대화의 정석: 일 관계 인생을 뒤바꾸는 대화의 기술
作者 | 정흥수 |
---|---|
出版社 |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創造幸福的對話力: 47堂解鎖關係、工作與生活的溝通課:60萬學員激賞的口語表達課!社群平台累積觀看次數突破5千萬!三星、LG、Naver、谷歌等企業最愛的明星級講師!11年教 |
作者 | 정흥수 |
---|---|
出版社 |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創造幸福的對話力: 47堂解鎖關係、工作與生活的溝通課:60萬學員激賞的口語表達課!社群平台累積觀看次數突破5千萬!三星、LG、Naver、谷歌等企業最愛的明星級講師!11年教 |
內容簡介 60萬學員激賞的口語表達課!社群平台累積觀看次數突破5千萬!三星、LG、Naver、谷歌等企業最愛的明星級講師!韓國Yes24讀者推薦9.8顆星 11年教學現場╳數十萬人親證有效真實案例╳具體練習,打造你的說話自信不只溝通,而是讓對方聽進去、產生影響力為自己創造幸福的人生! 無論科技如何進步、人際互動的本質始終如一—我們渴望被理解、被認同、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連結。當「說得好」成為影響工作、人際關係甚至人生走向的關鍵,這本《創造幸福的對話力》正是你迫切需要的指南。 本書由累積十年以上教學與實戰經驗的溝通專家鄭興茱撰寫,透過無數案例與親身體悟,揭示「對話」如何改變命運。從害怕發言的學生、面臨經營困境的企業主,到與顧客溝通不良的醫師,每個人都在學會正確的對話技巧後,迎來翻天覆地的轉變。這不是一本空談理論的書,而是一部充滿實用方法、情境範例與啟發人心故事的行動指引。 如果你也曾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該怎麼表達自己而感到挫折;如果你希望在職場中更被看見、在人際關係中更被理解,那麼現在正是機會。它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張通往幸福與成功的通行證。邀請你一起踏上這趟對話蛻變之旅,為自己的人生開啟一個全新的可能。 透過47堂溝通課,你將擁有五把開啟幸福的對話鑰匙:一、從會說話,到讓人聽進心裡的對話力 你說了很多,卻沒人真正「聽進去」?問題不在內容,而是方式。教你在會議中如何用一句話定調主軸、在簡報中避免資訊轟炸、在衝突時用對語氣降溫氣氛。提升說話的掌控力,不僅讓話語有份量,更讓你在職場與人際中掌握主導權。二、內化提問的能力,打開溝通的對話力 不會問,就等於不會溝通。從對愛人「問感受」而非「問結果」、到與同事溝通時避免尖銳提問「為什麼」,再到與孩子建立關係的「開放式問題」策略,帶你用好奇與理解為出發點,設計更有溫度的問題,引導對方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三、獲得傾聽的力量,讓關係更順暢的對話力 傾聽不是靜靜聽完對方說話,而是能反映對方的情緒、釐清話語背後的需求。教你掌握傾聽的關鍵技巧:從會議中的「邊聽邊記」筆記法,到情緒性對話中的「延遲回應策略」、遇到內心排斥的提問時,用第三者角度輕鬆回應。四、從日常對話中,修練自我與人際智慧的對話力 一句無心的話,可能讓家人受傷;一句沒說出口的感謝,錯失修補關係的機會。引導你在日常中實踐對話的細節美學,例如使用「加一句話」來中和命令語氣、在電話或簡訊中善用語調符號拉近距離、在道歉時掌握語言節奏避免二次傷害。五、真實自我對話,擁有改變世界的對話力 有深度的人,不只會講話,更懂得從「說不出話」的卡關中,回頭理解自己。作者教你透過寫日記練習內在對話、以年度十大事件剖析價值觀,甚至從閱讀中提煉語言靈感,拓展話題深度。【本書特色】1. 實戰對話技巧,幫你在人生每一場「對話時刻」創造自己的幸福 本書共有47堂課,從初次見面破冰、自我介紹、簡報、面談,到親子溝通、伴侶相處、衝突緩解、同事協調,每一堂課都對應生活中的實際情境。2. 真實案例,讓你看見「會說話的人」怎麼逆轉人生 書中收錄來自企業領袖、醫師、創業者、家庭主婦、自由工作者等親身經歷,讀者將看見好的對話方式如何改變組織文化、挽救公司危機、重建家庭關係的真實力量。3. 對話場景模擬 + 問句引導設計,練習就在當下 每堂課結尾都有實用句型與情境對話演練,幫助讀者在家庭、職場、人際中即學即用。
各界推薦 【推薦人】小虎老師(羅鈞鴻)∣知名講師、聲音教練、《有溫度的溝通課》作者王介安∣GAS口語魅力培訓® 創辦人、廣播主持人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鄭匡宇∣激勵達人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 諮商心理師藍如瑛∣知名職涯講師╱廣播節目主持人
作者介紹 鄭興茱(정흥수) 擁有14年資歷的資深主播,同時也是具備11年教學經驗的口語表達人氣講師! 為了協助大眾增進口語表達能力,目前活躍於各大平台,在YouTube和IG上開設「興按鈕」(흥버튼)頻道,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傳授說話技巧。此外,固定參與KBS的廣播節目《敞開心扉,打開話匣子》(말 트고 마음 트고),和大眾分享專業主播如何自信表達與溝通的方法。 學生時代的她,曾對說話感到極度地恐懼,但她的夢想卻是成為一名主播。為了實現內心的渴望,每天扣除睡覺時間,投入16個小時以上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這股堅持與努力,讓她得以通過主播考核,對上台發表產生自信,發聲、語調和發音變得更加清晰,說話也比以前鏗鏘有力。過去,她總屬於傾聽的一方;如今,她學會表達自身想法、主導對話,藉此改善人際關係,體驗到驚人的轉變。 10年的傳播界職涯,她不停地追求進步。作為新聞主播,理解如何清晰有力地傳遞資訊;作為購物台主持人,也能掌握說服他人的技巧。此外,她更不斷向許多優秀的專家請益,全面汲取各種口說的經驗與心得。後來,她發現若能將自己學得的說話技巧傳授出去,便能幫助到更多人,於是踏上創業與教學之路。 曾為三星電子、LG電子、SK海力士、Kakao Bank、Naver Webtoon等企業領導者分析如何有效的說話技巧,包括演講、報告、促進人際關係的溝通方法,以及高品格領導者的說話藝術等。在韓國CBS TV節目《改變世界的15分鐘》裡,曾經以「你為什麼而著迷?」為題,探討並分享實現夢想的方法。 在韓國Class101、ClassU、Inflearn和Udemy等線上學習平台,開設基礎演講、進階對話和演講技巧等多樣的課程。她善於理解學員在口語表達方面的煩惱,並以簡單且系統化的教學方式廣受好評,累積聽課人數目前已超過60萬。在學員的回饋中,許多人表示上完課後「人際關係變得更融洽」、「對話變有趣」、「能清楚表達自身想法」、「在公司獲得升遷」、「成功爭取到投資」,以及「順利通過面試」等。著有《말 잘한다는 소리를 들으면 소원이 없겠다》(書名暫譯:若能聽到別人說我口才好,此生別無所求)。
產品目錄 前言 | 為什麼現在需要讀這本書第1章 機智的提問,能創造愉快的對話01承認他人與自己的差異02問題的核心要放在「人」03在表達自身想法前先詢問理由04先問「感受」而不是「結果」05與其追根究柢,不如選擇更好的提問06對心愛之人的提問07找出問題背後的真實用意第2章 認真傾聽,關係自然順暢08真正的傾聽意味著什麼09你的故事最珍貴10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傾聽11即使對方話已收尾,也再稍微等一等12邊聽邊記錄的優點13內心排斥的提問,就以第三者角度回答14有時,先請求對方傾聽第3章 我的話語,展現出我的性情15正向的語言總是帶有力量16即使意思相同,也要把話說得漂亮17加句勝過標點符號的一句話18即使害羞,也要把感謝說出口19若不真心道歉,問題將加倍惡化20稱謂,代表個人的說話品格21當今社會避免使用的語句第4章 豐富的生活,從日常對話開始22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23「可能吧」,如魔法般自我提醒的一句話24像朋友一樣和家人對話25不期不待,不受傷害26面對約定的態度27掌握適時適地的應變能力第5章 工作能力強的人,說話的態度也與眾不同28尷尬的關係就坦然面對吧29用最有效的說服來獲得所需30贏得尊敬的領導者話術31和上司變親近的祕訣32順利推動會議的技巧33報告、電子郵件、簡訊、電話的應對技巧34成功人士共同的說話技巧第6章 優雅地處理情緒,讓對話變得更理智35為了彼此著想的拒絕36談論或聽到流言時的注意事項37將爭議最小化的技巧38不傷害自己的憤怒表達方式39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管控好情緒40在家中不該使用的措辭41介入兩人之間調解衝突時第7章 對話的力量,源於對自我的理解42寫日記,是和自己對話的時間43我的年度十大新聞選列44透過閱讀拓展視野45養成與身體對話的日常習慣46人生的指標與價值觀的力量47說出來就能實現結語 | 願我們能攜手邁向幸福
書名 / | 創造幸福的對話力: 47堂解鎖關係、工作與生活的溝通課 |
---|---|
作者 / | 정흥수 |
簡介 / | 創造幸福的對話力: 47堂解鎖關係、工作與生活的溝通課:60萬學員激賞的口語表達課!社群平台累積觀看次數突破5千萬!三星、LG、Naver、谷歌等企業最愛的明星級講師!11年教 |
出版社 / | 日月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641682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641682 |
誠品26碼 / | 2682927097004 |
頁數 / | 33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3X16.7X1.6CM |
級別 / | N:無 |
導讀 : 前言
寫給受「對話」所苦的人們
渴求精進對話技巧的人,實際上多到令人驚訝,特別是像現在能夠自由連結、交流的時代,深受「對話」所苦的人也持續增加。在社群媒體上粉絲或訂閱者愈多,彷彿就愈能讀懂人心和建立人脈,因此,經營事業的企業或機構,大多積極活用社群媒體,努力打造與群眾溝通的平台。擅長經營社群的公司,不僅收益會大幅增加,事業發展也相當順利。因此,即便需要支付昂貴的成本,仍然有許多人想探究其中的訣竅。
但是,在這個快速連結的世界裡,我們真的與他人緊密相連嗎?在人群之中,我的存在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角色?面對自己喜歡或珍視的對象,我是否能夠與他們相處融洽?該怎麼做,才能與他人和平共處呢?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初次見面的人對我產生好感?該怎麼做,才能建立並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要如何讓人們同意我的看法呢?有沒有什麼祕訣,可以讓他人心甘情願地追隨我?相信是許多人迫切希望得到的答案。
反映人際關係本質的「對話藝術」
為了解決許多人的問題,催生了這本書。出版計畫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幫助讀者大幅改善人際關係,並得以過上幸福的生活。在現今的時代,我們都更應領悟人際關係的本質,學習與之相應的對話技巧。與急遽變化的社會無關,人際關係的本質,始終保持著相同的面貌,那便是:每個人都渴望獲得認同,成為重要的存在;希望為自己珍視的對象付出愛,同時獲得對方的重視;盼望與他人和諧相處,或者祈願豐衣足食,過得比現階段更幸福。
本書完整收錄我這十一年來在授課時領悟或累積的對話訣竅,將徹底改變你原本的思維。不僅僅是交談方式,還會對生活整體產生正面的影響,這一點至關重要。在我把這種對話法實際運用到生活裡後,人生也掀起大變化,除了事業逐步擴展、收益增加外,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亦明顯改善。我開始和陌生人結交為友,喜歡及支持我的人也愈來愈多,讓我光是活著就能感受到滿足。我希望遵循本書展開練習的讀者們,都各自在工作崗位或家庭裡享受著幸福,現在,輪到你引領自己的人生邁向幸福了!
學習對話技巧後的驚人改變
未來的你,也有機會過這樣的生活!舉例來說,某個帶領七百多名員工的企業高階主管,總是忽略部屬面臨的困境。後來,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漠視會影響公司發展,於是開始將書中提及的對話技巧,實際地運用到企業裡。結果,不僅公司的獲利大幅提升,員工們也開始對工作滿懷熱情,只要遇到難題,就會來找他商討解決方案。對後輩而言,他是最好的主管,能夠獲得眾人的信任與依賴。
「他是我這二十年來遇到的主管當中,最令人敬佩的一位。」
在領悟對話技巧後,他幸福地表示:子女們也很享受和自己談天的時光。
某位內科醫師經營的醫院,在該地區非常受歡迎。某一次,他為了提醒七十歲以上的患者注意糖尿病,以繪圖的方式說明糖尿病是終身無法治癒的疾病。沒想到,有患者認為醫生的宣導意指「得了糖尿病遲早都會死」,患者的女兒在得知此事後,到共享資訊的網路社團裡批評,發文勸告大家「別去那間醫院」。後來,醫院的患者竟然瞬間少了大半,還差點經營不下去。經過那次事件,醫師開始學習書中的對話技巧,試著跳脫醫學觀點,轉而站在患者的立場發言。他不再強調糖尿病是無法治癒的疾病,而是提倡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並詳細說明改善飲食習慣的方法。後來,該醫院還躍升為地區公認最親切的醫院。
激勵人心的案例,現在主角輪到你了
我剛進職場時,也不懂得如何與同事們打招呼,是要一踏進辦公室就大聲問好、還是分別到前輩的座位上問候呢?沒有人指導我該怎麼做。陌生的業務內容,能不能向前輩請教呢?我擔心自己浪費他人的時間,或讓我因此看起來笨手笨腳。和不熟的主管搭到同一部電梯時,也不知道能聊些什麼,只好一直安靜地發呆。本以為隨著資歷愈來愈深,情況會有所好轉,但卻發現面對部屬比面對主管還要更難。我不清楚最近的年輕人關心什麼,於是刻意保持距離。
後來,我仔細閱讀了許多成功人士寫的自我開發類書,包括對話技巧、心理學、人際關係原理等。接著,我逐一分析各領域的翹楚,以及與在組織中取得成功的優秀人才接觸。不久後,我發現他們都有一項共通點:無論在哪種領域,他們的成就都離不開善於對話和經營人際關係的能力。或許,這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吧,若想登上高位,就必須獲得人們的信賴與支持。換言之,人終歸需要人。
這本書,將為你編織耀眼的未來
我把這些溝通祕訣運用到生活裡,自此過著充實的日子。世界對我張開雙臂,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人給予我支持和守護。因此,我得以挑戰更多目標,並在生活中一步步實現。我獲得許多人的信賴,忠實的支持者不斷增加,人際關係和事業蒸蒸日上。透過講座和影音,我向數十萬人宣傳改變人生的對話力,願意跟著我學習的人,也在日常中體驗到驚人的變化。他們樂於享受完全不同的人生,並且將自己的成功經驗分享出去,而我則把所有的對話訣竅,都彙整收錄到這本書裡。
這本書,是我為了你的幸福而寫。你的幸福,就等同於我的幸福,讀者因我而快樂,我也因讀者而充實。現在,立刻找個地方翻開本書吧!無論翻到哪一頁,必定都能讓你產生共鳴。這本書的所有內容,都將對你的人生有益,足以讓未來的對話變得愉快,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甚至帶來巨大的收益。真心祝福每位讀者能早日抵達幸福的國度!
內文 : 01承認他人與自己的差異
在某個綜藝節目裡,製作單位安排了五位二十~三十多歲、從未談過戀愛的男性參與。為了找出他們成為「母胎單身」的原因,製作團隊規劃一場模擬聯誼,讓這五名男性輪流與女性交談十分鐘。
男性:妳吃午餐了嗎?
女性:嗯,簡單吃了一個三明治。你吃過了嗎?
男性:啊,妳應該會餓吧。我中午吃了泡菜鍋。
女性:這樣啊。
男性:妳的興趣是什麼呢?
女性:嗯……應該是看電影吧?你呢?有什麼嗜好嗎?
男性:我喜歡運動。那麼,妳最喜歡什麼食物呢?
女性:我不挑食,都喜歡。
男性:我也喜歡美食。
對話結束後,製作團隊詢問女性的感受,得到的回答是:「有點無趣」、「感覺不到魅力」。
尋找彼此的共同點,為什麼只是徒勞?
雖然五名男性的年齡與居住地區不同,但他們皆採用相似的對話模式—以提問展開攻勢。更準確地說,是期待透過提問,找出彼此共同關心的事物;如果沒有交集,就馬上再換其他主題。
類似的情況,在我們的周遭屢見不鮮。通常在職場或聚會上,與初次見面或不熟的對象交談時,很多人會極力尋找彼此的共同點,認為只要找到共同關心的話題,氣氛就會變得緩和。他們在找出合適的主題,獲得良好的回應後,就習慣把一樣的話題套用在其他人身上。不過,對話不一定會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所以他們依舊苦惱不已。
假如你鼓起勇氣向初次見面的人提問,但對話並不順利,或者交談的過程經常中斷,支支吾吾地難以接續,那麼你很可能就是屬於尋找共同點的類型。這種對話方式的問題在於,當對方尚未充分回答完問題,你就貿然地轉換到其他主題,很可能讓對方誤會「原來你對我不感興趣」。因為每個人都喜歡闡述自己,但你卻沒給對方表達的機會。
不可否認,提問是引導對話的好方法,但提問的目的也非常重要。若透過提問來尋找共同點,這些問題的中心只有「我」,並沒有對方的存在。換句話說,提問時內心的立基點,是想確認「對方喜歡的事物」與「我喜歡的事物」是否吻合。因此,只要與我的喜好不同,就算對方正在講述自己感興趣的事,我也會瞬間切換話題。
提問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忠於提問的目的吧。假如提問的目的是為了贏得好感,那麼就要先了解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必須跳脫自我框架,把視角完全集中在對方身上,別好奇對方與我有哪些共同點,而是要把自己和對方分開來看。如果提問的出發點不再是「我喜歡跑步,他喜歡什麼呢」,而是「他在空閒時會做些什麼」、「做哪些事會感到快樂」,那麼對方回答的所有內容,就會讓你感到新鮮和有趣。
在前述的對話裡,男性詢問女性是否已吃過午餐。一聽到對方回答「吃了三明治」,馬上就接著說「妳應該會餓吧」。就中午吃了泡菜鍋的這位男性立場來看,他覺得對方吃三明治很可能會餓,但實際上根本不知道對方的感受。別一下子就斷定對方吃不飽,進一步問看看吧。再強調一次,每個人都喜歡闡述自己,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屬於這種類型,只是因為還沒遇到善於傾聽的人。別讓這種想法阻礙對話,徹底從腦海中抹去吧。假如我是範例中的男性,我會用下列的方式提問:
男性:妳吃午餐了嗎?
女性:嗯,簡單地吃了一個三明治。你吃過了嗎?
男性:嗯,我中午吃了泡菜鍋。妳會不會餓?平常午餐都吃這麼少嗎?
女性:沒有啦,我平常也吃韓食,但今天因為要錄影,所以才吃得簡單一點。
男性:原來如此。那妳想吃甜點嗎?有蛋糕和麵包。或者等錄影結束後,要不要一起去吃個飯?
針對一項主題深入提問
以午餐為題,然後順勢提出約會邀請,這就是提問的絕妙所在。此處的重點,在於針對某一主題進行深入的交談,例如「你喜歡哪一類韓食?」、「為什麼喜歡那道料理呢?有什麼特別的回憶嗎?」、「平時在家也會做飯嗎?」、「有沒有什麼討厭的食物?」、「最喜歡哪一家餐廳?」……等。別只挑其中一個問題,而是盡可能全面性地發問。
針對一個主題進行深入的對話,就可以好好了解對方,進而達到提問的目的。自己的故事,等兩人變親近以後再聊也無妨。假如真的想贏得某個人的心,就先讓對方把想說的話說完。若對方向你吐露了自己的故事,那麼對他而言,你就是特別的存在。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對話原則,也是說服他人的關鍵。
放下個人觀點,對方就會變得清晰可見。不必苦惱要提什麼問題,或者有沒有合適的主題,只要把焦點放在「人」身上即可。「他是什麼樣的人?」、「平時怎麼生活?」、「關心哪些事物?為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興趣的?」,只要抱持著好奇心,問題就會自然而然地冒出來。「在對方眼裡,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這麼問會不會有點失禮?」……類似的煩惱,都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而不是對方身上。盡量拋開自我,關注對方吧!多對自己感興趣的人提問,試著贏得對方的好感。擺脫個人框架,圍繞某個主題深入地挖掘和提問,就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許多關於雙方的資訊。當然,除了關心的事物之外,也可以進行其他有趣的對話。
承認彼此的差異,對話就能更深切
有些人只要碰到自己不關心的主題,就很難延續對話。因為什麼都不了解,所以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如果坦率地表示自己沒興趣,對方可能會感到不舒服,只好一直隱瞞下去。不過,對話時若總是想尋找兩人共同關心的事物,就無法展開深度對話,最終只會錯過眼前的對象。
從現在起,請試著放下類似的想法吧,別把自己的憂慮擺在首位。即使知道對方關心的事物與我不同,也要把焦點集中在對方身上,思考他為什麼喜歡那些事物,聽他講述自己的故事。只要跳脫個人觀點,提問就會接二連三地產出,對話也能無止境地延續。對方本來就與我是不同的個體,就連生下我的父母或有血緣關係的手足,也不一定和我擁有完全相同的喜好,不是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別再試圖找尋彼此的共同點。
在學員們面前,我經常直截了當地點破:「別妄想和對方擁有共同點。」如果懷著類似的期待進行對話,那麼只要一看到雙方的差異,就很容易認為自己與對方不合。承認彼此的不同,對話才會充滿趣味,且無論和誰交談,過程都會變得愉快。
Key Point:對兩人的差異感到好奇並發問
❶契機:發現差異點時,是詢問對方開始的契機。
❷心情:問問看對方從事該活動時有什麼感受。
❸描述:仔細詢問具體的內容。
❹類似:舉出類似的事物,確認對方是否感興趣。
Action:希望與對方變得親近時
❶契機:「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的呢?特別喜歡哪些部分?」
❷心情:「從事那項活動時心情如何?」
❸描述:「有點難想像,能說得仔細一點嗎?」
❹類似:「那你也喜歡○○嗎?」
04先問「感受」而不是「結果」
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希望能和小學三年級的兒子聊得久一點。以下是他和兒子晚餐時的對話。
爸爸:考試考得好嗎?
兒子:嗯,昨天都考完了。
爸爸:對過答案了嗎?成績如何?
兒子:嗯,平均應該有九十分以上。
爸爸:哪一科考得最高?
兒子:數學。
爸爸:英文呢?
究竟這樣的對話,可以持續多久呢?
不善對話的人,經常把焦點放在「結果」
為了表達對兒子的關心,當事人首先以近期的考試開啟話題。假如兒子的成績優秀,他打算給予稱讚;若成績不好,他則希望與兒子分享一些念書的方法,沒有任何說教或訓斥的意圖。作為一名父親,他只希望能好好和兒子交流。不過,這種方式的對話,其實很難延續下去,因為問題都有既定的答案。「考試考得好嗎?」面對這項提問,除了「好」與「不好」之外,難道還有其他答案嗎?不然就是頂嘴或發脾氣:「我不想談這個話題!」
不善對話的人,經常會拿明顯的結果或現象作為對談內容,例如「今天做什麼了?」、「去了哪裡?」、「吃飯了嗎?」。雖然這些問題的初衷是為了表達關心,但對方的回答若過於簡短或冷漠,就會讓人有種碰壁的感覺。
提問時,不妨把焦點放在「感受」上吧。所謂「感受」,指的是對某種現象或事件產生的「情緒」或「心情」。如果以「感受」作為提問,對話就可以無止境地延續,因為答案還沒有定下來。
試想一下,一起參加考試的同班同學,內心都會有相同的感受嗎?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有的孩子覺得無聊,有的孩子因為題目比預期簡單而興奮不已,有的孩子因為題目太難而煩惱,有的孩子得意地預期自己會考第一,有的孩子則是想到考完可以出遊就雀躍不已。假如真的不在意兒子的成績,只是想和他親近的話,就把提問的重點放在感受上吧。
聚焦在感受上的提問
活用「情感」、「心情」、「感受」、「感覺」等詞彙的提問如下:
「答題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在考前複習的那段期間,你的心情如何?」
「考完之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如果在提問中加入情緒詞彙,兒子將能更快地表達當時的情緒。
「答題時有什麼感覺呢?是感到有趣,還是有點迷茫?」
「在考前複習的那段期間,你的心情如何?讀書對你來說是一種享受,還是只感到鬱悶呢?」
與「情感」含義相似的詞彙還有「想法」和「心境」,可以試著這樣問:
「在解題時,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考完試和朋友聊天時,你的心情如何?」
另外,與「想法」相關的延伸詞彙則有「興趣」、「期待」等,例如:
「考完試後,有沒有哪個科目讓你特別感興趣?那個科目適合你嗎?」
「在答題時,心裡有什麼樣的期待嗎?」
各位,抓到訣竅了嗎?也可以活用其他詞彙和語句,來詢問對方的感受。
如果以類似的方式提問,兒子就會開始回顧自身的情感。只要具體詢問對方的感受,即便是不擅表達情感的人,也能輕鬆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提問非常重要,根據問題的不同,回答也會不一樣。假如對方的回答很冷漠,極有可能是自己拋出的問題過於生硬;假如對方的回答很簡短,極有可能是自己設定的題型過於單調。下一次,不妨用更具體、有溫度的表達,進一步詢問對方的感受吧。
用言語來表達關愛
父親曾問過我平時講課的狀況,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爸爸:這週妳預計到哪裡講課?
我:三星電子、LG電子、LG U+、Google新創學院,還有幾個單位正在談!
爸爸:跑好幾個地方啊……妳一天大概要上幾小時的課?
我:只有一堂的話,大約一~二小時,多的話可能會到十小時。
爸爸:十小時?天啊,那妳怎麼吃飯?
我:有時會在企業附設的餐廳吃,有時會準備紫菜包飯,在車子裡邊移動邊吃。
爸爸:工作多雖然很好,但也別讓身體太累,要記得注意健康。
我很了解爸爸的心意,知道他對我充滿關愛,處處為我著想。童年時手機尚未問世,爸爸每天都會從公司打電話回家,輪流詢問家人們有沒有按時吃飯。現在,爸爸成為了家裡的情報員,負責發送每天的天氣預報及重大新聞,以此來表達自己的關愛。不過,我還是暗自希望爸爸能多關心一下女兒的感受。
我希望父母可以這樣問我:
「講課時,哪一點讓妳覺得樂在其中?」
「連續上十小時的課應該很累吧,是什麼支撐妳繼續前進?」
「學員們從妳的課程中領悟到什麼,會讓妳覺得特別滿足?」
「講課時,哪一點最讓妳感到疲憊?有什麼想說的都可以告訴爸爸。」
「有沒有哪個人讓妳覺得很辛苦呢?」
「在開始講課前,妳通常抱著什麼樣的心情?」
「課程結束後,妳有什麼樣的感受?」
「最近妳的表情看起來很幸福,是因為做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嗎?妳覺得開心嗎?」
「最近在什麼情況下會覺得幸福?」
光是想像就覺得溫暖,彷彿和煦的陽光照射到心靈的某個角落。很多人不習慣上述的表達方式,但我相信,唯有滿足對方的需求,才是正確表達關愛的方式。每個人都渴望被愛,更希望感受到自己被愛。
即使覺得困難,也要讓自己努力看看,若對語句表現不熟,就敦促自己練到滾瓜爛熟為止。親愛的家人和伴侶,正等著你拋出暖心的提問。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很容易,不必花費金錢,也不用投入很長的時間。只要下定決心,放棄自己過去的說話習慣,專注在對方的感受上即可。只要願意開口,其實一點都不難。
「這週,你什麼時候最感到幸福?」
有一個人,總是會對我拋出這樣的提問:
「這週,你什麼時候最感到幸福?」
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時,心裡覺得非常陌生,因為過去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關於幸福的問題。雖然我已忘了當初回答什麼,但當下感受到的滿足,至今仍記憶深刻。一回想起幸福的瞬間,心情也跟著變得開朗。而他在聽完我的故事後,更積極地給予共鳴:「哦?真的嗎?太好了!很值得慶祝!妳應該很幸福吧,我也覺得很開心。」
接著,他會再向我問道:「有哪件事讓妳覺得壓力很大嗎?」某次,我告訴他:「洗衣籃裡的衣物堆積如山,我覺得壓力很大。因為一直沒時間去乾洗店,看著衣服愈累積愈多,心裡的壓力也愈來愈重。」他露出無奈的表情,一語點破核心:「那是因為妳衣服太多了,丟掉一些吧!」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的衣物是否過多。回到家後,我把大部分的衣櫃清空,然後盡量選穿可以用洗衣機洗滌、不必乾洗的衣服。現在,我會用乾洗店的APP,即時清洗那些需要乾洗的衣物,煩惱瞬間解決!
與他見面時,我的心情總是充滿喜悅與感激,因為他能夠幫助我回顧幸福的瞬間、替我紓解壓力,還懂得尊重並珍惜我的情緒。從那時起,我就積極地把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在和最近認識的朋友一起喝咖啡時,我也詢問對方:「這週,你什麼時候最感到幸福?」他的回答是:「現在!此刻的我難得悠閒,覺得很幸福。」於是,我鼓勵他「盡量享受此刻的幸福」。同樣地方法,你也可以對自己關心的對象試試看,與對方一同感受快樂,並引導他化解內心的壓力。
Key Point:將提問聚焦於情感
❶過程:提問時把重點放在「過程」,而非「結果」。
❷喜悅:詢問對方什麼時候覺得開心。
❸疲憊:詢問對方什麼時候覺得辛苦。
❹情緒:詢問對方有什麼情緒、感覺、心境或想法。
Action:與珍視之人對話時
❶過程:「過程中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❷喜悅:「什麼時候最讓你感到開心?」
❸疲憊:「什麼時候最讓你覺得辛苦?」
❹情緒:「當下的你產生何種感覺?」
最佳賣點 : 60萬學員激賞的口語表達課!社群平台累積觀看次數突破5千萬!
三星、LG、Naver、谷歌等企業最愛的明星級講師!
11年教學現場╳數十萬人親證有效╳真實案例╳具體練習
打造你的說話自信,不只溝通,而是讓對方聽進去、產生影響力
為自己創造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