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 誠品線上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作者 黃光男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全球博物館在百餘年來已逐漸建立相對完善的規章制度,臺灣的藝術教育學者黃光男長期研究常民文化,經過數十年的探索,他將視野延伸至博物館之外的「類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全球博物館在百餘年來逐漸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道德製度,台灣藝術教育學者黃光男長期研究常民文化,經過近幾年的探索,他將視野延伸至博物館之外的「類博物館」(準博物館),研究那些尚未定型、散佈的民間場域,包括宮殿、名人故居、植物園、宗教場乃至現代墓園等,這些空間不僅具備博物館的收藏、展示、教育等基本功能,更因與民間生活緊密相連,迸發出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潛力。 民眾生活所在即是文化生成的重要源頭。透過追隨者的觀察視角來檢視第四個文化現場,並深入分析大眾博物館所呈現的產業現象,探究它們如何在豐富的民眾生活體驗的同時,承擔起文化傳承與社會服務的關鍵角色。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黃光男1944年出生於高雄縣,畢業於省立屏東師範普通科、國立臺灣藝專美術科,1985年取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研所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經 歷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以及教師、教授和名譽教授。▎著 作著有《實證美學》、《與人偶語》、《美術館行政》、《博物館新視覺》、《博物館企業》、《畫境與化境―繪畫美學與創作》、《流動的美感》、《藝術行動:黃光男藝術評論文集》、《氣韻生動:文化創意產業20講》、《鄉情.美學.藍蔭鼎》、《博物館營運新思維》等近50本各類叢書,並出版畫冊20餘冊。▎畫 展畢生舉辦個展二十餘次,並參與聯展五十餘次,專長水墨畫創作,擅花鳥畫、寫意畫與現代繪畫。▎獲 獎長年來致力於藝術與文化的拓展與臺灣博物館的專業發展,專精於美術史、美術理論及美學等。曾榮獲教育部文化教育獎、中山文藝創作獎、第95年度金爵獎「美術教育」獎、中國文藝協會獎章國畫類、行政院新聞局國際傳播獎等;獲頒法國國家特殊貢獻一等勳章、法國文化部文藝一等勳章、外交部敦誼外交獎章、總統府二等景星勳章。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自序 4壹.緒論 8貳.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16前言 16博物館與類博物館的異同 17類博物館的範疇 24類博物館產業 36類博物館產業舉隅 44小結 56參.類博物館現場 60類博物館的文化特質 62類博物館的社會服務 67類博物館與生活型態 74台灣類博物館類型功能 82肆.類博物館與文化遇合 96文化認同與學習環境 99名園宅邸與文化現場 101安心定性的宗教信仰 102庭園、墓園與紀念公園 106類博物館實例 108伍.結語 118

商品規格

書名 /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
作者 / 黃光男
簡介 / 類博物館定向與產業:全球博物館在百餘年來已逐漸建立相對完善的規章制度,臺灣的藝術教育學者黃光男長期研究常民文化,經過數十年的探索,他將視野延伸至博物館之外的「類
出版社 /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2823484
ISBN10 /
EAN / 9789862823484
誠品26碼 / 2682886897004
頁數 / 124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3*17*1.5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序

博物館事業是一個國家文化重點工作,也是國家、社會發展的軟實力。它承載著時代、歷史與社會發展的深層力量。不論是屬於物質層面的有形成效,或是精神層面的文化表現,博物館的營運具有絕對的成果與層級。固此,凡開發社會中,重視博物館功能的發揮,均列為首要的人文價值。其中的收藏、研究、教育與展示外,提供資訊、媒體,印證或休閒,以現代性承繼傳統文明,並及科技方法等措施,並列為服務社會、發展社會的動能。

基於此項理念,博物館近百餘年來,除了各國在此項工作的加強外,國際組織(ICOM)或個別國度或區域性的組織,均有長足的精進與競爭,雖然它的非營利與非政府組織的性質,確也是該國度或社會進步的標的,並且在積極投入的力量,有倍數的成長,甚至作為國家群體進步的指標,或又成為該地區或國家觀光資源的亮點,如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等的建置與人力、物力的投入。

從業人員關注的是,因為競爭或經營方式的不同,很多的規定或倫理,有漸漸制式化與社會化的現象,其中專業性的知識,或作為藝術性的要求,也在固有的標的變化為多元的管理。當它成為熱鬧而缺少門道時,博物館的嚴肅性與價值觀便有浮動的變化。估計而言,太過於社會化而失去純粹性,博物館便成為形式性的擺式。換言之,對於博物館功能的發揮,則有停滯不前的影響。簡言之,從業人員的修為或服務精神,便有漸次式微的情狀發生。

當然,國際普遍在力求博物館精進的要求,除了在於物力、人力的挹注以及加強專業與服務外,營運方式也要求「服務、品質、真實、美感、開創、價值與理想」的平衡,避免政治化、商業化、庸俗化、形式化的產生。始發之時的博物館,往往在自主自動、自省中在不具「形式」的文化產業中出現。而這項歷久存在民間或習俗的定向,是自覺性的需要與設置,借之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學習、承繼或新生的意涵。是必然也自然的人文價值的場所,也是本文所闡述主題,即是十幾年來被列為「類博物館」名號,且在民間發皇,甚至超越制式機構的實踐功能。

這項龐大的文史資源,以類博物館作為文化新生的基調,事實上是千古年以還,存在社會大眾的生活時空,只是在自發與自治中發揮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此,依例簡述類博物館的稱謂。如二十年前在宜蘭博物館服務的羅欣怡小姐,將宜蘭地區相關文創產性質,提出類博物館聯盟,以及諸多博物館學者,開始劍及履及研究類博物館的意涵,開發新營運於博物館的倡導,因而有另類博物館、或類似博物館、衛星似的博物館,預備性的準博物館之稱,並且由張婉真博士、賴瑛瑛博士、林詠能博士提供國際間的類博物館與博物館定義。

在諸多的意涵之中,本文是以社會現象,以及文化服務,在傳承與發展的理念上,採取寬廣思維以隱藏或未來式的準博物館為基調,尋覓出存在社會各個族群中的場域為探討對象。例如台灣地區最大的類博物館―宮廟、宗教道場,或是名人故居花園、植物園,以及現代化的墓園,或大型學校,不僅具有多元的文化
展現,並以收藏、教育(傳播)、修身或娛樂、休閒之功能,而且在作為文化實相展示中,成為文化觀光的主要場所,其功效均大於一般制式博物館的產能。

近半世紀以還,本人積極探索博物館的社會功能,均為該國文明發展的軟實力,也是該地區文明程度的指標;更發現類博物館的能量更臻於文化現實的頂端,作為現代人更應該在文明承先啟後的環境裡,如何發揮這項隱入民間文化傳遞,並作為生命價值的信仰時,那已經不只宗教情懷,而是精神需要,以及理想追求的標的。或者說迎神賽會與宗教朝聖;名勝參訪與人文的展演;以及定向、定期的季節活動等等,動輒數十萬人、百萬人或千萬人,如羅馬天主教、中國佛教、阿拉伯回教的朝聖,如何衡量它的功能呢!餘此類推,書寫作為文化觀光的定向或產業,類博物館所擔當的角色,更在繼續增長中。

依此,僅能列舉類博物館的文化張力,與社會功能的部分實體與現象,至於隱藏在民間的個人資產或族群公益,就無法羅列清楚,即所謂的富有乃指望民力即國力、文化即文明的層次,在物質的需求之上。所謂的人潮就是錢潮,那麼,在各地實施的文化活動,包括了展示、表演、探索、健身或紀念之活動,它的產業,包括錢財的收入,會是等加級數的增加。也是民間機構自治的範圍,產業的指標。

在此,一再強調類博物館依然具備公共、公開、公益的精神,在於社會、服務社會之中,增進大眾生活的幸福與希望,增強情思的涵養,在互為主體的社群,朝向生命的意義與生活的情趣。代代相承的經驗,與時時俱進的產能,是本文所書寫的意義。

在此需感謝過去一起奮勵的同仁們,以及為我出版的何政廣先生。並向考試院前院長黃榮村、文建會前主委陳郁秀、文建會前主委黃碧端、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林柏亭、教育部部長鄭英耀、教育部前次長陳德華等學者、專家的推薦致謝。

文化是一種信仰,類博物館是文化信仰的中心。古今中外生活重心的人文價值於焉存在,在民間、族群、社會與歷史、公共性、公開性、公益性為增進社會發展,並有服務社會的功能。類博物館定位是超越時空的精靈文化,是大眾情知尋覓真實的依據。類博物館是自發的、族群的。也是非營利的、非制式的聚合,更是過去、現在、未來人類增進知識,提升生活品質與情趣的場所。

本文所示例圖像中,只有五十幾個單位,其具備之類博物館之定位,均在其意涵上之範疇。有更多的類博物館隱入社會各個角落,包括宗祠、廟會、文庫或是公展、會場等等文史資源處,靜然發光,促發承先啟後的功能。其廣大與精深正是社會發展的原型,是人類生活的客體,也是生命價值的主體。僅列數項為記。並未及詳列其產業的龐大力量,因為它是浮動的,也是隱藏的文化力量,並不宜以數目多寡計量,它是無以名狀的產業與產值。

謝謝參與本書出版的朋友,謝謝!

黃光男 2025.1.21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集結黃光男教授十多年來針對「類博物館」的研究與實地走訪經驗,案例擴及臺灣、中國、日本等地,深入探討類博物館在產業、文化與生活等各方面的影響,並搭配豐富的圖版,以便讀者能對類博物館的實例有更清晰的對照與認識。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