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教育 | 誠品線上

民主與教育

作者 Dewey, John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民主與教育:誠如杜威所說「生活即教育」,這不僅是值得每個正在思考自己與後代未來的人一讀的書;更是期許自身積極參與社會的你我,都需要一讀的書。這不只是西方教育史,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躁動不安的本我社會,再探公民行動的本質精神民主並不只是一種治理形態;主要乃是一種共同生活的模式,一種協同溝通的經驗。我們都曾面對過徬徨的時刻,回頭檢視自身學習的過程,我們是為了未來的職業選擇了受教育的科目、還是為了「求知若渴」而進入教育的殿堂?學習動機的不同,反應了群體社會的價值觀,進而影響歷經教育體系洗禮後的每一位公民。對於人類文明及教育的發展、為什麼走到今天這裡,美國哲學家、教育學家杜威以他深邃的思考,盡可能淺顯的文筆,做了一次兼顧總結與展望的說明。杜威深信,一個理想的民主社會能否具體實現,有賴於良好的教育實施;而他對「教育」的期待,在於個人經驗的不斷質變,終至融入社會群體的利益與目標。從「私我」的個人思辨進入到「群我」的社會環境,在採取任何行動之際,為求行動最終的美善結果,則需要「教育」不斷牽引。誠如杜威所說「生活即教育」,這不僅是值得每個正在思考自己與後代未來的人一讀的書;更是期許自身積極參與社會的你我,都需要一讀的書。這不只是西方教育史,也是整個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上的一部劃時代著作。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約翰‧杜威美國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實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引領進步主義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運動,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美國的教育思維,中國五四時期的胡適等人也倍受啟發。杜威1884年取得約翰霍普金斯哲學博士學位後,執教於密西根大學,開始關注教育課題。1894年至芝加哥大學任教。彼時,一派以經驗為基礎的知識理論——實用主義——方興未艾,杜威為詹姆斯(Williams James)的學說撼動,原先的唯心思想遂而轉向實用關懷。這段時期杜威開始嘗試落實教改理念,他創立實驗學校,實施從活動中學習的教學法。1904年杜威到了哥倫比亞大學,在此度過最後的近四十年學術生涯。在此多元思想激盪的環境裡,杜威不僅在知識論及形上學的題目上著述頗豐,也延續對於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興趣,陸續完成《我們如何思考》(1910),及《民主與教育》(1916)。後者完整體現了一個將哲學、心理學結合社會實際發展的實用教育哲學體系,為杜威在教育領域的最經典之作。杜威同時也投身公眾議題、平權運動,是重要的社會評論家。

商品規格

書名 / 民主與教育
作者 / Dewey, John
簡介 / 民主與教育:誠如杜威所說「生活即教育」,這不僅是值得每個正在思考自己與後代未來的人一讀的書;更是期許自身積極參與社會的你我,都需要一讀的書。這不只是西方教育史,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8202771
ISBN10 / 9868202779
EAN / 9789868202771
誠品26碼 / 2680183562007
頁數 / 440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因為有這麼一個理想的「國家」的存在,所以其公民為了有能力參與並構成這樣的組織,需要另有新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由於有獨特的科舉制度的順利運作,所以中國的教育思想沒有像西方歷經這麼多神祗與人文、團體與個人、貴族與平民、國家與公民等的掙扎與變化。中國教育思想一個極大的變化也是出現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由於特殊的時空背景與急迫的需求,使得才邁出科舉制度的中國教育思想,很容易遭到綁架。

綁架的起由,在於「國家」。

查英漢字典,很容易發現patriotism被譯為「愛國主義」。查nationalism,很容易發現被譯為「民族主義」。而「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在我們的認知裡又幾乎是等號。照教育史家布魯貝克(John S. Brubacher)的分析,patriotism和nationalism的原始定義卻是截然不同,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兩件事情。基本上,patriotism,是一種對於鄉土的愛護之情。中世紀以前,你為你所屬的城邦,為你所居住的土地而戰鬥,這都是patriotism。然而,到了法國大革命,源自於拉丁文的nation卻具體化了一個新的概念。nation代表的是一種遠較自己對鄉土、對自己生活地域認同更開闊、更昇華的存在。大家體認到自己需要一種超越於鄉土之上的組織,由於這種組織的超越,所以必須具有更大的包容力——包容不同的階層、種族。這就是浪漫主義時代的,也是原始的nation「國家」定義。也因為有這麼一個理想的「國家」的存在,所以其公民為了有能力參與並構成這樣的組織,需要另有新的教育理念與方法。

  可是進入十九世紀之後,由於歐洲各國在本土、在殖民地的利益衝突日益尖銳,這麼理想與浪漫主義的「國家」及其教育觀念,也就日益變質,日益窄化,大家紛紛強調國家的民族意識、主權意識、團結意識,國民教育,也就成了國家為了經濟與軍事上的強盛而重視,而必需的手段。

二十世紀初的中國,開始以「國家」概念的登場的時候,不但面對著一個舉世視國家如此的環境,還有自己格外需要救亡圖存的壓力。中國的教育思想,好不容易可以脫離科舉制度的主流,但馬上又被捲入種種「救國救民」的巨潮,然後,又隨著「國家」不斷被窄化,教育的思想也不斷地被窄化。

這一百年裡,我們眼看著「國家」的概念被「民族」窄化,被「主義」窄化,被「政黨」窄化,甚至,又要回頭被「鄉土」窄化;教育的思想,隨著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切割,被種種「革命」切割,被「科技至上」切割,被「本土意識」切割,也就不足為奇。教育思想如此,教育方法會被「文憑主義」、「升學主義」、「考試主義」零碎化,又有什麼值得驚奇?

《民主與教育》是一九一六年出版的。杜威觀察了西方社會在那之前將近百年的紛擾,而揭櫫這本書裡的理想。他在前言裡開宗明義地說:「本書的主旨是,發掘並說明民主社會內含的概念,再就這些概念來剖析教育事業面臨的難題。」回顧他這句話,以及全書對「民主」與「教育」的解釋與提議,我們只能說,今天我們還沒有看到百年前他所看到的,我們還沒有聽到百年前他所說的。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