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類生活的心理定律 (第3版) | 誠品線上

改變人類生活的心理定律 (第3版)

作者 朱彤
出版社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改變人類生活的心理定律 (第3版):■「心理學」隱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卻永遠支配人們的行為!心理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許多現象,背後都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 「心理學」隱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卻永遠支配人們的行為!心理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許多現象,背後都受到心理學規律的支配,只不過不被我們注意和瞭解;人的行為背後也往往具有深層的心理奧秘,甚至當事人自己也未必知道。本書精選的心理定律,涵蓋個人發展和企業成功的各個方面,同時又從許多日常現象和日常行為出發,帶你一步一步的邁入有趣而實用的心理學殿堂。■ 拆穿行為背後的動機,原來「心理學」這麼簡單!本書是一本心理學的入門讀物,它不同於心理學理論著作的深奧晦澀,它對有趣味的故事和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用深入淺出的心理學理論來闡釋,使讀者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瞭解許多心理學的基本知識。本書可以幫你瞭解日常現象背後的心理學原因,給你提供一些有利於自己的為人處世方面的心理學原則,並且使你對生活的觀察,從此增加一個心理學的角度!打開這本書,仔細閱讀它,你將不用繼續在黑暗中摸索前進的方向,你將不會在錯綜複雜的人性叢林中迷失自己,你將領略近一個多世紀以來,最蓬勃發展的科學分支——心理學——的智慧魅力,你將瞭解支配人類社會和人類行為的黃金法則,最重要的是,你和你的命運也將隨之改變。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一本書的力量心理暗示定律思維僵化定律光環定律適度選擇定律控制錯覺定律醞釀靈感定律大小刺激定律酸葡萄甜檸檬定律情感宣洩定律禁果定律急中生智定律空虛寂寞定律厭惡防衛定律當頭棒喝定律金錢破壞興趣定律情緒共鳴定律好心情樂助人定律物極必反定律情緒轉移定律角色深化定律時間錯覺定律陌生時長定律兩頭快中間慢定律注意選擇性定律注意力經濟定律記憶系統性定律感官協同定律記憶選擇性定律瞭解自己定律自我寬恕定律需求發展定律態度重要性定律尊重需求定律挑戰自我定律挫折必然性定律目標適度定律得寸進尺定律動機適度定律競爭優勢定律配套定律道德動機定律身體語言定律感覺剝奪定律心身疾病定律疼痛麻木定律心理疲勞定律感覺適應定律眼不見為淨定律成癮定律運動健全性格定律擁擠定律顏色定律天氣定律噪音定律自我曝露定律互惠定律投射定律首因定律近因定律相似定律互補定律相互吸引定律皮格馬利翁定律以貌取人定律鄰里定律情感與理性宣傳定律單面和雙面宣傳定律心理控制定律交往適度定律欲揚先抑定律情感征服定律換位思考定律討厭完美定律異性定律權威定律冷漠旁觀定律社會感染定律社會懈怠定律小世界定律破窗定律

商品規格

書名 / 改變人類生活的心理定律 (第3版)
作者 / 朱彤
簡介 / 改變人類生活的心理定律 (第3版):■「心理學」隱藏在生活的表象之下,卻永遠支配人們的行為!心理學是一門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許多現象,背後都
出版社 / 創智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925316
ISBN10 /
EAN / 9789863925316
誠品26碼 / 2682614611001
頁數 / 24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X17X1.5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心理暗示定律
別人的心理暗示,有時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兇殘的德軍曾經對一個俘虜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把他綁起來,蒙上眼睛,告訴他要把他的血放光,然後在他的手腕處施加一點刺痛,再用水龍頭一滴一滴的放水,發出不斷的滴答的聲音。
他們也許只是想捉弄他,但是想不到的是,過了一段時間,這個俘虜竟然真的死了!當然,並沒有任何致命的舉動施加在他身上,為什麼他會死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是心理暗示發生的作用。心理暗示,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透過語言、行動、表情或是某種特殊符號,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發生影響,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觀點、意見,或是按照被暗示的方式活動。
在這個事例中,德軍給俘虜的暗示是:要把他的血放光。這個俘虜相信他們的話,於是接受暗示,進而影響自己的身體機能,導致自己死亡。
暗示施行起來非常簡單,暗示者只要給一些現成的資訊,使被暗示者沒有意見的接受,暗示就會發生作用。
暗示不需要講道理,只需要直接的提示。例如,美國有一種戒菸電話,當一個人菸癮難以抑制時,就可以撥打它,然後就會聽到難聽的氣喘聲和咳嗽聲。這就是在暗示你,如果不戒菸,下場就是這樣!這種暗示,往往比一大堆的說教還要有效,也許是因為給人的感覺很直接吧!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接受別人的暗示呢?難道人們沒有「主見」嗎?
人格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任何人做出判斷,都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份,綜合個人需要和環境限制之後而做出。這樣的決定和判斷,我們稱為「主見」。
一個「自我」發達、健康的人,是比較「有主見」的。但是,我們知道,人不是神,世上並沒有萬能的和完美的人,任何「自我」都不可能在所有情況下都正確,這就導致「完全有主見」的人是不存在的。正是「自我」在客觀上的缺陷,為別人的影響和心理暗示,留出了空白,提供了機會。
當然,我們對心理暗示不要一味的恐懼和排斥,因為心理暗示並不都是消極的,還有很多積極的,之前談到的戒菸電話就是一例。另外,古人早已經學會這個方法。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有一次率領兵馬遠途跋涉,天氣炎熱,官兵們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井和溪水。於是,曹操對士兵們說:「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馬上就有梅子吃了,到時就不會渴了!」
梅子是酸的,人們一想到「酸」,因為條件反射的作用,就會分泌大量唾液,這樣就可以暫時解渴。士兵們聽到曹操說前方有梅子,一下子在嘴裡分泌了許多唾液(當然,他們自己意識不到),覺得不那麼渴了,精神也來了,不自覺的加快了腳步。
在這裡,曹操就是巧妙的使用心理暗示。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利用心理暗示的例子。
例如,一名運動員的成績已經非常接近世界紀錄,這時,他的教練在旁邊輕輕暗示:「你一定可以得到第一名!」這個暗示,激發他全部的潛能,使他發揮到最好,在比賽中真的得到第一名。
其實,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不一定要等待別人給予我們,我們自己也可以給予自己很多這樣的暗示。許多成功學家提到,人要有積極的心態,要善於自我激勵,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你經常對自己說:「我一定可以,我是最好的!」就可以激發很大的能量,這就是自己暗示自己的作用。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 39個經典心理定律,代表39種處世的智慧
★ 集頂尖心靈導師、成功學大師、經濟巨匠、管理領袖等各領域精英人士思想精華
◎ 幫助我們瞭解自己,包括認知、個性、情感、生理等方面
◎ 幫助我們更從容處世,因為它為我們提供人際交往的規律和技巧
◎ 幫助我們更深認識社會,瞭解人類處在群體和社會中的心理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