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計學玩的就是心計: 人與人的交往, 就是心與心的較量! | 誠品線上

心計學玩的就是心計: 人與人的交往, 就是心與心的較量!

作者 牧之
出版社 知遠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心計學玩的就是心計: 人與人的交往, 就是心與心的較量!:面對這些紛紛擾擾的生活瑣事,你也許會束手無策,苦悶困惑,感歎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有心計?難道自己只能處於被動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面對這些紛紛擾擾的生活瑣事,你也許會束手無策,苦悶困惑,感歎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有心計?難道自己只能處於被動地位嗎?其實,你不必為此而灰心喪氣。只要懂人性,知人心,就會明白「心計」的關鍵所在。◎ 心計——人與人的交往,就是心與心的較量!我們這裡所說的「心計」,並非指見不得人的陰謀權術,不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使用的不光明的手段,而是指為人處世的技巧,是幫助人們通往成功的謀略。在人類歷史的過程中,心計是處處存在、時時都有的,人們進行的各種活動,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教育以及社交、求職,從一定意義上說,都是某個方面或是某個角度的心計活動。◎ 這些心計會告訴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某個時刻,你要採取怎樣的方式來應對!本書分別從職場、銷售、辦事、生活等多個方面,詳細講解不同領域使用心計學的方法,立足於現實,取材於生活,內容生動,語言輕鬆,你可以在隨意的閱讀中學到實用的生活哲學。擁有本書,就如同有了一張行走社會的王牌,可以遊刃有餘地面對社會上的各種挑戰。既可以看破別人的心思,不動聲色地影響對方,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可以識破對方的圖謀,並且採取有效的對策,從別人的控制中逃脫。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牧之心理學系碩士,心理諮詢師,現為某心理學研究機構負責人,長期在報刊雜誌發表專欄文章,著有《心理學與你的生活》、《微表情心理學》、《做自己的心理醫生》、《這些事不必找心理醫生》、《怪誕心理學》、《重口味心理學》等暢銷作品。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第一篇:職場中的心計學∣第一章∣如何獲得老闆的器重?與老闆進行良好的溝通幫助老闆完成目標,而不是爭辯對錯尊重和支持你的老闆幫助你的老闆獲得成功為老闆排憂解難學會替老闆擋駕和解圍記住:是老闆在拿主意低姿態提出建議,贏得老闆的關注虛心地接受老闆的指導和批評老闆面前「會說話」提升自己,做老闆最需要的人∣第二章∣如何得到同事的喜愛?試著成為受歡迎的人不做團隊裡的「異類」不做沒有意義的爭論有功勞的時候,應該與別人分享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多同流,少合汙盡量遠離流言蜚語讓同事說出自己的成就第二篇:銷售中的心計學∣第一章∣尋找有購買意向的潛在客戶不要試圖說服所有人進行「圈地運動」尋找客戶的方法篩選潛在客戶的方法開拓潛在客戶的方法你需要一個引路人∣第二章∣激發客戶的購買欲望客戶心裡潛藏著對商品的佔有欲用語言激發客戶的想像力用觸感讓客戶參與其中把心理預演變成真實營造一種有利的說服情境從好奇心下手製造短缺假象∣第三章∣瞭解客戶,迎合客戶學會揣摩客戶的心理充分瞭解客戶的每個方面借助「相術」來瞭解客戶從細節判斷客戶的購買力識別「兩棲」類消費者保持良好形象,迎合客戶口味使用讓客戶高興的字眼∣第四章∣維護好與客戶的關係你的客戶為什麼在流失?維繫老客戶比贏得新客戶更重要用心去愛你的客戶用真情去感動你的客戶關係好,也要多做感情投資不斷滿足客戶的「感性需求」為客戶提供追蹤服務讓「將來的客戶」也滿意客戶的抱怨,就是你的動力第三篇:辦事時的心計學∣第一章∣面對苦難,勇於開口求助不要怕給朋友添麻煩求助不會破壞你的形象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求助方式有技巧∣第二章∣眼淚和微笑是最好的武器用眼淚打動人心用眼淚表現真情與淳樸用眼淚沖垮別人的心理防線微笑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以「笑」坦然面對困境∣第三章∣求人辦事,誘之以利興趣、利益誘惑法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利益均霑,一榮俱榮投其所好,巧灌「迷魂湯」滿足對方的欲望想要辦成事,最好事換事有「禮」走遍天下∣第四章∣以真情打動別人的心動人心者,莫先乎情為人置梯,以德報怨做一個真誠的傾聽者以真情爭取別人的理解富有熱情,才可以感染別人經常進行感情投資

商品規格

書名 / 心計學玩的就是心計: 人與人的交往, 就是心與心的較量!
作者 / 牧之
簡介 / 心計學玩的就是心計: 人與人的交往, 就是心與心的較量!:面對這些紛紛擾擾的生活瑣事,你也許會束手無策,苦悶困惑,感歎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有心計?難道自己只能處於被動地
出版社 / 知遠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925422
ISBN10 /
EAN / 9789863925422
誠品26碼 / 2682808061001
頁數 / 36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17×2.3 cm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你是否曾經因為無力說服別人而沮喪?
✓是否曾經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渾然不覺?
✓是否曾經真心地為別人好,可是對方卻不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