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必修課: 職場溝通病的神奇處方箋
作者 | 王淑俐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職場必修課: 職場溝通病的神奇處方箋:我,該如何從一眾面試者中脫穎而出?該如何避免在客戶面前失了禮數?該如何面對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該如何避免觸犯競業禁止條款?該如 |
作者 | 王淑俐 |
---|---|
出版社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描述 | 職場必修課: 職場溝通病的神奇處方箋:我,該如何從一眾面試者中脫穎而出?該如何避免在客戶面前失了禮數?該如何面對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該如何避免觸犯競業禁止條款?該如 |
內容簡介 我,該如何從一眾面試者中脫穎而出?該如何避免在客戶面前失了禮數?該如何面對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該如何避免觸犯競業禁止條款?該如何面對世代差異?若您曾經或正在面臨以上困擾,本書就是你在尋找的「特效藥」!市面上少見的案例輔導式寫作體例,實現 快速診斷╳對症下藥!
作者介紹 王淑俐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現為多所大專校院兼任教授。2018年創設「華人無國界教師學會」,以扶助教育弱勢者為目標,並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及終身志工。曾出版《人際關係與溝通》、《生涯發展與規劃》等心理、教育專業用書,其著作《掌握成功軟實力──8個時間管理的黃金法則》,曾榮獲文化部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的肯定。
產品目錄 無
書名 / | 職場必修課: 職場溝通病的神奇處方箋 |
---|---|
作者 / | 王淑俐 |
簡介 / | 職場必修課: 職場溝通病的神奇處方箋:我,該如何從一眾面試者中脫穎而出?該如何避免在客戶面前失了禮數?該如何面對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該如何避免觸犯競業禁止條款?該如 |
出版社 / |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13 / | 9789571479132 |
ISBN10 / | |
EAN / | 9789571479132 |
誠品26碼 / | 2682960562002 |
頁數 / | 196 |
裝訂 / | P:平裝 |
語言 / | 1:中文 繁體 |
尺寸 / | 21.0*15.0*1.1 |
級別 / | N:無 |
適用年齡 / | 0-0 一般 |
推薦序 : 無
自序 : 這本書不只是「你」的職場必修課,也是「我」及「公眾」的必修學分。唯有大家共同成長,才能減少工作的阻礙、增加成就感。
你是否想到主管或同事,就胃痛、心悸、不想上班。我們聽過或看過有人因上台怯場,而緊張發抖甚至暈倒;如果看到主管也同樣反應,是否正常?
「職場倫理與溝通」不只是一門課,或達「及格」就可高枕無憂。即使已經80、90分的「精熟」程度者,都還會面臨全新的挑戰;唯有小心翼翼、虛心求教、精益求精,而沒有「滿分」的一天。
職場上的溝通特別艱難嗎?與家庭溝通相比,父母疼愛子女或子女孝順父母,是因為「血濃於水」的關係,可以無比的包容、讓步。好朋友之間也是如此,因氣味相投、志同道合、相濡以沫,才願意長長久久。戀愛更是因為「你選擇了我,我選擇了你」,彼此「心甘情願」。
職場人際關係不具備上述任何條件,碰到怎樣的上司、同事、客戶,是不可選擇的;更不能預知,在一起工作會擦出智慧的火花或造成大爆炸?職場新鮮人一定遭遇過職場溝通的震撼教育,即使職場老將仍會覺得職場的爾虞我詐甚至欺壓(「職場霸凌」)難以應付,令人莫名痛苦及想逃。
職場上跟老闆、同事、客戶的關係,和教室裡跟老師、同學、社團朋友的關係很不相同。老師的課你不喜歡,可以不修或重修。同學之間即使分在同一小組,也可以不怎麼互動。社團就更無強制性,參加活動或承擔責任與否可隨心所欲。
職場上雖想下班後不理會上司的指令,但偶爾還是要加班、出差,不喜歡也無法完全拒絕。謀職時我們盼望被上司接納,離職呢?如何跟前東家好聚好散、與新東家建立信任關係?當中的恩恩怨怨如何不再糾纏不清,或避免創傷經驗而難適應新環境?
「五倫」是指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之間應遵守的規範,具體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現今職場雖較無明顯的上下關係,但還是要注重職場倫理。在學校缺席或上課做其他事沒有太大關係,頂多讓老師扣分或自行放棄這門課。但職場上能不在意上司、同事、客戶的感受嗎?如果他們對我不滿甚至彼此發生衝突時,該如何化解?
最後是多元文化的溝通問題,多元文化不僅是國籍或地域不同,也包括世代的差異。不同世代之間的確存在很多觀點的差異,如何能不倚老賣老或年輕氣盛,而能相互同理、包容與合作?這些更不是你以為自己沒有「偏見」,就能真正與人合作愉快。需要學校、個人及企業組織三方,共同及長期的培訓及努力。
王淑俐
2025年6月25日
內文 : 學生時代的自由與隨興
《案例》:
求學及打工的態度,會影響未來的職涯發展嗎?
曉華上課大都能提前進教室,但這門課為了等室友小婷,常遲到五到十分鐘。其他同學也不太準時,只求不被「記缺」或下課找老師「補點」就可以了。
阿添常缺課,因為「起不來、睡過頭、沒興趣」,教授雖有規勸、提醒甚至警告,依然故我,最後阿添選擇「停修」了這門課。
阿瑞常在小組活動時「搞失蹤」,分配給他的工作則「拖延」甚至「開天窗」。組員很不滿,要求組長將他「退出」,不想讓他白拿分數。
小潔是系上的工讀生,只要稍微工作累(包括「心累」),就不來值班或嚷著「不做了」,讓系秘書頗感困擾。
小琪常被「客訴」,因為沒有笑容、語氣生硬;看到或覺得不對的事就直接糾正,也不管對方是店長或客戶。
晴晴覺得課程、社團、打工的壓力好大,尤其是作業被退回重寫、打工被店長指責,更讓她睡不好、笑不出來、容易掉眼淚。
《輔導》:
上課遲到、常請假、期中棄修、不與組員互動,這些對同學及老師會構成困擾,在職場的影響更大。若不能盡快自覺及調整,麻煩將愈來愈大,終成為「不適任員工」。
職場不同於家庭或學校,不論你的人緣再好、再有自信,仍不免與人發生衝突,甚至不被原諒。人際挫敗可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盲點,但要及早修正,不能活在「自我感覺良好」當中。
「做人」比「做事」重要,即使學歷及專業能力足夠,也要在意別人的感受與建議,否則容易樹敵,甚至被排除於團隊之外。
面對上司、同事、廠商、客戶的責備,即使不服氣或生氣,也要忍住(包含肢體語言),耐心聽完後,再理性思考如何回應(三思而後言)。
職場倫理—人際界線、分寸及技巧
職場上,除了做好「份內」工作,也要用心經營與上司、同事及客戶的「關係」。能與各類型的人交流,並維持良好的團隊氛圍,才能為自己及公司創造更多價值。
能力愈強的人,愈明白「謙虛」的重要。無論自己表現再好,也要記得功勞是共同的。不能「自命不凡」、「唯我獨尊」,以為團隊都靠你一個人。對任何人都應心存感激、虛心受教,做到「控管情緒」、「顧全大局」、「以和為貴」。
人際相處的法則與技巧,統稱為「倫理」(Ethics),如孟子的「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職場則稱「工作守則」或「職場人際守則」,是與顧客、廠商、主管、同事交流的人際界線及分寸。溝通不良常因急於求成而跨越界線,表達時未注意身分、時間、場合、角色,未能設身處地替他人著想。
想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就不能「盲人摸象」,以免弄錯重點、走冤枉路。要用心體會加上經驗累積,才能迷途知返、懸崖勒馬、脫胎換骨、精益求精。
最佳賣點 : 每個人經歷求職、在職、離職、轉職的時間與順序都不盡相同。本書以各階段的應對進退和心態轉換為主,並融入「跨世代溝通」的概念,透過市面上少見的案例輔導式寫作體例,實現快速診斷╳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