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 | 誠品線上

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

作者 劉宗聖/黃昭棠/張明珠/邱鉦淵/李政剛/張克豪/曾逸江/蔡宇倫/楊育晟/蔡雅筑/林恕安/劉維翰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機器人理財發展至今約12個年頭,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tatista預估,2021年全球管理規模將突破1兆美元,並在2023年翻倍突破2兆美元,顯見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機器人理財發展至今約12個年頭,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tatista預估,2021年全球管理規模將突破1兆美元,並在2023年翻倍突破2兆美元,顯見全球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無不重視機器人理財的發展。 機器人理財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於資產配置及投資組合管理的能力,與傳統財富管理服務最大的差異,在於從一次一檔(單筆投資)與多次一檔(定期定額),走向一次多檔(投資組合)與多次多檔(定期定額+投資組合+再平衡),有利降低風險與提高長期績效。 本書從美國資產管理生態談起,楬櫫傳統大型金融機構已跨足機器人理財領域,包括Vanguard、Charles Schwab及TD Ameritrade等;接著教導投資人善用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補足人為投資的不足,打造更加穩健成長的AI理財計畫。 內容精要  一次看懂:海外機器人理財商業模式  操作密技:多檔ETF規畫客製化投資組合  獨家情報: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  實例分享:動態再平衡策略  退休利器:用智能投資累積養老金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元大投信 團隊策畫劉宗聖 元大投信董事長 黃昭棠 元大投信總經理 張明珠 元大投信指數曁量化投資事業群協理 邱鉦淵 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專案負責人 李政剛 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 基金經理 張克豪 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 基金經理 曾逸江 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 研究員 蔡宇倫 指數暨量化投資事業群 研究員 〈共同作者〉 楊育晟 2020年元大投信暑期學生智能投資研究小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研究所 蔡雅筑 2020年元大投信暑期學生智能投資研究小組 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 林恕安 2020年元大投信暑期學生智能投資研究小組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劉維翰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智能與指數化投資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助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作者序〉智能投資大趨勢 資產配置新思維 劉宗聖 Part1 市場洞察:機器人理財趨勢報告 1. 美國資產管理生態正在改變 2. Vanguard:全球機器人理財龍頭 3. Charles Schwab:多元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4. Betterment:金融新創的領頭羊 Part2 投資工具: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 1. 元大投信引領台灣ETF發展 2. 智能投資組合:提供客製化投資組合 3. 投資組合計算器:使用歷史數據回測 4. 事件投資策略:從分析報告剖析市場 5. ETF優化數據:法人等級的專業資訊 6. 知識教育專欄:從資訊圖表吸收資訊 Part3 資產配置:降低整體投資組合風險 1. 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2. 「再平衡」機制有利長期績效提升 3. 存股不是傻抱,要有調節機制 4. 投資組合績效評估的方法 5. 退休理財利器超級比一比 Part4 投資組合:最佳化技術 1. 馬克維茲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2. 風險平價策略:要求各類資產雨露均霑 3. Black-Litterman模型:投資人觀點+市場均衡收益 4. 金融投資新浪潮:機器學習技術應用 5. 導入AI深度學習的資產配置模組 6. 給台灣人的全球資產配置 Part5 零股新制:小資也能用ETF資產配置 盤中零股交易上路 AI投資研究中心兼具理論實務

商品規格

書名 / 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
作者 / 劉宗聖 黃昭棠 張明珠 邱鉦淵 李政剛 張克豪 曾逸江 蔡宇倫 楊育晟 蔡雅筑 林恕安 劉維翰
簡介 / ETF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實務與應用:機器人理財發展至今約12個年頭,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tatista預估,2021年全球管理規模將突破1兆美元,並在2023年翻倍突破2兆美元,顯見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9875646
ISBN10 / 9869875645
EAN / 9789869875646
誠品26碼 / 2681942419006
頁數 / 22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X1.3CM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機器人理財發展至今約12個年頭,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tatista預估,2021年全球管理規模將突破1兆美元,並在2023年翻倍突破2兆美元,顯見全球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新創公司,無不重視機器人理財的發展...

試閱文字

自序 : 【作者序】智能投資大趨勢 資產配置新思維

2020年全球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除了透過數位渠道進行消費、工作、上課的頻率變得更加普及外,經由數位平台進行投資理財的行為預估將呈現爆發性成長。然而,透過線上完成投資理財的途徑更受千禧世代歡迎,全球主要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新創(Fin-tech)公司,無不重視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的發展與布局。

其中,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於2019年5月作出了該集團 近20年最大的收購案件——收購聯合資本(United Capital),將為其提供機器人理財服務的,象徵過去主打高端客戶的高盛集團,正積極切入代表零售市場的大眾理財領域。

另一方面,從折扣券商出發的嘉信集團(Charles Schwab)2019 年11月宣布購併德美利證券(TD Ameritrade),「美國經紀零手 續費大戰」是雙方走向合併的引爆點。

嘉信集團之證券業務2019年經紀手續費僅占6%,其主要收入已 來自於「利息收入」與「資產管理類收入」(包含基金經理費與 顧問費收入);反觀德美利證券仍有36%收入來自於經紀手續 費,兩者合併後,不僅客戶的管理資產將超過6兆美元,嘉信集團 更站穩投顧領域的龍頭。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理財服務即為該集團發展重點,且此 收購也隱含嘉信集團已成功轉型為全方位金融投資的解決方案提供者。

機器人理財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於 資產配置及投資組合管理的能 力,藉由了解投資人的投資目的(累積退休規畫、多元息收目 的、子女教育基金、類絕對報 酬策略)與風險屬性(年紀、 交易習慣)後,提供「多資 產」與「多市場」的投資組合,並定期/不定期進行「再平衡」(Rebalance)調整。

與傳統財富管理服務最大的差異,在於從一次一檔(單筆投資)與多次一檔(定期定額),走向一次多檔(投資組合)與多次多檔(定期定額+投資組合+再平衡),換句話說,投資人能夠透過機器人理財的自動化機制完成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有利達到降低風險(波動度)與提高長期績效的目的。

未來,機器人理財將改變金融投資服務的天際線與地貌,體現 智能化(Artificial Intelligence)、自動化(Automation)與互動化 (Interaction) :

一、 智能化將導入更多量化(系統化)投資及AI演算法於投資流程與風險管理中,降低人為判斷的不足,並有機會提高長期績效。
二、 自動化意旨「去中間化」,投資人僅須透過機器人理財平台即可快速獲得專業的投資建議與自動化交易,滿足普惠金融。
三、 互動化代表機器人理財將走向「人機協助」模式,意即機器人理財提供的顧問建議從「標準化」走向「客製化」,滿足不同投資人之目標期間、目標風險、目標報酬及目標資產需求,提供千人千面的投資解決方案。

目前已有多家金融機構提供此類服務,包括元大投信於2017年 12月推出的「元大ETF-AI智能投資平台」,為國內首家以 「ETF」為主軸之智能理財平台,提供了ETF投資策略、智能投資 組合、投資組合計算器、ETF優化數據、知識教育等功能。元大投 信從「產品發行者」走向「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者」,希望提供 投資人更多元且客製化的投資服務。

近年,元大投信積極投入量化與AI技術的研發,目前已取得19 項Fin-tech相關專利,包含四項發明專利,並與第三方單位進行學 術研究合作,包含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及多所大學。

今年以來證券戶新增開戶數大幅成長,主管機關更表示年輕人 占比提高,資本市場邁向年輕化,因此,今年公司特別針對暑期 實習生成立一學生智能投資研究小組,進行美國機器人理財公司 研究,期盼未來在發展智能投資與機器人理財等運用,更能提供 符合年輕世代學習之需求與應用。此外,10月26日正式推出的盤 中零股交易制度也吸引不少投資人運用此新制投資ETF,此新制上 路代表未來台灣在ETF、股票交易走向美國模式,更將掀起台灣邁 向智能投資2.0發展。

試閱文字

內文 : 【摘文】
美國資產管理生態正在改變

「機器人理財」(Robo-Advisor)這個名詞,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還很陌生,實際上機器人理財已經發展逾十餘年,而且從原本初期以新創公司投入為主,到現在各大金融機構不斷爭相進入這個產業,儼然成為未來財富管理行業的重點發展趨勢之一。

人機協作已成趨勢 投資門檻主攻小資族

機器人理財又稱「智能投資」,顧名思義,投資人可以透過自動化平台來完成理財規畫。所謂的機器人並非完全沒有「人」(即專家團隊)的參與,而是投資人面對的主要渠道為數位平台。

機器人理財的背後,常透過量化或AI演算法搭配專家團隊來提供投資建議,畢竟金融投資的世界並非有限解,目前還很難做到完全的機器人或AI來完成投資決策。但相較於傳統的投資經驗,常是透過財務顧問的建議或是投資人自行作功課研究,決策過程中往往夾雜人為的情緒與過少的金融資訊;以機器人理財來說,除了在投資決策過程加入系統化的投資方式,也更能達到紀律性與自動化投資。

目前全球機器人理財的發展經驗來說,採取機器人理財(平台)+投資顧問(人)的混合模式為市場發展主流。換句話說,機器人理財降低了投資大眾對於投資顧問的依賴,投資人需要做的是藉由數位平台了解投資人的投資目的(例如退休規畫、子女教育基金、購房基金……等)與風險屬性(例如年紀、風險偏好、交易習慣),便能透過平台提供投資人客製化的投資組合建議。

機器人理財發展至今約12個年頭,根據市場調查公司Statista預估,2021年全球管理規模將突破1兆美元,並在2023年翻倍突破2兆美元。

如今,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之際,人們除了消費習慣被改變外,金融投資的服務將更加仰賴數位平台,Fintech公司與金融業者增設自己的機器人理財服務已是現在進行式,整體機器人理財的資產規模可望提前突破1兆美元。

隨著機器人理財發展的時間愈長,用戶也逐漸增加,從圖2可以觀察到2017年開始,使用者持續成長,人均投入資產卻逐漸下降,顯示新加入機器人理財的用戶多屬小資族。此現象也呼應了近期幾家大型金融機構開始逐漸跨足機器人理財產業,如Goldman Sachs在2020年購併United Capital並進行品牌重整,改名為Goldman Sachs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採平台即機器人理財服務,目標客戶將鎖定大眾投資人與小資族,提供資產配置及投資組合和自動再平衡的服務。

除了Goldman Sachs之外,市場第二大退休規畫公司Empower也在2020年出價10億美元收購Personal Capital。從目前市場購併的活絡程度來看,各家公司都極力拓展資產規模,避免在機器人理財市場的競爭中被邊緣化。

後疫情時代機器人成投資亮點

就市場上前十大的機器人理財公司來看,以資產管理公司為本的Vanguard和從證券商出發的Charles Schwab及TD Ameritrade都是傳統大型金融機構跨足到機器人理財領域的公司,占據了市場前三名,而以Fintech之姿進入機器人理財領域的Betterment與Wealthfront則分別位居第四和第五名。

目前Vanguard的管理資產規模1,720億美元為市場龍頭,明顯大於其他機器人理財公司,短時間產業地位不太可能被撼動,至於第二名Charles Schwab和第三名TD的併購案正在進行,預計在2020年下半年會收尾,屆時Charles Schwab有望坐穩市場第二大的地位。

此外,投資人委由機器人理財投資,最關心的莫過於投資績效的表現,2020年第一季因受到新冠肺炎影響,道瓊指數從2020年初最高29,568跌到18,213,短短兩個月跌幅逾40%,各家機器人理財的表現普遍不佳。但受惠於Q2指數觸底反彈,機器人理財公司第二季的績效幾乎都有10%以上的表現,拉長至兩年期的績效來看,年化報酬率則在3%~5%左右。但如果以MSCI世界指數和Barclay全球債券指數股六債四的比例,回測過去兩年期的報酬率並年化來和機器人理財公司比較,會發現有一半的機器人理財公司報酬率是優於指數表現,顯見機器人理財發展迄今,在建構投資組合的技術上已有相當水準。

不過,投資不能僅看報酬率,還必須考量波動性(標準差)及夏普值才能更客觀。觀察過去一年期、兩年期的波動度夏普值與波動度,可以發現大部分機器人理財公司的波動度與基準指標差異不大,但以夏普值來看,大多數機器人理財公司表現是優於基準指標,也代表各家機器人理財公司綜合報酬率及風險的面向,的確有較佳的表現。

服務內容不斷創新

機器人理財的發展,除了讓浩大金融市場的投資人增添一項新選擇外,也是投資技術上的革新與進步。

機器人理財能讓複雜的投資研究化繁為簡,利用演算法幫助完成資產配置的工作,透過跨市場、跨商品建構多角化投資組合有效降低風險,做到適性化提供不同風險屬性的投資人合適的投資組合,享受客製化投資理財服務。

隨著資訊技術的提升,提供服務的理財機器人公司能夠更輕易地接觸到消費者,然而,除了單純使用機器人理財的用戶增加,理財領域的競爭也沒有停歇,像是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al Capital、SigFi已經透過配合的銀行發展「高息存款帳戶」(high-interest savings accounts),提供相較於傳統銀行存款帳號更高的利息,而其他機器人理財公司像SoFi、Acorns也發展了簽帳金融卡的支付帳戶。顯然,除了理財服務外,傳統銀行吸納存款的功能正因資訊技術的興起而面臨到挑戰,科技進步迫使著銀行需要降低費用,和端出更高利息的商品。

同時,機器人理財慢慢發展出所謂的小額投資(Fractional Shares)和模擬指數(Direct Indexing),如Acorns和Schwab允許使用5美元就能投資S&P500的成分股,在過去這是無法做到的。

小額投資除了增加損失收割(tax-loss harvesting)的機會,也提供客製化(customized)投資組合的選擇,例如投資人希望買S&P500指數卻又希望避免投資到其中幾支成分股,便可以透過購買S&P500的成分股來模擬指數,並且避開不想要投資的部分。

近期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人們除了消費習慣改變,投資上對於資訊服務的接受度也有所提高,從新增用戶的角度來觀察,機器人理財公司確實在此波疫情中受惠,Betterment第一季的開戶數相較於去年同期增加了25%。

除了影響提升資訊服務接受度的緣故外,疫情對金融市場造成的巨幅影響可能也使投資人開始思考使用機器人理財,藉此擺脫受到不理性影響的投資方式。

收費模式:從零和、競合到整合

目前的機器人理財模式大多走向「人機協作」與「分級化服務」,除了單純透過機器人理財平台獲得投資建議外,客戶也可以透過升級進階(Premium)方案,增加投資顧問進行投資諮詢流程,如Vanguard、Charles Schwab或Betterment等平台皆有提供包含投資顧問的加值服務。因為機器人理財平台比較難帶給投資人有溫度的服務,所以機器人理財與傳統投資顧問的關係並非「競爭或取代」,反而走向「合作」關係。

在營收模式上,機器人理財所收取的顧問費用與投資顧問的參與程度呈現正相關,即反映了投資顧問提供諮詢的人力成本,如Charles Schwab的機器人理財平台就提供多種收費方案供投資人選擇。

此外,傳統的財富管理主要根據交易金額收取手續費,但此收費方式容易導致投資顧問為了增加業績而不斷鼓吹投資人轉換標的,即帶進帶出的交易行為;反觀機器人理財平台的收費,主要是依據投資資產的存量收取「顧問費」,引導穩健的長期投資,同時降低道德風險,有利創造金融機構與投資人雙贏局面。

稅收損失收割

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理財的智能服務普遍也包含稅務規畫服務。以美國市場為例,買賣股票時產生的資本利得(Capital Gain)需要課徵所得稅,相反地,產生資本損失(Capital Loss)也能做為當年度所得的扣除額,具有節稅效果。換言之,若有投資部位產生「已實現虧損」之事實,即能降低當年度的所得稅。

舉例而言,某投資人當年累積所得為100萬元,投資部位的未實現損益為-30萬元,也就是當前帳上呈現虧損,此時,當帳面虧損沒有被實現的情況下,所要繳的稅金將如情境一所計算的為20萬元;如果將投資部位的未實現虧損進行平倉(處分),已實現虧損後,當年度的所得額將會同步減少,稅金會如情境二所算的降為14萬元。這樣平倉動作讓投資人節省了6萬元稅金,就是所謂的「稅收損失收割」(Tax-Loss Harvesting)。

透過以上例子,隨時注意投資部位的損益情況能讓投資人把握節稅機會,然而,除了自行留意,機器人理財平台也能自動協助投資人完成節稅行為,顯然,機器人理財正從單純的投資用途,走向更多元的財務規畫。
小標:美國退休金帳戶的對接

美國的退休金帳戶規畫已經做得相當完善,有符合各種需求的工作型態,尤其近年興起的自僱型(自由)工作者的風氣蔚為流行,也有設計提供該類型工作者退休的帳戶。

最常見的美國退休金帳戶為401K方案,由雇主幫勞工開設。藉由提撥勞工的退休金,雇主不僅可以獲得稅賦減免,也能鼓勵員工做好退休準備(若勞工中途轉職,也能把老東家的401K帳戶轉到新公司的401K帳戶)。另一種流行的退休金管理計畫是「個人退休帳戶」(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IRA)則不需雇主幫忙開設,勞工自行能開立,適合自由工作者。

表2簡單介紹各種IRA的特色,如Roth IRA在滿足特定條件後,提領金額將有免稅的優惠;Rollover IRA能讓帳戶的錢轉入由雇主開設的退休計畫。除了上述不同帳戶的特色外,和台灣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美國的個人退休帳戶皆能自行選擇基金或是透過機器人理財平台,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屬性及退休目標的投資組合,制定客製化的退休計畫。

表3則整理了美國主要機器人理財平台對接退休金帳戶的服務。近年來自由(自雇)型工作者的風氣蔚為流行,SEP IRA即提供自雇型工作者執行退休計畫,相較一般的IRA擁有更高的提撥比率,機器人理財平台對接SEP IRA退休金帳戶的服務也持續增加。

相較台灣勞工退休金制度的發展,未來若政府開放勞退自選,投資人將能夠更有彈性地規畫退休金的運用。另外,若能借鏡海外的發展經驗,開放機器人理財平台對接勞工退休金帳戶,國人能依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與退休年限得到專屬個人的資產配置,勢必是國人退休理財的一大福音。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