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
5/28前 愛讀日|圖書滿$888折$88前往選購
主題活動
5/28前 愛讀日|圖書滿$1,200折$120前往選購
主題活動
5/28前 愛讀日|全站滿$2,500折$250前往選購

刑事訴訟法爭點整理 (第2版)

期:
2015/02/11
9
600540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唸了再多,唸了就忘,沒有用!背了再多,考試寫不出來,實在沒有用!本系列書均以爭點方式呈現,只用最容易記憶的篇幅協助讀者快速融會貫通,達到最高投資報酬率!
一、「爭點式」方式編排,快速學習、複習,爭點全盤掌握不遺漏。
二、精選重要文章,節省考生搜羅、閱讀文章的瑣碎時間,並揭示文章重點,使考生更易記憶。
三、去蕪存菁,精選重要實務見解,結合理論的「應然面」與事務的「實然面」,使兩者得以激盪出燦爛星光火花。
四、補充修法條文見解及修法說明,俾使考生能從容比較現行法與新法之差異。
五、附贈考前即時回顧別冊,隨時隨地都可輕鬆快速瀏覽複習。


二版序
本書付梓未及一年,便有改版之機會,主要是因為刑事訴訟法的文章、實務見解及爭點不斷推陳出新,而使這本小書有再為補充之必要。此次改版,新增了數個這一年來新增的重要爭點,如檢察官非以證人傳喚被告以外之人的相關爭議(102年第13次刑事庭決議)、非常上訴審對於「不利於被告」之判斷等等,都相當具有考相,故予以收錄;亦增加了103年度律師司法官的刑訴考題供讀者練習。
過去這一年中,台灣發生了許多好與不好的事。這個孕育我們的社會應該被改變,也能夠被改變。期望閱讀這本書的讀者都能於今年考上,趕緊投入這個你們心嚮往的戰場,且記得別忘了一本初衷。「只有努力不會背叛自己」,先預祝所有辛勤努力的讀者上考場時,能下筆如有神、金榜題名。
在改版之際,仍要感謝優秀的學稔編輯、行銷團隊,沒有你們的付出,這本書便無法延續下去;也要感謝始終陪在身邊的家人及朋友,如果沒有你月月週週天天時時督促著懶散的我,這本書及我所能擁有的一切都無法夢想成真。
筆者的學識淺薄,縱已傾盡畢生所學、經過多次校對,錯漏或思慮不周在所難免,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批評指教。
孫宥
2015年1月

2014年至2015年間,刑事訴訟法之修正幅度並不大,故本次改版亦僅集中在新文章、新考題之蒐羅,讓考生能掌握各個爭點之最新學說、實務見解。
刑事訴訟法近年考題日趨靈活,已很少再出現「當我看到就知道」的單一爭點萬年考古題;建議考生在準備刑事訴訟法時,仍宜逐一複習各章節體系重點,以訓練自己對法理概念之掌握,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無論看到什麼題型,都至少能從正確方向切入作答。
兩次改版,均受惠林肯學長、學稔編輯團隊甚多,非常感謝!惟文責仍當由作者自負,如有任何錯漏或思考不周之處,再請讀者不吝賜教!
荷構
2015年1月

產品目錄

目錄

Chapter 1 刑事訴訟基礎論及重要原理原則

主題概說1-2

Q.01 刑事訴訟之定義及欲達成之目的1-3

Q.02 刑事訴訟程序訴追之方式及程序關係人1-5

Q.03 何謂法官保留原則?何謂令狀原則?兩者有何區別? 1-10

Q.04 何謂裁判?何謂裁判之「確定」? 1-14

Q.05 我國採調查原則(澄清義務)或當事人主義? 1-15

Q.06 無罪推定原則之內涵? 1-22

Q.07 何謂正當法律程序? 1-23

Q.08 何謂「審理之三大原則」? 1-24

Q.09 為何刑事程序被稱為憲法之「測震器」? 1-26

考題參照1-27

參考文獻1-29

Chapter 2 國家機關

主題概說2-2

Q.01 刑事訴訟法之效力2-3

Q.02 何謂刑事訴訟法所稱「法院」?我國對法院之審級及組織有何規範? 2-11

Q.03 法官迴避之事由有哪些? 2-13

Q.04 法定法官原則有何內涵?我國是否承認法定法官原則? 2-16

Q.05 檢察官是行政官?還是司法官? 2-19

Q.06 何謂「檢察一體」?其界限為何? 2-21

Q.07 檢察官和司法警察關係為何? 2-23

考題參照2-25

參考文獻2-32

Chapter 3 被告

主題概說3-2

Q.01 被告與「犯罪嫌疑人」有何不同?被告與「證人」有何不同?何謂「關係人」? 3-3

Q.02 不自證己罪特權是否憲法上權利? 3-5

Q.03 適用不自證己罪原則之要件為何? 3-6

Q.04 不自證己罪原則於我國法是否被實踐? 3-8

Q.05 訊問被告為何須全程錄音?如有違背法律效果為何? 3-9

Q.06 對被告之訊問可如何分類?訊問之時間有何特別限制? 3-11

Q.07 於哪些情形方須盡刑事訴訟法第95條之告知義務?違背告知義務之法律效果為何? 3-12

Q.08 違反刑事訴訟法第93條即時訊問之法律效果為何? 3-16

Q.09 為何須禁止不正訊問?不正訊問直接取得之自白可否使用? 3-17

Q.10 如以不正訊問方法所取得自白,有助於以「合法方式」取得其他證據(包括第二次自白及其他證據等等),這些間接取得證據是否應排除? 3-19

考題參照3-22

參考文獻3-27

Chapter 4 辯護制度、輔佐人與代理人

主題概說4-2

Q.01 辯護人之定位為何?辯護人是否負擔公益保護之任務? 4-3

Q.02 任意辯護與強制辯護有何不同?關於強制辯護,審判中與偵查中規定有何不同? 4-4

Q.03 選任辯護與指定辯護有何不同?指定辯護是否必然也是強制辯護?選任辯護與指定辯護何者優先? 4-9

Q.04 多數辯護與共同辯護有何不同? 4-11

Q.05 辯護人之閱卷權與被告之閱卷權有何不同? 4-12

Q.06 偵查中及審判中辯護人有哪些重要的在場權? 4-14

Q.07 在押被告與辯護人之自由交通權憲法基礎為何?如在押被告係與律師以外之人會見,是否亦得享有自由交通權? 4-15

Q.08 受拘捕被告與辯護人之自由交通權,在現行刑事訴訟法有何規定? 4-18

Q.09 國家機關為偵查被告犯罪,得否搜索特定被告所委任律師之律師事務所? 4-20

Q.10 哪些人能取得輔佐人地位?輔佐人能做哪些訴訟行為? 4-21

Q.11 代理人能做哪些訴訟行為?有哪幾種代理人? 4-22

考題參照4-23

參考文獻4-28

Chapter 5 訴訟關係、訴訟條件與訴訟行為

主題概說5-2

Q.01 何謂訴訟關係?訴訟關係如何發生、如何消滅? 5-3

Q.02 何謂訴訟條件? 5-5

Q.03 本法明定之訴訟條件有哪些?超法規之訴訟條件? 5-6

Q.04 多數訴訟條件欠缺時應如何處理? 5-12

Q.05 訴訟行為分成哪些層次討論? 5-12

Q.06 訴訟行為之「撤回」與「撤銷」? 5-13

Q.07 何謂回復原狀?適用要件為何? 5-14

Q.08 誤合法上訴為不合法,予以判決駁回時,應如何救濟? 5-15

考題參照5-17

參考文獻5-18

Chapter 6 案件

主題概說6-2

Q.01 案件之意義與作用為何? 6-3

Q.02 一事不再理原則如何保護被告? 6-4

Q.03 檢察官起訴之人如何特定? 6-4

Q.04 單一案件與同一案件有何不同?「實務上」單一犯罪事實如何定認定?單一性影響哪些訴訟程序? 6-7

Q.05 犯罪事實之同一性有何機能?「實務上」如何認定?法院何時須於判決中引用刑事訴訟法第300條? 6-14

Q.06 犯罪事實之認定,德國學說與實務有何看法? 6-17

Q.07 何謂裁判之「形式確定力」與「實質確定力(既判力)」?言詞辯論終結後、判決宣示前所生之事實,有無可能被判決之既判力所及? 6-18

考題參照6-20

參考文獻6-39

Chapter 7 強制處分

主題概說7-3

Q.01 何謂強制處分? 7-5

Q.02 憲法角度之強制處分? 7-6

Q.03 何謂「短時間之人身自由拘束」?傳喚與通知有何不同? 7-7

Q.04 拘提是否「憲法上逮捕」?一般拘提與逕行拘提有何不同?拘提如何執行? 7-8

Q.05 通緝干預人民何種基本權?逮捕分成哪些類型? 7-10

Q.06 刑事訴訟法第88條之1是緊急逮捕?緊急拘提?或是緊急拘捕? 7-13

Q.07 羈押之意義為何?羈押與無罪推定原則關係為何? 7-15

Q.08 何謂「拘捕前置原則」? 7-16

Q.09 一般性羈押之「羈押原因」有哪些? 7-18

Q.10 何謂「羈押之必要」? 7-22

Q.11 偵查中羈押,聲請羈押與決定機關分別為何機關? 7-23

Q.12 偵查中羈押之審理,有哪些程序參與者?證據來源有無限制? 7-24

Q.13 偵查中羈押之審理,如何兼顧「被告聽審權」與「偵查不公開原則」? 7-26

Q.14 審判中羈押與偵查中羈押有何不同? 7-27

Q.15 預防性羈押有何爭議? 7-33

Q.16 關於羈押期間有何限制?延長羈押之容許次數? 7-34

Q.17 何謂羈押之撤銷?當然撤銷與視為撤銷有何不同? 7-37

Q.18 何謂「停止羈押」?何謂「再執行羈押」? 7-39

Q.19 法院得否於「夜間」為羈押之審理? 7-41

Q.20 替代羈押之處分7-42

Q.21 臨檢與搜索的區辨7-43

Q.22 「搜索」與「扣押」意義為何?搜索有哪些常見分類? 7-45

Q.23 關於「無令狀搜索」本法有哪些規定? 7-47

Q.24 附帶扣押與另案扣押有何不同? 7-53

Q.25 新修正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有哪些重要規定? 7-54

Q.26 另案監聽所得資訊是否得作為證據? 7-67

Q.27 「陷害教唆」與「釣魚偵查」之區辨? 7-69

Q.28 依刑事訴訟法第205條之2,司法警察得恣意為身體檢查處分? 7-72

考題參照7-75

參考文獻7-86

Chapter 8 證據法則總論

主題概說8-2

Q.01 「實體證據」及「彈劾證據」意義分別為何? 8-3

Q.02 「證據能力」與「證明力」有何不同?實務對於證據能力如何定義? 8-3

Q.03 無罪推定原則與證據裁判原則關係為何? 8-4

Q.04 我國關於舉證責任有何規定?辯方是否亦負有舉證責任? 8-5

Q.05 「嚴格證明法則」與「自由證明法則」有何區別? 8-9

Q.06 傳聞法則之意義為何?直接審理原則與傳聞法則關係為何? 8-11

Q.07 我國關於證據排除有哪些規定?權衡法則如何適用? 8-11

Q.08 私人不法取得之證據得否作為判決之依據? 8-14

Q.09 「證據法定原則」與「自由心證原則」有何不同?我國法有哪些規定? 8-17

參考文獻8-19

Chapter 9 證據法則各論

主題概說9-3

Q.01 「共同被告」或「共犯」,其陳述屬於何種證據方法? 9-5

Q.02 何謂證人之具結義務?如有違背,法律效果為何?他案被告,對本案而言是否亦有具結義務? 9-6

Q.03 「基於特定身分關係之拒絕證言權」與「基於不自證己罪之拒絕證言權」有何不同? 9-9

Q.04 國家機關漏未告知證人基於不自證己罪所生之拒絕證言權,則證人之陳述得否於本案使用?證人日後若經起訴,於其案件中得否使用此先前陳述? 9-11

Q.05 刑事訴訟法第159 條所指「法律另有規定」應如何解釋? 9-13

Q.06 證人於檢察官面前之陳述,未經詰問,有無進入法庭之資格(證據能力)? 9-14

Q.07 何謂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3所稱之「傳喚不到」?得否類推適用第159條之3?何謂第159條之2、第159條之3所稱「可信之特別情況」? 9-15

Q.08 何謂「特信文書」? 9-18

Q.09 何謂「傳聞之同意」?為傳聞同意後,得否再為爭執? 9-20

Q.10 法院得否一概以「自行勘驗」取代「送請鑑定」? 9-22

Q.11 法院是否受鑑定意見拘束? 9-23

Q.12 檢察長以公文要求轄區之警察,於特定案件皆一律送請特定機關鑑定(例如毒品案件皆一律送刑事警察局鑑定),此鑑定之選任是否合法? 9-24

Q.13 鑑定報告與勘驗筆錄是否應受傳聞法則之拘束?鑑定人應否出庭接受詰問? 9-25

Q.14 刑事訴訟法第165條之1第2項是屬於何種證據方法,勘驗或文書? 9-28

Q.15 測謊鑑定之相關爭議9-29

Q.16 照片作為證據之性質為何?應如何調查? 9-31

Q.17 監聽譯文之證據能力? 9-32

Q.18 證人先前於警局完整陳述,後於審判期日時行使拒絕證言權,該審判外陳述得否作為證據? 9-34

Q.19 刑事訴訟法第159條之3是否包括向外國司法警察陳述? 9-35

Q.20 司法警察是否有告知不自證己罪拒絕證言權之義務? 9-36

Q.21 有拒絕證言權之證人在偵查中陳述,審判中主詰問時得否拒絕證言? 9-37

Q.22 檢察官非以證人身分傳喚被告以外之人,未命具結時,該陳述是否有傳聞例外?若檢察官蓄意規避具結義務時,該陳述之證據能力應如何評價? 9-38

Q.23 私請鑑定之可用性? 9-40

Q.24 勘驗作為證據之調查方式9-41

考題參照9-42

參考文獻9-62

Chapter 10 偵查

主題概說10-2

Q.01 偵查不公開之目的為何?偵查例外得公開之原因為何? 10-3

Q.02 偵查不公開對辯護人效力為何?對媒體效力為何? 10-4

Q.03 「告訴」之意義為何?何謂「告訴乃論」之罪? 10-5

Q.04 告訴之性質為何?實體法規定、程序法規定或具有雙重性質? 10-7

Q.05 本法關於「告訴權人」有何規定? 10-9

Q.06 告訴權有哪些分類? 10-12

Q.07 得為告訴之期間? 10-13

Q.08 告訴之程式為何? 10-14

Q.09 何謂「告訴不可分原則」? 10-15

Q.10 告訴權人何時喪失告訴權? 10-19

Q.11 何謂「不起訴處分」? 10-20

Q.12 緩起訴之適用要件為何?緩起訴處分有何效力?緩起訴之成就要件為何? 10-21

Q.13 緩起訴期間,緩起訴處分尚未經撤銷,檢察官得否逕行起訴? 10-24

Q.14 本法關於不起訴處分有何監督方式? 10-28

考題參照10-29

參考文獻10-36

Chapter 11 通常審判程序第一審

主題概說11-2

Q.01 「準備程序」與「審判期日」有何區別? 11-3

Q.02 何謂「受命法官」?設置受命法官有何益處?合議之案件,是否必然有準備程序?受命法官得否調查或決定證據能力? 11-4

Q.03 準備程序中,受命法官得否訊問證人? 11-6

Q.04 準備程序進行中,得否改行審判期日?相對地,審判期日進行中,得否改行準備程序? 11-8

Q.05 審判期日,審判長是否「應」訊問被告?如有訊問,受到何種限制? 11-10

Q.06 詰問之次序為何? 11-12

Q.07 何謂「誘導詰問」?為何僅「主詰問」不得為誘導詰問? 11-14

Q.08 審判中訊問或詰問如有不當,如何救濟之? 11-15

考題參照11-16

參考文獻11-22

Chapter 12 通常審判程序上訴審

主題概說12-2

Q.01 依本法規定,上訴權人有哪些? 12-3

Q.02 何謂「依職權逕送上級法院審判」? 12-6

Q.03 何謂「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適用範圍? 12-6

Q.04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例外12-9

Q.05 我國第二審之審級構造?第三審之審級構造? 12-12

Q.06 我實務上對於「上訴第二審之具體理由」如何認定?學者見解如何? 12-15

Q.07 第二審之判決有哪幾種?何謂上訴第二審「無理由」? 12-23

Q.08 對於「第三審發回次數」與「上訴限制」,刑事妥速審判法第8條有何規定? 12-25

Q.09 刑事妥速審判法第9 條不對稱上訴? 12-29

Q.10 第三審之判決有哪幾種? 12-34

Q.11 上訴第三審之案件限制? 12-36

考題參照12-38

參考文獻12-44

Chapter 13 簡易型審判程序

主題概說13-2

Q.01 簡易型審判程序共通目的為何? 13-3

Q.02 簡易型審判程序與通常審判程序有何不同?簡易型審判程序是否違憲? 13-3

Q.03 「簡易程序」有哪些適用要件? 13-4

Q.04 「簡易程序」之開啟及審理有何規定? 13-5

Q.05 「簡易程序」中哪些情形帶有「協商」之性質? 13-6

Q.06 「簡易程序」之上訴審與通常審判程序有何不同? 13-7

Q.07 「簡式審判程序」有哪些適用要件? 13-9

Q.08 「簡式審判程序」與通常審判程序於審判期日有何不同? 13-12

Q.09 「簡式審判程序」何時應改依通常審判程序審判? 13-14

Q.10 「簡式審判程序」就判決結果有無限制?就上訴審有無特別規定? 13-15

Q.11 「協商程序」之開啟要件為何? 13-15

Q.12 「協商程序」之進行與判決,本法有何規定? 13-16

Q.13 「協商程序」之上訴審有何規定? 13-19

考題參照13-21

參考文獻13-28

Chapter 14 自訴

主題概說14-2

Q.01 不得自訴,亦有「告訴不可分」原則之適用?大法官意見為何? 14-3

Q.02 公訴與自訴競合時,何者優先? 14-4

Q.03 關於自訴「強制律師代理」,實務及學說有何重要見解? 14-5

考題參照14-12

參考文獻14-17

Chapter 15 非常救濟程序

主題概說15-2

Q.01 「一事不再理原則」如何展現於我國刑事程序? 15-3

Q.02 何謂「再審」?再審之管轄? 15-6

Q.03 得聲請再審之期間為何? 15-7

Q.04 再審之審理分為哪些階段? 15-8

Q.05 何謂「發現確實之新證據」? 15-8

Q.06 我國再審分為哪些類型?為受判決人之不利益而聲請再審,是否違憲? 15-10

Q.07 非常上訴之原因有哪些? 15-11

Q.08 「最高法院97年度第4次刑事庭會議」重點為何? 15-13

Q.09 最高法院若有變更其法律見解,可否執此為非常上訴之理由? 15-22

Q.10 得否以原審判決後出現之新事證提非常上訴? 15-22

Q.11 非常上訴審關於原判決不利於被告之判斷15-23

考題參照15-25

參考文獻15-30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孫宥
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

司法官特考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

現為執業律師



對於實現正義存有莫名堅持。且因我心有所愛,不忍世界頹敗,故在這不公義的年代只能不停戰鬥。

在刑事訴訟教學上,相信多如牛毛的爭點均有得以對應之體系。教學上重視全面體系思考勝於單點記憶背誦。痛恨沒有邏輯的事物,所以不停尋找能夠一招打天下的刑訴解題SOP。

曾經最大的夢想是到紐約參加吃熱狗吃到飽比賽,但因為身材日益腫大而作罷。

最新的夢想是可以中刮刮樂頭獎,打造一個自己的遊樂園。

我是孫宥,這樣一個平凡但渴望不凡的人。

荷構
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

律師高考及格

現為執業律師



很討厭考試,但唯一專長是很會考試,於是意外進入國考產業。

認為國考是個架空平行世界;在那個世界中,所有疑問都有正確答案,而且都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被寫下來,氣勢萬千的告訴全世界「這個問題就是要這樣解決」。

曾經懷疑這個過程是否太脫離現實,但執業後逐漸領悟,正是要從這樣有點脫離現實的起點開始,才能在現實世界中有所堅持,相信有些事物不能被標價,而每個人都值得好好被對待。

規格

誠品貨碼 / 2680973635003
ISBN13 / 9789862954256
ISBN10 / 9862954256
EAN貨碼 / 9789862954256
頁數 / 544
開數 / 18K
注音版 / 否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繁體
級別 / N:無
提供維修 / 無

退貨說明

退貨須知:

  1. 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您享有商品貨到次日起七天猶豫期(含例假日)的權益(請注意!猶豫期非試用期),辦理退貨之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不得有刮傷、破損、受潮)且需完整(包含全部商品、配件、原廠內外包裝、贈品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等)。
  2. 請您以送貨廠商使用之包裝紙箱將退貨商品包裝妥當,若原紙箱已遺失,請另使用其他紙箱包覆於商品原廠包裝之外,切勿直接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若原廠包裝損毀將可能被認定為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本公司得依毀損程度扣除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後退費;請您先確認商品正確、外觀可接受,再行拆封,以免影響您的權利;若為產品瑕疵,本公司接受退貨。

依「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下列商品不適用七日猶豫期,除產品本身有瑕疵外,不接受退貨: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蔬果、乳製品、冷凍冷藏食材、蛋糕)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如:客製印章、鋼筆刻字)
  3. 報紙、期刊或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襪類、褲襪、刮鬍刀、除毛刀等貼身用品)
  7. 國際航空客運服務。

若您退貨時有下列情形,可能被認定已逾越檢查商品之必要程度而須負擔為回復原狀必要費用(整新費),或影響您的退貨權利,請您在拆封前決定是否要退貨:

  1. 以數位或電磁紀錄形式儲存或著作權相關之商品(包含但不限於CD、VCD、DVD、電腦軟體等) 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2. 耗材(包含但不限於墨水匣、碳粉匣、紙張、筆類墨水、清潔劑補充包等)之商品包裝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以外)。
  3. 衣飾鞋類/寢具/織品(包含但不限於衣褲、鞋子、襪子、泳裝、床單、被套、填充玩具)或之商品缺件(含購買商品、附件、內外包裝、贈品等)或經剪標或下水或商品有不可回復之髒污或磨損痕跡。
  4. 食品、美容/保養用品、內衣褲等消耗性或個人衛生用品、商品銷售頁面上特別載明之商品已拆封者(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瓶蓋、封口、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5. 家電、3C、畫作、電子閱讀器等商品,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退回之商品已拆封(除運送用之包裝外一切包裝、包括但不限於封膜等接觸商品內容之包裝部分、移除封條、拆除吊牌、拆除貼膠或標籤等情形)或已非全新狀態(外觀有刮傷、破損、受潮等)與包裝不完整(缺少商品、附件、原廠外盒、保護袋、配件紙箱、保麗龍、隨貨文件、贈品等)。
  6. 退貨程序請參閱【客服專區→常見問題→誠品線上退貨退款】之說明。
付款/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