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個人心理學: 諮商基本技巧 | 誠品線上

超個人心理學: 諮商基本技巧

作者 張寶蕊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超個人心理學: 諮商基本技巧:本書是基於作者25年的教學,及30年心理諮商經驗而寫成的。內容對超個人心理學做了簡單的介紹,並延伸到心理諮商如何從超個人心理的角度來進行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基於作者25年的教學,及 30 年心理諮商經驗而寫成的。內容對超個人心理學做了簡單的介紹,並延伸到心理諮商如何從超個人心理的角度來進行,做了一個闡述。藉著幾個案例過程的呈現,希望能夠讓讀者看到,來訪者療癒的發生,其實來自於諮商師的自然、不干預以及尊重案主內在主導性及主動陪伴,才是關鍵。 另外,作者還強調諮商師的能力,不是來自於完整與完美的人格,以及有問題時能及時搞定的超人能力,而是對生命道路上的同行者,展現出面對困境時不氣餒,不妥協,且相互支持穿越的勇氣與開放的生命力與活力。諮商師本身的自我成長與發展,才是重中之重。 在本書中,諮商師的基本技能-專注、聆聽、同理心、具體化、探索、澄清,以及尊重、真誠、真實和行動的每一步驟,透過多個案例,諮商師與來訪者的每個對話層次都很清楚的解釋與介紹。諮商發展的每個階段,作者也都很詳細的做了說明。如此的細緻,可以協助新進諮商師很快掌握到諮客關係的脈絡,進而促動解決問題能力的產生。 最難能可貴的是,基於多年實踐經驗,作者毫不吝嗇的將諮商室的設置、紙巾的使用,甚至连喝不喝水都做了交代,可見作者對新進諮商師的關愛與開放。更重要的是,本書在每個篇章後面,都有作者精心製作的習題,讓大家練習。如此,可以一邊閱讀本書,一邊完成練習,當書本的最後一頁被合上時,讀者也能「功力」大增,成為不僅是有技術而且有主動性的思想者。這是作者的願望。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張寶蕊生於臺灣,在1978年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往美國深造。先後在美國紐約Fordham 大學拿到靈修輔導學碩士,賓州Edinboro 大學完成青少年心理輔導學碩士,並在加州的Transpersonal 研究院得到超個人心理學博士。在此三所大學都是以最高榮譽畢業。期間在美國數個研究所兼職,加州五行中醫學院並授予榮譽教授。於2000年到中國大陸開展諮商師培育工作,至今近20年。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力。四年前,受美國Sofia大學超個人心理學系聘請,為大陸區的系主任,並開展該區的遠程教育課程至今。鑒於成人的改變極為困難,思及根源與幼時有關,張寶蕊開展了用「心理輔導」的方式陪伴幼兒來代替幼兒園。到目前為止已經開辦了3家全人教育輔導中心,並在中國大陸受到廣泛的重視。她認為「孩子帶動家長學習」才是正道。需要學習的是家長而非孩子。現在,家長的教育與成長是她極力推廣的目標。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 「道」的原則在心理諮商的運用 第二章 超個人心理學簡介 第三章 超個人心理諮商師的要件 第四章 語言的種類 第五章 心理諮商的階段與過程 第六章 專注與聆聽 第七章 感受,在諮商中的運用 第八章 同理心/共情 第九章 具體、探索與澄清 第十章 挑 戰 第十一章 尊 重 第十二章 真 誠 第十三章 真 實 第十四章 經驗分享 第十五章 家庭作業、結案、轉介 第十六章 諮商室的設置及其他注意事項 第十七章 一些重要觀念及問題的澄清

商品規格

書名 / 超個人心理學: 諮商基本技巧
作者 / 張寶蕊
簡介 / 超個人心理學: 諮商基本技巧:本書是基於作者25年的教學,及30年心理諮商經驗而寫成的。內容對超個人心理學做了簡單的介紹,並延伸到心理諮商如何從超個人心理的角度來進行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9577633088
ISBN10 / 9577633080
EAN / 9789577633088
誠品26碼 / 2681744962007
頁數 / 244
開數 / 20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級別 / N:無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本書是基於作者25年的教學,及 30 年心理諮商經驗而寫成的。內容對超個人心理學做了簡單的介紹,並延伸到心理諮商如何從超個人心理的角度來進行,做了一個闡述。藉著幾個案例過程的呈現,希望能夠讓讀者看到,來訪者療癒的發生,其實來自於諮商師的自然、不干預以及尊重案主內在主導性及主動陪伴,才是關鍵。

試閱文字

自序 : 自 序
能完成這本書,也是對我30年諮商工作的交代。諮商師的培育,至今做了20年。除此之外,無論是醫生與病人互動,幼兒及老人的陪伴,以及青少年的心靈教育上我都投入了相當長的歲月。我發現無論是心理從業者,或普通老百姓都得面對人的關係。說實在,人與人之間除了「關係」外,真的就沒有別的了。老子的「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用關係來解釋是再恰當不過。當然,哲學家們對我這個言詞可能要大加討伐了。但對我這在全人心理領域摸爬打滾多年的老將,深深認為懂得人和人間的互動脈絡是多麼的重要呀!
從語言的種類,關係建立的階段,語言表述的層次,能量傳播的觀察,以及一體關係的量子糾纏,到生活中用白老鼠的態度將所學所思所感受的,我都認真的投入試驗、反省、調整、改變及總結突破。一路走來,收益最大的是自己。從臺灣到美國、從歐洲到大陸,從青少年、成人、老人,到幼兒;從獨身、伴侶、同志到跨性,從身體、心理,到精神;從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心理,到超個人;從三維度到多維度,我驚豔人生的豐富與多彩,多元與複雜,也感嘆若沒有淌生命這趟渾水,容許身上沾染塵泥,我是沒有辦法體會到穿越的自由,人生的璀璨。一路走來,我非常感謝能夠與案主同行。為了更深度的了解他們的觀點,體會他們的感受,我往往冒險而不設防的將自己沉浸在他們的情緒與思想中,同情他們的遭遇,與他們一同的感嘆,甚至用他們的負向能量來挑戰回應。如此,我才能對諮商工作有著豐富的體驗。非常感謝案主們,他們是我的老師。
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透過每次課程親身的展示及大家的提問,讓我明白要成為一位有效能的諮商師,必須放下面子,面對自己的自卑及弱點,並在生活中投入自我挑戰與突破。所以,我也感謝學生們開啟我的內心世界,讓我意識到持續成長與發展的重要。當然,生活中我所相遇的親朋好友,特別是讓我產生情緒反應的,都是自我發現與了解的貴人。
關係中所發生的林林總總,本身沒有問題,而是在其中的人對它們的反應,才是問題。有問題,諮商師的功能才能派得上用場。只是,我認為諮商師若沒有技能而去執業,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會產生傷人也傷己的後果。諮商師要謹記!
希望這本小書能夠給新進諮商師們帶來幫助,甚至對專業諮商師也有一些參考價值,我的心願就達到了。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推薦序一
在新作即將付梓之際,寶蕊老師囑我為她的新作寫序。我在略作猶豫之後,到底還是擋不住「先睹為快」的誘惑,於是滿口應承下來。及至看完了書稿,受到書中內容的啟發和作者「與你同在」(to be with you)的敍述風格影響,倒也真是覺得有些想法要同作者和讀者交流了。
在我看來,這是一本介紹主要基於超個人心理學理念的心理諮商理論與實務,以及探討其中一些核心問題的著作。超個人心理學是從人本主義心理學內部發展起來的一個心理學派別。具體來說,它誕生於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格羅夫(Grof)、蘇特曲(Suitch)等1969年於舊金山發起的超個人運動。這裡的「超個人」即「trans-personal」中的「trans」,是「超越」的意思,超越什麼呢?從心理學派別來說,是要超越傳統心理學,包括精神分析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從心理學研究物件來說,是要超越以往心理學所研究的人的生理、行為、心理,包括智力、情緒,無意識等側面,將心理學研究擴展到精神層面(心靈、信仰、理想、價值觀、道德、自由意志、創造、靈感、神聖、高原體驗等),注重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的統一,或精、氣、神的統一;從研究取向來說,是要超越個人取向、自我中心,進入到關心他人、關心群體、關心社會、關心世界的大愛層次。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層次論是人所共知的,他認為人的需要有五個層次或七個層次。實際上這些層次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都是從個人取向的角度來展開的。應該注意的是,馬斯洛晚年還曾在此基礎上提出過一個更高層次需要—超越需要,這是一類超越個人的,甚至是超越人類的需要。由此可見,超個人心理學確實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進一步擴展和延伸,是一種更具整合性的心理學思潮。
建立在超個人心理學基礎上的心理諮商也就是一種視野更寬闊、更有包容性諮商理論和方法。從本書中你將可以了解到:
超個人心理諮商的目標是幫助人們實現身、心、靈或精、氣、神的平衡,走出低層次的自我中心,走出「小我」去關懷他人、關心團體、關心社會、關心世界。
發展來訪者的超個人經驗,因為有超個人經驗的人比一般人更平安、喜悅、有彈性、自尊,更加健康。
它是包容的,只要有利於人的身、心、靈的健康,超個人心理諮商不拒絕源自任何派別的理念、方法、技術的運用。
它是跨地域、跨文化的,力圖打破東西方文化的藩籬,從文化地域的差異中尋求共識;主張向東方求智慧,吸收靜坐、內觀、冥想等方法,採用「無為無不為」的順道而行的道家態度。
更加信任來訪者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成長的價值導向,注重諮商中「當下」的、「自然」發生的過程,用「寧靜」、「靜觀」、「陪伴」的方式幫助來訪者洞察自己。
反對用各種消極標籤標定「病人」,秉持一種用希望、樂觀引領人的生活、幫助人不斷突破困境的積極心理學取向。
強調心理治療不僅是幫助案主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促成諮商師和來訪者雙方自我完善、發展自我控制、發揮自我潛能、增強社會責任擔當和人文關懷、追求生命意義和價值、培養生活情趣、享受成長快樂的化蛹成蝶的過程。
如果用否定的語句來陳述的話,則可以說,超個人心理諮商不是僵化的、執著的、囿於成見的、拘泥於某種硬性框架和絕對標準的、作繭自縛的清規和教條,而是幫助人們提升生活品質的生活指導的理念和活動。
你沒有必要認可自己所做的諮商工作一定是超個人心理學取向的,或是其他什麼取向的心理諮商,因為那樣做或許是另一種形式的「執著」;但是由於人本主義心理治療理論的廣泛影響,發端於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超個人心理諮商所特別強調的那些理念,實際上對於大多數心理諮商取向來說並不是排他性的,而是具有共通性的。
中國心理諮商、心理治療工作起步於90年代,經過30多年的不懈探索,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時至今日,學校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走上正規化的軌道,納入各級學校的常態化的工作體系之中。由於心理諮商和治療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不能依靠單純的說理和獎勵、懲戒就能見效,如何提高其科學性、專業化水準,就成為確保心理助人活動實效性的關鍵,而諮商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局限又是制約心理諮商活動成效的瓶頸。在這一情勢下,寶蕊老師本書的問世必將為廣大諮商工作者增強專業勝任力、實現自我突破和自我成長提供新的視角和經驗。
本書有別於標準教科書按章、節、點依次展開的敍述方式,另創一格,在對超個人心理治療作了簡單介紹後,以問題為中心,對心理諮商有效性的核心要素,結合諮商的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閱讀本書時,你能感到作者是在同你作平等的對話交流,不經意間你會自發地產生一種參加到討論中去的內心衝動。
本書內容上特點,簡而言之,一是對超個人心理治療的本質有簡明而確當的概括;二是對心理諮商中若干核心問題提出了獨特見解;三是結合諮商案例,對超個人心理諮商的要點, 及影響心理諮商有效性的諸多要素有恰當的展示和深入的分析。
關於第一點,從上文轉述的作者對超個人心理諮商本質的概述中可窺見一斑。
關於第二點,作者對心理諮商中涉及到的許多核心問題做了認真的思考並提出了個人的洞見。例如「以人為中心」的態度和「以自我為中心」的任性;諮商師的「鏡子」隱喻,諮商師自我突破、自我成長的作用;感受與情緒在心理諮商中的獨特作用;諮商師在諮商中的價值中立和價值引導;需要不需要對來訪者作診斷和貼標籤;「沒有做什麼,也做不了什麼」的陪伴式諮商的積極作用等等。作者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分析極有啟示作用,極有認識價值。在這裡,我僅僅提及其中一點,即作者對情緒、感受在人的生活及心理諮商中獨特作用的精到的認識。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文化多要求其社會成員理性、冷靜、堅強,如此方能被社會所接納。人們羞於表達自己的憤怒、怨恨、生氣、哀傷、難過、緊張,人們傾向於逃避它、壓抑它,這些被壓抑的情緒轉入到暗無天日的「地窖銀行」(無意識)中,暗中不斷發酵、糾結,影響著人的健康。作者認為,情緒是聯結人際關係的橋梁,人們的想法、行為、經驗雖各不相同,但人們的情緒表現、喜怒哀樂卻是相似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語言理解上有困難,而在情緒上互相理解是不困難的。可見人的情緒和感受,相對於人的語言、理性,有其獨特的作用和優勢。
在心理諮商中,來訪者如果只是急於解決問題,而不想承認、不去表達他的情緒,往往是他不想面對自己情緒感受的表現;諮商者如果想繞過來訪者的情緒,不去沿著來訪者情緒的脈絡來了解問題的根源,想要徑直地幫助對方解決問題也是不可能的。反過來,太快地、以一種威脅的形式去觸碰案主的感受也是有害無益的。這樣說來,在心理諮商過程中,情緒並不是人的認識、理性的副產品和伴生物,幫助來訪者處理他的情緒本身有著特殊的意義。當然,這絲毫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對案主的行為、認識和經驗等其他方面了解的重要性。在這一意義上寶蕊老師談到的「理性無法了解真相,情緒才是真相的根本」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本書內容的第三個特點是作者為心理諮商中促進發展的諸多核心條件,如專注與聆聽、同理心與共情、尊重與真誠、真實與具體、探索和澄清、分享等,提供了大量典型的案例,對之作了深入的剖析,並附有精選的練習。讀者在對這些事例的揣摩中,可以準確地了解到這些心理諮商的有效因素和方法的真義。這是本書的另一個有價值的部分。例如在論述「同理心」時,不但精細地分析了同理心與同情、共情、共感的區分和聯繫,而且提供了不同層次的同理心表達的實例。作者談到自己寫作心態說:「面對新進或經驗不太豐富的諮商師們,就想要傾囊所有。」這一句話,道盡了作者的一片苦心。當然同樣重要的是,作者還說到:「專業不僅僅是來自書本,來自老師,來自其他人的經驗;最為重要的,是自己的獨立思考。」也就是說,只有在理論知識的指引下,透過練習和諮商實踐;在實踐之後認真反思,才能真正把握這些態度、方法的要點及其運用的適宜條件。僅就這一點,也可以將專業助人活動與聲稱能向人們提供某種解決心理問題的速成祕方的「心靈雞湯」區別看來。心理諮商師手上並沒有什麼一喝就見效的「祕方」,心理諮商是一種智慧的運用,是一種複雜的專業形式,無論是來訪者自己達成心理健康的目標,還是諮商師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改善健康、提升生活品質,都要靠自己的實踐和反思,靠自己的努力和修持。
作序者,即新作的第一個學習者,利用作者賦予他的第一個發言人地位,說了一通或有點重要或無關宏旨的話,見之於文字,是為序。

劉華山
華中師範大學前心理學院院長

試閱文字

內文 : 「道」的原則在心理諮商的運用
個案一
有一天早上大約十點鐘,案主曉萬走進了諮商室。之前,我有一個很平靜與詳和的早晨。開門讓他進來的時候,一切正常沒什麼異樣。然而,當諮商室的門關上後他坐下,我自己也坐定了的時候,我感覺到一股強烈的怒氣從我腹部生起似乎是針對他的。是怎麼回事?我很驚訝,立刻檢視自己是否對曉萬討厭或什麼的。沒有呀!從認識他以來,他向來笑容可掬,和藹可親。為什麼我會對他生氣呢?他和我沒有什麼牽連呀!這個現象的產生讓我困惑。因此,我決定對曉萬直接地分享這種感受,看看他對我這怒氣有何想法或是反應。我用充滿生氣的語調對他說:「我現在覺得對你很生氣」。我期待他會有一般正常的反應,譬如收起笑容想了解原因;或者,對我不高興,因為我莫名其妙;或者覺得委屈,或是害怕,因為我無緣無故地對他生氣。奇妙的是,他並沒有這些反應,笑容依舊掛滿臉,兩眼看著我,好像沒有聽到我說什麼。因此,我更生氣的對他說:「我真的很生氣呢!你怎麼會無動於衷呢?」他很從容但無奈的對我說:「我早就習慣了。生氣有什麼用?生氣有什麼用?」在他說第二個「生氣有什麼用」的時候,眼淚嘩啦嘩啦的流了下來,而且聲音提高了許多。一下子我內心的怒氣像扎破了的汽球一樣消失了,整個人也鬆馳了下來。在那瞬間,我明白了這怒氣其實是他的,只是他從來就拒絕它,沒有接受它,因為「生氣沒有用」呀!他一直哭,哭了很久。然後抬起頭來對我說:「好久好久沒有哭了,現在覺得舒服多了。」他開始敘述生活的現況,展開了整個的諮商過程。
他述說者與愛人的惡劣關係,兩人總是吵架。但時間久了,他覺得沒有用,就保持沉默。他以為這樣就能改善彼此關係,沒有想到的是,他愛人的火氣更大。曉萬對怒氣的壓抑非但對家庭關係沒有改善,反而更糟糕。為什麼會如此呢?根據能量學的原理,情緒是一種隱藏不了的能量。曉萬的生氣在壓抑中並未消失,反而在他的家庭中「洩」了出來,感染了他的愛人及孩子。除了他的愛人更生氣之外,孩子的行為也有多動與任性的表現。
超個人心理諮商的「道」
近幾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Vaughan, 1995, Schwartz, 1975)發現,要能更有效地幫助案主,諮商師已不能再被視為是「專家」或是「指導者」,而是要遵循案主的「道」,來用心地陪伴他,聆聽他。以下是卡爾.羅傑斯(Carl R. Rogers)與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對道在心理諮商的看法與運用:

當今的心理諮商大師羅傑斯在《會心團體》(Encounter Groups)中提到,在團體聚會前他不做任何計畫。如果要做的話,就僅寫個進行的綱要,但是,有沒有按照這個計畫進行,卻不是他的決定,而是團體的。他又提到,任何「自然」發生的狀況,才是團體所需要的,任何「技術」或是「活動」,無論是角色扮演、肢體的碰觸、心理劇或是其他,都可以在團體中運用,重要的是它們是在「當下」的「自然」發生。(Rogers,1970)

羅傑斯反對權威、專家們的自以為是,所以他提出了「非指導」式「以人為中心」的諮商方法。他主張諮商師必須要「真實」、「真誠」(Genuine, Congruence),要表裡一致,並且要對案主表達出無條件的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這都再再的顯示出他信任諮商中的「自然」,會帶動整個過程及結果。這才是真正的尊重—尊重「當下」的存在,尊重大宇宙的動作力,尊重案主在諮商過程中的自發性(Rogers, 1980)。他主張每一個人的內在都有一種成長的價值導向(Valuing Process),會帶動其內在的潛能,突破困境而達到不斷地超越與提升。條件是,信任、聆聽與同理心(Empathy)。
羅傑斯在巴西帶領七、八百人的成長團體,就「什麼事也沒做」,只是讓大家的內在直覺來運作,他只是靜觀其變。在他的著作《存在之道》(A Way of Being)一書中寫到,老子思想對他的影響: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道德經16章)

宇宙的道,是虛無和寧靜的,我們人類必須在宇宙內致虛於極點,守靜於篤實,方能在萬物並作的情形下,觀出它們往復的道理(林安格,2000)。這位以人為中心的治療大師,就是用這種「寧靜」與「靜觀」的態度來幫助他的求助者,而成為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心理學家之一,也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一位和平工作者。他曾在1978年時幫助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於大衛營內用這種方法協調以色列及埃及(李紹崑,2000)。
另一位心理學家是中國心理學界所熟知的馬斯洛,他主張的是「反權威與反控制」。他不僅在生態學、人種學上的研究主張要減少干涉與控制,且在人的尊嚴上亦表示要信任個人感受,去追求更大的成長與自我實現。這就是說,人們要重視的是「自然自在」,是「自動自發」,而不是事先預測,更不是外在掌控(Maslow, 1971)。這些都是馬斯洛晚年的改變,由於他對「道」的體悟,突破了西方心理學的局限,而向東方的智慧開展了探索之路。
個案二
楠楠,有一天走進了諮商室。當他坐定之後,我開始用所謂的談話療法「技術」與他交談。他描述他的身體很差,每個星期至少感冒一次。照往常一樣,我問他身體為什麼這麼差,為什麼會常常感冒。他說他從小身體就很差……,他進入了冗長的敘述。我開始覺得有些無奈,這種有問有答的情況,似乎沒有辦法進入問題的核心。在此同時,我注意到他的兩個大姆指打起圈來,雙手放在生殖器附近的位置,其他手指很是僵硬,我問他有沒有注意到他的手指狀況。他回答說:「沒有呀!」(明明是如此明顯,他卻否定了。正常的情況,一般人會說,我沒有注意到呀!)有意思的是,在我的提醒之下,他的手指依然僵硬,但是兩個大姆指繞圈的情形被刻意地放緩了。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重要記號,所以我要他閉上眼睛,誇張他僵硬的手指,並且刻意的轉動姆指。之後,他的姆指越轉越快,頭及身體開始向後仰,且開始喘氣。他的氣越喘越急,不斷咳嗽,還想嘔吐。我問他當下幾歲,他說是初中一年級,然後又告訴我他的身體很差,他的問題不是自卑。奇怪,我沒有提到他自卑呀,但是他卻主動地否認了自卑,這又是一個提示。同時,我注意到「身體很差」這個主題再次的出現。因此,順著他說「你的身體很差」,他又開始喘氣,且喘不過來,他張開嘴大口大口的吸氣。我仍然「亦步亦趨」地陪伴著他,不著急也不驚慌,只是靜靜地觀看這些變化。
在Brihad-Granyaka Upanisha這本書中有過這麼一段敘述:

祂富於一切之內,雖然並非一切,
一切都不知道祂。
一切都是它的身體,祂從內部掌控著一切─
祂是你的靈魂,內在的統治者,神祗。

我就任由楠楠內在來帶領,專注地聆聽,聆聽楠楠內在的訊號及呈現於外的表現;也聆聽我內在心靈與楠楠心靈的互動與呼應。我直覺的問他:「你的身體怎麼會這麼差?」他不回答,只是皺眉頭,撇著嘴巴,這是另一個記號,此時整個過程已進行了一個小時。我覺得是暫停的時候了,所以要他深呼吸後睜開眼睛回到了現場,我們恢復了口語交談。
他又說:「我的身體很差,我覺得比不上別人」。我聽著,並沒有追著他說身體為什麼差,因為我明白如果我陪伴得好,當他覺得安全時,他會自己說的。果然,在接下來的談話中,由於我的開放與包容,他說出了手淫的問題。追溯至初一,如此才把身體搞得很差。他內心有很深的自卑與內疚。難怪他的手指僵硬並放在生殖器的部位而不自覺。表述完之後,他深深地吐了一口氣,身體放鬆了許多,而我也相對地放鬆了,一切都是這麼的自然。他後來告訴我,那次的治療揭開了他多年來不敢面對的心結,治癒了他的手淫習慣,且身體越來越好。
心理諮商在寧靜的心靈互動中,在沉思默觀(meditation)的意識狀態中發生,諮商師與當事人之間沒有很多的話語,有的只是接納與容許,聆聽與陪伴,就像溪水那樣的流過,自然與穩定。我聆聽觀看案主的所言、所行,並順勢的回應,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經驗。我實在是沒有做什麼。其實,也做不了什麼。
結 論
李約瑟(J. Needham)在他的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科學出版社,2003)中強調道家經驗主義的看法。他說,道是一種直接的洞見(Insight),這種觀點連西方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也有同樣強調,他認為「洞見」是極其重要的。只是一般治療師太強調分析的「權威」,而忽略了直觀的洞見之上。洞見,不是靠思維可以得到的,因為它超越了頭腦的層面,必須通過直覺與靜觀的結合而得到的,它是一種「體悟」或領悟。
在心理諮商的「道」中,這種萬物自化的包容與信任,靜觀自得的沉穩與深奧,為心理諮商師的專業道路開闢了一條極為寬廣、接納與整合的方向。有一些心理學家開始用心靈悸動所產生的肢體運作而創立了自發表達(Focusing);因聆聽心靈的呼聲而創立了心靈日記法(Journaling);也有因著手指對黏土、水彩的反映,而創了表達藝術療法;也有因著內心當時的感受,展現事件的過程而創立了過程心理療法(Process-oriented Psychotherapy),其他建立在這種原理的諮商法亦是林林種種。我本人,則因著案主當時的敘述、肢體表現,所傳達出來的能量、訊息,以及其在我內心所產生的悸動、直覺與洞察,而創立了「直觀療法」,使我在諮商過程中更自在、更輕鬆也更有效。
這些被主流稱為「另類療法」(Alternative Therapies)給世界的心理學界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與展望。它比現代物理學與數學探索著突破以機械論為主導的傳統物理學與數學,或是現代的哲學嘗試破除傳統的西方或東方哲學的局限,向東方神祕主義靠攏的實踐,更有彈性、更開放、更寬容,也更體現了「心理學」與「心理諮商」整合成長的本質,它們現在暫時還未被主流所完全接受,但我相信時間很快就會到來。因為這是「順應自然」、「時勢所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