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套書 (2冊合售) | 誠品線上

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套書 (2冊合售)

作者 金南今/ 谷川嘉浩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套書 (2冊合售):◤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當帳單比詩集更厚、當自信比畫布還薄、當房價比小說結局更狂、當放棄人生比放下手機更容易時,讓梵谷、海明威、安迪沃荷、杜斯妥也夫斯基陪你度過『生計』比『詩與遠方』更重要的每一天 ‖如果你也是在平淡的生活裡找刺激、找意義、找存在的人之一,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 ꧁23位藝術家,用自身經歷向平凡人傳授,過好每一個平凡的日子,也是藝術。꧂ ◆想做的事 VS 擅長的事,難道不能兩者都不放棄? 巴爾札克想當老闆但只能靠寫小說還債;佩索亞日日待在狹小的辦公室,只能用心去旅行;卡夫卡在保險公司上班,但寫作才是他的最愛……愛與生計,要如何才能對得起自己的心? ◆是活出價值,還是活出自我? 明明可以邊度假邊工作,海明威卻選擇邊度假邊成為窮光蛋小說家;拔了一萬顆牙的余華,將目光從口腔轉向窗外的那一刻決定要開始寫小說;活躍於相機發明時代的竇加,又要如何找到自己身為畫家的意義? ◆人生無法掌控,何不讓失控成為風格? 莫內將白內障轉化為繪畫風格;安迪沃荷有囤積癖必須不斷消費才能活下去;杜斯妥也夫斯基被賭癮控制多巴胺;達利永遠與全世界唱反調……人生不可能不出點差錯,既然如此,何不放鬆一點掌握? 你是否也是白天靠技能生存,晚上靠熱愛發電續命?做討厭的工作,出賣自己的靈魂,但還是有著不敢相信會成真的夢? 在社會上摸滾打爬要靠多張臉孔,精彩亮麗的活法當然也可以不只一種, 如果你也還沒放棄找到出路,只是偶爾不想上班,那我們就在這本書裡相見。◤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你不是寂寞,只是忘了「如何孤獨」永遠在線,卻依然寂寞網路、手機讓人與人互動零距離卻也奪走了我們享受獨處的能力 【哲學x神經科學x心理學x社會學】 從《新世紀福音戰士》、村上春樹到尼采 職業哲學家帶我們踏上一場迷路的冒險 用哲學尋回「失落的孤獨」 「你們受夠了自己,你們的拚命工作只是一種自我逃避罷了。」——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在時隔近兩百年的今天, 尼采精闢的見解仍一針見血地刺痛了忙碌卻迷惘的現代人。 訊息通知源源不絕,寂寞卻從未離開。 如果行程表一片空白,就彷彿自己毫無價值。 現代人被娛樂刺激與資訊淹沒,甚至沒有空停下來思考: 「我為什麼寂寞?為什麼焦慮?」 其實,我們的寂寞與焦慮全都源自這一點: 我們忘了如何「孤獨」。 孤獨是處理內在情緒的重要媒介。 是我們了解與塑造自己的過程。 職業哲學家谷川嘉浩從哲學、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觀點出發, 結合小說、動漫作品,重新拆解現代人的困境。 從《新世紀福音戰士》、村上春樹、 尼采、漢娜・鄂蘭、奧特加等哲學家的思索…… 探究我們如何失去了與自己安靜共處的能力, 帶領我們透過哲學思考, 將寂寞轉化為自我對話的契機。 跟著現代哲學家踏入哲學大地, 開啟尋找「失落的孤獨」的冒險巡航!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作者簡介金南今(김남금) 研究所主修法文,畢業後短暫教過英文,後辭職進入電影研究所研究電影理論。因為職涯沒有連貫性,所以喜歡同樣過著多面貌生活者的人生故事。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習慣從與一般人生活相似的電影或書中人物汲取智慧。雖然一有空就想旅行,現實中卻只能偶爾為之,所以主要透過書和電影進行時空旅行。身為背包旅行的第一代,她去了三十個國家自由行。相信所有沒連貫性的「小實踐」是生活的力量。曾經編輯講述平凡女子內心故事的獨立雜誌《姊姊們的花園(언니네 마당)》。目前除了寫作工作,也在圖書館、終生學習館、首爾市50 Plus 基金會(Seoul 50 Plus Foundation)講授寫作和旅行人文學。著有《歡迎,來場初次獨自旅行吧?(어서 와, 혼자 여행은 처음이지?)》和《不婚的體質(비혼이 체질입니다)》。部落格:blog.naver.com nemonessEmail:[email protected]譯者簡介陳宜慧政治大學韓文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譯有《魔女麵包店》、《不專精,讓我更多薪》、《召喚財富的思維Wealthinking》等書,以及數本多譯試題與解析。敬請賜教:[email protected]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作者簡介谷川嘉浩 1990年出生。居住於京都市的哲學家。 京都大學大學院人類・環境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畢。人類・環境學博士。現任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美術學部設計科特任講師。 雖為哲學家,但活動領域不限於哲學本身。他將個人特質與哲學技能橫向延展,不僅從事媒體論、社會學等跨領域研究與設計實務教學,也經常與企業協作。 著有單著:《鶴見俊輔的語言與倫理:想像力、大眾文化、實用主義》(人文書院)、《信仰與想像力的哲學:約翰・杜威與美國哲學系譜》(勁草書房)。合著作品包括:《讀書會教室》(晶文社)、《輕鬆報告》(人文書院)、《未來設計與哲學》(勁草書房)、《媒體・內容・研究》(NAKANISHIYA出版)、《新世紀福音戰士與哲學》(Open Universe)、《東亞大學的全人教育》(Routledge)等。此外,也翻譯了馬丁・哈馬斯利的《質性社會調查的兩難:赫伯特・布魯默與芝加哥社會學傳統》(勁草書房)。(以上書名均為暫譯)譯者簡介陳聖怡曾留學東京。享受有日文的生活。2013年開始踏入譯界,熱愛筆譯,譯作已逾百冊。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序言 那群不是尋找答案,而是尋找自我的藝術家們,告訴我們如何肯定自我的生活自我肯定人生論的第一部:工作還是得做,但是令人厭倦的工作也可以成為神聖的工作在擅長的工作和想做的工作之間猶豫不決的時候:在巴黎為生計打拼的巴爾札克做每件事都失敗,自信心跌入谷底的時候:不斷挑戰與失敗的安藤忠雄不滿意工作,想要轉職的時候:從拔牙師變成說書人的余華被自己的缺點扯後腿的時候:將工傷昇華為個人特色的莫內勉強上班,每天都很痛苦的時候:布拉格的斜槓之王,卡夫卡想逃避工作的時候:窮困潦倒的工作度假先驅,海明威不斷離職,如同標上D.C.記號 :作曲的上班族,巴哈自我肯定人生論的第二部:被關在日常監獄的人VS戰勝日常的人沉迷於某種興趣如同獲得救贖的時候:德國富森小鎮的建築癡,路德維希二世對今生不滿的時候:里斯本的「內心旅行家」,佩索亞想要在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中尋找意義的時候:安靜的鬥士,梵谷只有消費才能活下去的時候:被物質困住的安迪‧沃荷日常的束縛頻頻橫越在我面前的時候:像零售業者般的電影導演,安妮‧華達想要找回被多巴胺偷走的專注力時:賭徒杜斯妥也夫斯基覺得自己被家人消耗的時候:與母親惡言相向的哲學家叔本華當人生被匱乏左右的時候:蒙馬特的畫家羅特列克自我肯定人生論的第三部: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成為世界的一部分因無法癒合的傷口而疲憊的時候:日記大師克里斯多夫‧雅歌塔找不到適合自己個性的工作而不知所措的時候:紀實攝影師尤金‧阿傑特因為無法與人好好相處而煩惱的時候:天才哲學家維根斯坦想背地裡抱怨的時候:罵人成精的作家查理‧布考斯基在支離破碎的日常生活中需要來點刺激的時候:貧窮的紐約客海倫‧漢芙在Chat GPT時代,因為跟不上變化的速度而煩惱的時候:被速度感迷惑的畫家愛德加‧竇加覺得與他人不同的自己看起來很奇怪的時候:怪才達利因為現實中的自己與理想不同而痛苦的時候:素描天才埃貢‧席勒◤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前言 「你們的拚命工作只是一種自我逃避」哲學熱潮,其實是大眾渴望學哲學的真實呼聲學習哲學,就像參加一趟「未知大地」的觀光導覽人必定會在人生的某一處止步就算當下沒有生病,世界上也不能沒有醫生生活卡關時,哲學就是你的「心靈常備藥」哲學=一鍵安裝兩千五百年份的問題解決力➤第1章 手機時代的哲學生存課: 迷路或遇到喪屍都能活下去的方法聚在一起高談闊論,卻無意聆聽別人的現代社會「悶在心裡自顧自得出結論」的現代人現代人都是「充滿自信的路痴」我們都活得像喪屍電影裡出場即死的角色抖腳、轉筆、滑短影音:「單調、重複、立即滿足」的陷阱為何「複雜難解、難以消化」的情緒很重要「糾結」的情緒能帶來心靈養分──東畑開人的觀點手機時代的哲學生存術: 學會與糾結共處踏上哲學的「冒險」:向《哈利波特》學習專欄 大眾社會理論、媒體理論與客體關係理論➤第2章 哲學不是一個人苦思──不懂這些,別說你懂哲學哲學不等於獨立思考?哲學家也會看Netflix、穿馬汀鞋當獨立思考淪為平凡與荒謬的製造機管他是不是「獨立」思考,思考的「深度」才是重點思考也需要專業技術:「學習哲學」與「探索森林」的異曲同工之妙哲學不是考試或猜謎:別再背答案,哲學要你學會「想像力」踏入哲學森林的生存裝備:以知識為地圖,想像力作指南針學習哲學,就是「跟天才借腦袋」哲學不是自由發揮:亂解讀才是真亂來當我們嘗試理解哲學:兩個常見的絆腳石要破框,得先知道框架長什麼樣:讀哲學別抄捷徑,懂全貌才是真理解缺乏想像力,知識不過是無用的資訊:「意義建構」的重要性打造腦中的「寶可夢圖鑑」:「想像力」就是你的戰鬥力,收集愈多愈無敵在心裡種出一座庭園:建構內在的多樣性踏上哲學冒險前的三個注意事項1 思考也需要練習(別追求立即獲得成果)2 掌握「詞語的正確用法」,才算真正理解概念(別「硬拗」成自己的意思)3 哲學用語,要照哲學家的意思來解釋(先忘記詞語的慣用用法)專欄 實用主義的哲學觀➤第3章 永遠在線,卻依然「寂寞」──你不是寂寞,只是忘了「如何孤獨」手機時代,我們都失去等待的能力永遠在線,卻感覺孤單一人:網路創造的「假連結」注意力渙散的元凶:多工處理注意力經濟與手機奪走了我們的專注力為什麼我們害怕獨處?──手機時代中失落的「孤獨」「在沉默中與自己同在」──漢娜.鄂蘭的哲學「寂寞」,現代人注定的報應孤獨是處理情緒的重要媒介情緒不是垃圾訊息:別急著排解情緒,學習凝視與反芻自己即便在開心的時刻,依然需要孤獨為什麼我們愈忙愈空虛?──利用所有碎片時間,真的讓你更充實嗎?手機正在鈍化我們對情感的理解力如何避免扼殺重要的感受──《龍爭虎鬥》的啟發①「不要想,去感覺!」的真正含義──《龍爭虎鬥》的啟發②別被指尖迷惑──《龍爭虎鬥》的啟發③專欄 孤獨與孤立的價值,為何需要被重新認識?➤第4章 「嗜好」是最好的孤獨練習參與一切,卻失去自己:FOMO的陷阱情緒理解無法即時完成寂寞如何支配我們──《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哲學①「嗜好」是寂寞的處方──《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哲學②沒有人真正寂寞:讓「他者」住進內在──《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哲學③嗜好讓我們與多重自我相遇──《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哲學④透過嗜好,重新認識自己──《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哲學⑤作家與作品的談話:創作中的自我對話在創作中,與另一個自己展開對話不斷創作直到滿意為止,就是最好的自我對話練習故事就是因為無法解釋才有趣:村上春樹教我們擁抱「糾結與未知」在砲擊下思考:擁抱不確定性的「消極能力」活在變動的時代,我們都需要「消極能力」帶著疑惑前行,才能開啟自我對話哲學思考,就是培養與未知共處的能力站在同一片砲擊下,才懂哲學家的思想專欄 我為什麼要將哲學與動漫、小說結合➤第5章 為什麼我們忙碌卻空虛?──社會文化如何製造我們的焦慮「忙碌」是空虛的表現?──帕斯卡與餘興的哲學「消遣」只是為了逃避無聊與焦慮疫情奪走了我們的「消遣」過度專注於嗜好,也是一種逃避自我啟發的陷阱:過度正向思考,可能通向憂鬱「為自己負責」,會淡化有毒的社會背景「持續成長、靈活適應」對心理健康的危害賈伯斯的忠告一點都不可靠聽從內心的聲音?那只是自言自語讓契訶夫告訴你「聽從內心」有多危險別再相信「我變好了,世界就會變好」過度關注內在,其實是在阻礙自我對話注意力經濟跟過度自我關注是絕佳拍檔(真是個壞消息)專欄 後福特主義對現代人的影響:愈連結,愈寂寞➤第6章 當手機帶來的麻痺感退去,「無聊」正在提醒我們改變「快樂的倦怠」無法真正消化焦慮手機造成的「軟性昏沉」給我們短暫麻痺,也讓我們趨近憂鬱網路刺激的戒斷症狀:無聊倦怠又注意力渙散的現代人,最容易被手機綁架凝視情緒的重要心聲未必都是「正向的」允許焦慮停留情緒的裂縫,提醒我們改變面對無聊的正確態度──向享受隔離生活的盧梭學習維持「自治」,享受孤獨嗜好不只帶來樂趣,有時也彰顯「痛苦」面對「痛苦」可以使人溫柔對抗痛苦過去的過程至關重要──電影《在車上》的啟示在高壓環境下被迫隨機應變的真嗣,就是我們的寫照人的理解有極限,我們總是不完整正因無法完全了解,人類才會渴望了解哲學是享受持續求知的樂趣專欄 存在主義.客體關係理論.消費社會理論的搭配➤結語寂寞讓我們孤身一人孤獨與嗜好不是萬靈丹手機與社群媒體,模糊了我們的多元性同伴與信賴的重要性形塑自我,就像一場即興演奏➤後記

商品規格

書名 / 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套書 (2冊合售)
作者 / 金南今 谷川嘉浩
簡介 / 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套書 (2冊合售):◤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誠品以「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為核心價值,由推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ISBN10 /
EAN / 8667106523233
誠品26碼 / 2683018152008
頁數 / 528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21×3.7cm
級別 / N:無
重量(g) / 662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不想上班的日子就讀卡夫卡◢
+
◤手機時代的孤獨哲學◢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