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枉此生, 50歲前, 不做會後悔的事 | 誠品線上

50代にしておくべき100のリスト

作者 榊原節子
出版社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為了不枉此生, 50歲前, 不做會後悔的事:50歲前的我們,為工作鞠躬盡瘁,50歲後的我們,決定不枉此生!最受日本企業好評的人生講座,重磅登場!你的生存價值為何?當你50多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50歲前的我們,為工作鞠躬盡瘁,50歲後的我們,決定不枉此生!最受日本企業好評的人生講座,重磅登場!你的生存價值為何?當你50多歲時,打算怎麼過將來的生活?接下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希望不論到幾歲都能朝氣蓬勃,你應該在青壯年時期便自我進行總盤點,這是一個絕佳的好機會,讓你重新省思為了什麼而活。做好萬全準備,勇敢Reset!100個關於如何擁抱精彩第二人生的建言,除了來自日本熟齡社會的借鏡,也增加了台灣現況與長照2.0政策。今後,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不妨試著計劃一下吧!大前研一說過:「在退休的前5~10年之間,上班族應該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一次總盤點。這個行動隱藏著兩層意義:回顧過去努力的成績、審視未來30年想要的生活。」本書以50歲後一定會面臨的幾大議題,如:健康、工作、金錢、人際關係來區分,全方面協助你規劃末來20~30年的老後生活。生命是自己的,人生走到此一階段,你我早已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也不用再等什麼是最好的時刻了。該退休的、旅遊的、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做了就對,勇敢地重啟人生。全方位掌握工作、健康、金錢、人際與家庭,擁抱精彩的第二人生◎ 籌劃好退休後的事業,或是決定投身志工行列◎ 準備好死之前所需要的錢◎ 在陷入經濟危機前,事先做好預防準備◎ 重新審視和家人、朋友之間的關係◎ 夫妻雙方都要能各自獨立◎ 讓身心靈都養成良好的習慣◎ 自己決定醫療的方法◎ 為了父母及自己的老後預先做好準備◎ 開始生前贈與◎ 傳遞家族文化The Day After 50歲!你即將變成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日子?就從今天開始吧!50歲,正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停下腳步好好靜心思考的最佳時機,從今往後到底要為自己安排什麼樣的人生?想追求的目標為何?接著,才能為未來的後半段旅程擬定戰略,設計出更加圓滿的人生計劃。你滿足於現在的工作嗎?有沒有一種由衷的渴望,總覺得內心還存在著另一個自己?是否曾想過拋開目前擁有的一切,從零開始?如果可以,人生下半場的事業,不妨將重心移到志工、或個人興趣上吧。若等到退休才開始著手計劃,就為時已晚,從現在開始準備,是最好的。為了擁有美好的後半場人生,必須先好好認清與分析個人的優缺點。希望能在離世的那一刻,帶著微笑對自己說:「不枉此生」。在接下來的內容,我們會討論各式各樣的問題。因此,在閱讀本書時,請務必在手邊準備好一本隨時能寫下答案的筆記本,並記錄自己的答案,或寫下在看到問題時,衍生出的各種觀點與感想等。這些隨筆的內容將成為你今後人生的羅盤。想像理想的老後生活我長年從事演講活動,更曾以【快樂的熟齡生活。身體、心靈以及金錢】為題在日本各地進行演說。台下的聽眾大多為60歲以上的年長者。然而這樣的話題,我一直希望能有更年輕的聽眾參與討論。在這之後不久,我被委託擔任講師,這次是以50歲企業家為對象所舉辦的「生存價值研討會」。而我也參考了與會學生們的反饋活動,並於後續陸續進行演說。我曾出版一本書。在出版之前,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以「哪種人能夠活得快樂又長壽」為主題,奔走世界各地蒐集相關的資料。根據資料蒐集結果,我試著歸類出這些人共通的特質,發現到一個極為有趣的結論―這些特質其實都很普通。● 身心都維持高度健康。● 總是正向思考。● 抱持感恩的心。● 容易受到感動。● 擁有人生理念。雖然聽來平凡無奇,但你都做得到嗎?為了能成為這樣的長者,現在的你應該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呢?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榊原節子日本藥科大學客座教授、Digital Hollywood University大學院大學客座教授。身兼生活顧問及理財顧問。出生於東京。年輕時先前往美國曼荷蓮大學(Mount Holyoke College)留學,之後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社會科學系。曾擔任國際會議即時口譯工作,後從事醫藥品、生物科技等企業間的企業買收事業。1991年成立以國際投資諮詢為主要業務的公司,並擔任該公司社長。充分運用公司內外的所有人脈關係,提供企業經營者或資產家關於資產運用、繼承等事務的諮詢服務。2002年從第一線實務工作退居幕後,目前從事寫作及演講等工作,其主題為關於安心的老後人生設計、快樂活到老‧心理與資產的繼承、親子之間關於金錢教育或生活能力的教養、社會貢獻等。除了寫作及演說之外,還積極擔任財團關於基金資金運用等的顧問,活動範圍非常廣泛。曾擔任東京惠比壽扶輪社第一代女性會長。Homepage http: home.g02.itscom.net sakaki 部落格 http: setsukos.jugem.jp 著作:●《名人的規則》。●《威風凜凜的長者──為了不枉此生》。●《不輕易上當的投資術──不輸掉人生後半的金錢哲學》。●《我家孩子成功的金錢教育──好零用錢與壞零用錢》。●《向歐美資產家學習的無國界時代資產運用法》。■譯者簡介李婉如Ruth Lee 東海大學法律系畢業,東京明海専門学校畢業。目前任職於東京旅行社。在進行這本書翻譯的同時,也讓我學習並了解到--原來50歲是一個人生非常重要的階段,若期望能悠然度過人生最後的階段,事前的各項準備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我在老後,也能無憂無慮享受最後這一段的旅程。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今後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不妨試著計畫一下吧如果只剩下5年的壽命,你打算怎麼做?對你而言,人生的生存價值究竟是什麼?為了能夠找出自我存在的價值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老了之後,人生要朝哪方面發展?請好好想清楚即使年紀逐漸增長,也能活得快樂的方法想像理想的老後生活心懷「目標」的人,不管到幾歲都朝氣蓬勃第1章 開始準備退休後的事業或擔任志工的計畫吧001 擬訂退休後的計劃002 考慮並列出今後想要做的事003 考慮低風險創業004 靈活運用企業內部的創業制度005 嘗試訂出事業計劃006 考慮成立社會企業007 思考關於退休前轉業的可行性008 運用完整的自我介紹及企劃書,提高競爭力009 要想清楚是為了何種目的而轉業010 接受二度就業輔導011 將中小企業也列入轉職的選擇清單012 到非營利組織工作013 若想在同一家公司持續工作,就得改變自己014 為將來的事業做好充分準備015 從事有給職的公益活動016 思考義工的真正精神017 累積擔任義工的經驗018 持續生涯學習之路第2章 先準備好死之前所需要的錢019 清楚列出目前所有的資產及負債020 試算到95歲時,一共需要多少費用021 大略估算需要的看護費用022 了解自己年老之後必須的生活開銷023 儲蓄刻不容緩,務必盡早開始024 養成定額存款的習慣025 選擇有利於節稅的存錢方法026 養成記帳的良好習慣027 清楚認知儲蓄的目標028 學習資產管理的相關知識029 年老後如何守住老本030 針對老後資金不足的危機,思考出一套解決對策031 平時就提醒自己習慣簡樸的生活032 全盤了解當錢不夠時該怎麼辦033 思考如何運用錢滾錢034 下定決心投資035 認識投資的基本觀念036 分散投資037 投資不動產,增加租金收入038 事先了解,就不會在投資上吃悶虧039 了解投資詐騙的手法040 在陷入經濟危機前,事先做好預防準備第3章 重新審視和家人、朋友間的關係041 夫妻雙方都要能夠各自獨立042 增加夫妻間共同的興趣043 養成夫妻間分享想法的習慣044 必要時,分房睡045 與已成年的孩子們定期聚會046 不要養成小孩倚靠父母的壞習慣047 事先詢問雙親想過什麼樣的生活048 讓父母高興049 事先與父母討論關於財產的規劃050 協助雙親管理資產051 多與父母聊天,聽他們輰談人生及家族052 阻止年邁的父母不再開車上路053 發現雙親生活困苦時,務必伸出援手054 結交不同領域及年齡層的朋友055 建立一個安心的人脈網路 第4章 讓身體與心靈養成良好的習慣056 傾聽身體發出的訊號057 進食時,至少要咀嚼20次再嚥下058 切勿暴飲暴食059 花時間徹底清潔口腔060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藉此了解身體狀況061 接受抗衰老的醫療062 克服更年期063 蒐集醫療相關的資訊064 自己決定醫療的方法065 嘗試看看替代療法066 鍛鍊大腦067 散步能夠預防失智症068 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069 經常保持微笑,遠離憂鬱070 實踐暝想、呼吸法及自我催眠071 藉由呼吸法與想像的結合,引發熱情072 增強意志力073 寫下夢想並努力實踐074 就算沒有發生特別的事,也要讓心情保持興高采烈 第5章 為了父母以及自己的老後人生,做好一切準備075 細心觀察年邁雙親的心理狀態076 蒐集父母生活上所需的大小資訊077 全家人必須共有關於父母的基本資料078 讓自己與父母有「活下去的意願」079 留意雙親的經濟狀況080 清楚了解關於保險與理賠的詳細內容081 了解財產信託制度082 尋找關於看護服務的相關資料083 事先做好居家照顧的準備084 寫下看護快樂日誌085 事先了解失智症086 做好獨居生活的準備087 為了以防萬一,事先做好準備088 事先想好父母年老後要居住的地方089 與父母事先溝通,人生的最後一程要怎麼走090 預立醫療自主計劃091 事先詢問葬禮希望如何辦理092 討論墓地的選擇093 思考遺產要如何繼承094 死後的財產信託095 開始進行生前贈與096 掌握遺產繼承的訣竅097 準備好遺言及遺書098 寫好「待辦事項」099 傳遞家族的文化100 掌握後半場的人生羅盤

商品規格

書名 / 為了不枉此生, 50歲前, 不做會後悔的事
作者 / 榊原節子
簡介 / 為了不枉此生, 50歲前, 不做會後悔的事:50歲前的我們,為工作鞠躬盡瘁,50歲後的我們,決定不枉此生!最受日本企業好評的人生講座,重磅登場!你的生存價值為何?當你50多
出版社 / 精誠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374804
ISBN10 / 9869374808
EAN / 9789869374804
誠品26碼 / 2681437715002
頁數 / 32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讓自己與父母有「活下去的意願」

 若雙親的身體仍然硬朗,不管是繼續工作、擔任義工或者步調緩慢地過著悠閒生活,只要是開心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我們為人子女的也會覺得很高興。然而,隨著時間一天一天往前推進,父母的生命接近了最終章,這時身為子女的我們,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要親自照顧或由看護來照料父母。

 養育兒女及老人看護,乍看之下完全不同,但我卻認為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很多相似點。

 父母養育孩子時,若一心溺愛著孩子,凡事總是從頭到尾幫孩子準備周全,不願孩子受到一絲挫折,無論吵著要什麼東西都買給他們;在孩子們遭遇失敗時,父母抱著憐㦖的心情,在後頭幫忙收拾善後。接受這種溺愛方式養大的孩子,最後一定會成為缺乏生活動力、沒有目標、無法有所作為的媽寶。

 同樣的,如果我們在照顧父母或是請看護照顧時,過度保護而不讓他們自己動手處理事情,整天喊著「太危險了」、「不想讓父母太過勞累」等話語,這麼一來,父母親會變成什麼模樣呢?我想毫無意外的,一定會剝奪他們的「生存熱忱」,結果反倒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對社會毫無貢獻的無用老人。

 在某次聚會的場合中,我遇到了小山敬子醫師,獲贈了一本她的著作。在書中,小山醫師提及「人生走到最後階段,就算是到了已經必須請看護照顧的狀態,也要保有勇往直前的動力,帶著幹勁努力活下去,完全是大家能做到的事情」。另外,書中還提到「只要一個妙招」,就能輕鬆看護照顧高齡者,這一招就是讓高齡者保有「生存的熱情」。

 我聽過夢之湖村(http://www.yumenomizuumi.com/)代表藤原茂先生所說過的一段話,讓我非常的感動。在山口市的夢之湖村裡設置了許多障礙物,然而,這其實是為了一個理由而故意為之的設計。這個理由就是「想要讓活著的高齡者,發揮自身的力量克服這些障礙」。每天,年長者可步行到這個地方,選擇自己想要進行的計畫,如果做出了有貢獻的事,就能獲得夢之湖村內部的通行貨幣。

 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年長者設定好目標,將自己打造成一個生活充滿夢想、能自我決斷,情感豐沛的人。這裡的日間看護服務非常受到民眾的歡迎,據說,還有一些人為了加入此地的看護服務,不辭辛勞地遠道而來。這裡和一般社會福祉制度下設立的老人看護機構完全不同,夢之湖村有其獨特的理念,他們貼心的設想甚至會讓我產生衝動想要應用在兒童教育領域上。

 相反的,「母親什麼都不用動手,全部我來做就好,沒關係的!」像這樣過度保護的做法反而容易為雙親招來罹患失智症的後果。生存價值、交朋友,以及運動,這三件事對老年人的重要性一定要銘記在心。此外,還要讓雙親心存「即便用爬的,也要自己去上廁所」的這種氣魄。

 為了讓父母對生活充滿期待、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我們也必須從旁協助他們、守護他們。我強烈認為這是我們為人子女對於年邁雙親所應盡的最基本責任。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仔細了解父母的一切。

 對於你的雙親而言,「生活熱忱的根源」是什麼?是工作、義工、宗教、孫子、興趣、學習嗎?父母親擅長的又有哪些?不妨好好思索一番。

與父母事先溝通,人生的最後一程要怎麼走

 你可能覺得現在父母應該不想提及此一話題。然而,這卻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事。任誰也無法保證明天自己仍然安然無恙,也無法確信會不會遭遇突發事故,或者也有可能突然因腦中風而變得意識不清。

如果被問到「腦死狀態,要捐贈器官嗎?」這個問題時,你會如何回答?
「可以進行氣切嗎?」你也必須擔起回答醫師問題的重責大任。

 關於父母的臨終醫療,要治療到哪種地步、想捐贈器官嗎?這些事情,父母都已做好生前指示了嗎?這些內容,你或父母的主治醫師都已經知道了嗎?

 父母有可能因為不想麻煩家人,所以強烈抱持著希望能縮短治療時間的心態,不過,這或許並非是父母本意,建議還是應該與父母好好地溝通,聽聽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

 當迎接死亡的時刻來臨,最重要的應該是本人最希望以何種方式結束這一生。因此,關於葬禮及之後的祭祀方式,也都應該與父母詳細討論。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