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生活的一天: 只要比昨天更好一點, 就可以了。找回自我肯定的內在力量, 學會在意自己就好的68個練習 (新裝出發版) | 誠品線上

好好生活的一天: 只要比昨天更好一點, 就可以了。找回自我肯定的內在力量, 學會在意自己就好的68個練習 (新裝出發版)

作者 中島輝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好好生活的一天: 只要比昨天更好一點, 就可以了。找回自我肯定的內在力量, 學會在意自己就好的68個練習 (新裝出發版):★系列作銷售突破700,000本★日本最懂得讓你「喜歡自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系列作銷售 突破700,000本★日本最懂得讓你「喜歡自己」的心理諮商師,一本「連喜歡的事情都提不起勁」的時候該看的書。☆★☆‧─‧☆★☆‧─‧☆★☆察覺「不太對勁」的內心求救訊號,學會不內耗也不比較的轉念思考,設下界限的自我照護練習。※初版書名:自我肯定的情緒清理練習※「自我肯定」,其實就是認同「做自己就好」!原諒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接受自己原本的樣貌,坦然地欣賞他人而非與之比較。中島輝心理諮商師發現,在日常生活中累積的負面狀態和情緒,如果置之不理,便會影響自我認同,想法和作為漸漸消極,形成惡性循環;在充滿壓力的現今社會,這些乍看沒什麼的小事,會漸漸壓垮你的情緒,忘記自己不需要和任何人比較。書中提出了68個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肯定感的練習,建立脫離負面情緒的力量,學習清理不安和低落的感受,藉此保持身心安定的自我照護提案。◆結合腦科學原理,讓今天變成好日子的實作提案──(1)清理不安情緒的轉念思考練習。→不要否定負面心情的產生,接受之後,停止責怪、貶低自己。(2)提升自信的心理強化練習。→從小事情開始累積成就感,認知到「其實,我很棒」!(3)拒絕有毒的人際關係,脫離容易受傷的相處模式。→不要勉強和「不合拍」的人相處,先妥善處理自己的情緒。(4)修復疲憊身心的日常保養。→對這麼努力的自己,更好一點!不僅打理外表和放鬆,維持健康也是善待自己的方式。(5)打造滿足感的快樂生活提案。→除了懷抱感謝與讚美他人的能量,也要重視自我的感受。(6)立刻提升正能量的12個習慣養成。→利用生理和心理機制,建立每日重設情緒基準的「儀式感」,避免負面狀態累積。◆結合腦科學原理的專業心理諮商師建議,立刻實踐「清理情緒」‧講壞話、抱怨等等的負面情緒會傳染,不要聽也不要講,用寫下來的方式抒發,比口說有用得多。‧把情緒「數值化」,幫助自己在各種情緒之下,客觀地評估自身當下的狀態。‧自我分析「感到低落」的情況和反應,建立「負面情緒來臨」的SOP,避免直接導向「自我否定」的想法。‧換個角度,把自以為的缺點,變成優點!例如:「不擅閒聊的句點王」→「善於傾聽的好聽眾」。‧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吧!運動時,不只能分泌感到快樂的多巴胺,更能得到「今天也有運動」的達成感。‧把喜歡的物品或香味,放在公司或家裡;小盆栽、喜歡的圖片/海報、安定心情的香氛等等。【特別收錄:打起精神的一句魔法】話語,是提高自我肯定感的重要關鍵之一,心理諮商師特別整理幾句在不同時間、場合的一句話魔法,立刻充滿自信、正面的情緒。〈每天起床後〉「享受今天!」用好情緒開啟一整天。〈感到沒把握、不安時〉「船到橋頭自然直!」減輕大驚小怪的情緒。〈鑽牛角尖時〉「啊…就算了啦~」立刻放下煩惱和不安的超有用一句話魔法。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王介安|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廣播主持人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劉仲彬|臨床心理師鄧善庭|諮商心理師鄭雅文|英國IFA國際芳療協會認證校長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中島輝奇蹟諮商心理師、自我肯定感權威、心智訓練網「torie」代表理事、「肯定心理學協會」代表。擅長用腦科學和NLP結合心理學的方式,研發出獨創一格的輔導手法。至今以導師身分指引過15,000多名個案,對象包含日本職業足球員、上市公司企業老闆等。在日本,中島諮商師著作「提高自我認同感」的系列書籍長據暢銷榜,系列作銷售累計超過70萬冊。目前致力於將自我肯定感的重要性介紹給所有人,努力推廣「人人都能重視並提高自我認同感,坦蕩自在的生活」;負責「肯定心理學協會」與探索新生活方式的「輝塾」營運工作,以及「自我肯定感諮商講座」、「自我肯定感筆記講座」、「自我肯定感講師講座」等主持工作。.中島輝官方網站:www.teru-nakashima.com .「肯定心理學協會」ac-jikokoutei.com.「torie──無論是興趣、證照或副業,都能讓你發揮所長」toriestyle.com譯者簡介蔡麗蓉樂在堆疊文字之美,享受譯介語言之趣,盼初心常在,譯作年年增長。E-MAIL信箱: [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內心感覺「不太對勁」的 求救信號如何閱讀本書【序章】打造「自我肯定感」的六大感受01「自我肯定感」是決定生活品質的關鍵02 自我肯定感低的人,無法為自己而活03可以靠後天提升的自我肯定練習04「自我肯定感」高低程度檢測05打造「自我肯定」的關鍵六感【CHAPTER 1】清理不安情緒的轉念思考練習01只要意識到「現在狀況不太好」,內心就會瞬間變輕鬆02別總是想要克服過去的創傷,先放著不管也可以03透過「自我認知」分析失敗,就能往下一步邁進04失敗後感到痛苦時,寫「檢討筆記」停止自我否定05苦於不安與恐懼的情緒時,試著專注於「當下」06感到不安及焦慮時,試著將負面情緒數值化07嫉妒別人時,轉換立場確認自己的真心想法08焦躁情緒高漲時,將心情全寫在筆記上09用表單分析找出問題來源,排解不安情緒10大聲說出「我受夠了!」瞬間切換負面情緒11注意到「時間終將會過去」,度過當下的辛苦時刻12難過時,試著從高處俯瞰一切【CHAPTER 2】提升自信的心理強化練習01想要有所改變時,和自己簽訂合約書吧!02運用「心像練習」,明確地列出該做的事03對外表感到自卑時,放大其他的優點看看04將缺點轉為優點,就會知道自己的強項05寫下四季願望筆記,讓夢想順勢實現06想像未來的樣貌,釐清現在該做的事07找出作為判斷標準的「指標人物」08寫「幸運筆記」練習發掘小確幸09活用腦科學特性的「好習慣養成法則」10在一天結束時,記下三件好事【CHAPTER 3】脫離容易受傷的相處模式,拒絕有毒的人際關係練習01用「生涯規劃圖」編列個人年表,建立自信心02與常常口出批評的人,要保持距離!03分手後,想想「單身的好處」吧!04想像負面的記憶「咻」地被丟進垃圾桶裡05有效解放憤怒情緒的五個步驟06心浮氣躁時,試著在口罩底下嘴角上揚07生理期情緒焦躁時,摸摸柔軟物品讓心情平靜下來08與人交際往來卡關時,換位思考試試看09怒不可抑時,先在心裡默數六秒〈與人相處的特別專欄〉01親子關係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肯定感?02男女關係 當對方表示「負擔重」時,自己如何擺脫戀愛依存症?03夫妻關係 夫妻常吵架,如何解決懷孕期間的不安情緒?【CHAPTER 4】修復疲憊身心的日常保養01早上喝杯白開水,神清氣爽地醒來02一週一次的特別保養,好好呵護自己03每個月去一次髮廊,單剪瀏海也好04泡澡時加入香氛精油,好好恢復精神05透過淋巴按摩,消除亞健康的不舒服06利用效果顯著的熱石按摩深入放鬆07讓大腦休息、消除疲勞的頭部按摩08適度運動讓心情保持正向積極09從飲食中攝取色胺酸 ,維持心理健康10練習正念,清除每日累積的煩躁情緒11出門時,偶爾嘗試不同的打扮風格【CHAPTER 5】打造滿足感的快樂生活提案01記錄飲食日記,選擇對自己有益的飲食內容02累積與他人的良好交流,也能提升自我肯定感03每週安排一天,做到五件好事04一天一次讚美身邊的人,讓幸福擴散出去05多多發掘別人的優點,並寫在筆記上06寫信感謝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07養成一天感謝一次的習慣08將喜歡的東西擺在桌上激發動力09每天花五分鐘,打掃平日常用的地方10用一場小旅行放鬆身心或者重振精神11感覺煩躁時,試著專心把一張著色畫上色12挑選衣服時,詢問店員的意見看看13每週一次享用愛吃的美食,分泌「幸福賀爾蒙」14戴上喜歡的配飾,有助於提升自信【CHAPTER 6】立刻提升正能量的12個習慣養成01起床時,用「雙手高舉」的姿勢提振精神02早上起床後猛力拉開窗簾,開啟自信的一天03讓身體快速放鬆、不累積疲勞的小保養04常說「放心/開心/沒問題」,讓心情自然放鬆05心靜不下來時,安靜聆聽單調音樂放鬆一下06先選好明天要穿的衣服,有助於展開充實的一天07事先將「犒賞自己的清單」列出來08安排「數位排毒」的時間,遠離智慧型手機09享受「追星活動」,增加日常生活的趣味 10留一段放空的時間,有效解除大腦疲勞11將書中喜歡的句子,謄寫在筆記上12心情沮喪時,買束花給自己〈特別收錄〉打起精神的一句魔法

商品規格

書名 / 好好生活的一天: 只要比昨天更好一點, 就可以了。找回自我肯定的內在力量, 學會在意自己就好的68個練習 (新裝出發版)
作者 / 中島輝
簡介 / 好好生活的一天: 只要比昨天更好一點, 就可以了。找回自我肯定的內在力量, 學會在意自己就好的68個練習 (新裝出發版):★系列作銷售突破700,000本★日本最懂得讓你「喜歡自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680803
ISBN10 /
EAN / 9786267680803
誠品26碼 / 2682982339002
頁數 / 192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21 *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導讀 : 【前言】感覺「不太對勁」的內心求救信號
  冒昧地請教大家:你會隨時關心自己過得好不好嗎?
  「心裡總是亂亂的,一直惴惴不安。」
  「每天早上都爬不起來,提不起精神。」
  「和人說完話後,會莫名覺得心好累。」
  雖然情況不嚴重,可是內心總是靜不下來,一直覺得哪裡怪怪的,「和平常的自己不太一樣」的時候,說不定就是你的內心正在向你尋求協助的求救信號。
  內心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原因可能是「自我肯定感」起變化了。所謂的自我肯定感,就是能夠如實接受自己的感覺,總而言之,就是能讓人活下去的心靈能量。
  自我肯定感低迷的時候,任何想法及行動都會變得消極,凡事都容易負面思考。不敢面對自己的壓力以及身心狀態,不去理會自我肯定感低落的問題,將無法從痛苦的日子裡得到解脫。想在現代這個充滿壓力的社會中求生存,提升自我肯定感,就必須具備自我掌控壓力及負面情緒的能力。
  本書將為大家介紹有助於提升自我肯定感的種種自癒練習,關鍵在於每天養成習慣,好好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此一來,才能擁有穩定的心理素質克服所有難關,讓每一天的生活都變得很幸福。

心理諮商師
中島輝

試閱文字

內文 : ◆「自我肯定感」是決定生活品質的關鍵
  自我肯定感就是認同自己、如實接受自己的感覺。
  自我肯定感高的人,就能夠認同「做自己就好」,所以就算有缺點,也可以接受自己而不會否定自己。就算能力不出眾,或是比不過別人,還是能夠認同「自己的價值」。
  反觀自我肯定感偏低的人,他們對自己缺乏自信,認為自己「凡事都做不好」、「一無是處」,每件事都容易負面思考。自我評價低又缺乏自信,因此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如前所述的自我肯定感,可以想像成第27頁的自我肯定感之樹,自我肯定感高漲的時候,樹木會向地下深處扎根,枝繁葉茂,大量開花結果。當自我肯定感低迷時,樹木會生長不良,甚至枝幹斷裂。總而言之,自我肯定感如同生命能量一般。
  自我肯定感的高低狀態,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生活,能使人過得「輕鬆愉快」或是「艱難辛苦」,同時也會嚴重影響情緒、思維、判斷力等,因此才有必要提升自我肯定感。

只要意識到「現在狀況不太好」,內心就會瞬間變輕鬆
‧心好累的時候,試著以客觀角度找出原因
  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狀況不佳,或是心很累的時候;人活在這世上,總是會受到情緒影響,而且自我肯定感低迷的人,往往無法擺脫消極的心態。遇到這種時候,不妨試著以旁觀者的角度,觀察當下的自我肯定感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
好好想想「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些感覺」,例如「被主管罵了,所以自我肯定感下滑才會打不起精神」、「因為睡眠不足,才會自我肯定感低落而心浮氣躁」,像這樣透過自我肯定感的變化,逐步審視自我目前的狀態。
這種客觀審視的做法,在心理學稱作「自我認知」,透過這樣認知的過程,就能轉換心態,明白「現在自己的自我肯定感低落,所以才會諸事不順」。
■「自我認知」的進行方式
無法擺脫負面思考時,不妨客觀審視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只要明白「一切都是因為自我肯定感低落所引起的」,內心的煩躁便會一掃而空。

感到不安及焦慮時,試著將負面情緒數值化
‧透過數字客觀審視情緒並加以掌控
  情緒量表(Emotional scale)是一種用來掌控不安、焦慮、憤怒、後悔等負面情緒的方法。
第一步,先回想以往經歷過最強烈的負面情緒,並將那時候的情緒強度設定為最大值「10」,再感受一下現在的情緒數值,與之相較為何。只要想到「和那時候相比根本不算什麼」,負面情緒就會減少許多。即便數值不相上下,數值化本身也有其意義所在。
經研究證實,當負面情緒越多時,大腦杏仁核的運作會變得活躍,藉由數值化的過程,客觀地審視負面情緒,將能抑制杏仁核的活動,進而掌控負面情緒。

■試著將不安的情緒數值化
將負面情緒依程度設定為1(弱)到10(強),再將現在感受到的情緒數值化,就能夠好好正視憤怒、悲傷、後悔等這類的負面情緒。
HIGH因為自己的疏失,害公司承受巨大損失
NORMAL行程安排不當,造成客戶的困擾
LOW最近工作常出錯,被主管警告了

焦躁情緒高漲時,將心情全寫在筆記上
‧找出心浮氣躁的原因,寫下來整理情緒
  大家是否曾經在心浮氣躁時,不自覺地將焦躁情緒表露出來?就算沒有直接出氣在周遭人身上,卻會大口嘆氣、咂嘴弄唇、粗魯對待物品的話,周圍的人也會感染到你的心浮氣躁,身旁的人對你會過度謹慎,小心翼翼地避免密切接觸。這樣子對你來說,絕對沒有幫助。
  焦躁情緒越來越強烈的時候,請將時間、地點、引發焦躁的人事物、採取哪些行動、抱持何種態度全部寫在筆記上。當自己的情緒及行動完全視覺化之後,就會明白將焦躁情緒表現出來會有哪些缺點。等到情緒整理好了之後,就能將心裡的垃圾處理乾淨。

■將負面情緒寫出來
遇到討厭的事,心情無法平靜時,請試著將心情寫在筆記上。按照下述(1)(2)(3)的順序寫出來後,就能使情緒平靜下來。
(1)發生什麼事?
把生氣的內容詳細寫下來:將發生這件突發事件的經過逐一寫下來,想到什麼就直接化為文字。
(2)生氣的原因?
回想一下當時為什麼會生氣:想想看事情會變成這樣的原因,以及事情轉變的關鍵等。
(3)受到什麼影響,做出哪些行為?
回顧一下因為(2)的原因受到那些影響,做出哪些行為。正視憤怒的原因,才能冷靜看待突發事件。

活用腦科學特性的「好習慣養成法則」
‧隨時建立行為模式
  原本該做的事卻沒做、結果陷入自我厭惡……大家有過這樣的經驗嗎?想要防止這種現象,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設定「若○○則△△」的規則,養成建立這種行為模式的習慣。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若則計畫法」,要將「若(if)○○則(then)△△」的規則,深植在自己心中,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其效。
  人類的大腦具有一種特性,會像這樣如實執行規定好的事情,「若則計畫法」就是運用了此一特性。舉例來說,減肥計畫總是半途而廢的人,可以建立這樣的「若則計畫」:「若想吃東西,則喝杯冰開水」、「若滿腦子食物,則擺出搞笑表情照鏡子提振精神」,照這樣做之後,就容易養成習慣了。
■「若則計畫法」的執行方式
擔心失敗而無法付諸行動時,利用「若則計畫法」讓心情放鬆下來。這個方法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

失敗>>計畫B
失敗的話該怎麼辦……
自我肯定感低落時,難免擔心「說不定會失敗」、「可能會被罵」,有時很難擺脫負面思考。喪失自尊感和自我接納感,將進而產生自我否定的情緒。
下定決心若○○則△△!
事先決定好「若(if)○○則(then)△△」與其他規則,不安及恐懼就會消失。因為心理明白就算失敗了,接下來應該做什麼,所以能避免陷入自我厭惡的情緒。

在一天結束時,記下三件好事
‧培養創造正向思考的習慣
  「三件好事(3 good things)」,是一種督促自我成長的訓練法。在一天結束時,回想一下當天發生的三件好事,並寫在筆記上,可以回顧一下「幸運筆記」。三件好事甚至也能記在手機或電腦上,不過動手寫下來的話,肯定語(affirmation)的效果會更加顯著,所以最好親自寫下來。「下班回家一路綠燈」、「超商新推出的甜點真的很好吃」這類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
有研究數據顯示,一個人花二十一天就會養成習慣,大家不妨先堅持三週時間試試看。如此一來,你的大腦就會萌生出一股想要發現好事的衝動,產生「今天也很期待」的正向情緒。

■三件好事的察覺技巧
養成習慣每天都記下「三件好事」之後,大腦就會自動開始發掘「好事」。
─生活中的小事也無妨
例如「上班路上看見藍天白雲心情很愉快」等,試著去發覺日常中微小的好事。
─回想和別人聊過的事
試著回想一下在公司裡和主管、同事、部屬之間的閒話家常。就算只是想起「曾和某某人說過什麼」也沒關係。
─吃過的美食也可以
當天吃過的美味食物,也是小確幸的一種,可以將「到咖啡廳吃了蛋糕」這類的事記下來。

與常常口出批評的人,要保持距離!
‧千萬小心!負面情緒會傳染
  大家知道負面情緒是會傳染的嗎?研究發現,會用言語或態度表現出不安及壓力的人,周遭的人只要待在他們身邊,出現相同情緒的機率便會上升。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光是看到有壓力的人,被稱作壓力賀爾蒙的皮質醇濃度就會升高。
  經常大發牢騷、總是心浮氣躁、老愛說別人壞話的人,和他們在一起,自己的心情也會變得很糟。當下你已經飽受負面情緒影響,對你來說並不是件好事,應該盡量與這種人保持距離,不要扯上關係。
當你覺得「和這個人在一起時感覺好累」的時候,你的直覺完全沒錯。記得要保護自己,免於受到他人的負面情緒干擾。

■不必勉強與處不來的人在一起
自我肯定感偏低的人,會不自主地想要迎合他人。但是沒必要勉強和感覺處不來的人在一起,才能保護自己。
愛批評、愛說其他人壞話的人,要盡量與他們保持距離。其實光是看到處不來的人,就會讓人產生壓力,影響大腦的運作,所以沒必要去迎合別人,做到最基本的禮貌即可。

怒不可抑時,先在心裡默數六秒
‧給大腦打開理性開關的時間
  人只要一感到憤怒,就會分泌出神經傳導物質——腎上腺素及正腎上腺素,血壓會上升,心跳會加快。憤怒的情緒會造成身心受到傷害,因此希望大家盡可能不要生氣。抓狂的時候,能讓人理性掌控怒火的部位,是大腦的額葉,只不過它有個缺點,必須花六至七秒的時間,開關才會打開。當氣到不行即將抓狂的時候,在心裡慢慢地數六秒,讓額葉在這段時間發揮作用,避免自己失控說出日後會懊悔的話。
  目前已知,若能放下怒氣,壓力症狀、血壓、睡眠品質、免疫力等身心狀態就會獲得改善。為了維持身心健康,請大家要記住,「怒不可抑時先靜待六秒」。

■抑制怒氣的「六秒原則」
感到憤怒時,請記得遵守「六秒原則」;當你發現自己能妥善掌控怒氣,就會更有自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系列作銷售 突破700,000本★
日本最懂得讓你「喜歡自己」的心理諮商師,
一本「連喜歡的事情都提不起勁」的時候該看的書。
☆★☆‧─‧☆★☆‧─‧☆★☆
察覺「不太對勁」的內心求救訊號,
學會不內耗也不比較的轉念思考,設下界限的自我照護練習。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