」──海龜交易員湯姆.山克斯(Tom Shanks)「這本書太棒了……」──海龜交易員麥克.香農(Michael Shannon)「我很喜歡。恭喜你,做得很好。」──海龜交易員傑夫.葛登(Jeff Gordon)「寫得很好……謝謝你寫出客觀的真相。」──海龜交易員露西.懷亞特.馬提南(Lucy Wyatt Mattine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麥可.卡威爾 (Michael W. Covel) 他是順勢交易公司(Trend Following)的董事長兼創辦人,該公司是一間以順勢操作為核心法則的研究與顧問公司,他自1997年以來,就以順勢交易的投資方法,擔任個人、避險基金與投資銀行的顧問,還創辦海龜交易者網站(TurtleTrader.com),該網站以培育後天操盤手著稱,至今已吸引近百萬造訪者。 身為一名知名投資公司的創辦人,他不僅經常接受主流金融媒體與電視廣播的採訪,近年更開設自己的Podcast頻道「麥可.卡威爾的趨勢追蹤」(Michael Covel's Trend Following),收聽人數超過1500 萬,內容涵蓋投資、經濟學、心理學、政治、決策、人類行為、創業和交易,對談嘉賓更不乏諾貝爾獎得主如丹尼爾.康納曼、知名投資人與作者霍華.馬克斯等。其著作還有暢銷書《趨勢交易正典》、《順勢致富》,在全球已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總銷售已超過15萬冊。譯者簡介呂佩憶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口語傳播碩士,領有多張金融證照,曾任財經新聞編譯、券商研究報告翻譯。譯有《亞當理論》、《技術交易系統原理》、《我眼中的市場真相》等多本商管與投資書籍,以及多部歐美電影、電視影集和紀錄片。譯文賜教:[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目次作者自序 「求勝」海龜精神,挖掘真相前言 獲利上億的「賺錢培訓故事」第一章 先天與後天的贏家爭論傳奇海龜計畫非典型明智之舉第二章 交易廳王者的崛起反骨的金錢觀習得莊家思維世界最大交易廳幕後操盤投資政治版圖非理性期望第三章 包羅萬象的海龜組合致富好運來自隨機攸關一生的面試簽下五年賣身契傳授獲利之道的殿堂第四章 規則,最強交易哲理系統框限,收益無限不怕損失,只怕錯失第五章 致勝海龜交易法則期望值:計算未來戶頭的盈利進場時機:隨價格走勢,漲買跌賣突破系統:簡單的「均線趨勢追蹤」避免擇時:不強求「最好」進場點風險管理:獨家波動單位「N值」單位限制:設上限,以免過度交易金字塔法則:有獲利,就持續加碼應對虧損:縮減單位規模,保護資本出場規則:觸及兩點,獲利了結投資組合與部位平衡:「低相關」分散危險第六章 實戰開始!海龜入市初試簡單環境,自由發揮策略性「不交易」的時間同生共死的部落氛圍第七章 檯面下潛藏的角力鬥爭 不均等的資金分配「好績效」卻不被看好交易系統的誤判第八章 毫無預警的計畫終止陷入訴訟的海龜始祖海龜事蹟,首亮相第九章 自力更生,還是掙扎求生靠「神祕感」獲資金業界「追求安全」堅守原始規則被貼上「都一樣」標籤第十章 傳奇交易員重出江湖公開販賣賺錢機密最後一筆獲利第十一章 初代海龜群的佼佼者頂尖海龜的九種特質對系統,永遠有信心不跟「基本面」流行致命「均值回歸」幸運,也是一種能力第十二章 靠向失敗的海龜用名聲賺錢假慈善,真營利第十三章 青出於藍的二代海龜與初代海龜相遇放手一搏的膽識把握「被投資」海龜培訓再現像「殺手」決策交易第十四章 交易員的偉大典範不怕摔,才走得長遠保持「刻意練習」結語 獲利背後沒有祕密,只有人性作者後記 開啟傳奇金庫的層層阻礙附錄1 海龜現況附錄2 相關網站附錄3計畫結束後的海龜績效附錄4 計畫期間的海龜績效
書名 / | 撼動華爾街的海龜交易員: 從門外漢到頂尖交易者的傳奇故事, 新手擊敗市場的11項鐵律法則 |
---|---|
作者 / | Michael W. Covel |
簡介 / | 撼動華爾街的海龜交易員: 從門外漢到頂尖交易者的傳奇故事, 新手擊敗市場的11項鐵律法則:天賦、運氣、學歷、背景……,什麼是造就投資奇才的「X」因子?驚心動魄的一場華 |
出版社 /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321744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321744 |
誠品26碼 / | 2682564278002 |
頁數 / | 288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7X1.4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509 |
內文 : 前言
獲利上億的「賺錢培訓故事」
「教授交易這件事,比我想像的還容易。即使當時只有我認為交易技巧是可以透過教學習得……但這個交易教學的實驗結果,完全超乎我最瘋狂的想像。」
──理查.丹尼斯(Richard Dennis)
這是一個關於一群雜牌軍學員的故事,當中有許多人不曾在華爾街工作過,但藉著培訓,成為獲利百萬的交易員。這就像川普的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在現實世界中以真金白銀與真實僱傭來上演。不同的是,這些學徒幾乎是立刻就被丟入火坑,以一百萬美元的賭注進行快速賺錢的挑戰。他們不是在紐約市的街頭賣冰淇淋,而是在股票、債券、貨幣、石油以及其他數十個市場中交易,設法賺取百萬美元。
這個故事,顛覆流行文化精心打造的傳統華爾街成功形象:聲望、人脈,以及小人物無法擁有擊敗市場的機會(而且擊敗市場本身已非易事)。傳奇投資者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總是說:整體來說,分析師和基金經理人無法擊敗市場,因為他們某種意義上本身就是市場。最重要的是,學術界幾十年來一直在爭論效率市場假說,這再次暗示,投資人沒有辦法獲得超越市場平均的獲利(也就是打敗大盤)。
但是,只要你不隨波逐流、跳出框架思考,賺大錢與擊敗市場是有可能的。人們確實有機會在市場中獲勝,只要掌握正確的遊戲規則和態度就能成功。不過,這些遊戲規則和態度,與人性卻是互相衝突。
如果我沒有隨機拿起1994年7月的《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雜誌,瀏覽到〈華爾街的頂級玩家〉(Wall Street’s Top Players)一文,這個現實生活中的《誰是接班人》故事就會被埋沒。當期雜誌的封面,是著名的基金經理人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在下棋。索羅斯那年賺進11億美元。這篇文章列出1993年華爾街收入最高的百位交易者,介紹他們的居住地、獲利,以及他們的賺錢方式。索羅斯排名第一位;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以5億美元位居第二;布魯斯.柯凡納(Bruce Kovner)排名第五,獲利金額是2億美元; 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私募股權基金)的亨利.克拉維斯(Henry Kravis)以5,600萬美元排名第11位。知名交易員路易斯.培根(Louis Bacon)和門羅.特勞特(Monroe Trout)也榜上有名。
這份排名(與獲利)提供一個清楚的樣貌,說明究竟是「誰」賺到「傲視群倫」的金錢。毫無疑問,這些人物都是「遊戲」中的頂級玩家。出乎意料的是,其中一人恰好在維吉尼亞州里奇蒙的郊區生活和工作,距離我家只有兩個小時的車程。
這個人就是排在第25位的是切薩皮克資本(Chesapeake Capital)的小傑利.派克(R. Jerry Parker, Jr.),當年獲利3,500萬美元,而他甚至還不到40歲。文章中的簡介將他描述為理查.丹尼斯(這個人是誰?)以前的學員,並指出他被訓練成「海龜」(這又是什麼?)。在簡介中提到,當時25歲的派克是位會計師,他於1983年進入丹尼斯的培訓班,學習「順勢交易系統」。同時,還提到他也是馬丁.茲威格(Martin Zweig,這又是誰?)的弟子,而馬丁.茲威格正好在當年榜單上排名第33位。在當時,雖然「丹尼斯」與「茲威格」的名字並沒有什麼重要性,但隱含的意思是,這兩人讓派克變得非常富有。
仔細研究這份名單後,我發現派克似乎是唯一「受過培訓」的人。對於像我這樣想方設法賺大錢的人來說,該文章雖然內容沒有真正的細節,但派克的簡介為我帶來靈感。尤其派克還說自己是個「維吉尼亞鄉巴佬」、喜歡鄉村音樂,甚至想要盡可能遠離華爾街。至少根據我過去聽聞的獲利故事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典型的故事。
在過去,人們一般認為,成功的唯一方法,是在紐約、倫敦、香港或杜拜的80層鋼骨與玻璃高樓中工作。但這顯然大錯特錯。傑利.派克的辦公室位在非常偏僻的地方,距離維吉尼亞州馬納金–薩博特(Manakin–Sabot)的里奇蒙(Richmond)外30英里處。當我讀完雜誌驅車造訪,發現到他的辦公室毫不起眼,不禁坐在停車場自我懷疑:「這是開玩笑的吧。他在這裡賺到這麼多錢?」
知名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異數》作者)有句名言:「眨眼間的判斷,價值可能與數月的理性分析一樣多。」派克的鄉間辦公室對我來說就像雷擊,永久的消除我對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偏見。不過,當時的我仍對傑利.派克一無所知,只知道 1994 年那期《金融世界》上的內容。還有更多這樣的學員嗎?他們是如何成為學員?他們學到什麼?這個教過派克和其他人的丹尼斯是誰?
理查.丹尼斯是一位顛覆傳統的人物,是一位不隸屬於主要投資銀行或《財星》500大企業的芝加哥獨立交易者。正如在芝加哥交易的「當地人」所說:丹尼斯總是「賭上一切」。在1983年,丹尼斯37歲時,他已經透過最初的幾百美元,賺進數億美元。在不到15年的時間,他以自己的交易方式大獲成功,而且沒有受過正式的培訓或任何人的指導。他冒著經過計算的風險,大量槓桿化巨額資金,只要看好某一項交易,就會盡其所能獲取一切收益。他將市場視為一門「賭博」的生意。
早在諾貝爾獎頒獎給行為金融學理論教授的十幾年前,丹尼斯就已經發現如何利用行為金融在現實世界中獲利的方法。在各種市場上,其他競爭對手都難以理解或模仿,他這種利用市場非理性行為的超群能力。因為他對機率與獲利的理解相當獨特。
丹尼斯的行事方式也十分與眾不同。雖然媒體總是在猜測他的淨資產,但他卻避而不談。「我覺得這很庸俗。」丹尼斯表示。或許他之所以不希望大眾關心自己的財富,是因為他真正想證明的,是他的獲利技術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認為,如果教導得當,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學會成功交易。
有趣的是,他的合夥人威廉.艾克哈特(William Eckhardt)並不同意這種觀點。兩人的爭論最終促使海龜計畫實驗誕生。該實驗是在1983年和1984年間,藉由招募一群學員,進行兩期的交易「課程」。那為什麼會叫「海龜」呢?這是丹尼斯稱呼學員的暱稱。他曾在新加坡旅行時參觀了海龜養殖場,面對一大缸活潑好動的小海龜,啟發了他:「我們要像新加坡培育海龜一樣培育交易者。」
在丹尼斯和艾克哈特教導傑利.派克這樣的新手如何賺到數百萬美元後,他們的「學校」就關閉了,多年來,這個實驗變成口耳相傳的傳奇,但幾乎沒有確切的事實可以證明。1989年,《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以頭版標題介紹了在《國家詢問報》(National Enquirer)刊登的這個故事:〈成功交易的技巧可以學習嗎?或者這是與生俱來,只屬於少數幸運兒的某種第六感?〉
1980年代早已過去,許多人可能想知道海龜的故事是否仍有意義。事實上,這個故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舉例來說,丹尼斯教導學生的哲理和規則,與眾多價值數十億美元避險基金的交易策略相似。確實,每天盯著商業頻道CNBC的典型股票小道消息追逐者,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故事;但是華爾街的交易者,也就是那些真正賺錢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
其實,直到現今,海龜實驗的內幕故事仍不被太多人知曉,因為理查.丹尼斯並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而且自1983年以來,華爾街經歷太多事情。實驗結束後,兩位交易老師與海龜學員分道揚鑣,這項重要的人類實驗就這麼走入歷史,但這項實驗的重要性,仍然不減當年。
2004年時,在我的第一本書《趨勢交易正典》(Trend Following)出版後,我受邀參訪美盛集團(Legg Mason)在巴爾的摩的總部。當時,激發了我向大眾介紹這個真實故事的動力。那天午餐後,我坐在頂樓教室裡,參與美盛集團管理180億美元價值信託基金(LMVTX)的基金經理人比爾.米勒(Bill Miller)授課。他連續15年擊敗標普500指數的表現,使他與巴菲特齊名。與丹尼斯一樣,米勒也偏好在精算風險後大膽交易,而且他的交易方法往往被證明是正確的。這一天,他正在對一屋子渴望學習的實習生講課。
出乎意料的是,米勒忽然邀請我上台向學員演講。更令人意外的是,第一個問題竟然直接來自米勒和麥克.莫布辛(Michael Mauboussin,美盛集團的首席投資策略師),他們說:「請告訴我們關於理查.丹尼斯和海龜的故事。」在那一刻,我意識到,如果連兩位華爾街專業人士都想更了解丹尼斯、他的實驗與海龜學員,那麼顯然會有更多人想聽這個故事。
然而,做為1983年不在場的我,要如何客觀的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將會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尤其當中還有這麼多相互競爭的角色與目的。我想,生動呈現這個故事的唯一方法,就是邀請曾經歷過的當事人現身說法,再運用偵探般的研究來證實一切。此外,還有那些在幕後努力阻止這本書出版的海龜鬧劇,也堪稱傳奇。
儘管如此,這種故事的最大問題,其實是多數人並不是真的想了解專業人士是如何賺取大把獲利。他們希望致富之路輕鬆愉快。端看大眾對吉姆.克雷默(Jim Cramer)的集體迷戀就能發現。他與理查.丹尼斯、傑利.派克截然不同,但毫無疑問的,克雷默絕對是個聰明人,收看他極受歡迎的《瘋錢》(Mad Money)電視節目就像親臨交通事故一樣。克雷默根據基本面的買進訊號與瘋狂破壞道具的滑稽動作,讓現場觀眾發出歡呼和叫喊。要想一言以蔽之的話,就是胡說八道。
即使如此,依舊有相當多的人相信克雷默的方法就是致富之道,其中還包含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般大眾沒有採用統計思維來做出市場決策,而是根據衝動的「感覺」進行投資,讓各種情感偏見主宰生活。最後,人們總是會對獲利採取迴避風險的保守,而對損失採取追求風險的豪賭,這只會傷害他們,使其陷入困頓。
一般新手投資者的成功方法並不好。他之所以進場,是因為他的朋友正在這樣做。然後,新聞媒體開始報導這些小人物在牛市中績效良好的故事。他們都透過挑選價格「低」的股票來開始「投資」。當市場對他們有利時,崩盤絕對不會出現在他們腦中(「有這麼多錢,市場永遠不會下跌!」)。他們沉浸在幸福中看不見危險正在靠近,即使他們面對的市場泡沫與以往的泡沫沒有兩樣。
媒體告訴我們,一般投資者現在已理解風險的概念,但過於擔心風險而忽視機率的現象,依舊像流行病一樣蔓延。人們把財富押在賠錢的預感上,或是在邏輯要我們放棄時加倍下注。即使到了人生盡頭,這些人永遠學不會如何正確的做交易。不過,還是有少數人知道該何時買賣,並掌握正確評估風險的神祕訣竅。
理查.丹尼斯在20歲初就掌握這種不可思議的訣竅。不同於一般人只顧自己的「感覺」做決定,丹尼斯使用數學工具來計算風險,並利用數學發揮自己的優勢。他所學與教學的交易技巧,完全不像吉姆.克雷默。更重要的是,丹尼斯已經證明自己在市場上賺錢的能力不是運氣。他的學員大多是新手,而且都為他和自己賺進數百萬美元。
真正的故事是什麼?海龜如何學習交易?丹尼斯傳授了哪些交易規則,現今的一般交易者或投資人又該如何運用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在實驗之後,他們又發生了什麼事?從 1994 年以來,丹尼斯與他的學員是否仍有繼續合作?巨大的好奇心,驅使我去找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我並不是唯一對這個故事感興趣的人。正如作家史帝夫.加布里耶(Steve Gabriel)最近在「雅虎財經」上寫道:「實驗已經證明,如果我們願意,任何人都可以學會以交易為生。這就是『海龜』的重要性。」海龜實驗回答了「後天培養」和「先天能力」何者重要的問題,丹尼斯這所華爾街最知名的賺錢學校,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佳賣點 : 天賦、運氣、學歷、背景……,什麼是造就投資奇才的「X」因子?
驚心動魄的一場華爾街實驗,找到「終極解答」!
★順勢交易大師麥可.卡威爾,傳世經典鉅著★
★海龜操盤法則,克服人性弱點,你可以華麗變身操盤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