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茶易.九分春 | 誠品線上

太極.茶易.九分春

作者 吳達人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太極.茶易.九分春:◎代理經銷白象文化在一杯茶湯中,悟天地之道。太極之柔剛,易道之變化,茶湯之清和,靜中見真。由茶入道,由靜返觀天地,字字溫潤,處處藏道。寫給渴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在一杯茶湯中,悟天地之道。太極之柔剛,易道之變化,茶湯之清和,靜中見真。由茶入道,由靜返觀天地,字字溫潤,處處藏道。寫給渴望慢下來的現代心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觀復墊山長・九分春創辦人精研太極、易道、茶道,橫跨管理與哲學實踐, 著有多部東方智慧著作,曾獲世界太極賽雙亞軍肯定。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 茶易相融,太極人生 苑廣寧觀他在與觀自在 魏元珪教思無窮 劉君祖在動靜之間尋覓生命的圓融 卓靜在科技與文化之間,品味太極與茶的智慧交會 陳冠廷第一章 南方有嘉木-戲說茶聖一、二事第二章 法象第三章 世間情第四章 明明之德第五章 氣味動人心第六章 茶魂第七章 借物傳意 借景抒情第八章 茶和天下第九章 太極茶第十章 九分春第十一章 五行茶席第十二章 悟太極第十三章 後記 易有太極

商品規格

書名 / 太極.茶易.九分春
作者 / 吳達人
簡介 / 太極.茶易.九分春:◎代理經銷白象文化在一杯茶湯中,悟天地之道。太極之柔剛,易道之變化,茶湯之清和,靜中見真。由茶入道,由靜返觀天地,字字溫潤,處處藏道。寫給渴
出版社 /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9977604
ISBN10 /
EAN / 9786269977604
誠品26碼 / 2682979910009
頁數 / 10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苑廣寧(台灣清華大學科管院EMBA教授 Honeywell公司前亞太地區總裁):
一杯香茗融通易道,太極人生氤氳詩意。

◆魏元珪(前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者,靜觀自照,茶湯如鏡,映出人生真諦。

◆劉君祖(咸臨書院 山長):
本書易道、太極道、茶道三者巧妙融會,易理洞徹,行文從容清新,令人讀之不倦。

◆卓靜(謙亨齋主、國家高級茶藝師):
作者在動靜之間尋得生命圓融,在茶香中療癒心靈。

◆陳冠廷(工研院 產服中心 經理):
以太極茶道觀照數位時代,為高壓社會注入溫潤的人文思辨。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南方有嘉木-戲說茶聖一、二事
  公元733年正值大唐第二盛世-唐玄宗開元之治。時湖北省竟陵湖口邊有大雁環繞,夾雜著嬰兒的哭聲。龍蓋寺智積禪師正在附近,尋聲找到此兒,久候無人,遂將此兒抱回寺中安頓,後托檀越李儒公收養。此兒後來即是華夏茶聖-陸羽。
  陸羽幼時隨智積禪師習佛,卻不喜出家。自學《易經》,自占易卦取名,得「蹇」卦變卦「漸」卦。「蹇」卦是水山蹇,山上有水,「漸」卦風山漸,有鴻雁之象,陸羽於嬰兒時由雁群庇護,此非天意?「漸卦」上九爻【其羽可用為儀】,這一句爻辭就成為陸羽後來的姓、名、字的來由。
  盛唐時期,飲茶風氣鼎盛,卻無一定章法。
  中國人喝茶時間很久遠。《神農百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明代名醫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認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但茶性屬寒,未經炮製之茶葉並非任何體質皆可生飲。後來發展出不同製茶工藝,轉換茶性。隨著發酵程度越重,茶也會越來越溫和。
  幾千年來飲茶文化,從市井祭祀、藥用,至唐代由僧人傳至宮廷,大唐皇帝皆雅好飲茶。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遠嫁藏王松贊干布之時,唐太宗就以茶作嫁奩,開啟了西藏飲茶之風,成就了一段茶史佳話。
  而茶也作為婚姻聘禮亦漸成風俗,稱為「下茶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茶品愈多,製法更精進,品茗與文人、僧人、達官貴人相結合,儀禮愈繁,「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之說(唐 李肇 國史補)。是有【貢茶】,陸羽【茶經】傳世。
  陸羽好茶。著《茶經》分成三卷,卷上含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卷中寫茶之器,卷下兼有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各目。

  《陸羽茶經-六之飲》點明,【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指出-人,未能善盡天地造物之精妙,而暴殄天物,粗制濫造。人應是【天工開務,人其代之《尚書·大禹謨》】,以利用厚生。且茶是「日月之精華」集天地之靈秀;在制茶工藝上,陸羽提出有九大關鍵:【茶有九難,這九難,一是造茶,二是辨茶,三是茶具,四是炭火,五是用水,六是炙茶,七是碾茶,八是煮茶,九是飲啜。】所以一杯好茶,有著【絜靜精微而不賊】之德性。
  陸羽列舉了從茶葉製作到飲用的九個關鍵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極高的技藝與專注力。這九難分別是:
  一、造:茶葉的採摘與製作。
  二、別:茶葉的鑑別與分類。
  三、器:茶具的選擇與使用。
  四、火:煮茶時火候的掌控。
  五、水:煮茶用水的品質。
  六、炙:茶葉的烘焙與處理。
  七、末:茶葉的研磨。
  八、煮:煮茶的技巧與方法。
  九、飲:飲茶的方式與禮儀。
  陸羽細述茶事,有系統整理出【茶】之生態系統,自此奠定華夏茶飲發展綱領。
  陸羽煮茶以自製風爐煮茶,他如此描述「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離於中』,一足云『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聖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以為通飈漏燼之所,上並古文書六字:一窗之上書『伊公』二字,一窗之上書『羹陸』二字,一窗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
  『坎上巽下離於中』即是【水、火、風】;鼎型是調和鼎鼐,所以『體均五行去百疾』,是易經第五十卦-【火風鼎】;揭櫫【茶能養生、茶和天下】之意。
  『聖唐滅胡明年鑄』知此爐當在唐代宗即位,安史之亂結束(763)後一年鍛鑄的。
  鼎開三窗「伊公、羹陸、氏茶」意比商朝名相伊尹,協佐商湯消滅暴君夏桀。伊尹出身卑微,也是被拋棄在伊水邊的嬰孩。陸羽也是水邊之棄嬰,有大雁庇護,即有鴻鵠之志。以陸氏茶去類比伊公羹,是以【茶和天下】之大志。
  南方有嘉木;為火風鼎卦,南為離火;茶樹為巽木,也為風;爐上有水是【水火既濟】之象,茶之道即在【天人之際】互動,以茶明道,進而載道,於水火陰陽對立與協調中體悟【天、地、人】三才之和諧。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在一杯茶湯中,悟天地之道。 太極之柔剛,易道之變化, 茶湯之清和,靜中見真。 由茶入道,由靜返觀天地, 字字溫潤,處處藏道。 寫給渴望慢下來的現代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