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全新完整譯本附52張金句能量卡) | 誠品線上

The 38 Letters from J.D. Rockefeller to his son: Perspectives, Ideology, and Wisdom

作者 John D. Rockefeller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全新完整譯本附52張金句能量卡):每一張能量卡,都為你提供價值千萬的金句每一段金句,都是伴隨世界首富縱橫商場的座右銘金句能量卡在手,隨時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每一張能量卡,都為你提供價值千萬的金句 每一段金句,都是伴隨世界首富縱橫商場的座右銘 金句能量卡在手,隨時隨地在追夢的路上排憂解惑。 每一封洛克菲勒寫給長子約翰的信, 除了有慈父嚴師的諄諄教誨, 也傳遞著石油大亨建立其金錢帝國的首富智慧。 ▶▶▶本版特色◄◄◄ 隨書附贈52張「金句能量卡」! 精選洛克菲勒智慧金句, 日日啟發致富思維! 每天抽一張, 靜思財富管理、道德價值與成功法則, 學習美國首位億萬富翁的傳承智慧, 掌握富過六代的關鍵, 打造屬於你的致富之路! ▶▶▶本書特色◄◄◄ 全新譯本 詳實考據/最完整/最正確/最實用 美國首位億萬富翁的【優質富二代養成文件】 富過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的傳家至寶 【致富智慧轉移】的最佳典範 亞洲華人提問式銷售權威/ 林裕峯老師作序推薦,陪你讀經典! ▶▶▶內容簡介◄◄◄ 初代老約翰手把手指點愛子小約翰的 見解分享\道德薰陶\善意提醒 世人得以一窺傳奇帝國如何建成的重要線索! 家書何止抵萬金! 給事業接班人及時的勉勵與教誨 商界巨賈本人與自己的心靈對話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給他的兒子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的私人信函。 美國前任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艾倫·葛林斯潘對本書的評價:「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全部財富還要寶貴。」 導讀 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 1839-1937年) ,美國著名實業家、資本家,標準石油公司的創辦人。他出生在美國紐約利奇福德鎮,他的父親威廉·艾弗利·洛克菲勒是當地的一名赤腳醫生,而他的母親,則是浸理會中一名非常虔誠的教徒。 他的父親沒有什麼責任心,常年在外面以藥販的身份遊蕩,這也就導致了小洛克菲勒的家庭十分的困難,他的母親不得不肩負起獨自撫養五個子女的重任。在洛克菲勒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具備了經濟頭腦,他精心餵養自己捉來的小火雞,挑選出其中賣相比較好的到集市裡出售。到了12歲時,他累積了50美金,隨後他將這50美金借給了自己的鄰居來收取利息。 到了1855年,洛克菲勒在離7月16日的畢業典禮僅僅只差兩個月的時候,因為自己父親的緣故,只能停止自己的學業。隨後約翰聽從自己父親的建議,交了40塊錢,在福爾索姆商學院克利夫蘭分校念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培訓課。隨後在他16歲那年,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的一家雜貨店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每個星期能夠賺取5美金的酬勞。 19歲那年,洛克菲勒正式下海經商,開始販賣各種食物,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洛克菲勒學會了記錄自己每一份收支,甚至小到一便士的捐款也分毫不差的進行記錄。經過了三年時間的資本累積,22歲的洛克菲勒進軍到石油行業,並且在1870年創建了在日後讓自己享譽盛名的標準石油公司,從此一舉成名。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富不過三代」,這似乎是命運之神賜予前兩代成功企業家如同鋼鐵一般的魔咒,然而對於洛克菲勒家族來說,這個說法似乎不存在。從第一代的約翰·D·洛克菲勒發跡開始,洛克菲勒家族直到今天絲毫沒有頹敗和即將沒落的景象。 洛克菲勒家族崇尚儉約,非常熱衷於創造財富,這兩點,在家族中的中興之王勞倫斯·洛克菲勒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2004年的7月11日,洛克菲勒家族第3代傳人,在美國叱吒風雲、坐擁著億萬身家的勞倫斯·洛克菲勒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4歲。儘管這位洛克菲勒家族的第3代傳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是我們觀察他的一生就會發現,他卻絕對不是一個紈?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僅僅是開創了風險投資,還給美國的環保事業以及慈善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老約翰·D·洛克菲勒將所有的財產留給了自己唯一的法定繼承人──他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小約翰有6個孩子,除了老大芭布斯是女孩之外,其他全都是男孩,勞倫斯就是其中的老師。1910年的5月26日,勞倫斯在紐約出生,他小時候和比他大兩歲的哥哥納爾遜最為親密,他們曾經為科學實驗室飼養過兔子來換取零花錢。顯然在我們眼中,這種事情發生在富可敵國的洛克菲勒家族當中顯得有些不可思議,可是事實上的確如此。 洛克菲勒家族的後代們之所以能夠持續締造輝煌的成就,跟他們從小所受到的教育息息相關。為了這些孩子不被家族的光環所籠罩,不管是老約翰還是小約翰,都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在孩子的教育當中,甚至還研究出了一整套的教育計畫。例如小約翰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去做家務來賺取報酬,其中勞倫斯7歲和哥哥納爾遜9歲的時候,獲得了擦全家皮鞋的權利,當時擦每雙皮鞋能夠賺到2分錢,而長筒靴則是1角。 從這個家族的第一代到今天,很快就會邁入第二個世紀,這個家族非但沒有頹敗,反而仍在不斷續寫著輝煌的歷史。他們並沒有因為自己現有的財富而選擇保守,想著如何去守住這些財產,而是不斷的積極投身到文化、衛生,甚至是慈善事業當中,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興建大學、成立基金會、建立醫院等等事業當中,讓整個社會都能夠享受到他們的財富。 時至今日,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想要不受到洛克菲勒家族的影響,顯然變成了一件癡人說夢的事情。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在過去的100多年中,洛克菲勒家族的發展就是美國歷史最為精確的一個縮影,洛克菲勒家族已經成為了美國精神中最為傑出的代表。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約翰‧洛克菲勒老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 Sr.,1839-1937)是一位美國商業巨頭和慈善家。在資訊科技社群網路時代之前,他被認為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人和近代史上最富有的人。洛克菲勒於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公司。他一直經營該公司直至1897年,退休後仍是該公司最大股東。隨著煤油和汽油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洛克菲勒的財富猛增,他成為美國首富,在巔峰時期控制了美國90%的石油。標準石油公司是美國第一家大型商業信託公司。通過利用公司的壟斷力量,洛克菲勒徹底改變了石油工業。1911年,最高法院裁定標準石油公司因違反聯邦反壟斷法而必須解散。它被分解為34個獨立的實體,其中包括後來的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石油公司,其中一些公司仍然擁有世界上最高的產值。結果,洛克菲勒成為美國第一位億萬富翁,其財富佔國民經濟的近2%。1913年,他的個人財富估計為9億美元,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91億美元的3%。這是他的淨資產峰值,達到266億美元。洛克菲勒生命最後40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他位於紐約州威徹斯特縣的莊園,與鋼鐵巨頭安德魯·卡內基等其他重要實業家一起定義了現代慈善事業的結構。他的基金會開創了醫學研究的發展,並為美國近乎根除鉤蟲和黃熱病做出了貢獻。洛克菲勒是芝加哥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的創始人,並資助在菲律賓建立中央菲律賓大學。馮國濤資訊管理學碩士。曾任職出版業、資訊業。現為自由作家、譯者、特約製書暨出版人。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1封】贏在開始未必笑到最後我們的命運是由我們的行動決定的,而並不是我們的出身。每個人都有求勝之心,而最後贏得勝利的人,都是那些有決心且做好準備的人。【第2封】做自己的命運規劃師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規劃師。我們不靠天賜的運氣生存,但以策劃而來的運氣求勝。策劃運氣,就是策劃你的人生。在等待運氣時,要懂得如何引導你的運氣。【第3封】天堂還是地獄,態度決定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種樂趣,人生是天堂;如果你把工作看成逃避不了的義務,人生即地獄。【第4封】積極主動,即刻行動壞習慣擺佈著我們,左右了事情的成敗,它容易培養但不易伺候;好習慣非常不容易養成,但是要維持下去倒不難。【第5封】勇於競爭,不懼挑戰我不愛正面對戰,我寧可摧毀競爭者。我從不認為自己打不過對方,即便最後還是贏不了,我也能問心無愧地面對結果。【第6封】為達目標,抵押所有也值得不管是想要贏得財富,還是贏得人生,在競技中,優秀的人想的永遠不是我輸了會怎樣怎樣,而是我勝利之後要做什麼。【第7封】挫折難免,精神不可磨滅一旦你做事情時最關注的重點在於避免失敗,你就成為畏首畏尾、碌碌無為的人。只要不讓失敗成為慣性,那麼失敗反而不是壞事。 【第8封】不放棄,就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世上沒有任何事能取代毅力,再優秀的才能也做不到。多數人高估了自己所欠缺的東西,又低估了自己已經擁有的,以至於到頭來錯失了致勝良機。【第9封】信心是成功之父我從不認為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只深信,信心是成功之父。我不愛獲取單一的勝利,我追求的是持續性勝利,唯有如此我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而激發了我成功的動力,是信心。【第10封】忠於自己,方能成大事我能欺騙對手,但是絕對不會騙自己。命運給我們帶來的並不是裝滿失望的酒罈,而是裝填機會的杯子。【第11封】喚起你的貪念,驅動你追求成功從貪欲開始起心動念,世界才會進步!命運要靠你自己去開創,想要什麼就必須想盡辦法去得到。 【第12封】人太好,就等著去地獄報到我喜歡的不是錢,而是賺錢這件事。坐視著對手的勢力持續強大,就等同是在減弱自己的力量,到最後將顛覆掉自己的優勢地位。【第13封】人總要為免費的午餐付出代價想讓某人變殘廢,你只要給他一副拐杖,然後等個一段時間就能如願。人活著必須對自己負責,要創造讓自己的生命與存在具有尊嚴的事情。【第14封】懂得裝傻是真聰明未經歷過不幸,是人生最大的不幸。自作聰明的人其實是笨蛋,而那些懂得裝傻的人則是真正的聰明人。【第15封】財富只是勤奮的副產品勤奮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自己,自己是勤奮的最大收益人。財富是給我們勤奮工作的嘉獎。財富不是目的,它只是勤奮工作的衍生品。【第16封】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我看不起那些擅長給自己找藉口的人,因為那是非常懦弱的行為。九成九的失敗都是因為人們老是在為自己找藉口。【第17封】成功的種子就在你手中你沒有辦法達成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信念才是驅策你前進的原動力。熱切盼望成功的人都該知道,成功的種子就在自己的身邊生根發芽。【第18封】不為金錢之奴,讓金錢為你服務你手中多一分錢,就多加了一分決定自己未來命運力量。讓金錢成為你的奴隸,不要成為金錢的奴隸。【第19封】偉大人生從爭第一開始人生不是在計畫自己的成功,就是在計畫失敗。第二名跟最後一名沒兩樣。【第20封】機會只給勇於冒險的人我擁有的東西多了,力量就會變大。想獲勝,就一定要知道冒險的價值,而且自己必須要有開創運氣的遠見。【第21封】變蔑視為激勵,化侮辱為動力永遠不要讓自己的偏見妨礙到你的成功。你要始終相信自己,並且和自己和諧一致。你就是自己最忠實的伴侶。【第22封】用實力讓對手怕你涉及到金錢的時候,永遠不要先提金額。在做生意時,不要自己一個人把錢賺光,要想著留一點錢給別人去賺。【第23封】合作達成目標的重要戰術建立在生意上的友誼,遠比建立在友誼上的生意要強。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往上攀爬的時候,要學會對人好一點,因為你下坡的時候還會碰到他們。【第24封】想要成功,先相信自己做得到成就的大小,取決於思想的大小。態度是我們最好的夥伴,也是我們最大的敵人。【第25封】善用時間與金錢沒有考慮好最後一步,就先不要邁出第一步。創造力、自發精神與信念,會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第26封】衝動是魔鬼,忍為上策不管何時,衝動都是我們的敵人。能忍別人不能忍的事,才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事。如果你真想成功,一定要掌握並保護自己的機會,更要設法搶奪別人的機會。【第27封】幸運之神青睞勇者如果你有百分之五十一的時間做對了,那麼你就會變成英雄。行為像個贏家,你就很可能去做更多贏家該做的事,進而改變你的「運氣」。【第28封】真心相信自己可以,辦法自然來做任何事,都不可能只找到一種最好的方法。要找出完美想法的最佳途徑,就是擁有許多想法。最大的成功,都是留給那些抱持「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態度的人。【第29封】結束就是另一個開始率先發現對方弱點並給予致命一擊的人,往往是贏家。多數人失敗不是因為犯錯,而是未能全心投入。【第30封】別被消極小人拖下水說你辦不到的人,都是不會成功的人。你付不起因為貪小失大而累積的種種額外負擔。【第31封】學會做個目標主義者到達地獄的路,是由善意鋪成的。目標是我領導的依據,目標即一切。【第32封】以激勵代替責難,杜絕推諉風氣責難是摧毀領導力的頭號敵人。自責,是最陰險狡猾的陷阱。自己越強大,別人的影響力就越小。【第33封】適才適所,人盡其才不要以自己的好惡做為選拔人才的標準。最能創造價值的人,就是那些徹底投身自己喜歡事情的人。【第34封】策略導向思考是成功的保障在沒有選擇的時候,我們要勇敢殺出一條生路。想要有完美的想法,首先要有很多想法。單純依靠手段的計畫者,只能給策略導向思考者提鞋。【第35封】領導的要義:將部屬放在第一位我始終把為我效勞的員工擺在第一位。給予人們應得的尊重,他們就能將潛能徹底發揮。一味索求而不願付出,終會面臨耗盡的一天。【第36封】財富越多,責任越大巨大的財富,也是巨大的責任。只有傻瓜才會因為有錢而自命不凡。【第37封】補足精神食糧,提升心靈境界即使你要出賣心靈,也要賣給自己。讓我們學會既聰明又謙遜,既謙遜又聰明。【第38封】你也能成為大人物我們要做世上的鹽,積極為社會服務,讓世人得福。人或許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沒什麼比人更了不起。

商品規格

書名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全新完整譯本附52張金句能量卡)
作者 / John D. Rockefeller
簡介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全新完整譯本附52張金句能量卡):每一張能量卡,都為你提供價值千萬的金句每一段金句,都是伴隨世界首富縱橫商場的座右銘金句能量卡在手,隨時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6267672020
ISBN10 /
EAN / 9786267672020
誠品26碼 / 2682874205002
頁數 / 240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成功者的思維
亞洲華人提問式銷售權威林裕峯老師

當我第一次讀到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時,我被深深感動。這些信件不僅是一個成功商人給他兒子的忠告,更是一個父親對他兒子的愛和關心的表達,書中內容也對人有著啟發和指導作用,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關於人生價值和成功哲學的書籍,我誠摯地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洛克菲勒是個哲人,是個高人,他給兒子留下了無價之寶,不是他那億萬財富,而是三十八封書信,他教會兒子怎麼做人,怎麼立業。

本書中分享了洛克菲勒在生活、事業、家庭和社會的的看法和經驗。他提供了有關如何成功、如何建立良好關係、如何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的寶貴經驗。

洛克菲勒於1937年5月23日去世,他留下的巨額財富和事業由子孫們繼承下去。到今天,經歷了人類歷史100多年的洗禮,而綿延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這個世界上富有的家族之一,對美國的經濟和政治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這三十八封書信是老洛克菲勒奮搏一生的經驗積累,這才是無價之寶!

此書深深地觸動人心,也因為洛克菲勒從小的背景竟跟我如此相似,並且我發現這些信中的很多觀點和我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如此一致,同時也是平日當我在授課時傳遞給予學員們的觀念。

第一點:無私的愛

洛克菲勒認為【我們現在的責任是要完全獻身給我們周遭的世界,以及世上的眾人,專心致志給予,全身心為人民造福,我認為沒什麼比這件事更偉大了】我在授課中必定會與學員分享使命是──無我利他,先奉獻自己的專長天賦,去幫助更多的人,強調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愛,因為愛而出發,讓全世界的眾人都有好的平台管道、商機與技能,並推動公益事業把愛傳出去!

在《新約聖經》中,使徒保羅說:「如今常在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第二點:信念是金

洛克菲勒他對自己的兒子說:除非你自己放棄,不然沒有人能夠打垮你。當機會出現的時候,我想到的是我一定能做到,而不是我做不到。你們遠比自己想的還偉大,所以你們一定不能看輕自己。

今天,這個建議仍然非常適用,而我的信念是,人生沒有能不能、只有要不要、沒有要不要、只有一定要!相信就可以做到,你相信什麼,才能看見什麼,你所看到的就是你所相信的結果!

電影巨星席維斯·史泰龍在成為巨星之前的十幾年一直都很落魄,身上只有100美金,連房子都租不起,一直睡在金龜車裏。當時他立志要當演員,當他信心滿滿地去應聘時,紐約500家電影公司都以長相平平且口齒不清拒絕了他。被拒絕後他仍然堅持「相信就可以做到」的信念,持續的努力,後面他寫了劇本,終於在被拒絕1855次以後他遇到了一個肯欣賞他的老闆。最後,正是因為堅持的信念,席維斯終於成為聞名國際的超級巨星!

第三點:要有正確的心態和價值觀

洛克菲勒認為,成功的人需要具備正確的心態和價值觀,而這些是通過自我教育和經驗積累獲得的。

對於一個想要翻身致富的窮人來說,正確的心態和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有積極的心態。窮人常常感到無望和絕望,認為自己永遠也無法翻身。但是,如果他們能夠有一個積極的心態,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那麼他們就會有更多的動力和信心去追求成功。

例如,美國著名企業家賈伯斯曾經說過,「人生苦短,不要浪費時間去過別人的生活。」這句話就傳達了積極的人生態度。

其次,要有正確的價值觀。洛克菲勒認為,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取決於他的能力,還取決於他的價值觀。一個有正確價值觀的人會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並且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例如,馬雲一直堅信「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因此他不斷努力推動數位化和共同富裕,實現夢想去在東京的大學教書致力於幫助更多的人實現自己的夢想。

洛克菲勒的38封信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因此,我決定開始寫信給我的女兒,表達我對她的愛和支持,同時也分享我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價值觀。我相信這封信能夠成為我跟女兒之間的一個重要紀念,讓她在以後的人生中獲得更多的啟發和支持。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些信件不僅僅是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它們更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情寄語,是一個成功人士對後代的吩咐和期望。我相信,這本書所包含的智慧和價值觀&成功的秘訣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非常推薦且值得您去學習和參考。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11封】喚起你的貪念,驅動你追求成功

1918/5/6

從貪欲開始起心動念,世界才會進步!

命運要靠你自己去開創,想要什麼就必須想盡辦法去得到。

親愛的約翰:

不必在乎那些說我很貪心的人。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享受著這個按理說並不值得驕傲的評價──貪心。

這個對我並不友善的評價,最早是在我事業攀上巔峰之時出現的,那個時候洛克菲勒這的名字已不僅僅是我本人的名號,它象徵著財富,也象徵著龐大的商業王國。

當時有不少人,甚至報章雜誌也紛紛依此將我定調,這個的評價沒有讓我不悅,儘管我了解到這種評價是在醜化我,擺明了是要給我建立的商業王國蒙上教人厭惡的銅臭味。然而我知道,人的本性中原本就蘊含著一股力量,一種源自於意志薄弱和能力不足的力量,這股力量的名字叫「嫉妒」。當你有一天超越別人時,他們會嫉妒你,找一些帶有負面、貶義的字眼批評數落你,甚至捏造謊話來毀謗你,還要在你面前表現出不可一世的傲氣。依我所見,那根本算不上什麼傲氣,它正代表著內在的虛弱。有趣的是,當你遠遠不如他們,生活困苦潦倒之時,也有人會譏諷你,嘲笑你的愚笨、無能,甚至將你貶低到失去身
為一個人的基本尊嚴,孩子,這就是醜陋的人性。

生而為人,沒有必要刻意改變本性,我也沒有閒工夫去阻止人們「宣揚」我的貪婪,我能做的,是讓嫉妒著我的人繼續嫉妒下去。我知道我的財富若被那群以「貪心」評價我的人奪走,他們同時也會帶走「貪心」這個標籤,而我並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除非我中了什麼詛咒,否則誰都別想得逞!

紳士永遠不與無知的人爭辯,所以我不會和評價我「貪心」的人多費唇舌,但是在我內心還是控制不住情緒要鄙視他們的無知。回顧人類歷史,檢視文明進展的步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類的社會都是建築在貪念之上的,總是毀謗著我的人,看起來像是衛道者,然而他們哪個人心中不希望能獨佔一些東西呢?最好還能把一切美好事物盡收手中,進而讓眾人需要的東西收納在自己掌控之下。貪念是無止盡的,虛偽者也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說穿了,哪有人不貪心的。當你擁有了一顆橄欖,你就會想要擁有一整棵橄欖樹。我在人世間行走了八十年,=見過不愛吃牛排的人,至今卻從沒有見過任何不貪心的人,尤其在商場上,滿口功利、拜金主義的背後都是同一
個關鍵詞在支撐──「貪心」二字。我知道,即使到了未來,不貪心者仍會是這個星球上的稀有動物,試問誰會放棄對於美好事物的渴望呢?

阿奇博爾德先生曾經說過,我是一匹能聞到終點氣味的賽馬,一聞到我就奮力衝刺。我難免有在自吹自擂,但在確實在心中為貪念預留了位置。

我在商校求學時,有個老師曾說過一句令我終身難以忘懷的話:「貪心不是壞事,誰都會貪心,從貪欲開始起心動念,世界才會進步!」這句話徹底改變了我的命運。

當老師在講台上說出這段煽動性很強的話時,同學們皆為之譁然,想到一般認知的「貪心」,它的意義背離了既有的道德觀念,從小到大的生活中約束著我們的道德規範,污名化了「貪心」一詞。

然而當我真正步入社會,踏上開創財富的旅程之後,我才深刻體會到,商校的學費花得實在很值得,那位老師的見解簡直是真知灼見。如同專家學者對人們說的,自然界從來都不仁慈和善,這是一個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世界。人類的文明社會亦同,你若不夠貪心,到後來你很有可能會被別人吞噬掉,畢竟珍奇美食都是限量的。

如果你想擁有財富與成就,創造輝煌人生,那你的態度就不該只是「貪心是件好事」那麼簡單,而是要認定「貪心」這件事情大有必要。

貪心就意味著我想要,我要得更多,到最後還要能夠獨佔才好。我相信沒有人心中不曾泛出這樣的吶喊之聲。從政者想的是,我要取得掌控權,我要從州長做到總統。

經商者想的是,我想要賺大錢,要賺很多很多錢。為人父母者想的是,我希望孩子們能有所作為,永遠過著幸福、富裕的生活。以上種種,只是受限於道德或尊嚴的束縛,人們才緊緊的將貪念隱藏住,最終讓貪念成為一種不可說的人性枷鎖。

事實上,只要這個追名逐利的世界一天不毀滅,只要還存在幸福並非人人可輕易獲取的一天,人類就一天不會停止貪念。

那些喜歡探詢八卦的人,總是把貪心說成洪水猛獸。依我所見,打開貪心這扇門,並不等於開啟了裝滿罪惡的潘朵拉盒,釋放時時刻刻跳動著的貪念就像釋放我們內在蠢蠢欲動的潛能。我從一個週薪五美元的簿記員奮鬥到今天成為全美首富,正是因為貪心讓我成就了這個契機,貪心是驅使我追求財富的動能,就像它驅動著人類社會不斷進步一樣。

在我說著「貪心」這個詞的時候,你應該更希望我將它換成「志向」或「抱負」。還是免了吧!務實點兒,我們都活在這個貪婪的世間,我認為主張「貪心」,會比「志向」來得更樸實,樸實是我們靈魂中最純真無私的素質,有別於真誠,樸實比真誠更加高尚。

在和山姆·安德魯先生合夥經營石油公司之初,我的貪念就開始膨脹,我每夜在臨睡前都告誡自己:我要成為克利夫蘭最成功的煉油商人,讓源源不絕流出的原油都變成大把大把的鈔票,我要讓自己的每個念頭都從利益出發,助我變成石油大王。

在剛開始的那段時間中,我事事親力親為,整天忙碌著。我指揮著煉油,規畫著運輸油品的鐵路網,謀思各種方法來節省成本,以擴充我的石油系列產品市場。那段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拼搏的日子,我永遠都忘不了。

孩子,命運要靠你自己去開創,想要什麼就必須想盡辦法去得到。失敗和成功的距離並非像傳說那樣僅僅在一念之間,取決於誰的貪念更強烈,誰具備這樣的能量誰就能發揮全力不斷自我超越。讓自己每個前進的步伐都感受到貪心的威力吧!貪心不但能幫助人將自己的力量發揮到最大,也能驅使人獻出所有,克服千辛萬苦,勇往直前。

許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洛克菲勒先生,是什麼讓你走向了財富的頂峰?」早期我不敢表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貪心總是不被世俗的眼光所認可,然而事實上,支撐我成為全美首富的正是我內心的貪念。

每個人內心都隱藏著一顆活力十足、力量充沛的貪念,只要你能先愛上它,跟自己說貪心是必要的,我有很想要的東西,而且我想要很多,如此一來貪心就會助你一臂之力,幫助你走向成功。

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我的貪心,因為我渴望成功。不必排斥在貪心的驅策下取得的成功,追求成功是值得推崇的高尚行為,成功帶給我的貢獻遠比貧困時更多。結果證明,我成功了。

看看我們至今做到的善舉吧!把大筆金錢挹注到學校、教會、醫院以及貧困者身上,並非偶爾一時興起的施捨,而是一份非凡的慈善事業,你看,我的成功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貪心果然是好事,怎能說是罪惡呢?

因此,說我貪心的人如果出發點不是想醜化我,那我欣然接受他們對我的評價。

孩子,我才是我自己生命的重心,什麼適合我,由我來決定,所以我並不在乎人們說了什麼,我的內心不為所動。在某些人的眼中,我始終都是個有卑鄙動機的生意人,即便是我大力贊助許多慈善事業,也被他們認定是另有盤算的詭計。他們懷疑我有追求利益的自私動機,卻對我無私奉獻的公益之舉視而不見,有人甚至還說我這麼做是為了贖罪,真是可笑至極。

我真誠地對你說,你這個父親絕不會讓你蒙羞,我口袋裡的每分錢都是我辛苦賺來的,它們是乾淨的。我之所以能成為有錢人,是我強烈事業心的回報。上帝賞罰分明,而我的財富正是由上帝所賜予的,我能夠一直賺到錢,正因為上帝知道我會將錢回饋給社會,造福人群。

我讀《聖經》的時間到了。今晚夜色很美,每顆星星似乎都在對我說:「你做得不錯,約翰。」

愛你的父親

【第13封】人總要為免費的午餐付出代價

1911/3/17

想讓某人變殘廢,你只要給他一副拐杖,然後等個一段時間就能如願。

人活著必須對自己負責,要創造讓自己的生命與存在具有尊嚴的事情。

親愛的約翰:

我想你應該有看到那則批評我吝嗇,說我捐款少的新聞了,這其實沒有什麼,我一生中被這些記者罵的夠多了,早就習慣他們對我的一知半解與吹毛求疵了。我對他們的回應之道只有一種,就是不回應、不解釋,不理睬他們到底怎麼說,我很了解自己在想什麼,我堅持自己並沒錯。

每個人都要選擇自己所走的道路,關鍵是要對得自己。我為什麼很少去理會那些請求我出錢幫他們解決個人問題的人,以及為什麼比起找我出錢,我更喜歡人家來告知我個賺錢的門路,有個故事很能夠說明:

有一農家圈養了幾頭豬,突然有一天,主人忘了把圈門關上,於是那幾頭豬逃跑了。經過了幾代的繁衍,這些豬變得非常兇悍狡猾,甚至開始威脅到當地的行人。有幾個經驗老道的獵手得知這件事情,想要為民除害,可是這些豬很聰明,從來都不會上當。

約翰你看,當豬開始獨立的時候,都會變得那樣的聰明兇悍。

某天,有個老人趕著一個拖兩輪車的驢車,載滿了糧食和木柴走進這片野豬肆虐的村莊。當地的居民十分好奇,前去詢問老人:「你是從哪裡過來的啊,要去做什麼?」老人告訴他們:「我是來幫你們抓野豬的啊!」村民們聽了便笑他:「別開玩笑了,連打獵老手都搞不定的事情,你怎麼辦得到。」

兩個月之後的某天,老人回來了,並且告訴村民,野豬都被他關進山頂的獸欄了。

居民們大感驚訝,不斷追問老人是如何做到的。

老人說明:「第一步,我找到了野豬時常出沒的地方,然後在空地上放一些食物當成誘餌,那些豬剛開始的時候不敢靠近,只是好奇的在附近跑來跑去,聞東聞西探查著,不用多久就有一頭老野豬來吃第一口,隨後其他野豬也跟著吃起來。這時候我就心裡有數,我一定能夠捉到他們。」

「於是,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些糧食,並且在不遠處立起一塊木板。那塊木板像是怪物一樣,讓他們一下子不敢靠近,但是眼前的美食太有誘惑了,不久之後他們就又跑過來大膽開吃。而在之後的日子中,我所需要做的,僅僅是每天在糧食周圍一片接一片地把木板圍起來,第一階段工程很順利就完工了。」

「接著,我挖了個坑將我的第一根角樁立起來。每次多完成一些工事野豬們就會不見一段時間,但後來終究還是抵抗不了眼前美食的誘惑。就這樣,獸欄搭建完成,門我也做好了,野豬們很習慣大搖大擺地走進獸欄覓食,當我冷不防把門關上時,那些吃得正高興的野豬們就這樣被我一網打盡了。」

這個故事的啟示不深奧,野獸如果習慣了靠人類餵食,牠的生存智慧就會消失,接下來的遭遇顯而易見。同理也適用於人,想讓某人變殘廢,你只要給他一副拐杖,然後等個一段時間就能如願;換言之,在一段時間裡,如果你持續給一個人提供免費的午餐,會讓他培養出白吃白喝的習性。要記得,人在媽媽肚子裡時就開始習慣被照顧了。

沒錯,我總是在鼓勵你要學會幫助人,送人一條魚,你只能養活他一天,如果教會他怎麼抓魚,可以讓他自立生活一輩子。這個與抓魚有關的老道理非常有意義。

單純的資金援助不是好的作法,它會讓人失去勤奮的動力,變得慵懶且喪失進取心、欠缺責任感。更重要的是,你給一個人施捨,等於在否定他生存的尊嚴,否定他的尊嚴等於掠奪了他的命運,這實在很不道德。身為一個很有錢的人,我有必要造福人類,且不能到處造就懶人。

任何人一旦養成懶惰的習慣,這習慣就會一直盤據著他的生命,習於享用免費的午餐不會讓一個人走向光明的道路,反而會讓他放棄了成功的機會。勤奮是最關鍵的贏家之道,工作是追逐成功不可避免的手段,幸福與名利要靠勤奮工作來獲取。

遠古之時,有個非常英明的老國王,他想編寫一本智慧寶典,來讓後代子孫藉以延續千秋萬世。有一天,他召集自己最聰明的臣子前來,對他說:「沒有智慧的大腦,就像是缺了蠟燭的燈籠。我需要你們編寫一本跨時代的智慧寶典,來照耀我子孫的前行之路。」

聰明的臣子們領命離去後,用很長的時間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並且驕傲的告訴國王:「陛下,這就是跨時代的智慧寶典。」

老國王看了之後說道:「各位,我相信這是各個時代智慧的結晶,但是它太厚重了,我擔心我的子孫們讀完之後還是掌握不到核心要義,你們將它濃縮吧!」

於是,這些臣子又花費了很長時間,經過大量刪減之後將所有內容濃縮成一本書,但老國王還是嫌太長,命令臣子們繼續提煉縮減。

聰明的臣子們將整本書濃縮成了一章,接著再濃縮成一頁,然後精簡成一段話,最後則變成一句話。英明的老國王看到這句話感到非常滿意,他說:「各位,這真的是跨時代的智慧結晶,能讓所有人領略到這個道理,我們遇到的問題幾乎都能迎刃而解。」

這句話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智慧之書的首章,亦即末章,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世上的人們都懂得想要有所成就必須努力工作的話,這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而那些只想等著吃免費午餐的人,終究要付出應有的代價。

人活著必須對自己負責,要創造讓自己的生命與存在具有尊嚴的事情。

愛你的父親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每一張能量卡,都為你提供價值千萬的金句
每一段金句,都是伴隨世界首富縱橫商場的座右銘
金句能量卡在手,隨時隨地在追夢的路上排憂解惑。

每一封洛克菲勒寫給長子約翰的信,
除了有慈父嚴師的諄諄教誨,
也傳遞著石油大亨建立其金錢帝國的首富智慧。

▶▶▶本版特色◄◄◄

隨書附贈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