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微米連結世界: 沈文振和拓凱寫下碳纖維傳奇
| 作者 | 王維玲 | 
|---|---|
|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以5微米連結世界: 沈文振和拓凱寫下碳纖維傳奇:用直徑5微米的碳纖維和自主研發的樹脂配方打造多元複合材料應用於網球拍、自行車架高階安全帽、醫療床板、航太零組件榮登5 | 
 
| 作者 | 王維玲 | 
|---|---|
|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以5微米連結世界: 沈文振和拓凱寫下碳纖維傳奇:用直徑5微米的碳纖維和自主研發的樹脂配方打造多元複合材料應用於網球拍、自行車架高階安全帽、醫療床板、航太零組件榮登5 | 
內容簡介 用直徑5微米的碳纖維和自主研發的樹脂配方打造多元複合材料應用於網球拍、自行車架高階安全帽、醫療床板、航太零組件榮登5個全球第一拓凱是世界上最大的碳纖維網球拍製造商,每年生產130萬支高階碳纖維網球拍,細數全球前五大的網球拍品牌中,就有四家是拓凱的客戶。拓凱首創的碳纖維複材車架製造技術,每年可生產近30萬台碳纖維高附加價值車架,市占率達全球約30%,也是世界第一。年產量達130萬頂的賽車級碳纖維複材安全帽,包含長年稱霸全球安全帽市場的知名品牌Bell、AGV、Alpinestars,旗下單價可達3至5萬元的頂級安全帽,也是拓凱傲視全球的獨家產品。拓凱現今已是全球最大的核磁共振(MRI)醫療床板供應商,市占率超過90%,全球醫療成像設備排名前四名的品牌奇異、西門子、飛利浦與東芝,都是拓凱的客戶;拓凱還為空中巴士、波音等各型商用客機,生產製造商務艙以及經濟艙碳纖維椅背和主要零組件,市占率達35%以上。不論是球拍、自行車架、安全帽、醫療床板或航太零組件,都是高度專業化的不同領域,任何一項產品的研發與製造難度,都可能是獨立一家公司傾全力投注資源,才能做到世界頂尖的程度,為何拓凱不只能成功走向多角經營,還一舉達成5項世界第一的成就?拓凱的成功祕訣,便在於專注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關鍵—— 樹脂配方的研發與運用,它讓拓凱能從球拍跨足其他產業,不斷開拓新的利基市場,造就拓凱在國際間鮮明的「碳纖維複材專家」定位。當球拍市場逐步衰退,其他同時期創業的同業大多已黯然退出市場,拓凱卻能靠多角化布局分散經營風險,坐擁後進者難以望其項背的技術護城河,成為全年營收突破百億元的世界級企業,至今仍充滿活力地進行技術創新與永續轉型。推薦拓凱不僅是一家技術領先的企業,更是一個以人為本、以善為念的組織。——楊世緘,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這本書,不只是拓凱的歷史,更是台灣的故事,是一位慈濟志工的心路歷程,是一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實踐。——王端正,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執行長雖然我們起步時沒有豐厚的資源,但只要堅持、專注,把路走穩走深,就能在世界舞台上被看見。——沈文振,拓凱實業 董事長
作者介紹 王維玲政大歷史系、政大新聞所畢業。10 年以上媒體經驗,曾任聯合報記者、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30 雜誌副主編、端傳媒資深記者、GQ business 網路主編,擅長發掘設計美學、生活風格領域創新議題,作品曾獲得金鼎獎及亞洲卓越新聞獎SOPA「卓越專題特寫獎」等獎項肯定。信仰好內容的力量,現為自由撰稿人與知識產品製作人。
產品目錄 序 見證一段企業精神的實踐與昇華 楊世緘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序 落實慈濟精神的實業家 王端正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執行長序 我與拓凱的誠正信實之路 沈文振 拓凱實業董事長楔子 專注,拿下五項世界冠軍第一部 逆風前行第1章 牛背上長大的孩子第2章 波折的升學之路第3章 全方位的職場淬鍊第4章 踏上創業之路第5章 老友合力創業第6章 洞見危機,研發樹脂配方第二部 多角發展邁向世界第1章 打造零退貨率的工藝球拍第2章 率先量產碳纖維自行車架第3章 年產逾百萬頂賽車級安全帽第4章 市占第一的航太商用座椅零組件第5章 醫療床板全球第一大供應商第6章 複合經營心法,滾動成長動能第三部 與永續同行第1章 淨零浪潮來襲,搶先布局第2章 誠信和諧的公司治理第3章 投石激漣漪,全員做公益結語 隱形冠軍的下一步
| 書名 / | 以5微米連結世界: 沈文振和拓凱寫下碳纖維傳奇 | 
|---|---|
| 作者 / | 王維玲 | 
| 簡介 / | 以5微米連結世界: 沈文振和拓凱寫下碳纖維傳奇:用直徑5微米的碳纖維和自主研發的樹脂配方打造多元複合材料應用於網球拍、自行車架高階安全帽、醫療床板、航太零組件榮登5 | 
| 出版社 /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ISBN13 / | 9786264175487 | 
| ISBN10 / | |
| EAN / | 9786264175487 | 
| 誠品26碼 / | 2683016770006 | 
| 頁數 / | 264 | 
| 注音版 / | 否 | 
| 裝訂 / | S:軟精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尺寸 / | 14.8×21×2.3cm | 
| 級別 / | N:無 | 
| 提供維修 / | 無 | 
推薦序 : 序1    見證一段企業精神的實踐與昇華
楊世緘(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我與拓凱實業的緣分始於一九八六年,當時奉派擔任經濟部工業局局長,不久便認識了沈文振董事長。彼時的拓凱已創立六年,正值初創期的關鍵階段。在任職工業局長的六年期間,曾經多次參訪拓凱,與沈董事長交換意見,逐步建立起深厚的信任與連結。
此後我歷任經濟部政務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等職,與沈董事長的互動未曾中斷。二○○○年,我離開政府部門後,創立創投公司,沈董事長亦以個人名義投資支持,展現出高度的信任與情誼。
自二○一一年十月起,我擔任拓凱獨立董事,一路見證公司於二○一三年十月正式上市,邁入嶄新階段。至二○二五年五月卸任為止,共擔任董事十三年餘,親身參與並見證了拓凱的成長與蛻變。
回顧拓凱的成功,可歸納出三大關鍵因素:
一、創業初期即匯聚優秀人才
沈文振、朱東鎮、張混湖、林國芬等創始成員,皆具備卓越的專業背景與誠信品格。隨著公司成長,更持續吸引頂尖人才加入,奠定堅實的團隊基礎。
二、技術持續創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拓凱緊貼全球市場需求,積極開發新技術與新產品,從安全帽到球拍等多項產品皆達世界級水準,展現高度的研發能力與市場敏感度。
三、企業文化深植慈濟精神
沈文振董事長與夫人皆為慈濟人,且在沈董事長的引領下,公司同仁多秉持慈濟理念,積極參與公益,年年編列公益經費,並身體力行志工服務。「誠信、正直、利他」的企業精神,已深深融入拓凱文化,成為穩健發展的核心力量。
拓凱不僅是一家技術領先的企業,更是一個以人為本、以善為念的組織。在董事會的運作中,沈董事長展現出謙遜與遠見,雖非技術出身,卻能準確掌握市場方向,帶領公司穩健前行。其領導風格不僅促成企業成長,更形塑出值得台灣企業學習的典範。
《以5微米連結世界》的出版,不僅是沈文振董事長個人歷程的回顧,更是拓凱精神的傳承。在這份信仰與文化的引領下,相信拓凱將持續發光發熱,邁向更寬廣的未來。
謹以此序,獻給一段值得銘記的企業旅程,也獻給所有相信「做好事、做對事」的企業家與讀者。
——————
序2    落實慈濟精神的實業家
王端正(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執行長)
在這個時代,企業家的故事不乏精采,但能夠在成功之餘,仍不忘回饋社會、啟發人心者,卻是鳳毛麟角。沈文振師兄,正是其中一位。以《5微米連結世界》一書,不僅記錄了沈師兄個人與拓凱的奮鬥史,更是一部人文精神的實踐誌。
沈師兄出身雲林農家,自幼勤奮刻苦,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從基層員工一路走到企業領導者。他創辦的拓凱實業,從一間沒沒無名的小工廠,發展成為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領域的領導品牌,產品涵蓋球拍、安全帽、自行車架、醫療床板乃至航太工業零件,成就令人敬佩。
但沈師兄的故事,並不僅止於「成功」。他真正令人動容的,是那份「富中之富」的精神。
證嚴上人曾言:「富中之富,是捨得對社會付出的人。」沈師兄正是如此。他不僅在事業上精準、創新、突破,更在公益上劍及履及,身體力行。他與美華師姐攜手同行,將慈濟精神落實於生活與企業文化之中,成為慈濟志工的典範。
有人曾質疑慈濟吸收了太多社會資源,我反問:﹁社會資源有多大?﹂資源的大小,取決於是否有愛。愛,是無限的起點。沈師兄的故事,正是從愛出發,見苦知福,見苦知苦。他親赴印尼亞齊、湖南湘西、北朝鮮等地賑災,冒著生命危險,只為將溫暖送到最需要的角落。
我記得一九九三年在湘西賑災物資發放前,我先行探路。當時天氣寒冷,車子的雨刷結凍,視線模糊,難以前行。司機特地買了一根蠟燭,讓我坐在副駕駛座試圖融冰,但卻毫無幫助,我們只能冒險繼續前進。那次賑災,沈師兄也參與。他所乘坐的車輛甚至沒有底盤,環境之惡劣,令人難以想像,但大家助人的心卻沒有因此退卻。
拓凱的企業文化,也深受慈濟精神影響。沈師兄推動「員工變股東,股東變志工」,讓企業不只是盈利的機器,更是社會善的推動者。他成立拓凱教育基金會,推動志工培訓、企業志工日、青少年高峰論壇,讓公益成為企業日常,讓年輕世代在服務中找到自我價值。
在這本書中,我看見的不只是企業的成長,更是人心的成長。沈師兄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正是慈濟四大志業的精神體現。他與美華師姐生活簡樸,卻慷慨解囊;對孫女不願消耗福報,卻對社會毫不吝嗇。他的公益,不是偶一為之,而是長年累月的深耕。
這本書,不只是拓凱的歷史,更是台灣的故事,是一位慈濟志工的心路歷程,是一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實踐。沈師兄以慈濟的「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為人生修持,以慈濟的「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帶領團隊前行,從個人到團隊,從企業到社會,一步一腳印,走出一條誠正信實之路。
願讀者在沈師兄的故事中,看見一份堅持、一份慈悲、一份希望。願這本書,成為更多人心中的一盞燈,照亮前行的路。
——————
序3    我與拓凱的誠正信實之路
沈文振 (拓凱實業 董事長)
當天下文化的編輯團隊邀請我出書,希望把拓凱這四十多年來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時,老實說,我心裡是誠惶誠恐的。
因為在我自己看來,我不過是個平凡的鄉下孩子,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也沒有什麼特別過人之處,拓凱也只是一家專注本業的企業,談不上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有什麼好寫的呢?
然而轉念一想,拓凱從一間台中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到今天四十多年過去,我們不只在碳纖維複合材料這個高度專業的領域存活至今,還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這一路走來,每一步都很踏實,雖然過程辛苦,但也讓我感受到,原來我們真的完成了許多值得留下的事。
三個關鍵,從台灣走向世界
一九八○年,拓凱從台中豐原一間小小的廠房起家,誰會想到今天我們能在球拍、安全帽、自行車架、醫療床,以及航太工業的座椅零組件等五項產品上,做到世界第一?而這些產品背後的核心技術,都是我們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我們在台灣扎根,也在中國大陸建立了很穩固的基礎,後來又到越南投資,成績也很不錯。相較於許多同業,因為產業外移或接班問題而走不下去,拓凱算是很幸運的。
當然,現在全球市場變化比過去更劇烈,不管是政經局勢、產業競爭還是人才斷層,都比早年困難得多。但拓凱能一路延續下來,不是靠僥倖,而是靠著三個核心關鍵:
首先是堅持自主研發技術。從碳纖維複材的樹脂配方研發,並首先運用在多角化產品上,我們都付出了巨大的心力,這是別人不容易模仿的。
第二是堅定的夥伴關係。從一開始的球拍,到後來拓展至安全帽、自行車架、醫療及航太領域,很多產品以前市場上根本沒有,或是一直以來有技術門檻。我們和客戶一起摸索、一起解決問題,才有今天的成果。多年來,我們因此和全球的客戶建立了堅定的夥伴關係,不會因為競爭者價格較便宜就被取代。
第三是不斷挑戰自己,專注於本業。經營企業不能滿足於安逸現況,更不能被眼前的短期利益誘惑。唯有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持續深耕,將每一分資源與心力都放在技術的突破與創新上,才能走得長久。
一路走來的貴人
在回顧這些過程時,我最感恩的不是公司的成績,而是一路上遇見的貴人。小時候有傅老師照顧,不但在課業上幫我,還說服父親讓我繼續升學,走出了農村。
年輕時在光男工作的磨練,讓我有了扎實的技術與市場經驗,也非常感謝羅老董事長的栽培,給了我很大的舞台。
後來因為一些誤會,我在三十幾歲時辭掉了工作,突然就失業了。那段時間壓力很大,但也是人生的重要轉折。是朋友借我一張辦公桌,讓我暫時有個落腳處。
而我的好友羅伯特(Lori Roberts)也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給了第一張Kmart大訂單,讓拓凱賺到第一桶金。有了客戶的信任,拓凱才有了起點。
還有一起創業的三位股東夥伴,在四十多年來中,我們彼此親如兄弟,從來沒有計較,大家都是無私地付出,共同承擔了許多挑戰,也共同享受甜美的果實。
當然,我更要感謝的是拓凱集團的同仁,沒有他們的打拚,就沒有今天的拓凱。我們從一個沒沒無名的小公司,成為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的領導品牌。每一位夥伴的努力,都是公司最堅實的基石。
傳承與新局:誠正信實、感恩心、尊重、愛
如今,我已經到了該思考退休的階段,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是退休前的一個里程碑。
最讓我欣慰的是,拓凱的傳承相對順利。我的女兒自小對商業有興趣,留學回來後,就積極投入公司,如今已能獨當一面。幾位創業股東的子女,也一同接下重任,不論是在技術研發、海外市場,或是企業管理,都展現了很好的能力。年輕人攜手合作,把拓凱帶入新的階段,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我最想要留給年輕人的,不只是事業的成果,而是一份精神。
拓凱的經營理念是「誠信、勤奮、創新、感恩」,而我從多年參與慈濟功德會中,學到的是「誠正信實」,也就是真誠、正直、信任、務實這樣的精神,再加上一份感恩與把握當下的心,這是我在慈濟經歷中體會最深的,也希望它能永遠存在於拓凱。
在訪談過程中,編輯團隊曾問我,為什麼我到現在還這麼熱愛工作,彷彿從不會疲倦。我想,是因為我在工作裡找到了快樂。每一次談到我們的產品,無論是球拍、安全帽,還是醫療床板,我都會忍不住再把它們的技術細節與背後的努力再說一遍,宛若又回到了當年奮鬥的時刻。能夠和別人分享這些經驗,是我覺得最幸福的事。
我也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人看見台灣。台灣的技術實在不輸給世界任何地方。雖然我們起步時沒有豐厚的資源,但只要堅持、專注,把路走穩走深,就能在世界舞台上被看見。
這是拓凱的故事,也是屬於台灣的故事。
最佳賣點 : 用直徑5微米的碳纖維和自主研發的樹脂配方
打造多元複合材料應用於網球拍、自行車架
高階安全帽、醫療床板、航太零組件
拓凱榮登5個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