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理論與個案
| 作者 | 薄榮薇/ 顧志遠 |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理論與個案:本書的撰寫源於對當前全球企業環境劇變的深刻洞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的飛速發展、消費者需求的迅速變遷,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 |
| 作者 | 薄榮薇/ 顧志遠 |
|---|---|
|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商品描述 | 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理論與個案:本書的撰寫源於對當前全球企業環境劇變的深刻洞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的飛速發展、消費者需求的迅速變遷,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 |
內容簡介 本書的撰寫源於對當前全球企業環境劇變的深刻洞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的飛速發展、消費者需求的迅速變遷,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企業面臨的挑戰愈加複雜。如今,企業間的競爭不再局限於產品或技術的優劣,而是涉及整體的系統性轉型,其核心正是經營模式的創新。 經營模式創新不僅僅是大企業的專利,無論是尋求突破的初創企業,還是渴望持續成長的中小型企業,都能透過創新經營模式實現長遠發展。基於此,本書結合理論與實務,對經營模式進行了全面探討,特色如下: 內容廣泛涵蓋多個經營模式的建構與發展議題,幫助讀者掌握經營模式的全貌與未來發展方向。 根據經營模式的功能與特徵,劃分為十大類型、三十九個次類型,涵蓋企業的主要經營型態。 針對每個主要類型及次類型的經營模式進行理論解析,並搭配具代表性的個案示例,提供六十九個企業案例說明。 案例涵蓋多個領域;企業類型則包括大型、中型、小型企業及各類企業專案等經營形式,幫助讀者跨領域學習,促進經營模式的創新與突破。
作者介紹 ⊙薄榮薇(Rung-Wei Po)現職:明志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系專任助理教授學歷: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美團伊利諾州立大學香檳分校訪問學者IBM超紐約T.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協同實習研究員(2009年全球菁英實習計畫)經歷:輔英科技大學主任秘書、校長室特別助理、校務研究暨規劃室主任中原大學研發處專員兼校務發展組組長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所助理研究員教育部私立大學獎補助專案計畫辦公室執行長曾擔任上市公司之財務經理人、會計部門及人力資源發展部門副管理師等職務論文發表:研究領域包含服務業經營管理曁作業管理、決策模式曁公司續效研究、高等教育評鑑、高等教育系統設計、系統模擬、商業資料分析、健康照護服務系統模擬及服務科學等。近年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於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Business Management、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Pacific Asia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等國際學術期刊。經營模式相關計畫:健康照護系統、藥局連鎖通路與高齡照護服務之產業研究、安養中心高優質機構照護模式擴散與智慧社區長照模式研發、居家照護國際化營運模式規劃、新營運投資健康照護領域規劃、高雄市高齡長照智庫計畫等之計畫主持人。⊙顧志遠(Yuh-Yuan Guh)現職: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兼領導力發展中心執行長學歷: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博士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經歷:輔英科技大學校長、副校長、教務長中原大學教務長、研發長、副教務長、推廣教育中心主任元智大學總務長、主任秘書、副研發長、終身教育部主任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所所長論文發表:研究領域包含模糊理論、問題解決、決策管理、經營模式創新、服務系統設計與作業管理等。近年發表30餘篇學術論文於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Fuzzy Sets and System、Computers and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等國際學術期刊。經營模式相關計畫:服務業系統設計與管理模式之基礎研究、高等教育生產力管理模式建構之研究、全民健政策評估系統建立之研究、服務業績效估理論及應用研究、網際網路環境下服務業統設計之基礎研究、知識服務產業系統計與管理之研究、高齡族群服務科學之基礎與應用研究、高齡照護服務業經營模式創新基礎與應用研究、先進國家商業服務業發展趨勢研究、先進國家之服務業營運模式大型計畫共同主持人與計畫主持人。
產品目錄 第一章 經營模式時代來臨1.1 前言1.2 VUCA與管理典範1.2.1 VUCA環境影響1.2.2 管理典範的轉移1.3 什麼是經營模式1.4 經營模式名詞定義1.5 經營模式重要性與功能1.5.1 經營模式重要性1.5.2 經營模式的功能1.6 經營模式名詞釐清1.7 經營模式研究歷程1.8 經營模式發展軌跡1.9 經營模式分類彙整1.10 本書經營模式架構1.11 經營模式常見誤解1.12 結論第二章 經營模式的建構2.1 前言2.2 經營模式系統觀2.3 經營模式建構理論2.4 經營模式模型2.4.1 四價值模型2.4.2 九宮格模型內涵2.4.3 九宮格模型分析2.5 經營模式建構程序2.6 經營模式設計辯證2.7 經營模式成功關鍵2.8 經營模式設計選擇2.9 經營模式資訊揭露2.10 經營模式失敗教訓2.11 結論第三章 經營模式議題探討3.1 前言3.2 經營模式的創新概論3.2.1 創新的定義3.2.2 創新構想來源3.2.3 創新的範式3.2.4 創新方法論3.3 經營模式創新動因來源3.3.1 經營模式創新動態因素3.3.2 經營模式創新的技術因素(知識/資訊/網路)3.4 經營模式與服務科學3.5 經營模式與生活實驗室3.6 經營模式智慧財產權3.7 組織文化與經營模式創新3.8 結論第四章 服務化經營模式4.1 前言4.1.1 服務化經營模式概論4.1.2 服務化經營模式類別4.2 製造業服務化經營模式4.2.1 製造業服務化經營模式概論4.2.2 個案:Siemens4.2.3 個案:Harley-Davidson4.3 產品服務化經營模式4.3.1 產品服務化經營模式概論4.3.2 個案:Rolls-Royce「Power-by-the-Hour」4.3.3 個案:Michelin Fleet Solutions4.4 服務標準化經營模式4.4.1 服務標準化經營模式概論4.4.2 個案:McDonald’s4.4.3 個案:Shouldice Clinic4.5 農業服務化經營模式4.5.1 農業服務化經營模式概論4.5.2 農業服務化經營模式個案彙整4.6 結論第五章 數位化經營模式5.1 前言5.1.1 數位化經營模式概論5.1.2 數位化經營模式類別5.2 電子商務經營模式5.2.1 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概論5.2.2 電子商務個案集彙整5.2.3 電子商務S2B2C模式5.2.4 個案:ClassPass5.3 物聯網經營模式5.3.1 物聯網經營模式概論5.3.2 個案:Amazon Go5.3.3 個案:SmartThings5.4 數據驅動經營模式5.4.1 數據驅動經營模式概論5.4.2 個案:Zara5.4.3 個案:Netflix5.5 內容產業經營模式5.5.1 內容產業經營模式概論5.5.2 個案:Substack5.5.3 個案:Skillshare5.6 智慧化經營模式5.6.1 智慧化經營模式概論5.6.2 個案:Coursera5.6.3 個案:Ada Health5.7 結論第六章 社會型經營模式6.1 前言6.1.1 社會型經營模式概論6.1.2 社會型經營模式類別6.2 社會企業經營模式6.2.1 社會企業經營模式概論6.2.2 個案:Grameen Bank6.2.3 個案:Etsy6.3 合作社經營模式6.3.1 合作社經營模式概論6.3.2 個案:Mondragon Cooperative6.3.3 個案:The Drivers Cooperative6.4 非營利機構經營模式6.4.1 非營利機構經營模式概論6.4.2 個案:Freecycle6.4.3 個案:DonorsChoose6.5 結論第七章 同儕型經營模式7.1 前言7.1.1 同儕型經營模式概論7.1.2 同儕型經營模式類別7.2 共享型經營模式7.2.1 共享型經營模式概論7.2.2 個案:Uber7.2.3 個案:Airbnb7.3 眾包型經營模式7.3.1 眾包型經營模式概論7.3.2 個案:Threadless7.3.3 個案:InnoCentive7.4 開放式經營模式7.4.1 開放式經營模式概論7.4.2 個案:Valve Corporation7.4.3 個案:P&G7.5 結論第八章 體驗型經營模式8.1 前言8.1.1 體驗型經營模式概論8.1.2 體驗型經營模式類別8.2 愉悅型經營模式8.2.1 愉悅型經營模式概論8.2.2 個案:Planet Fitness8.2.3 個案:Zappos8.3 遊戲化經營模式8.3.1 遊戲化經營模式概論8.3.2 個案:CAIXA「Tamo Junto 9Bi+」8.3.3 個案:Recyclebank8.4 沉浸型經營模式8.4.1 沉浸型經營模式概論8.4.2 個案:Disneyland8.4.3 個案:橫店影視城8.5 專屬型經營模式8.5.1 專屬型經營模式概論8.5.2 個案:Savile Row Tailoring8.5.3 個案:Stitch Fix8.6 結論第九章 定價型經營模式9.1 前言9.1.1 定價型經營模式概論9.1.2 定價型經營模式類別9.2 免費增值經營模式9.2.1 免費增值經營模式概論9.2.2 個案:Spotify9.2.3 個案:Duolingo9.3 他人支付經營模式9.3.1 他人支付經營模式概論9.3.2 個案:Craigslist9.3.3 個案:Pinterest9.4 隨意支付經營模式9.4.1 隨意支付經營模式概論9.4.2 個案:Humble Bundle9.4.3 個案:Panera Cares9.5 廉價型經營模式9.5.1 廉價型經營模式概論9.5.2 個案:Aldi9.5.3 個案:Ryanair9.6 訂閱制經營模式9.6.1 訂閱制經營模式概論9.6.2 個案:Blue Apron9.6.3 個案:Peloton9.7 結論第十章 虛擬型經營模式10.1 前言10.1.1 虛擬型經營模式概論10.1.2 虛擬型經營模式類別10.2 虛擬經濟經營模式10.2.1 虛擬經濟經營模式概論10.2.2 個案:Steemit10.2.3 個案:VeChain10.3 虛擬社交經營模式10.3.1 虛擬社交經營模式概論10.3.2 個案:Habbo Hotel10.3.3 個案:VRChat10.4 元宇宙經營模式10.4.1 元宇宙經營模式概論10.4.2 個案:The Sandbox10.4.3 個案:Decentraland10.5 結論第十一章 銷售型經營模式11.1 前言11.1.1 銷售型經營模式概論11.1.2 銷售型經營模式類別11.2 平台型經營模式11.2.1 平台型經營模式概論11.2.2 個案:Amazon11.2.3 個案:Grab11.3 直銷型經營模式11.3.1 直銷型經營模式概論11.3.2 個案:Warby Parker11.3.3 個案:Dollar Shave Club11.4 加盟型經營模式11.4.1 加盟型經營模式概論11.4.2 個案:7-ELEVEn11.4.3 個案:Regus11.5 多層次行銷經營模式11.5.1 多層次行銷經營模式概論11.5.2 個案:Amway11.5.3 個案:Herbalife11.6 結論第十二章 循環型經營模式12.1 前言12.1.1 循環型經營模式概論12.1.2 循環型經營模式類別12.2 轉售型經營模式12.2.1 轉售型經營模式概論12.2.2 個案:Rebag12.2.3 個案:ThredUP12.3 租賃型經營模式12.3.1 租賃型經營模式概論12.3.2 個案:Fernish12.3.3 個案:Rent The Runway12.4 再生型經營模式12.4.1 再生型經營模式概論12.4.2 個案:TerraCycle12.4.3 個案:Nona Source12.5 交換型經營模式12.5.1 交換型經營模式概論12.5.2 個案:Tradebank12.5.3 個案:HomeExchange12.6 結論第十三章 非典型經營模式13.1 前言13.1.1 非典型經營模式概論13.1.2 非典型經營模式類別13.2 快閃店型經營模式13.2.1 快閃店型經營模式概論13.2.2 快閃店型經營模式個案集13.3 叢聚型經營模式13.3.1 叢聚型經營模式概論13.3.2 叢聚型經營模式個案集13.4 原生型經營模式13.4.1 原生型經營模式概論13.4.2 個案:Dabbawala Foundation13.4.3 個案:Gyan Shala school13.5 SOHO經營模式13.5.1 SOHO經營模式概論13.5.2 SOHO經營模式個案集13.6 結論第十四章 經營模式的展望14.1 前言14.2 世界的發展大趨勢14.3 經營模式發展動因與趨勢14.3.1 經營模式發展動因14.3.2 經營模式發展趨勢14.4 經營模式的展望與反思14.4.1 經營模式的展望14.4.2 經營模式的反思14.5 結論
| 書名 / | 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理論與個案 |
|---|---|
| 作者 / | 薄榮薇 顧志遠 |
| 簡介 / | 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理論與個案:本書的撰寫源於對當前全球企業環境劇變的深刻洞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的飛速發展、消費者需求的迅速變遷,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 |
| 出版社 /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ISBN13 / | 9786264238564 |
| ISBN10 / | |
| EAN / | 9786264238564 |
| 誠品26碼 / | 2683020796009 |
| 頁數 / | 568 |
| 裝訂 / | P:平裝 |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 尺寸 / | 26*19*2.84 |
| 級別 / | N:無 |
| 重量(g) / | 1180 |
| 提供維修 / | 無 |
自序 : 本書《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理論與個案》之撰寫,源於對當前全球企業環境劇變的深刻觀察。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的飛速進步、消費者需求的快速轉變,以及全球的經濟環境不斷變化,使得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愈加複雜。如今,企業的競爭已不再局限於產品或技術的優劣,而是一個涵蓋各個層面的系統性轉型。企業能否敏捷適應市場的變化,洞察、掌握顧客價值所在,並建立靈活高效的機制,為顧客創造並傳遞價值,已成為企業脫穎而出的關鍵。而這一切的核心,正是經營模式的創新。企業唯有創新經營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長期的競爭優勢。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討經營模式創新的各方面議題,包括經營模式的基本概念與演變歷程,以及各類型的創新模式。本書將經營模式依照功能與特徵分為十大類型,並進一步細分成三十九個次類型。為了結合理論與實務,每個次類型的經營模式均配有兩個具代表性的案例。這些案例涵蓋健康、教育、零售、媒體、環保、交通、娛樂等多個領域。這些跨行業的實例,旨在幫助讀者跳出自身行業的固有思維,進行跨領域借鑑學習,進而實現經營模式的創新與突破。
經營模式創新並不專屬於中大型企業,任何規模的企業,包括小型與微型企業,都能透過創新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本書期望能為讀者帶來啟發,無論是正在尋找突破點的初創企業,還是希望追求持續成長的各型企業,都能藉由經營模式的創新,開拓出持續發展的道路。經營模式創新是永無止境的,企業的經營模式必須不斷進化,才能在競爭中保持優勢,穩固立足之地。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曾經與我共同探討經營模式創新議題的同仁、學生和業界朋友。是你們的智慧與經驗啟發了我,讓我在這個充滿挑戰的領域中不斷學習與成長。同時,我也要感謝本書的讀者,希望本書能夠為您帶來新的視角和思考,幫助您在企業經營模式創新的道路上思考更周全、走得更遠與更安穩。
薄榮薇
註記:本書匆忙成稿付梓,難免存在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海涵。
內文 : 1.1 前言
現今被譽為「經營模式」大爆發的時代,源於自1990年代以來,資訊科技的飛速進步與技術成本的不斷降低,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創新動能與營運彈性。全球網際網路的普及,使得企業能夠輕鬆進入國際市場,迅速擴大用戶基礎。與此同時,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促使多元營運型態的出現。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下,迫使企業不斷創新,以保持競爭優勢。此外,資本市場對創新企業的青睞,也鼓勵企業探索和實踐新的經營模式。而創業文化的興盛,更激勵了眾多企業家投身於創新,推動市場的變革與成長。這些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當前經營模式創新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
企業的經營模式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我們的影響無處不在,可以說我們的生活正交織在各種企業經營模式的作用當中。每次購物、用餐或出遊,我們都在體驗不同的經營模式。例如,電商平台的快遞和物流模式,讓我們足不出戶即可購買全球商品,共享經濟模式提供便捷的交通和住宿選擇。訂閱服務讓我們定期獲得最新的影音內容和軟體更新,無需額外操作。超市的會員制提供優惠和積分,吸引我們多次消費。此外,企業的創新模式,如環保和社會責任,不僅滿足了我們對健康和可持續性的追求,也影響了我們的消費選擇和行為。企業經營模式改變了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方式,更塑造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們在各種模式的交織中體驗著現代生活的便利與多樣性。
本章將帶領讀者進入「經營模式」的時代,首先將探討VUCA與管理典範之間的關係。在當今多變且不可預測的環境中,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促使企業不得不採用新的管理典範和策略,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最終形塑了企業的創新經營模式。為清晰說明經營模式原本意涵,本章將以簡單案例引入經營模式的概念,並提出正式定義。經營模式是企業如何創造、傳遞和獲取價值的綜合體系,涉及企業的核心活動、資源配置、客戶界面和財務結構。企業理解經營模式,有助於企業有效設計和實施商業策略。隨後,本章探討經營模式的功能與重要性,並進行經營模式的名詞辯證,澄清常見謬誤和錯誤認知,例如,經營模式與獲利模式、經營模式與管理模式、經營模式與經營計畫等名詞。這些概念雖有相似之處,但在本質上存在顯著區別。
本章將回顧經營模式的發展軌跡與研究歷程,從最初的簡單模式到現今複雜多樣的模式,顯現經營模式在不同時期的變遷與創新,並揭示其背後的推動因素和發展趨勢。本章還將綜覽與探討多種經營模式,介紹其特點和應用場景,說明不同模式如何適應不同的市場環境和企業需求。深入了解這些模式的特性,有助於企業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的營運方式。最後,本章會探討經營模式中常見的誤解,透過實例分析和理論闡述,說明這些誤解的原因及其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在實踐中正確理解和應用經營模式。
本書的前三章將經由理論探討和實例講解,全面介紹經營模式的概念、發展和應用,為讀者提供有依據的學術見解和實踐指導,幫助企業在VUCA環境中思考其經營模式的設計方案。後面的十章將經營模式區分為十大類別,再區分成三十九種次類型。本書將針對各次類型經營模式,探討其基礎理論,並依據創新性和代表性等標準,提供兩個實際案例,幫助讀者在理論與實踐中進行互相印證與學習。最後一章綜合各學者與專業機構見解,展望經營模式的未來發展。
1.2 VUCA與管理典範
當前,企業面臨著一個充滿不確定性且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面臨著來自各方面的嚴峻挑戰。傳統的管理方法似乎已無法有效應對這些問題,因此新興的管理思維不斷湧現,為企業提供全新的視角,並促使企業在經營模式上進行調整與創新,以應對變化並保持競爭優勢。如果我們釐清這些敘述的因果關係,則可以建立圖1-1所示的「VUCA—管理典範—經營模式」因果鏈。這個因果鏈展示了企業從面對市場環境的挑戰開始,如何透過引入新的管理思維來驅動經營模式的改變,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成功。
1.2.1 VUCA環境影響
「VUCA」一詞根據Bennett & Lemoine(2014)的定義,是指組織處於「多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和「模糊性」(Ambiguity)的經營環境。VUCA概念最早是美軍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描述冷戰結束後的越來越失序與多變的世界,許多意料之外或顯而易見卻被忽略的事件,造成爆炸性與震盪性的結果,如911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失控等。現在用來描述混亂與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任何產業都要面臨持續與不可預測的風險與變化,並成為新的常態。
Bennett & Lemoine(2014)進一步以「事件的了解程度」與「行動結果的可預測性」兩個構面,分析管理者在面對混沌現象時所面臨的挑戰。其中,「事件的了解程度」是指對事件中各項因素的掌握情形,以及對其期間因果關係的理解深度;而「行動結果的可預測性」則是指對事件發展過程、最終結果及其潛在影響的可預測程度。以下茲列出VUCA四個象限定義:(見圖1-2)
█ 複雜性(Complexity):「低-高」組合,事件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且這些因素間錯綜複雜,甚至互為因果,使得整體情況混亂難解。儘管問題結構複雜,採取的行動與其效果仍具可預測性。例如,雖然顧客需求受多重變數影響,關係難以釐清,但若掌握足夠經驗與資料,依然可以擬定有效策略並預測其結果。
█ 多變性(Volatility):「高-高」組合,各項因素、策略及其結果雖已掌握,但外部變動劇烈,包括變化速度快、規模大或方向多元,導致未來難以準確預測。例如,企業對需求變因和對策均有明確掌握,但因環境快速變動,造成實際結果與預期產生落差。挑戰在於及時調整應變機制,以維持靈活性與應對力。
█ 模糊性(Ambiguity):「低-低」組合,缺乏清楚的因果資訊與決策依據,對影響因素不明,行動與結果之間的關聯模糊,幾乎無可參考的前例或指引。此情境如置身濃霧,無從辨別方向。以顧客需求為例,若需求背後的動因難以界定,企業既無明確策略可行,也難預估成效,進而阻礙有效決策與規劃。
█ 不確定性(Uncertainty):「高-低」組合,企業雖清楚事件的影響因素與因果結構,但無法掌握未來趨勢與情境發展,使決策風險提高。此種情況下,策略選項與其預期結果難以判斷。例如,雖了解哪些變因會影響市場需求,但缺乏可參考的發展模式,無法預測需求變動方向,增加決策上的不確定性與挑戰。
VUCA描繪了現代企業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挑戰。環境的快速變化和不確定性要求企業具備快速反應的能力,複雜性迫使企業應對多種相互關聯的因素,而模糊性則要求企業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做出決策。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挑戰,驅使企業採用新的管理典範來因應。這些新興的管理典範提供了應對VUCA環境的策略與工具,有助於企業提升靈活性、韌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使企業能在動盪且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穩定成長、持續創新,進而維持競爭優勢。
類似於VUCA對現今企業所面臨經營環境的詮釋,Salun & Zaslavska(2024)整理了以下幾種框架:BANI強調了現代世界的脆弱性和非線性,指出系統在表面下隱藏的風險與不確定性,需要更強的適應力和創新解決方案;RUPT描述了一種速度加快但混亂不堪的世界,組織必須在混亂的背景下進行快速決策,面對矛盾和複雜性;TUNA強調了市場的動盪和新出現的挑戰,促使組織以創新、靈活的方式應對不確定性和模糊的未來。
最佳賣點 : 本書的撰寫源於對當前全球企業環境劇變的深刻洞察。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的飛速發展、消費者需求的迅速變遷,以及全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企業面臨的挑戰愈加複雜。如今,企業間的競爭不再局限於產品或技術的優劣,而是涉及整體的系統性轉型,其核心正是經營模式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