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幸福的人生企畫書: 從事業、財富、家庭、心靈到退休, 8個面向, 理性效率規畫你的一輩子 | 誠品線上

一生幸福的人生企畫書: 從事業、財富、家庭、心靈到退休, 8個面向, 理性效率規畫你的一輩子

作者 李紹鋒
出版社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商品描述 一生幸福的人生企畫書: 從事業、財富、家庭、心靈到退休, 8個面向, 理性效率規畫你的一輩子:看完本書,你一定恨不得將人生打掉重練!人生只有一次,不該得過且過,你可以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看完本書,你一定恨不得將人生打掉重練!人生只有一次,不該得過且過,你可以有方法、效率地完成目標,並且讓人生到達某種高度。我們常說,要追求幸福人生!以為只要有個念想,全世界就會聯合起來幫助我們。但是,除了等待神奇的力量,我們應該有計畫、有效率的實踐。作者成功的經驗分享本書作者李紹鋒白手起家,三十多歲時,已經擁有超過百萬美金的資產淨值,他創立兩家公司,但他不用因為打拼事業而犧牲家庭與健康。他運動、注重身體健康,每天騎著自行車悠遊台北市;他經常跟妻子與兩個小孩遊山玩水;他喜歡做公益,每年捐獻出去的錢比許多企業家還多;他保持學習的心,愛上課也開課教育學員,認為能把智慧傳承出去,是人生一大樂事。這種既富有又平衡的人生,是怎麼達成的?因為對人生有想像,也有規畫;有一份簡單卻清楚的人生企畫書,也知道該如何有效率的達成。幸福人生,可以藉由翻新思考力,全盤規畫新版的人生藍圖,並有效率的達成。本書,就是李紹鋒親身實踐後的分享。這本書教你如何規畫幸福人生李紹鋒認為,想要擁有幸福人生,必須面對人生中的八項課題:事業、財富、家庭、心靈、健康、享樂、學習與社會責任,能兼顧這八個面向,缺一項就不圓滿、有所偏廢就不可能真正幸福。於是他的人生企畫書,採用簡單的九宮格模型,引導你思考,在事業、財富、家庭、心靈、健康、享樂、學習與社會責任間,如何以有效率的方式,設定目標、排除障礙,兼顧各個面向、達成美好幸福的人生。 這本書讓你認識真正的效率你將因為他的敘述,跟隨他的思路,重新理解何謂真正的「效率」,並且直視我們看待人生的輕率與盲點。才知道在前往幸福的道路上,走了多少冤枉路、浪費多少時間。如果你往往率性而為、隨波逐流,閱讀此書,將讓你有振聾發聵,如大夢初醒:原來,人生竟可以如此理性規畫、有效率的達成。效率就是,同樣的時間,你可以取得更多的資源;效率就是,你做一件事,得到的比一般人多;效率就是,你不用犧牲什麼,同樣可以達到目的;效率就是,回首來時路,你知道你的選擇都是最優的。效率就是一種各種幸福都可以擁有的學問。這本書教你寫出你的人生企畫書你想像的未來是什麼樣?一張不完整的、設定錯誤結論的人生藍圖,只會導出錯誤的努力!有時候,看起來願景好像很具體,以為人生有方向了。實際上,並不是。一個不明確的藍圖,等於沒藍圖!翻開這本書,你將會明瞭規畫人生藍圖的奧妙。人生有限,做好短中長期的時間管理,才能活出快樂人生。接著,請你花一點時間,靜下心來,試著寫出你人生企畫書……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紹鋒財富管理達人 現任: 兆量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董事大師資訊董事 曾任:Offshore Asset Management(HK)董事龍馳投顧副總伯瑞投顧副總眾鑫投顧副總從1997年至今,財富管理經驗超過20年,管理資產間接直接超過20億,實務經驗橫跨國內外股票,期貨,保險,基金,證券,選擇權,ETF,債券,稅務,講座經驗超過500場,最大型超過500人,工商時報、錢雜誌、獨家報導專欄,非凡、超視、中華財經、澳亞衛視特約來賓,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講師,漢聲廣播電台理財節目特約來賓。作者相關部落格:理財經、科技經、爸爸經 http: steveli01.blogspot.tw http: steveli02.blogspot.tw http: steveli03.blogspot.tw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效率不是商業語言,效率是人生必修課 第一章 啟動你的效率人生(基本觀念篇) 第一節 幸福效率基本公式 第二節 為什麼會沒效率 第三節 人生就是要打造全方位幸福效率 第二章 太極效率觀(通用準則篇) 第一節 終極效率的基本基礎 第二節 借力使力開創效率人生 第三節 變與不變的效率轉換 第三章 時時刻刻有效率(生涯規畫篇) 第一節 宏觀效率看人生 第二節 怎樣做好生涯規畫 第三節 預想三十年後的自己 第四章 賺錢有效率,人生最愜意(效率賺錢篇) 第一節 改變賺錢的模式 第二節 善用時間創造金錢 第三節 擁抱快樂,同時擁抱金錢 第五章 做個有錢的幸福人(理財致富篇) 第一節 快速累積財富的正確思維 第二節 投資理財增福惠 第三節 效率理財,要從歷史找答案 第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家庭人際篇)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力量 第二節 「家」是否效率的核心 第三節 耕耘家庭效率學 第七章 效率人生,圓一個幸福的圓(社會服務篇) 第一節 未雨綢繆、創造未來幸福 第二節 退休的生命規畫 第八章 天人合一,造福世人(終身幸福篇) 第一節 展演一個美好的太極人生 第二節 光芒萬丈的九宮格 第三節 心是幸福效率的核心關鍵

商品規格

書名 / 一生幸福的人生企畫書: 從事業、財富、家庭、心靈到退休, 8個面向, 理性效率規畫你的一輩子
作者 / 李紹鋒
簡介 / 一生幸福的人生企畫書: 從事業、財富、家庭、心靈到退休, 8個面向, 理性效率規畫你的一輩子:看完本書,你一定恨不得將人生打掉重練!人生只有一次,不該得過且過,你可以
出版社 / 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ISBN13 / 9789865728908
ISBN10 / 9865728907
EAN / 9789865728908
誠品26碼 / 2681338337006
頁數 / 320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4.8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怎麼樣做好生涯規畫

什麼計畫都可以出錯,唯有人生規畫不能出錯。因為人生只有一次,不能重來。但我很訝異的發現,這麼重要的事,很多人卻是「完全沒有規畫」。

如同《孫子》所說的:「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

我們用心規畫人生,都不一定可以樣樣平順;何況是完全沒規畫的人生,那肯定會是很糟糕的人生。

很多人會拿出禪學或老莊等學說當擋箭牌,說人生就該「順其自然」、「無為而治」,說人生「不要強求」。但這樣的說法忘了一個大前提——人生要先努力付出,結
果才能順其自然,如果什麼都不做,那就是守株待兔型的人生,就是坐吃山空的人生。


我們的確可以「順其自然」,
但前提是我們已盡心盡力

真正的人生態度應該是,追求一個目標,我們全力以赴,當可以做的、該做的我們都做了,那就可以問心無愧。之後的結果,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此時,就需「順其自然」。

好比說,孩子努力用功讀書,上課也認真學習,終於參加了學校甄試。當考完試後,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是告訴他們:「那光榮的戰役你已打過,無怨無悔。」至於考試成績,就靜待放榜結果。

在公司裡打拚也是一樣。我們爭取一個重要的客戶, 事先做好了為客戶量身打造的專業規畫,並且很認真的做了......,經過團隊的合作,我們也去向客戶做了一次完美的簡報。可以說「該做的都做了」。在等客戶回應是否要和我們簽約的時候,就可以「順其自然」。

若你什麼都沒做,然後當老闆問你後續怎麼進行,你卻回說:「順其自然。」我肯定你在這家公司待不久。


我們的確可以「無為而治」,
但前提是我們已建立制度

我最佩服的哲學家老子,他的名言是「無為而治」。歷史上,的確也有幾個朝代以無為而治聞名,包括漢唐盛世,都有過一大段無為而治、人民幸福快樂的歲月。

但所謂無為而治,絕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事實上,老子的本意,無為而治就是效法自然原本的韻律,放在政治上,就是要執政者順應民心。漢唐無為而治的前提,都是因為有唐太宗、漢高祖等偉大的帝王先打了深厚的基礎,後世才能守成,締造安樂。

然而,現代人若將這種觀念誤用在生涯上,錯把無為而治當成是「得過且過」,甚至自以為「瀟灑愜意」,那付出的代價將是「老年徒傷悲」。

別忘了,雖然有句話叫作「無為而治」,但也有句話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生涯規畫,不可不慎。

生涯是一定要規畫的,並且規畫要趁早。

前面曾說過,人生就像一個單向道的車,時間只能前進,而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任務。但人生的規畫,是該怎樣的呢?

如果我們一切都先訂死死的,好比說,六歲念書、十八歲當兵、二十二歲開始工作、二十五歲結婚,二十六歲生第一個小孩、三十歲升主管並貸款買第一棟房子..

如果人生就是一個「注定」「按表操課」的狀態,這樣的人生很無趣,與其說是我們在過人生,不如說我們只是人生運作路上的傀儡。這不是我們要的人生。

但如果我們的人生,一切都「隨緣」,一切都「隨遇而安」或「且戰且走」,那不只是隨興,根本就是隨便。

你的人生可以隨便嗎?

不要跟我舉什麼大作家,或者冒險家的例子,不只因為那些人是特例,也因為那些人在寫作、在冒險前,也都是經過一番努力。表面上,他們會過著多彩多姿或冒險犯難的「浪漫」人生,看似是他們人生的奇遇。其實在那之前,他們一定也經過種種的生涯規畫,才能建立一定實績。


生涯規畫,以三十歲為分界

我對幸福生涯學的建議:應以三十歲為界,三十歲前多方嘗試,三十歲後立定目標。

以三十歲為界,因為人們不是不想做生涯規畫,而是因為資訊不足。一個小朋友,如何做生涯規畫?就算請父母代勞也不行。他們頂多有夢想,想當總統、想當太空人,但不能做真正的生涯規畫。

一個高中生,如何做生涯規畫?就算請教輔導老師也不一定行,因為他們仍在成長,尚未看過世界的他們主要的資訊來源就是電視,但看電視做出的判斷,並不會是最準確的判斷。

一個二十歲的大學生,如何做生涯規畫?就算他滿腔熱血,胸懷大志,也要有個投入的場域。常見很多年輕人,很激情,不論參加遊行或者社會運動都很投入,因為他們尚未找出生涯的戰場,只將所有熱情奔放在這類的場合。

就算是一個已經入社會的二十五歲年輕人,也還不確定可以做生涯規畫,因為尚未歷練過的他們,到的一切都是浮面。

他羨慕頂尖業務員,月入數十萬,但他不知道人家背後付出多少辛苦。

他羨慕證券從務人員,穿得光鮮亮麗,走路彷彿睥睨群雄。但他不知道,那些光鮮亮麗的背後,許多人都要看心理醫生才能睡得著覺。他不知道,許多慈眉善目的老闆,也許下個月就會變成報紙社會版上捲款潛逃的通緝犯。

他不知道,許多時候他自以為在幫自己數鈔票,其實只是在幫老闆數鈔票。

效率的基準,就是充足的資訊,而正確的資訊,不是表象的資訊,需要歷練。

所以我強烈建議,如果是年輕人,不要太早確定你的職涯方向。但我所謂的不要太早確定,不是叫你隨遇而安、得過且過。相反的,我要你多方嘗試,積極探索各種可能。

有句流傳已久,經常被誤解的諺語,就是:「滾石不生苔」。

滾石,的確不生苔。但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一定要生苔?

如果,後來發現這塊石頭,不是你想要的石頭,那生苔有意義嗎?

其實,在傳統社會裡,「滾石不生苔」的確是正確的觀念。古早的社會裡,沒有那麼多樣的選擇,宥於社會制度的限制,一個男人很早就要找到工作,否則淪為流民,在社會就難以安身立命。至於古代的女性更不用說,「生涯規畫」只能是嫁入好人家。古早社會,若一個人不斷換工作,一直定不下來,就好像一個女子不斷換老公,形象絕對不佳。所以老者都會苦口婆心勸晚輩「滾石不生苔」。

但現代人的時空已經不同。

從前,日本是以大家庭的概念在經營企業,總是奉行「終身雇用制」,員工從進入企業開始,就從一而終,公司的生涯就是他的生涯。但後來經濟不景氣,日本經濟泡沫化,企業再不能用終身的概念來保護員工,於是發生許多中年失業,乃至即將退休但尚未退休的人,被以各種理由強迫資遣的慘事。不只在日本,台灣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失業案例。

或者,雖沒有失業,.只能死守著一份不那麼喜歡的工作,為了生活不得不勉強自己每天拖著沉重腳步去上班。這樣的人,生活會快樂嗎?一個不快樂的人,做事怎麼會有效率?連基本的效率都不會有,就更別說,要有幸福效率了。

所以,看準了,再決定你真正想要的生涯是什麼。這將決定你一生的幸福效率。

以三十歲為界,有三大理由:

1.我們的腦袋,在三十歲前最活躍
不論是思考、記憶,三十歲前最佳。一但過了三十,人體各部分都在退化,腦力也不能免。三十歲前,把腦力用在認真思考生涯,是最有效的腦力運用。不要太早一頭栽入一個不了解也不真正喜歡的工作,將原本可以做更大發揮的才華,耗在一個不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上。

2.累積經驗需要時間
學習有兩種:知識的學習,以及經驗的累積。從小學到大學,人們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做知識的學習,但這樣的學習大部分都只是理論,因此,我們還要花時間從實務中學習。假定大學畢業是二十二歲,以男生來說,服完兵役是二十四歲,用五到六年的時間去社會歷練,去見識社會險惡,去親自看看不同行業的樣貌,這樣是好的。

一個人不可能會喜歡自己沒見過的產業,但那個產業卻可能是最適合自己的。

有的人從小就發現自己喜歡花花草草,長大後投入園藝工作;有的人從小就發現自己超愛唱歌,長大後成為藝人。但這都是少數人的。多數人真正喜愛的行業,都是要後來入社會摸索才知道,甚至有的行業是從無到有的,好
比說當年張忠謀創歷的晶圓代工業。因此以三十歲為界, 在三十歲前多方摸索嘗試,是必須的。

3. 我們要的是終身的效率,而不是短期的效率
或許有人會問我,本書不是強調效率嗎?一個經常換工作的人,單一公司經驗不能累積,在職場上一定競爭不過別人,這樣豈不是沒效率。
是的,以單一工作來說的確是如此。假定甲和乙同一年畢業,一起入社會工作,甲一畢業就去.. 公司上班,五年後已經一路從基層職員升上去當課長了。相對來說,乙畢業後在職涯上多方摸索,曾從事過貿易業,也曾去製造業擔任業務員,或者去行銷公司擔任企畫。五年後,他仍是某家公司的基層員工。
如果拿甲和乙相比,並且假定甲的志向就是在.. 公司服務,那的確,甲的成就短期內勝過乙很多。但五年只是短短的歲月,三十歲以前都還算是年輕人。
現在以三十歲為基準,甲是某家公司的課長,乙也
找到終身職志,開始在某個企業上班。五年後,十年後,
十五年後,甲和乙誰的成就會較高呢?
很可能會是乙。
. 因為乙是經過磨練後才找到工作,因此他在新工作中可以全心投入。以最大的熱情付出,並且也很快的因表現良好,一兩年就獲得升遷。
.... 因為乙有過不同的歷練,不論是業務或企畫工作都曾經接觸過,也了解不同行業的運作模式。因此在工作上,他會更融會貫通各種技能。
.... 因為乙待過不同行業,因此結交了不同領域的朋友,這些朋友都可以變成他事業上的助力。

於是再五年後可能發生這樣的狀況,甲和乙,都在各自公司上走到巔峰,後來有機會被挖角去國際型大集團。甲和乙一起去面試,誰會脫穎而出呢?

一定是乙。
因為乙的視野較寬廣,並且有更多的人脈。相較來說,甲的經歷全部集中在一家公司,很多的技能也只適用在他原公司,並不適合新公司。況且,一般企業徵人,需要的會是「個人特質」為主,而不要有太多原公司的包袱,以
此來說,乙更是遠勝於甲。

一個經過歷練的人,他的能力可以適用在不同企業;
一個只有同一家公司資深經歷者,一離開原公司就無所適從。

所以,以長期效率來看,三十歲前歷練,是比較好的選擇。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