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傳奇執行長麥晉桁回憶錄 | 誠品線上

Up Close and All In: Life Lessons from a Wall Street Warrior

作者 John Mack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摩根士丹利傳奇執行長麥晉桁回憶錄:,以犀利的眼光、快狠準的行事與領導風格,麥晉桁不僅帶領摩根士丹利一度稱霸華爾街與全球金融業,也讓他成為備受信賴與尊敬的領導者。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以犀利的眼光、快狠準的行事與領導風格,麥晉桁不僅帶領摩根士丹利一度稱霸華爾街與全球金融業,也讓他成為備受信賴與尊敬的領導者。 像個剛離開淳樸小鎮、大手大腳的足球員,麥晉桁直直闖進了摩根士丹利那西裝革履、名校畢業生雲集的菁英辦公室,然而他有話直說、真誠、全力以赴的風格以及成交能力,不僅使他成為華爾街最令人聞風色變的交易員一把手,最後還將他送上成功管理者的大位。 他爬上神壇,也因為不擅內鬥而從神壇上跌落過,但他從不畏懼去做他認為正確的決定,從不藏起他精準決斷的刀鋒。麥晉桁幽默且誠實地分享了他絕無僅有的精采人生,以及他如何在狼群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幫助摩根士丹利比其他公司更早預測未來、適應得更快,並實現創紀錄的獲利。 麥晉桁的華爾街領導致勝法則: ・將公司發展置於個人利益之上 ・傾聽之後再決斷 ・尋求創新與改變組織 ・落實信任與互助文化 【好評推薦】 麥晉 桁撰寫了一部引人入勝、節奏明快的自傳,凸顯他在漫長而傑出的職涯中極具遠見的領導力。2008年,當全球金融市場被一場史無前例的危機所震撼……在其領導下,摩根士丹利於兩年內償還了政府要求的一千萬美元貸款,並向納稅人提供了20%的回報。本書印證了麥晉桁做為華爾街傳奇人物的稱號。 ――蘿拉.泰森(Laura Tyson)/前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會長 這就是真實的麥晉桁――堅強、果斷的領導人。所有想獲得他當年成功拯救摩根士丹利這家華爾街標誌性銀行的第一手資料者,必讀此書。 ――亨利.鮑爾森(Henry M. Paulson)/前美國財政部長 麥晉桁和我是最好的朋友,我從他那裡學到了許多有關領導力的知識。這本扣人心弦的回憶錄,講述了他在金融業崛起過程中私密且鼓舞人心的細節。讓人們近距離觀察,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跨國投資管理機構CEO是由哪些對話、關係與決定打造而成。 ――麥克.薛塞斯基(Mike Krzyzewski)/前杜克大學及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教練 這是一本描述華爾街部分地區過去近半世紀演變的坦率著作。 ――瑪莉.梅克(Mary Meeker)/BOND Capital共同創辦人 麥晉桁在這本回憶錄中分享了他令人欽佩的故事……尤其是他從有效、直截了當與受人尊崇的領導經驗中,所獲得的教訓。讀者很快就會了解到,麥克不僅僅是個強大、果斷、成功的領導者,同時也是個真正的好人。 ――厄斯金.鮑爾斯(Erskine Bowles)/前白宮幕僚長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麥晉桁(John Mack)黎巴嫩移民之後。父親在十二歲時來到美國,後定居北卡羅萊納州。1968年畢業於杜克大學,後進入摩根士丹利工作三十餘年,1997年至2001年擔任摩根士丹利執行長。摩根士丹利與添惠公司(Dean Witter Discover & Co.)合併後,與裴熙亮(Philip J. Purcell)因理念不合而無法維持夥伴關係,2001年7月黯然離開摩根士丹利。之後曾擔任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執行長,在其大力整頓下,這家衰頹的銀行恢復了生機。2005年重返摩根士丹利,接替裴熙亮再度出任摩根士丹利董事長兼執行長。2009年交棒,現為國際私募股權基金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的高級顧問。陳正芬政治大學財稅系,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會計碩士。曾服務於外商公司十年,後從事專職翻譯至今二十餘年。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再一個教訓

商品規格

書名 / 摩根士丹利傳奇執行長麥晉桁回憶錄
作者 / John Mack
簡介 / 摩根士丹利傳奇執行長麥晉桁回憶錄:,以犀利的眼光、快狠準的行事與領導風格,麥晉桁不僅帶領摩根士丹利一度稱霸華爾街與全球金融業,也讓他成為備受信賴與尊敬的領導者。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550315
ISBN10 / 6263550317
EAN / 9786263550315
誠品26碼 / 2682317712005
頁數 / 448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14.8X21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前言

我想說一下我在華爾街的四十三年職業生涯中,兩次難忘的交談經驗。一次是在一九九二年,跟一位摩根士丹利的資深交易員,內容是關於他早餐的三明治;另一次是在二○○八年,跟三位美國經濟的重量級人物,內容是我以摩根士丹利執行長的身分,拒絕以每股二美元出售公司。

兩次談話展現我個性的不同面相。我必須為沒有權勢的人挺身而出,我也把事實真相告訴大家,無論後果為何。

早餐三明治的故事已經成為華爾街的一則傳說。我在前往早上八點的會議途中,看到有個外送員站在一排電梯前,等開完會他還在那裡,手裡拿著一個紙袋。

「半小時前你不就在這裡了嗎?」我問他。
「是啊。」他說。
「你有打電話給對方嗎?」
「打了兩次。」他告訴我。
「把號碼給我。」

我一把抓過他手上的紙條,走到電話機前,撥打那人的分機號碼。「我是麥晉桁,趕快出來拿你的早餐。」當時我是營運委員會的主席,再過幾個月就要升任總裁。當這位員工出現時,我劈頭把他罵了一頓。「你以為你是誰?他跟你一樣,都是在賺錢討生活。你讓他一直等,等於是把錢從他的口袋裡掏出來。下次再這樣,小心我把你給炒了。」

這故事的重點在於待人之道。對我來說,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銀行有多少存款,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也要求我的下屬,無論是面對CEO、同事,還是街角小吃店的店員,都要做正確的事。對那位資深交易員開嗆,並不是我對一個職級低我好幾階的下屬發火,而是我一貫的態度,要讓大家清楚知道,什麼樣的行為無法被容忍。有時我得強硬點,讓對方真正接收到我的訊息。

華爾街會吸引想賺很多錢、超好強、超積極進取的人,這類型的人確信自己最聰明,而且會不惜一切來證明。一般來說,天性樂於助人者會去當醫師或老師,而不是交易員或投資銀行家。而我就是要讓他們相信,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才是最好的工作方式。

換句話說,我想建立一種文化,把這群汲汲營營的華爾街之狼凝聚成一個團隊,而其中一種方法,是對著一位不體貼的交易員大吼。

另一次在我職業生涯中的難忘時刻,是我把暱稱「漢克」的亨利.鮑爾森(Henry “Hank” Paulson)、班.柏南奇(Ben Bernanke)和提摩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的電話掛掉,他們當時分別擔任美國財政部長、聯準會主席和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在美國的商業和金融中心被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吞噬之際,掛掉這三人的電話可謂魯莽之舉。當時的摩根士丹利處於崩潰邊緣,但我拒絕把公司的四萬五千名員工和股東拱手讓人。正是那幾次十分鐘的電話交談,讓我相信自己有一些寶貴經驗值得教給大家。

或許你不必去跟財政部長作對,但人的一生中,有時必須在眾目睽睽下做出艱難決策。無論是經營事業還是家庭,或者單純過生活,在壓力下做決策是領導力的本質。在不知結果如何的情況下做出艱難決定――承擔風險或是對眾人開誠布公――足以證明一個人的氣魄。

在華爾街的四十多年間,在危機時刻和尋常日子裡,我學到了很多正確和錯誤的管理方式。我看過太多人自稱領導者,卻沒有真正在領導。他們逃避衝突,遲遲不肯做出艱難決策。他們自以為無所不知,周遭的人只說他們想聽的話。他們要求員工做一些自己辦不到的事。他們一味批評卻不懂得稱讚,以為只有錢能激勵人心。這些冒牌領導者高估自己的能耐,遇到壞消息便大驚小怪,期待別人完全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殊不知有時換種做法,可能會得到更好的結果。

某種程度上,本書是關於發話者如何成為傾聽者、傾聽者如何成為更好的人、更好的人如何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我的自信來自天性,但我得學會如何增進他人的信心與互助合作的精神,讓團隊的成果遠高於單打獨鬥的總和。我親身體會領導者是後天養成,而非與生俱來。領導力是種教養,有時得練習才行,就像銷售力,有些人學得比較快,但終究是學得會的。

我在摩根士丹利的三十四年當中,以打造華爾街最強大、最有生產力的團隊為目標,我要驕傲地說,我認為我做到了。我們洞燭趨勢之先,創造破紀錄的獲利,也度過嚴重的危機。這段期間,摩根士丹利也躍上全球第一的寶座,業務擴及四十三國,從一九七二年的三百名員工,成長到今日五萬人的公司。

我將分享我採取哪些策略和哲學,使我一路從北卡羅萊納州的工業小鎮,到華爾街四十樓的轉角辦公室,這是美國典型的飛黃騰達歷程。上個世紀初,我的祖父和父親從黎巴嫩南部某個小村莊來到美國,最後落腳於北卡羅萊納州的莫爾斯維爾(Mooresville),這是一座只有一盞紅綠燈、居民幾乎清一色是浸信會教徒的小鎮。我們跟別人不同。我父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家講阿拉伯語。我們家在晚餐時不聊金融服務業的話題,鎮上唯一的證券,是當地銀行的股票,而我的夢想是跟堂哥在北卡羅萊納州開一間男裝店。

上大學後,我發現我以前對自己的了解全都錯了。我是以代表全州的足球員身分取得全額運動獎學金,進入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就讀。高三時我在九十名學生中名列前茅,但到了杜克我差點被當掉。我在足球場上的表現更慘,從足球明星淪落到坐冷板凳。之後父親去世,我為了籌措讀完大四的費用,就在當地一家證券公司的後臺擔任初階工作。

不久我就明白,我的未來在紐約。一九六八年,我來到曼哈頓。當時正處於轉變的時刻。摩根士丹利這些一流銀行所扮演的角色,向來是為IBM和AT&T之類的藍籌客戶提供建議,不會去碰股票和債券交易這種在他們眼中不入流的業務。一九七○年代初,自由化和新科技改變戰場,諸如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和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這種野心勃勃的證券公司,積極地挖角客戶,破壞長久以來的商業模式。平靜的華爾街瞬間變得你爭我奪,當時身處前線的我看得一清二楚。之後幾年,我大量接納風險、壓力,以及敢衝敢撞、大鳴大放的人。我開創的那個喧鬧、煙硝味濃厚的牛棚,立刻感覺像是個家。接下來的內容中,你不僅會了解華爾街過去五十多年來的轉變歷程,也會知道如何在不斷演進的產業中一直走在最前面。

寫這本書是件非常歡喜的事,裡面包含九十多人的訪談內容,這些人來自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這是個關於意志力、生存力和勝利的故事,深度指引個人如何好好活、好好領導。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如果華爾街的菁英們都像孤狼,
麥晉桁就是團結他們的狼王。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