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好心, 不是好欺負: 7步驟! 擺脫情緒勒索, 不受委屈更受歡迎 | 誠品線上

いい人をやめる7つの方法

作者 緒方俊雄
出版社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做人要好心, 不是好欺負: 7步驟! 擺脫情緒勒索, 不受委屈更受歡迎:捨不得,是無底線的「自殘」無止境犧牲,最後沒人會心疼毒親的情緒勒索、火爆情人的控制慾,該如何擺脫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捨不得,是無底線的「自殘」無止境犧牲,最後沒人會心疼毒親的情緒勒索、火爆情人的控制慾,該如何擺脫?權威臨床心理師鄭重提醒--「好人」不是美德,是一種心理病!「好人病」檢核表,你也是「好人病」的高危險群嗎?【職場上】●電話響起時,會馬上接起來●喜歡或擅長自己一個人就可完成的幕後工作●會議中幾乎不發言,只是靜靜聽取他人意見【戀愛中】●總是提早到達約會地點等待對方●約會時的行程,都交給對方決定●對方已讀不回時會感到坐立不安【朋友間】●總是擔任聚會主揪或負責聯絡事宜●常聽朋友抱怨,自己卻不發牢騷●朋友來借錢時,無法斷然拒絕【家庭裡】●每天會負責叫另一半或孩子起床●與配偶意見相左時,選擇讓著對方●謹記家中成員的生日或紀念日,一定會準備禮物或驚喜每個分類裡只要符合任一項,很可能就是「好人病」的高危險群!◎自認成熟、受尊重,把他人壓榨合理化「好人」將所有事情的決定權都讓給朋友、戀人和配偶,並以「因為自己比較成熟,所以讓著他們」、「想看到朋友們開心的表情」、「我無論做什麼都會很開心」為理由來說服自己。對朋友、戀人和配偶來說,只有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才會交由「好人」做決定,讓「好人」們產生「自己的意見也備受尊重」的錯覺。像這種情況,就是讓旁人在自己的人生大戲裡當主角,故事的主人公卻擔任配角。一個不小心,甚至可能被那些「自我中心」的人玩弄於股掌之間。走到這步田地,還能說「好人」是在過自己的人生嗎?◎期待別人給幸福,結局往往很不幸!「好人」從小在家教嚴厲或雙親較自我中心的家庭中成長,因此對人際關係缺乏安全感,害怕被人討厭,就算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也不會表現出來,甚至還會努力配合他人。正因如此,「好人」出社會後,也很容易被其他自我中心的人盯上,要求他們做這做那。偏偏「好人」也缺乏自己的意見,聽人指揮反而覺得找到了依靠,於是更「飛蛾撲火」,淪為自我中心者予取予求的對象。陷入人生低谷後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依靠的人才是最大的絆腳石!不少女性「好人」,上有自我中心的雙親,又嫁給自我中心的丈夫;孩子出生後百般疼愛,再養出自我中心的孩子。「好人太太」就這樣被天敵包圍,坐困愁城。◎「體貼」他人之前,先「體諒」自己!日本俗諺說父母看待孩子,是「能爬就希望他會站,能站就希望他會跑」。父母也好、他人也罷,這種人際間的過度期待,總讓善良、體貼的你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斷要求自己要做得更好。但人無完人,越想符合他人期待,就越會壓抑自己的需求。壓抑到臨界點時,長期累積的憤怒就會爆發,憂鬱症也隨之上門。身而為人,自身價值其實無關他人的期待,「只要存在,就有價值」!沒必要為難自己去當個完美的「好人」。正因為我們不完美,所以才要相互幫助,來填補個人的不足。「天生我材必有用」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接納自己的不足,跟著本書一步步前進,擺脫「好人病」的枷鎖,找回身心與生活的平衡!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吳若權 律師娘/林靜如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緒方俊雄SOT心理諮商研究所所長、臨床心理士、產業心理諮商師、社團法人日本心理衛生講師認定協會理事。在投入心理諮商的工作之餘,也從事心理衛生方面的演講、研習和寫作活動。早稻田理工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曾任職於知名電機製造商,從事研究開發、企劃、市場行銷、心理諮商等業務,後擔任EAP(員工協助方案)機構的心理諮商師,並獨立開業。著有《克服慢性憂鬱症》、《部下老愛請假該怎麼辦》、《「人生勝利組」一定會遇到的三種挫折》、《心理諮商實踐手冊》等書(以上台灣尚未引進)。■譯者簡介林巍翰畢業於清華大學和關西外語專門學校。喜歡閱讀、旅行和電影。於留日期間完成了從九州的佐多岬到北海道宗谷岬的日本縱貫之旅後,在2017年正式踏上日文譯者之路。關於日文的翻譯、審書、校閱工作及譯文討論,歡迎來信至linwehan@gmail.com。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好人」這種病第一章 真實案例!四位「好人」典型職場情場兩頭燒的過勞OL夾在上司與下屬間的三明治課長身心俱疲的「偽單親」媽媽無法逃離恐怖情人的好好先生第二章 「好人」的自我診療室盡心盡力沒脾氣,八成就是「好人」自認成熟、受尊重,把他人壓榨合理化「好人」的十大特徵第三章 困住「好人」的人際枷鎖〔職場篇〕勞心勞力,成就別人業績〔家庭篇〕被「賢良淑德」掐得窒息〔戀愛篇〕相互依賴,化做解不開的鎖〔朋友篇〕掛不了電話,形同心事墳場〔金錢篇〕被當成「取之不竭的提款機」第四章 「好人」是種病,為什麼?當心理障礙變成生活中跨不過的檻「假性好人」的成因兩極化,是心理生病的證據最高標準,打造出最糟環境被觀念「綁架」卻渾然不覺走不出戀愛依存,淪為「愛的漂流者」憂鬱症?不如說是「好人病」第五章 案例溯源,問題在「原生家庭」父愛缺席,激化出對關愛的渴求雙親離異,想扛起責任卻封閉了自己母親嚴苛,家中低氣壓讓人喘不過氣父親強勢,始終學不會自己做決定第六章 看穿成長歷程,破解「好人病」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母親沒自信,小孩就會「迎合討好」父親過度期待,孩子心態兩極化人的個性,三歲注定?「好人」特質,是成長過程的刻印排行老二的人總是叛逆,為什麼?梳理親子關係,找到「好人」的成因〔幼年篇〕好人作業系統1.0〔小學篇〕走向極端的第一步〔中學篇〕習慣被豢養,彷彿沒有叛逆期〔大學篇〕難得自由,縱情「由你玩四年」〔社交篇〕堅守個人原則,主角變傀儡〔求職篇〕前途茫茫,三成機率入錯行〔擇偶篇〕飛蛾撲火,總是選到自己的剋星淪為「廢柴」的好人第七章 案例追蹤,不當「好人」之後與過去和解,一個人也自在正視孤獨感,找回人際連結說出真心話,感情越吵越好快刀斬亂麻,和對的人相守第八章 從「好人」生涯畢業的七步驟與全世界為敵,也要和自己站在一起做人生的主角,不再跑龍套本性難移,但並非不能移【步驟1】放下「非做不可」的守則【步驟2】平衡人生,努力80%就好【步驟3】活化副交感神經,學習紓壓法【步驟4】說出意見,為自己作主【步驟5】放慢腳步,重拾喜怒哀樂的感動【步驟6】接受自身缺點,坦率自然受歡迎【步驟7】給自己多點肯定,人生更愜意後記 一步步,孕育自己的幸福

商品規格

書名 / 做人要好心, 不是好欺負: 7步驟! 擺脫情緒勒索, 不受委屈更受歡迎
作者 / 緒方俊雄
簡介 / 做人要好心, 不是好欺負: 7步驟! 擺脫情緒勒索, 不受委屈更受歡迎:捨不得,是無底線的「自殘」無止境犧牲,最後沒人會心疼毒親的情緒勒索、火爆情人的控制慾,該如何擺脫
出版社 / 方言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716413
ISBN10 / 9869716415
EAN / 9789869716413
誠品26碼 / 2681696962001
頁數 / 27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X0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性難移,但不是不能移!13則「不當好人、逆轉人生」真實案例大公開!
★從心理學與諮商角度剖析,全方位條列「好人」特徵,方便讀者自我檢核!
★臨床心理師分享從「好人」畢業的7步驟,打破職場、家庭與戀愛的困境!

試閱文字

自序 : 「好人」這種病
  不論在學校、公司或社團活動裡,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能發現「好人」的存在,日本似乎是一個盛產「好人」的地方。事實上「協調性」佳的「好人」,素來深受日本人的喜愛。
  一般來說,當提到「好人」時,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對他們的刻板印象,然而每個「好人」還是有一定程度上的個體差異,並非千篇一律。
  那麼,「好人」的特色究竟有哪些呢?

□對待比自己年紀輕的人也很有禮貌
□能正確的使用敬語
□會在自己的外表上下功夫,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愛面子)
□總是面帶微笑
□和別人相處時會去注意細節
□讓著對方,不與人爭
□不樹敵
□嚴格遵守團體中制定的規矩
□不會對人抱怨、發牢騷
□無法拒絕別人的請託
□做事追求完美,在小地方上也不容馬虎
□盡量不去造成其他人的困擾,能忍則忍

  簡單來說就是一派「聖人君子」和「賢妻良母」的形象,他們像是從公民道德教科書裡走出來的人物。「好人」對待每個人都很溫柔,是身邊的人所景仰的對象。
  「好人」以這種理想的處事方法做為自己生活的原則,照理來說應該過著幸福的日子才對,然而現實生活中卻事與願違,他們經常活得辛苦又疲憊。甚至一個不小心,還會捲入職場、家庭或人際關係裡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中,讓自己陷於進退兩難的困境,動彈不得。為什麼在他們身上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曾野綾子女士的《不當「好人」,你會更快樂》出版於二○○二年,是一本銷量突破七十萬冊的長銷書;這本書出版之後,「好人」一詞開始受到社會上的注意。其後書籍市場上又出現了好些關於「好人」的書籍,其中有幾本都成為排行榜上的暢銷作品。我們或許可以說:日本「好人」很多,所以這個主題才會如此受到社會大眾的矚目。這些作品的內容通常大同小異,都是教人不要去做個「好人」。
  目前各位讀者手上的這本書,內容和其他書籍一樣,也是要勸人別再當「好人」會比較快樂。然而當你讀過其他的書籍,下定決心不要再做個「好人」時,卻會發現事情總是知易行難。本書的內容將重點放在「為什麼了解了道理卻做不到」,以及「究竟該如何才能解脫『好人』的枷鎖」,在接下來的篇章裡我將為讀者細說分明。

  想必有很多讀者對我很陌生,這裡讓我來做個自我介紹。
  我曾在SONY從事半導體雷射的研究開發工作,但在上世紀日本泡沫經濟的全盛時期中,我體認到接下來一定會進入重視個人內心的時代,因此萌生了成為心理諮商師的想法。於是我開始自修臨床心理學,之後在設有夜間臨床心理研究所的大學裡就讀。在取得臨床心理士和企業心理諮商師的資格後,於十六年前(二○○一)成為公司內部的心理諮商師。在人事部門的管轄下,我開始對停職和不適應職場環境的員工提供心理諮商的服務。出版了《克服慢性憂鬱症》一書後,我於六年前(二○一一)離開公司獨立出來,目前在東京的惠比壽從事個人的心理諮商工作。
  東京這個大都會,讓我接觸到各式各樣,形形色色的人。來找我做心理諮商的人裡,有企業老闆、醫生、律師、藝人、音樂工作者與模特兒等,在社會上光鮮亮麗的一群;也有公司員工、自雇人士、家庭主婦、學生、接受政府的生活保障或申請自我破產者,其中也不乏從事特種行業的女性以及有過犯罪前科的人。諮商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從憂鬱症、人格障礙、酒精成癮、購物成癮等心理上的問題,到關於工作內容、職場裡的人際關係、職場霸凌、性騷擾、換工作、戀愛、離婚、婚外情、繭居、不登校和照護父母等疑難雜症。
  雖然來找我做心理諮商的人都抱著不同的問題而來,但我在面對這些人的時候,主要還是以聆聽為主。然後採用部分佛洛伊德或榮格的方法,再搭配自己的處理方式。
  有不少「好人」來找我做心理諮商,他們就算在身體微恙時,還是會來我這裡報到,說真的,這群「好人」是我重要的收入來源。
  在「好人」們真誠的個性背後,其實隱藏著複雜的內心糾葛,每當我在跟他們做心理諮商時,我往往會發現「好人」的特質,很難被歸納成一種性格,並進而意識到:它其實是一種病。
  本書將按以下的順序,來對「好人」做說明:

●到底誰是「好人」呢?(第二章)
●為何好人會被捲入紛爭中呢?(第一章、第三章)
●為什麼說「好人」是一種心病呢?(第四章)
●成為「好人」的心路歷程(第五章、第六章)
●該怎麼做,才能擺脫「好人」的枷鎖呢?(第七章、第八章)

  本書的內容將揭開「好人」的神祕面紗,回溯「好人」的生命歷程,並向讀者介紹如何從「好人」畢業的方法。
  一場探索「好人」的旅程即將展開。

SOT心理諮商研究所所長
緒方俊雄

試閱文字

內文 : ◆盡心盡力沒脾氣,八成就是「好人」
  儘管「好人」的優點這麼多,但如果仔細地對他們進行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在他們身上有許多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方。儘管他們在朋友或同事的面前都很開朗,可是當一個人獨處時,臉部表情卻是陰沉、若有所思的樣子。上司交代工作給他時雖然不會拒絕,但在那個瞬間,臉上也會蒙上一片陰霾。「好人」發出的電子郵件,內容往往過於拘謹,讓收到的人覺得「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嗎?」他們製作的報告書或資料裡,幾乎沒有任何錯字或漏字,讀起來硬梆梆的。
  就算沒有訪客,「好人」一樣會把家裡和房間打掃的乾乾淨淨,井然有序。環境收拾到幾乎讓人感受不到生活的氣息。
  不論在工作或家事上,「好人」都有做過頭的傾向。然而,不做到這種程度,反而會讓他們心中缺少踏實感。如果我們把自己拿來和「好人」做比較,你可能會很驚訝,一個人竟然可以把自己活得像是個從書中走出來的「聖人君子」或「賢妻良母」。
  「好人」不僅做事小心翼翼,當事情錯在部下或丈夫時,他們也會認為是自己有問題,盡量去緩和當下尷尬的情況。但如果遇到了兩造意見不合的場面,他們就會變成夾心餅乾,陷入難以脫身的局面。
  開會時,「好人」不會提出自己的想法,若一定得發言的話,他們往往只會說些場面話,或支持上司的意見而已。
  「好人」看起來總是很疲憊,有些人還有肩膀痠痛和頭疼的毛病。和「好人」一起去吃飯時,他們似乎都沒什麼胃口,工作中也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讓人擔心他們晚上到底有沒有好好休息。「好人」有時會因為身體不舒服,向公司請假。雖然他們的情緒一直都很穩定,但是到了夕陽西下時,偶爾還是會看到他們一臉倦容,焦躁不安的樣子。有些「好人」在忍耐程度超過自己的界限時,還是會爆發出來。
  透過上面的觀察,讓人隱約感覺到,無論在何時、何地,對誰都扮演「好人」角色的人,背後似乎都隱藏著什麼祕密,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呢?壓抑自己,過著這種「犧牲奉獻」的生活究竟有什麼樂趣?雖然他們很在意別人,但自己身上的壓力該如何抒發呢?關於「好人」,實在有太多讓人感到困惑的地方了。
  「好人」雖然總是在當別人傾吐苦水的對象,但我很懷疑,他們真的能夠理解對方的心情嗎?從人際關係方面做觀察,我發現「好人」和其他人維持的只是一種表面上的關係,而不是實質的信賴關係。而且,我沒有聽過「好人」說出自己的真心話,也沒有見過他們真情流露的樣子,他們就像個人偶一樣。當然,「好人」也沒有和其他人同吃大鍋飯,為了某個目標同甘共苦、共度難關的經驗。
  當我持續對「好人」進行觀察後發現到:並非每個「好人」都像南丁格爾一般,對待任何人一視同仁、沒有分別。有些「好人」只會在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身上花心思,讓人感覺到他們心中的算盤還是打得很清楚的。
  此外,不少「好人」都會積極參加志工等公益活動,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從事的,都是為人提供諮詢服務或照護的工作。可是在長期和這些好人一起行動後,你會在過程中察覺到,他們其實並非是為了這些遇到困難的人去做這些事,他們如此做的目的,有時是為了滿足「讓自己看起來像個好人」的需求。
  當然,在某些「好人」的身上,你感受不到市儈之氣,他們就像在盡自己的義務一樣,持續扮演著「好人」的角色,就像一部「好人機器人」。到底什麼樣的人是「好人」呢?生活中,他們都在想什麼呢?問題似乎越來複雜了。

◆一路忍到底,只為延續戀情
  有件事我一直覺得很不可思議,認真的「好人」所交往的對象,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類型,這難道是老天爺對他們開玩笑嗎?或許雙方在剛認識的時候,「好人」以為遇到了一位和自己不一樣,可以幫自己做決定,值得信賴的對象。可能「好人」正是被兩人截然不同的個性,以及對方身上擁有自己缺乏的特質給吸引住了。可是在交往的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會逐漸顯露出固執的一面,為「好人」接下來的辛苦日子拉開序幕。「好人」為什麼在戀愛中總是要讓自己愛得這麼辛苦呢?這件事也困惑了我許久。後來我發現,這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是自己「引狼入室」,才會引發這麼多折磨自己的事情。

  相反的,在A小姐的案例中,她依存的對象是依賴心也很強的阿誠,兩人相互依賴產生共依存的關係。女性「好人」在像小白臉一樣的男人身上發揮「南丁格爾」的精神,不斷為對方付出。剛開始的時候,她或許會認為「只要我努力的話,他一定也會為我改變的」,然而人類可不是簡單就能改變的生物。過了一陣子之後,她放棄了要去改變對方的想法,但嘴裡仍嘟囔著「這個人要是沒有我,肯定活不下去」,兩個人便一起緩慢地陷入流沙裡。


◆被觀念「綁架」卻渾然不覺
  「好人」不論在面對工作、家務和人際關係上都追求完美,因此會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持續努力。在他們的字典裡,雖然不收錄「適度」這個詞,可是「加油」和「忍耐」,卻是以二十四級大小的加粗字體,深深印在內頁裡。「好人」在上班時把自己當作一部持續運轉的機器,好像工作狂一般。但是,並非每一個廢寢忘食投入工作的人都是工作狂。有些人很享受工作中的狀態,對於這些真正樂在工作的人來說,不論遇到再怎麼繁忙的狀況,他也不會感到疲累。可是「好人」和這種樂在工作中的人不一樣,他們是為了得到上司或同事的認同,把工作當作一種義務來努力,因此做得辛苦又容易疲憊。而當自己的身體沒有動起來的時候,又會產生不安感。
  樂在工作的人和「好人」的差異,剛好可以用喜歡喝酒的人和酗酒的人來做例子。喜歡喝酒的人,享受的是品飲的過程,他不只喜歡酒的滋味,更享受和三五好友觥籌交錯的趣味。這種人會去控制每天的酒量,如果明天從一早開始就有重要的會議要開的話,他在前一晚就不會讓自己喝酒了。
  反觀酗酒的人,他們其實並沒有享受到喝酒帶來的樂趣,只是想藉由酒精來讓自己的大腦放空,或者不讓自己想起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因此對他們來說沒有「不喝」這個選項。當酗酒的人到醫院去做身體檢查時,雖然他也看到肝功能的指數很糟糕,不應該再這樣下去了,然而要他改變又談何容易。明天公司有重要的會議要開,他告訴自己今天就只能喝一瓶啤酒,可是在不知不覺之中,又是幾杯黃湯下肚,喝得醉醺醺的。更慘的是他並不是和朋友一起痛飲,而是一個人在吧台邊或自己屋裡,一邊詛咒著人生的際遇,一邊把這些痛苦和酒吞,沉浸在昭和時代的演歌或西野加奈的世界裡。
  「好人」的工作型態近似於酗酒的人,如果不以這種帶著強迫性的方式來做事的話,就會讓他覺得心慌慌的,不用說這當然是一種病態。我們已經看過工作上的例子了,在處理家務和面對人際關係時,「好人」依然是以追求完美為目標,沒有這種強迫性存在就會使他感到不安。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