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自己過不去: 分解情緒, 拿回心情自主權 | 誠品線上

別跟自己過不去: 分解情緒, 拿回心情自主權

作者 何權峰
出版社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商品描述 別跟自己過不去: 分解情緒, 拿回心情自主權: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百萬暢銷書作家、最貼近人性的心靈作家何權峰醫師最新療癒之作,陪你一起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百萬暢銷書作家、最貼近人性的心靈作家何權峰醫師最新療癒之作,陪你一起跨越心裡那道過不去的牆人們總是說要多愛自己,要活出自己。想過嗎?只要我們不跟自己作對,讓心情輕鬆自在,是不是ㄧ種更深層的愛?更能活出美好的自己?為什麼覺得「受傷」?因為你有傷口,那傷口早已存在。有人說話傷了你,不是因為他說了什麼,而是他的話勾起了你內心卑微、無價值、被傷害、被懷疑的感受。 受到了傷害如何才能「釋懷」?有什麼人或事情真正能讓我們受傷?真正傷害我們的是事情本身,還是自己的反應?其實,真正傷害你的,是自己的想法。 每個人的感受都是自己所特有,沒人能讓其他人去感覺。所以,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對方的問題就讓對方自己負責,我們只需為自己感受負責就好。 你過的日子沒變,但一切都改變……當你的想法轉變了,你會看到生活的改變有如魔術般奇妙。變更好,是因為你讓自己看見了人生的美好。「蛻變轉化」的祕訣就在這裡。心態變了,人生就變了。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何權峰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1 我們為什麼應該轉變?你轉變了,世界就跟著改變事件都是中立的,全看你怎麼詮釋誤解,來自錯誤的解讀想法,決定你的情緒反應世界就在你的心中2 轉變,從認識自己開始在每一個起心動念中發現自己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別人身上沒有對錯,只是角度不同沒有好壞,只是認知不同你專注什麼,就會發現什麼讓你受傷,就是你的痛處你的問題,都從自己內心開始的3 轉念,啟動改變的力量轉念,就是所有問題的答案化「經驗」為「價值」挫折,是人生最好的禮物你經歷的每件事都是有意義的用更高的視野去看接受事物本來的面貌痛苦,是因為我們想違反自然你不是唯一那個受苦的人對一切心懷感恩重新看待過去理解一切,就能寬容一切人生很漫長,但時間很短暫除了心中以外,傷害並不存在對自己感受負責你,永遠有選擇4 自我轉化的日常練習 放下無謂的期待不要排拒問題,而是要非常熟悉不評斷,也不要定論盡人事,聽天命不必把別人反應看得太嚴重把「我」拿掉改寫自已的故事你只要不緊抓著不放就好專注美好的事物決定快樂地度過今天選擇不同方式「回應」學習逆向思考宏觀看自己的處境用旁觀者看事情試著換位思考去愛得更多一些把心思放在「你想要的結果」覺察自己的想法找回平靜的心幽默看待人生先喜歡,然後快樂就跟著來

商品規格

書名 / 別跟自己過不去: 分解情緒, 拿回心情自主權
作者 / 何權峰
簡介 / 別跟自己過不去: 分解情緒, 拿回心情自主權: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百萬暢銷書作家、最貼近人性的心靈作家何權峰醫師最新療癒之作,陪你一起
出版社 / 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ISBN13 / 9789863614999
ISBN10 / 9863614998
EAN / 9789863614999
誠品26碼 / 2681545914007
頁數 / 192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沒有好壞,只是認知不同

──你的心決定它是壞事,它就是壞事;決定它是好事,它就是好事。


很多事物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之所以有好壞之分,都是由於人的喜好厭惡而造成的。比方:遇到蛇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會認為是件倒楣的事,甚至還被嚇得半死,可是對一個專門捕蛇或愛吃蛇肉的人來說,那可是件幸運的事。


有兩個小孩沒選上學校的球隊.其中一個很難過,因為他喜歡打球;另一個很高興,因為沒有進入球隊,他就不用每天下課後還要留下來練習。


人們認為「壞事」,多半是與自己的期望相抵觸。早上起來時,如果發覺外面下雨,你說:「今天是壞天氣」這是你的認知,但對許多農夫,賣雨傘的或缺水的居民來說,反而是「好」天氣。


有許多人喜歡賞雪,看到下雪都非常雀躍、興奮,但是當地的居民,可能抱怨連連,因為下雪代表的是汽車熄火、水窪處處、天氣酷寒、寸步難行等等。


事物的本身都不是好、也不是壞,全取決於我們的認知。著名的神學家坎伯和妻子剛結完婚,很高興地前往新居度蜜月。


沒想到就在他們快到新居時,一輛靈車突然從路旁閃出,直直開到他們面前,擋住了去路。坎伯感到驚訝,因為他以前從未在這一帶看過靈車。


不意出現的靈車到底意謂著什麼呢?一般人大概都會覺得「煞風景」或「觸霉頭」,但是坎伯卻不那麼想,他覺得這真是好兆頭,他高興的對新婚的妻子說:「這輛靈車的出現,預示著我們會永遠相愛,直到老死。」


不管你認為自己好運或倒楣,你都說對了。當你覺得某些事物是「好」的,就帶來「好」心情;認為是「壞」的,心裡就會去排斥、厭惡,心情變「壞」。


想像一下,你在街道上走的時候,一個花盆從樓上的窗台掉了下來,差一點就砸到你身上,然後在你腳邊摔碎了。你認為自己幸運?還是倒楣?


你對這些事情的認知客觀與否並不重要,因為不論其他人是否同意你的看法,只要你認為這件事「糟糕」、「倒楣」或覺得事情不應該這樣,你就會讓自己不愉快,因為你認為這是「壞事」;當然,你也可以反過來想。


炎熱的夏天,有兩個跑單幫的商販背著沉重的商品,辛辛苦苦爬過一個山頭,準備到另一個村落做買賣


熱得受不了的王五,擦著滿身的汗對趙六說:「哎,太熱了,以後再也不要到這種地方做生意了。」


趙六笑著答道:「我的想法跟你不一樣,我想這座山如果再高幾倍,那該有多好。」


王五不以為然,抱怨地說:「你爬糊塗了,山當然要愈低愈好。」


趙六說:「如果山很高的話,許多商人都會知難而退,那麼我們就可以多做一些生意,賺更多的錢了。」


王五聽了以後頻頻點頭,再也不抱怨了。


好事,總發生在好運的人身上。因為無論經歷什麼,我們永遠可以選擇一個全新的認知。




重新看待過去

──我不是活在過去 ,是過去活在我心中


過去的事有可能改變嗎?


大家都知道已經發生的事不能改變,因為時間不可能倒轉。但這並不表示過去是固定永遠不變的,我們可以回朔過去,重新看待。


比方,小時候父母管很多,我們可能怨懟厭煩:「他們不尊重我,他們侵犯我的自由和獨立。他們擺布我,使喚我!」但是,當我們有了小孩後,才了解自己以前的反叛,其實是辜負了父母的好意。


又如,你可能在年輕的時候對父親非常不諒解,但是結婚後,你看著先生如何對待你們的孩子,於是你逐漸了解原來父親跟先生一樣,雖然嚴格、或許不近人情,但私底下還是愛孩子的。


我們不是活在過去 ,是過去活在我心中。重新看待那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改變對過去的認知,也就改變了過去。


我認識一位公司總監,她是家中被媽媽苛責最多,也是最想得到父母關愛的小孩,但不管怎麼做,都好像是錯的;媽媽的偏心,爸爸的冷落,都讓她因為身為一個女生而感到自卑。


因為上有兩個哥哥,都非常得寵,媽媽對他們總是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不過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她努力把書念最好,發展各方面的才能,不像哥哥十多年來,一直在家中當啃老族。


長大後,她轉變觀點,內心的糾結也因此化開。她覺得,假如沒有經過這樣的經歷,自己可能沒有現在的成就;她同時慶幸,這些事讓她明白要如何做個好媽媽。


相反地,如果她繼續以受害者的身分過活,很可能會複製父母對她的方式。此外,她可能永遠都是一個自卑的人,過著憤世嫉俗、自怨自艾的人生。


很多心靈受苦的和精神官能症的人,正是因為他們不相信過去是可以改變的。他有一個悲慘的過去,一個無法接受的錯誤,然後就一輩子被糾纏,他們一直陷在過去,沒有回頭去改變它。


鈴木禪師說:「我們不需要知道如何讓事情過去,只要懂得什麼時候事情已經過去就好。」


過去就過去了,現在和過去已經是不同的時空,那些曾經傷痛的回憶,不能再傷害我們,也不能剝奪現在任何東西,因為我們是活生生地生活在現在。幾年前所發生的那件事情,當時你可能抱持著負面的感受和想法,如果你現在你已經更成熟,智慧增長,對以前所發生的事抱持正面的感受和想法,事實上,你已經「改變了過去」。


經歷創傷的人並沒有錯,既不懦弱也不是人生的失敗者,相反地,能熬過傷痛的時刻,擁有自己的生活,這已經比世上大多數的人堅強了。創傷經驗無法徹底被遺忘,但是我們能重新看待。



不要排拒問題,而是要非常熟悉

──生命一直重複相似的痛苦,我們始終無法跨越,因為從未學會。


我們這個地球的一生是個學習與成長的旅程,都是來到這裡學習不同的課程。如果關係是你的課題,你可能會遇到許多人際的問題;如果情緒是你的課題,你可能常陷入情感的糾結;如果你老是受傷害,那麼你可能有自卑感、無價值感、太依附他人的問題::


問題是因為無知。誰會遇到問題呢?只有那些還不知道的人,所有我們遭遇的困難和關卡,都是上天為我們欠缺的能力所安排的訓練。


假如某人太自私自利,上天或許會安排他去照料重症病患;倘若你太為別人而活,老天爺就可能製造一個生病的機會,讓你學學怎麼善待自己。同樣的,一個目中無人的勢利鬼可能會瀕臨破產,好讓他學謙虛點;而一個懷才不遇的人也可能面臨失業壓力,逼他把潛力給激發出來。


從一個較高的觀點來看,逆境並不存在。有些遭遇將我們帶往上坡的路,有些則是下坡,然而每條路都通往了一個課程,每個課程都是人生鍛鍊與學習的一部分。


人們常覺得不解,為什麼最害怕的事情,這些問題卻還是不斷發生?刻意抗拒的事,反而會糾纏著不放?


抗拒問題,是因為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事情一再發生,是因為一直沒學會。當我在求學階段,最害怕上台報告,我怕上台後會忘記要講什麼, 又怕被台下的笑,所以每次上台報告,總是緊張的心跳加速、胃打結。我實在不想這樣,於是我下定決心,每次報告都反覆練習,直到倒背如流,幾次後終於克服了,從此我不再害怕上台,也變得更勇於表達自己。


再如,我以前覺得自己英文不好,不敢說英文,我認為敢說英文的人是因為他們英文本來就很好。後來才發現,那些能夠把英文學好的人,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就像開車新手總是握緊方向盤,深怕一個閃神就會出事,但是成為開車老手後,便輕鬆自在,還可以邊開車邊聊天聽音樂。


你害怕就是你必須面對的。記住,永遠不要排拒問題,而是要非常熟悉它


讓你受傷,就是你的痛處

──若不是自己心裡早有傷口,人家無心的話怎麼這麼輕易就刺痛你?


就我們現在的情緒來說,絕大部分都是從過去而來。譬如妳先生不關心你,你就生氣,這情緒是來自你過去,可能是你小時候欠缺關愛,或是父母沒盡到照顧的責任,那時候妳積壓了許多怨氣。


當有人數落你,你立刻還以顏色,因為在過去曾經有人批評或羞辱你,在你的內心形成了一個傷口,所以現在只要有人對你說了類似的話,就會觸動你。


曾獲得諾貝爾獎的俄國生理學家巴洛夫(pavlov),最有名的是他對狗的研究。每當他餵狗吃飯時,他會先搖鈴。到最後每當狗一聽到鈴聲,他們就會開始「流口水」,即使牠們並未看到食物。


我們的情緒反應就像巴洛夫的鈴聲一樣,一旦記憶的「鈴聲」響起,我們就成了過往記憶的奴隸。有時候只是一個不贊成的表情,一個輕視的語氣,一句不重聽的話,或想起過去挫敗的一件事,就可以傾刻間引爆情緒。


你覺得「受傷」,是因你有傷口,那傷口早已存在。你會「受刺激」,是因為有人在傷口上灑鹽;有人說話讓你受傷,不是因為他說了什麼,而是他的話勾起了你內心卑微、無價值、被傷害、被懷疑的感受。


這裡有一個許多人可能常遇到的例子:妻子問你今天有沒有要去哪裡,你便忽然發起脾氣。由於她害怕或不好意思,沒有直接要求你去幫她買東西,因為你可能必須多繞一段路。她怕造成你麻煩,你則因為她的質疑而生氣,你覺得她管太多,因為你是從小就被人管大的。現在你覺得她的質疑就是在管你。


我們看待事情,或是在關係互動裡的情緒反應,多半是從成長過程受傷害的反應而來的。過去經歷的傷痛如果沒有被療癒,便會以不同的形式在生活中發作。當我們進入一段關係,也會帶入新的關係,我們常常把以前對父母累積的怨氣發洩在配偶和小孩身上而不自知。假如我們沒有察覺到,認清這一點,那麼這些傷害便會一再循環,我們和身邊的人就會在同樣的模式裡受苦。


拉丁有句諺語:「別人撒鹽傷不了你,除非你身上有潰爛之處。」若不是自己心裡早有傷口,人家無心的話怎麼這麼輕易就刺痛你?


經常,我們跟某人某事過不去,其實是跟自己的過去「過不去」,反過來,跟我們「過不去」的人也一樣,他們可能也攜帶著許多過往的傷痛。


當你了解到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過去,是否能有更大的包容去接納別人?是否能諒解別人所犯的錯誤?


當你了解自己也可能是過去的受害者,是否能較心平氣和的看待自己的挫折失意?是否能讓自己不再受過去的傷痛所左右?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