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Green, and Sometimes Beige: The Ins and Outs of a Healthy Relationship
作者 | Kasturi Mahanta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學會有力量的愛, 才抓得住幸福: 從懂得篩選, 到實踐五種愛的語言, 建立穩定健康的親密關係:你的關係總是以痛苦和失望結尾嗎?本書作者從心理治療師的角度,揭露我們在感情 |
作者 | Kasturi Mahanta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學會有力量的愛, 才抓得住幸福: 從懂得篩選, 到實踐五種愛的語言, 建立穩定健康的親密關係:你的關係總是以痛苦和失望結尾嗎?本書作者從心理治療師的角度,揭露我們在感情 |
內容簡介 成年人的感情,只篩選,不改變不再愛得軟弱無力,把心力留給真正珍惜你的人重建你的情感價值觀,從此學會愛與被愛・篩選「對的人」、避開「錯的人」,有哪些具體行為指標・如何落實「愛的五種語言」,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愛・討好型、焦慮型、迴避型的依附關係,如何自我療癒有時候,我們太過專注在付出,以至於忽略了要如何接受。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是不夠勇敢去開口協調。我們只是一昧付出,期望有一天也會得到回報。這種「沒有力量的愛」,不但寵壞了對方,也在心中累積怨懟的種子。維繫一段健康的關係,需要兩個具備「有力量的愛」的人,愛得有力量──有底氣說「不」,有底氣說「要」,才是獲得幸福的關鍵。【本書簡介】你的關係總是以痛苦和失望結尾嗎?本書作者從心理治療師的角度,揭露我們在感情中常遇到的盲點與問題。透過實際案例分析,解釋人們在戀愛時,常見的行為模式及背後原因。 從關係的開始、過程、到後續維持,本書提供了縱貫性的完整建議。書中羅列出紅旗、綠旗、米色旗等行為指標,用以觀察對方是否具備經營健康關係的潛質,帶領讀者深入了解自己在關係中,提不起力量的深層原因,進而達到自我成長與改變。本書附有十一個愛與被愛的練習,幫助我們識別伴侶和自己的感情模式,包括:認識自己的需求、愛的語言、關係信念、壓力反應、心理負荷等等,並進一步解開問題的癥結,最終能維繫一段健康且令人滿足的關係。【重建情感價值觀,培養有力量的愛】(X)真愛就應該是不費吹灰之力,且輕鬆自在的(O)所有關係都會遭遇困難和挑戰,都需要積極努力來維持(X)我的伴侶應該認可我的價值,並給我幸福(O)我的價值和幸福都該是我要給自己的,不需依賴伴侶來成就(X)衝突是關係失敗的跡象(O)衝突是成長與相互理解的機會,能強化彼此的連結(X)我的伴侶應該要能夠知道我的喜好,不需要我來告訴他們(O)期待伴侶有讀心術是不切實際的,清楚表達需求是自己的責任(X)如果我的伴侶真的愛我,就會改變自己來符合我的期待(O)期待伴侶改變是一種幻想,我們只能選擇是否接納實際的情況【五種愛的語言,實踐有力量的愛】肯定的話語(O)在艱難的時刻表達對伴侶能力的信心(O)對伴侶的外表、性格或成就,給予真誠的讚美(X)不斷挑毛病、責備與怪罪(X)與他人做比較而貶低伴侶服務的舉動(O)在艱難的時刻以實際行動表達支持(O)在沒被要求的情況下,主動幫忙伴侶解決困難(X)不積極解決問題,逃避關係中的麻煩事(X)無視或經常性地忽略共同的責任接受禮物(O)選擇反映伴侶興趣、嗜好或個性的禮物(O)把伴侶表達過的願望清單放在心上(X)忘記重要的日子或慶祝時刻(X)贈送常見的普通禮品,而非別具心意的禮物優質時光(O)專注進行交流對話,積極傾聽彼此(O)一起從事伴侶兩人都喜愛的活動(X)相處時常常因爲電子產品而分心(X)經常挑選獨自的活動,而非共同的活動肢體接觸(O)牽手、擁抱、親吻或依偎在一起(O)在艱難的時刻透過溫暖的擁抱來表達愛(X)持續避開身體的接觸(X)在痛苦的時刻未能給予慰藉的觸碰【誠摯推薦】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劉仲彬/臨床心理師High媽心理師 EFT情緒取向伴侶治療國際認證心理師Neko嗚喵/說書人、YouTuber(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列)「透過這本好書破除你多年來的愛情迷思,幫助你愛得對、活得好,走得遠。」──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卡斯圖里.馬漢塔(Kasturi Mahanta)婚姻與家庭治療諮商心理師,成長於九〇年代的印度阿薩姆,最早幾段關係都以失敗告終,深陷於痛苦之中,而領悟到現實生活中的愛情並不像電影裡的那樣美好,於是開啟對愛情關係的研究興趣。在取得心理學碩士學位後,專攻伴侶婚姻與家庭諮商。常透過個人平台傳播心理學知識、兩性相處技巧,建立人們對健康關係的意識,創有Instagram帳號:heymisstherapist;其成就受到印度《她》(Elle)雜誌和《茱兒芭莉摩秀》(The Drew Barrymore Show)的推崇,著有《學會有力量的愛,才抓得住幸福》一書。【譯者簡介】王冠中(Harris Wang)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任職外商新聞通訊社編譯十數年後,進入認真的翻譯世界,現為自由譯者。譯有《重建安全感的25個練習》、《腰背痠痛修復書》、《人類圖爻線全書》、《人類圖輪迴交叉全書》、《人類圖天賦使用說明書》、《凱龍星的療癒力量》等書。
產品目錄 自序:維持健康且令人滿足的關係第一章 大哉問:來電重要抑或合得來重要?第二章 討好型人格:瞭解關係中的調適機制第三章 紅旗、綠旗、米色旗:無所不在的訊號!第四章 創傷綁定的成因與症狀第五章 愛的語言:感覺被看見、被聽見與被愛第六章 第三者:關係中的三角習題第七章 我不夠好:完美主義的殺傷力第八章 焦慮迴避型人格:為何異性相吸又相斥?第九章 關係中的憤怒、壓抑與調節第十章 心理負荷:那些看不見的辛勞愛與被愛練習索引愛與被愛練習1:辨識你的需求愛與被愛練習2:給你的需求排優先順序愛與被愛練習3:關係信念測驗愛與被愛練習4:辨識你自然的壓力反應愛與被愛練習5:對你的關係連結做自我評估愛與被愛練習6:關係安全評估愛與被愛練習7:整理你的愛的語言愛與被愛練習8:測試你對關係存款與提款的理解愛與被愛練習9:評量心理負荷愛與被愛練習10:你是否在增加自己的心理負荷?愛與被愛練習11:製作你自己的控制圈
書名 / | 學會有力量的愛, 才抓得住幸福: 從懂得篩選, 到實踐五種愛的語言, 建立穩定健康的親密關係 |
---|---|
作者 / | Kasturi Mahanta |
簡介 / | 學會有力量的愛, 才抓得住幸福: 從懂得篩選, 到實踐五種愛的語言, 建立穩定健康的親密關係:你的關係總是以痛苦和失望結尾嗎?本書作者從心理治療師的角度,揭露我們在感情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604625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604625 |
誠品26碼 / | 2682942740008 |
頁數 / | 292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14.8×1.8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404 |
自序 : 維持健康且令人滿足的關係
愛、浪漫與情感──不論是誰說出了這些詞彙,必先擄獲他們的心。
這是我在成長過程中對於關係的概念。理所當然地,沙.魯克.罕(Shah Rukh Khan)在人間蒸發數日後又回到卡約兒(Kajol)的身邊,繼續在開滿金黃色花朵的田野中談起戀愛,這成了我對關係憧憬的縮影。很自然地,這樣的憧憬也就成了我對浪漫的認知。我曾在最早的幾段關係中,試圖要重現這樣的場景,結果卻發現,那些關係全都以失敗告終,我要不是心碎不已,就是被描繪成壞女人。這並不是我所想像的愛,更不是電影中展示的愛情。我究竟是做錯了什麼?
這個問題拯救了我,只不過,這問題來得有點晚。但就像那句話說的,亡羊補牢,猶未晚矣,對吧?
別誤會了,我可是死忠的浪漫派。我相信伴隨浪漫戀情的各種美好事物──玫瑰、咖啡約會、宛如繁星的燈飾,以及背景波濤洶湧的海浪。我甚至想身穿黃色紗麗,在瑞士跳一小段騷莎。這就是所謂的浪漫,是的,確實如此。但身為一位印度女孩,生長在九○年代的阿薩姆,上學讀的是女校,還有個哥哥扮演著和父母一同管教我的角色,我最感興趣的事情,也就是被禁止不能觸碰的事情:愛情與男孩子。
這兩件事都是禁忌。當時並沒有約會的概念。就算只是提到男孩子或是關係或是愛情,全都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做為一個充滿好奇的青少年,在二○○○年代初期,我唯一的資訊來源是電視和廣播電台,而有許多事情(非常關鍵的事情)都是需要靠想像的。電影中任何有一點點和親密沾上邊的情節,都會被電影認證委員會或被我父母給禁播。《女性年代》(Women’s Era)、《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和《電報》(The Telegraph)等雜誌的人生相談專欄部分,是我們唯一能夠獲得更多關於愛情與關係資訊的地方。
缺乏開放的對話,而且對於開誠布公的交談、愛情與關係實際上需要投入的努力,也都沒有足夠的描繪,使得我只發展出一些不成熟的概念,對於理想浪漫情感的模樣或者婚姻真正的意義有著不完整的認知。但我卻認為自己懂很多。我還以為自己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
然而,詩人賈加爾.莫拉達迪(Jigar Moradabadi)說得好:要知道,愛並不容易,愛是一條燃燒的河流,而你必須沉溺其中。
呃,看來他也需要一位關係專家來為他解答迷惑。
年輕的我看著自己身陷一段美麗關係的痛苦中,儘管這段關係帶來了愛情與浪漫的美好──巧克力、心血來潮的約會、雨中浪漫駕車──但是也帶來了激烈的爭吵、相互指責、以淚洗面的夜晚以及無盡的困惑,想不通為何關係並不如我想像般美好。我是不是並不適合談感情?他是不是適合我的人?這段關係是否真的讓我感到開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爭吵、這麼多的淚水,還有這麼多的心碎?
隨著我帶著對愛與浪漫感情的有限認知和僵化信念繼續前進,一路上在數段關係中來來去去──數段失敗的關係──突然有一天,我停止了。我必須要理清這一切。我必須要了解,為什麼我在人生其他領域中都如此出色,但卻在關係中一敗塗地。我心中的白馬王子會不會只是個迷思?我是不是對錯誤的人有著不切實際的期待?會不會我才是那個有毒的人?會不會他們都是自戀狂?我怎麼會愛上那樣糟蹋我的人?我怎麼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
不斷撞牆的結果,使得我從對關係充滿浪漫憧憬轉變成對感情避之唯恐不及。在多次心碎之後,我無法想像讓自己再次陷入心碎的境地。我從一個準備在愛裡燃燒自己的勇者,變成了一個疲憊不堪的過客,只想要不被打擾。
心碎贏了,我輸了。
不過,正是某一次特別糟糕的心碎過程,使得我身心俱疲,迫使我去質疑一切,質疑自己對伴侶的選擇,質疑自己在這些關係中呈現出來的模樣。我對於投入一段關係的認知是什麼?承諾真正的意義為何?在關係中成長是什麼模樣?真的有可能在關係中成長嗎?這是非常、非常久以來,我第一次開始有意識地去覺察愛真正的影響以及關係真正的意義。
我的旅程就此展開。我全然投入去了解關係,我認知到,要避免我犯過的許多錯誤是有可能做得到的。我先前的經歷,不過就是一連串盲目的決定所造成的結果。我所做的選擇,我渴望愛卻似乎從沒能得到愛,我沒法傳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望,我在浪漫關係中總是感到不滿足,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我也意識到,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人能夠教導我所有這些事情。對於情感關係,我們並沒有任何相關的專業術語或精確說明,我們純粹以為那就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健康的關係是建立在一連串有意識的決定上。關係並不是隨意湊合就成的。
我後來返回了校園,取得了心理學碩士學位,接著又專攻婚姻與家庭諮商治療。我努力學習,深入研究,積極地為我頭腦中數以百計的問題尋找解答。
一步一步慢慢地,我開始了解到,我們在當前浪漫關係中所做的決定,有很大一部分和我們在孩童時期的經歷有關,我也認識到各種不同的依附形式,體悟到我們和伴侶可能經常都是在雞同鴨講。
我的情感關係歷程既漫長又混亂,但你不需要和我一樣。我想要你對於關係及其複雜性有個基本的理解。事實上,關係是我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支柱,而且也會影響到我們人生的其他領域。沒有人是獨自生活在這世界上的,我們需要關係,因此我們也要了解這種對關係的需求,好讓我們能夠做出更好的選擇,建立更健康、更有意識的關係。
在我開始為人們做諮商治療之後,我發現,客戶們都是太晚才來尋求我的協助,可能他們已經在進行離婚程序了,或者是他們已經身處在有毒、暴力的關係中太久了。我因此體悟到,即使到現在,關於愛與關係的教育仍舊是完全欠缺的。人們要從何學習呢?他們要如何了解有毒、不健康的關係與健康關係之間的差異呢?儘管時代在進步,我們獲取資訊的管道已從我那年代的電視與廣播,進展到網路世代,但人們現在獲取重要資訊的地方卻是紅迪(Reddit,編按:網路社群平台)、問答(Quora,編按:線上問答網站)和時尚(Cosmo)。
我決定要散播這方面的知識,好讓人們能夠了解並建立健康的關係,而不是感覺被關係澈底擊潰。於是,我創建了我的Instagram 頁面:@heymisstherapist。
我在頁面上討論關係、溝通技巧、依附形式等主題,也獲得人們的回應,從中可以看到關係相關的正規教育缺口有多麼顯著。
過去幾年來,我凝聚了一群真正想要在人生與關係中更有意識的人們,不論是在溝通、需求與想望,以及展現最真實的自我方面都更有意識。這些都是能讓我在成長過程中大大受益的能力,而我也很高興自己能夠填補上這個缺口。
我每天都在為來自全球各地的個人與伴侶做諮商──有些人試著要讓他們的關係行得通,還有些人則想尋求如何進行艱難的對話,並且學習如何更好地呈現自己。有些年輕人會在剛開始約會時來找我,有些則是準備在關係中進入下一步時來找我,想要知道如何磨合。還有些人想要在愛情中找到容身之處、找到自身的認同。我很高興能告訴大家,這本書包含了適合每個人不同情境的內容。我喜愛的助人方式,是教導他們一些工具和技巧,讓他們能夠自行處理他們所面臨的這些問題,我也會和他們分享我的觀點和方法,好讓他們能夠帶著韌性和希望來對抗那些難關,讓他們有力量做出符合他們長期願景的決定。
希望你會喜歡這本書。我相信這是一本每個人都必備的書籍,內容有著關於關係的必要知識。很多時候,我們都被預期要滋養和維護健康的關係,就像園丁被預期要照顧和協助花朵盛開,但我們卻缺乏適當的工具來做這件事。而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填補這缺口。
我和許多人協作,維持書中內容淺白易懂,且能讓人有同感,同時也確保重要的專有名詞都有清晰解說。我的目標是要讓你具備必要的用語和理解,能夠在任何關係中清楚有效地表達自身的想法、需求和觀點。不論你是要和自己溝通、和伴侶溝通,或者和諮商師溝通,本書都能提供你有效的工具。
關係是很複雜的,但擁有正確的知識可以帶來大大的不同。本書提供了深刻的洞察以及務實的建議,能夠為你賦予力量,讓你能帶著信心去探索自身關係的錯綜複雜。讀到書的尾聲,你會感覺自己有更充足的準備來培養以及維持健康且令人滿足的關係。
謝謝你願意讓這本書成為你人生歷程中的一部分。
內文 : 第一章 大哉問:來電重要抑或合得來重要?
「我今天要和他分手。」她一邊這麼想著,一邊塗著她在化妝檯裡能找到的最鮮紅的口紅。
「不過,要是他能改變呢?」她的右耳中有個小小的聲音輕聲說道。她大紅色的嘴唇看似果敢,但她內在的決心卻並不一致。
「米夏(Misha),都已經他媽的十四個月了,他一直都沒改變,不是嗎?」她的左耳有個更嚴厲的聲音說道。這時,她的電話響起,蓋過了這些內在的聲音。
「準備好迎接這個大日子了嗎?」安努莎(Anusha)說。安努莎和米夏已經認識十年,一路上見證了米夏感情生活的起起伏伏。
「對,對!」米夏大聲說道,假裝著慌亂的模樣,「我早就準備好了。羅希特(Rohit)今天要倒大楣了。」
「很好,你結束後就過來我家吧。要不要叫姊姊煮個什麼?」
米夏回拒了。「我過去再來叫外送吧?好的,拜。」
「一切順利!」安努莎嘲諷地說了一句,才掛斷電話。
米夏看著手機螢幕,桌布是她幾個月前和羅希特去峇里旅遊時的合影。那是很棒的旅行,他們一起的旅行都很棒。他在旅途中都是那個最照顧人、最體貼、最保護她的人。那性愛方面呢?喔嗚,性愛也非常棒!
但在他們旅遊歸來之後?他就會人間蒸發好幾天,總是會有工作上的事情,或是家裡的事情,需要他全神貫注地投入處理。但不知怎麼的,他也一定有時間能分給他的朋友──去酒吧聚會,或者出席深夜派對。而她當然是透過Instagram 才知道這些事。在找他對質後,她就再也看不到貼文了。或許她被封鎖了?又或許他真的很忙?
羅希特說他想要結婚,但他只有在喝得酩酊大醉時才會這麼說。米夏愛著那部分的他──那個非常開放、脆弱、情感豐沛的他。那是她真正愛上的羅希特。但除了那些偶爾才出現的罕見情境之外,他並不多話,很壓抑情緒,而且很少談及未來與承諾,更別說會提到結婚了。羅希特很忙碌,她理解這點,她自己也是很忙碌。辛勞的工作以及有著雄心壯志的事業,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但她每天都會惦記著羅希特,事實上是,時時刻刻都惦記著他。但羅希特則不是這樣看待這段感情的。他並不常打電話,偶爾才會傳個訊息。他說他需要自己的空間,而且時時刻刻都非常投入在工作中。米夏很理解,也試著給予他所需的空間。她並不黏人,不是那種一直要講電話、一直要傳訊息的女朋友。抑或者,她就是這樣的女朋友?
她已經完全無法確定了。這點讓她非常困擾。她的生活不能只是週末到美麗小島上充滿性愛、沙灘和酒精的旅行。是的,那聽起來很棒,實際感受更棒,但她已經三十二歲了,在尋找著結婚的對象,而且想要生幾個可愛的小孩。或者,至少要養一隻狗?起初這些似乎也是羅希特想要的。十四個月說短不短。認識一個人一年又兩個月的時間。愛著一個人,等待著他做出同等的回報。她知道⋯⋯
計程車司機在門口大聲按著喇叭,打斷了她的思緒。她就快要到達約定的地點。這是羅希特挑選的地方(當然啦)。她並沒有特別喜歡吃港式點心,但總不能在約會時吃印度咖哩,對吧?
她並不需要等待候位。他已經入座,而且已經點好飲料和開胃菜。「他到這裡多久了?為什麼不打電話給我?」但她沒有說出口,只是隨口說了聲「嗨」,而他則是起身給了她一個擁抱。就這樣。他胸膛的溫暖、他的古龍水、他放在她背上的雙手⋯⋯
「你怎麼不早點告訴我說你不過來了?我還特別做了雞肉料理耶(生氣的表情符號)」
安努莎的訊息把她拉回了現實中。
羅希特剛離開她家,他不能留下來過夜,他有自己的理由──他很忙,而且他有個大家族,只要他不在家,大家都會質問他。這件事是可以理解的。「我很喜歡他和家人住在一起這件事。」她微笑著滑手機查看科契(Kochi)的漂亮民宿。羅希特說他想去喀拉拉(Kerala)度假;他的朋友要在那裡結婚,她可以陪他一同參加婚禮。她抱著枕頭,夢幻地盯著一些漂亮的民宿看。
她的分手計畫已經被掃到腦中一個陰暗的角落,和其他未被處置的過往議題在一起,躺在黑暗之中,就像是被無限期塞到儲藏室裡的檯燈。這檯燈太珍貴不該被丟棄,但近期內也沒有用到的機會。而這檯燈也有可能永遠不會被用到,它的命運完全被時間給主宰。
或許你也認識像米夏這樣的人,或許你就是像米夏這樣的人,或者你曾經是像米夏這樣的人。而你會問,這有什麼問題嗎?
米夏讓自己一步步走進令人困惑的戀情中。這已然是一段不健康的關係,而且可能很快就會變成有害的關係。怎麼說呢?
咱們來了解一下潛在的不健康關係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一段關係中的兩個人無法自在地溝通、對脆弱或親密感到恐懼、覺得受到控制或受到壓抑、缺乏開誠布公,結果導致怨懟或權力不對等的情況。
要是我說,我們有很多人都會投入已經有可能變得不健康的關係中,你相信嗎?
你如果想要避免這情況,我需要你了解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求的概念。當你知道你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你還是待在一段關係連結中,只因為認為這段關係還有可能讓你得到想要的,而且也希望終有一天關係的情況會有所改變──但你並沒有任何有效的佐證或事實──那麼,這段關係注定就是會帶來許多的痛苦和失望。
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自己在浪漫關係中的需求。我們並不會把自身對連結、親密、獨占性、對他人的信任等務實需求擺在第一位,反而是傾向反覆強調「來電」的化學作用。
需求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但馬斯洛(A. H. Maslow)的「人類動機理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Psychological Review, 1943〕)把需求的概念放到大眾的視野中。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分成五個基本的類別: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感、尊嚴和自我實現。
這分類非常精確。
從一段關係的角度來看,關係中的需求看起來可能像是這個樣子:
一、感覺受到支持
二、有安全的空間能夠展現脆弱並且感到安全
三、負責
四、一致性
五、誠實
六、親密
七、成長
八、認可
九、支持
十、感覺到自己的真實本質和自己真實的樣貌是被愛、被接納以及被需要的
每個人的需求看起來不盡相同,每個人重視的東西也不太一樣。你可能更重視身體上的親密而非財務上的支持,那是完全沒問題的。但對某些人而言,追求成長與認同可能會擺在第一位。
需求並沒有對或錯。需求就只是需求。當我們的需求被實現了,我們會感到快樂、滿意、充足和充滿希望。當我們的需求被抑制、被忽略、被輕視、不被認同、沒被滿足,我們可能就會感到苦澀、悲傷、怨懟以及困惑。
米夏很困惑,而且深陷受苦的循環中,只因為她不確定自己的需求。有意思的是,否定我們的需求有可能是從我們自己開始的。在大多數的情況中,我們都是第一個輕視和屏棄我們自身需求的人。我們可能會覺得自己並不值得讓自己的需求能被滿足,而且我們內心的某處也堅信這些需求無法被滿足,或者我們的需求並不如他人的需求來得重要。
米夏很顯然最想要的就是承諾、穩定,以及能與羅希特在一起的未來──那意謂著她的部分核心需求,大致上可以解讀為想要一段認真的關係、婚姻或對未來的承諾、能夠口頭表達的情感,以及肢體上的親密。但當她和羅希特在一起時,她被當下的一切給沖昏了頭──很來電的身體吸引力,以及聽起來如音樂般悅耳無比的甜言蜜語──因此她也就把自己的核心需求遠遠拋在了腦後。在這過程中,她可能也傳遞了一些混雜的訊號,讓羅希特誤以為她的需求實際上是有被滿足的,或者誤以為她有得到了她在尋找的東西。這是一條肯定會通往不健康戀情的道路。
辨識需求是很重要的,因為這麼做會決定你人生的模樣──不只是影響到關係,也會影響到你的事業、家庭、財務、友誼和其他關係連結。
有個很好的指標可以讓我們知道我們對自己的需求並不確定,那指標就是,我們讓另一個人坐上駕駛座,操控著我們人生的方向盤。我們埋怨著沒能去到我們想去的地方,但卻從來沒去評估,操控方向盤的那個人是否有能力、是否真的有足夠的資格能達到我們的目標,或者甚至是否有意願要帶我們達到目標。相反地,我們毫無頭緒,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繞路,為什麼要走那些不必要的遠路,而就在我們困惑的同時,我們也開始享受起那些意外的旅程。新奇感是很棒的,會讓我們欲罷不能。我們也會害怕說,如果我們抱怨的話,我們可能會被踢出車外。與其失去所有的樂趣,我們寧願留在車上,參與一趟旅程──任何旅程。於是就展開了無止盡的困惑與興奮循環。過一陣子後,我們也不了解為什麼自己會感到不滿足。
有時候,我們會去否定自己的需求,是因為我們並沒有足夠的清晰感,結果就是我們會被眼前的任何東西給牽著走。想像一下,你想要搭乘一班直飛的班機去義大利,該班機飛行時間要五小時。但當你上網去訂機票時,你發現了另外十個選項,這些選項很明顯有更便宜的價格,或是更好的航空公司、更方便許多的班機時間。
你會如何選擇呢?
•選項一:在整體飛行時間與航空公司體驗上妥協──較低的價格
•選項二:選擇較方便的班機時間、較短的飛行時間和更棒的飛航體驗──會讓你的口袋破洞
如果你根本不是很確定自己的實際需求,你大概就會選擇選項一,因為這選項可以讓你省錢,在當下看起來是很划算的。你想說省下來的錢可以拿來在義大利吃更多的帕尼尼和義式冰淇淋,但那只是你的自以為。
儘管你有足夠的資金選擇直飛班機,但卻選擇忽視你對於直飛班機的需求,也就暗示了另一件事──你會經歷不必要的長時間旅程,途中會有許多次的安檢過程和轉機等候。
這和我們人生中的浪漫關係經歷是非常相似的。我們和某人相遇,我們對於自己的實際需求以及擇偶條件沒有多少清晰感或信心,就會被我們所遇到的一切給淹沒,因而傾向於孤注一擲,祈禱和期望著那對我們會是正確的選擇。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我們的切入點不同,我們說著不同的語言,似乎無法了解彼此,或者無法接受彼此的價值觀和信念。一旦最初的那種小鹿亂撞的感覺消退後,我們就會越來越清楚彼此要的是不同的東西。然後,我們要嘛就是選擇維持這段關係──充滿說不出的期望與日益加深的怨懟──或者,我們就離開,期待著下次會遇到更好的人,結果卻只是再次做出類似的選擇。又或者,我們可以選擇致力於辨識我們的需求,並且表達出來,確定我們想要什麼,也確定承認這些需求會對關係有益。
愛與被愛練習1
辨識你的需求
我不喜歡⋯⋯相反地⋯⋯
設想一下,在關係中,什麼事情會惹惱你,讓你不開心。你可以把你先前的關係納入考量,也可檢視你曾經近距離見證過的關係或者曾經深入其中的關係。然後寫出十個以「我不喜歡⋯⋯」或「我不喜歡我的伴侶⋯⋯」開頭的情境。當你寫出這十個句子,接著在這些句子後面加上:「相反地,他們⋯⋯」並且完成這個句子。
範例:我不喜歡他們打斷我說話。相反地,他們可以有耐心一些,聽我說完,不要打斷我。
在這例子中,你的需求可以被解讀為重視耐心、同理心和同情心。
盡可能誠實地做這練習,不要帶任何批判或預設立場。
最佳賣點 : 成年人的感情,只篩選,不改變
不再愛得軟弱無力,把心力留給真正珍惜你的人
重建你的情感價值觀,從此學會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