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 了解老人家症頭背後的原因, 再也不覺他們難搞。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 | 誠品線上

マンガで笑ってほっこり 老いた親のきもちがわかる本

作者 佐藤真一/ 監修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 了解老人家症頭背後的原因, 再也不覺他們難搞。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不論我說什麼我媽都不信,但隔壁王媽媽說一句,她就信了一天到晚把「我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不論我說什麼我媽都不信,但隔壁王媽媽說一句,她就信了一天到晚把「我不想活了」掛在嘴邊東西壞了不丟、又愛撿東西回家,說「將來可能會用到」,卻是十幾年沒動到總是說這裡痛那裡痛,要帶她去看醫生她又不要,就算看了醫生又不乖乖吃藥明明說「隨便、你決定」,卻一路批評,抱怨不停…你是不是經常在想,天呀,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呀?作者佐藤真一是大阪大學研究所人類科學臨床生死學、老人行為學研究領域教授,他說,人老了,其實「症頭」大同小異,當作者自己也步入花甲之年後才發現,高齡者就是自豪又自憐的矛盾結合體,行為才會讓人又氣又想笑。本書以漫畫和簡單文字,說明年邁雙親可能招人誤解的心態和行動,並提供建議和貼心的提示,只要看懂了這些症頭背後的心理,你跟父母相處時的誤解就會越來越少。一本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出現這些行為,讓我好擔心:老說這裡痛、那裡痛,卻又不願意去醫院?不是他們龜毛,是害怕面對結果即使看了醫生、拿了藥,又不肯乖乖吃藥?因為他們覺得藥就是毒。還有,老是撿別人家的垃圾當寶物?忘東忘西天天都在找東西,這些都出自什麼心理?面對這些症頭,你要怎麼應對?◎做這些事情,讓我很苦惱:家電明明舊了,卻不肯丟掉換新的?因為他們以為家電還是很貴的奢侈品。明明體力不濟、辦不到的事情卻硬說辦得到?其實父母只是不想承認自己老了說起來,老爸媽讓我苦惱的症頭可多了:老是講冷笑話、東西找不到就說被偷、每次聊天都能翻舊帳、給他手機總是不帶出門、不肯用拐杖助聽器、年紀一大把還騎機車單車、拜拜祭祖的規矩多如牛毛、勸他幾句就勃然大怒、我下廚累得半死,她直白說難吃完全不給面子、窩在家裡喊無聊找她出門卻不要…怎麼溝通比較好?老人家身上同時有兩種人格特質:自豪和自憐了解這些症頭背後的原因,你再也不覺他們很難搞。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蘭萱時間》主持人/蘭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媽媽PLAY親子聚會負責人/陳安儀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佐藤真一/監修1956年出生於東京。大阪大學研究所人類科學研究科臨床生死學、老人行為學研究領域教授,放送大學客座教授。醫學博士。 他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專攻心理學博士後課程後,就歷任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克斯•卜蘭克人口學研究所高級客座研究員、明治學院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和其他相關職務。前日本老年行為科學會會長。現為日本應用老年學會理事、日本老年社會科學會評議員、日本老年精神醫學會協力編輯、大阪府社會福祉事業團顧問等。■繪者簡介北川夏/漫畫、插畫漫畫家,繪本作家,插畫家。曾在特別養護老人之家和團體家屋工作,取得照顧經理、看護福祉士和居家看護二級資格。■譯者簡介李友君自由譯者。譯作有大前研一《搶得先機的洞察力》(台灣東販)、白澤卓二《日本抗老權威教你用簡單食材吃出健康:60道養出無病體質的美味湯品》(大樹林)、山本朋史《我得了失智症!:62歲記者現身分享,教你如何改善早期失智》(健行)和其他多本書籍。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一 別急著解決問題,先試著了解父母各種行為的原因/李若綺推薦序二 每個人都會老,所以要體會、學習老後狀況/陳安儀序 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登場人物(家屬)介紹第一章 家人好擔心1不去醫院,是想逃避結果2看了醫生卻不肯吃藥3三寶駕駛的開車技術4老把「好想早點死」掛在嘴邊5父母被詐騙的原因,是想幫孩子6用「希望你長壽」,取代「希望你戒掉」7父母突然變老,讓人好吃驚8直接告訴他二手菸的可怕9東西轉眼就不見?就當它神隱吧!10兒女想要同住,父母卻堅持獨居11雜物堆到家變成垃圾場12父母動不動就喊這裡痛、那裡痛13不想受制於人,所以拒絕孩子的照顧第二章 實在很苦惱1爸媽只想窩在家閒著沒事2老爸老媽拒帶,因有監視感3父母記不住數位儀器的使用方法4不肯丟掉老舊的東西5死板的遵守習俗6父母只記得對他們有利的事7辦不到的事情硬說「辦得到」8父母遇到一點小事就馬上發火9父母的牢騷跟時代好脫節10長輩怎好意思裝年輕?11家事做得很隨便,因為眼睛看不見12為什麼父母說話很誇張?13父母來訪,不考慮我的狀況14父母的心意塞滿了我的冰箱15每天都在說「要死了」16長輩以前打孩子(我),現在寵孫子(我孩子)17老掉牙冷笑話不看場合講個沒完第三章 總是讓人不知所措1「好想死」說說而已2把疾病拿來炫耀3為什麼父母想要幫忙?4父母當幹部,可把我們忙翻了5父母老提過去的事蹟6對自己的閒話好敏感,聽力哪有退化?7無論到了幾歲還是個色鬼8一把年紀了還一心要結婚9還很健康,卻自己買塔位,還拍遺照10為什麼父母不想在都市生活?11大家都說讚的美食,爸媽嫌難吃12不想輸給年輕人的競爭心第四章 實在搞不懂1父母隨隨便便拿子女的東西2爸媽居然穿我的高中制服3吃飯時拿下假牙,或是剔牙、擤鼻水……4老一輩的過時用詞改不了口5對掃墓、祭祖的要求越來越龜毛6拒絕勸告,老是回我:「死不了」7回憶過往來尋找現在的快樂8老了之後沉迷「興趣」,強迫分享9天天分享長輩圖:人生前輩所給的建議10父母老是吃甜食11每次都準備多到吃不完的飯菜,講不聽12不論我講了幾次,他們都會忘記13父母總是不肯跟我們商量要緊事14父母明明說交給我處理,結果卻一路抱怨15被人情義理束縛而不懂得變通16一上車就只顧著搶座位17馬上就相信別人口中的資訊18馬上就在路邊跟人攀談19老人家為什麼幾乎都會愛上種植物?20聊天聊到一半就開始翻舊帳21拘泥健康是怕給人添麻煩22 為什麼父母喜歡看公視?第五章 看護爸媽要怎麼做?心靈輕鬆小語① 聽出老爸老媽的心情1騙、拐、勸誘,讓爸媽接受護理得出招2對看護人員過於低聲下氣3就算勸過,父母還是不肯乖乖穿尿布4為什麼父母要在看護來之前打掃?5想要兒女做點什麼,卻說不出口6父母老把家人當賊看7爸媽變得不吃東西8爸媽居然忘了我是誰9老是隨手把垃圾塞在看不見的地方10自己的家,卻連廁所在哪都不知道11跑回舊家騷擾現在的住戶12驚覺父母總是在睡覺13什麼都忘了,體操動作卻記得很清楚14為什麼父母會堅信自己編造的謊話?15怕有人危害自己,所以不洗澡16白天都在睡,晚上起來鬧心靈輕鬆小語② 失智症為什麼不好受?後記 「親子」是理所當然的奇蹟

商品規格

書名 / 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 了解老人家症頭背後的原因, 再也不覺他們難搞。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
作者 / 佐藤真一 監修
簡介 / 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 了解老人家症頭背後的原因, 再也不覺他們難搞。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不論我說什麼我媽都不信,但隔壁王媽媽說一句,她就信了一天到晚把「我
出版社 /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9164818
ISBN10 / 9579164819
EAN / 9789579164818
誠品26碼 / 2681703597004
頁數 / 36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2.2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以漫畫和簡單文字,說明年邁雙親可能招人誤解的心態和行動,
並提供建議和貼心的提示,只要看懂了這些症頭背後的心理,
你跟父母相處時的誤解就會越來越少。一本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

試閱文字

自序 : 讓你笑中帶淚的高齡心理學

  人類是一種滑稽的生物。例如同樣是人,老人家卻時常出現荒謬的行為,不過,要是大家只認為他們的行為讓人很困擾,或是在找麻煩,這個社會對高齡者將越來越不友善。
  一個人的生活越可悲,在別人的眼中就越顯得滑稽。有個耳熟能詳的笑話是,高齡人士將眼鏡掛在額頭上,後來他想看小字,卻找不到眼鏡,於是拚命的尋找,這幅模樣在旁人看來非常好笑。照理說眼鏡就掛在自己的頭上,當事人卻沒有發現,還因為找不到而到處翻,於是這股拚勁就顯得更加可笑了。
  我每天都會反省自己的生活,最近發現自己老是重複做一樣的事:到處尋找重要的文件;常因忘記事情而感到慌亂;明明是自己弄錯了,卻屢屢責怪別人,然後再自顧自的陷入低潮,注意到這點後,我重新反思和冷靜思考,也認為那些行為真的很滑稽且令人困擾。
  我迎向花甲之年後,越來越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可悲之處。我從學生時期專攻心理學,現在成為相關研究人員,專門探索年紀超過四十歲的人的心靈。現在我即將步入老年,跟高齡人士似乎更能感同身受。因此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靠不住,跟過去自信滿滿的我背離,這種狀態正是老年人的模樣。
  已近高齡的我想要拜託各位讀者一件事,那就是老人家身上同時具有兩種特質:自豪和可悲,所以要溫柔的照料他們。但要注意的是,「溫柔」不是光看表面來判斷,人類行為的背後原因五花八門,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事出必有因。
  開頭提到「人類是一種滑稽的生物」,相信各位已經看出這句話不只適用於老年人。人們互相接觸,進而建立關係,因而欣賞、相互砥礪。但是,假如想法跟方法稍有偏差,人與人就會越來越疏遠。若想避開這個問題,只要認同彼此、相互勉勵,人們就可以輕鬆過活,也可以安然離世。
  這本書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在親子關係上了解彼此。
  當父母年事已高,自己也變成大人之後,各種事情就會改變,親子關係更會產生大幅變化。
  站在兒女的立場多半會覺得驚訝或不可思議,父母的言詞和行動竟然跟過去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不同,這會讓子女感到有壓力,再加上還要照護對方,應該有不少人會精疲力盡。
  這本書會以漫畫和簡單的文章,說明年邁雙親似懂非懂及可能招人誤解的心態和行動。另外,書上也會刊登苦惱時能夠立刻實踐的建議和貼心的提示,既可以開心閱讀,還可以讓親子心意相通。
  承蒙朝日新聞出版的鈴木晴奈小姐和端香里小姐,提出體貼老人心的獨特企畫,給了這本書出版的機會。北川夏先生的漫畫巧妙擷取老年人和家屬互動的一面,相信可以誘發高齡讀者的親切感和溫馨感。另外,我要誠心感謝Word 股份有限公司的荒井麻理小姐屢次透過洽談,將這本書從架構到文章,統統修潤成出色的內容。
  身為監修人,強烈期盼這本書能夠送到許多讀者的手上,這樣我們的努力就有回報了。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別急著解決問題,先試著了解父母各種行為的原因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

曾經有一則溫馨動人的故事:長大成人的孩子面對父母邁入老化,發現父母不只活力與記憶力都衰退,連生活也不順遂。他想起孩提時期,父母以「孩子,你慢慢來」耐心的呵護,於是就回報「爸媽,您慢慢來」的溫柔,幫助父母度過餘生,孩子回過頭來陪著父母終老,從此傳為佳話。
故事裡的孩子認為,就像帶小孩一樣,只要投以無數的耐心、包容與陪伴,就算對象換成是父母,這個做法也適用吧。
他開始陪父母散步、耐心的教父母使用3C、幫父母整理房間、微笑聽父母一直重複年輕時的豐功偉業……一開始滿順利的,他認為就像陪小孩慢慢長大一樣。
後來,他開始覺得爸媽到底是在想什麼,怎麼這麼難捉摸?一下子不要陪散步,卻嚷著要自己開車出門;家裡囤積的雜物怎麼越來越多了?而且最近聊天,開始會講一些人老了不中用的話。於是他開始覺得跟教孩子不同,小朋友多教幾次就會了,可是爸媽卻老是忘記。他甚至認為,爸媽故意要跟他唱反調。.
我讀完本書,才發覺自己與年邁父母的關係與相處方式,一直在改變。
對於單純懵懂的孩子,我們的耐心教養是從無到有,一點一滴的讓孩子建構出屬於他的體力與人格;反觀年邁的父母,集人生智慧與歷練於一身,有自己的想法,但又時常讓人捉摸不定。畢竟大人的生理與心理,遠比單純的孩子都要來得複雜許多,加上老化改變了身心狀態,讓一切行為再加上一層層的變化,這不是單靠耐心與溫柔就可以讀懂。
心理學提到人們面對重大改變,會採取接受、抗拒、積極堅強或是態度消極等方式面對,長輩面臨身心老化的改變何嘗不是如此,因此為人子女一旦發現父母有些行為改變,別急著解決事情,試著了解父母各種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再來對症下藥。可參考書中許多的案例,了解長輩們想要的是什麼?執著的是什麼?
與年邁父母互動時,耐心、體貼是最低標準,本書每項案例的「窩心建議」也是很好的小撇步。這讓我想起教養小孩時,為了要讓孩子聽懂、鼓勵與引導孩子,就要不斷的動腦想方法與舉例說明。果然養小孩會變聰明,同理可證,用心與年邁的父母相處,也會變聰明吧!

推薦序二
每個人都會老,所以要體會、學習老後狀況

媽媽PLAY親子聚會負責人/陳安儀

我82歲的父親與70歲的繼母,和我住在同一個社區,相隔只有一條巷子。我的婆婆今年也是70歲,跟我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已經超過18年。身為長女、長媳,我經常要和這三位性格迥異的長者相處,而且照顧他們是我的責任,陪伴他們也是我的義務。當然大多數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十分幸福,擁有家人的愛與關懷;但隨著他們日漸年老,有時候也不免傷透腦筋。
正如同這本《老爸老媽到底在想什麼?》所描述,我父親極不服老。他每天一大早起來種花、鋤地,明明走路已走得搖搖晃晃,卻堅持自己健步如飛;他喜歡去圖書館看書、看報,明明公車站牌都看不清楚了,卻堅持不肯動白內障手術;搭公車時有人讓座給他,他還為此生氣:「稱呼先生就先生,幹嘛叫我『老先生』?」我每每為了要讓他就醫,必須費盡心思。
然而,也如同本書所說的,後來我發現,父親不喜歡去醫院,的確是因為怕麻煩,也害怕診療的結果不如預期,更不想改變既有的生活習慣。因此,我後來不厭其煩的替他掛號、陪他手術,即使我必須遠從宜蘭飛車回台北,開50公里的車,帶他去離家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診,但是在我耐心的解釋治療的好處,並且陪在他身邊之後,父親終於成功完成白內障手術。
我婆婆的「症頭」也不少,雖然70歲的她看起來很健康,但是很多方面都嚴重退化。本書中所列的狀況,我每讀一節,就忍不住喊一聲:「賓果!」除了家裡電話記不得、地址講不全之外,家務做得越來越草率、說話誇大其辭、老掉牙笑話天天重複……有時候實在忍不住想翻白眼。看了書之後才理解,原來老人家的「短期」記憶力會逐漸減退,而且為了要贏得注意力,有時會編造、誇大故事,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也無須動氣,只要自己能分辨出真假就好。
每個人都會老。目前的我們尚未經歷衰老,難免覺得跟年老的父母、長輩相處起來十分困惑、甚至困擾。本書作者佐藤真一是心理學、行為學的專家,由「初老」的他來寫這些年輕人面臨的「老人問題」,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再加上可愛的漫畫,讀起來輕鬆詼諧,不但實用,還一針見血的解決疑惑。這是一本所有人都適合閱讀的書:老了之後的狀況,我們不但要體會,也要學習,才能快樂的迎接銀髮時代的來臨!

試閱文字

內文 : 不去醫院,是想逃避結果

子女擔心年邁雙親的身體,所以才會勸父母去醫院檢查身體。但是他們固執己見,不肯老實去檢查,讓人越來越火大。
長輩不肯乖乖去醫院的理由之一,是覺得「麻煩」。一想到出門要換衣服、準備健保卡和其他要攜帶的東西,接著出門到醫院、掛號、花時間等待及結帳付錢,就不由得懶惰起來了。
第二種不肯求醫的情況是「料想到診斷結果會很糟」。通常來說,當年齡增長,很有可能發現某些疾病。越自豪以前活得很健康的人,就越會害怕診斷結果。他們不想破壞現在平穩的生活,希望自己一直都不知道體內有疾病存在,所以拒絕檢查。
萬一發現高血壓和其他慢性疾病,就必須為了治療,而定期去醫院、限制飲食、改變生活習慣。老年人不喜歡這些,自然就忌諱求醫了。
擔心發現疾病,不想讓生活受到限制,這種心態年輕族群也會有。我們要盡量體貼父母的感受。

窩心建議:
要告訴父母,疾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求診時也別忘了幫忙換衣服,陪在他們身邊。


三寶駕駛的開車技術

高齡父母開車和騎車總是會讓大家捏把冷汗,因此兒女多半希望他們不要駕駛,不然等到發生什麼意外就太遲了,但這個想法卻遭到父母反彈。看在孩子的眼裡,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追根究柢,父母本人多半沒發現自己的駕駛能力退步了。儘管法律規定老年人必須參加講習、做認知功能檢查,讓他們察覺到自己的駕駛能力下降了,但即使如此,深信自己還能開車的人依然不在少數。越是保持零事故、守規則的優良駕駛,就越不肯承認駕駛能力變低落,反而認為是別人故意刁難,於是堅持要開車上路(按:臺灣於2017年7月正式實施高齡駕駛人駕駛執照管理制度,規定75歲以上長者必須於3年內,到監理單位接受體檢及認知測驗、換照)。
另外,人的年齡漸長以後,腰部和腿部就會衰弱,又不懂電車售票機的使用方法,所以很難一個人出遠門。換句話說,汽車在老年人眼中,是個只要懂得駕駛就能來去自如的工具,更是確保自己行動的「最後堡壘」。
光是開口叫父母不要開車,對他們來說太苛刻了。這時要記得幫爸媽找出代替汽車的交通方式,以及找到不須開車也能做到的生活意義。

窩心建議:
安全起見,理想的方式是繳回父母的駕照。但不要強迫父母別開車,而是要鼓勵他們在徒步範圍內,享受散步、慢步的樂趣。


家裡的雜物堆到變成垃圾場

過期的食物、出現裂痕的餐具、破掉的衣服……有些老年人的家裡會塞滿根本用不到的東西,有的人家裡甚至像一間垃圾屋,強行幫他們整理可能會引起爭執,但不管的話房間會很雜亂,怎麼做都讓人煩惱。為什麼老人家會把東西囤積起來呢?
其實都是些雞毛蒜皮的理由。因為還可以吃、還可以用、總之先拿了再說……當老人家一次次「先拿再說」的時候,其實早就沒有精神和體力整理堆積如山的雜物了。
垃圾分類很複雜,這也是造成物品囤積的原因之一。不要的鞋子該歸類為哪種垃圾?破掉的餐具呢?相信許多年輕人也被這個問題困擾很久。就算能夠設法整理出要倒的垃圾,卻常常搞錯分類的方法,不但不能回收,還被當場丟進垃圾車裡,除了感到難為情,更把倒垃圾視為麻煩。
要清除垃圾山,最快的方法是陪他們一起慢慢整理。訣竅在於先告訴父母什麼是「絕對用不著的東西」。

窩心建議:
1. 整理東西要親子一起來做。
2. 從衣櫃的一層、房間的一角收拾起,不要一次做太多。
3. 要告訴父母倒垃圾的日子在哪幾天。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