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慢老: 健康六波羅蜜養生法 | 誠品線上

優活慢老: 健康六波羅蜜養生法

作者 羅慶徽/ 高聖倫/ 陳柏威/ 劉詩玉/ 洪裕洲/ 許晉譯
出版社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優活慢老: 健康六波羅蜜養生法:書介短版優雅老化,是指「活得久、過得好、死得快」,要長壽、同時兼顧生活品質,而死亡的時候可以很平順,也就是「老有所安、更有所用」。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書介短版 優雅老化,是指「活得久、過得好、死得快」,要長壽、同時兼顧生活品質,而死亡的時候可以很平順,也就是「老有所安、更有所用」。 要達到這個境界,作者借用佛法的「六波羅蜜」帶入健康理念,即一好、二管、三動。一好是好習慣,二管是管好慢性病和營養,三動是運動、動腦、互動。鼓勵大家提早做好準備,讓自己身心愉悅地迎接老年。 書介長版 面對高齡化時代的來臨, 長壽者該如何活得健康、活得優雅, 又兼顧生活品質? 健康六波羅蜜養生法── 教您如何開創樂活、優雅的銀髮人生。 如何優雅老化,已經成為全球化議題,人類順應自然法則,也要學習如何維持身體機能,保持心情愉悅,身心康健地迎接慢老。 本書由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羅慶徽帶領高齡醫學跨領域團隊合作撰文,借用佛法的「六波羅蜜」概念,帶入六大健康識能──「好睡眠、慢性病管理、營養管理、運動、動腦、互動」,鼓勵長者和家屬正向面對老化。 這是一本對高齡長者、家屬或照顧者都非常有幫助的工具書,內容淺顯易懂,搭配清晰的圖表與實做圖片,請您翻開書頁,讓我們一起身心舒緩,優雅慢老。 老有所用:老是一種態度,如果常保對新事物的熱情,不斷學習,心態上永遠都不老,身體也就不容易老化。 生命的關鍵在功能,不在於不生病。優雅老化,就是要維持自己的身體功能,順應自然法則,讓身與心愉悅健康地迎接老化。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暨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羅慶徽 【推薦文】 年紀大了,身上的器官如同一部機器用久了,難免螺絲鬆脫,運作不順暢。雖然身體機能逐漸在敗壞,也不是力不可挽;只要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即知即行的行動力,至少也能放慢老化的速度。《優活慢老》這本書,讓長者知道如何提升優質的老年生活;也讓即將走入老年的中生代,不驚不懼,知道如何老得充實、老得優雅。──釋證嚴(佛教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能夠做到優雅慢老,有三個很重要的元素:充足的營養且最好是素食、定期定量的運動、人際互動與活動參與。怎樣讓自己也能健康慢老,是全民必須面對與學習的課題。《優活慢老》這本書,是家家必備的一本實用書籍,值得推薦。──林俊龍(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佛法有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羅慶徽副院長帶領團隊撰寫的《優活慢老》,提出「健康六波羅蜜」的概念,經由好睡眠、慢性病管理、營養管理、運動、動腦、互動等六種法門,讓老有所安,更有所用,不畏老也不懼病,生活得有品質,樂活長青不是夢。──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羅慶徽 高聖倫 陳柏威 劉詩玉 洪裕洲 許晉譯花蓮慈濟醫院高齡醫學跨領域團隊 由羅慶徽副院長號召組成,復健醫學部洪裕洲副主任、老年醫學科高聖倫主任、高齡整合照護科許晉譯醫師、陳柏威醫師、營養科劉詩玉主任帶領各科團隊,攜手為高齡長者提供全人照顧服務、預防失能及衰弱,有效串連醫療與社區能量,減輕照顧者負擔,讓長輩都能在地安老。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老去情懷猶作濟世想 釋證嚴 推薦序╱百二康健輕安行 林碧玉 推薦序╱優質慢老蔬活樂 林俊龍 推薦序╱樂活長青不是夢 林欣榮 緒論 預約優雅晚年 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一:好睡眠 一夜好眠,身心康健 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二: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因人制宜 高聖倫 聰明用藥,樂活安康 羅慶徽 有注有保庇,疫苗答客問 陳柏威、羅慶徽 健康六波羅蜜之三:營養管理 飲食管護,三好一巧 劉詩玉 健康六波羅蜜之四:運動 高齡運動,多動多福 洪裕洲 健康六波羅蜜之五:動腦 關鍵策略,大腦慢老 許晉譯 健康六波羅蜜之六:互動 社會互動,健康快活 羅慶徽 結論 活躍老化,樂活長青 羅慶徽

商品規格

書名 / 優活慢老: 健康六波羅蜜養生法
作者 / 羅慶徽 高聖倫 陳柏威 劉詩玉 洪裕洲 許晉譯
簡介 / 優活慢老: 健康六波羅蜜養生法:書介短版優雅老化,是指「活得久、過得好、死得快」,要長壽、同時兼顧生活品質,而死亡的時候可以很平順,也就是「老有所安、更有所用」。
出版社 / 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7037850
ISBN10 / 6267037851
EAN / 9786267037850
誠品26碼 / 2682251763002
頁數 / 304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
老去情懷猶作濟世想
撰文╱釋證嚴(佛教慈濟基金會創辦人)
近年來,臺灣因為醫藥進步,社會福利充足,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餘命延長,由二○○九年的10.63%,至二○一九年已上升至15.28%。加上少子化的影響,人口結構正在悄悄地改變中。
既然生命與時間俱老,長者要如何老得健康、老得有用、老得優雅呢?
羅慶徽副院長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後,常有機會與志工互動,透過觀察,也刷新他對「老」的定義:「老是一種態度,對新的事物常保熱情,樂在學習,心態不老,身體就不容易老化。」
看看我們的環保志工,多是上了年紀的長者,兒女長大紛紛離巢,各自為屬於自己的小家庭打拚;兩老相對無言,守著家門,只能寂寞向黃昏。
一旦生活沒有了盼望,身體機能很快就衰退了。幸運的,得到慈濟人的牽引,加上長者本身也有這分善念,跟著慈濟人出去做環保,把人家不要的「福」撿回來,還要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可不簡單,需要長期經驗的累積,才能眼明手巧。
有一次去到環保站,老菩薩向師父介紹塑膠袋回收分類,只見她拈起塑膠袋,用兩隻指頭搓一搓,就說:「這是PE、那是PP、這搓出來有聲音的則是OPP,另外這個嘛,叫做PVC。」那個架式,簡直比專業更專業。
師父常說:「環保站是老人最好的輕安居。」因為要做環保,就得進行回收資源的分類,心在思考、手要動作,「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高手」,前面所述的那位老菩薩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雖然身體機能逐漸在敗壞,也不是力不可挽;只要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即知即行的行動力,至少也能放慢老化的速度。
羅副院長在《優活慢老》這本書,依六波羅蜜分成六個篇章,依序是:好睡眠、慢性病管理、營養管理、運動、動腦及互動。
的確,有充分的休息才有好的體力可以付出,但是年歲大了,不是睡不著,就是容易清醒;睡得少、睡眠品質也不好,常看到有些長者一坐下來就打盹,實在令人不捨。書中也都一一提出解方了。
年紀大了,身上的器官如同一部機器用久了,難免螺絲鬆脫,運作不順暢。各種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都上身了,其實只要遵從醫囑,紀律服藥就可以了。切莫自作解人,隨意改變劑量;如有疑義,再與醫師討論即可。
營養的補充也是一樣,很多長者牙口不好,不是咬不動,就是食不知味;以致營養不足,體力愈來愈虛弱,這時,營養的補充就很重要了。
如若身上有好幾種慢性病交纏著,家屬就要與營養師討論,客製化個人每天需要的熱量,然後遵守。要活得有品質、活得優雅並不困難。
至於運動和互動,執行就要靠個人的意志力了。看看我們的環保志工,每天趕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走路也算是運動之一;若走得快一點,感覺有點喘,就達到運動的效果了。
何況資源還要分類回收,眼睛看得分明,手腳也要快,這都是訓練腦部的思考和反應。
每個環保站都像一個大家庭,從分類、洗濯、歸類、打包,大家合和互協;手不停地動作,耳聽錄音機傳來師父的開示;就在此時,不僅回收的瓶瓶罐罐各就各位了,心靈也被洗滌療癒了。
臺灣已經進入高齡化社會,加上少子化影響,未來老老相依將會成為尋常一景。很感恩羅副院長於此時出版《優活慢老》這本書,讓長者知道如何提升優質的老年生活;也讓即將走入老年的中生代,不驚不懼,知道如何老得充實、老得優雅。
一秒鐘雖然短暫,一個念頭卻可以決定一輩子,化作救人的志業,向著目標殷勤精進,剎那即是永恆。
五十六年前,慈濟從慈善救濟起步,過程中發現貧病相依,認知醫療的重要性,也感受花東地區醫療資源極其匱乏;先在仁愛街開辦義診所,但是發揮的功能有限,必得建設大型的綜合醫院才是根本之計,於是決心募款建院。
【推薦序】
百二康健輕安行
撰文╱林碧玉(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久遠年代前,人類平均壽命五十,當時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高齡長者總是令人尊敬又羨慕。
如今,亞洲地區人均壽命已超過八十歲,近年來學者試圖以「無齡世代」引導思考未來社會百態。內省我們準備好適應未來了嗎?
當臺灣人平均壽命六十出頭的年代,一九九四年某日,慈濟醫療財團法人主任祕書溫舜華從臺北返花,說起探視溫媽媽,驚歎地分享媽媽與阿姨四人加起來超過三百歲,還開車四處旅行,真了不起!
二○二○年初,臺北慈院陳政宏主任的父母親,在慈濟人陪伴下第一次參訪靜思精舍,令人敬佩他倆挺直的身影,完全看不出賢伉儷已近九十高齡,來自屏東鄉下的老人家,行進間隨時隨地緊緊地手牽著手。
令人感動的是到了十月,陳爸爸種植的鳳梨豐收,為分享新鮮、香甜又好吃的鳳梨,特地從屏東開車一路奔馳,神彩奕奕地抵達精舍。
卸下鳳梨後,他立刻又啟程返回屏東,當日往返五、六百公里,「九十開車趴趴走」,要說陳爸爸到底是年輕或年長?其實難以認定呢!
十月,花蓮慈院王志鴻副院長的父母親,到精舍拜會證嚴上人。王爸爸疼愛王媽媽,每一開口都令人驚呼連連,尤其當九十六歲的王爸爸輕輕地說:「我們已經結婚九十二年了!」
現場一片譁然,原來王媽媽是童養媳,兩小無猜,一生呵護。兩老平常雖然愛吵嘴「答喙鼓」,卻又如膠似漆,鶼鰈情深,令人敬愛。
近年王媽媽常住花蓮,王爸爸留在屏東,大家不斷邀約王爸爸同來花蓮。王爸爸卻一再表達,來花蓮無事可做,在屏東除了自己種植幾甲地外,還是農業顧問,每日非常忙碌,不怕沒事做。
近日遇到王副院長,關懷王爸爸何時來花蓮與王媽媽常聚?
王副院長笑答:「到高雄開會時,順道回屏東探望父親,想請爸爸吃飯,爸爸說他很忙沒空,等一下就有『年輕人』來帶他參加老人會活動。」
王副院長感歎鄉下年輕人真有愛心,就在家?等候想當面致謝。當門外傳來汽車聲,出門一看,原來開車的「年輕人」已是八十五歲長者,但在王爸爸眼中還是個年輕人。
世界是扁平的,在開發及已開發國家,都因少子化,面臨超高齡化社會。日本人長壽,已經反映出長者服務年輕人現象,所以有「上錯菜餐廳(失智老人當服務員的餐廳)」的美談。
近日更有很多人羨慕歐洲奧地利老人,七十餘歲退休後仍繼續工作,近八十歲還經營供餐民宿、畫畫義賣捐獻,八十餘歲當導覽志工、製作修理皮鞋,九十五歲還揉麵團。因此有「忘憂產業」的發展。
看到這些,其實也不必羨慕,慈濟人的真實生活也是如此精勤充實,更因追隨證嚴上人,學習「少欲知足,一心利他」,使令身心輕安,日日淡定無憂,忘卻今夕吾齡數字。
惶恐與感恩羅慶徽副院長帶領團隊撰寫《優活慢老》一書。惶恐的是囑咐為之寫序,不才無學,深感文到用時方恨少;感恩的是羅副院長既是醫院管理博士,更是多專科醫師,對老人醫學的鑽研尤為專精。
羅副院長自加入慈濟以來,好奇慈濟人無怨無悔、歡喜付出,年逾百歲依然日日從事資源回收分類,再觀察到幾乎人人反應靈敏,尤其臉上少刻年紋,於是從學者角度切入,見證保護地球為出發的使命,以及茹素慈悲利他的思維,驗證「老有所用」是健康不老的泉源。
在證嚴上人的關注與鼓勵下,羅副院長帶領團隊撰寫老年生活種種與健康老化的方法,從健康的生活模式,飲食、運動等知識,祝福並期待未來能降低需被照顧的長者比例,讓人人都能過著優雅慢老的生活。
為文及此,不覺冥想「古賢七十人稱老,今人七十綠枝芽,八十青春學無涯,九十開車趴趴走,百歲念念慈悲心,手腦並用秀創意,無欲無求利他行;誰言七十古來稀?若能分秒護善念,敬天愛地護萬物,百二茹素輕安行。」真美!
【推薦序】
優質慢老蔬活樂
撰文╱林俊龍(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二○二○年十二月,花蓮慈濟醫院榮譽院長曾文賓醫師以九十八歲高齡圓滿人生。
曾院長年輕時加入臺大醫療團隊,實地訪查南臺灣烏腳病高罹患率地區,研究致病因素,發現烏腳病病人是因為長年飲用深層地下水,引發了砷中毒,導致雙腳發黑疼痛難耐,甚至必須截肢。
因為烏腳病卓越的研究成果,帶領全世界改變了對水中砷含量的限量標準。臺灣地區也因此全面改設自來水系統,讓後代子孫不再受烏腳病截肢與罹癌之苦。他對臺灣與世界公共衛生可謂貢獻良多。
曾院長跟我都是心臟內科醫師,曾院長受證嚴上人感召,於花蓮慈濟醫院籌建期間就投入幫忙,他從臺大醫院副院長一職退休後,就接下花蓮慈濟醫院第二任院長,爾後帶領慈濟醫院晉升為準醫學中心。
一九九九年,他將院長一職傳承給年輕的陳英和醫師,但依然活躍在花蓮慈院看診及教學,並與夫人周翠微持續參加醫院活動、關懷同仁,退而不休的他們,在我眼中,就是優雅慢老的典範。
能夠做到優雅慢老,有三個很重要的元素:充足的營養且最好是素食、定期定量的運動、人際互動與活動參與。
我在擔任大林慈濟醫院院長期間,就開始做素食營養與疾病相關的研究,也與團隊建立了世界第三大的素食世代研究資料庫。
這幾年,更將此素食研究資料庫與臺灣健保資料庫做比對研究,發現素食者的健保費用比一般民眾的健保花費減少了四分之一,而素食者在腦中風、糖尿病、血管硬化、高血壓、白內障、痛風、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罹患率也明顯低於葷食者。
這些科學研究成果已陸續發表在各醫學與營養期刊上,證實了素食對健康裨益良多。
而定期定量的運動,對於減緩老化也非常很重要,建議一週三天,每次三十分鐘。運動能讓人心情愉悅,舒緩緊張,運動時若能伴隨著適量的日晒,更能預防骨質疏鬆症。
要減緩老化速度,絕對不能離群索居,一定要增加人際互動與活動參與。
在這一點上,慈濟志工可算是實踐者,許多上年紀的慈濟志工每天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或承擔香積志工,負責煮飯菜跟大眾結緣;或者到社區關懷據點當志工,由年輕的長輩陪伴資深的長輩;或者到老人大學上課追求新知。
這些人際上的互動與參與,都是減緩老化、減少憂鬱、強化功能、保存記憶的好方法。
銀髮族參與活動最大的益處在於心情的轉變。而心情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健康。我與林庭光醫師曾與中正大學一起進行過「心理健康是否影響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證實身心之間存在著微妙的關聯,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生氣、沮喪等負面情緒,都可能造成心臟病的發作。
這個計畫是研究Type-D 特殊人格與心臟疾病的相關性。經過十二題問卷的檢視,憂鬱、負面、焦慮、沮喪、人際社交障礙、封閉不喜與人互動,這些都歸納為Type-D 人格,而敵意型人格與Type-D 型人格,都屬於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的高風險群,得到心臟疾病機率比較大,罹患心臟疾病的預後也比較差,重症者死亡率也比較高。
因此,要改善老年人的負面情緒,除了增加家人親友間的互動,讓老人家多走出家門,增加與外界人群的接觸,也非常重要。
此外,隨著通訊科技進步到5G 時代,住在偏遠地區或是行動不便的長輩,可以藉由資訊的快速傳輸,以簡單的平板電腦或手機,加上雲端病歷資料庫,即時監控長者健康狀況。
美國醫學研究分析指出,老年人的醫療照顧費用,在六十五歲之後所需要的醫療花費是六十五歲之前的四倍之多。利用雲端系統照顧長者健康,可以大幅減少年輕人的負擔。
如此一來,就像是「我們蓋了一間擁有三十五萬張病床的醫院」,這個人數足足涵蓋了花蓮縣的總人口數。
但慈濟並不是真的要興建一間超大型醫院,而是要透過科技,把醫療照護帶進每一戶民眾家中,連遠在山頭的部落和偏鄉都不例外,能有效減少民眾奔波往返的路程時間與交通費用。
臺灣已於二○一八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如何敬老、愛老、護老、顧老,還有該怎麼讓自己也能健康慢老,都是全民必須面對與學習的課題。
《優活慢老》這本書出版之後,定會成為家家必備的一本實用書籍,值得推薦,樂為之序,感恩。
【推薦序】
樂活長青不是夢
撰文╱林欣榮(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院長)
佛法有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經由這六種菩薩修行所具有的品德特質,能自利利他,福慧雙修。
羅慶徽副院長帶領團隊撰寫的《優活慢老》一書,提出「健康六波羅蜜」的概念,經由好睡眠、慢性病管理、營養管理、運動、動腦、互動等六種法門,我們可以樂活長青,長壽又兼顧生活品質。
作為腦神經外科醫師,生老病死中,面對老人和失能病人是日常,自年輕住院醫師訓練開始,在開刀房,往往就是跟死神在搶時間。
因此從醫四十年來,除了精進醫術之外,我也積極推動預防醫學,建議民眾在四十歲左右,就應該送身體「進廠保養」,做一套包括心腦血管的全身健康檢查,掌握自己的健康脈絡,一方面儲備健康資產,一方面抗老化、遠離慢性病及癌症。
我們都知道,面對人體機能的老化,健不健康的標準,不在於身上有沒有疾病,而是如何正念面對。
醫學研究也發現,身體有病的人不見得會比較早亡,反而是失能的人比生病的人先走一步。進一步來說,老是一種態度,這在慈濟環保站就可以看到,許多老菩薩與機能退化的身體和平共處,樂活每一天。
慈濟環保志工,多的是八、九十歲白髮蒼蒼的老菩薩,人人誓做守護大地的環保尖兵。許多菩薩的睡眠障礙病,都是因為做環保之後,就能一覺到天亮,正符合書中所言「啟動優質睡眠三大原則」:一是作息準時;二是累積足夠的睡眠壓力——就是累;三是身心要放鬆。

其實,要不老就要動腦,動腦可以活化腦細胞。常常學習新的事物是動腦的方便法門,例如學習資源分類、學習說好話、練習樂觀,這樣「一起工作,一起發電」,腦細胞就會連結在一起,自動修復退化,傳導也會愈來愈好愈快。
最重要的一點,環保菩薩天天聆聽證嚴上人開示,因為心中有法,生活有目標,人生有方向,透過身體力行做環保,在做的當中從內心淨化去除煩惱,福慧俱增,同時腦中產生成就感,感受到生命的正面價值。有成就感的人生是做不累的,是精進的,身心靈因而更健康。
另外,因為臨床所學與研究的關係,一般人認為的正常老化症狀,有更多是大腦疾病的通症,例如腦積水、巴金森氏症、小血管疾病、腦萎縮,前三者更是常見的三合一長者腦部疾病,會影響到他們的記憶、步態平衡、語言等。
我常以我的父親為例,八年前,一向喜歡外出的父親,愈來愈居家,走路踩著小碎步、甚至連抬腿的力氣都沒有,思緒與說話常是顛顛倒倒。一檢查發現是腦積水問題,於是幫他接上引流管解決腦積水後,再教他以抬腿、唱歌活絡腦神經生長,現在他還能開車載著母親出門買菜。
如何優雅慢老,慢性病管理很重要。書中清楚告訴我們:糖尿病是腦心血管疾病的隱形危機;高血壓是讓心臟覺得很累的首要因素;高血脂是無聲的健康風險;骨質疏鬆症是造成健康骨牌效應的頭號對手。
我們除了可以按照醫師的指示用藥控制疾病惡化之外,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運動,在生活中種植健康因。
例如高血脂的治療,以飲食及運動優先;有氧運動可以燃燒脂肪。運動可以訓練肌肉保護骨頭、支撐關節;運動還可以增加骨質密度、增強肌肉及改善平衡;運動更可以訓練心肺功能及耐力,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運動量不足已被列為全球十大死因第四名,僅次於高血壓、抽菸、高血糖,超重和肥胖排名第五。美國心臟病學會也將運動量不足,定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
因此,要照顧長者健康,運動很重要,本書中介紹許多適合長者的運動建議,可兼顧有氧、肌力、柔軟度訓練和平衡訓練。
很感恩羅副院長帶領老年醫學科、高齡整合照護科、復健科、營養科團隊,從「一好、二管、三動——健康六波羅蜜」,養成好習慣。
有好的睡眠、管好慢性病和營養,以及運動、動腦、互動等;經由營養均衡、適量的運動、結交益友相伴,讓老有所安,更有所用,不畏老也不懼病,生活得有品質,樂活長青不是夢。

試閱文字

內文 : 預約優雅晚年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暨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羅慶徽輪椅和自行車,同樣都是以輪子作為代步工具,在人生最後幾年,你想要在哪個輪子上度過呢?」
每回演講時如此提問,從來不會有人想在輪椅上度過餘生,這表示大家想要的,都是身體健康而且行動自如。
但可惜的是,這樣自如的晚年,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而是必須從現在就開始準備,才能達到優雅慢老,健康自在地騎著自行車悠遊。
什麼時候開始老?
到底什麼是「老」?有人說,六十五歲了;有人說,是體力變差了;有人說,頭髮變白了!
我的父親是整個村子?最強壯的男人,驚覺爸爸老了的時候,是發現他毛巾擰不乾;那是第一次發現爸爸會老,也是我決定要好好研究老人醫學的契機。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那到底是「哪一瞬間」開始變老的呢?
彰化慈濟志工蔡寬老菩薩已經一百多歲了,和我一起去拜訪的同仁,跟老菩薩比柔軟度完全輸她。講得直白一點,我覺得在動物園看到猴子做什麼動作,一百多歲的蔡寬老菩薩也做得出來,就是這麼靈活。
另一個令我佩服的是,蔡寬老菩薩九十歲開始滑平板學電子書。
我問她難不難?她眼睛睜得大大地說:「當然很難!」我問她為什麼還要學?她很理所當然地說:「想要去分享,想去教別人,自己不先學可以嗎?」
因為一直學習新的東西,人就不容易老。
所以想跟大家分享的重點就是,其實老是一種「態度」。要不老,就要常常學習新的事物。
我在慈濟和證嚴法師身上學到的是,老人要「有所用」,所以老是一種態度,如果常保對新事物的熱情,不斷學習,心態上永遠都不老,身體也就不容易老化。
零件故障就維修 發揮良能更長壽
再舉兩個例子,一位七十六歲的王太太,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慢性病,每天要服用六種藥物、定期在醫院回診,她每日出門與朋友聚會,並且參加社區志工服務,生活非常充實快樂。
另外一位同樣也是七十六歲的張太太,她有骨質疏鬆、壓迫性骨折,定期在醫院復健、每天吃一種藥物,但因為害怕跌倒,足不出戶,所以在家接受社區志工的服務,每日鬱鬱寡歡。
如果請大家比較,這兩位太太誰是健康的高齡者?答案是王太太。一定會有人質疑,王太太雖然很開朗,但身上好幾種慢性病,怎麼可能比較健康?
這就是重點。老人健不健康的標準,並不在於身上有沒有疾病。一位義大利的醫師,在梵蒂岡附近研究一群當地老人的存活率,追蹤了四年,發現沒有失能的老人活得比較久,身上有慢性病反而不重要。
所謂的「失能」,就是失去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研究發現,身體有病的人不見得會比較早亡,而是失能的人會比生病的人早亡。
所以,我希望長輩們不要在意自己是不是有慢性病,而是不要失去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
一位馬來西亞的志工,曾經很哀怨地對我說,自己這麼認真做志工,為什麼還會生病?
其實機器用久了就會壞、人老了就是會生病,就像我們買一輛車,可曾認為十年後或十五年後,這輛車的性能會跟剛買的時候一樣?當然不可能,身體也一樣。
人老了難免會生病,不要去想是不是善事做得不夠多、志工時數做得不足或是福德淺薄才會生病,都不是。
如果人不會生病,怎麼會有這麼多醫院、需要栽培這麼多醫師?
所以,記得換另一種想法,接受人老了難免會生病,不要怨天尤人,或是跟晚輩說自己好死賴活這種喪氣話,這樣不但於事無補,對晚輩也是一種精神負擔,彼此都難過。
年齡過百的田中旨夫醫師,是慈濟人醫會志工。他三十八歲得到肺結核、七十歲腦溢血、八十五歲感染了SARS(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九十歲罹患肝癌,這四種病的死亡率都很高,但生性樂觀豁達的他,卻一次次安全通過鬼門關。
病癒後,他回到日本沖繩繼續行醫,決定走路復健,所有人都反對,怕他太累,他卻說:「我如果休息,就會躺在床上,永遠爬不起來。」
所以,他常到海邊散步,聽他形容,起初腳上好像綁了百公斤的沙袋一樣,他還是勉強移動,到現在,他還有體力當志工。
生命的關鍵在功能,不在不生病,而是能發揮生命良能。所以談到「優雅老化」,就是要維持自己的身體功能。
從這些長青長者的身上看到,要活就要動,常保熱情和學習,就可以優雅慢老。
六波羅蜜帶入生活 自主管理健康久久
我對「優雅老化」的定義,就是「活得久、過得好、死得快」,就是要長壽、同時兼顧生活品質,而死亡的時候可以很平順,也就是「老有所安、更有所用」。
要達到這個境界,我借用佛法的「六波羅蜜」帶入健康理念,即一好、二管、三動。一好是好習慣,二管是管好慢性病和營養,三動是運動、動腦、互動。
《靜思語》?面有句話:「過去的留不住、未來的難預測,守住現在,當下即是。」這就是「前腳走、後腳放」,高興也罷、不高興也好,對於那些絆住我們的事,就是把它放開。
有名的默劇大師卓別林,在美國賭城表演時講了一個笑話,剛開始大家非常捧場一直笑,他多說幾次之後,大家就不笑了。
這時候,卓別林板起臉來對著觀眾說,你們這些人很奇怪,高興的事,高興了兩三次就不再開心了;難過的事,卻難過了一輩子還在難過!
這句話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傾向,一直在虐待自己。
有個學生很生氣地跟我說:「老師,我三輩子都不會原諒他!」
當時第一個想法就是,「哇!你好慷慨,怎麼會用三輩子跟他糾纏呢?應該三秒鐘就趕快跑才對呀!」不要讓事情拖住不放,養成好的習慣,就是活在當下。
另外一個故事是說,一群修女去世後,將大體捐給醫學機構解剖。一解剖發現不得了,按照醫學判斷,這些修女的腦部看起來應該都失智了,但是她們過世前並沒有出現失智的行為,也沒有失智的困擾。
解剖的醫師吃驚之餘得到兩個發現:第一是這些修女生活非常規律而且忙碌;第二是當年她們奉獻成為修女,要寫自傳,研究者發現自傳寫得愈完整的修女,失智的情況愈輕微。
這兩點顯示,當你受比較高的教育,或者人生愈多的閱歷、存有正念,「腦的本錢」就愈多,老了之後不容易失智。
所以學習愈多、多接觸新的事物,可以有效減少失智。
醫學上研究,一般平均的失智年齡是七十二歲,如果學會兩種語言,失智的年齡會往後延五歲;如果學第三種語言,失智的年齡又再延後。
這只是學習語言的部分,接觸其他新事物也是一樣。前面提到的蔡寬老菩薩,九十歲開始學習電子書雖有困難,但只要正向、生活規律、學習新事物,就能延緩老化。
有一句話「物以類聚」,我們的腦細胞也是一樣,一起工作一起發電的腦細胞就會連結在一起,變得愈來愈厚,傳導也就愈來愈快。
所以如果我們起了愈多善心,遇到很多狀況就容易生出善念;如果我們多練習樂觀,面對各種事情的態度也會愈來愈樂觀。
相反的,如果每天抱怨,看什麼事都會覺得不順眼,這就是「習慣」。包括我們的神經細胞也會習慣,遇到事情會跳到樂觀或是跳到抱怨,就看我們怎麼訓練想法和正念。發好願,一定會更健康、更不容易失智。
長者慢病管理 原則中有彈性
在慢性病管理上,以糖尿病為例,老人和年輕人的標準也不一樣。年輕人的血糖值到了68 mg/dL可能就會開始頭暈,降到五十幾就會昏倒不省人事;但是比較年長、超過七十歲的人,可能血糖到54mg/dL 時出現頭暈,再降到五十就昏倒了。
這是低血糖休克,嚴重的話,甚至會變成植物人或死亡。
老年人的身體安全指數範圍很窄,所以長者的慢性病管理標準,不能套用一般成年人的標準。
很多病人的子女陪著父母來到診間,要我向他們的父母規定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以一般年輕人的標準來要求長者,其實是不公平的,甚至對長者的健康有害。
再譬如血壓。血壓夠高,才能將血從心臟打出去,血液足夠打到腦部,就能為大腦帶來養分和氧氣。但對長者而言,如果把血壓控制得「太過標準」,的確是不會造成心臟血管的負擔,但是血液無法抵達腦部,反而會引起失智的風險。
所以,如果自己是超過六十五歲的銀髮族,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如果是為人子女者,也不要以太嚴格的標準來要求家中的長輩,不但傷了和氣,也不一定對長者有益。
醫療團隊就有研究,長者的血糖如果控制得非常嚴格,的確數據非常「漂亮」,但這樣漂亮的數據卻可能讓壽命變短;血壓控制太嚴格,則易造成長者頭昏、甚至跌倒。
另外舉一個例子,一般青壯人口,BMI(BodyMass Index, 簡稱BMI)值介於18.5~24 之間是死亡率最低的範圍,我們團隊曾針對長者的BMI 值做過研究,卻發現BMI 值介於27~33 之間、也就是有點福態的老年人最長壽。比如一個170 公分的長者,體重從78 公斤到95 公斤,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不要以年輕人的數據來要求,就像開了二十幾年的車子,性能絕對不能跟剛出廠的新車一樣。不要執著於嚴格的數據標準,重要的是讓車子可以持續穩健地行駛,長長久久,才是最重要的。
營養要管理 補充蛋白質
飲食管理方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有一句話說:「健康五蔬果,疾病遠離我。」但臺灣人很聰明,會挑簡單的做,水果容易取得,而且比較好吃,蔬菜比較不容易處理,所以大多數人都少吃蔬菜卻多吃水果,以為吃到足夠五樣的量就可以,但這樣吃下來反而因此吃出糖尿病。
正確的觀念是蔬菜比水果多,水果三餐各吃一個拳頭大的量就可以了。
以前的人因為比較窮苦,所以都是「吃飯配菜」填飽肚子,現在則建議長輩們「吃菜配飯」,一來多攝取纖維質、也可以控制澱粉量,尤其是有糖尿病的長者,更可以這樣吃。
臺灣人體內最容易不足的微量元素包括維生素D、B12、鈣等,B12 是素食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但容易補充。維生素D 則是全臺灣都缺乏,百分之九十八的國民都缺乏維生素D,所以要多晒太陽。
而三大營養素(醣類、蛋白質、脂肪)中,蛋白質也是國民容易缺乏的營養,尤其是老人家。
大家都會說,現代人都大魚大肉,怎麼可能缺蛋白質?
其實,大魚大肉不等於蛋白質,人體每十公斤體重每天約需要一份優質的蛋白質,等於一位六十公斤的成年人,一天需要六份優質蛋白質,大部分的人其實攝取量都不足。
如果您屬於奶蛋素的素食者,可以多吃些奶或蛋,不吃奶的人可以多喝豆漿補充蛋白質。
有足夠的蛋白質才能長出肌肉,就算有很好的骨本,還是要靠肌肉來作用,才能行動敏捷不會退化,所以好好地補充蛋白質是必要的。
有關蛋白質,還有幾個重點:一是分開吃,三餐都要吃到蛋白質;二是運動後半小時補充優質蛋白質,長者一天須補充的蛋白質量,每十公斤體重需要一份(大約手掌大小)的蛋白質。
要活就要動 人腦可訓練
第三,談談運動。基於某種原因,人類演化成需要更多運動,身體才能正常運作的物種。
「要活就要動」,一天要做三十分鐘運動,每週五次,每次的強度達到每分鐘心跳一百三十下,如果能做多重複雜運動就更好,例如身體運動也能動腦,跳舞就是很好的運動。
如果真的沒辦法運動,就要藉著自己的「勞動」或「活動」來運動,稱為「非運動式活動療法(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譬如炒菜,我們可以翹一隻腳起來炒。
因為大部分的長者不太可能一個星期上五次健身房,所以隨時隨地都可用自己方便的形式來運動,將運動生活化,比如慈濟的環保站就是一個很好的健身中心。
環保站?不但要動手、動腳,資源分類也要動腦,並且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因此,已經有以環保活動為基礎結合復健運動模式,導入社區關懷據點,為高齡者身體活動功能表現影響的研究,證實了在環保站的長輩們,握力會增加、坐站五次的速度會增加、柔軟度會增加、計時起走測試速度變快、走路速度也會變快。
科學上也證實,握力與走路速度與一個人的壽命有關,所以做環保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
過去科學界都比較強調要練肌肉、體力要很好,較少提到認知訓練。但華人就不太服氣,認為身心應該是一起的,而且腦部的營養是身體在給,所以身心應該是一起變老。
證嚴法師說:「身體天天活動,腦力天天活絡。」所以只有吃得好、身體運動是不夠的,也要動腦,這就是所謂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y)」,用進廢退的道理,所以腦筋是愈用愈好的。
因此我們看看一個慢老要素——動腦。科學上有這樣的證據,讓一個人練習雜耍拋接球,他本來不會丟,但讓他持續練習到可以在空中維持三顆球的狀態,前後比較三次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發現影響左右顳葉、左頂葉灰質結構,腦部影響空間和失智的海馬迴區域比較厚。
然後請他三個月都不要練習,三個月後再測一次,結果發現真的有影響,海馬迴的區域又變薄了!
更直接的證據從倫敦的計程車司機而來,倫敦是一個街道非常複雜的城市,考照是要記地圖的。
研究發現倫敦的計程車司機腦部的後海馬迴都比一般人來得厚,而且計程車的駕駛年資與後海馬迴體積成正比。
可見我們的腦可以被訓練。另外,學新技能對腦部的影響,比重複老技能來得大,類似肌肉的「用進廢退」,是可以訓練的,就像前面蔡寬老菩薩的故事,學習新的事物,可以讓腦細胞活化。
最後要講的是互動。孤寂會讓一個人死亡。英國在二○一八年一月十七日設立了全球首位「孤寂部長」(Loneliness Minister),英國政府全面推廣孤寂衛教、加強人際網絡連結、篩選孤寂高風險族群等作為,希望能消除孤寂。
我們的爸爸、媽媽雖然有時候會吵架,但他們目前都很健康,所以如果家?有個會吵架的老伴,我們要好好珍惜。還有一個重點是「工作久一點」,研究顯示,每增加工作一年,就減少5%的失智機率。
另外就是讚美,某位醫界先進看到每個人都笑瞇瞇的,學生、同事跟病人都很喜歡他。
我有一個學長也是神經內科醫師,當年神經內科對我們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我曾經問他:「學長,你為什麼選神經內科?」他回我:「哎呀!主任說我是百年難得一見的人才!」
這位醫界先進因為常讚美人,所以身邊充滿了很好的能量。我們華人其實都喜歡聽好話,但是很奇怪,卻不習慣對別人說好話。
所以,人一瞬間變老,是哪一瞬間呢?不是從第一道皺紋、第一根白髮開始,而是從放棄自己那一刻開始。
如何優雅慢老,並不是說不會老、凍齡就是成功,而是我們如何順應自然法則,讓身與心可以愉悅健康地迎接老化。
大家相互學習,希望都能騎著自行車,用正向的心和健康的身體,迎向自己的老年,做一個有用、有尊嚴的長者。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書介短版
優雅老化,是指「活得久、過得好、死得快」,要長壽、同時兼顧生活品質,而死亡的時候可以很平順,也就是「老有所安、更有所用」。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