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力變現: 喜馬拉雅最具影響力大腕, 告訴你成功不用反人性, 一次把事情做對, 就能少奮鬥10年!
作者 | 任康磊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競爭力變現: 喜馬拉雅最具影響力大腕, 告訴你成功不用反人性, 一次把事情做對, 就能少奮鬥10年!:★世界500強人力資源總監,傾囊相授「競爭力變現」的方法★16個法則幫你衝 |
作者 | 任康磊 |
---|---|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競爭力變現: 喜馬拉雅最具影響力大腕, 告訴你成功不用反人性, 一次把事情做對, 就能少奮鬥10年!:★世界500強人力資源總監,傾囊相授「競爭力變現」的方法★16個法則幫你衝 |
內容簡介 ★世界500強人力資源總監,傾囊相授「競爭力變現」的方法★16個法則幫你衝破天花板,從「零資源」變成「年收千萬」做事方法的不同,決定財富的不同!怎麼將知道變成做到?錯誤常發生在一開始,建立準繩才能一次做對。如何高效率學習與升級?掌握辨別知識品質的能力,在資訊洪流中淘金。怎樣累積勢能?用堆積木方式在一個領域琢磨透了,成為領頭羊就很精彩。★★成功不須反人性,用16個法則就能奪標 全球首富、IQ180……,我們離那些人太遙遠,一輩子無法體會或模仿那種生活,畢竟大部分的人都處在平均值。 本書作者任康磊出身平凡,以前生活水準低於平均值,但後來任職世界500強企業人力資源總監,並擁有多項國際專業證照,為上市公司、創業者、專業人士提供管理諮詢和職業輔導。他還是喜馬拉雅等平台百萬人次線上課程講師,撰寫多本暢銷書,甚至年收入在10年內飆升100倍。 平凡人如何變身這樣的強者?他透過自身經歷和真實案例,告訴你邁向成功的過程並不艱難,一旦學會16個關鍵思維與方法,就能克服成長中遇到的挑戰,順利迎向出頭天!★★想快速充飽競爭力?看睿智的比喻和問答 與其一個人悶頭踱步,不如讓過來人指點明路。本書每一節為你解說一個法則,不僅提出問題引導思考,更透過比喻增加記憶點。【彈簧法則】如何從谷底越彈越高,掌控自己的未來?即使起點低,也不必擔心害怕,可以看看彈簧,將往下推壓的逆境化為向上高飛的動力。機會不只有一兩次,只要開始行動,就很可能走上坡。【積木法則】如何一步步搭建城堡,讓自己越來越強?累積勢能會讓專業能力和心理素質越來越強,因此內行人不輕易談跨界和顛覆,才能晉升賺錢的20%。你可以像玩積木,一塊塊累積,蓋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淘金法則】如何辨別知識品質,高效學習並累積?瞎學與不學一樣糟,應當如同淘金者,在資訊洪流中汲取真正有益的知識。怎麼分辨知識是真或假、良莠與否,對自己有沒有益處?本書會告訴你。而且,書中還介紹燈塔法則、逆風法則……★★喝膩了心靈雞湯?教你具體且有效的方法 只要把握原則、掌握方法,便可解決問題,成長也就水到渠成。本書傳授人人都能學會、應用在工作與生活中的方法。【方法1】以平衡計分卡,制定人生規劃表實現目標需要計畫,作者教你運用管理學的知名工具「平衡記分卡」,從4個面向規劃人生,包括財務與理財、學習與成長、職業與事業、生活與休閒。【方法2】學習成功者的獨立思考和做事原則常識不等於真理,知道不等於做到。不想繞彎路,可以仿效成功者的方法,例如:管理思想家賽門‧西奈克的「黃金圈法則」、美國職棒選手泰德‧威廉斯的「甜蜜區」。【方法3】依循3步驟,將事情做對又做精工作需要方向、邏輯、經驗……,因此按照順序準沒錯。起步時克服「有沒有」的問題,穩定後解決「好不好」的困難,到了回顧反省時,則挑戰「精不精」的境界。此外,想擴展知識讓工作更上一層樓嗎?不妨參考作者的5種技巧。 ★★步步走高、價值變現、逆轉勝,都不再是夢!作者擁有高級專業經理人、高級職業培訓師、實習就業指導師等多種證照,並實際執業。如果你——◎剛從學校畢業:作者指點在職場上少奮鬥10年、比老手多賺10年的技巧。◎想突破工作瓶頸:本書教你不必跟人拚輸贏,便能不斷加薪、升職的訣竅。◎規劃人生方向:作者幫你梳理做人做事、提升自我價值、逆轉情勢的關鍵。 ◎追求公司發展:本書提供精練實務、迴避風險、啟發理念的經營管理建言。
各界推薦 圖文作家、人氣Podcast主持人 Vito大叔職場創作者、科技業產品經理 小人物職場
作者介紹 任康磊 曾任上市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後來從一人公司開始創業,擁有近20年職場經驗。不僅是國際認證高級專業經理人(CISPM, ACI認證)、國際認證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ICSHRM, AIVCA認證)、國際認證高級職業培訓師(ICSPL, AIVCA認證),而且是大學生實習就業指導師、喜馬拉雅等平台百萬人次線上學習課程講師。 長期為上市企業提供管理諮詢服務,為創業者、自由業者、自媒體工作者及專業人士,提供商業模式、創業及就業輔導,成功輔導不同領域的百萬粉絲IP,幫助多位諮詢對象實現年收入450萬元。自身也在10年間,從月收入數千元躍升至年收入1400萬元。 著作有《溫暖管理課》、《117張實戰圖解教你成為誘導高效團隊的管理高手》、《200張圖教你勇敢の問,一天進步一點點!》等。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 不論新人或老手,都能逆勢翻轉的16個法則 ∕Vito 大叔推薦序二 世界從不缺機會,用對方法就少奮鬥10年 ∕小人物職場前言 看我一路走來的經歷,競爭力變現沒有想像中難第1章 起點無法決定強弱,開低要怎麼走高? 01【彈簧法則】從谷底越彈越高,掌控自己的未來 起點低的人,更要選擇幸運的活法從過去到未來,機會不只有一兩次用「平衡計分卡」,制定人生規劃表 02【逆風法則】把握挑戰的訊號和機會,有效獲取經驗 經驗來自不舒服,刻意跳脫舒適圈老地方沒風景,經歷碰撞才能找到真我 船的意義是遠航,最怕從未行動03【順序法則】採取3個步驟,將事情做對又做精 起步時,克服「有沒有」的問題 平穩後,解決「好不好」的困難回顧時,挑戰「精不精」的境界04【積木法則】一步步搭建城堡,讓自己越來越強 做不下去就轉行,可以解決問題嗎?紅利源於累積,先在一個領域耕耘不輕易跨界和顛覆,成為賺錢的20% 第2章 想要一次做對?用這些方法迴避風險05【不賭法則】出現一夜暴富的心態,就注定會失敗怎麼避開抄捷徑的風險? 投資騙局的受害者,有個共通點 穩定的賺錢機會,都在主業中 06【獨立法則】養成獨立思考能力,不盡信專家建議自己為自己負責,不被話術牽著走常識不等於真理,發現有益自己的結論 用「黃金圈法則」思考,先清楚WHY07【準繩法則】遵守原則,把知道變成做到能避免錯誤 巴菲特堅守投資原則:專注甜蜜區 錯誤發生在一開始,怎樣及早做對? 遵循準繩不是靠堅持,而是靠習慣08【不輸法則】與其和人拚輸贏,不如立於不敗之地 孫子兵法教你不輸,因為活著最重要 想當職場人才、人材,還是「人裁」?馬太效應讓贏者全拿,你得不可或缺 第3章 累積勢能帶來競爭力,讓你價值變現 09【直線法則】坦率直爽的溝通,增進工作效率 贏家都知道,說什麼都不如說真話 誠實可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 向老闆反映實情,有4個技巧10【延伸法則】擴展知識體系,才能促進職涯發展為何做事失敗?因為知道得太少怎樣建構自己的知識?用輸出反推輸入 透過5種方法,讓知識呈指數成長11【淘金法則】懂得辨別知識品質,高效學習與累積 資訊爆炸,瞎學與不學一樣糟想讓自己創造價值,注意3個重點終身學習的核心內容是…… 12【燈塔法則】為了實現目標,聚焦在累積勢能的事 為了抓住機會,提前儲備實力你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微型企業 目標層層分解,化為具體任務 第4章 遇到難關時,與人合作共贏逆轉勝 13【信念法則】想成為誰、達成什麼事,先堅定意念 擁有自信,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不只雄鷹,蝸牛也能登上金字塔透過自證預言,活出不同命運14【個性法則】發揚自身特質,不必迎合負能量的人 人要有立場,不然站在哪?改善是看優點,批評是盯缺點錢可以少賺,但不可放棄原則15【退路法則】做事給自己留後路,就不會義無反顧 必須達成時,最重要的是該如何做到?逼自己一把,幸福就會來臨賈伯斯的成功,源自華麗的失敗16【相容法則】包容範圍越大,工作和人際的發展越大 為何要替別人保留犯錯空間?改變執念,提升自己的相容性強者總能讓所有人懂得自己 結語 展開行動是1,知識是後面的0
書名 / | 競爭力變現: 喜馬拉雅最具影響力大腕, 告訴你成功不用反人性, 一次把事情做對, 就能少奮鬥10年! |
---|---|
作者 / | 任康磊 |
簡介 / | 競爭力變現: 喜馬拉雅最具影響力大腕, 告訴你成功不用反人性, 一次把事情做對, 就能少奮鬥10年!:★世界500強人力資源總監,傾囊相授「競爭力變現」的方法★16個法則幫你衝 |
出版社 /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6267148853 |
ISBN10 / | |
EAN / | 9786267148853 |
誠品26碼 / | 2682463135000 |
頁數 / | 224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14.8x21x1.3 |
級別 / | N:無 |
自序 : 前言 看我一路走來的經歷,競爭力變現沒有想像中難
我曾看到網路上的一段影片,內容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滔滔不絕地談論高階物理學。這個孩子掌握的物理學知識及其深度,早已超過很多理工科學生。看到這段影片的人無不驚嘆,說他是「別人家的孩子」。
我身邊也有這種別人家的孩子。我前同事的小孩剛學會說話不久,就能背誦一大段《三字經》,不到三歲已能背誦十幾首古詩,五歲就學會加減乘除。相較之下,有的孩子五歲時連一首完整的古詩也背不起來。
這種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天賦異稟嗎?是他們的父母恰好生出天才兒童嗎?我不知道別人的狀況,但我知道前同事孩子的情況。
我的前同事酷愛文學,家裡藏書像小型圖書館一樣多,他本身就是能出口成章、落筆成文的人。孩子還小的時候,他每天與孩子玩耍的主題都是詩詞歌賦。孩子大一點後,他專門請家教做育兒教育。
那段影片中掌握高階物理知識的孩子,不會天才到一生下來就主動學習高階物理。這個孩子的父母至少有一位擁有高階物理知識,他擁有的知識有很高的機率,是在與父母相處過程中潛移默化習得。
如果只看結果而忽略過程,我們會覺得神奇,以為這些孩子是天才,但看到每一個結果背後的過程後,會發現不是這些孩子本身是天才,而是父母採用正確的教育引導方式。
人的智商呈常態分佈,即使智商超高的人,在沒有使用正確智力開發方法的情況下,也不會比普通人強多少。在同樣教育方式下,如果別的孩子也有與天才兒童一樣的經歷,他們很可能也成為天才。
方法是最關鍵的,其次才是個體差異。人的成長也是如此,掌握正確的成長方法,運用正確的成長法則,能讓人更好地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終身學習的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人認可,不論是上班、創業,還是發展副業,想要獲得競爭力,學習是必須,成長也是必須的。成長需要學習,但學習不一定帶來成長,如果學習的內容不對,或是沒有掌握正確方法,仍然無法成長。
我的起點比很多人都低,那時候我沒有資源,也不認識大人物,靠自己的努力和摸索,才成為今天的樣子。任何成長都不是偶然發生,從以往的名不見經傳到今天成為一個領域的佼佼者,我的成長過程一波三折,踩過的陷阱、掉過的坑很多。
我的圖書策劃人「寫書哥」開始做網路社群後,開設終身成長訓練營,邀請我分享成長經歷。我藉著這個機會回頭看自己的經歷,發現自己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做對很多事,也做錯很多事,其中有很多值得總結的法則。
看看周遭的人,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兒童,因為成長方法不同,每個人的成長速度也不同。很多人有成長的願望,但沒有掌握成長的法則,甚至用了一些錯誤的方法,結果很難達到預期。方法對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我結合自己的成長過程與許多人的真實案例,總結出16個法則,構成本書的主要內容。遵循這些法則,個體得以高效成長、實現目標,擁有更大的價值。期盼本書能幫助讀者學以致用,有更好的發展。若本書有不足之處,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內文 : 第1章 起點無法決定強弱,開低要怎麼走高?
幸運的人往往起點高,生來就有資源優勢,但這不代表起點低的人沒機會。我的起點很低,但我不覺得這是不幸。起點比我低,但如今發展得比我好的人並不少,我憑什麼不行呢?與其抱怨自己起點低,不如用行動改變命運。
▓01【彈簧法則】從谷底越彈越高,掌控自己的未來
彈簧法則:彈簧被壓得越低,積蓄的能量越大,可以彈得越高。當人們發現自己起點低或深陷谷底時,可以選擇做個彈簧,體會自己痛苦的情緒,用積極的行動而非抱怨或自暴自棄,來消解痛苦,將它轉化成改變現狀的動力。行動是治癒負面遭遇的最好方法。
◎從過去到未來,機會不只有一兩次
高中時,班導給我們打氣時最常說的話是:「大學入學考試很可能決定你們的未來。」高二時,我意識到班導說得對,大學入學考試也許是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於是發奮學習,最後成績名列前茅。
那時候,我以為除了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之外,其他學校都差不多。因為喜歡商業,我全心全意想就讀大城市的商學院。直到進入大學,才發現自己以原本能上一流大學的分數填報了二流大學。
我對「學歷決定未來」深有體會,是在畢業找工作時,我發現一起求職的人大多都是名校畢業,總能獲得更多的青睞。從事人資工作後,我的感觸更深,為了高效選才,人資在招聘時,自然會優先從名校中選人。
學歷劣勢曾讓我一度灰心喪志,覺得人生發展無望,但在職場打拚多年後發現,學歷只是張車票,只要能上車,最後能走到哪,還是看個人的選擇和努力。除了特殊領域之外,學歷與職涯或事業發展沒有太多直接關係。
不要相信「人生只有幾次機會」這類鬼話。這個世界從來不缺機會,缺少的是發現機會的眼睛和抓住機會的勇氣。發現機會需要有足夠多的資訊,抓住機會需要有足夠強的能力。與其抱怨沒機會,不如搜集資訊、增強能力。
有一次,我與朋友及他住上海的哥哥一起吃飯。他哥哥是上班族,月薪不到兩萬元,不過他很早就買房,十幾年前貸款在上海買了兩棟房子,如今已增值10倍。朋友感嘆,房地產市場可能再也沒有這種投資機會了。
房地產市場的確很難再有這種投資機會,但這不代表其他領域不存在機會。投資不只基於外物,也基於自己。時代在發展,機會永遠都有。很多人說機會是面向未來,這句話不對,不是只有未來才有機會,其實過去也有機會。
舉例來說,我的圖書策劃人「寫書哥」是在眾人認為文字自媒體已沒落的時代,在社群網路靠著文字寫作,兩年間讓粉絲從零增加為六十八萬;我則是在眾人認為圖書市場已沒落,很少人買書的時代,成為暢銷書作者。許多人說寫書根本不賺錢,但我如今寫書的收入已是上班時的十倍。
◎用「平衡計分卡」,制定人生規劃表
起點低或身處低谷,只是暫時落後。人生不是直線跑步,除了比速度之外,還要看路徑,這需要制定規劃,設定目標。我以前跟別人講過自己的規劃,包括何時買房、何時買車、何時結婚、何時生小孩。朋友笑我:「你連生小孩也要規劃?」事實上,我不僅實現買房和買車的目標,甚至提前實現;結婚和生小孩也都在預期年份實現。受孕有科學方法,為什麼不能規劃?
夢想這個詞,用在不同場合有不同涵義。用在大學入學考試上,夢想是考生進入心目中知識殿堂的理想。用在競技場上,夢想是競技者成為第一、奪取金牌的願望。用在職場上,夢想是員工實現職涯發展規劃的方向。用在創業上,夢想是創業者帶領團隊達成經營目標的渴望。
夢想是目標,實現目標需要規劃、設計路徑。具體上該如何做?管理學中,有個經典工具叫做平衡記分卡(Balanced Scorecard,簡稱BSC)。BSC有三個步驟:畫出策略地圖(注:包含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這四個面向,可參考本書第四章)、展開關鍵績效指標、制定行動方案。BSC經常用於企業管理和績效管理,它的成功運用讓我發現,它可以用於制定個人規劃。於是,我用BSC為自己制定規劃,並將其拓展為人生規劃表。我制定的人生規劃表,如圖表1-1所示。
1、財務與理財,例如:每年的年收入要達到多少、如何投資理財。
2、學習與成長,例如:每年學習什麼知識、提升什麼能力、看什麼書、聽什麼課、考取什麼證照。
3、職業與事業,例如:每年在職業上要發展到什麼程度、何時開始發展副業、何時開始創業、何時開始向其他領域延伸。
4、生活與休閒,例如:何時去哪裡旅遊、看什麼類型的電影、嘗試做什麼樣的戶外運動、何時在哪裡買房、何時結婚、何時生小孩。
每個規劃都有相應的行動計畫和所需資源。剛開始用這個工具的前兩年,我給自己訂定的目標大部分是近期、比較容易達成的,所有目標的達成率都保持在95%以上。後來我制定更長遠、更宏大的目標,經過努力取得80%以上的達成率。我漸漸發現,對當時的我來說想都不敢想的目標,竟然都實現了。
結合我的心得,制定規劃可以分為4步進行。
1、捫心自問,確定夢想。想站到哪裡?想成為像誰一樣的人?想達到什麼狀態?那裡有什麼場景?只需要用心確定自己最初的夢想,並牢記於心,不論它看起來多麼不切實際。
2、寫下夢想,看清夢想的樣子。思考達成夢想需要哪些能力和資源,需要付出什麼、放棄什麼。舉例來說,有人夢想成為專業經理人,他需要知道專業經理人究竟是什麼樣子,看到專業經理人的風光面和辛酸面,以及為了成為專業經理人而付出的堅持和努力。
3、釐清現狀與夢想的距離。想清楚自己現在身處哪裡,是什麼狀態,然後找到通向夢想的那條路。有的夢想很宏大、很長遠、實現過程比較長,有的夢想則不然。但無論如何,總有一條路通向夢想,我們要做的是找到它。
4、為發展制定詳細的行動計畫。根據自己的現狀與夢想的狀態,確定自己需要找什麼人、做什麼事、找哪些資源,以及主動學習哪些知識。在通往夢想的路上,打怪升級是必須的,而打什麼怪要有計劃和行動。透過行動,提高並增強自身能力,尋找能幫助自己的資源,才能實現夢想。很多人不相信規劃的工具和方法,但實際上是不會用,也沒嘗試去用。
我們應當低頭走路,但規劃幫助我們抬頭看天。在不斷規劃和努力,持續敢想敢做的循環中,我們將獲得成長的複利,成為更好的自己。
第4章 遇到難關時,與人合作共贏逆轉勝
▓15【退路法則】做事給自己留後路,就不會義無反顧
退路法則:如果還有退路,人永遠不會義無反顧。破釜沉舟不是一種策略,而是一種精神。這種不留退路的精神往往能激發人的潛能,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必須達成時,最重要的是該如何做到?
我在辭職創業前,對未來到底要做什麼思考了很久。即使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也有很多選擇,例如:不斷跳槽刷資歷得高薪;加入管理諮詢公司成為諮詢顧問;加入培訓公司擔任全職講師;從事獵人頭的工作。
這麼多選擇的背後,有個核心問題:我要當上班族還是創業?經過一番思考,我選擇創業,希望實現自我掌控。我在第三本書剛出版時辭職,為什麼我不等到勢能累積夠多後再創業?
‧我如果繼續待在企業,永遠都有退路,即使失敗也有薪水。我破釜沉舟讓自己沒有退路,才會義無反顧地前行。不逼自己一把,怎麼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當上班族要花時間做好本職工作,不能全心全意地創業。我寫完第三本書後,決定至少要再寫三十本書,寫遍人力資源管理領域,這需要大量時間,零碎時間是絕對不行的。
我這種做法適合所有人嗎?不適合。
如果一個剛畢業的新鮮人問我是否應該創業,我一定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新鮮人的社會經驗尚淺,就像我以前覺得自己挺厲害,結果被社會一頓毒打。如果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有十年以上的紮實經驗,但遇到瓶頸,問我是否應該創業,我也不會建議這麼做,因為創業要承擔養活自己的責任,就大多數的情況而言,創業成功率不到5%,公司平均壽命只有兩三年。
一個人若還要問別人「要不要創業」,而不是自己早有覺悟並下定決心,那麼最好別創業。那些一心想創業、想把事情做好的人都不一定能成功,更不要說那種猶豫不決、要問別人意見的人。
有一種人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自己都不清楚。有一種人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但遲遲不願意行動。我是想清楚自己該做什麼後,馬上行動。
很多人在思考:「我想做成某件事,我能不能做成?」而我在思考:「我必須做成某件事,我該怎麼做到?」
◎賈伯斯的成功,源自華麗的失敗
很多人畏畏縮縮不敢改變、不敢前行,是因為自己懼怕失敗,怕努力後沒有結果,怕被失敗擊垮。其實失敗根本不存在,只是人們定義的一種感覺。與其說害怕失敗,不如說害怕別人看低自己,這在本質上是一種虛榮心理:如果我不行動,失敗了還有藉口;如果我採取行動,失敗了便無地自容。由於選擇行動後,別人可能會看輕自己,這不安全,因此不行動比較好。
在矽谷,失敗被認為是一種「榮譽勳章」,因為一個人沒有失敗過,代表他不敢嘗試。如果沒有經歷大失敗,可能就不會有遠大目標。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芬‧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成功源於華麗的失敗。透過閱讀賈伯斯相關傳記,我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賈伯斯三十歲時,被蘋果董事會從他創立的公司中趕走。這是賈伯斯神話中最悲情也最傳奇的一幕。當時,賈伯斯還不是一個好的CEO,他的確在產品和行銷上有過人之處,但是他有「很難被管理」的問題。連一心想要與賈伯斯維持良好關係的約翰‧史考利(John Sculley),也很難與他共事。
後來,矽谷創業投資家、蘋果董事亞瑟‧洛克(Arthur Locke)曾說:「對於史蒂夫來說,最好的事情就是我們解雇他,叫他離開。」許多人認為,這種嚴厲的愛讓賈伯斯更明智、更成熟。
但事情並非如此簡單。賈伯斯離開蘋果後,在自己創建的新公司裡,沒有董事會和合作者的約束,變得自由了。他可以將自己認可的東西做到極致,釋放自己的所有天性,比如對設計的偏好、對封閉的狂熱。他設計一系列炫目的產品,但獲得的是市場失敗的重挫。這些挫折讓他認識到完美主義的弊端,從而成為更好的CEO。
賈伯斯總是愛說「Nothing to lose」。他曾建議年輕人,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就是什麼也沒有,所以什麼也不會失去,要趁著年輕去做一番事業。
賈伯斯在皮克斯(Pixar)公司時,曾說:「我當然也不想失敗,我做事之前也會有很多顧慮,要考慮這對皮克斯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影響我的家庭,會不會影響我的名譽。我最後決定去做,因為這是我想做的事。如果我盡自己最大努力卻失敗了,至少我已盡最大努力,結果最壞又能壞到什麼樣呢?」
行動者的偉大不在於沒有畏懼之心,而是能在害怕的同時,以害怕為糧繼續前進。正如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所說:「如果恐懼是不理性的,那麼你應該忘記它。如果恐懼是理性的,而且風險確實很高,那麼你應該正視它,並繼續前進。」
懂得這些道理,看過這些故事,做事就能一帆風順嗎?當然不能,坎坷和失敗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失敗是什麼?失敗是挫折和痛苦,但也是寶貴的財富。成功和失敗都會使人成長,成功能讓人長出茂盛的葉,失敗能讓人長出結實的根。
我有個姑姑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級主管,她曾在很多人生問題上給我意見。假設另一個平行宇宙中的我,一直聽她的話,避免掉人生中很多錯誤,也許會走在與現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發展應該也不會太差。但相應地,我也不會成為今天的我。
如果問我對犯過的錯誤後悔嗎?我會說不後悔。我相信,曾經的困難、艱辛或失敗,短期來看會帶來痛苦,但長遠來看一定會成為人生中的寶貴財富。
安逸和平靜不會給我營養,不會給我帶來快樂。我在苦過後更知道什麼是甜,難過後更知道什麼是易,痛過後更知道什麼是幸福。我在成長過程中繳了大量「學費」,有時間、金錢、感情、汗水,雖然傷痕累累,卻收穫滿滿。失敗會令我痛苦,但沒有痛苦就沒有改變的動力。
人的標籤可以被抹去,但抹不去的是失敗後繼續前進的勇氣。人可以被打倒,但打不倒的是勇往直前的精神。一切失敗都是為下次崛起而繳的學費。不要畏畏縮縮、害怕失敗,要放手去做,勇悍前行!
最佳賣點 : ★世界500強人力資源總監,傾囊相授「競爭力變現」的方法
★16個法則幫你衝破天花板,從「零資源」變成「年收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