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一部有關記憶的經典之作 人類最根本又最難以捉摸之能力的養成歷史 古希臘人開創許多門藝術,其中包括了「記憶術」。詩人兼哲學家賽莫尼底斯,是公認發明這門技藝的人──在一次宴會廳突然坍塌後,罹難的家屬無從認屍,就是他按記憶說出死亡賓客的座位與名字的排序。「記憶術」建立起主宰西方十數個世紀的心像記憶法傳統。在古希臘,記憶女神妮摩姬尼乃眾繆斯之母,可見在印刷術尚未發明之前,擁有記憶本領的重要性。記憶術可說是西方文明最不可或缺的一環──整理記憶方法的歷史,觸及宗教、藝術、文學、哲學、心理學、倫理學,以及科學方法的歷史。我們一旦細查這些深遠的相關性,更覺得這一趟探索不僅開啟了觀察西方文化的視野,也界定了幽遠文明的一些最重要的發展。這門技術仰賴的深層視覺記憶官能,其實是現代人早已不懂得運用的。想像在印刷術發明之前,人們如何學習把龐大的知識庫記在腦裡?如果真具備那種鍛鍊過的記憶能力,對現今的你我顯然也將啟發良多,甚至是莫大的優勢。本書係蘭燈書屋「當代文庫」(Modern Library)二十世紀百大經典之一,也是近代第一本有關記憶之術的英語專著。自初版至今,一直以其簡單易懂而深具啟發意味的洞察力,廣受不同時代讀者的喜愛。 誰是賽莫尼底斯 賽莫尼底斯(約550-468 B.C.)生於蘇格拉底以前的時代,當時畢達哥拉斯(Phythagoras, 580?-500 B.C.)可能還是個年輕人。他是希臘人最讚賞的抒情詩人之一(留下的作品極少),被呼為「甜言蜜語」,特別擅長使用美麗的意像,羅馬人將他的名字拼寫成Simonides Melicus(意即抒情的賽莫尼底斯)。許多事物的肇端功勞被歸給了這位才華橫溢而有獨創性的詩人。據說他是第一個要求付給他寫詩酬勞的人;他精明的這一面也表露在發明記憶術的故事裡,故事緣起於他依契約為宴會主人寫頌詩。另一項創新,是普魯塔克似乎認為賽莫尼底斯是將詩與畫的方法劃上等號的第一人。他說:「賽莫尼底斯稱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聲的畫;因為畫家描繪正在進行的事,文字描述已經完畢的行為。」後世的賀瑞斯(Horace, 65-8 B.C.)的名句ut pictura poesis(圖畫是敘事的詩),乃是將這個論點作簡明總結。指詩畫並論為賽氏所創的說法,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開創此論與發明記憶術有共通之處。據西塞羅說,賽氏發明記憶術起因於發現視覺是人類感官之中最敏銳的一個。詩畫等同的理論的由來,也是視覺敏銳所有感官之最;詩人和畫家都透過視覺影像而思考,但表達出來的一個是詩一個是畫。由此可知記憶術的發展史上無處不在的與別門藝術的關係,其實在它傳奇般的起源期就存在了。 何謂記憶。記憶是榮耀而美好的天賦,我們靠它憶起過往的事物,擁抱現在的事物,以過往事物的相似性思考未來的事物。 彭岡巴諾(Boncompagno)《最新修辭學》(Rhetorica Novissima) 記憶是一項偉大而美好的發明,對學習與生活永遠有用。 --《邏輯討論》(Dialexeis) 若將場所烙印在腦中,有助於記憶,這是人人經試驗便會相信的。因為,我們如果在離開某場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後再回去,不僅能認出這個場所,也會記起在那兒做過的事,從而記起以前在那兒遇見的人,甚至記起在那兒想過的事。 --昆蒂里安(Quintilianus)《雄辯教育》(Institutio oratoria) 要不是因為靠著記憶才把雄辯帶到現今榮耀地位,我們恐怕永遠不會明白記憶有多麼偉大的力量,有多麼神奇。 --昆蒂里安描述演說者的記憶力如何引起驚歎。 有些人因為生病或年老,面對相當強的刺激也留不下記憶,就好像在流動的水上印下刺激或圖章……他們好像房子的老舊牆壁般磨不堪,或是因為要接收印象的部分硬得刻不進去。所以,年紀太小或太大的人記憶力都不好;他們都處於流動不定的狀態,因為年幼者一直在發育,年老者在持續退化。同理,太急或太慢的人似乎記憶力也不好;前者濕性過度,後者則太硬;前者無法使圖像持久,後者不能接受印象。 --亞里斯多德《論記憶與回憶》(De memoria et reminiscentia) 我來到記憶的田野與寬廣宮殿,這兒有無數影像的寶庫,是感官知覺的各式事物帶進來的……藉著放大、縮小,或任何其他方法,把感官遭遇的那些事物加以改變過的;以及在健忘尚未噬埋葬之前就交託安置好的。當我進到這裡,我想要哪一件就立即要求,它也就立即出現。 --奧古斯丁《懺悔錄》(Confessions) 記憶力當然是一種天賦,但無疑是可以藉技術輔助的。這門技藝的根本法則很少,卻需要多多練習……顯而易見,夜晚練習記憶比白天好,夜晚四下被寂靜籠罩對我們有助,注意力不會被感官向外界拉。 --馬堤亞納斯(Martianus Capella) --《論語文學與莫丘里的婚禮》(De nuptiis Philologiae et Mercurii) 查理曼:沒有其他要訣教我們如何獲得或增進記憶了嗎? 阿爾昆:我們沒有其他的要訣的,除了操練記憶,練習寫作,勤奮研讀,還有避免酗酒,這是對一切正當學習傷害可能最大的…… --《查理曼與阿爾昆的修辭學》 我們在記憶術中發現,看得見的影像比其它的比喻效用好:假定你要記憶「哲學家」這個詞,你多半會想像有這麼一個人在讀著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比較不會想像有一個人在說:我要去研讀哲學。 --培根《物質森林》(Sylva Sylvarum) 人一旦理解了起因,就可以藉起因的印象輕易在腦中找回所有消失了的影像。這是真正的記憶術。 --笛卡兒《獨思集》(Cogitationes privatae) ■作者簡介 法蘭西絲‧葉茲(Frances A. Yates) 英國知名歷史學家,曾任教於倫敦大學華堡學院,並榮膺大英帝國司令勳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以及大英帝國二等女爵士(Dame 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等尊銜。另著有《布魯諾與赫米斯知識傳統》(Giordano Bruno and the Hermetic Tradition )(1964) 以及《玫瑰十字啟蒙》(The Rosicrucian Enlightenment) (1971)等。 ■譯者簡介 薛絢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專事翻譯。譯作有:《費正清論中國》(正中)、《植物的祕密生命》、《空間地圖》、《美學地圖》、《意象地圖》(臺灣商務)、《福爾摩啥》、《富翁的物種源始》(大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