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ting Boundaries Will Set You Free: The Ultimate Guide to Telling the Truth, Creating Connection, and Finding Freedom
作者 | Nancy Levin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設立界線, 放下為人承擔的惡習: 別讓他人踩踏你的人生, 十個步驟找回自主權, 過有邊界感的生活:設立界線需要忍受短期的不適,但是會讓我們和周遭的人都明白:自己的事或情 |
作者 | Nancy Levin |
---|---|
出版社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設立界線, 放下為人承擔的惡習: 別讓他人踩踏你的人生, 十個步驟找回自主權, 過有邊界感的生活:設立界線需要忍受短期的不適,但是會讓我們和周遭的人都明白:自己的事或情 |
內容簡介 每一次避免與人發生外在衝突,都是在擴大內心的矛盾,學會以健康的自私心態,重視我們的渴望與需求,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你和你的人際關係將更真實而愉快。伴侶老是貶低我,當我感到受傷,他就認為是我「太敏感」。媽媽經常打電話來抱怨,卻從不聽我的想法……主管喜歡在下班前交辦事項,要我當天完成,怎麼辦?明明察覺別人對待你的方式不恰當,為什麼就是沒辦法說「不」?人都害怕衝突,又想討人喜歡,於是走向看似最簡單的一條路:只要配合對方、只要不開口要求,至少就不會破壞關係。但是,一再迴避衝突、忽視自身需求,心中就慢慢累積無助、怨恨、焦慮等感受,最糟的是,和誰相處都不順利。「別人表達需求時,你很容易被牽著走」、「有人不小心傷害你,你卻什麼也不說」、「你覺得優先考慮他人是高尚的行為」、「你覺得生活中缺乏隱私」……這些情況都在提醒我們,與某人相處或應對某事,有著不對勁的地方,必須加以調整,是時候該設立界線了!「良性的自私會改變你的一生」設立界線就是說出我們的需求和底限,從今天起,讓對方去承擔自己的責任與情緒。設立界線代表你會明確指出────自己要做什麼、不做什麼,願意或不願接受他人的行為。我們能設立的界線類型有:‧身體的界線:有人碰觸到你,而你感覺不舒服,他就踰越了你的身體界線。‧情緒的界線:你對他人的情緒需求,總是無法袖手旁觀,容易被影響。‧精力的界線:感染到朋友的負能量,或和某人互動很疲憊,影響你的生命力狀態。‧心理的界線:有人發表厭女言論,而你無法接受這種想法,他侵犯了你的心理界線。當我們一味努力討好別人,就是在過假面人生。作者提出十個步驟,帶你有自覺地設立界線,找回真實的自我,包括:▲通盤檢視該設立的界線:擺脫受害者心態,列出自己最需要的界線清單。▲克服共依存症:別被罪惡感操控,按捺你想滿足別人的渴望。▲挖掘潛意識:害怕設立界線的理由,答案就在潛意識裡。▲重要用語指南:「說不就是完整表達,別再找藉口」、「說到要做到」、「設界線不是去責怪他人」等守則。設立界線需要忍受短期的不適,但是會讓我們和周遭的人都明白:自己的事或情緒,就該自己負責,如此將能創造良好的循環。不僅自身需求與欲望獲得滿足,也減少被他人情緒勒索,創造人際間的友善連結,我們會過得更自由。【各界好評】「本書將幫助你更了解自己,設法忘掉令你焦躁、難受、滿心憤恨的舊模式。我深信基於愛建立清楚的界線很有用,而南希是這方面的翹楚,保證讓你受用無窮。她在《設立界線,放下為人承擔的惡習》一書中提醒大家,界線不僅是我們自身的責任,亦可用來教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本書值得一讀,讀完後請傳給每個你認識的人看!」────嘉柏麗.伯恩斯坦(Gabrielle Bernstein),《紐約時報》暢銷書《打造強大吸引力》(Super Attractor,暫譯)作者暨國際演說家「拿出螢光筆,因為《設立界線,放下為人承擔的惡習》是見解獨到的指南,幫助你獲得自由,你捨不得放過每一個字。南希再次運用巧妙生動的例子闡釋『主張並維護自身界線』的重要性,以及常見的誤解。本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必讀!」────克莉絲.卡爾(Kris Carr),《紐約時報》暢銷書《效果驚人!90%的疾病都能逆轉,全食物救命奇蹟》(Crazy Sexy Diet)作者暨健康推廣人士「我愛極了這本書,還打算買來送給我那群女超人等級的好友。絕妙的閱讀體驗有助於釐清你該在哪裡劃下界線,別人該從哪裡開始。閱讀本書會幫助你拿回主權,喚回活力,和別人培養更美好的關係,但最重要的是跟你自己建立關係。」────芮貝卡.坎貝爾(Rebecca Campbell),暢銷書《亮光是新的黑暗》(Light Is The New Black,暫譯)作者「這本書是你的。如果有人向你借,別借!勸他們自己買一本。你的手心握著一串幫助你重獲自由的金鑰匙。」────羅伯特.荷登(Robert Holden),暢銷書《人間處處有愛》(Finding Love Everywhere,暫譯)作者「本書直探核心,引導你掌握人生的自主權,同時讓你有機會採取行動,建立自尊,尋回自身的價值。」────克萊特.巴倫-里德(Colette Baron-Reid),暢銷書《探索未知》(Uncharted,暫譯)作者「本書極為精采,南希細述她的人生旅程:從任人欺負、愛討好人、一手包辦大小事的典型受氣包,蛻變成長的動人故事。上述特質最終變成催化劑,啟發她設計出強大的工具,透過本書和讀者分享,告訴大家如何建立清晰的界線,以改善關係、增進活力、贏得個人自由。這本必讀好書有很多務實的智慧和非常好用的訣竅。」────艾妮塔.穆札尼(Anita Moorjani),《紐約時報》暢銷書《死過一次才學會愛》(Dying to Be Me)與《死過一次才學會愛自己》(What If This Is Heaven)作者「南希.列文在這本極具力量的新書中指出,將自身需求放在首位很重要,同時強調周遭的人都將因你這麼做而受益,可謂一語中的。她問你敢不敢過自己夢寐以求的人生,而且採取行動讓夢想成真。書中有許多扣人心弦的案例和實用的練習,這是成功的保證,會讓你覺得深具力量,渴望以優雅的態度劃下底線。你亟需這本必備手冊,創造出你想要的人生!」────凱麗.理察森(Kerri Richardson),暢銷書《你為什麼不想整理?》(What Your Clutter Is Trying To Tell You,暫譯)作者「對我的人生和職涯而言,建立界線、守住界線始終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南希的書讓我得以藉由某些深刻重大的方式,在人生中升級。有很棒的界線才會有大成就。」────亞歷珊卓.傑明森(Alexandra Jamieson),教練、暢銷書《女人、食物與欲望》(Women, Food, and Desire,暫譯)作者、Her Rules Radio主持人「對身為作家的我來說,設立界線是我對自己做過最貼心的舉動。若非悍然設下界線,我決計無法完成《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e Revealed,暫譯)一書。南希.列文給了我們不可或缺的工具,使我們能夠完成今生的工作,並有餘裕過夢寐以求的生活,獲得本該屬於我們的愛!」────梅根.華特森(Meggan Watterson),《華爾街日報》暢銷書《抹大拉的瑪利亞》作者「沒有建立界線,等於放棄了真實的自我。南希在這本書中運用富同情心的實用智慧,幫助你回歸自身。」────潔西卡.歐爾納(Jessica Ortner),《紐約時報》暢銷書《創造長久改變的解決方案》(The Tapping Solution to Create Lasting Chang e,暫譯)作者「南希.列文是符合時代所需的導師和嚮導。她有過類似經歷。她那樣活過,呼吸過痛苦的空氣,學到了教訓,如今她將這份智慧融會到教誨當中,讓你運用至現今的生活裡。本書猶如一把鑰匙,為你打開一部分被鎖上的人生(在此之前,你甚至沒察覺它上了鎖),並且讓你產生一股溫和的自信,知道自己正在創造真正想要的人生,因為你值得好好活一回。」────尼克.歐爾納(Nick Ortner),《紐約時報》暢銷書《展現最偉大自我的解決方案》(The Tapping Solution Manifesting Your Greatest Self,暫譯)作者「南希寫了一本令人讚嘆的好書,讓我們了解要經營成功愉快的人際關係,需要什麼樣的框架。身為她的摯友,又是一起主持靜修中心的夥伴,我親眼見到其獨特見解的確能幫助我們改變,以獲得更多快樂。任何人只要跟另一個人類有互動,我都建議一定要讀這本書。我對南希這本談論界線的新書只有一點不滿:她花太多時間才寫完。我真希望自己二十歲就讀到本書!」────大衛.凱斯樂(David Kessler),《意義的追尋:轉化哀慟的最終關鍵》(Finding Meaning: The Sixth Stage of Grief)作者,另與露易絲.賀合著《療癒破碎的心》(You Can Heal Your Heart)。「南希.列文善於找出你信念系統中的主要糾葛,從而提出實用做法,釐清糾葛,助你邁向自由。她令人動容的旅程是一連串步驟:認清我們在哪些地方交出權力、了解哪些私人界線被人踩過界、負起責任引領自身前進,並且預見更有自主權的未來。南希幫助我們在備感自責、自我否定和羞恥的人際網絡中,培養新關係,讓我們以這些情緒為師,找出方式轉化情緒。南希挺身擁抱不舒服,引導我們穿越痛苦的方式,令人深受鼓舞!若你已準備好跨出下一步,掌握更多自主權,現在可以開始了。」 ────保羅.丹尼斯頓(Paul Denniston),悲傷瑜伽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南希.列文(Nancy Levin)專業整合型教練,也是多個深度教練與培訓課程的創始人,引導客戶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並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她是多本暢銷書的作者,並在2002年至2014年,擔任賀氏書屋(Hay House)的活動總監。她的個人網站:www.nancylevin.com【譯者簡介】王敏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碩士,喜愛沿著蜿蜒的山路恣肆行走,也愛伏案翻譯,逐日收藏其間的汗水與快樂。
產品目錄 推薦序引言步驟1 承認吧,是你自己踰越了界線步驟2 通盤檢視你想設立的界線步驟3 克服共依存症步驟4 挖掘你的潛意識步驟5 試著接受短期的不適步驟6 勾勒有自主權的願景步驟7 寫出你的腳本步驟8 新手入門:先選擇幾項容易建立的界線步驟9 建立非常重要的界線步驟10 反覆做,直到身心自由謝辭
書名 / | 設立界線, 放下為人承擔的惡習: 別讓他人踩踏你的人生, 十個步驟找回自主權, 過有邊界感的生活 |
---|---|
作者 / | Nancy Levin |
簡介 / | 設立界線, 放下為人承擔的惡習: 別讓他人踩踏你的人生, 十個步驟找回自主權, 過有邊界感的生活:設立界線需要忍受短期的不適,但是會讓我們和周遭的人都明白:自己的事或情 |
出版社 / | 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4931897 |
ISBN10 / | |
EAN / | 9789864931897 |
誠品26碼 / | 2682600554008 |
頁數 / | 30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 X14.8 X 1.85 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引言(節錄)
我在賀氏書屋擔任活動總監逾十年,大家都知道沒有我辦不到的事。有項事蹟能夠說明這句話的意思。我在某個週末為暢銷書作家偉恩.戴爾一連籌辦兩場現場活動。他週六下午在亞特蘭大演講,接著我們搭機飛往底特律,出席週日下午的活動。
週六晚上,我人在底特律某家飯店的房間,接到了偉恩的電話,聽起來氣急敗壞:「我找不到行李箱!我確定是從亞特蘭大來這裡的路上遺失了。」他演說需要的東西全在那個箱子裡,而且堅決表示沒有行李箱,他沒辦法上臺演講。
身為過度付出的女超人,我立刻迅捷行動。我記得我們搭廂型車去亞特蘭大的機場時,他的行李箱就在身旁,於是我打電話給租車公司。一開始,對方表示找不到,我拜託他們再確認一次。再次察看時,他們發現它藏在座位底下,但那時已經接近午夜了。
我打給偉恩說:「上床睡覺,別擔心。我會想辦法及時取回你的行李箱。」
我請租車公司派一名員工搭機來底特律,對方表示礙難從命。我嘗試找快遞公司,但找不到;畢竟已經是週六深夜了。
我沒睡覺,在凌晨四點跳上計程車,打開筆電買到一張去亞特蘭大的往返機票。我一下機,立刻跑到外面跟租車公司的司機碰面領行李。拿到行李後,我回機場接受安檢,打算搭機回底特律。安檢人員攔下我,問了一大堆問題:我為什麼你只帶一個行李箱旅行?你剛搭機從那個城市過來,為何又直接飛回去?我看起來一定很可疑。誰會搭機往返,只為拿取一個行李箱?
當我準備登機飛回底特律時,偉恩剛醒來。飛機起飛前,我打電話給他,說我拿到行李箱了。
「南希,你做了什麼瘋狂的事嗎?」
我盡快趕去底特律的活動會場,還比偉恩的車早幾分鐘抵達。噠啦!我無愧於女超人的封號,總算放下心頭大石。
對那時的我來說,這一類英雄行為算是稀鬆平常。這不過是其中一個例子,說明我認真努力近乎「瘋狂」,如同偉恩所說,務必要每個認識我的人都給我甲上星星。在努力的過程中,我幾乎從未注意過自己需要什麼。我一直讓自身界線被侵犯、踩踏,一次又一次。
在我的婚姻中,這種情況尤其明顯。但當你長期否認自身需求,最後它們會冒出頭來,讓你無法再否認。亦即這些需求會以別種形式表現出來。以我來說,我透過婚外情這種行徑表達內心的需求──這是對我長期不肯設界線,所做出的回應。
為真我留出空間
外遇結束八年以後,可能毀掉人生的報應才姍姍來遲。我在聖地牙哥的機場坐著候機,準備回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家,然後報應出現了──丈夫留了一通語音留言:「我讀過你的日記,你最好尾巴夾緊一點,你完蛋了!」
我一共有七十本日記。難道他剛好讀到「那一本」嗎?有寫到八年前婚外情的那本?
我記不清楚自己怎麼搭機回家,感覺像是即將被處決的死刑犯。
我到家時,丈夫就站在門口,手上拿著我的四本日記。「我現在要把其中幾頁印下來,寄給你認識的每個人看,包括你父母和同事。」他說,「我倒要看看他們知道真正的你是什麼樣子,會怎麼想。」
真正的我。多年來,我把真正的我藏起來,努力規畫出不為自己留一點空間的生活。那一刻,想到其他人可能看到我的各種軟弱面,令我心驚膽跳,並認定其他人一旦知道「真相」,就會擯棄我;我丈夫話裡的意思正是如此。
由於我是「任人予取予求的受氣包」,那時很怕別人看穿我的本性。我認定自己必須展現女超人的形象,給身邊每個人(從家人、朋友到同事)看,我才會被愛。我必須迎合每個人的要求,像變色龍般將自身需求放一旁,務求滿足別人。我究竟是誰,我需要給自己什麼?這個問題從未出現在我的人生地圖上。
我不光是沒設界線,甚至根本沒想過該設立。這麼做會讓某人不開心,我那時以為自己承擔不起這種風險。
所以,在我丈夫威脅要讓大家知道我的日記內容後,我仍試圖挽回婚姻。那晚很恐怖,而十個月後,他把我踢出家門(附帶一提,房子是我買的,錢是我在繳)。對了,那天是我的生日。
我返家並再次試圖挽回。然後再一次、又一次。二○一○年一月十二日,他第五次把我轟出去,那次我才清醒,警告那個凡事一手包辦的受氣包不准再主宰我的人生。在第五次被趕出家門時,我終於確立了界線──我沒再回去。
那時我才開始立志成為界線達人。但這表示我不能再為了得到愛與接納,輕率應允旁人的要求或滿足他們的願望,也表示我必須學會說出實情,用更真實的方式與他人建立關係,而非用一個接一個無私的行為贏得讚嘆。過渡期很艱難,有許多跌宕起伏。但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這趟旅程沒有白費。沿著這條路走會到達自由之境,我以前從不知道它的存在。這股自由永遠改變了我的人生歷程。
界線是什麼?
界線本質上是你的終點,也是對方的起點。我將它定義成你設定的極限,明確指出你會做什麼、不做什麼,或者你肯(或不肯)接受、容忍他人的行為。(本書各章,我有時用極限/底限〔limit〕一詞,當作界線〔boundary〕的同義詞。)任何界線均是自然而然、自動產生的。當身體到達極限,人感到肉體疼痛。當心或情緒系統到達極限,我們就覺得氣憤、悲哀或受傷。界線預先載入了人類的經驗。有時人會訓練自己超越天生的極限,好比我有次參加賽跑,在一萬七千呎的高山隘口跑了十七英哩︙︙好累!但人不可能完全擺脫界線。
所以該如何知道自己天生的極限在哪裡?你一定感受得到自身的肉體界線與情緒界線。當你有完全正向的經驗,你在綠色區域;附近沒有界線。當你覺得經驗屬於中性或不太穩定,亦即你不太確定是好或壞,你在黃色區域;界線很可能離你幾步之遙。當然,也有確實很糟糕的經驗。你經歷了痛苦,可能是身體、心理或情緒上的苦痛。當中性的體驗轉變成負面經驗,你就知道自己在紅色區域,有道界線被侵犯了。
人的情緒和身體系統隨時在追蹤界線。麻煩的是(否則我就不必寫這本書了),在許多情況下,我們有意識的心智全然未察覺我們有一道界線,遑論有人越界了。出於各種原因(稍後我會在各章詳細討論),人學會了壓抑大量貯存於心和腸道的資訊(關於個人的極限,以及何時到達極限),不讓資訊進入心智或意識層面。
對界線無視(boundary blindness)的結果,便是我們的天然界線經常被人侵犯,而且大部分時候,我們甚至毫無所覺。你是否曾感到氣憤、憎惡、不想溝通或無助?這些情緒是有用的警訊,告訴我們某事不太對勁。你已經超過極限,置身於紅色警戒區。是時候沿原路返回你感到舒坦、安全、愉快的所在。此時,正面與負面經驗之間那道極為明確的天然界線,不知怎的,被人跨越了。
現在你可能想問:「負面經驗不都是因為有道界線被人侵犯了嗎?負面經驗不是人生的一部分嗎?」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沒錯」。負面經驗表示有人踩過你的界線,而且沒錯,身為人總會有些負面經驗。我們偶爾會發現自己超過極限,這是免不了的。我們會失去至親、遇到交通事故,甚至腳趾不小心踢到東西,痛得哀號。沒人會選擇這些經驗,也由不得我們控制。
話雖如此,我們並非沒有能力創造越來越好的人生。我常遇到客戶放棄維護她們的確有辦法控制的界線,說這些負面經驗難以避免,但其實並非如此。
這是本書的主旨。先別管神越界的行為,我們要來仔細探究日常的越界行為,而我們決定加以整頓。每一天,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允許別人侵犯我們的空間、時間,或引起身體與情緒上的不舒服。
所以我們該如何建立界線?只要指出早已存在的極限就可以。我們並非捏造,只是把一直以來存在於表層底下的需求和想望說出來而已。如此一來,我們便將潛意識變成了意識與覺察。我們告訴自己(和他人):我們將不再容忍某些經驗,因為這類經驗對我們而言並不健康,而且我們覺得不舒坦。找到界線,並且大聲說出來,讓我們能夠正視自己在身體、情緒、精力、心理與物質等方面的需求,照顧好自己。
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界線,以下是顯而易見的數種:
身體的界線與你的身體、個人空間、時間和隱私有關。例如,有人碰觸你的方式讓你感到不舒服,即使他並非有意,也已經踰越了你的身體界線。
情緒的界線與你的情緒需求有關,也跟別人的需求有關。例如,當你的母親嚴厲斥責你父親時,你可能不願意袖手旁觀。
精力的界線與你生命力的狀態有關。例如,感染到身旁的人那股負面能量;有些人愛小題大作,讓你喘不過氣;跟別人互動時,經常覺得疲憊不堪,彷彿精力被榨乾。
心理的界線與你的想法、價值觀和看法有關。比如你聽到某人大肆發表厭惡女性的言論,你不喜歡對方說出的話,也覺得可怕,那麼對方已經侵犯到你的心理界線了。
界線主要在於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有哪些渴望與需求。有了界線,我們感到更加自信愉快,才可能過真正想要的人生。若想在生活中感受更多喜悅,活得興味盎然,就要從建立界線開始。
內容連載
步驟一 承認吧,是你自己踰越了界線(節錄)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談到「日常界線」(這是本書的重點),基本上沒有「某人違反你的界線」這回事。對你頤指氣使的父母、令人討厭的同事或不服管教的小孩都沒有責任;是你自己要為此負責。我也不想面對這個真相。多年來,我覺得丈夫侵犯我的界線,他的行為著實令人難以容忍,他應該要感到羞恥才對。
但你知道嗎?是我默許事情發生。我多次回到他身邊,希望從同一個人身上得到不同的結果。他的確無視我的需求和願望,但只因我打開大門,他才得以侵門踏戶。
還不相信嗎?下次當你覺得某人侵犯你的界線,提醒自己,重點不在於對方的行為,而是若這種行為持續出現,你如何照應自己。
大多數人不願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負責任,但事實是,除了某些採取暴力的情況(稍後會詳細說明),要不是你默許,沒人能夠踩踏你的界線。若你認定是某人對你做了什麼事,就陷入了受害者心態。若你容許某人踩踏你的界線,那是你做出的抉擇。
抱著受害者心態,說自己的不幸都是旁人的錯,的確更令人感到安慰。但若不肯為自己的人生和界線負起責任,表示我們把自身的力量和控制權交了出去。我們變得認命,以為是命中注定;我們無法看出或許還有其他選擇。受害者心態讓我們目光狹隘,覺得毫無機會和可能性。於是,我們只能抱怨,哀嘆命運不濟。
但我們是因為陷入受害者心態,才無法突破現狀。扮演受害者可收一時之效,讓我們贏得旁人的同情,獲得短暫的慰藉。從長遠的眼光來看,我們讓自己陷入一輩子的苦痛。
我的客戶蒂娜發現自己被受害者心態困住了。她以前對家庭過度付出,沒有指出應有的界線,是她讓家人一再踰越界線。簡單地說,她需要留一些時間給自己,卻沒有這麼做,仍舊忙著烹飪、打掃、照顧家人。話說回來,她現任丈夫和女兒很懂得抽出時間給自己。
「我看到老公在男人窩裡長時間玩電腦或看影集,就覺得生氣。」她說,「我會說我想要時間寫點東西,但我一有空閒就是煮飯或洗衣服。我女兒和老公則會盡量抽空替自己充電,我對此非常不以為然。玩電腦遊戲或看電視並非我的充電方式,所以我覺得這麼做既無腦又不負責任。」
「我在建立界線的過程中最大的領悟是,發現我先生一直以來的舉動反映出我應該要為自己做的事。」她有感而發。「真相是我才是那個不負責任的人,沒有特地排出時間和空間做一些事,好讓自己活得更豐富多彩。我沒有主動為自己設下界線,只覺得氣憤、怨恨,像洩了氣的皮球。」
我的客戶蓋柏莉這麼說:「如果我沒有設立界線,就是沒有主動要求,而是期待別人替我設界線,等他們給我想要的東西。倘若對方沒給,我就既失望又失落。」
當然,要設立界線,我們必須學會坦然說不。喔,這是最難的部分。許多人恐怕從來沒想過可以拒絕別人。我的客戶瓦勒麗說,至今為止她都覺得自己無權拒絕別人,或對自己的時間、金錢、空間乃至身體設下界線。大概有很多人跟她一樣。但是,若我們不拒絕別人,等於同意別人侵犯我們的界線。
欠缺說不的能力,往往會從私人關係延伸到公事上。我的朋友黛博拉說:「我有個顧客經濟頗寬裕,但老是要我打折。要是沒有大幅降價,就像是對不起她似的。我只好這麼做,以免她不跟我做生意。」黛博拉因缺乏自我價值感,讓自己變得「便宜」。是的,我們需要資金時,可能會覺得少了一個付錢的顧客有點滿危險。一旦我們更加相信自己的價值,就有了信念和自信心。要是跟某個顧客的關係鬧僵,我們可以放手,知道自己很快就會找到下一個願意好好付錢的顧客。
我的客戶伊蓮逐漸發現她只有在覺得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情況下,才能夠設立界線。例如,若她覺得丈夫拿兩人的存款去買新車是錯的,她會跟他設立界線。如果僅是希望某幾個晚上有半小時的獨處時間,因為她無法設想在那個情境中誰對誰錯,就很難設下界線。但設立界線無關對錯,而是在於你的渴望和需求。
當我們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會更有力量做出決定,並且採取行動以滿足自身的欲望。我們採取行動避免界線遭侵犯,以脫離不利的環境。
其實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擁有更大的力量,能夠創造你想要的人生。人生中的每一刻,你做出各種抉擇,形塑人生的面貌和感受。在你決定設立界線,就朝最嚮往的生活靠近一步。當你為了息事寧人,罔顧自身的界線,你就選擇過配合別人需求的人生。你是否依照抉擇設立界線,而非抹煞界線,決定權在你。
主張你有權選擇,確實能夠扭轉情勢。一旦承認你該為自己的界線負責,就會明白在任何情況下,即使先前讓你覺得受困、窒息、動彈不得或失控的狀況,你大可選擇其他做法。畢竟,不設界線也是一種選擇!
為什麼大多數人不懂得設立界線?
跟大部分家庭一樣,我們家的語彙中沒有「界線」一詞。多數人在成長過程中沒學過界線的道理,只是默默接收混淆不明的訊息。因此,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思考界線的意義,遑論設立界線。
大部分家庭共享一切,交結纏繞,所以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應該停在哪裡,而其他家人該從哪開始。我將這種交纏的結果稱為「有毒的同理心」。我們強烈同理其他人的處境(太強烈感受他人的情緒或感覺),以致分不清我們的需求和所愛之人的需求。若我們的同理心非常充分,甚至可能變得無法區別和陌生人之間的界線,試著照顧自己根本不認識的人。
包含西方文化在內的許多文化,都用這種方式對待小孩。我們小時候看到別人──即父母和其他權威人士──被允許設立界線。而除了極為開明的家庭,大部分家庭對於小孩主張一己界線感到排斥,甚至加以責罰。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小孩大多欠缺判斷力,可能做出有害健康的決定。但這麼做很不明智,等於教我們忽視自身的欲望、限制和需求。
大人教導我們做個乖小孩最重要,你要討好別人、隨時保持禮貌、盡量聽話順從。長輩甚至灌輸小孩:自我犧牲是美德這種觀念。因此,我們長大後會覺得要對別人的快樂負責,以為自己沒有權利拒絕別人。我們透過別人的看法建立自我形象,甚至允許親近的人替我們做決定。等到我們成為父母後,便會跟子女設立親子之間的界線,但仍舊不知道怎麼和其他成人劃下界線。
看到別人不開心或生氣,表示我們做錯了什麼,必須改善狀況,這是正常的人性。但我們往往做得太過火,以為別人的欲望至關緊要,將自身的欲望視為小事。我們忽視內心的痛苦、氣憤—那是情緒的訊號,告訴我們是時候設立界線,甚至對方已經越界──反而將旁人的需求視為優先。若旁人的行為讓我們覺得不快,忍一忍就算了,我們不知道還有其他選項。我們總是寬待別人,盡量往好處想,卻從未如此優待自己。我們認為照顧別人,而非照顧自己,才算是「好人」。
大人告訴我們,這種無私是創造良好人生的法門。既然如此,為何行不通?為什麼感到稱心滿意的人少之又少?
步驟二 通盤檢視你想設立的界線(節錄)
遲遲未設立的界線
你已經知道自己的確在生活中設下了明確的界線,現在來想想你一直以來迴避的界線,也就是遲遲未設立的界線──之所以沒設,多半是因為你無論如何都要避免衝突。但是迴避衝突意謂著,為了避免設立必要界線而產生一時的不舒服,就必須忍受長期的不舒服,有時達數十年之久。
大多數人未能察覺他人越界,或者消極面對,沒有採取行動防止對方踰越界線。因此若打算設立界線,我們必須有意識地做出不同的抉擇,以採取行動。若我們長年讓別人跨越界線,就更難做到這一點。你不敢突然採取與平常不同的行動,因為對方沒料到有此改變,而且可能不喜歡。
舉例來說,打掃家裡向來由你一手包辦,你覺得太累,為此心生不滿。但你已經啞忍太久,不曉得該如何處理。或許某些親戚心血來潮就去串門子,即使對你造成不便,你也沒有拒絕過。或許上司老是在週末分派工作給你,卻沒有額外加給,而你怕丟了飯碗,只得默默接受。
我們決定不設下必要的界線,是因為認為維持和平最重要,而且擔心可能造成衝突,導致(一時的)不快。人總覺得界線難以設立,卻忘了不去設立界線也不容易,得耗費大量心力忍受糟糕的行徑,吞聲飲氣,假裝一切都好。許多人以為忍受長期的不快比較好,但正如先前的討論,當我們沒依照心意設立必要的界線,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
設想你和某人交往,卻不提出自己的需求,因為害怕一旦設下界線,心愛的人就會離開你。為了把某人留在身邊,什麼都願意做,那麼你付出很高的代價換取此人的陪伴。不光是你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還為此耗費精神、小心翼翼,唯恐惹惱伴侶。也許你可以裝作一切沒事,但你心裡很清楚。
我知道你害怕失去自己在意的人,光想都覺得可怕,因此許多人始終留在不健康的關係中,盼望奇蹟發生,讓對方能夠明白事理。但嚴酷的真相是:如果只因為你說出或主張自身的需求,這段關係就走不下去,這算是哪門子的關係?倘若這個人要你犧牲自身的需求到這種地步,才願意留在你身邊,他真的關心你嗎?我要大聲強調,你值得更好的對待。何況,如果你經常得捨棄一己的需求來換取有人陪伴,那麼獨自一人卻保有自尊或許還比較愉快。
要是你覺得這些話很耳熟,不妨想像我把雙手放在你肩上,凝望你的雙眼:你值得與真正欣賞你的人在一起,別為了另一個人而放棄自己。倘若設立界線會讓一段關係變好或破裂,你們需要針對這段關係進行嚴肅的對話。
我們過分重視其他人,意思是我們經常只想到別人的需求,絲毫沒考慮這麼做對自身造成的負面影響。大多數人繼續忍受長年的不快,直到像我一樣驟然出現人生的轉折,或者拿起一本這樣的書,開始有意識地練習設立界線。
對我的眾多客戶來說,戀情是最容易讓界線失守的人生面向,你可能也是如此。或許你主要的問題在工作上,或者跟子女有關。你可能很清楚在這個或那些面向上,某些該設的界線遲遲沒釐清。或許你在想:我根本不知道有哪些界線早就該設立。如果是後者,有可能是你跟自己的需求與欲望嚴重脫節,因此沒意識到自己在哪些方面任人踩過界。如果是這樣,我能明白。在我的婚姻裡,我丈夫規定我的飲食、衣著和運動方式,我不習慣檢視自己的欲望。若在當時有人問我的生活中有哪些遲遲沒設的界線,我大概會聳聳肩說不知道。許多年來,我可說完全沒發現自己一直在壓抑痛苦、怒氣和哀傷。
要找出早該設立的界線有幾種方式,其一便是想想若你開始顧及自身的需求及欲望,會擔心失去哪幾段關係。如此,便知道一直以來你放棄自己,以換取旁人的愛或接納。同樣地,若發現自己經常在抱怨或嘀咕,不論有沒有說出口,都該審視目前的狀況,你很可能有該設卻未設的界線。
界線金字塔
我相信你已經注意到,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處在同等位置,即使是遲遲未設立的界線也一樣。某些界線造成很大的傷害,某些讓人略感惱怒,另外一些界線介於嚴重和輕微之間。
舉一個稍微令人惱怒的例子:我有個朋友不看電視,她去探望母親時,發現家中的電視從早到晚都開著,快把她逼瘋了。因為那是母親的家,她覺得不該要求完全關掉電視,但她問母親,吃晚餐時是否可以關掉聲音,這是她的界線。她母親還是希望聲音開著(因為有益智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她也同意了。我稱這種界線為錦上添花型,意即有界線比較好,但它不致影響你的身心健康。
接著是中等程度的界線。這些界線會讓你活得更加輕鬆愉快,屬於最好要有的類型。例如,有個好友白天傳幾封簡訊給你,期待你很快回覆。但你就是無法一直放下工作,回簡訊給她,你想請她不要在工作日傳簡訊來,除非有急事。此事並不急迫,卻已經讓你對朋友產生怨懟。還有一種情況可能發生在辦公室:一群人聚在茶水間大聲談笑,恰好就在你辦公室外面,即使關上門也很難專心用電話討論事情。碰到上述情況,你想拜託這群同事待在你辦公室外面時,盡量放低音量。
最後是對你來說非常重要的界線(即基本的底線),全都是你最害怕、因而一拖再拖沒設下的界線,是你不願再忍受的行為。要是這些行為繼續下去,你會採取某種行動保護自己,甚至可能抽身離開現場。譬如,也許你丈夫每回跟你父親碰面,都要為政治問題爭論,對你造成巨大的壓力。你將內心的感受告訴他,並且讓他知道,下次他再這樣,你會離開客廳甚至這個屋子。
我最重要的界線之一是,我一醒來就要冥想,這是我想要也必須做的事。因此,我對伴侶設下界線:要等我冥想結束後,才會跟他說話。對我而言同樣重要的界線還有:別在我家抽菸,不接受小氣刻薄的批評。我的朋友安娜有一道重要界線:當姊夫脾氣又失控時,她會離開現場,不跟他待在同一處。我的客戶艾列克斯的重要界線是:姊姊若開口打探他的隱私,他拒絕回應。
別擔心,我並非要求你現在就設下任何界線。這個步驟只是先檢視有哪些界線需要設立,讓你在擬定界線之前,有機會評估自己需要哪些界線。請記住,若某個界線讓你感覺不快,你不必急著設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時間表和過程。但有一點很重要:把你覺得當時機成熟,你會想設立的界線寫下來。這是此一過程的關鍵,所以不要欺瞞自己。勇敢一點,想想有哪些尚未設立的界線,統統寫出來。
最佳賣點 : 「良性的自私會改變你的一生」
設立界線就是說出我們的需求和底限,從今天起,讓對方去承擔自己的責任與情緒。
設立界線代表你會明確指出────自己要做什麼、不做什麼,願意或不願接受他人的行為。
作者提出十個步驟,帶你有自覺地設立界線,找回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