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我的興趣能當飯吃嗎? 肯努力一定能提升能力嗎? 如果我盡力了還是辦不到, 該怎麼辦? | 誠品線上

残酷な世界で生き延びるたったひとつの方法

作者 橘玲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我的興趣能當飯吃嗎? 肯努力一定能提升能力嗎? 如果我盡力了還是辦不到, 該怎麼辦?:勵志書都這樣告訴你:◎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因為喜歡」,於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勵志書都這樣告訴你:◎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因為喜歡」,於是你忍耐惡劣的工作環境。◎能力是開發出來的,我一定能夠改變自己(結果考了N年資格考,還在考)◎這工作很快上手,很有成就感--「麥當勞化」的工作,你卻覺得舒適愜意。真的盡力了還是辦不到,該怎麼辦?日本暢銷書作者,話題專欄作家橘玲認為,有些能力是天生的,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開發;錢,永遠不會公平對待每一種智能,與其在錯誤的地方一直努力,你必須學會「在恐龍的長尾巴裡找到頭」,這才是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提升能力」有用嗎?「興趣當飯吃」會飽嗎?●人有九種智能,天生我才如何有用?有人愛運動、有人會讀書,每個人具優勢的智能不同,但勞動市場從來不會平等對待所有智能,你得承認,邏輯思維強的人就是比運動強的人賺得多(像是醫生、律師、會計師)。怎麼辦?與其在自己很弱的地方一直努力,你得懂得「比較優勢」--即使你的智能普普通通,也可以活得很好--比執著於成為某種智識或技能高手的人過得好。●工作麥當勞化,歡迎你「把興趣當工作」現代社會的最強神話,就是騙你--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結果,那些把興趣當工作卻一直沒成功的人,只好勉強自己選擇「麥工作」:一切標準化、流程固定化、任何人來做結果都一樣的「麥當勞式」工作。然後不斷催眠自己:只要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如果你真的做了喜歡的事卻賺不了大錢,還能幸福嗎?●人為什麼會感到不幸福?演化心理學有答案!人人都想要平等,但又渴望差別,結果,我們創造了階級制度,卻又無法安住其中,因為人總是在追求自由。●在這個時代,獲得幸福的方式是兩個字。背包客如何免費住遍全世界?明明是黑心商人,為何在網拍世界被迫變好人?社群網路為何一個接一個誕生?關鍵只有兩個字(答案在本書第四章)。而這兩個字,就是讓你把興趣、幸福、與收入連在一起的祕訣。●你得在恐龍的長尾巴裡找到頭 :想把興趣當工作,就必須自己設計出主流市場之外的一套商業模式:找到跟你有相同喜好的一群人(這在網路市場很容易),然後向他們收錢。大白話就是:如果你無法成為人生勝利組,那就成為魯蛇組裡面的勝利組。興趣能當飯吃嗎?提升能力真的有用嗎?如果我盡力了還是辦不到,該怎麼辦?這本書都有答案。有些能力是天生的,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開發;錢,永遠不會公平對待每一種智能,與其在錯誤的地方一直努力,你必須學會「在恐龍的長尾巴裡找到頭」,這才是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有些能力是天生的,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開發;錢,永遠不會公平對待每一種智能, 與其在錯誤的地方一直努力, 你必須學會「在恐龍的長尾巴裡找到頭」,這才是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橘玲1959年生。作家。早稻田大學畢業。2002年以《洗錢》(幻冬舍文庫)一書自文壇出道,同年《撿黃金羽毛,變成有錢人》狂銷熱賣。2006年,《永遠的旅行者》入圍第19屆山本周五郎獎。■譯者簡介黃立萍一個需要養肝的全職媽媽,天天在孩子睡與醒的夾縫中求生存,並以SOHO身分從事各類採訪、撰稿,及中、日文翻譯等工作。譯作有《地點學》、《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聯絡方式:ooxxsleeping1@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 埋頭努力了,還是做不到?我們該找到自己的利基點/水丰刀推薦序二 興趣搭配獲利商業模式,危機來臨時才能站穩腳步/鄭匡宇前言 在殘酷世界生存的唯一方法序章 這些成功哲學,給盡力了還是辦不到的人是誰說努力就能幸福?邁向幸福不像蘋果派和路邊停車,沒辦法學一下就會相信適者生存的大富翁,我們都非「適者」名為「自我實現」的神諭很扯同卵雙胞胎生長環境不同,長大後卻驚人的相似說到遺傳,政治不正確你會被圍剿智力有多高?遺傳決定七○%性格的養成取決於同儕,別再怪父母了!試了也辦不到的人,也能找到成功哲學第一章 「提升能力」有用嗎?「興趣當飯吃」會飽嗎?1人有九種智能,天生我才如何有用 四萬年後的今天是星期幾?你算得出來嗎? 所有的孩子都在進行一場「引人矚目」的鬥爭「錢」不會公平對待各種智能比較優勢理論--即使沒用也依然可以好好活著 自由貿易讓「普通人」日子過不下去富裕國家的勞工做創意,貧困國家的勞工做勞力--做夢2從前,提升能力可以帶來財富每個人在就業市場上都是投資人我們都是投資人,也是資本家新鮮人擁有的人力資本反而最高?履歷表有大頭照和出生年月日,其實是歧視擁護就業歧視的善心人3工作麥當勞化,歡迎你「把興趣當工作」「麥當勞化」讓人感覺舒適愜意選擇麥工作的高齡者正取代年輕人現代社會的最強神話--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為什麼無法擺脫惡劣勞動環境?「因為喜歡」第二章 愛情空間直接面對貨幣空間,朋友消失中 1改變由我開始,世界因而精彩?理論上不嫉妒?這種人的基因將在演化中滅絕「在遺傳上正確」的生存方式與人不同的情緒反應,是我「活」的方式吸引力法則--人能成為變色龍嗎?雙親的愛,和孩子的成長幾乎無關聯改變潛意識難如修行,不如學會和自己相處2出外靠好友?你更需要「以牙還牙」朋友是一種時間與空間上的排他性關係人生,愛情占80%,貨幣僅1%,其餘友情權力遊戲太冷太難,獲利遊戲好發展囚徒困境的最佳解是背叛還是合作?以牙還牙,「以最低成本建立信賴」的最好方法 日本人比美國人更個人主義!阿拉伯人到了澳洲,變得超愛猶太人 現在的有錢人跟以前不一樣了--貨幣空間的搗蛋鬼 3沒有朋友也過得還不錯的世界 會幫忙介紹工作的,往往是不熟的朋友 貨幣空間是一個可以「認識任何人」的世界介紹親密的朋友進公司?才不!沒有朋友的世界,也能自在的生活殘酷的友情空間,冷淡的貨幣空間 第三章 你變服從了。誰在支配你的想法?1 如何支配他人?誰讓你情不自禁被支配?如何洗腦?分為三階段CIA開發的魔法藥,不如操縱潛意識有效靈魂出竅、宗教神祕體驗?其實是大腦顳葉癲癇腦部線路的因果論,創造了神 心靈黑手黨--如何製作神蹟?權威製造服從--好人為何有暴行?2操縱人類心靈的幾種武器接受恩惠後就會想「回報」,即使是被強迫的黑猩猩也懂互惠、補償吸血蝙蝠藉由互惠性策略生存能讓你發揮影響力的武器為什麼我能在夏威夷吃到免費大餐?人們都幻想「自己很特別」、自己洗腦自己社會性理智被多層次傳銷打敗第四章 我會幸福嗎? 1人為什麼會感到不幸福?演化心理學有答案 流氓和魚,勢力範圍受侵入就感到不幸福爭鬥的目的是為了不要爭鬥--守住地盤的幸福心靈的起源是戀母情結?沒這回事! 從「性原理主義」到「基因中心主義」心靈是一項「模擬裝置」人都要求平等,但也渴望差別我們之所以感到不幸福的理由2無酬駭客緊密合作,高薪上班族恨透公司駭客珍惜「好評」,遠勝金錢收入仁慈的獨裁者,因為他賜我名譽金錢介入會糟蹋了做這件事的樂趣工作狂?日本人極度討厭公司日式僱用創造了自殺社會3這個時代,獲得幸福的方式是兩個字藥物和科技能創造無限快樂,卻不會讓人感到幸福大富翁不比非洲的馬賽族幸福背包客免費住遍天下,靠的是好評一期一會是敲竹槓的機會 免費所產生的「評價」市場 網路拍賣讓壞人變成好人負評會自我繁殖的死亡世界 大富翁們的社交派對,只為圖個面子「友情化」的貨幣空間--社群網路服務終章 在恐龍的長尾巴裡找到頭長尾中也有許多短頭找到適合你的地方 結語 在殘酷世界找到立足之地文庫版結語

商品規格

書名 / 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我的興趣能當飯吃嗎? 肯努力一定能提升能力嗎? 如果我盡力了還是辦不到, 該怎麼辦?
作者 / 橘玲
簡介 / 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我的興趣能當飯吃嗎? 肯努力一定能提升能力嗎? 如果我盡力了還是辦不到, 該怎麼辦?:勵志書都這樣告訴你:◎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因為喜歡」,於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164993
ISBN10 / 9579164991
EAN / 9789579164993
誠品26碼 / 2681744196006
頁數 / 32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5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有些能力是天生的,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開發;錢,永遠不會公平對待每一種智能,
與其在錯誤的地方一直努力,
你必須學會「在恐龍的長尾巴裡找到頭」,這才是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

試閱文字

自序 : 在殘酷世界生存的唯一方法

我過去一直認為,這個世界是殘酷的。
在日本,有許多年輕人儘管大學畢業了也找不到工作,於是一邊做著派遣或兼職的工作,一邊在網咖裡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也有些人即使成了正職員工,卻因瀕臨過勞死的繁重工作和壓力,心理變得很不健康,戀人、朋友也離開了自己,結果陷入無邊無際的孤獨。
連接東京和高尾(按:位於東京都八王子市)的鐵路中央線如今已是自殺勝地,中高年人士因裁員失去工作、或是困窘到了最後關頭而喪失活下去的熱情,行車時刻總是因為臥軌自殺案件而混亂。
小學生因為遭到霸凌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另一邊則有闡揚「品格」的老人們恐懼日本國的龐大債務,齊聲高喊「給我發年金」。
如今所有人都懷抱著難以言喻的不安,責難全球化資本主義、市場基本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被偏離正軌的政治激起了不滿。國家對於市場太過無力,於是始終毫無希望。
大約二十年前(按:1995年左右),新宿曾有一個巨大的紙箱屋聚落。當時我正面臨人生的危機,每每在新宿車站下車時,都會遠望那些在西出口剪票閘口前的廣場、通往東京都廳的地下道、或是新宿中央公園裡的遊民,度過一段漫長的時間。
那時,我發現除了自己,也有其他人和我一樣。這些遊民可能穿著破舊的西裝、建築公司或貨運公司的制服,也有可能是衣冠楚楚的紳士。雖然彼此沒對上眼,也未曾開口談話,但我們所有人都共處於相同的空間。那個空間裡,充滿了恐懼。
即使我對遊民感到同情,也未必想為他們做些什麼。因為我只是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他們吸引而已。如果我因為一丁點細瑣的原因而失去了金錢和愛情,之後很可能和他們變成鄰居。
相同的恐懼,現在正覆蓋著整個日本。關於這份恐懼,如果我有什麼能說的,也都是因為我明白那種滋味。
自我啟發正蔚為風潮,它被視為是在全球化的能力主義時代下得以倖存的方法。儘管我一直都被自我啟發所吸引,但也感到懷疑,因此無法巧妙的說明。所有的人真的能藉由開發自我能力,而獲得救贖嗎?
自我啟發的福音,有以下四個:

①能力可以開發。
②我能夠改變。
③可以操縱他人。
④能夠變得更幸福。

充斥市面的自我啟發書籍裡,都解說著「達到某些目標的各種技術(skill)」。然而,在此我並不打算評價這些知識(know how)的優劣。自我啟發雖然正確,卻搞錯了方向。「我們的心,都是在演化過程中被塑造的」——這個嶄新的想法,將能夠提供我們線索來解開這個謎團。
儘管如此,本書並不是腦科學或演化心理學方面的書。為何自我啟發能如此吸引我們,而最後又背叛了我們?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幸?還有,世界為什麼會殘酷到這般地步?我希望試著說明箇中緣由,讓每一個人都能理解。當然,這完全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
那些自我啟發的激勵大師,都以「只要做,就做得到」這句話來鼓舞我們。但在本書裡,我主張「能力無法開發」。因為即使去做,也做不到的。
人格改造的各種研討會、課程都被大肆宣傳著。但是,這些課程通常都沒有什麼幫助。因為「我」是不能改變的。然而,儘管奇蹟不會發生,我們也不必絕望。有一套方法(哲學),讓你我即使是原原本本的「我」,也能獲得成功。
要在殘酷世界生存的成功哲學,可以歸納成簡單兩行文字。
.捨棄大教堂,往市集邁進。
.在恐龍的尾巴裡找到頭。
完全看不懂嗎?如果你想知道這個秘密,從現在開始就和我一同啟程,展開一場圍繞著演化和幸福的奇異之旅吧!
最初要登場的,就是「自我啟發女王」。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埋頭努力了,還是做不到?我們該找到自己的利基點

「閱部客」版主/水丰刀

市面上充斥了很多書,往往會看到其中很多內容如下:「你之所以不成功,說明了你不夠努力。」
但是,我們回頭想想,努力就真的一定能有所發展嗎?
作者本身就是吊車尾的人,所以聽到「只要努力,就一定辦得到」這種話,常常覺得惱怒。學生時期的我也是這麼想,了解到自己就算再怎麼努力,某些領域就是沒天分,對於這殘忍的世界,我認為有兩件很重要的事:

第一、認識世界
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我們該捨棄大教堂,往市集邁進。
這邊的教堂指的就是傳統大公司。在大公司的體制內,就是依照公司制度運作,一邊在意他人眼光、一邊以模糊的標準來做事、競爭。就算有時你在工作上有卓越的表現好了,或許也得不到什麼金錢上的實質回饋。
相對的,市集也就是以「全球化市場」為舞臺,像是你成功做出一款遊戲、寫出好的程式,你的成績會被美國某家公司的老闆看見、欣賞、願意聘用、甚至收購。
如果你想找到幸福的新可能,那麼你該朝向無遠弗屆的市集邁進。

第二、認識自己
在這殘酷的世界裡,很現實。但同時,它也給予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來自於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同。你總是會發現你在某些領域學習得特別比別人快,或是擁有較高的天賦。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即使是平凡的我們,也一定可以在恐龍的尾巴裡找到頭。
什麼是「在恐龍尾巴裡找到頭」?
書中提到,在iTunes排行榜上可以看見,人氣有大半都集中在極為少數的熱門歌曲上。
就像長尾效應的圖一樣,長尾的前面部分就是恐龍的頭,稱作「短頭」;後面是「尾巴」,尾巴上則排列著不受歡迎的歌,還有那些完全不為人知的曲子,這條尾巴非常長,在iTunes的尾巴上,就有超過四千多首。
這世界上優秀的人很多,例如音樂界有碧昂絲(Beyoncé)、魔力紅(Maroon 5)等。排行榜前面被一群非常有才華的人占領,但是我們也不必氣餒,我們仍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像是你喜愛做國樂好了,雖不是流行音樂,但總是有那麼一群人熱愛著國樂。當你找到了音樂尾巴裡的短頭,你專注培養你所認同的國樂,便能吸引到喜歡這類音樂的人。
長尾中有許多短頭,不只是在音樂,像是小說、電影、時尚等不同的市場中都可以找到你的利基點。
因此,我們都可以把自己的愛好當作工作,將其商業化,來打造出自己的「興趣變現」,在市集中展現自己魅力的同時,也能夠做喜歡的事賺錢。
這本書獻給想努力,卻努力不起來的人,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推薦序二
興趣搭配獲利商業模式,危機來臨時才能站穩腳步

亞洲第一激勵達人/鄭匡宇

這幾年我介紹了不少書,其中有許多是日本作家的作品。
但我不得不說,其實我認為許多日本作家的書,內容並不深入,也沒有什麼多獨到的見解。他們的書之所以能夠賣到海外,不過是因為他們是「日本人」罷了。
日本雖然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是個戰敗國,但憑藉著大和民族堅韌不拔和不服輸的精神,從斷壁殘垣中再次站起來,成為除了美國之外的經濟超級大國。靠著他們的經濟實力與文化力,在過去的幾十年,一直在世界所向披靡。挾著這股文化的優勢,他們基本上只對介紹歐美的書籍到日本,以及把日本的書籍賣到海外感興趣,而亞洲各國也樂於翻譯日本的書籍並在本國市場販賣,因為「日本的月亮似乎比較圓」。
但橘玲先生的《殘酷世界的生存法則》,和上面提到的許多日本書籍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它討論議題的深入和精彩程度,每每令我大為驚艷、拍案叫絕。
這本書的開頭,就從一個非常吸引我目光的話題切入:「人,真的透過努力,就能夠改變,並且獲得幸福嗎?」
橘玲先生用極大的篇幅,討論了這個主題。
但很抱歉,如果你沒有把整本書看完,你可能只會得到這樣的結論:「作者認為很多時候,對於很多人來說,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改變,或者達不到他們心目中所謂的成功。」、「一個人的智力有多高,遺傳已經決定70%了。」、「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不過是現代社會的最強神話罷了……。」
那麼意思是不是說,這個世界不但殘酷,而且作為其中的一分子,如果沒有先天的優勢,以及在強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能力,就等著兵敗如山倒、活得一塌糊塗?
那倒也未必。作者提到了非常積極的作法,簡單歸納為兩行文字,就是:

.捨棄大教堂,往市集邁進。
.在恐龍的尾巴裡找到頭。

沒有看完這本書的你,肯定看得一頭霧水。容我簡單翻譯一下。
橘玲先生的意思,是要大家別再迷信所謂國家、大公司或者社會制度能夠帶給你安全與保障;同時另一方面,堅持自己的興趣跟愛好一定能活得很好,但你必須「自己有能力建立一套獲利的商業模式與系統」,才不至於在傳統的資本主義與能力主義社會中,遭到忽視與摒棄。
這與我平時一直在提倡的觀念很類似。所有的職場人都必須注意,很多時候真的不是你不好,但只要你的工作是人家給的,他們隨時都有拿走的權力。又,很多時候資方並不想將你裁員,但公司本身無法面對世界局勢的改變與外部的競爭(例如近期下市的華X、綠X),你作為公司的一分子,只能乖乖接受被資遣、甚至是毫無任何補償措施的結果。
而解決之道,就是在一開始的時候,認清遊戲的規則,以及在每天的生活中培養因應之道,讓興趣與副業能夠真正為你帶來收入。那麼,當危機來臨時,你依然能在大風大浪中老神在在、站穩腳步!

試閱文字

內文 : 「錢」不會公平對待各種智能

我們所身處的市場經濟規則是「如果不工作賺錢,就無法生存下去」。因為有勞動市場這樣的巨大市場,所以公司、交易對象、消費者都會依據各自的財力或能力(品質或服務等)進行金錢往來。
然而,這裡有個大問題——市場未必會平等對待各種智能。
肢體動覺智能、音樂智能等若非出類拔萃,就不會有任何人給予好評。如果胖虎成為松井秀喜那樣優秀的職棒大聯盟選手,靜香成為媲美安室奈美惠的人氣歌手,應該就能得到財富和名聲。但要是他們只是在公司的棒球隊上打出全壘打、或是在卡拉OK大賽中獲得優勝的程度,就一點用都沒有了。
相對而言,語文智能、邏輯數理智能等只要比他人稍微優秀一些,就會在勞動市場上受到高度評價。小杉或許無法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的天才科學家,但應該還是能夠以醫師、律師、大學教授、精英上班族等身分,過著穩定的生活。
人類的祖先大約是在六百萬年前,從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中開始分歧。和現代人相同的晚期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現身的時間約為距今10萬年至15萬年前,而他們在中東、中國等地開始農耕,是在距今15,000年前左右,而工業革命至今只過了250年左右。在這段漫長的歷史中,人類有一大半時間都是以狩獵採集者的身分生存至今。
所謂智能,是指人類為了在演化過程中存活而發展出來的能力。因此即使是現在,人類依然是演化成最利於採集樹上果實、捕獲獵物的狀態。
為了要保護身體不被老虎、獅子等掠食者獵捕、自己也成為厲害的狩獵者,就必須體格壯碩,肢體動覺智能和空間智能也都要十分發達。然而,在我們生活的高度資本主義社會中,這類能力不太有機會獲得高度評價。因為基因並未被設計成足以適應「電腦網路密集的鋪展,貨幣、商品、服務都是以全球規模交換的世界」,所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身為原始人的後代,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智能中有拿手的,也有不擅長的。然而,市場經濟卻只對其中特定的智能給予高度評價。如此一來,理所當然會演變成格差社會。
但值得慶幸的是,如今我們已經明白,利用市場的機制就會建構一個還算平等的社會。最早發現這個道理的是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他以「比較優勢理論」(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為人所知。


比較優勢理論——即使沒用也依然可以好好活著
從小就被歌頌為神童的小杉成為鎮上最好的律師,同時他也是鎮上最厲害的打字員。靜香放棄了當歌手的夢想,開始學習打字。
無論是身為法律專家或打字員,小杉絕對都優於靜香(這稱為「絕對優勢」)。但小杉卻僱用靜香擔任祕書。為什麼?
比較兩人身為法律專家的能力,小杉的能力比靜香強100倍。另一方面,以打字員的身分來說,小杉打字的速度只能比靜香快2倍而已。這時對於小杉而言,法律工作就是「比較優勢」,而打字則是「比較劣勢」(靜香雖然在法律、打字上都處於絕對劣勢,但比起法律工作,打字處於比較優勢)。在這個情況下,小杉將比較劣勢的打字工作委任給靜香,自己則專注在比較優勢的法律工作上,就能藉此獲得更龐大的利益(這件事可以用簡單的數學來證明,但直覺來看應該也能理解,因此省略不提)。
儘管靜香的法律知識、打字能力都不如小杉,但在打字方面卻處於比較優勢。因為關於法律,她的能力只有小杉的1%;但如果是打字,卻能做到小杉的50%。就像這樣,即使靜香在所有領域都遜於小杉,依然可以靠打字工作過著一般的生活。
如此這般,李嘉圖證明了一件事:即使是能力較差的國家(能力低的人),也能在市場經濟中好好生存下去。
正如無論富足國家或貧窮國家,自由貿易都能為它們帶來財富一般,身在自由的勞動市場中,即使無法成為第一,人們依然可以藉由活用比較優勢找到工作。這就是李嘉圖描繪的烏托邦。
或許胖虎無法成為職棒選手,但還是可以將體力活作為他的比較優勢。看似沒有任何長處的小夫、大雄,也應該能找到一、兩項比較優勢吧。因為他們都不需要比其他人更優秀。
就像這樣,一個幸福的世界形成了,儘管收入比小杉還少,但所有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可喜可賀——然而這樣的故事,果然還是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在全球化的勞動市場中,存在著大量種族、國籍都不同的胖虎、大雄或靜香。


現代社會的最強神話——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
在全球化的能力主義社會中,勞工會因能力而兩極化的分為「創意階級」和「麥工作」。懷著這份不安,自我啟發的倡導者們開始主張「能力可藉由努力開發」,並提供各式各樣效果不明確的教育方案。
但實際上,無論接受了多少「教育」,絕大多數的人依然會落後。看看後段學校就知道,如果是不適合念書的學生,就連要他們坐在桌子前都很困難。
不過,故事不會在此就結束。支配我們的自我實現之神,為無法適應能力主義的迷途羔羊帶來更強而有力的神話:只要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
這是現代社會最強的意識形態,別說是反駁它了,就連嘲弄都不被允許。而且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宣言幾乎在所有情況下都是正確的。因為只有具備特殊能力的極少數人,才能做到「忍耐討厭的事而努力」。
如同先前所說,每個孩子都在進行一場「如何在群體中引人矚目」的競賽。此時最有效率的做法,就是把所有資源投入各項能力中自己比較具優勢的幾個。
為了在演化上確實執行最適合的戰略,我們在遺傳上都被設定為天生就熱衷於喜歡的事物。所謂「能力」就是做喜歡的事並受到大家好評,又因為比他人更受矚目而更加熱愛——我們只能在這樣的循環中被「開發」。
有些年輕人不明白自己究竟該做什麼才好,便展開了「探索自我」的旅程。但如果他們知道這個原理,就再也不會迷惘了。適合做的事,就是喜歡的事。既然如此,無論那是什麼事,只要成為喜歡的事情中的專家就好。
這則「神話」之所以吸引我們,就是因為它為我們指示了一條道路,讓我們得以從能力主義的殘酷陷阱中脫逃。
即使不是所有人都能從事醫師或律師這類工作,但說到底,這世上如果只有醫師和律師,大家也會很困擾吧。從栽種番茄到修理鞋子,因為有許多專精各種工作的人,這個世界才得以順利運轉。這種市場多樣性並不是國家刻意創造的,而是自然發生的。為什麼?因為每個人喜歡的事物都不一樣。
但是,在這美好的故事裡,只存在著一個問題。


改變由我開始,世界因而精彩?理論上
「改變由我開始,世界因我精彩。」
有個名字很奇怪、叫做「愛蔻妮可」(ICONIQ)的前偶像歌手,親手剪去自己長長的黑髮,變身為短平頭造型。2010年冬天,這則某大型化妝品公司的電視廣告就象徵著「自我啟發的時代」。
自我啟發的成功哲學,究竟是什麼?
成功哲學的鼻祖拿破崙.希爾曾在《思考致富聖經》(Think and Grow Rich)(1937年)中指出:「只要你真心盼望,那個想法就會成真。」
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卡車銷售員搖身一變成為大富豪的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在自我啟發的超長銷著作《人性的優點》(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1948年)中表示:「煩惱是主觀的情緒,只要改變思考方式,所有煩惱都將被解決。」
諮詢顧問史帝芬.柯維(Stephen M. R. Covey)在他於全世界40個國家賣出3,000萬冊的超級暢銷書《與成功有約》(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1989年)中,則提出以下的論點:「只要透過正確的習慣來改變生活方式,狀況將自然有所轉變。」
這些自我啟發書之間共通的道理,就在於自己和世界相互回饋的認知。這在理論上是極為正確的。
人的感情、思考方式,會因為來自他人的刺激而產生各種不同的變化。這就像一臺依據外部輸入不同而讓輸出結果改變的電腦。透過人際關係最單純的模式,如此自我組織化的電腦就會相互交換訊息。
如果接收到來自對方的負面訊息,你也會將負面訊息傳送回去。於是,對方產生了變化,負面資訊又會回傳給你。就這樣,開始累積負面的回饋,這段關係將會無止境的惡化下去。
這雖然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情況,但此時人們總會無條件的深信「是對方不好」。既然如此,和解的可能性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方反省、低頭認錯,然後改變。倘若輸入變得更正面積極,相信你也應該能回傳正面的訊息吧。
然而,其實這一點用也沒有。因為對方也正同樣認為「是你不好」。就這樣,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人際關係一旦弄僵,將會變得更加彆扭,未來也不可能修復。
自我啟發的思想,都企圖用一次逆轉的想法解決這個十分困難的問題。既然人際關係是一種相互回饋,那麼正面的訊息就會得到對方傳遞更正面的資訊,無論雙方是誰先做,結果都相同。換言之,別說廢話,只要由你改變就行了。只要這麼做,對方也會改變,兩人的關係或許會因正面回饋的力量,持續變得更好。
在馬克思主義中,認為人類是社會關係的總體,因此要使我(們)轉變,首先必須改變世界。相對的,將社會視為「相互回饋系統」的自我啟發主義則主張,若要改變世界,只要改變自己就好,否定了「革命」的作用。對政治失去興趣、躲進自我中心的狹隘世界裡——若從這個時代潮流來看,究竟哪一邊才可笑?答案一目瞭然。
如果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那麼,剩下的問題就只有一個。「我」是能夠改變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