稲盛和夫のガキの自叙伝―私の履歴書
作者 | Kazuo Inamori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稻盛和夫 愈挫愈勇: 親筆自傳 (暢銷紀念版):稻盛和夫唯一親筆自傳他用一生驗證美好人生的重要領悟——「生活不會輕易善待任何人,更不會虧待每一分努力。」:誠品以「人文 |
作者 | Kazuo Inamori |
---|---|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稻盛和夫 愈挫愈勇: 親筆自傳 (暢銷紀念版):稻盛和夫唯一親筆自傳他用一生驗證美好人生的重要領悟——「生活不會輕易善待任何人,更不會虧待每一分努力。」:誠品以「人文 |
內容簡介 稻盛和夫,世界級的企業家,連續創立兩家全球五百大企業,是讓日航起死回生的傳奇典範!但他也是曾經歷一連串挫敗的人生失敗組──中學時染上肺結核一度瀕死、大學沒考上志願學校,求職處處碰壁、第一份工作就面臨公司倒閉危機、在事業巔峰驚覺罹癌……由敗者轉變為熱血經營者,90年來累積的豐厚經驗,淬鍊出人生、事業與經營的原理、原則。為回應讀者的熱烈要求,稻盛和夫在百忙中提起筆,透過週更專欄回顧人生經歷,分享自己如何直面難關,以比別人多一倍的熱情和堅強的信念,證明人生的明暗之分不取決於運氣,而在於心態。本書集結這些專欄,增補諸多內容,呈現最完整的稻盛和夫人生故事,成為尋找人生方向和意義的讀者的一盞明燈,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幫助他們找到克服困難、實現夢想的方法。收錄稻盛和夫最完整的生命經驗,從他畢生深耕的三大面向,學習他一生實踐的珍貴原則關於經營:經營說穿就是反覆思考如何追求最大利潤,最小支出的過程;而若問我經營的基礎是什麼,無論何時我的回答都是『人心』。關於工作:愈是迷惘、停滯時,愈需要轉動工作之輪,這是帶你通過考驗、看見自我價值並持續前進的不二法門。關於人生:「人生皆為自心映照」,生活中發生的一切,皆來自自心的牽引,這是轉動世界的絕對法則。在人生與事業不同階段他如何克服眼前的困境,用不變的原理原則,解答複雜的問題,陪伴讀者找到更崇高的人生價值。本書為《愈挫愈勇:稻盛和夫親筆自傳》暢銷紀念版
作者介紹 稻盛和夫 Inamori Kazuo 繼松下幸之助被譽為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他曾創出京瓷和KDDI兩家名列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而是他是在日本企業家中,最能夠展現大愛思想的企業哲學家。後來又受日本政府之邀,以78歲高齡出面擔任破產的日本航空的會長,力圖拯救日本航空,實為火線熱門人物。 西元1932年生,鹿兒島大學工學部畢業;1959年設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京瓷」),歷經總經理、董事長,1997年轉任名譽董事長。1984年設立第二電電(KDDI)並擔任董事長,2001年起轉任最高顧問。2022年8月逝世。 1984年設立稻盛財團(即基金會),同時設立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京都賞」,此外並針對年輕企業家設立「盛和塾」,親自擔綱講座教授,盡心盡力為國家訓練年輕的經營人才。 主要著書有:《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高收益企業》、《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學》、《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等。朱淑敏 關西大學商學系畢業,現定居於大阪專事中文教學與翻譯。譯作有《銀座專業職人世界第一》、《人生的王道》、《京都祇園350年經營學》等。 林品秀 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東京學藝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現為自由翻譯與口譯者。 莊雅琇 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日本法政大學大學院畢(國際日本學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社會學研究科)。
產品目錄 前言不畏挫折堅持追求夢想 第1章一哭三小時孩子王的醒悟因喪氣而得病廢墟中行商贖罪的友情 第2章搖搖欲墜的公司跳槽不成衝突與決心交換誓言年輕員工的反動好勝心與淚水全員參與經營能力無限人性的經營經營是馬拉松石油危機的打擊多角化經營荊棘重重上天的考驗關愛地球蘇聯之行一心只想幫助展望人類的未來遇逆境 武士振奮不已將悔恨化為動力利他之心 第3章哲學的活用成為真正的京都人跨越國境盛和塾KDDI誕生家人的支持 年譜解說 因夢想、抱負、憤慨而創業 堺屋太一
書名 / | 稻盛和夫 愈挫愈勇: 親筆自傳 (暢銷紀念版) |
---|---|
作者 / | Kazuo Inamori |
簡介 / | 稻盛和夫 愈挫愈勇: 親筆自傳 (暢銷紀念版):稻盛和夫唯一親筆自傳他用一生驗證美好人生的重要領悟——「生活不會輕易善待任何人,更不會虧待每一分努力。」:誠品以「人文 |
出版社 /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863989882 |
ISBN10 / | |
EAN / | 9789863989882 |
誠品26碼 / | 2682658503003 |
頁數 / | 336 |
注音版 / | 否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1cm |
級別 / | N:無 |
提供維修 / | 無 |
內文 : 前言
稻盛和夫
時代瞬息改變,無片刻停息。我們歌頌著豐富的物質文明,同時也存在著犯罪增加、青少年觸法及教育問題等種種因人心荒廢所引發的嚴重問題。
近來,找不到出口的不景氣和無差別恐怖行動已經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威脅。處於這樣的時代相信任何人都會對社會感到不安,對人生感到疑惑,或是在工作經營上面臨苦惱、困境或挫折。
我年輕時代的遭遇也是如此。出生在鹿兒島,少年時代是神氣的孩子王,但是在升學路上屢次遇挫,罹患結核,又在空襲中失去家園,就職過程也不如意。有一段日子我非常苦惱「反正我做什麼都不順」。若是走錯一步,也許就會走錯路。
我和六個兄弟姐妹跟著父母過著貧苦的日子,而不得不早點踏入社會幫忙賺錢養家。大學畢業後,我找到一個技術員的工作,負責研究在當時是屬於全新領域的精密陶瓷,同時也改變了想法,心想「老是憤恨於世終究不是辦法,倒不如抱著希望絕不放棄,並相信會有美好的未來」,就這樣投入研究的工作。結果我不但開發成功而且在各方的支援下得以創業。四十五年後,當年的小公司今日卻發展成年收益超過一兆日圓的京瓷企業集團。年輕的時候連想都不曾想過自己居然會有這樣的未來。
人生本來就是波瀾萬丈、多變難預料,既可能遇見令人羡慕的好運,也有可能遭到出乎預料的失敗。人生的明暗之分並不在於運氣,而是在於所持的心相。越艱難的時候越不能失去光明的希望,而一有所成則不該忘記感謝和謙虛的心。不斷向前邁進,從自己的專長著手,全力以赴,人只要有心,任何時候都能重新站起。我的經驗或許能提供給正在探尋自我或有心鑽研經營工作的人做參考,因此決定出版自傳。
至於出版的機緣起於二○○一年三月,《日本經濟新聞》「我的履歷書」專欄連載。由於長年以來我一直過著向前邁進的生活,不但沒有餘暇回顧過往,更不曾想過要寫自傳,後來經《日本經濟新聞》再三建議,才開始寫自傳的連載。幸好刊登以後得到眾多讀者的好評,也收到讀者來信反應說,不管是人生或是經營都能從中得到啟發。
連載期間受限於報紙的篇幅,不得不割捨許多情節與說明。但既然決定出版便藉此機會大幅增筆,結果內容超過連載時的兩倍以上。雖然給編輯多添麻煩,但內容變得更為充實。為了避免讓讀者覺得繁雜,所以沒有逐一列出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名,這是我要先補充說明的一點。
前次單行本發行時,承蒙日本經濟新聞社大阪本社編輯部的小林隆次、波多野美奈子及西林啟二等三位編輯委員的協助。此次文庫版的發行又得同出版社編輯部坂本憲一先生的協助,在此一併致謝,另外還要感謝京瓷執行委員秘書室室長大田嘉仁先生和經營研究部的木谷重幸先生協助我整理龐大的資料。
二○○四年八月
不畏挫折堅持追求夢想
當年出生在九州南端鹿兒島的鄉下人,如今北上京都轉眼已過四十六年。當年離開故鄉時年僅二十三歲,在京都所度過的年數可以說是當時年齡的兩倍之多。儘管如此,到現在無論是講話措辭或待人舉止,仍然不及道地的京都人那般文雅,我的薩摩土根性依舊不變。
我和京都本來毫無任何淵源,但建都一千兩百多年的京都果然胸襟開闊,讓我在此有容身之地,而公司的名字也借用了京都的「京」字,京都所賜給我的恩惠著實難以衡量。
二十多歲時,我和七位摯友蓋下血印,創立了京都陶瓷,而今日的京瓷卻已經發展成員工一萬四千人,企業集團員工總數多達四萬人的企業。這段歷程當然困難重重,跟我艱辛曲折的成長過程,挫折迭起的青少年時代不相上下。
我的父母都是小學畢業,家裡孩子多生活貧窮,說不上是個能用功讀書的環境。雖然不能把責任都歸咎給環境,但首先在中學入學考時就嘗到落榜的敗績,隔年重考也不及格,後來因學制改革,才能不必考試就升上高中,但考大學的時候,又再度被志願的學校擋於門外。就職時四處奔走卻徒勞無功,最後經由教授介紹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工作,結果竟然是一家瀕臨破產邊緣的公司。
唯一順利的是進入離家不遠的一家公立小學就讀,但升上中學時不料卻感染上肺結核,也親眼目睹叔叔因肺結核而過世。往後我之所以會對精神的領域感到濃厚興趣且得以剃度,或許是小時候對死亡的體驗一直留在心底深處之故吧。
一再面臨挫折的坎坷人生中,我竟然沒有變得性情乖僻也不至於憤恨嫉俗,那都是因為每到緊要關頭都會有「神的援手」出現,遇見貴人給我勝於親情的恩情,令我不得不相信那的確是天助。例如當我罹患結核、身體虛弱時,代我提交報考文件又陪我去參加入學考試的小學老師;還有因為說服要我放棄升學,儘早工作賺錢的父親,而讓我一時絕望的大學夢得以實現的高中老師。
就在我技術開發成功正想創業時,一位京都的公司要員竟然願意抵押個人房地產為我籌措創業資金。其他還有許多待我如此的大恩人,缺少其中任何一位都不可能會有今日的我、京瓷和KDDI(第二電電)。
我該做的就是把公司經營成功,才不至於辜負眾人期待,並且必須是對社會、對世人有貢獻的公司。因此我幾近發狂埋頭研究,因為我相信即使缺乏才能,但只要有滿腔的熱血就不會落於人後,而且更重要的是堅定的心。心所不渴望的事物絕不可能自動靠向自己,人生會照著心所描繪的進行,我一直是這麼想的。
戰爭結束後不久我即升上高中,有一次國文老師在課堂中說:「我每天都在戀愛。」老師的意思是指每天往學校走去的沿途都看得到櫻島,那坐鎮於海面上的雄偉景象,氣勢磅礡像是要穿過天際的噴煙,以及充滿活力的姿態,在在都讓老師戀戀不已。
老師接著說:「國家雖然戰敗了,但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能失去希望,要像櫻島那般熊熊燃燒。」這段話給了我極大的勇氣,讓我一直到即將迎接古稀的今日還不斷在追求夢想。
雖然不是櫻島,但從我的辦公室可以看見比叡山,牆上也掛著一幅西鄉隆盛的名言─「敬天愛人」的書匾。「道乃天地自然之物,人以之行,應以敬天為目的」,道本是由天地自然所形成。我把這南洲翁的遺訓作為京瓷的社訓,同時努力實踐提高心靈層次與無私的經營,以下就是我人生歷程的一端。
最佳賣點 : 稻盛和夫唯一親筆自傳
他用一生驗證美好人生的重要領悟——
「生活不會輕易善待任何人,更不會虧待每一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