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兩位作者科特和科恩在前言中明白指出,良好的分析結果很少能撼動人心,它會改變想法,但無法引爆變革的行動。激勵不是一個思考性的字眼,它是感覺性的字眼。改變行為主要是藉由幫助人們認清事實來影響他們的感受,想法與觀感都具有關鍵性,成功的組織也少不了這兩項特質。本書由實地訪查的不同案例,歸納出成功的模式: *目睹--有心人在改革過程中發現問題,其他同事大多行事隨便,沒人想提出合理策略,許多人在策略達成前就氣餒了。有心人就會營造出戲劇性、引人入勝並具有急迫性的情境,促使其他人看見問題或找出答案。 *感受--目睹喚醒了有助改革的感覺,或是減少阻礙改革的感受。危機感、樂觀或信心會強化;憤怒、自滿、嘲諷或恐懼則會減低。 *改變--新感受改變或強化了新行為,有時這些行為是完全不同以往的。人們的舉止不再自滿,他們更努力來實現美好願景。即使改革之路遙遙,一日未成,決不終止。 作者:科特(John P. Kotter) 是哈佛商學院松下幸之助領導學獎助教授,也是麻省劍橋科特學院創辦人兼校長。他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一九七二年成為哈佛商學院教授。一九八0年,年僅三十三歲就升任正教授,並取得終身職。 他的著作豐富且具影響力,包括《總經理》(The General Manager, 1982)、《權力與影響力》(Power and Influence: Beyond Formal Authority, 1985)、 《領導人的條件》(The Leadership Factor, 1987),《變革的力量:領導與管理的區別》(A Force for Change: How Leadership Differs from Management, 1990)、《企業文化與表現》(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1992)、《新法則:如何在後企業時代的今天成功》(The New Rules: How to Succeed in Today’s Post-Corporate World, 1995)、《領導人的變革法則》(Leading Change, 1998)。 科特教授擁有多項榮譽,包括埃索獎(Exxon Award)、強斯克獎(Johnson, Smith & Knisely Award)以及麥肯錫獎(Mckinsey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