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幼的故事: 用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太陽 | 誠品線上

博幼的故事: 用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太陽

作者 博幼基金會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博幼的故事: 用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太陽:博幼20歲了,20年來,博幼從1個點開始,發展成17個課輔中心,服務區域遍布全臺35個鄉鎮、180所合作中小學。每天有超過3000位孩子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博幼20歲了,20年來,博幼從1個點開始,發展成17個課輔中心,服務區域遍布全臺35個鄉鎮、180所合作中小學。 每天有超過3000位孩子,在各地接受博幼的課輔、社工服務。 博幼不只關心課業,更關心他們的人生。一個孩子從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甚至完成研究所、出社會後,博幼仍然持續關心這些孩子直到他們穩定就業、步入家庭,確保脫貧服務目標真正成真。 根據2021年調查,有90%從博幼畢業已就業的大孩子,擁有一年以上的全職工作且薪資高於法定基本工資。而25歲以上的畢業生,平均薪資達到3萬4千元,這些孩子一人的收入已相當於他們原生家庭全家收入的總合。 不僅如此,博幼畢業生的薪資成長幅度,也高於全國同年齡層的青年勞工。 這本書分享了博幼的脫貧服務細節,更有孩子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期望透過本書,讓更多人了解博幼,進而加入博幼的行列,使這些翻轉人生的故事持續一棒接一棒,邁向下一個20年。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博幼基金會博幼基金會博幼基金會於2002年成立,秉持「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貧困」的理念,藉由全方位的社工及教育服務,培育偏鄉社區素人師資、開發學習教材厚植基石,運用社會資源使孩子維持健康、拓展視野,更持續與社會各界跨域合作。希望弭平先天的不平等,讓偏鄉孩子有充足的學習資源與機會,提升孩子未來競爭力,長大後靠自己的力量,有能力去選擇職業及生活模式,達成「讓知識帶希望回家」的願景。期許所有的孩子,在不久的將來能真正「自立脫貧」,擁有充滿希望的家園,不再落入貧窮循環。捐款郵政劃撥帳號:22482053戶名:博幼基金會粉專:博幼基金會李家同李家同 民國28年生,臺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電機博士。歷任靜宜大學校長、暨南大學校長。97年退休後,擔任清華大學、暨南國際大學、靜宜大學的榮譽教授,以及總統府無給職資政。 研究領域為符號邏輯、演算法設計分析、生物計算、生物資訊等。曾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包括國科會連續五屆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工科部學術獎,也是美國電機電子學會榮譽會員。 李教授信仰天主教,在大學求學期間,就常去臺北監獄與新店軍人監獄當義工,目前仍為新竹德蘭中心的義工,教孩子數學與英文。由於長期關懷弱勢團體,文章帶有人道主義色彩,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著有《讓高牆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鐘聲又再響起》、《一切從基本做起》、《李伯伯最愛的40本書》、《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教改休兵,不要鬧了!》、《李家同為台灣加油打氣》、《李家同老師專門替中學生寫的電腦入門》、《李家同談精密工業: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回首•揮手─李家同》、《李家同閱讀筆記:聊電影聊小說聊好書》等暢銷書籍。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 第一章我國教育上的城鄉差距 第二章教育差距的成因 第三章教育上城鄉差距的後果 第四章博幼基金會的歷史和現況 第五章因材施教的全域教育 第六章因材施考 第七章注重數學的基礎 第八章注重英文的基礎 第九章友善的數學教法 第十章利用數據來改善教學方法 第十一章品質管制 第十二章經典名著與電影 第十三章國內外大事 第十四章國際觀 第十五章普通常識 第十六章數學教材網站 第十七章英文教材網站 第十八章博幼學生參加會考的成績 第十九章博幼外展的歷史 第二十章外展合作資深機構簡介 第二十一章博幼社工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十二章在地課輔老師培訓 第二十三章一位外展老師的課輔經驗 第二十四章博幼為孩子開拓視野的措施 第二十五章博幼如何讓偏鄉孩子在有選擇的情形下作出選擇 第二十六章博幼對畢業生的追蹤和輔導 第二十七章一位博幼畢業生的故事 第二十八章另一位博幼畢業生的故事 第二十九章最美的風景:兩位來自竹東畢業生的投稿 第三十章相遇在未來:博幼11位畢業生的故事 第三十一章一位博幼督導如何克服困難 第三十二章博幼的教育與孩子的品格 第三十三章博幼對同仁的再教育 第三十四章博幼的特色

商品規格

書名 / 博幼的故事: 用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太陽
作者 / 博幼基金會
簡介 / 博幼的故事: 用教育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太陽:博幼20歲了,20年來,博幼從1個點開始,發展成17個課輔中心,服務區域遍布全臺35個鄉鎮、180所合作中小學。每天有超過3000位孩子
出版社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 9786263177512
ISBN10 / 6263177519
EAN / 9786263177512
誠品26碼 / 2682163700003
頁數 / 248
開數 / 25K
注音版 /
裝訂 / P:平裝
語言 / 1:中文 繁體
尺寸 / 21X15X1.3CM
級別 / N:無

試閱文字

推薦序 : 用教育改變未來

英國BBC有部紀錄片《56UP》,導演麥可‧艾普特挑選了14個不同階層的7歲孩子,從1964年起,每7年拍攝一次他們的生活,直到他們56歲,長達49年的影像紀錄,最後卻告訴我們,社會階級會複製且不易跨越。
在這部影片裡,我們看到許多窮人孩子潛移默化地走上了與父母相似的人生,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缺少機會或天生愚鈍,而是沒有人引導他們正確的人生方向。當一般孩子從小就為讀名校而準備時,貧困的孩子卻可能只想吃飽穿暖,有些甚至還得面對家暴、校園霸凌,又如何能知道未來是什麼?幸好,在臺灣有博幼用教育翻轉了孩子的未來。
2002年,李家同榮譽董事長看到了城鄉差距的教育鴻溝,對偏鄉孩子未來發展的巨大影響,於是說服了善心人士進行捐助,在埔里成立了博幼基金會,為弱勢的孩子們種下了改變人生的種子。
本書中,博幼的夥伴們細心了解孩子的學習需求、家庭狀況,針對孩子的學習程度和心理機制進行課程教學與輔導,更加強英文與數學的學習,以及人文、科學及國際觀等各類基本素養的培育。同時,將這套適合弱勢學童的服務、制度、教法及教材等學習資源,整合英數教學、社會工作和學習輔導三大領域,發展為適合合作單位執行的課輔模式,提供有意從事偏鄉或是弱勢學童教育的團體調整運用,並且免費將所發展的55個教學網站與全臺民眾共享,共同為孩子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在博幼,老師會陪伴在身邊,默默放手,學生跌倒了幾次,犯錯了幾次,讓我得知,不要害怕做錯,做錯了沒關係,要儘量找老師詢問,老師會跟學生一起面對,討論怎麼樣處理最好,每個人都在找自己的學習方式⋯⋯」—博幼畢業生回憶。
「⋯⋯透過課輔系統,不僅學科的學習基礎扎穩,更導入陪伴與關懷的支持系統,讓孩子重拾對學習或是自我的信心,去裝備自己面對未來的能力,我想這就是課輔的價值。」—外展老師課輔分享。
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幫助每位不同特質的孩子都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有能力面對多變的未來。博幼的夥伴們總在看到孩子的困境後,設法解決問題,從聘請專業教師培訓當地課輔媽媽、推動大學參訪及職場體驗開啟視野、畢業生追蹤輔導等種種作為,不難看出博幼夥伴的用心,而即使遭遇挫折仍互相鼓勵、勇往直前的態度,更令人感動。
孩子的人生十字路口,需要你我的一臂之力。感謝各界對博幼「教育脫貧」理念的支持與捐助,感謝每位博幼人的努力與付出,期待透過本書的分享,能讓更多人關注弱勢學童,與我們一起用教育幫助更多的孩子脫離貧窮、翻轉人生。
博幼基金會董事長 唐傳義

試閱文字

內文 : 第四章 博幼基金會的歷史和現況

在前面幾章,我們說明了我國在教育上的城鄉差距。鄉下有很多低收入戶,如果他們下一代的學業程度仍然是相當低落的,將來他們長大成人以後,大多數可能仍然是低收入的狀況。我們幾乎可以說貧窮是世襲的,要使一個家庭脫離貧困,比較有效的方法應該是讓他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學業程度。
博幼基金會成立的目的,無非就是幫助偏鄉功課落後的孩子們,提高他們的學業程度。當年博幼的成立也是一個偶發事件所促成的,有一位善心人士和李家同老師見面,他願意幫助學生,他的想法是提供獎學金。但是李老師卻說服他成立博幼基金會,因為李老師一直在新竹德蘭中心做志工,親眼看到偏鄉孩子功課落後的情形,也感受到國家在教育上的城鄉差距。那位善心人士接受了這種想法,捐了第一桶金,博幼基金會因此而成立了。
博幼基金會成立於民國91年,當時只有一個據點在南投縣埔里鎮,目前已經有17個據點分布在全臺35個鄉鎮,下面的地圖可以看出我們的所在地。
博幼剛開始的時候,租用了幾間房間,以下這張圖就是第一個博幼的教室所在地。
民國96年,埔里有博幼的大樓,以下是博幼總會的大樓,裡面有辦公室、圖書館、電腦室和教室。
我們的據點分布在35個鄉鎮,和我們合作的國中小學有183所之多。
博幼基金會所收的孩子必須是家境不好而且功課也不好,我們主要是在英文和數學協助他們,因為偏鄉孩子在這兩門課中的學習相當吃力。他們每周在博幼接受五天的
課後輔導,我們直接輔導他們到國中畢業為止。我們不用志工,所有的老師都有報酬。我們除了正式的據點以外,還和當地的教會或公益團體合作,這項工作是博幼的外展工作。
2021年統計,各中心的學生人數是2438人,外展學生是831人。所有學生不需繳任何費用,不僅如此,每一位同學每天都可以喝一杯牛奶,每周都有小魚乾和堅果的營養品。
我們提供所有的教材,也儘量使他們能夠使用電腦。我們發展了55個教學網站,所有的網站都提供給全國人民使用。
各位可以看出,我們的老師們都在偏遠地區服務,沙鹿和埔里應該不算太偏遠,但有些中心的教室是相當偏遠的,比方說,宜蘭縣的南山國小就很遠,天冷的候會下雪。尖石鄉的後山也相當之遠,但是我們的老師仍然肯在那裡授課。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騎機車上山時,經常會碰到大霧或大雨,山路蜿蜒,夜間下山是很不安全的。

第二十四章 博幼為孩子開拓視野的措施

偏鄉孩子因為教育資源、經濟、環境等文化不利因素,導致偏鄉學童學業普遍落後之外,多數家長的職業類別屬傳統農牧漁業、零工、服務業為大宗,身邊缺乏學習榜樣,加上原本就受限於貧困的家庭環境,導致偏鄉的弱勢孩子對於升學的意願偏低,對於未來的職業生活想像亦比都會區孩子狹隘很多。
正因為如此,當孩子對於未來的想像主要以傳統農牧漁業、打零工以及服務業這些較不受限教育水平條件的職業為主時,課業好不好,對家長、學童本身來說,似乎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博幼基金會經營課輔多年,我們認為,每一位弱勢孩子的未來都應該是充滿各種可能的,不應該因為不清楚將來有很多種選擇以及貧困的環境使孩子只能在有限的選項中做選擇。因此基金會對於升高中職、大專的博幼畢業生,除了提供各項獎助學金申請,讓孩子能減輕經濟壓力、穩定就學外,也積極推動大學參訪、職場體驗、達人分享等活動讓學生可以接觸更多元的職業,擴展視野,進而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更多的想像及啟發,不再因生活環境限制未來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大學巡禮
過去幾年來,我們陸陸續續帶著孩子們參訪過臺大、臺師大、清大、靜宜、東華、暨大等辦學績優的大專院校,讓他們實際走進大學校園,對於偏鄉許多國中生來說,讀大學常常不在自己未來的規劃之中,但透過實際走訪校園以及與大學端的師長、大學生對話過程,讓孩子對升學這件事情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更認識了許多過去覺得陌生、甚至沒聽過的科系。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未來是有很多種選擇的。孩子們也因此了解,如果未來想成為一位老師、一位資訊工程師、建築師或是擔任某一種職業,必須在求學階段建立怎樣的學習基礎,才能循序漸進往目標前進。
職涯參訪
除了大專院校參訪,只要有能帶孩子們到企業參訪、職場體驗或邀請各職業領域達人到基金會分享的機會,基金會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每次的大學、企業參訪、職場體驗、達人分享,都讓孩子實際看到各領域的真實樣貌,也更了解這些職業內容的多元性,評估是否可能成為自身未來就業的選項之一。
在每次的企業參訪或達人分享過程中,大人們都會
跟孩子提醒學習的重要性。像是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段士良會計師便告訴孩子說:「成為會計師的能力,要能善於溝通、熱愛學習、細心、正直和拒絕誘惑。」並且鼓勵孩子
們,一定要用功讀書,學好英文、數學,才有機會發揮專業,讓自己成為有專長的人才,才能到好公司,滿足自己生活上的需求。
資誠資訊部的黃素華協理也分享到「一個有效率且專業的資訊人員,國語、英語、數學都很重要,而且身為資訊人員,要有為公司解決問題的能力,要能設計不同程式給同事們使用,以求最高效率為目標。」這些話和博幼的精神是相呼應的。
透過大專院校參訪、職業探索活動,每每能讓孩子們打開視野看見,明白學習能對自己的未來開展出多少無限的可能。這樣的方式,比起老師們在課輔班說教,能帶給孩子的想像大的許多,也更具效果。
偏鄉的孩子平日所見不多,很多時候不是不願意嘗試新的東西,而是不知道可以嘗試什麼。因此博幼一直帶孩子多走走、多看看,開闊孩子們的視野。如果沒有博幼的這種作法,很多博幼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有大學、科學園區,這種狀況絕對限制了他們的潛力發展。

第三十四章 博幼的特色

博幼是一個很特殊的非營利組織,可以說有很多特色,現在我們總結一下,談談博幼的特色。
1. 古人說「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樂也。」因此大多數學校都在搶好學生,博幼是完全相反的,我們只收在偏鄉學業成就落後的學生。很少從事教育的團體像博幼這樣做的。
2. 博幼的確是因材施教的,我們採取小班制,孩子進入博幼時會有一個前測,決定他的程度。如果六年級的學生只有四年級的程度,我們也是讓他從四年級學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完全跟得上,而且也確保他的基礎打得很穩。
3. 博幼的考試也是根據學生的能力,我們知道,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應付比較難的考題,所以我們的考試是因材施考的。以數學為例,數學考卷分成A、B、C三級,A級是最基本的,C級是最難的。相當多同學可以通過B級,但是有些同學就不被要求要考C級了。這樣做,學生的信心不會受打擊。
4. 博幼注重任何學科的基礎,基礎如果沒有打穩,其實是不可能有高深學問的。所以博幼在很多學問的基礎上,對學生有所要求。這有如蹲馬步,也是很多學校未能做到的。
5. 博幼一直在教材上力求友善,不僅不會為難學生,而且會儘量讓學生覺得英文和數學並不是那麼難。
6. 如果孩子在學業上表現不好,博幼從來不怪學生偷懶,而常常要檢討自己是不是在教學方法上有缺陷。
博幼一直從各種考試的結果來發現教學方法上有無可改進之處。
7. 博幼有品質管制的機制,我們不會要求學生在學業上表現得非常好,但是我們絕對要求學生有最基本的能力。
8. 博幼努力使學生有國際觀,也有專門的老師負責此事。
9. 博幼的孩子都是偏鄉孩子,偏鄉孩子在普通常識方面比較吃虧,所以博幼老師們會用盡方法,讓孩子們可以有較好的普通常識。
10. 博幼有社工制度,這些社工協助處遇學生的家庭、人際互動、情緒、兩性等議題困擾,他們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也和學生溝通,讓他們能夠對自己有信心。也因為有了信心,他們才肯用功念書。
11. 博幼對於所有同仁都有再教育制度,不斷提高同仁在學識上的程度與能力。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 : 這本書分享了博幼的脫貧服務細節,更有孩子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期望透過本書,讓更多人了解博幼,進而加入博幼的行列,使這些翻轉人生的故事持續一棒接一棒,邁向下一個20年。