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le #1: The Simple Strategy for Successful Investing in Only 15 Minutes a Week!
作者 | Phil Town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投資守則第1條: 有錢人都在用的聰明買進法, 找對護城河的價值投資策略!:《紐約時報》暢銷書TOP1,Amazon4.6星、近3000則好評出版20週年,最簡明有效的致富之道,長期投資 |
作者 | Phil Town |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投資守則第1條: 有錢人都在用的聰明買進法, 找對護城河的價值投資策略!:《紐約時報》暢銷書TOP1,Amazon4.6星、近3000則好評出版20週年,最簡明有效的致富之道,長期投資 |
內容簡介 《紐約時報》暢銷書 TOP 1 ,Amazon 4.6 星、近3000則好評出版 20 週年,最簡明有效的致富之道,長期投資者必讀經典▍從泛舟嚮導到百萬富翁,他如何做到?如今的菲爾.湯恩非常富有,但他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事實上,他曾經只能靠四千美元(約十三萬新臺幣)的年薪過活,直到一些及時的建議讓他走上了自學投資的高速公路,知曉了真正的投資守則,以及如何讓這些守則來為自己賺錢。當然,其中最主要的第一守則,就是「不要賠」。在這本曾榮登全美暢銷榜首的暢銷書裡,你還能看到更多菲爾跳出框架思考的其他守則,包括:★不要分散投資★只在股價打折時買進★放眼長遠獲利,但減少操作時間,實現獲利最大化★如何運用投資大戶們設計的工具,反過來為自己創造財富!▍用4個M和雙十法則,樹立你的長期投資之道每個投資人都知道長期投資才是正途,但要如何擺脫投機心態、讓自己不被股價的來回波動給甩出去呢?菲爾指出了4個M與雙十法則,來面對這個投資人長久以來的心態問題。4個M分別是:★意義(meaning):該企業對你來說有何意義?★護城河(moat):該企業是否有護城河?★管理(management):該企業是否有優質的管理?★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該企業是否有足夠的安全邊際?雙十法則是另一種思考投資的方式:除非我願意長期持有十年,否則我連十分鐘都不願意持有。透過4個M與雙十法則來思考你的投資標的,便能自然能建立你的長期投資心態,放眼長遠,不再輕易為股價的波動而煩惱。▍打破定期定額與分散投資的迷思,才能獲利最大化!如果你有三十年可以投資、完全不想花時間研究、滿足於8%的年化報酬率,那麼你當然可以採取分散投資與定期定額的投資方法,退休之後也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然而,分散投資看似降低了風險,但也拉低了報酬;一旦遭遇市場資金大筆撤出,虧損反而加劇。定期定額同樣不是萬靈丹,不一定能降低每股成本,反而可能侵蝕你的報酬;金融業大肆鼓吹此法,是因為這方法對他們而言最為有利。如果你希望的是提早退休、在更短的時間裡改善現有的生活、追求15%的年化報酬率,那你勢必得打破這些迷思。學習投資的第一守則,在這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與市場中,避開可能讓你虧損的財務黑洞,實現你的財務自由!【本書特色】★出版近20週年,最簡明有效的致富之道,長期投資者必讀經典!★4 M+雙十法則,打造長期投資的企業主心態,安穩獲利不投機!★打破傳統投資迷思,每週15分鐘做功課,賺取15%的年化報酬!
各界推薦 【聰明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Kelvin|價值投資人陳啟祥|「修正式價值投資」版主游庭皓|財經直播主邏輯投資【媒體好評】◎湯恩的投資指南是來自天堂的甘露……引人入勝也易於理解……湯恩將這一理念分解為詳細且循序漸進的計畫,讓任何有著基本數學概念的讀者都能理解,這份能力堪稱一絕……本書將讓讀者感到自信、有能力並準備好自行管理自己的錢。──《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評論◎極富可讀性……為投資人提供了勝過昂貴顧問、穩操勝券的工具。跟隨湯恩簡單、經過時間考驗的守則,即使是涉世未深的投資人,也能讓大多數共同基金經理望塵莫及。──亞瑟.李維特(Arthur Levitt),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散戶至上》(Take on the Street)作者◎一本非常聰明、如家庭作業般告訴你該如何精準完成的讀物。本書可能是最清楚、最棒的一本書,能幫你走上致富之路。這本真的不一樣!──吉姆.克瑞默(James J. Cramer),CNBC新聞台《瘋錢》(Mad Money)節目主持人暨thestreet.com市場評論員◎本書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投資聖經。湯恩用有趣、好懂的語言,告訴你如何以便宜價格買進優質股票。──里奇.卡爾加德(Rich Karlgaard),《富比世》(Forbes)發行人,《大器可以晚成》(Late Bloomers)作者◎對個人投資者而言,第一守則應該是「閱讀《投資的第一守則》」。本書揭穿了市場上的許多迷思,並提供了富判斷力的金玉良言。……事實上,本書即是守則。──基恩.馬西亞爾(Gene Marcial),《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資深撰稿人◎《投資的第一守則》的明智思維與務實方法,就是能穩操勝券。這本循序漸進的指南經過系統性的深入探究,且非常好懂。你真的能在共同基金經理和所謂專家的遊戲裡打敗他們嗎?當然!──喬納森.霍尼格(Jonathan Hoenig),資本豬避險基金(Capitalist Pig)投資組合經理、福斯新聞頻道定期撰稿人◎《投資的第一守則》可能是我讀過的最具包容性、沒廢話、呈現根本原理的書之一。從市場初學者到超級萬事通,這本書都是每個人的必讀之書。──丹妮爾.休斯(Danielle Hughes),神聖資本市場(Divine Capital Markets LLC)總裁暨執行長◎與那些無聊的投資書截然不同……如果你已不想再被排除在華爾街有錢人的實際賺錢方法之外,那這本重要的書將教會你如何與牛市同行。這是無價的。──伊莉莎白.麥克唐納,《富比世》資深編輯、《富比世在福斯》節目固定班底◎對任何想要涉足股市的人來說,本書都是極佳的工具。──《今日美國》(USA Today)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菲爾.湯恩(Phil Town)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暨前泛舟嚮導;現為知名美國知名講者與投資人、《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菲爾曾於科羅拉多河擔任泛舟嚮導,一次拯救客戶於危難之中的經歷,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客戶為報答他,教給菲爾一套基於巴菲特投資原則的投資方法。如今菲爾相信,向其他人傳授這些相同的財務原則,也可能對其他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改變!現居懷俄明州傑克遜鎮。他和女兒丹妮爾.湯恩(Danielle Town),一同主持「投資課:第一守則投資播客」。著有《投資守則第一條》(Rule #1)、《讓散戶賺起來》(Payback Time)、《投資心智》(Invested,與丹妮爾.湯恩合著)等書。譯者簡介龐元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聯合專業考試及格,現為專職譯者。譯有《在大腦外思考》、《打造100倍全球大市場》、《終結空氣汙染》、《聽見音樂的靈魂》、《跟以色列人做生意,和你想的不一樣!》、《客戶一直來一直來》、《揭密風暴》、《第一探長的最後正義》、《法律,不只是法律》、《白蟻之魂》、《時間漩渦》、《獅子與我》、《查理桑莫的走騙人生》、《我繼承了一座莊園》等數十部作品。譯稿賜教:[email protected]
產品目錄 前言 就是要賺錢第一章 投資的迷思第二章 第一守則和四個M第三章 買的是企業而非股票第四章 找出護城河第五章 關鍵的五大數字第六章 計算五大數字第七章 下注在騎師上第八章 要有安全邊際第九章 計算標價第十章 找對時機賣第十一章 拿回獲利主動權第十二章 三項技術分析工具第十三章 一步一步來第十四章 移除絆腳石第十五章 開始你的第一守則投資第十六章 疑難問答集第十七章 用守則強化401k績效致謝名詞解釋
書名 / | 投資守則第1條: 有錢人都在用的聰明買進法, 找對護城河的價值投資策略! |
---|---|
作者 / | Phil Town |
簡介 / | 投資守則第1條: 有錢人都在用的聰明買進法, 找對護城河的價值投資策略!:《紐約時報》暢銷書TOP1,Amazon4.6星、近3000則好評出版20週年,最簡明有效的致富之道,長期投資 |
出版社 /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685051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685051 |
誠品26碼 / | 2682888055006 |
頁數 / | 320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7*23*2cm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555 |
導讀 : 【前言】就是要獲利(摘錄)
改變想法,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
——美國牧師諾曼.樊尚.皮爾(Norman Vincent Peale,1898-1993)
這是一本簡易指南,教你如何在股市賺到至少15%、甚至更高的報酬,而且幾乎零風險。事實就是,這套第一守則投資法,並不會因股市的上下波動而有所改變,我最終會在這本書裡證明給你看。
這套守則並不是我發明的,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班傑明.葛拉漢首創。後來大家更為熟悉的,則是葛拉漢的學生,同時也是全球最成功的職業投資人,華倫.巴菲特,在奉行這項守則。巴菲特說過:「投資只有兩條守則。第一守則是不要賠錢……第二守則是不要忘記第一守則。」
我之所以寫這本書、談這套投資守則,正是因為我不是巴菲特,也不是葛拉漢。如果非得是天才,才能運用這投資守則,那又何必寫這本書?我跟你一樣都是尋常人,我喜歡簡單易懂的東西,沒讀過商學院,也不曾在華爾街工作。我是歷經社會大學的千錘百煉,才知道這投資守則有多重要。如果投資可以不必擔心賠錢,難道你不想自己試試?
在還不知曉投資第一守則、也還沒開始巡迴演說時,我做的多半是吃苦受累的工作,不敢奢望會有買豪宅、砸大錢環遊世界的一天。我挖過水溝、洗過出租設備、在加油站幫人加油;也開過卡車、收拾過餐廳的桌子、操作機器製作腿部支架等。我高中課業表現平平,努力了四次才讀完大學。我在美國陸軍服役將近四年,其中兩年是在特種部隊(也就是俗稱的綠扁帽)服役,還有四個月在越南服役。
1972年3月1日,我結束了在越南服役的日子,回到美國。在軍中的最後一天,我穿著制服,戴著綠扁帽,得意洋洋走過西雅圖的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沒想到一個男人跑過來向我吐口水,然後又逕自跑了。我離開美國太久,不知道美國人有多討厭我的身分,無法忍受我派駐海外去做的事。為國效力多年後,我當沒幾天平民,就發現很多人認為我一定是個傻瓜(甚至更糟),才會這樣甘冒生命危險。
我感覺自己到處找不到工作,最終好不容易當上河川嚮導。在加州、猶他州和愛達荷州做了幾年導遊,後來又到了大峽谷。那時我的頭髮已經跟一般人一樣長了,我穿著黑色皮衣,留著山羊鬍,住在亞利桑納州弗拉格斯塔夫附近森林的圓錐形帳篷裡,騎著一臺震天價響的黑色哈雷機車到處嚇唬人。我跟華爾街還有投資界是八竿子打不著。我依舊以勞動為生,只是活得自信多了。
我的人生在1980年才有所改變。那年我帶著外展學校的一群董事,到大峽谷玩兩個禮拜。外展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安排各年齡層的學員,到各種環境接受挑戰,通常是踏上野外探險之旅,學員們藉此漸漸領悟團隊合作、領導、創造更美好的世界、自我發現等等。既然外展學校要求學員自己動手做,我們決定,也要這群董事一切自己來。我們沒有划船帶他們渡河,而是安排他們搭乘小筏,自己划槳。七天後,我們到達大峽谷最險惡的水晶急流(Crystal Rapid)。每秒有八萬立方英尺的水量撞上花崗岩壁,轉彎九十度,再向下奔騰三十五英尺。鄰近岩壁、地形落差與如此大的水流,形成一處循環往復的翻滾流(也就是知名的「大坑」[the Hole])。我去過大峽谷這麼多次,從沒靠近過大坑,我認識的唯一靠近過大坑的人……呃,差點小命不保。他身上有嚴重撕裂傷,背都差點斷了。我們每次都是開著船,從大坑右側遠遠溜過去。但我們這次是靠划槳,我需要船上的人幫我把船划到河的右側。一開始還很順利,我們沿著右側漂流。但當我要他們划向右側河岸時,小筏不但無力前進,反而越來越靠近大坑。「快划!用力划!這攸關你們的命!」
然而我們只是不斷後退,離大坑越來越近。我告訴他們要拚命划,我的命也全靠他們了。這話唯一的效果,就是搞得他們把槳划得彼此打架。船員們上氣不接下氣,而小筏還在倒退。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船調轉方向,直直撞向大坑。這樣一來,也許我們之中只會死上幾個。就在此時,我注意到岩壁與大坑之間,還有一道細細的交界,我扯開嗓門大吼,壓過急流的聲響,要船員們使出最大的力氣,朝大坑上緣划去。我那時想,也許我們可以乘著岩壁下的水流過去。成功機率非常渺茫,我腦海裡一時閃過我們撞上崖壁、最後都溺死在大坑裡的畫面。也許他們也想到了這一幕,不然就是終於恍然大悟,一旦陷入大坑,大家就嗚呼哀哉了。總之,小筏在他們奮力划行下突然飛了起來,我們就這樣滑過大坑的邊緣。每個人都望著那大開的漩渦好一會兒,彷彿一群老鼠看向洗衣機裡頭。直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那天我們究竟是怎麼划過這道急流的。我們正好落在岩壁與大坑之間,那道細細的交界,既沒撞上岩壁,也沒陷入坑裡,就這樣到了另一端,甚至連身上都沒沾濕。真是太刺激了。我們上了岸,有個人吐了出來,我則是忙著向碰巧一同出行的公司老闆解釋著,我帶著他的六位貴賓快樂出遊,卻在鬼門關上轉了一圈,可這件事真不能完全怪我。
那天晚上,船上其中一員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眼裡滿是感激,對我說道:「你救了我的命,我真不知該怎麼報答你。」我不敢告訴他,其實我差點害死他。這位先生,姑且稱他「狼先生」好了,因為他的姓氏大致就是「狼」的意思。他是位白手起家的富豪。我聽他說著感謝我的話,想當然地以為他會打賞我一些錢,來感謝我的「救命之恩」。沒想到他竟說起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老掉牙故事。就是給別人一條魚,只夠這人吃一天;教他捕魚,他一生都能吃飽……我根本沒在聽。他要魚就拿去,我只要錢。但他鐵了心要教我投資,哪怕我完全沒興趣,根本不想學,他也要教。
那天晚上,我們坐在營火邊。他問我,我的收入是多少?我說,每年的泛舟季節能賺4000美元,剩下的六個月就靠失業補助。他聽了這話倒是安靜了幾天,但後來還是堅持要教我投資,這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終於開始學習。我借了1000美元,五年後,我也成了富豪。那時的我已全盤通曉我所謂「第一守則投資法」的基礎。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原來這套投資守則已經存在了八十年,而且全球最高明的投資專家,都奉行這個守則。我只知道,照著守則做確實能賺到錢。我寫這本書,就是要把守則傳授給你。
是,致富的方法很多。你練就全壘打的本事,也許就有大聯盟球隊找你簽約。你也可以發明下一款暴紅的小玩意,買彩券中頭獎,或是雕琢自己的演技,成為好萊塢最賺錢的巨星。這些都是致富的途徑,但像你我這樣的人,真的做得到嗎?相比之下,學習第一守則投資法可就簡單多了。我就是這麼做的。用不著多聰明也能學會,因為實在很簡單。
大多數美國人都困在共同基金裡,投資績效頂多只能隨市場起起伏伏。為了分散風險,他們也會分散投資。他們打算長期持有。專家叫他們幹嘛,他們都照做。問題是,碰到市場下修,他們還是損失慘重。想想以下的例子: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也就是股市起伏的重要指標,在1906年時達到一百點,到了1942年還是一百點。換句話說,你在1906至1942年之間的任何時間,分散買進幾檔股票,那你的投資報酬率會是零,甚至更糟(很有可能會更糟)。三十六年啊。這一抱可真久。市場從1942至1965年一路上漲,二十二年來,投資人的複合報酬率,是非常美妙的11%(不包含股利)。但道瓊工業指數後來達到一千點,而且接下來一連十八年都沒能突破,直到1983年才突破。然後市場再度起飛,十七年來從一千點漲至一萬一千點。現在又開始持平盤整了。顯然(至少在我們業餘人士看來),市場先是一飛沖天,價格被嚴重高估,然後再盤整二三十年。如果你還沒注意到,那我這就告訴你,關鍵字在於幾十年。
市場除了盤整之外,當然也可能有其他的走向。我寫這段文字的時候,美國總統正在重整社會安全制度,要將2兆美元的資金,交還給勞工,讓勞工自行投資。他若能如願,這筆資金就會流入共同基金,市場也會應聲上漲。會上漲一陣子。然後嬰兒潮世代會開始退休,也許會領走他們的幾兆美元,市場就會重挫到2002年的水準。有些人認為,到時候中國與印度市場會很強勁,美國企業的獲利仍會增加,所以股價會有所支撐。但你真的敢賭嗎?局面如此混亂,像你我這樣的尋常小散戶,該怎麼做?我們只有一種投資方法,就是在當今的市場,實踐投資第一守則。
巴菲特會依據市場的變動,調整他的投資原則。我也因為市場在過去二十年來受到的三大影響,必須將第一守則的投資原則加以擴大。這三大影響分別是:(一)法人資金的影響,例如共同基金、退休基金、銀行基金、保險基金。(二)效率市場假說的影響(我後面會解釋),以及(三)網際網路與個人電腦問世,從此一般人也能以低廉的成本取得資訊,妥善運用。
第一守則之所以誕生,是在任何人透過電腦,都能使用投資工具的年代,一項經過驗證有效的投資策略,遇到市場監管的結果。史上頭一回,即使是一天沒有八小時能鉅細靡遺研究市場的小人物,也能實踐第一守則。只要善用你電腦裡的現有工具,每週只需十五分鐘,就能運用投資第一守則大舉獲利。你有許多固有的優勢,包括你所知道的,你能得到的資訊,以及你進出市場的速度有多快。這些優勢加起來,就有機會打敗所謂的專家。如果你擅長購物,總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那你一定能學會概念相通的第一守則。
你看了這本書就會知道,科技、金錢,以及策略的匯聚,引發了你我這樣的小投資人最需要的投資革命。
我希望你看完這本書,能重拾對投資的信心。只要你願意相信第一守則,我就會告訴你如何創造理財的奇蹟。需要的只是一點點信心,一點點練習,還有一點點努力。如果你已經對市場絕望,我會重新訓練你。如果你是投資新手,即使完全沒有理財經驗,只想開始投資零風險、又保證能帶給你財務安全的工具,那我會訓練你。
無論你是投資老手還是新手,都要摒棄過時且錯誤的象牙塔理論。斷開你的共同基金,還有那些經理人。這樣做就能告別平庸,學會憑藉自己的力量,打開通往真正財富的大門。
內文 : 【摘文1】第一守則與四個M(摘錄)
首先要知道,第一守則其實就是「不能虧損」,但在實務上的意思,是在有把握地投資。這個「把握」來源於:以理想的價格,買進優質企業的股票。請謹記:
以理想價格買進優質企業,就能讓你賺到錢。
「理想」企業的定義,有三個簡單的條件,往後的章節會深入討論。第一,理想代表這家企業對你來說是有意義的:你對這家企業足夠了解,有能力的話你想把它全權買下,擁有它讓你感到自豪,而且這家企業也與你的價值觀相符。在第二個層面,理想的意思是,企業符合幾項財力與可預測性的標準,尤其是要有所謂的護城河。第三,企業必須有好的管理。如果你不懂何謂「護城河」、何謂「好的管理」,那也別擔心。我會向你細細說明什麼是護城河、如何辨識護城河,以及如何判斷管理是好是壞。我會告訴你企業需要符合哪些標準,才稱得上「理想」。
然而,光企業本身符合理想是不夠的。我們還要以理想的價格,買進這家企業的股票。所謂「理想的價格」,意思是我買進這家企業的股票,可以有很大的安全邊際。對我來說,理想的安全邊際,是以五毛錢買進價值一塊錢的東西。所以,只要我知道了企業的價值,我就想半價買進。很顯然,只要這樣做,往後就能發大財。
判斷企業的價值,要嘛很容易,要嘛不可能。「理想」的企業,當然就是可預測的。企業如果可預測,我們就能判斷它的價值。企業如果不可預測,我們就不可能知道它的價值。我會告訴你怎樣找到可預測、也因此可判斷價值的企業,也會告訴你怎樣快速計算企業的價值。第一守則投資法說穿了,就是四個明確的步驟:
一、找到理想的企業。
二、了解這家企業的價值。
三、以一半的價格買進。
四、重複上述步驟,直到自己非常富有。
看起來很簡單。那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做?對於這個問題,巴菲特的答案是:「我覺得很神奇,用五毛錢買一塊錢這個構想,大家要嘛是立刻欣然接受,要嘛就是全然不買單。這就像打疫苗。我發覺一個人如果不馬上接種,那你就算勸他好幾年,拿紀錄給他看,他也還是不肯接種。他們就是不能理解這個概念,就這麼簡單。」
我剛開始了解第一守則投資法的時候,第一個發現的真理是:
一個東西的價格,不見得總是等於其價值。
舉個例子,我想買一輛新車,還沒走進經銷商,就很清楚新車的價值。我知道新車的標價,也知道售價的範圍,通常會低於標價。我不打算按照標價購買。但要是我不知道新車的價值怎麼辦?經銷商即使以遠高於實際價值的價格、以遠高於標價的價格賣給我,我也無能為力。一輛賓士汽車的價值或標價若是10萬美元,我卻以20萬美元購買,有朝一日我賣掉這輛車,我就會嚴重虧損。但我若能以5萬美元買下,日後賣出就能賺錢。買股票(亦即購買企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是少了車窗上貼的標價。我們必須自行判斷標價,然後以低於標價的價格買進。
第一守則說穿了,就是聰明購物。
如果你喜歡等到大特價,商品售價遠低於實際價值時再出手購買(比如你知道那臺平面電視價值5000美元,但你能以2500美元買下),那你已經具備精明的第一守則投資人的條件。你只需要了解如何判斷理想企業的價值,等待市場出現能便宜買進的好時機。
如果我們不會指望汽車的定價永遠合理,又為何要指望股票的定價永遠合理?
企業與汽車,以及其他可銷售商品,有一個重要的差異:企業的「標價」,取決於企業往後能為自己的股東,創造多少現金盈餘。遵守第一守則的投資人,能迅速判斷企業未來能產生多少現金盈餘,進而估計企業的「標價」。接下來我也會告訴你要如何做到這點。
企業的「標價」就是企業的價值,與它在市場上的售價無關。你只要知道如何計算企業的「標價」,投資就會有把握,也就能依循第一守則。
【摘文2】下注在騎師上(摘錄)
創投家如何聰明下注
創投家會在企業的股票公開上市之前,投資這些企業。我曾投資大約2000萬美元在幾項創投計畫上,但現在就沒做這麼多創投了,因為既辛苦又危險。我不喜歡辛苦,各位也知道我不喜歡風險。第一守則投資法就是比創投簡單得多,風險也低得多。創投的基本概念,是要找到一家未來可期的公司,以理想的價格買進,永遠持有(或是至少持有到能在公開上市時賣出)。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你看,班傑明.葛拉漢七十年前傳授的基本投資概念適用各種投資,包括創投。
我之所以在這裡提到創投,並不是要大家培養自己成為創投家,而是想告訴大家,創投之類的投資最重要的層面:賭騎師,不要賭馬。
創投是在企業非常早期、還不確定能否成功時就進行投資。創投家無法參考五大數字判斷其是否穩定,因為根本還沒有五大數字。你投資的企業根本還沒開始賣東西。更糟的是,有時新創企業實在太新、太尖端,連產業都還沒發展出來,遑論理解。我的創投伙伴沒有過往紀錄可參考,所以是把希望押在管理團隊上,對他們的重視程度,至少跟創業計畫一樣。有時我們會說:重視騎師,至少要像重視馬匹一樣。你身為企業買家,之所以需要了解這個道理,是因為在你買進的每一家企業,執行長(也就是企業的掌舵人)能決定你現在與以後會不會受騙。說到底,能否掌握企業的實情,幾乎跟企業本身一樣重要。
我想投資某家企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喜歡也信任這個掌舵的人。這點在投資發展初期的企業時非常重要,所以大多數創投家會把「一位他們信任、也願意合作的執行長」,列為企業必須具備的首要條件。企業要是沒有優秀的執行長(很多新創科技公司在發展初期,都是由未曾領導過市值5000萬美元的企業的科技奇才所領導),創投家們就會先按兵不動,直到找到傑出的執行長。創投家們除非對企業的領導者有信心,知道此人能帶領企業走向成功,否則哪怕該企業有世上最偉大的科技,他們也不願投資。
我們要什麼樣的人?
我喜歡投資傑出的騎師、傑出的執行長。天底下最美好的事,莫過於知道有位人品端正、重視股東、積極進取的人才,正在思考如何幫我賺錢,讓我晚上能睡得安安穩穩。
作家暨管理學家吉姆.柯林斯也是這麼想的。他在著作《從A到A+》(Good to Great)裡表示,帶領公司成就偉業(股東也因此受惠良多)的執行長,幾乎都是他所謂的「第五級」領導人。他說,第五級領導人能將自我需求,從自己轉移到打造優質企業的遠大目標上。一個成熟的第五級領導人「以個人的謙遜加上專業的意志這種矛盾的組合,成就長遠的卓越。」我幫你整理一下,在我看來,第五級領導人具備的最重要特質,說穿了就是兩項:
一、重視股東
二、積極進取
重視股東的執行長
「重視股東」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又如何辨識重視股東的執行長?執行長若是重視股東,他的個人利益與企業股東的利益就會一致。
微軟的比爾.蓋茲與史蒂芬.巴爾默都認為自己重視股東,治理公司時也會以股東為重。以下這段就摘錄自他們2002年寫給股東的信:
「對於我們兩人來說,我們個人的淨值,絕大多數都投資在公司的股票上。微軟自1986年上市以來,我們從未行使認股權,以後也不會。希望大家能更加堅信,我們個人的利益與全體股東的長期利益是一致的。」
蓋茲與巴爾默的這番話,點出了一個重點,亦即作為以股東為重的企業高層,與作為投機者的差別。握有認股權的企業高層,實際上就形同於投機客,股價上漲他們就受惠,哪怕只是短時間的上漲,他們也能利用這段時間行使認股權。許多企業高層為了炒作短期股價,也就因此做出不利於長期發展的決策。蓋茲與巴爾默不行使認股權,意味著他們身為企業高層(當然也是持有股權的「股東」),其經營企業是為了像他們這樣的長期股東的利益著想。這種觀點非常符合第一守則(這大概也是蓋茲先生與巴菲特先生的友誼得以延續的主因)。
巴菲特在談論重視股東的執行長該如何治理企業時,也提到了這點。他在2004年的致股東信表示:「我要(對執行長)說的話很簡單,要把企業當成你們家今後百年的唯一資產來經營。」
用說的很容易,而要判斷執行長是否身體力行,就要看看他是否告知股東該了解企業的哪些資訊。
積極進取
傑出的執行長該具備的第二項特質,是想讓世界有小而酷的進步,當然,大而酷也行。我把執行長想實現的目標稱為BAG,就是「大膽願景」(Big Audacious Goal)。這個首字母縮寫字由柯林斯首創(他稱之為Big Hairy Audacious Goal,意思是膽大包天的目標)。執行長以大膽願景激勵自己,終日熱血沸騰,每天都迫不及待要出門上班,哪怕他們已經跟巴菲特、蓋茲及麥基一樣富有。有了大膽願景,全體同仁就會知道,自己每天該專注經營的最重要事項是什麼。他們的大膽願景會成為企業的願景,至少執行長是這麼希望。好的大膽願景還能成為帶動企業長遠前行的力量。大膽願景並不見得要像約翰.麥基的「全食物,全人類,全世界」那樣翻天覆地。巴菲特先生的大膽願景,只是將波克夏海瑟威的報酬率,維持在20%以上的水準,這個大膽願景就能給他足夠的動力。
達爾文.史密斯(Darwin Smith)在金百利克拉克的大膽願景也是個極佳案例,正如一位鬥志高昂的騎師,騎著匹極難馴服的馬,最終贏得比賽且成果豐碩。他在1971年開始掌舵金百利克拉克時,這家總部位於美國威斯康辛州尼納的企業,已將近一百歲。他希望這家企業,能成為全球最佳的紙類產品公司(想想衛生紙、面紙、尿布、紙巾,就是我們每天在洗手間、工作場所、旅館以及自己家會看到、用到的產品……是的,他們也生產舒潔)。他面臨的唯一障礙,是同樣生產消費品的巨擘寶鹼。史密斯花了些時間,但在他擔任執行長的二十年裡,不僅帶領金百利克拉克攀上高峰,也為股東們賺進無數財富。
賈伯斯創辦蘋果電腦之時,他的大膽願景,是要開發大家不必看說明書就能使用的全新產品,對抗IBM的邪惡帝國。他的大膽願景要求蘋果公司必須生產消費者覺得「酷」的產品。他的「酷」願景造就了蘋果、Lisa(電腦)、麥金塔、NeXT、iPod,以及皮克斯出品的電影《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還有《超人特攻隊》。這位先生的身價超過10億美元,卻還是每天上班,因為大膽願景給了他動力。身為投資人的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這些聰明的有錢人燃燒自己,幫我們賺大錢。
最佳賣點 : 《紐約時報》暢銷書 TOP 1 ,Amazon 4.6 星、近3000則好評
出版 20 週年,最簡明有效的致富之道,長期投資者必讀經典
▍從泛舟嚮導到百萬富翁,他如何做到?
▍用4個M和雙十法則,樹立你的長期投資之道
▍打破定期定額與分散投資的迷思,才能獲利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