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玩泥巴 (第2版)
作者 | 張秀毓 |
---|---|
出版社 |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大家一起玩泥巴 (第2版):──「版畫」媒材×「陶藝」主題──臺灣作家實地取材的質感美學之作匠心刻畫技藝傳承、老年療癒、真摯親情陶藝手藝人一輩子的堅持與守望阿公小時 |
作者 | 張秀毓 |
---|---|
出版社 |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大家一起玩泥巴 (第2版):──「版畫」媒材×「陶藝」主題──臺灣作家實地取材的質感美學之作匠心刻畫技藝傳承、老年療癒、真摯親情陶藝手藝人一輩子的堅持與守望阿公小時 |
內容簡介 ── 「版畫」媒材×「陶藝」主題 ──臺灣作家實地取材的質感美學之作 匠心刻畫技藝傳承、老年療癒、真摯親情陶藝手藝人一輩子的堅持與守望阿公小時候喜歡玩泥巴,長大後喜歡揑陶。現在阿公老了,但他仍一心守護著蛇窯廠,希望大家一起玩泥巴……2020年高雄市立圖書館「好繪芽獎」首獎(好手獎)得主,張秀毓老師繼《爺爺的玻璃店》、《阿婆的燈籠樹》、《爸爸的友善茶園》後,再度以版畫為創作手法,從蛇窯的構造、陶藝的製程,再到傳統文化的復興,鉅細靡遺展現陶藝產業的風貌,潛移默化中陶冶美學涵養。張秀毓老師堅持以版畫創作,並實地踏訪各地蛇窯廠,生動描繪場景細節以及故事質感,在畫面與色調的處理上毫不鬆懈,展現出猶如陶藝師傅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以繪畫性強的PS平版作為創作媒材,細膩傳遞繪圖的質感、速度、明暗及筆觸,效果多樣,展現豐富、趣味與獨特的藝術魅力。於插圖和行文中,感受真摯的祖孫之情,彰顯親情的可貴,更象徵祖孫攜手傳承文化的願景。故事主軸之外,還增加老年價值與創傷療癒的議題,切合現今社會的關注,豐富繪本的內涵。【本書關鍵字】認識臺灣、本土文化、文化傳承、蛇窯、製陶、陶藝、美學、美術教育、療癒、老年、版畫【本書資料】有注音適讀年齡:3~7歲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己閱讀【本書特色】1. 專業版畫技法創作,培育獨樹一幟美感2. 潛移默化增進陶藝知識,品鑑陶器之美3. 真摯祖孫情為故事主軸,彰顯親情可貴 4. 藉蛇窯的重建,象徵老年價值的再創造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按姓氏筆畫列名)賴玉敏/新北市鶯歌國小閱讀推動教師盧方方/閱讀推廣人、後青春繪本館主編趙國宗/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主任蔡明灑/朗朗小書房創辦人陳美燕/藝術家、繪本作家陳玉金/兒童文學作家施政廷/插畫家財團法人研揚文教基金會專文推薦 哇!終於有本專屬臺灣兒童的陶藝繪本囉!眾裡尋他千百度,身為臺灣著名的陶瓷重鎮──鶯歌──的老師,一直希望找到一本故事書,能以深入淺出的方法帶著孩子認識臺灣的瑰寶──陶藝。但是尋找了許久,雖然偶有幾本稍微觸及陶藝,但無法讓孩子們窺及全貌。終於,這本《大家一起玩泥巴》出版了,千呼萬喚始出來,讓人驚喜萬分! 在張秀毓老師的巧思中,這本書不僅展現老手藝師的匠人精神,還融入陶藝、蛇窯等相關科普知識,讓土與火的相遇,在版畫復古風味與濃濃的祖孫之愛中,傳遞手作的溫度。這樣的好書,當然要推薦給更多大朋友和小朋友!──賴玉敏/新北市鶯歌國小閱讀推動教師 在《大家一起玩泥巴》的故事中,阿公和蛇窯廠的連結很深,他希望技術能夠傳承,希望孩子們都來玩泥巴。他耐心指導孫女,做了各式各樣的陶器。雖然一場大火意外到來,讓阿公在大火事件中受了傷,但是他沒有氣餒,仍然繼續為傳統產業努力。本書延續張秀毓老師一貫的風格,以淺白、生活化的內容,搭配版畫的素樸畫風,溫暖了讀者的心。──陳玉金/兒童文學作家 一本深情關懷的書 《大家一起玩泥巴》描述臺灣傳統製陶工藝的面貌,故事裡經歷難忘的災變,在親情相互扶持中樂觀再生。本書運用繁複手工套色的版畫技法,並在製版時巧妙拼貼上許多網紋和拓印的質感,讓畫面裡有童趣的造型和泥土般的色調。將傳統蛇窯的製陶過程,猶如樸實的陶器外觀一般呈現在讀者面前,蘊含創作者張秀毓老師對臺灣生活文化的熱情,宛如燒製陶器般的烈火高溫。──施政廷/插畫家
作者介紹 作繪者簡介張秀毓 出生於新竹縣,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現居臺中,專注於繪本創作。曾任國小主任和美術老師,喜歡創作,也愛和小朋友一起畫圖、說故事。擅長以多元的版畫技法,結合複合式媒材,創作臺灣本土故事。 《爺爺的玻璃店》獲信誼幼兒文學獎評審委員特別推薦、「好書大家讀」選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臺灣文學館文學好書、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優良圖書;《阿婆的燈籠樹》獲第三屆上海好童書獎,並入圍第四十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第五屆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爸爸的友善茶園》獲「好書大家讀」選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文化部「兒童文化館」繪本花園書單入選;《大家一起玩泥巴》獲二○二○年高雄市立圖書館「好繪芽獎」首獎——好手獎、教育部「Bookstart閱讀起步走」選書、臺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優良圖書、第九屆上海好童書獎入圍等(以上皆由小魯文化出版)。
書名 / | 大家一起玩泥巴 (第2版) |
---|---|
作者 / | 張秀毓 |
簡介 / | 大家一起玩泥巴 (第2版):──「版畫」媒材×「陶藝」主題──臺灣作家實地取材的質感美學之作匠心刻畫技藝傳承、老年療癒、真摯親情陶藝手藝人一輩子的堅持與守望阿公小時 |
出版社 / | 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632888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632888 |
誠品26碼 / | 2682973971006 |
頁數 / | 40 |
注音版 / | 有 |
裝訂 / | H:精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9×26 |
級別 / | N:無 |
重量(g) / | 310 |
提供維修 / | 無 |
適用年齡 / | 3~7歲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己閱讀 |
導讀 : 老手藝人「愛」的傳承
高雄市立圖書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為扶植臺灣本土繪本創作人才,舉辦「好繪芽獎」繪本徵選。張秀毓老師的作品在眾多創作者中脫穎而出,奪得首屆「好手獎」。這本繪本作品雖在一時贏得獎項,實則歷經了張秀毓老師多年的沉澱,相信其中一定寄託著作家期許能傳遞給讀者的訊息。在作家、高雄市立圖書館與小魯文化共同的努力下,終於得見這本繪本面世。
若不是實際閱讀《大家一起玩泥巴》,恐怕很難想像,真有這樣集「傳統產業、老年療癒、動人親情」等主題於一身的繪本;更可貴的是,張秀毓老師堅持以版畫創作,過程儘管費時又費工,她依然實地踏訪各地蛇窯廠,生動描繪場景細節以及故事質感,在畫面與色調的處理上毫不鬆懈,展現出猶如陶藝師傅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她特別選用繪畫性強的PS平版作為創作媒材,細膩傳遞繪圖的質感、速度、明暗及筆觸,效果多樣,展現豐富、趣味與獨特的藝術魅力,實為這個故事最佳的表現方式。
透過小孫女的敘述,個人、家庭乃至產業層次的課題都一一展露在讀者眼前。從阿公教導孫女製陶的喜悅、眼看陶藝產業受到重創的憂愁,以及面對衰老和燒傷的勇敢,看見阿公個人對於技藝傳承的使命感,還有人生邁入老年階段的突破和翻轉;從陶藝之家於製陶技術的傳承,看見現實中真有些這樣的家族,用心維繫經營著臺灣本土重要的傳統文化產業;復由「越來越多人跟著這家人一起捏陶,阿公的笑容也越來越多」的故事結尾,看見振興陶藝產業的關切與期望。而故事從頭到尾,都是由這對祖孫真摯的親情所貫穿、推進的,足見「愛」無可限量的力量。
《大家一起玩泥巴》關乎陶器老手藝人一輩子的堅持與守望;這家人和陶藝產業緊緊聯繫,興衰與共。這「愛的延續」就如同高雄市立圖書館國際繪本中心,藉由推廣更多臺灣原創繪本,傳承更多屬於這片土地的美麗與動人故事。期望這本繪本能引導大小朋友在美學上的啟蒙,對陶藝的故事主題和版畫的創作技法有更深入的認識,透過閱讀進一步了解在地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並能實際參訪美術館、至蛇窯廠體驗製陶、於工作室嘗試版畫,邀請「美」參與進日常生活中,逐漸萌芽茁壯。
內文 : 阿公是一位陶藝高手,
任何又溼又黏的泥土,
只要經過他那雙
粗粗黑黑的大手,
都能搖身換上一副美麗模樣!
即使是質樸的大缸,
阿公也做得很漂亮。
這些素坯晾乾後,
統統都要送進高溫的窯裡。
窯裡的火光閃呀閃,
映在阿公專注的雙眼裡。
阿公說,這些泥巴得燒上三天三夜,
烈火讓泥巴變得堅固而美麗。
我一直等呀等,阿公終於回家了。
陶器碎的碎、裂的裂 ……
連我心愛的飛機也斷掉了。
蛇窯邊滿目瘡痍,大人們怎麼樣也收拾不完。
阿公看著這一切。我忽然覺得,
他的心也像這些陶器,碎了滿地。
最佳賣點 : 1. 專業版畫技法創作,培育獨樹一幟美感
2. 潛移默化增進陶藝知識,品鑑陶器之美
3. 真摯祖孫情為故事主軸,彰顯親情可貴
4. 藉蛇窯的重建,象徵老年價值的再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