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療癒你: 不讓憤怒、不安、壓力沾身 | 誠品線上

感情をコントロールする力: 怒り 不安 ストレスを溜めない習慣

作者 和田秀樹
出版社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好心情療癒你: 不讓憤怒、不安、壓力沾身:別再讓情緒波動影響你一天的心情,甚至是一生的命運。更別讓情緒「啃蝕」你的身體,導致血壓心跳得不穩。所以現在就理順並掌控好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別再讓情緒波動影響你一天的心情,甚至是一生的命運。 更別讓情緒「啃蝕」你的身體,導致血壓心跳得不穩。 所以現在就理順並掌控好自己的情緒,開始過快樂的人生吧! 如何成為EQ高、好相處、人際關係良好的人士呢? 雖然情緒是無法直接控制的,但你可以把情緒和行動分開,甚至預先調整好情緒。 本書作者特別提出防止情緒低落的10種生活習慣! 1 常曬太陽 2 一定要吃早餐 3 節制喝酒 4 疲倦時,要充分且緩慢地休息 5 絕不放棄,努力培養異性緣 6 呵呵大笑出聲 7 適度的壓力是能量的來源 8 在生活裡安排運動時間 9 常與同伴或朋友交談 10 視情況到醫療機構接受治療 若總是等到「滿肚子怒氣」、「哀傷不已」的心情升起了, 就算心中祈禱「這種討人厭的心情不能早點消失嗎?」 事實上,情緒卻無法立即消失。 透過本書的自我情緒掌控療法,就能化解除你工作與人生的煩惱, 不累積壓力,自然一切順心! 作為一位資深的精神科醫師,我也忍不住會發脾氣。 卻不曾讓個人負面情緒變成行動,或被人利用的弱點…… 誰都有情緒,差別只在於是否會變成「情緒障礙」而難以控制。 而心理影響身體,所以最近我們聽聞的繭居、憂鬱自殺、孩童暴力、壓力病患越來越多, 在講究養生的現代,關照自我的情緒起伏, 不累積「憤怒」、「不安」、「壓力」的習慣,才是愉快人生最重要的事! 本書分為九章,序章從個人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等理論面剖析我們面臨的問題, 其他八章則提出具體有效的方法,幫助所有人脫離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而每個人都該好好的學會這八堂課,練習召喚正向情緒能量,讓一生順遂的吸引力法則!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和田秀樹(Hideki Wada)精神科醫師、作家暨導演】一九六○年生於日本大阪。東京大學醫學部畢業,精神科醫師。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研究所教授(專攻臨床心理學研究),一橋大學經濟學部客座講師(醫療經濟學),和田秀樹心與身體診療院院長。專長為老年精神醫學、精神分析學(特別是個人心理學)、集團精神療法學等。曾榮獲第五屆日本正論新風獎。首度執導的電影「應考的灰姑娘」,即獲得摩納哥國際電影節最佳作品獎的殊榮。目前活躍於日本的醫療、教育和文化界。■譯者簡介呂美女西元一九五七年出生,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譯著有:《5/8人生黃金律》、《即戰力》、《邏輯寫作力》、《品牌DNA》、《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塾》、《敬天愛人》、《聖經中的友情》、《一個人,最好》、《感受力》、《閱讀整理學》等書。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推薦序:高EQ、好情緒、好人生/林文瑛推薦序:掌控情緒也能後天學習/林惠蓉推薦序:不累積負面情緒,擁有幸福人生!/夏一新推薦序:為什麼不要勸憂鬱的親友「想開一點」?/馬大元推薦序:運動給你好心情/高育仁推薦序:今日之我少煩憂/崔家蓉前言序章 難以控制情緒的社會「情緒障礙」的患者人數增加周遭的人也不肯保護自己「情緒」會啃蝕「身體」第1章 情緒氾濫無法阻擋中、小學生對老師暴力相向的時代溝通能力的滑落繭居也是情緒引起的行動「亞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比想像中還多輕微的「心理疾病」可用訓練來改善讓情緒主導行動的企業員工無法忍受厭惡事物的「新型憂鬱症」壓力的原因,出在三十多歲因為年齡增加,情緒控制能力減弱的四十、五十歲年齡層就腦科學而言,「頑固老爹」並沒有錯建立「體貼」的社會第2章 十種生活習慣,防止情緒低落雖然「情緒」是無法直接控制的……1.常曬太陽2.一定要吃早餐3.節制喝酒4.疲倦時,要充分且緩慢地休息5.絕不放棄,努力培養異性緣6.呵呵大笑出聲7.適度的壓力是能量的來源8.在生活裡安排運動時間9.常與同伴或朋友交談10.視情況到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第3章 控制情緒的行動技巧改變「行動」,「情緒」自然跟著變「情緒」無法改變時,可以更改「思考方式」重點放在「目標」,自然就忽略「情緒」只要不胡思亂想,情緒自然可以壓抑下來能量的方向要對外別去注意「不安」,盡可能「採取行動」大腦皮質層與邊緣系統的關係想動手打人時,再等幾秒鐘第4章 改變「認知」撫平「情緒」的方法何謂影響「情緒」的三大要素?「認知」的歪曲會讓「情緒」升級憂鬱症的背景因素--「悲觀的認知」早期認知療法,即可修正「悲觀的認知」改良型認知療法,切斷往壞處想的「自動思考」透過深思,防範脫軌的想法寫在紙上,修正認知的「DTR」法醫師與患者的對話自己能做得到的心情緩和法第5章 用「理性」取代「情緒」的思考習慣「情緒」會改變「思考方式」「二分法的思考」是動物式的思考法學會認知的複雜性質「斷定」是受情緒支配的思考方式為何我們需要多元的知識?為了不讓思考框架束縛而學習改變觀點,就能提升「推理能力」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世上沒有「百分之百不好的事情」「正向思考」的陷阱第6章 控制情緒的黃金定律1.「確知」自己的情況2.開拓視野。3.好好休息,調整身心狀況4.做自己喜愛的事,重新調整心情第7章 企業領袖的精神健康術暴露在壓力下的企業人士領袖更需要心理健康如何避免因為情緒,做出錯誤的判斷別讓對手利用自己的「憤怒」不寫「斷定」語氣強的文章擁有廣泛的資訊來源擁有能改善人際關係的共鳴力產生真實共鳴的三種途徑別讓自己捲入集團心理由集團心理衍生出三個「情緒的陷阱」要「避免可能的失敗」,必須事先做好準備失敗時,注意力應集中在「別讓受害範圍擴大」。第8章 度過安穩人生的真意目標不放在十全十美不再做「濫好人」對再親密的好友,也有不可說的祕密痛苦難耐時,上醫院求診控制情緒,過快樂的人生吧!

商品規格

書名 / 好心情療癒你: 不讓憤怒、不安、壓力沾身
作者 / 和田秀樹
簡介 / 好心情療癒你: 不讓憤怒、不安、壓力沾身:別再讓情緒波動影響你一天的心情,甚至是一生的命運。更別讓情緒「啃蝕」你的身體,導致血壓心跳得不穩。所以現在就理順並掌控好
出版社 / 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3984443
ISBN10 / 9863984442
EAN / 9789863984443
誠品26碼 / 2681763295001
頁數 / 23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日本AMAZON評價3.5星☆☆☆☆☆

深呼吸,再慢慢從1數到10?!
如果你還這樣壓抑暴走情緒,那就錯了!

試閱文字

自序 :

序章 難以控制情緒的社會 不可否認「情緒障礙」患者人數增加,個人的孤單感爆增,而放任情緒「啃蝕」身體的結果,就是整體社會的歇斯底里行為。

第1章 情緒氾濫無法阻擋 先行動再後悔,一旦被情緒操控即要付出代價加,不論是學童
對老師暴力相向,或是讓情緒主導行動的企業員工,都是典型隨情緒起舞的例子。
第2章 十種生活習慣,防止情緒低落 其實情緒就像花草般需要養護,別等葉子枯黃才挽救,先改變生活習慣,養成十種生活態度就能化解大部份負面情緒。
第3章 控制情緒的行動技巧 情緒不是一種火山噴發,而更像是洪水,只要緩和從上游流下的雨量,加上下游的好好疏導,就不會有氾濫成災的危險。本章透過八種建議方法,藉由改變行動、中止思考法、專注目標等,協助大家順利轉化情緒。
第4章 改變 「認知」撫平「情緒」的方法 相由心生,如何思考就會有怎樣的認知,而出現相應的情緒,然後變成常見的表情,想想孩子一天笑四百次,可是我們呢?所以想得太多、
太悲觀是主要原因。作者提出五種方式,協助大家修正悲觀的認知和老往壞處想的「自動思考」。讓情緒學會轉個彎,就會發現快樂新天地。
第5章 用「理性」取代「情緒」的思考習慣 你錯我對的二分法思考是引發負面情緒的元凶,所以多容納第三種以上的思考,才是正確對應方式。多看、多聽、多元化想法,從此不再鑽牛角尖。
第6章 控制情緒的黃金定律 情緒也像感冒一樣有前兆,發現自己又可能要發作時,試著改做自己喜愛的事,來調整心情吧。
第7章 企業領袖的精神健康術 職場是最典型的情緒壓力鍋,十二個提醒讓你別陷入可怕的情緒漩渦或陷阱,別人的眼光評價是浮雲、跟那個派系不是重點,維護情緒平衡,自然會站好工作最前線的位置。
第8章 度過安穩人生的真意 有些事情一定要放下,放下凡事要十全十美的想法,「好人卡」
不會為你帶來無上榮耀。當然,如果本書一堆自我療癒的方法沒辦法幫助你的話,
請找醫生談談吧,要知道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這世界有時對敏感的人粗暴了些。

人生苦短,還是學會控制情緒,過過快樂的生活吧!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自古以來,「理智與情感」就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題。簡而言之,大概不外乎是「理智雖然很重要,但只有聰明的頭腦還不夠,如果不能同時重視情緒,也無法在社會上過得順利」這樣的說法吧!

例如一時形成熱議話題,與素來強調「智商」(IQ)概念對立的「情緒智商」(EQ),開始受到各方矚目。據說目前在美國,「情商」已經成為企業領導人必備的能力之一。

就這點而言,讓我們瞭解到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但人們總以為,這種能力應該是在家庭教育或社會活動當中自然而然就具備的,反而導致很多人幾乎完全得不到學習如何控制情緒的機會。

現在不是有很多人因親身經驗而為此感到遺憾嗎?因此,我才想要將自己從心理學與精神醫學角度的多方理解,並且實際運用在治療上的情緒控制技巧等知識,整理成書,介紹給讀者。

控制情緒時最重要的有兩點,即改變看待事物的方式,與掌控自己的行為。
隨著情緒的轉換,人類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改變。例如,即使別人對自己打招呼的方式沒變,但是在自己不愉快、情緒低落,或心情高昂(high)的時候,所接收到的訊息、與產生的感覺,也都會不一樣吧!但是,只要細心留意自己的狀況,就可以改變情緒。或是至少可以讓自己轉換當下的想法,想到或許別的思考方式也是可行的。

最恐怖的情況,就是「把情緒訴諸於行動」。
人們在生氣的時刻,怒聲責罵或毆打對方的舉動,對自己的未來、或社會對自己的評價,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大家都認同,只要受過訓練的人,多半可以制止這種事情的發生。

當然,控制情緒的能力不僅與個人的工作有關,也可以用在日常的人際關係上。然而,比起這些更加重要的是,這種能力與精神的健康其實有著直接的關聯。如果因為情緒低落而變得悲觀,引發不當的惡性循環,可能會導致憂鬱症的發作。萬一因此引發輕生的念頭、或甚至化為行動,最糟的情況很可能是落入自殺的後果。

人們被不安的情緒反覆圍繞,因而引起情緒混亂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種情況如果再進一步,則很可能導致所謂「焦慮」、「恐慌症」等心理疾病。如果能藉由本書的闡述,讓讀者提升情緒的控制力;或者在工作、人際關係和精神健康上有所助益,則將是筆者至高的榮幸。
──和田秀樹

內文

「情緒」會啃蝕「身體」

根據醫學界的研究,情緒障礙之一的憂鬱症,其形成的結構原因,終於慢慢被解開了。

所謂的憂鬱症,主要是因為腦內的血清素(Serotonin),也就是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不足,導致神經之間的傳達功能受到影響而引起的病症。

根據研究發現,血清素也會影響到憤怒的情緒。例如,血清素分泌不足時,人們也會變得容易發怒生氣。

也因為目前腦部研究的進展,關於情緒障礙的憂鬱症致病機制、導致易發怒的結構也逐漸明朗,醫學界開始理解身體(腦)對情緒(心)帶來的影響。身體的狀況會對情緒造成影響,這點似乎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的神經系統與情緒也具有很緊密的關聯,例如人們發怒的時候,自律神經當中的交感神經就會暫居領導優勢。

人類的神經系統又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是身體處於活動狀態時的主控神經;副交感神經則是在身體呈現放鬆狀態下的主控神經。

當人們處於憤怒的情緒時,交感神經就會處於優勢,身體呈現待命活動的狀態。此時,血壓上升、脈搏加快,情緒進入緊繃狀態。這對身體而言並非放鬆,事實上是一種承受壓力的狀態。

當身體處於壓力的狀態時,情緒也就無法保持平靜,因此也無法放鬆,造成身心不愉快,這又會與焦躁的情緒相互連結。換句話說,身體承受的壓力也會為情緒帶來不良的影響。

最初是由憤怒的情緒帶給身體不良的影響;接著,身體的狀態如果惡化,也會反過來對情緒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會讓原本已發怒的情緒更加惡劣。此時,如果加上突如其來的怒氣,身體就會感到更不舒服、更加焦慮,因此,攻擊性也會跟著升高。總之,很容易就會引起「不愉快的情緒→身體不舒服→不愉快的情緒」的惡性循環。

另外,還有更嚴重的情況是,產生憤怒的情緒時,流往大腦皮質(皮層)的血液流量會減少,大腦皮質的氧量也隨之減少,大腦的活動力量因而轉弱,人們的判斷與思考力也會因此低落。

除了生理方面的惡性循環,加上人們擔心被裁員的不安心理、種種社會環境帶來的壓力之外,也很難期待身旁的人給予支援。

所以,如前文所述,處於現代的社會,不管是誰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就是,我們已經走入一個很容易陷入各類惡性循環的時代。

改變「行動」,「情緒」自然跟著變

在前一章中,曾介紹過如何預防不愉快的「情緒」。但是,「情緒」很難直接控制。特別是已經發生、變得高漲的「情緒」,是相當難以控制的。

但是如果在情緒產生的過程中,有「行動」要素介入,就比較能夠有效地控制情緒。因為有「行動」的介入,因此只要透過控制「行動」,就可以間接地妥善控制「情緒」。

例如,試著思考一下個人發怒的情況。假設在公司裡被經理降低評價,心中不斷湧上怒氣。但是如果就此發怒,既顯得不成熟、血壓也會上升、對心臟也不好,因此,當下很想把發怒的情緒壓抑下去。

問題是,一旦湧上了心頭的情緒,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壓得下去。愈想壓抑,心中愈是湧出「那個混蛋經理!」的心情,直到控制不住。

會產生發怒的「情緒」,是屬於自然現象,只憑自己的意志力,並不容易抑制。

因此,技巧上就要留意,控制住發怒之後採取的「行動」。

如果任憑怒氣左右,對經理大聲喊出:「為什麼給我的評價這麼低?」憤怒的情緒就會繼續上升。我想部長給予的回答,也不外乎:「因為你不行,所以評價差呀!」

於是以牙還牙地回答對方:「你的考評很奇怪哪!」或者「你知道大家怎麼形容你嗎?」等攻擊對方的話,就會不斷脫口而出。

於是怒氣就愈升愈高,有時候情緒會失去控制,然後開始「碰!碰!」地拍打桌子,或是出手毆打經理。如果演變成這樣,我想情況就無法挽回了。也就是說,已經被逼入非辭去工作不可的窘境了。

另一種反應是,就算對經理感到非常憤怒,卻採取不同的行動。

「那個混蛋經理,絕對要勝過他!」也有些人心中會抱持這種意念,比以往更努力工作,用優異的工作表現讓經理無話可說吧。

這一類的人,雖然怒氣不會就此消失,但他遵守了規範,操控自己的情緒往社會期待的方向發展,因此產生良性的結果。

於是就會想,「那個經理,讓人火大,真受不了。但或許就是因為他在我的心中點燃了一把怒火,才讓我把工作做得這麼好。」這樣一來,原本生氣的情緒就會被壓抑住了。

本來兩者最初的生氣和衝動,都是很難控制的。後來因為反應行動的方式不同,一方讓發怒的情緒繼續升高,另一方則讓憤怒的情緒減低。後者也因此間接地完全控制住整個人的情緒。

最近美國正在流行的憤怒控制(anger control)技巧,原則上,重點並非在於「控制憤怒的情緒」,而是在於「控制憤怒的行動」。

憤怒控制也是一樣,都是從科學的角度、有系統地控制情緒,即所謂的行動療法。下文接著要介紹的「森田療法」,也是其中之一。

「情緒」無法改變,可以更改「思考方式」

有一種控制情緒的方法,稱為森田療法。所謂的森田療法,是由森田正馬醫師(譯註:日本的醫學家、精神科醫師。一八七四∼一九三八年。針對神經質的人創設精神療法,稱為森田療法)創設的治療法,主要用於神經症(譯註:由心理因素引起、無器質性病理基礎的輕性精神障礙,又稱為神經官能症)的治療。

森田療法強調的不是去改變「情緒」,而是試著改變能夠改變的「行動」等因素。

本書第四章以後將會介紹的認知療法(認知行動療法),開發者以歐美人居多,而歐美與東方的思考方式,有所不同。

相較之下,歐美人比較肯定「人可以利用意志、理性的力量去改變一切」。但是東方人卻認為,自然形成的東西,很難用意志或理性加以改變。

森田醫師的思考正是如此,因為我們無法改變「情緒」,所以從可以轉化的「行動」等層面著手去改變。

例如,假設有一個人「在他人面前容易緊張,害怕會臉紅」或是「因為讓別人看到自己臉紅,會感到很丟臉,所以很少出門」吧!

對人類而言,臉紅是很自然的現象,我們無法用意志力來控制臉部血液的流動。硬要去控制,只會弄得更加手忙腳亂而已。因此,就算臉紅,我們只能考慮其他方法來因應(對話中的D為醫生、C為患者,以下皆同)。

D:「如果臉紅會怎樣呢?」

C:「會讓別人覺得討厭。」

D:「所以你才不跟人打照面嗎?」

C:「是。」

D:「但是,如果因為躲避、不跟人見面,結果不是會讓人更討厭你嗎?」

C:「……」

用這樣的對話可以一點一滴、慢慢地改變患者的思考。

重要的是,即使會臉紅還是應該出去見人。事實上,人們不會那麼在意別人的事,如果真的去會見對方,之後通常都會產生「沒有什麼事啊!」的新感覺。

也就是說,人們並不會因為臉紅就遭到討厭。還有一些人表示:「不但會臉紅,還緊張得連話都講不出來。」於是醫生會建議患者,出門之前先將要說的話,如實地寫在紙上,然後隨身攜帶稿子到與人會面的場所。

本人或許會介意自己緊張臉紅時,意思表達不清楚,所以擔心對方會因此討厭自己。

但問題是從對方的角度來看,見到一個滿臉通紅、還拚命想要說話的人,或許對方會想:「真是個老實的人呢!」或許也有人會因此感動地想:「口才不好,還專程跑來見我。」所謂的「知難行易」,有時也會發生的。

只要不胡思亂想,情緒自然可以壓抑下來

人類所謂的情緒衝動,並不會長久持續的存在。情緒憤怒的過程是,突然有怒氣升上來,這股怒意不斷往上攀升,到無法忍受時開始爆發,進入發怒行為狀態。但是怒氣達到最高點之後,也就開始消散了。

憤怒的情緒,再嚴重也不可能連續二十四小時維持強烈、極度的衝動。因為人類不具有如此強的能量。肚子餓了,就優先產生進食的衝動;想睡覺時,就優先順應睡覺的衝動。所以如果不去理會,憤怒的強烈程度自然就會下降。

但是,如果人們想得太多,達到高峰的怒氣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那傢伙讓人反感,反感到想殺掉他!混蛋!」憤怒達到頂點了。如果情緒可以在此頂點開始收尾就好,如果這時又想到「討厭,殺不了他,但是這種討厭的情緒卻壓不下去。那小子老是這樣……」或想到「不可以生氣,難道就沒有方法可以把這怒氣壓下去嗎?」等多餘的事。因此自己的怒氣,反而無論到何時都無法消散了。

不安的情緒也是一樣的。「怎麼辦?這樣下去,考試一定會落榜。」一直這樣想著,反而無法開始用功。這時候只要不去想多餘的事情,問題其實就能解決,不安的感覺也能緩和下來。

「如果沒考上,家人會讓我重考嗎?或許我非得出去工作不可呢!」

「考不上東京大學,是否應該再考一次呢?還是如果考上私立大學,我就應該去讀呢?那家私立大學的畢業生找得到好工作嗎?」

此時滿腦子考慮的都是以後,甚至很久以後的事情。

所以應該先克服眼前的問題,傾全力準備考試才對,結果卻開始擔心以後的事,導致不安的情緒愈演愈烈。

其實只要放下不管,人們的情緒張力就會逐漸舒緩下來。但因為自己很在意,才會導致時間過了,情緒還是很緊張的情形。這種做法,森田療法稱之為「處理」。

情緒這種東西,如果沒有多餘的刺激,達到頂端之後,就會自然下降並獲得控制。但是如果人們刻意設法「處理」這股情緒,有時反而會讓不愉快的情緒持續出現。

就像頭痛或牙痛的時候一樣,愈是注意疼痛的地方,頭痛或牙疼的感覺就愈強烈。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別的事物上,儘量忘掉疼痛。例如:「我牙疼死了,根本無法做簡報。痛!痛啊!」如果這樣想,感覺就會更痛。

無論牙齒是否痛得厲害,還是練習一下簡報內容,「因此,本年度的營業額是……」、「因此,獲利是……」就這樣反覆大聲說話,多少應該可以忘掉疼痛的感覺。然後到了真正報告時,上台之後,就幾乎完全忘掉牙痛了。

因為太過在意,就會控制不住過度的情緒或心情。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別刻意去「處理」情緒才好。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