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CP值的人生設計課: 關鍵時刻把遺憾最小化, 只付出20%努力, 也能獲得最理想的生活 | 誠品線上

シンプルで合理的な人生設計

作者 橘玲
出版社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商品描述 最高CP值的人生設計課: 關鍵時刻把遺憾最小化, 只付出20%努力, 也能獲得最理想的生活:如果你沒做這個選擇,你會有多大的遺憾?在複雜的現代社會裡,沒有完美答案,也沒有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如果你沒做這個選擇,你會有多大的遺憾?在複雜的現代社會裡,沒有完美答案,也沒有零風險方案最好的選擇,就是最不會後悔的選擇!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都在用的「讓遺憾最小化」決策框架幫助你在人生關鍵時刻做出最正確的重要決策●———幸福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可以透過量化與合理規劃來掌握的生活法則我們時常羨慕會羨慕成功者的人生,並且先入為主地認為,要和成功者擁有同樣的資源,或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擁有成功的幸福人生。然而,只要掌握「讓遺憾最小化」的「合理決策」,就能擁有理想的生活。越想要成功、獲得幸福,就越容易陷入自我改善的無限循環,幸福感反而會下降。因此,本書的目標不是幫助你變得幸福,而是幫助你提升獲得幸福的基礎。人生幸福的基礎,可以分為三個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金融資本。本書的第一部分將幫助你掌握如何做出「合理決策」,在關鍵時刻做出讓遺憾最小化的選擇。第二部分具體說明如何在幸福的三大資本中善用合理決策,做出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益與高回報的選擇,為自己規劃出理想人生。●———懂得「讓遺憾最小化」的人更容易成功人生的基礎就是金融、人力、社會三大資本,而「合理決策」就是用經濟學邏輯為自己做出能獲得最大利益的決定。金融資本讓我們重新思考金錢與幸福的關係;人力資本讓我們掌握擊敗優秀對手的簡單策略;社會資本告訴我們,從身邊5位朋友的平均值,可以濃縮出我們的性格特質。然而生命中可以投入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無法跳脫「一天只有24小時」的限制。因此,一味地複製他人的成功經驗,對我們的人生幫助有限。在有限的時間中,該做的是將遺憾最小化,而不是將選擇最大化。合理的選擇,就是對個人而言CP值最高的選擇。本書提出的最簡單成功法則,就是善用「將遺憾最小化」的邏輯,在面對人生的關鍵選擇時,用符合你的個性與持有的資本,做出最低成本、高效益的決定。只要能掌握把優勢最大化、遺憾最小化的思維,你也能活出人生的最佳解。●———共同推薦愛瑞克 | TMBA共同創辦人、《內在原力》系列作者 郝旭烈 | 企業知名財務策略顧問●———專家好評「此書有不少觀點與多數人直覺或習慣大相逕庭,讀來有不少令人驚豔之處!除了在引用各項數據和研究結果上相當到位,在論述和敘事上也相當流暢,能夠不斷地引發讀者的好奇心,想要不停看下去。大力推薦給想要把人生過得更好的讀者們參考!」──愛瑞克(TMBA 共同創辦人、《內在原力》系列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橘玲日本著名政論家、暢銷書作家。1959年生,早稻田大學畢業。2002年以《洗錢》出道,隨即備受矚目,同年出版的《撿黃金羽毛,變成有錢人》暢銷30萬冊,被譽為「新世紀的《資本論》」,2006年以《永遠的旅行者》入圍第19屆山本周五郎獎。著有《不要害怕國家破產》(講談社+α文庫)、《幸福資本論-決定你未來的「三種資本」和「八種生活類型」》(DIAMOND, Inc.)、《不能說的中國真相》(新潮文庫)等。他在Diamond Online上連載、發行名為「世界如何運作和人生設計」的付費電子郵件雜誌等,積極拓展自己的活動領域。繁體中文著作有:《洗錢》(經濟新潮社)、《避稅天堂》(經濟新潮社)、《笨蛋這麼多是有理由的》(新雨)、《殘酷:不能說的人性真相》(好優文化)、《上級國民╱下級國民》(先覺)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序 想要獲得成功,就要合理地設計人生基礎Part 1 【理論篇】合理性的基本知識1 性價比、時間效益和風險績效2 睡眠和散步是最強的自我啟發3 進化的合理性與邏輯的合理性4 通往成功的決策Part 2 【實踐篇】合理設計人生的策略5 三種資本、八個模式6 金融資本的成功法則7 人力資本的成功法則8 社會資本的成功法則後記 日本人憎恨合理性。正因為如此,合理的生活才是成功法則

商品規格

書名 / 最高CP值的人生設計課: 關鍵時刻把遺憾最小化, 只付出20%努力, 也能獲得最理想的生活
作者 / 橘玲
簡介 / 最高CP值的人生設計課: 關鍵時刻把遺憾最小化, 只付出20%努力, 也能獲得最理想的生活:如果你沒做這個選擇,你會有多大的遺憾?在複雜的現代社會裡,沒有完美答案,也沒有
出版社 /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ISBN13 / 9789865069155
ISBN10 /
EAN / 9789865069155
誠品26碼 / 2682524821002
頁數 / 32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21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序 想要獲得成功,就要合理地設計人生基礎

在本書中,我想提出一個最簡單的成功法則。那就是「合理性」。話雖如此,我並不是要說一些「請你合理地活著」這樣愚蠢的話。那樣的人生就只是「機器」人生罷了。
想要自由地生活,就必須合理地設計人生基礎。
這就是本書的論點。
過去二十年,我一直主張「自由不是一個哲學上、心理上的問題,而是取決於是否擁有能自由生活的經濟基礎(基礎結構)」。這現在被稱為FI(財富自由,Financial Independence)。
我的前一本著作《幸福的﹃資本﹄論》(幸福の「資本」論)將其擴展,並將幸福的基礎劃分為「社會資本」、「人力資本」、「金融資本」三種資本來做說明(圖1)。
能夠客觀地去定義幸福,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三種資本全部擁有就是「幸福」,一個都沒有就是「不幸」,所有人都會落在這個譜系中的某個地方。
有些人雖然擁有龐大的資產、事業有成、社會聲望高,仍然覺得自己「 不幸」。但根據定義, 他們是「 幸福」的。另一方面,有些人即使孑然一身,身無分文、沒有工作、沒有家人和朋友,卻認為自己很「幸福」。但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定義,他們是「不幸」的。
你可能會認為「這也太奇怪了」,但通過以這種方式將幸福從主觀上分離出來,我們就能客觀地去討論它的基礎。在本書中,我們將從「合理性」的框架來更深入地審視這個基礎。
合理性可以定義為「從投入的資源(資金)中獲取更多的利潤(回報)」。大家應該都知道,比起投資一百日圓只返還一百日圓的交易,返還一百一十日圓的交易更為合理。然而,邏輯(經濟)合理性在這層意義上的作用,對於每種類型的資本都不盡相同。如果在圖1上畫一條「合理性」的輔助線,就會變成圖2。
金融資本的運用是指將資金投入金融市場以獲取利潤,這幾乎都可以用理性決策理論(金融學理論)來解釋。原則上不存在「虧損但有價值的投資」。然而也有例外,典型的例子就是自有住宅。稍後我會詳細解釋,但在金融理論中,很難證明被稱為自有住宅的「高槓桿不動產投資」是合理的。儘管如此,許多人還是冒著風險購買自己的房子,因為這是一個「夢想」(無法用合理性來解釋)。
人力資本的運用是指將個人勞動力投入到勞動市場中以獲得利益,但不能一概而論地說「單位時間內收入越高的工作就是好工作」。這是因為在選擇工作時,除了金錢因素以外,工作價值、自我實現、社會評價等的影響也很大。儘管如此,即使是免費工作也好,只想為大家做點事,這種「自己覺得值得就好」的理想主義,遲早會失敗。在人力資本的運用上,一半、甚至一半以上必須要根據經濟合理性來做判斷。
社會資本是指人際關係,即「羈絆」或對群體的歸屬感(認同感)。我們很自然地會將親情或友情與經濟合理性分開。例如:做愛之後送鑽戒是愛情,但是給一萬日圓紙鈔就會變成嫖妓。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選擇伴侶,或是要保留哪些朋友、捨棄哪些朋友的時候,不存在著合理性的要素。在網路理論中,你被認為是五個最親密朋友的平均值。即使你對對方一無所知,只要看看他們的社會關係,就可以做出一個大致的判斷。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理論篇中,討論了「合理性選擇」的含義。在第二部分中,會具體考慮如何合理地設計幸福的三大資本。
如果作為基礎的舞台穩固的話,在上面演出的人生故事,就可以有更多的選擇了吧。在本書中,我想將擁有這樣一個「堅實的基礎」定義為「成功」。
一旦你合理地設計了人生基礎,要在那裡編織什麼樣的人生故事,就是你的自由了。即使那非常不合理也沒關係,你仍然是個「成功者」。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最好的選擇,就是最不會後悔的選擇!◀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都在用的「讓遺憾最小化」決策框架,用經濟學邏輯讓決定變容易,幫你做出低成本、低風險、高效益的選擇。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