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夢, 西方解: 從周公到佛洛伊德, 看東西方如何解讀夢的訊號 | 誠品線上

東方夢, 西方解: 從周公到佛洛伊德, 看東西方如何解讀夢的訊號

作者 周季元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東方夢, 西方解: 從周公到佛洛伊德, 看東西方如何解讀夢的訊號:本書對比東西方對夢的理解與詮釋,從宇宙觀、心理學、宗教信仰等多重視角,展現夢作為文化載體的豐富性與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同一場夢,兩種文明的不同理解!夢的語言變了,但是人的好奇從未改變人類最早的神諭,也是最深的心理線索東方追問命運,西方追尋自我閉上眼睛,進入屬於你的夢境之旅【跨文化視角:夢的意義從未如此多元】本書以深具文化深度與理論架構的筆觸,剖析人類千百年來對夢的想像、理解與詮釋。東方將夢視為天地感應、祖靈託示與命運暗語,西方則以心理學觀點理解夢為潛意識的語言,是個體情緒、記憶與壓抑的再現。書中不僅回顧古代帝王解夢與宗教儀式的運作,更詳述現代心理治療中夢的功能與實務,建構出一座東西方夢觀的對照橋梁,讓讀者得以從文化比較的視角重新理解夢的深層意涵。【夢的象徵、人物與場景:藏在睡眠裡的訊息密碼】本書深入探討夢中各種常見意象──如親人、戀人、動物、死者、神靈與陌生人──在東西方文化中所代表的象徵意義。夢中父母的出現,在東方是祖蔭與倫理的顯影,在西方則可能是內在超我與原型的浮現;夢見死者,在東方可能代表祖靈召喚,在西方則是創傷修復的心理劇場。透過這些夢象的比較,讀者可以看見夢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被賦予命運指引與心理意涵的雙重層次。【解夢方法與分類:從命理詞典到心理對話】東方解夢傾向以固定象徵與吉凶判定為主,建構出如《周公解夢》般的夢典系統;而西方則發展出從佛洛伊德到榮格的夢分析理論,鼓勵夢者透過自由聯想、情緒覺察與原型探索來詮釋夢境。書中比較各自的解夢工具、儀式與實務應用,如東方的補運、祭祖與夢占,對照西方的夢日誌、心理治療與清醒夢訓練,展現夢如何成為生活行動的指南與自我探索的入口。【夢的文化核心:我們如何透過夢認識自己與世界】夢是文化自我認識的一面鏡子。本書指出,東方將夢納入天命與倫理系統之中,視其為外在力量的介入與命運的縮影;而西方則將夢視為主體心理結構的延伸,是與自我深處對話的重要工具。夢的理解方式反映了一個文化如何看待宇宙秩序、生命意義與個體價值。本書不僅是解夢指南,更是一場跨文化的深度對話,引領讀者在現實與夢境之間,看見不同文明對「人是誰」這一問題的獨特回應。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周季元,專研文化心理學,長期從事東西方思想傳統的比較研究。研究領域涵蓋宗教符號與象徵、潛意識結構,特別關注夢作為文化語言在歷史中的演變與功能。以深入淺出的筆法,探討夢如何成為連結自我、信仰與文明的關鍵。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夢是什麼:從神諭到潛意識的對照思維第二章 夢的起源:是神靈提示還是情緒反射?第三章 夢中的人:親人、貴人與陌生人象徵誰?第四章 夢中出現的動物與物品:象徵誰?暗示什麼?第五章 恐懼、災難與死亡夢:內心的聲音還是外在預兆?第六章 夢中的愛與性:慾望、關係與文化壓力第七章 神明與靈界:夢中「超自然」的文化對話第八章 夢如何說話?象徵的系統差異第九章 怎麼解夢?東西方的方法與工具第十章 夢的價值:命運、療癒與自我認識

商品規格

書名 / 東方夢, 西方解: 從周公到佛洛伊德, 看東西方如何解讀夢的訊號
作者 / 周季元
簡介 / 東方夢, 西方解: 從周公到佛洛伊德, 看東西方如何解讀夢的訊號:本書對比東西方對夢的理解與詮釋,從宇宙觀、心理學、宗教信仰等多重視角,展現夢作為文化載體的豐富性與多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699560
ISBN10 /
EAN / 9786267699560
誠品26碼 / 2682961917009
頁數 / 32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夢是什麼:從神諭到潛意識的對照思維

第一節 為什麼人類會夢?文化起點的不同假設
  夢,幾乎是每個人都經歷過,卻難以全然理解的現象。無論是古代文明的巫師、近代心理學的學者,還是現代的你我,對夢的好奇始終未曾減弱。當人類閉上眼睛、進入睡眠之境時,腦中卻似乎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邏輯、時間感、空間感與現實大相徑庭,卻又能喚起真實的情感波動。
  那麼,人為什麼會做夢?東方與西方對這個問題,從起點開始,就各自踏上了截然不同的理解路徑。
東方視角:夢是天人感應的一環
  在東方古代文化中,夢與天地運行、陰陽變化、祖靈神明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夢是一種外來訊息的接收,是天道或神靈透過夢境向人傳達旨意的方式。
  在傳統漢文化中,夢被視為「上天給人的警示」或「預兆」的一種形式。人夢見某些象徵事物,往往被解釋為將來會有某種事件發生,無論是吉是凶,都蘊含了命運的訊息。這種觀點延伸出如《周公解夢》這類分類式夢典,其背後邏輯建立在「萬物有象」、「象徵有意」的宇宙觀之上。
  更進一步,在東方的部分傳統中,夢甚至被當作靈魂暫時離開身體、遊歷陰陽兩界的通道。這種觀點認為夢中見人、見鬼、見異境,皆可能是靈體的真實經驗,而非單純幻想。人夢見亡者、神靈、異象,往往被當作一種神聖的召喚或警訊。
  也正因此,古人遇到不尋常之夢,常常會向道士、和尚、占夢者求解,期待從中理解命運的轉折點。夢是「宇宙與人」之間一種感應交流的方式。這種文化基礎,使得東方對夢的態度偏向敬畏而非掌控。
西方視角:夢是內在心靈的反射鏡
  與東方強調天人感應相對,西方則將夢視為「心理現象」,並以個體內在為重點來解釋它的發生與內容。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方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學派,它將夢視為潛意識的投影。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壓抑的欲望、恐懼、創傷,在夢中尋得出口。夢境的邏輯是來自心靈深層的結構運作。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夢是「被壓抑欲望的實現」,它是潛意識的語言,一種象徵性的轉化方式。夢中發生的荒誕或怪異事件,背後都藏有日常生活中無法表達的衝動與需求。在這樣的理論中,「做夢」變成了解剖內心的重要線索。
  卡爾.榮格(Carl Jung)則進一步指出,夢不僅與個體潛意識相關,還連結到「集體潛意識」──人類共享的原型與象徵。他將夢視為「心靈自我調節系統」,協助個體整合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的衝突。夢中的角色與情境,其實是心靈為了解決某些心理矛盾而設計的象徵舞臺。
  這些觀點奠定了西方現代解夢理論的心理學根基,使得「做夢」不再是神的指示或命運之聲,而是解開內在情緒與經驗的密碼。
不同的出發點,創造不同的解夢文化
  東方視夢為「外來訊息」的延伸,西方視夢為「內在世界」的表現,這種基本假設的差異,導致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解夢文化。
  東方以「象徵比對」為主,如夢見蛇可能與「轉運」、「小人」、「陰」有關;而西方則著重「象徵轉譯」,如夢見蛇可能代表性壓抑、潛能喚醒、危險信號等。兩者雖然都會談象徵,但象徵的依據不同──前者依天象與五行關連,後者依心理與文化經驗。
  此外,東方的夢被放置在倫理與社會秩序中,如夢見貴人可能是「升遷之兆」、夢見死者可能是「託夢報恩」;而西方則放入個體心理與生命階段的脈絡中,如夢見父親可能代表權威議題、夢見墜落可能反映自我控制感喪失。
  東方的夢文化強調「外部解釋」與「群體參照」;西方則鼓勵「個人探索」與「自由聯想」。
夢的「真實性」認定差異
  東方認為夢可能是真實的訊息,是靈界的一種介入,所以有「夢中託夢」、「夢境驗證」等說法。而西方則傾向將夢歸入主觀經驗,不具外在事實基礎,更注重其象徵性與心理功能。
  這也讓東方民間對夢具有更多實際行動上的反應,例如「夢到祖先來要東西就要燒紙錢」、「夢見蛇要小心身邊人」、「夢見死人要去廟裡拜拜」等;而西方人則可能會記錄夢境、請心理諮商師協助釋夢,或是進行清醒夢訓練等方式來理解與應用夢的內容。
夢的功能定位差異
  東方重視夢的預警與命運導引功能,認為夢可預知災福、補足現實未見之處,甚至作為行動參考依據;西方則視夢為情緒平衡、內在衝突解放、自我整合的管道,更貼近治療與自我探索的目的。
  東方解夢更像是「命理系統」的延伸;西方解夢則更像是「心理系統」的延伸。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對比東西方對夢的理解與詮釋,從宇宙觀、心理學、宗教信仰等多重視角,展現夢作為文化載體的豐富性與多義性。書中探討夢的起源、象徵意涵、人物與場景,揭示東方將夢視為天命、祖靈或靈界訊息,而西方則解釋為潛意識的映射與心理整合過程。內容結合理論與實例,是一本引導讀者重新理解夢與自我關係的書籍。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