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再跌跌撞撞 | 誠品線上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The Surprising Science behind Why 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Success Is Mostly Wrong

作者 Eric Barker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時代》雜誌專欄作家一鳴驚人之作每週32萬讀者引領期待談工作、談生活、談關係、談情緒一次讀完十年來最暢銷成功勵志書籍探討主題《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時代》雜誌專欄作家一鳴驚人之作每週32萬讀者引領期待談工作、談生活、談關係、談情緒一次讀完十年來最暢銷成功勵志書籍探討主題《華爾街日報》暢銷書Amazon.com社會心理學&人際關係百大暢銷書關於成功,古今中外有數不清的論述大多言之有理、立意良善,只可惜往往淪為空談(如果不是錯得離譜的話)●我們從小被告誡要乖乖聽話,好好讀書,長大了才會有出息。賈伯斯、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這些輟學始祖們,卻⋯⋯異常成功。●人類生而不平等,聰明才智、外貌身材、性格、疾病等,基因決定一切?新一派遺傳學發現,換了一種環境,原本的「壞基因」也能誕生好結果。●真實世界的運作方式和你想的不一樣,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如何成功當個好人,獲得應有報酬,而不是屢屢慘遭利用? 本書作者艾瑞克•巴克為多家主流媒體長期撰稿人,作品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等,他的部落格網站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訂戶超過32萬人,文章同步轉載於《時代》雜誌與《商業內幕》。成功是人人追求的事物,巴克在本書彙集了十年來最暢銷成功勵志書籍探討的主題,採訪、引用史丹佛、哈佛、華頓商學院等眾多學院教授的研究分析,以活潑、詼諧的敘事手法,提出精闢但不失幽默的見解,幫助我們思考如何讓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好:●不論你是樂觀者或悲觀者、個性外向或內向,成功與性格、環境和選擇的領域高度相關,你要先認識自己,選對池塘。本書有六道心理測驗題,帶你找到人生方向。●社會人心險惡,但我們都想當個好人,巴克告訴你出社會一定要懂的六件事,還有一生受用的做人四原則,帶你避開「一報還一報」的惡性循環。● 職場到底是靠實力還是靠人脈?除非你真的很懂;五個方法,幫助你有效建立人脈、找到好導師。●自信讓人無往不利,不但賺的錢更多、生產力更高、升遷機會也更大,但過度自信造成的問題比自信不足更大。如何拿捏?你可以學會自我疼惜。● 人生是一場取捨,超時工作只會增加壓力,睡眠不足會造成很多問題,掌握四項重要指標,可以幫助你做出更好的選擇。想要工作與生活平衡?記得,夠好便已足夠。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 「本書妙趣橫生,令人拍案叫絕,讓你在不禁捧腹大笑中,不知不覺了解成功背後的原理。各位會知道為什麼我們有些人是蘭花、有些是蒲公英,海盜和囚犯如何教我們誠實與慷慨,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如何建立超強人脈,以及更多更多等著你自己去看。這本書可說是驚奇萬花筒,光彩奪目,各位可能必須戴上墨鏡。」--暢銷書《動機,單純的力量》與《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作者/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如何才能成功是千古謎團,本書提出了有科學為證又幽默的精闢見解,妙語如珠,替大家解謎。」--暢銷書《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與《給予》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這本書令人印象深刻啊!作者巴克好像在一派胡謅,很多觀點卻是一針見血,打破了我們長久以來給自己強灌的許多迷思。」--暢銷書《影響力》與《鋪梗力》作者/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大師之作!巴克說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提出豐富的科學證據,更重要的是,他的文筆溫暖、機智,讓人不禁笑出聲來,點頭認同,不時停下來思考剛才吸收到的新知,不知不覺一頁翻過一頁,等不及想看他接下來要說什麼。」--史丹佛大學教授、《渾蛋生存指南》(The Asshole Survival Guide)作者/羅伯‧蘇頓(Robert Sutton)「我認識的最聰明人士,有很多都像教徒般虔誠地閱讀巴克的文章,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本書醞釀了好久,我很高興它終於出來了。」--媒體策略專家、暢銷書《障礙就是道路》作者/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艾瑞克‧巴克 (Eric Barker)賓州大學學士、波士頓學院MBA與UCLA大學藝術創作碩士。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www.bakadesuyo.com)部落格網站版主,該版針對生活、職場、情緒等人生各面向,提供有科學佐證的建議或答案。訂戶超過32萬人,同步轉載於《時代》(Time)雜誌與《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主流媒體長期供稿人,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時代》雜誌、《商業內幕》等處。曾任好萊塢編劇,與華特迪士尼影業(Walt Disney Pictures)、二十世紀福斯(Twentieth Century Fox)、革命電影工作室(Revolution Studios)有合作案。■譯者簡介許恬寧師大翻譯所畢,自由譯者,譯有《蘋果橘子思考術》、《蘋果橘子創意百科》、《重點不在你多優秀,而在你想多優秀》、《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前言 成功需要哪些因素?了解超級成功人士和我們其他人的不同,就有辦法見賢思齊,或是了解為什麼有時別和他們一樣會比較好第1章 乖乖聽話,你就會成功?一輩子當好孩子、當好人,就會得到應有的獎勵?那些畢業生致詞代表、無痛症患者與鋼琴神童告訴我們的事第2章 好人總是沒好報?向黑道、海盜和連環殺手學習信任、合作與善待他人第3章 退縮者永無勝利,勝利者永不退縮?海豹部隊、電玩、媒妁之言、蝙蝠俠教我們的事,當成功看來遙遙無期時,你要繼續撐下去,還是放棄?第4章 你認識誰比知道什麼更重要(除非你真的很懂)向人質談判者、一流喜劇演員及史上最聰明的人,學習人脈的力量第5章 相信自己……偶爾信一下很好向西洋棋大師、祕密軍事單位、功夫騙子、無法感受恐懼的人士,學習遊走在「自信」與「自以為是」之間的鋼索第6章 工作、工作、工作……或是工作與生活平衡?如何兼顧家庭與事業?聽聽蜘蛛人、和尚、愛因斯坦、職業摔角手與成吉思汗怎麼說結語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謝辭參考目錄

商品規格

書名 /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
作者 / Eric Barker
簡介 /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時代》雜誌專欄作家一鳴驚人之作每週32萬讀者引領期待談工作、談生活、談關係、談情緒一次讀完十年來最暢銷成功勵志書籍探討主題《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出版社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864793921
ISBN10 / 9864793926
EAN / 9789864793921
誠品26碼 / 2681551928005
頁數 / 384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1章 乖乖聽話,你就會成功?
你們班上的模範生,後來過得如何?
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的研究人員凱倫•阿諾德(Karen Arnold),自畢業典禮起追蹤81名高中第一、二名畢業的學生,看看這些高中學霸日後的發展。其中95%後來順利從大學畢業,平均GPA是3.6;到了1994年,60%取得研究所學歷。在高中時表現良好,可以預測大學的表現好,這點不大有爭議。阿諾德追蹤的畢業生,近九成目前從事專業工作,其中四成擔任最高階主管。這群人可靠、努力不懈、適應力強,從各種指標來看,大多數過著美好生活。
然而,這群在高中時拿第一的人,有多少長大後改變了這個世界,推動世界前進,讓世人驚豔?答案似乎很明顯:一個也沒有。
阿諾德談這群人的成功軌跡:「雖然他們大部分都擁有很好的工作,但這些高中生畢業代表們,看來絕大多數並未登上成人世界的頂尖成功舞台。」阿諾德在另一場訪談中提到:「畢業生代表不大會是開創未來願景的人士……他們通常服從體制,不是顛覆體制。」
會不會剛好是阿諾德追蹤的那81個人,恰巧沒有出人頭地?並不是。研究顯示,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良好的那些特質,讓他們在走出教室後,比較不可能擊出全壘打。
究竟這些高中畢業拿第一的人,為什麼很少在真實生活中拿第一?有兩個原因。第一,學校獎勵乖乖聽話、怎麼說就怎麼做的學生。學業成績無法忠實反應出學生的智商(標準測驗較能測出IQ),但可以準確預測學生能否自我管理、認真負責、遵守規定。
阿諾德在訪談中指出:「基本上,我們是在獎勵服從與願意配合體制。」許多畢業生代表坦承,自己並不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但是最努力。有些人指出,知道老師想看到什麼答案,比真正掌握教材更重要。阿諾德大部分的研究對象,被歸為「成績至上組」(careerists),認為自己的任務是考到好成績,學到東西則是其次。
第二個原因是學校獎勵通才。學生對某件事特別感興趣、在某方面特別有長才的話,不見得會得到太多獎勵,但在真實世界中則是相反。阿諾德提到:「高中畢業生代表不論在個人生活,或在專業生活,都極度十項全能,也很成功,但不曾在單一領域投注所有熱情,也因此通常難以達到卓越的程度。」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在校學業表現優越,你很喜歡數學,除非你先確定自己的歷史可以拿A,否則別把時間一直用在算數學。這種培養通才的方法,通常不會造就頂尖的專業知識能力,但我們日後在職涯發展中,通常幾乎都只因為單一技能獲得高度獎勵,其他的不是太重要。
諷刺的是,阿諾德發現,喜愛學習的聰明學生,在高中過得有點辛苦。他們擁有熱情,也願意全心投入,有興趣做到精通,卻感覺學校體制綁手綁腳。相較之下,畢業生代表高度配合體制、遵守規則,科科拿A,獲得技能與深度理解,反而不是他們的第一要務。
學校有清楚的規則,人生沒有。少了可遵循的明確道路之後,好學生無所適從。
尚恩•艾科爾(Shawn Achor)對哈佛學生做的研究顯示,以大學成績預測日後成功的準確度,不會比擲骰子好多少。一項針對七百多位美國富豪的研究指出,富人的平均大學GPA只有2.9。
乖乖遵守規則不會創造成功,只會消滅極端值,最好與最壞的都會消失。沒有極端通常不是件壞事,可以減少風險,但驚天動地的偉大成就通常也就隨之消失。這就像在自己的引擎上,裝了時速90公里以下的限速器,結果就是不大會碰上死亡車禍,但大概也不會打破任何競速紀錄。
好吧,乖乖牌不會攀上世界頂峰,那誰會?
非篩選型領導人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原本一輩子不可能當上英國首相,他不是那種凡事力求「正確」的模範生,居然能夠上台,跌破眾人眼鏡。大家知道邱吉爾很優秀,但他也是極難相處、我行我素不顧後果的偏執狂。
一直喊著「天要塌下來了!」的邱吉爾,是當時唯一把希特勒視為重大威脅的異類,張伯倫則認為希特勒這個人「說話算話」。英國領導高層一廂情願地認為,綏靖主義可以安撫納粹。
邱吉爾的偏執性格,在關鍵時刻未卜先知。他不相信只要把午餐錢交給校園小混混,小混混就會放英國一馬,只有一拳痛扁他們的鼻子,才能夠解決問題。
邱吉爾的愛國狂熱──早期幾乎毀了他政治生涯的東西──正是逐漸陷入二戰的英國所需要的。幸好,英國人民很早就發現這件事。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可以爬到最高位?這個問題太大,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偉大的領導人擁有哪些特質?多年來,學界研究甚至無法決定領導人到底重不重要,有些研究顯示,優秀團隊不論有沒有可以歸功的領導人,都可能成功。其他研究則顯示,有魅力的領導人是決定團隊成敗的最關鍵因素。學界對此一直沒有定見,直到某位研究人員靈機一動。
哈佛商學院教授高塔姆•穆孔達(Gautam Mukunda)認為,研究結果如此不一致,是因為領導人基本上有兩種。第一種循規蹈矩、符合期待,一路沿著體制往上爬,張伯倫就是此一類型的代表,屬於「層層篩選型」(filtered)領導人。第二種領導人則不是一步步從基層做起,他們橫空出世,例如不等人拔擢的創業者、意外接位的美國副總統,以及像林肯總統(Abraham Lincoln)那樣、在世上發生重大事件時竄起的亂世英雄。這類型的領導人,屬於「非篩選型」(unfiltered)領導人。
篩選型候選人在角逐最高位時,已經通過層層關卡,可以放心他們將做出傳統認可的標準決定。他們彼此之間沒什麼不同,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研究顯示領導人造成的差異不大。
非篩選型領導人不一樣,他們沒被體制審查過,無法確認他們會做出「被認可」的決定,其中很多甚至連哪些決定會被認可也不曉得。非篩選型領導人來自不同的背景,會做出令人意外的事,行事通常難以預期,但他們帶來改變,讓事情不同。他們帶來的改變一般屬於負面,因為他們不按規矩來,經常破壞自己領導的組織,但少部分非篩選型領導人可以帶來轉型,讓組織得以擺脫錯誤信念與無謂堅持,帶領大家走向更美好的明天。這類型的領導人,正是學術研究所說的擁有巨大正面影響力的領導人。
穆孔達的博士論文依據自己的理論,分析歷屆美國總統,評估哪些屬於篩選型、哪些屬於非篩選型,以及是否為偉大的領導人。結果十分驚人,穆孔達的理論能以前所未有的99%統計信賴度,預測總統帶來的影響。
篩選型領導人可以守成,非篩選型領導人則忍不住衝撞體制,通常會造成破壞,但他們破壞的東西有時和林肯一樣,奴隸制就此消失。
當我訪問穆孔達時,他提到:「優秀領導人與偉大領導人的差別,不是誰比誰『更好』,他們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人。」當初英國要是發現綏靖主義行不通後說:「給我們更好的張伯倫」,那就糟了。英國不需要更多篩選型領導人,他們需要以前不被體制接受的人。老路已經行不通,還要硬朝著老路走,鐵定就會完蛋。如果要應付像希特勒這樣的威脅,英國需要邱吉爾這頭鬥牛犬。
我請教穆孔達,為什麼非篩選型領導人可以帶來如此龐大的影響力?答案是,他們通常擁有與眾不同的特質,但聽起來不是很正面,比如「聰明絕頂」或「擁有政治頭腦」,反而通常較負面,是你我眼中認為「糟糕」的特質,但由於情況特殊,負面特質就變成正面特質。舉例來說,邱吉爾排外的愛國心原本是毒藥,但情境對了,反而成為萬靈丹。
穆孔達稱這種特質為「增強因子」(intensifiers)。一個人最大的弱點,可能就此成為無往不利的優勢。
1萬個小時與偏執
暢銷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讓心理學家K•安德斯•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的專家研究廣為流行:想要成為一件事的專家,大約需要1萬個小時的努力。一般人聽到這麼大的數字,第一個反應是:天啊!怎麼會有人願意花這麼多時間?
聽到「專家」兩個字,我們立刻就會聯想到正面事物,例如「專注」與「熱情」。然而,願意花這麼多時間與力氣在非必要的事物上,性格中一定帶有偏執成分。畢業生致詞代表把念書當成一份工作,遵守規則,努力拿A。個性偏執的創意人士,則是靠著宗教般的熱忱,夜以繼日地完成自己滿懷熱情的案子。
社會學家丹尼爾•錢布利斯(Daniel Chambliss)標題耐人尋味的〈卓越的平凡面〉(“The Mundanity of Excellence”)研究,檢視頂尖游泳選手極度專注的特質。運動員願意每天千篇一律地進行訓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矢志不移,聽起來已經不只是「專注」,比較像是「偏執」。
各位可能以為,增強因子只和藝術或體育等專長有關,和常人的世界沒什麼關聯。然而,想一想全球最富有的人士,他們之中有那種全然循規蹈矩、沒有和大家很不同的負面特質的人嗎?沒有。
《富比世》四百大(Forbes 400)富豪榜中,有58人不願念大學或在中途輟學。這58個人──接近總人數的15%,平均個人淨值為48億美元,比400人平均淨值(18億)高出167%。相較於四百大富豪中念過常春藤盟校的人,他們的平均身家數字,更是高達兩倍以上。
在今天這個時代,人們敬重野心勃勃的矽谷創業者,把他們當成景仰的對象,但下列敘述是否符合矽谷創業者給人的刻板印象?精力充沛、不大需要睡眠、願意冒險、無法忍受笨蛋、自信、魅力十足、驕傲到有點自大的程度、野心無窮、充滿動機、停不下來?
是的,前述特質就是在講他們,但這些特質也與臨床疾病「輕躁症」(hypomania)有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精神醫學助理教授約翰•加特納(John Gartner)的研究顯示,這樣的相關絕非偶然。「完全躁症」(full-blown mania)使人無法在一般社會上生存,輕躁症則使人不屈不撓、勇往直前,但不至於脫離現實(就算只是些微沒脫離)。
增強因子有一好沒兩好,無法只取好的,不要壞的。〈挑戰傳統的經濟價值:不良行為、學校教育與勞動市場〉(“The Economic Value of Breaking Bad: Misbehavior, Schooling, and the Labor Market”)論文作者指出,減少男孩的侵略性與不良行為之後,成績的確出現改善,但終身收入也隨之減少。不守規矩的男孩日後工作更多小時、更具生產力,收入比乖乖牌高出3%。
人生最大的悲劇有時也會帶來最有力的增強因子。請問,下列這幾個人有什麼共通之處?
• 林肯
• 甘地
• 米開朗基羅
• 馬克•吐溫
答案是:這四個人全部都在16歲前失去父親或母親。像這樣單親、甚至是孤兒出身的偉人──或至少是影響力極大的人士,名單很長很長,其中整整有15位英國首相。
對許多人來說,年幼失親的確是人生的重大打擊,但丹•科伊爾(Dan Coyle)在《天才密碼》(The Talent Code)一書中也提到,研究理論認為成為孤兒的悲劇,會讓孩子感受到這個世界並不安全,自己需要奮鬥不懈才能生存。獨特的性格與人生遭遇,讓某些失親兒奮發向上,個人悲劇因此成為開創事業的動力。
所以說,環境對了,「負面」特質會有很大的好處,你的「糟糕」特質可能是增強因子。然而,要怎麼做,才能把那些特質轉換成超能力?

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