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病, 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 | 誠品線上

おふたりさま老後を幸せに過ごすための50のコツ

作者 和田秀樹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明明沒病, 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明明沒病,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食慾不振、耳鳴、頭暈、行動變遲緩。◎朝夕相處兩不厭?那是偶像劇才有的戲碼。老夫老妻如何相看兩不厭?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明明沒病,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食慾不振、耳鳴、頭暈、行動變遲緩。 ◎朝夕相處兩不厭?那是偶像劇才有的戲碼。老夫老妻如何相看兩不厭? ◎你聽過卒婚、推活和睡眠離婚嗎?這是熟齡者必學的新生活運動。 ◎寫行事曆、整理代辦事項,這些職場規則,更適合熟齡夫妻。 進入百歲時代,夫妻有可能在60歲退休後,還要一起生活三、四十年。當妻子厭倦了一成不變的吃飯、(不)洗澡、睡覺(癱在沙發上),丈夫卻完全沒有察覺──還一直唸:「午飯吃啥?」、「去哪?幾點回來?」、「怎麼老花錢!」 越來越多熟齡女性明明沒病,但只要丈夫放假或在家時,就渾身不對勁。這就是近來掀起廣泛討論的「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 本書作者和田秀樹是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臨床經驗超過35年,他認為, 婚姻生活從不是偶像劇裡演的那樣朝夕相處、相看兩不厭,想讓「兩個人的老後」更幸福,不走入最糟的「熟齡離婚」,就得不黏也不離:你過你的、我過我的。 ◎妳也得了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妳經常食慾不振、耳鳴、頭暈、憂鬱、行動變遲緩?但只要他一出門,症狀立刻緩解? 和田醫師特別設計「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檢測表, 看看妳是不是高風險族群。 ◎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 .不追問,是對彼此的體貼 「要去哪?幾點回來?」光聽就讓人覺得煩。 與其反覆解釋,不如先「文明的」堵住他的嘴:寫行事曆。 .偷懶不是什麼可恥的事! 退休後,「今天吃什麼?」成了許多老公的口頭禪,妻子一聽就火大, 他退休,妳也別全勤,不只三餐,很多家事都要斷捨離。 還有,妳得爭取屬於妳的「地盤」。 ◎你放過我,我也放過你 .有點冷淡的相處,剛剛好 妳事事包辦,老公卻變成生活白痴。 他不是不會,只是不想動手。此時妳得當個「有點冷淡的老婆」。 千萬別讓妳的老公變成,讓老婆最受苦的「我也要跟」族。 .生活可以沒重心,但不能無聊 妳聽過推活(就是追星)嗎?這是熟齡者必嘗試的新生活運動。 老是唸妳愛花錢?這樣回擊:逛街不是敗家,是健身。 午飯吃啥?妳去哪裡?幾點回來?怎麼老花錢! 妳的「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該化解了, 熟齡離婚是最糟歸宿。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監修簡介】和田秀樹 1960年生於日本大阪。精神科醫師。東京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進入同一所大學的醫學院附設醫院擔任精神神經科助理,曾任美國卡爾梅寧格精神醫學院國際研究員。現為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川崎幸醫院精神科顧問。作為專門診治高齡者的精神科醫師,在高齡醫療第一線從事30年以上。著有《如果活到80歲》、《人,從情緒開始老化》(大是文化出版)。【譯者簡介】黃雅慧兼職譯者,現居日本。筆譯與口譯經歷長達二十餘年。專職於企管、醫學與社會等議題。近期譯作:《能見度工作術》、《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不空轉,工作省時術》、《業務學,保證拿下訂單的流程》、《豐田の溝通,比JIT更強的管理利器》、《對管理發起挑戰(第24屆金書獎得獎書單)》(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不是典型恩愛夫妻,原來也可以大聲說出來/嫺人前言 不黏不離,最完美的關係序章 動起來的我,宅在家的他01都是性荷爾蒙惹的禍02人,從情緒開始老化03多吃肉,飲食別太清淡04多咀嚼能增加大腦血流05別被情緒牽著走第1章 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01明明沒病,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02男人也有更年期障礙03朝夕相處兩不厭?那是偶像劇戲碼04熟齡離婚成為趨勢05超過一半的妻子想過要離婚06 哪些能忍,哪些絕不能忍 07顧好自己,別管別人怎麼想08生活規則講好,其他隨意09零用錢自主,各自歡喜花第2章 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01睡眠離婚,感情更好02生活可以鬆,作息不能亂03妳已經煮一輩子,夠了!04家事也要斷捨離05不追問,是對彼此的體貼06沒有共同興趣也無妨07老了更要有自己的「地盤」08偷懶不是什麼可恥的事 09分開幾天,他就知道妳有多重要10做到60%就夠了11 一個人也可以好好生活12各自安靜,各自美麗13大人的新生活運動,交新朋友 14想去哪就去哪的旅行新概念第3章 你放過我,我也放過你01有點冷淡的相處,剛剛好02照顧公婆,不是妳的本分03生活可以沒重心,但不能無聊04買衣、追星,也是一種投資05丟掉「應該」,人生馬上順眼06最佳回春法,談個戀愛吧!07推活,值得妳瘋狂!08重新就業09逛街不是敗家,是健身10讓老婆最受苦的「我也要跟」族11一起分擔家務12回歸職場,找回存在感13不想再上班?當志工也行14善用科技,輕鬆當生活達人15練習一個人16有性慾是健康的象徵Q&A 和田醫師幫幫忙!

商品規格

書名 / 明明沒病, 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
作者 / 和田秀樹
簡介 / 明明沒病, 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明明沒病,一看到老公就不舒服:食慾不振、耳鳴、頭暈、行動變遲緩。◎朝夕相處兩不厭?那是偶像劇才有的戲碼。老夫老妻如何相看兩不厭?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762141
ISBN10 /
EAN / 9786267762141
誠品26碼 / 2682965406004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 x 21 x 1.36 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300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不是典型恩愛夫妻,原來也可以大聲說出來

退休生活、理財作家/嫺人

有些人看我的婚姻,覺得我過得不怎麼樣。例如有人看了我寫的夫妻相處文章說:「妳先生很不OK喔,妳怎麼有辦法跟他相處這麼久?」
我先生不是那種能讓我在社群上說嘴的夢幻對象;他務實、不體貼,對瑣事沒興趣深究。而我是好奇型的高敏感人,常常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卻被他翻譯成在抱怨。情緒價值不高,經濟價值也是等到我退休、他創業穩定後才開始好轉。
我退休後,他更專注工作,也要就近照看年邁的婆婆,完全沒興趣去旅行,於是我開始一個人旅行。親友幾乎是夫妻儷影雙雙,有人問:「妳先生不陪妳?他不介意?」我猜他們在想,是不是我的婚姻出了問題?
但親友可能很難理解,其實我從年輕時就覺得一個人旅行很酷。現在退休後能盡情去想去的地方,覺得非常享受,心中從沒閃過「老公怎麼沒陪我」這種念頭。
剛退休那陣子,我曾想當個在家迎接先生的賢妻,每天在門口裝可愛說:「歡迎光臨。」但很快發現,先生其實想安靜放空。過去我長期加班、出差,現在整天在家,反而是「侵入」他下班後在客廳放空的時間。
半年後,內外的不適應累積爆發,我大哭兩週,還離家出走去東京。那時我一方面不習慣向先生伸手,有金錢焦慮;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自己該幹嘛,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後來我架了部落格,開始寫文章,晚餐後我坐在電腦前,他在客廳看電視,各自安靜的度過晚間時光,總算各安其位。
後來也有人跟我說:「看了妳的分享,讓我鬆了一口氣,原來夫妻這樣也可以。」沒想到我們這種「不恩愛夫妻」,也能療癒別人。
看了和田秀樹醫師在書中主張的「若即若離夫妻」,我終於可以理直氣壯:「我們這樣沒問題。」我特別喜歡書中一句話:「丟掉『應該』,人生馬上順眼。」我先生雖然沒有理想老公「應該有」的特質,但他給了我信任與自由,而他的創業執行力是我沒有的,想對婆婆盡心也是我認同的。
人生剩下的三分之一,彼此放手、舒展做自己,才能不留遺憾。
和田醫師從醫學、生理、心理、財務等角度,給出一篇篇鬆綁人生下半場的實用建議,甚至還提出「去戀愛」這種令人拍案叫絕的點子——雖然我不敢嘗試,但光是知道尺度大到這樣也可以,就已經讓人鬆了一口氣。

試閱文字

內文 : 朝夕相處兩不厭?那是偶像劇戲碼

第二人生的開始,是重新整理人際關係的好時機。這時,我們可以斷捨離那些出於義務而維持的交往,將時間花在讓自己感到快樂、有共鳴的人身上,人生將會更加充實、有意義。
夫妻關係也一樣,需要重新檢視。即使到了退休年紀,終於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現實中卻常常不如預期。像是想來一場拉麵巡禮,卻可能被另一半(有時甚至是孩子)阻止:「對身體不好。」
原本打算留作老本的存款,想拿來享樂一下,第一個跳出來說不行的,多半也是身邊的另一半。
當然,有時對方是出於關心而提出建議,我們也應該學會傾聽。但如果因此壓抑自我、事事退讓,忍耐過完下半輩子,那未必是對自己真正負責的選擇。
退休後的夫妻生活,還有一點必須注意——過去因為忙碌或育兒被忽略的話不投機或個性不合,現在可能會一點一滴的浮上檯面。
如果不是一起工作的夫妻,退休前彼此相處時間其實很有限,就算有互動,也多半是圍繞在孩子或家庭瑣事,真正的兩個人關係,反而從退休後才開始。
然而,當老公離開職場、子女也各自獨立,兩人真正進入只剩彼此的狀態,才會發現:原來我們並不那麼談得來、合得來。
例如好不容易安排了久違的法式晚餐約會,卻話不投機,全程冷場;或者一起去旅行,也覺得拘謹壓抑、毫無輕鬆感。出現這種情況,往往與年輕選擇另一半時的心態有關。
很多人在年輕選擇結婚對象時,是以「經過包裝的自己」在做選擇。例如男性會挑選看起來很會持家的女性,甚至出於現實考量:和這個人結婚,有助於自己升遷或發展。
至於女性,早期流行「三高」(高學歷、高身高、高收入)這種結婚理想型,後來又流行「三低」(低姿態、低依賴、低風險),也有不少人因此受這些條件框架給綁住,錯過真正適合自己的人。更別說那些因為父母壓力、社會期待而倉促結婚的人。
能夠以「這輩子非他不可!」的熱情步入婚姻,並把這份熱情維持到老年的夫妻,其實少之又少。即使是夫妻,本質上也仍是兩個獨立個體,不可能事事都能互相理解、完全契合。
如果覺得每天朝夕相處太累,不妨在白天各自規畫活動、保有適當距離,並事先訂好生活上的互不干涉規則,彼此都能更自在。
當夫妻還有共同任務(像是養育孩子)時,容易產生「我們是一體的」錯覺;但當這些任務結束後,能否彼此承認「我們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關鍵。

偷懶不是什麼可恥的事

許多夫妻打拚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從工作崗位退休,或卸下養兒育女的重擔。照理來說,正應該是輕鬆自在的時候,卻常常因為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或者干涉彼此的行動自由而吵得不可開交。試想人生苦短,難道不能各退一步換來日常生活的海闊天空?既然已經卸下重擔,何不隨心所欲的享受接下來的人生呢。
當夫妻雙方都能將隨心所欲當成一種共識,自然懂得尊重對方,而非事事干涉或抱怨。更何況對大腦來說,愉悅與躍躍欲試的心情是最好的興奮劑,有助於維持腦部功能或預防失智提早來臨。
同時,很重要的是,不要勉強自己做討厭的事。忍耐和強迫,會成為身心的負擔。當想休息、不想做時,勇敢告訴對方,適度偷懶沒關係。當對方這樣說時,也請不要生氣,而是理解接受。
之前提過,夫妻間要把彼此想要的生活方式提出來,並形成規則。但規則並非義務,即使偶爾沒遵守,也不要因此責怪對方。
除此之外,控制飲食也要適可而止。中年後,人們常把鹽分、糖分、脂肪視為三大敵人,認為應該嚴格控制。的確,攝取過多可能導致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並加速動脈硬化,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中年之前適度控制有其必要。
不過,到了七、八十歲的高齡階段,就該停止對自己或對方說「要少吃一點」。因為臟器功能隨年齡下降,缺乏這些營養反而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而「想吃」的慾望,也可能是身體告訴你某種營養不足的訊號。

推活,值得妳瘋狂!

人們常說:「世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當一個人不再在意外表時,往往是身心慢慢鬆弛、悄悄老去的起點。對許多女性而言,進入人生下半場後,穿搭與化妝不只是外在的裝飾,更是一種自我照顧的表現。外表看起來有精神、年輕,不僅能帶來內在的自信,也會讓身體感受到活力與健康。
當然,給自己找一些打扮出場的機會也很重要。畫上喜歡的妝容,穿上最喜歡的衣服,再搭配用心挑選的小物與飾品,光是這樣的準備過程,就能讓心情興奮雀躍,身心都充滿青春能量。
在各種值得精心打扮出門的場合中,最推薦「推活(推し活,Oshikatsu)」,即支持與應援自己喜愛的偶像、演員,甚至是虛擬角色等活動。
根據調查顯示,在50歲以上的女性中,將近半數都有參與推活的經驗。每年在「推し」(Oshi)身上花費的平均金額,甚至超過10萬日圓,可見投入程度之高。如果妳也找到那個讓妳心動、甘願投入時間與心力支持的推し,那麼,何不精心打扮一番,穿上連老公看了都忍不住驚豔的造型,自信滿滿的走出家門呢?
當然,建議可以善用你們夫妻事先約定好的自由預算,讓這份快樂來得更沒有壓力,也更自在輕盈。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妳的「丈夫在家壓力症候群」該化解了,
熟齡離婚是最糟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