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踩雷的藝術: 52個如何避免毀掉人生的技巧 | 誠品線上

Die Not-To-Do-Liste. 52 Wege, die größten Lebensfehler zu vermeiden

作者 Rolf Dobelli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人生不踩雷的藝術: 52個如何避免毀掉人生的技巧:傳奇暢銷書作者杜伯里回來了!繼《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生活的藝術》後,給你最有哽的「人生建議」!全著作於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傳奇暢銷書作者杜伯里回來了! 繼《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生活的藝術》後, 給你最有哽的「人生建議」! 全著作於德國突破200萬冊! 各界爭相奔走、好評連連! *本書簡介* 有人出於興趣蒐集黑膠唱片、電子遊戲或復古服飾, 但是杜伯里一直蒐集失敗人生的故事, 從中挖掘出成功的途徑。 雖然在成功之路上條條大路通羅馬, 但避開那些會造成失敗的謬誤,其實更容易! 雖然我們喜愛在成功的故事探究原因,遠勝於從失敗中尋找答案。 可惜我們只有成功人士的自傳,無法在魯蛇的自傳裡找出「成功」的答案。 預期心理 | 連續三次都在拉霸機中獎,第四次也一定行! 選擇性偏誤 | 如果照著黃仁勳自傳中成功的那條路走,就一定會成功! 情感預測 | 考試失敗、女友分手,又失去工作!人生已經沒救了! 注意力殘留 | 開會時寫報告、邊看劇邊滑手機、打電話時看書,做個時間管理大師,用得淋漓盡致! 探究生活中的工作、家庭、婚姻及心態, 杜伯里列舉出五十二個毀掉人生的「地雷清單」、活用逆向思考法, 在追求成功之路上反其道而行── 先弄清楚導致失敗的原因,然後永遠避開它們! 走上人生的岔路永遠是因為不斷累積的小錯, 別等到大禍臨頭時才恍然大悟! *國際推薦* 過去著作推薦 「我不僅讀了魯爾夫·杜伯里的書,還細細品味了他的每一個字。」 —法蘭克·艾爾斯特納(Frank Elstner),電視節目主持人 「魯爾夫·杜伯里是歐洲最具智慧的思想家之一。」 ——馬特·雷德利(Matt Ridley),暢銷書作者 「魯爾夫·杜伯里將不同領域的思想巧妙地合而為一。他以智慧、優雅與精確融合了科學與藝術。」 ——約書亞·格林(Joshua Greene),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魯爾夫·杜伯里再次出擊!他不僅讓我們睜開雙眼,也喚醒了我們。他結合敏銳的科學頭腦與令人讚嘆的哲學方法,從不滿足於表面。所以拿起他的書,愛不釋手地讀吧!」 ——坦利·E·奧布萊特(Tenley E.Albright),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倡議主任暨哈佛醫學院榮譽教授 「在他的第一本書中,魯爾夫·杜伯里告訴了我們如何正確思考。而現在他給了我們無價的建議,讓人知道怎樣可以過得更好。」 ——詹姆斯·R·弗林(James R. Flynn),奧塔哥(Otago)大學榮譽教授,『弗林效應』的發現者 「魯爾夫·杜伯里擁有一種迷人的天賦,能以引人入勝且激發思考的方式,來呈現現代科學的成果。」 ——布魯諾·S·弗雷(Bruno S.Frey),巴塞爾大學經濟學教授,經濟學幸福研究的創始人 「魯爾夫·杜伯里具備一種能力,他能識別出世界上最優秀見解,並將這些見解組合成一個整體,使它比個別時更具價值。他在《思維的藝術》一書中做到了這一點,現在他在《生活的藝術》此書中也做到了。」 ——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紐約大學教授,紐約時報暢銷書《正義之心》一書作者 「魯爾夫·杜伯里的做法真是絕妙,他將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步驟,以幫助人更加成功。」 ——羅伯特·B·西奧迪尼(Robert B. Cialdini),全球暢銷書《影響力》和《鋪梗力》作者 「才讀三頁,你就學到了新東西。」 ——法蘭茲·欣普塞爾(Franz Himpsel),《南德意志報》 「這些書會改變你的思考方式。」 ——丹·高爾斯坦(Dan Goldstein)教授,倫敦商學院 「魯爾夫·杜伯里提供了思考啟發且直言不諱—機智、風趣、精彩。」 ——克里斯托夫·法蘭茲(Christoph Franz)博士,前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執行官,羅氏集團董事長 「你該讀這本書嗎?絕對要!因為它不僅極具娛樂性,也非常嚴肅地揭示了人類思考的本質。」 ——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教授,羅蘭·貝格策略顧問公司創始人暨名譽主席 「一場知識的煙火!不想總是掉進思維陷阱的人,必須讀這本書。」 ——伊莉絲·博內特(Iris Bohnet),哈佛大學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生於1966年,在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ät St. Gallen)主修哲學與企管,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瑞航集團(Swissair-Gruppe)各分公司執行長,並旅居香港、澳洲、英國、美國等地。杜伯里為WORLD MINDS的創辦人和領導人,這是一個匯集全世界科學、文化、經濟領域一流人才的社群。他同時寫小說和專書,其中《思考的藝術》(Die Kunst des klaren Denkens)和《行為的藝術》(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翻譯成40多國語言,在全球暢銷超過百萬冊。魯爾夫・杜伯里目前與家人定居於瑞士伯恩(Bern)。相關著作:《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拒看新聞的生活藝術》《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向人生提問的藝術》《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鐘寶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及地理研究所畢業,曾任中學地理教師及地理教材作者,關注環境議題與動物福祉,喜愛閱讀、旅行及大自然,現定居德國,從事翻譯。譯有《樹的祕密生命》、《動物的內心生活》、《自然的奇妙網路》、《瘋狂的海馬》、《大腦300問》、《隱藏的宇宙》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1.任一切枯萎凋零的擺爛人生2.壯大你內心那隻因循苟且的怪獸3.成為一個靠不住的人4.當個眼中只有自己的混蛋5.對一切寄予厚望6.隨興虛度每一天7.不幸福婚姻的秘密8.半途而廢-放棄永遠不嫌早9.做個表裡不一的偽善者10.對你的壞習慣不離不棄11.定下愚不可及的目標12.做個把自己喝進地獄的酒鬼13.愛管他人瓦上霜14.只從自己的經驗裡學習15.在社群媒體上流連忘返16.在馬路車流中失控抓狂17.與滿腹牢騷的人為伍18.跟你的鄰居過不去19.讓毒品操控麻醉你20.在職場路上開進單行道21.人生不可太輕鬆愉快22.沉溺在罪惡感之中23.當個不知感恩的傢伙24.信任你的銀行專員25.當個疑神疑鬼的偏執狂26.不把別人當一回事27.永遠活在過去28.聽從你內心的聲音29.相信人都是理性的30.成為虛無主義的信徒31.在每件事情中都看到災難32.視金錢如糞土33.培養自憐自艾的能力34.讓自己聽命於他人35.快速致富,快速變聰明36.讓思緒陷入無限迴圈37.拿自己的名聲換取金錢38.別把難題留在自己的道路上39.讓你的情緒自由奔放、無所顧忌40.嘗試了結自己的性命41.嫁給錯誤的人,然後永不分離42.當個小心眼的計較鬼43.把自己奉獻給單一意識形態44.嘗試改變他人45.總是說出自己的看法46.同時對所有可能性做出行動47.當個膚淺的傢伙48.讓瘋子圍繞自己49.投身於激烈競爭當中50.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好好先生51.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團糟52.深陷內容陷阱之中結語與謝辭杜伯里免責聲明本書插圖對魯爾夫.杜伯里的評論附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人生不踩雷的藝術: 52個如何避免毀掉人生的技巧
作者 / Rolf Dobelli
簡介 / 人生不踩雷的藝術: 52個如何避免毀掉人生的技巧:傳奇暢銷書作者杜伯里回來了!繼《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生活的藝術》後,給你最有哽的「人生建議」!全著作於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6263904774
ISBN10 /
EAN / 9786263904774
誠品26碼 / 2682866162009
頁數 / 30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一章 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的人生

從前有個人住在屋頂會漏水的老房子裡。每當下雨時,自然不是修理屋頂的好時機;但天氣晴朗時,他又看不到有防雨防漏的必要性。如果你想要有個糟糕透頂的人生,我建議你就像這個人那樣過日子吧。儘管一步一步地忽略你的房子、車子,你的身體、你的心靈,你的人際關係和你的事業前景--沒錯,也就是你整個人生--的保養。只有這樣,你才能保證自己的人生真的會很廢。

理智的輕聲細語

那是個風狂雨驟的星期二,二○一八年八月十四日,熱內亞的莫蘭迪大橋(Morandi-Brücke)垮掉了。這座橋位在一條重要交通動脈上,連接著義大利里維埃拉地區(Riviera)與法國的海岸。它完成於一九六七年,由義大利土木工程師里卡爾多.莫蘭迪(Riccardo Morandi)所設計:三座橋塔分別支撐著多條預力混凝土懸臂-一種在當時非常新穎的建築方式。其實早在這座橋倒塌前,就有專業人士對它的混凝材料與橋墩斜撐支柱的腐蝕現象,表示過疑慮,但沒有人採取任何行動。在它的中間橋段突然垮下時,有幾十輛車也跟著掉到四十公尺深的橋下,為了搶救生還者並搜尋遇難者,一場緊急救援行動立刻展開了。在那之後,人們更傾盡所有,以一種令人側目的行動力火速修建新橋,使它在二○二○年八月重新開放通車。而無論是那些英勇的救難人員,或是負責修建新橋的明星建築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全都受到熱烈讚揚。

同樣在二○一八年八月十四日、風雨交加的星期二這天,離我位在伯恩的辦公室只有幾公里遠的菲爾任瑙(Felsenau)橋,並沒有垮掉。這座完工於一九七四年的橋樑,位在瑞士最重要的交通軸線A1高速公路上。就橋齡、結構、建築材料、長度和交通流量來說,它與熱內亞的莫蘭迪橋都幾乎不相上下。不過在伯恩這裡,沒有人在歌功頌德任何人。沒有人為那些負責長期養護橋樑的專業人員蓋紀念碑,也沒有人為他們獻上勳章,甚至連一篇地方小報上的表揚報導都沒有。

養護工作不是一種英勇作為。它單調無聊,一點都不性感迷人,很多時候我們連看都看不到。然而它並不會因此就比英雄行為不重要,甚至完全相反。我們總是過分高估一項宏偉的設計或英勇救援行動的價值,也總是過分看輕悄然無聲的持續性養護工作-而且不僅在公共建築工程,也在私人領域裡。我們會讚揚把自己從某次致命心臟病發的鬼門關救回來的外科醫生,卻忘記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至今沒有因大腸癌一命嗚呼的家庭醫師。我們歌頌自己的真命天子/天女向我們求婚的那個榮耀時刻,卻看輕日常的、單調重覆且曠日廢時的維繫關係之價值。套句喜劇演員哈沛·科可林 (Hape Kerkeling)的話來說:「對於愛,你得努力、努力再努力。」

即使在經濟世界裡,負責養護者的存在,也堪比牆邊不起眼的小花。創建公司的人和扭轉企業命運的執行長,會被歌頌追捧。但誰會去稱許讓成千上萬家公司行號-從企業、工廠、數據中心、電力公司、物流倉儲到垃圾清運-順利運作的數百萬中階管理人員呢?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以「我們這個時代不被歌頌的英雄」,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這些看不見的中階管理者。但沒有人會去寫他們的故事。

一場地緣政治裡真正的英雄,不是贏得戰爭的將軍,而是阻止戰爭爆發的個體-也就是那些讓國家與國家之間保持對話,並建立起有效嚇阻作用的政治人物、外交官與公務員。不過有人會為一場沒發生的戰爭去獎勵外交官嗎?有人會去讀他們的回憶錄嗎?

事實是:認真做好養護工作,不會讓你贏得獎牌或勳章。然而這項工作,卻比所有其它事都更重要!如果你想要擁有美好人生,我的建議就是:不要讓東西「壞掉」!你得仔細認真、小心謹慎-就像航空業裡負責保養最先進噴氣推進裝置的技術人員那樣:除了滴水不漏的維修保養,也要採行精良的效能監控系統-不管是溫度、壓力或震動,只要數值偏離標準絲毫,就讓飛機停止執行飛行任務,並立刻檢修讓它恢復正常。而你也應該要讓自己習慣這項原則-覺得爬樓梯比以前吃力?讓醫生檢查一下吧。另一半總是火氣很大?好好談一談吧。家裡屋樑上有蛀蟲?在屋頂轟然砸在你頭上前,趕快請專人來處理吧。絕不要等到東西壞掉,而是要未雨綢繆,讓事情根本沒有發生的機會。寧可當無名英雄,也不要變成悲情的魯蛇。

第二十九章 相信人都是理性的

如果你喜歡對牛彈琴或即使白費工夫還是要去碰壁,那就應該相信你周遭的人都是理性的動物。要不要試試以再清楚不過的論點,去說服你的另一半、你的同事、上司、客戶或鄰居,讓他們認同你的意見?我保證你自己很快就會失去理智。

舉個例子,試著讓你太太打消念頭,不去買她的第十七雙鞋。你的理由肯定很充分,只是恐怕她聽不進去。或試著絕對理智地說服你先生,告訴他一輛車並不需要三百匹馬力。

你投資股票嗎?那就相信其他投資者也都跟你一樣理性,而且股票行情總是正確反映公司企業的價值吧。這很合理,不是嗎?如此一來,你就得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例如當股票市場再次爆發恐慌時,你將錯過每一個可以撿便宜的機會。而且你也會在泡沫破掉之後,才意識到泡沫的存在。

假若身為政治人物的你,目標是失敗,那就相信選民會因為你天資異稟、政見高明和論點無懈可擊而投票給你吧-因為事情肯定不會這樣發生。選戰的勝利者,事實上會是你資質無比駑鈍的對手。而原因是:他們在海報上笑得很討喜,他們愛講陳腔濫調的客套話,還不厭其煩地到處握手親小孩。

想保證下次在跟某個潛在的生意夥伴打交道時栽跟斗嗎?那你就不苟言笑,只關心合約內容,完全沒問也沒聊他的老婆小孩或他的興趣嗜好及度假計畫。

不過親愛的讀者,你最悲劇的失敗,會是如果你相信自己是理性的。你的錯覺會讓你昧於以下事實:其實你一直在高估自己,一直很自以為是,也一直在假借某種(不理性的)「理由」,來拖延你不想做但很重要的事。

理智的輕聲細語

有很長一段時間,經濟學家的研究都是以「理性人」或「經濟人」(Homo oeconomicus)這種理想化的形象為基礎。經濟學家假設,人基本上都會理性思考,擁有不受限制的意志力,專注於最大化自身利益,能夠迅速思考且隨時擁有完整的資訊。而這個錯誤假設帶來的結果,就是長期以來讓經濟學惡名昭著的許多無用的預測 。到了一九七○年代,一種思想上的轉變開始了。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人的行為其實經常偏離理性;經濟學終於認識到心理學的重要性,而在此同時,心理學也經歷了長足的進步。長久以來,它都只是一堆上不了檯面的論點與假說(關鍵字:佛洛依德),現在它確立了自己成為一門實證科學的基礎。今天我們知道了一件過去人憑直覺一直都知道的事:人很少理性行事。換句話說,如果你假設人的行為是理性的,那你就註定要不斷碰壁失敗。

然而不按牌理出牌,並不代表我們就無法預測人的行為。只不過它所依循的準則,會比純粹以理性為基礎複雜一點。就像學母語一樣,絕大部分的這些準則我們其實已經自動習得-可是人是無法一概而論的。如果你天生對人就欠缺敏銳細緻的感覺,那你得好好特別加強「人性」這門課。我建議每個剛進入職場的人,都去讀讀社會心理學的教科書。即使毫不間斷,這本書還是得花上你四星期的時間來閱讀,但它會給你絕對值得的回報:你會對他人的動機和行為,得到最重要的理解與判斷。而這不管在職場或在個人生活上,都會讓你一輩子受用無窮。此外,你也能建立起一種避免被人操縱的心理防火牆。你會較少落入廣告陷阱,並提早辨識出對手的談判策略。

請記住這點:我們人做事情的方式,其實經常很像律師-也就是先決定好立場(或許這樣說更恰當:我們的情緒、直覺和潛意識幫忙做了這一切),然後再找出相應的論點來支持它。

所以你得留意這種非理性的先入為主之見,並且質疑自己的直覺。你愈早接受人並不理性(包括你自己)這個事實,就會愈懂得怎樣跟「人」和跟你自己相處。不接受人的不理性,就是不理智的行為!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傳奇暢銷書作者杜伯里回來了!
繼《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生活的藝術》後,
給你最有哽的「人生建議」!

全著作於德國突破200萬冊!
各界爭相奔走、好評連連!

*本書簡介*

有人出於興趣蒐集黑膠唱片、電子遊戲或復古服飾,
但是杜伯里一直蒐集失敗人生的故事,
從中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